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繡的歷史悠久,建于五代北宋時期的蘇州瑞光塔和虎丘塔都曾出土過蘇繡經(jīng)袱,在針法上已能運用平搶鋪針和施針,這是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的蘇繡實物。據(jù)有關史料記載,自宋代以后,蘇州刺繡之技十分興盛,工藝也日臻成熟。農(nóng)村"家家養(yǎng)蠶,戶戶刺繡",城內(nèi)還出現(xiàn)了繡線巷、滾繡坊、錦繡坊、繡花弄等坊巷,可見蘇州刺繡之興盛。當時不僅有以刺繡為生的,而且富家閨秀也往往以此消遣時日,陶冶性情,所謂"民間繡"、"閨閣繡"、"宮廷繡"的名稱也由此而來。清代蘇繡更是盛況空前,蘇州被稱為"繡市"而揚名四海。當時針法之多,應用之廣,莫不超過前朝,山水、亭臺、花鳥、人物,無所不能,無所不工。加上宮廷的大量需要,豪華富麗的繡品層出不窮。蘇繡后來吸收上海"顧繡"以及西洋畫的特點,創(chuàng)造出光線明暗強烈、富有立體感的風格。
雙面繡《貓》,是蘇繡的代表作品之一。藝人們將一根頭發(fā)粗細的繡花線分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以至十二分之一、四十八分之一的細線繡,并將千萬個線頭、線結藏得無影無蹤。無論從正面或反面都可以看到小貓調(diào)皮活潑的神態(tài)。繡貓最難的是一對貓眼睛,藝人們需用20多種顏色的絲線才能把貓睛繡得炯炯有神,栩栩如生。 蘇繡工藝是以繡針引彩線,按事先設計的花紋和色彩,在絲綢、棉布等面料上刺綴運針,通過繡跡構成花樣、圖案、文字以取得藝術效果。 蘇繡是我國著名的手工藝品,素以繡工精細,針法活波,圖案秀麗,色彩雅潔弛名中外,多次被國家領導人作為國家級禮品送給外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