王圓箓王道士:(1849——1931)
湖北麻城人。本名圓箓,一作元錄,又作圓祿。家貧,為衣食計,逃生四方。清光緒初,入肅州巡防營為兵勇。奉道教、后離軍、受戒為道士,道號法真,遠游新疆。約光緒二十三年(1897)至敦煌莫高窟。在窟南區(qū)北段,清理沙石,供奉香火,收受布施,兼四出布道募化,小有積蓄,乃于莫高窟第16窟東側建太清宮道觀,即今“下寺”。雇敦煌貧士楊某為文案,冬春間抄寫道經,以供發(fā)售,夏秋間,朝山進香者絡繹而至,合楊于今第16窟甬道內設案,接待香客,代寫醮章,兼收布施,登記入帳。 光緒二十六年(一說二十五年)初夏,楊某坐此窟甬道內,返身于北壁磕煙鍋頭,覺有空洞回音,疑有秘室,以告圓祿。于是年五月二十五日半夜,相與破壁探察,果見復室,積滿寫卷、印本、畫幡、銅佛等,即后來蜚聲中外之莫高窟藏經洞。乃取部分寫卷、佛畫等,分贈肅州兵備道廷棟及本縣官員鄉(xiāng)紳,是為藏經洞文物流出之始。二十八年,甘肅學政葉昌熾聞訊,次年十一月及三十年四月和八月,先后得敦煌縣令汪宗翰所贈經卷、畫像、中氏建議藩臺將此寶物運省妥藏。以運費銀五六千兩無著而罷,三十年三月甘肅布政司命汪守翰就地封存。汪氏責令王道士妥加保管,不許外流。三十二年,他于藏經洞所在之大窟前修建三層樓閣,有《重修千佛洞三層樓功德記》記其事。三十三年三至五月,斯坦因至莫高窟,以四塊馬蹄銀(共重二百兩)騙買寫卷印本古籍二十四箱,佛畫、織繡品等五箱。三十四年三至五月,伯希和踵至,以白銀五百兩騙買寫本、印本、經卷、文書、佛畫等六千卷,并拍攝莫高窟照片三百七十六幀。宣統(tǒng)二年(1910)清廷學部獲悉敦煌石窟文物流散消息后,電令甘肅藩司將剩余經卷運京保管,王道士又私藏若干。同年前后,于數(shù)十洞窟鑿通道,使各洞相通連,大量壁畫遭破壞。修“古漢橋”,以便利朝山拜佛者上下。又搬出各窟殘塑,造“千相塔”瘞之,有廷棟撰文并書丹之《敦煌千佛洞千相塔》碑記其事。民國元年(1912)十月,日本吉川小一郎等至莫高窟,用白銀三百五十兩騙買寫經四百卷。1914年,斯坦因又來莫高窟用銀五百兩騙買經卷五百七十余件。王道士在外人誘引下,監(jiān)守自盜,非法出賣國家文物,計大宗者四起,得銀一千五百五十兩,更加歷年募化所得,遂成敦煌巨富。曾擬重修第96窟大佛殿九層樓,事未竟。歿后即葬于莫高窟窟前大泉河東岸,同年七月三日,其徒趙玉明、徒孫方至福就其墓起塔立碑。其碑,不著撰人,木質、陰刻,今仍嵌于原塔南側龕內(李正宇 趙和平) 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1862-1943) 英國人。原籍匈牙利。早年在維也納、萊比錫等大學學習,后游學牛津大學和倫敦大學。1887年至英屬印度,任拉合爾東方學院校長、加爾各答大學校長等職。在英國和印度政府的支持下,先后進行三次中亞探險。第一次中亞探險(1900-1901)主要發(fā)掘和田地區(qū)和尼雅的古代遺址,其旅行記為《沙埋和田廢址記》(sand-buried Ruins of khotan,London,1903),正式考古報告是《古代和田》(Ancient Khotan,全二卷,1907)。第二次探險(1906-1908)除重訪和田和尼雅遺址外,還發(fā)掘古樓蘭遺址,并深入河西走廊,在敦煌附近長城沿線掘得大量漢簡,又走訪莫高窟,拍攝洞窟壁畫,并利用王道士的無知,謙價騙購藏經洞出土敦煌寫本二十四箱、絹畫和絲織品等五箱。其旅行記為《沙漠契丹廢址記》(1912),其中有敦煌騙寶經過的詳細記錄;其正式考古報告為《西域考古記》(1921),全五卷。第三次探險(1913-1915)又重訪和田、尼雅、樓蘭等遺址,并再次到敦煌,從王道士手中獲得五百七十余件敦煌寫本,還發(fā)掘黑城子和吐魯番等地遺址,其正式考古報告為《亞洲腹地考古記》(1928),全四卷。還著有《在中亞的古道上》(1933),對三次探險做了簡要的記述。1930年,擬進行第四次中亞探險,被南京政府拒絕,其所獲少量文物,下落不明。三次中亞探險所獲敦煌等地出土文物和文獻,主要入藏倫敦煌的英國博物館、英國圖書館和印度事務部圖書館,以及印度德里中亞古物博物館(今在新德里的印度國立博物館)。