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文字獄 清朝文字獄的興起旨在震懾反清勢力,維護清政府封建統(tǒng)治,其特征是:罪狀由權(quán)力人物對文字的歪曲解釋而起,證據(jù)也由權(quán)力人物對文字的歪曲解釋而成。一個單字或一個句子一旦被認為誹謗元首或諷刺政府,即構(gòu)成刑責。清王朝的歷史中,順治、康熙時期的“文字獄”還只是個別現(xiàn)象,到五任帝雍正在位時則成為一種暴虐的“制度”。在文字獄浪潮中表現(xiàn)得最為癲狂的人物則是乾隆皇帝!這里把乾隆當政時最著名的文字獄列舉如下: 1753年,乾隆屢次到江南游歷,民不聊生。江西長淮千總盧魯生假借工部尚書孫嘉淦名義撰寫勸止乾隆再下江南的奏章,辭意悲切,全國廣為傳頌。案發(fā)后盧魯生千刀萬剮,兩個兒子處斬,受牽連定罪下獄的有一千多人。 1755年,內(nèi)閣大學士胡中藻所著《堅磨室詩抄》中有詩句“一把心腸論濁清”,乾隆認為他故意把“濁”字加在“清”字上,居心叵測,處斬。廣西巡撫滿族人鄂昌跟胡中藻作詩唱和,在《塞上吟》一詩中稱蒙古人為“胡兒”,乾隆認為鄂昌自己就是胡兒,詆毀同類,喪心病狂,下令自殺。 “……乃近來多效漢人習氣,往往稍解章句,即妄為詩歌,動以浮夸相尚,……即如鄂昌,身系滿洲,世受國恩,乃任廣西巡撫時,見胡中藻悖逆詩詞,不但不知憤恨,且與之往復唱和,實為喪心之尤!……著將此通行傳諭八旗,……倘有托名讀書,無知妄華,哆口吟詠,自蹈囂凌、惡習者,朕必重治其家!。乾隆20年3日庚子。”——乾隆 1764年,秦州知州賴宏典向北京官員請托謀求升遷,信里說“點將交兵,不失軍機”,乾隆認為他明目張膽謀反,砍頭。 1778年,江蘇東臺詩人、原翰林院庶吉士徐駿早已去世,遺著《一柱樓詩》中有“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舉杯忽見明天子,且把壺兒拋半邊”。乾隆認為“壺兒”就是“胡兒”,顯然誹謗政府,嘲諷滿清沒文化。徐某剖棺戮尸,兒孫和地方官員全部斬首。 乾隆非常賞識內(nèi)閣大學士沈德潛,作詩常請他刪改,乾隆作不出詩時還請他秘密代筆。沈德潛死后,乾隆命他的家人進呈沈的詩集,發(fā)現(xiàn)他把代乾隆捉刀的詩也收錄其中,這對乾隆的虛榮心是一個極大的打擊。恰好詩集中有詠黑牡丹一首,有詩句“奪朱非正色,異種也稱王”。乾隆認為是影射入主中國的滿族為“異種”,下令剖棺戮尸。 1781年,致仕在家的前大理寺卿尹嘉銓所著書中自稱“古稀老人”,又有句說“為王者師”。乾隆說“我自稱古稀老人,早已布告天下,他怎么也敢自稱古稀老人?”絞死。 文化專制的突出表現(xiàn)就是大興文字獄,對知識分子的詩文吹毛求疵,捕風捉影,無中生有,上綱上線,動輒殺頭抄家充軍。文壇上,一片肅殺之氣??滴鯐r,戴名世的著作《南山集》,被當局認為有“政治問題”,遭到嚴懲,主犯戴名世被殺頭,株連親戚朋友幾百人。五十多年以后,乾隆皇帝再次舊事重提,利用“南山集案”大興冤獄,殺害了71歲的舉人蔡顯,株連24人。 同時,乾隆擔心著作中的反動言論,因此下令對中國古代文化書籍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清查和銷毀,像顧炎武、黃宗羲、黃道周和張煌言等人的著作都在違禁之列,造成我國傳統(tǒng)不可估量的損失。 |
|
來自: AQ網(wǎng)圖 > 《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