藏品由各科專家編目、研究,發(fā)表大量的研究成果。斯坦因本人除上述考古報告和施行記外,還編著有《千佛洞:中國西部邊境敦煌石窟寺所獲之古代佛教繪畫》(1921)一書。其論著全目見(Jeannette Mirsky)著《考古探險家斯坦因爵士傳》(1977)。(榮新江) 伯希和(Paul Pelliot,1978-1945) 法國人。早年在法國政治科學學院、東方語言學院等處學習,后往越南河內,學習并供職于印度支那考古學調查會,即法國遠東學院,曾數(shù)次奉命往中國,為該學院購買中國古籍。1904年回法國。翌年,由“中亞與遠東歷史、考古、語言及人種學考察國際協(xié)會”法國分會會長塞納(émile Senart)委任為法國中亞探險隊隊長,與測量師瓦揚(Louis Vaillant)和攝影師努瓦特(Charles Nouette)一起,于1906年至1908年間進入新疆絲綢之路北道發(fā)掘巴楚、庫車等地的佛教遺址,并深入敦煌莫高窟,對全部洞窟編號,并抄錄題記、攝制大量壁畫照片。因伯希和能操漢語,并熟悉中國古典文獻,在取得王道士的同意后,將藏經洞中的遺物全部翻閱一遍,重點在于選取佛教大藏經未收的文獻、帶有題記的文獻和非漢語文獻,廉價騙購走大量的藏經洞文獻中的精品和為斯坦因所遺的絹畫、絲織品。這些收集品運到巴黎,寫本部分入藏法國國立圖書館東方寫本部,絹畫、絲織品等入藏集美博物館。探險結束后,伯希和經中國內陸回河內。1909年,為采購漢籍,攜帶部分敦煌寫本精品,經南京、天津到北京,出示給在京的中國學者羅振玉、蔣斧、王仁俊、董康等人和日本文求堂書店主人田中慶太郎。伯希和在敦煌時,將重要的發(fā)現(xiàn)用書信的形式報告給塞納,后編為《甘肅發(fā)現(xiàn)中世紀的文庫》(Une bibliothèque mediévale retrouvee au Kan-su)一文,發(fā)表在《法國遠東學院院刊》(BEFEO)第8卷3、4期(1908),陸翔的漢澤文題《敦煌石室訪書記》(載《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第9卷5期,1935)。伯希和回法國后,曾編制所獲部分敦煌漢文寫本的目錄(Catalogue de la collection de Pelliot,manuscrits de Touen-houang,羅福萇澤載《國學季刊》第1卷4期、第3卷4期;陸翔譯載《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第7卷6期、第8卷1期),將所報敦煌壁畫照片,編為《敦煌石窟圖錄》全六冊(1920-1924);并和高梯奧(R.Gauthiot)合作,刊布粟特文《佛說善惡因果經》(1920-1928);與羽田亨合作,刊布漢文《敦煌遺書》(1926)。并且在其所主編的《通報》雜志等書刊中發(fā)表大量的研究論文。此外,各科專家研究他帶回來的敦煌文獻的成果,形成《伯希和中亞探險隊叢刊》。伯希和去世后,法國學者編輯《國立圖書館藏伯希和探險隊所獲文獻資料叢刊》和《伯希和探險隊考古資料叢刊》,整理伯希和帶回的敦煌和中亞資料,其中包括《伯希和敦煌石窟筆記》。伯希和的遺稿,由其弟子編緝?yōu)椤恫:瓦z稿叢刊》(Oeuvres Posthumes de Paul Pelliot),已出版的有《元朝秘史》(Histoire secrète des Mongols .Restitution du texte mongol et traduction francaise des chapitres I à vI.1949)、《金帳汗國歷史注記》(Nontes sur l’histoire de la Horde d’Or,suivies de quelques noms turcs d’hommes et de peuples finissant en《ar》,1949)、《馬可波羅游記詮釋》全三卷(1959-1973)、《卡爾木克史批注》(Notes Critiques d’ histoire Kalmouke,全二卷,1960)、《西藏古代史》(1961)、《中亞及遠東基督教徒研究》(Recherches sur les chrétiens d‘Asie Centrale et d’Extrême-Orient,全二冊,1973、1984)等。但仍有許多遺稿未發(fā)表,其目錄見日本《史學雜志》第89編10號(1980)。(榮新江) 常書鴻(1904~1994年) 1904年出生,浙江杭州人,滿族,油畫家,1927年赴法國留學,1932年畢業(yè)于法國里昂國立美術學校,1936年畢業(yè)于法國巴黎高等美術??茖W校,獲得里昂、巴黎美術家協(xié)會的金質獎章?;貒笕伪逼剿囆g專科學校教授。 1943年2月,常書鴻到敦煌,以敦煌藝術研究所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身份籌建敦煌藝術研究所,在一無所有、異常艱苦的情況下,開始了保護、弘揚敦煌藝術的拓荒、創(chuàng)業(yè)之路。由此為起點,他以藝術家的熱情與忠誠,鍥而不舍地獻身敦煌事業(yè)整整半個世紀。 1944年,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常書鴻任所長;1950年,研究所更名敦煌文物研究所,他繼續(xù)擔任所長;至1982年起,他擔任名譽所長,1984年任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1994年在北京逝世。 張大千(1899-1983) 1899年生于四川內江,原名正權,九歲開始學習繪畫,1916年與二兄張善孖同赴日本,入京都公平學校研習繪畫,1919年回國,一度出家為僧,法號大千,不久還俗,以法名行。 1933年任中央大學教授。四五十歲時遍游祖國名山大川。1940年一度到敦煌巡禮石窟藝術,1941年再赴敦煌,臨摹壁畫。1942年,畫家謝稚柳應邀前往敦煌協(xié)助他工作。1943年8月,張大千回到成都,在敦煌工作歷時兩年零七個月。當年出版畫冊《大風堂臨摹敦煌壁畫》,1944年1月在成都舉辦「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引起極大的轟動。5月,展覽移至重慶,以后又到上海等地展出。 張大千在敦煌還為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進行石窟編號,并著錄各窟內容,寫成《漠高窟記》一書,并參與敦煌藝術研究所的籌備。 1948年張大千移居香港,先后僑居印度、巴西等地。1983年在臺北逝世。 繞宗頤 1917年生,廣東潮安人,號選堂,又號固庵,1949年遷居香港,1952-1968年歷任香港大學中文系講師、高級講師、教授,曾在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研究敦煌遺書,并獲法蘭西學院儒蓮獎。以后,饒宗頤先后在新加坡大學中文系、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任教。1973-1978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一度為法國遠東學院院士。1978年退休以后繼續(xù)在法國高等研究院宗教學部、日本京都大學文學部及人文科學研究所任教和從事研究,并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藝術系、中文系的榮譽高級研究員和榮譽講座教授。 饒先生治學嚴謹,涉獵廣泛,多具開創(chuàng)性,尤其在敦煌學領域,碩果累累,為推動敦煌學研究的發(fā)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多年來這方面的主要論著有《老子想爾注校證》、《敦煌曲》、《敦煌琵琶譜讀記》、《敦煌白畫》、《法藏敦煌書苑菁華》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