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發(fā)布時間:2007-05-25 16:04:18 來源:www.guangzhou.gov.cn 人民大會堂許多地方都掛有嶺南畫派第二代傳人著名畫家黎雄才、關山月創(chuàng)作的國畫。嶺南畫派涌現(xiàn)了一大批在中國近現(xiàn)代很有名的國畫大師,他們高舉“折中中外,融合古今”的旗幟,創(chuàng)造了許多表現(xiàn)嶺南特有的風土人物、花、鳥、山水的新國畫。下面簡單向大家介紹嶺南畫派的形成與發(fā)展及著名嶺南畫家的代表人物。 嶺南畫派是中國近現(xiàn)代畫壇上的一支繪畫流派,是人稱“嶺南三杰”的高劍父、高奇峰和陳樹人所創(chuàng)立。高劍父和陳樹人為清末廣州著名花鳥畫家居巢、居廉的弟子,高奇峰曾與其兄高劍父留學日本,學習美術。“嶺南三杰”在中國近代繪畫史上最早提出并在實踐中調(diào)和中西畫法,高舉“藝術革命”旗幟,宣揚“折中中外、融會古今”,創(chuàng)作“新國畫”。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高氏兄弟分別創(chuàng)辦春睡畫院和美術館廣招學生,并在廣州、上海、南京、香港、澳門等地舉辦師生畫展,對當時畫壇影響甚大。“三杰”在中國畫的基礎上,融合日本和西洋畫法,著重寫生,多畫中國南方風物和風光,章法、筆墨不落陳套,色彩鮮麗,自成一格,而且他們及其學生都是嶺南人,所以從20世紀30年代后期起被人們稱為“嶺南畫派”,從此成為中國畫壇的一支很有影響力的流派。嶺南畫派旗幟鮮明地提出:真正有生命力的繪畫藝術必須反映現(xiàn)實生活,強調(diào)與社會和大自然緊密結(jié)合;對傳統(tǒng)繪畫技法應推陳出新,作必要的相應的變革;反對定于一尊,主張古今中外共治一爐,吸取西方繪畫藝術之長,以補傳統(tǒng)國畫之短,使之現(xiàn)代化、民族化、大眾化,提高審美功能和教化功能。 嶺南畫派的創(chuàng)始人“嶺南三杰” 高劍父、高奇峰兄弟和陳樹人不僅是國畫革新的旗手、嶺南畫派的開山鼻祖,而且是民主革命的斗士。 高劍父(1879~1951年)是廣州番禺人,少時家貧失學,12歲時在其族叔開設的小藥店做工。其族叔喜愛繪畫,尤喜繪竹,因而使高劍父從小便接受繪畫藝術的熏陶。二年后、即1893年經(jīng)人推薦,到當時廣州著名花鳥畫家居廉的畫館學畫。因其勤奮好學深得居廉賞識,留他食宿于館內(nèi),半工半讀。后得家境富有的師兄伍懿莊的幫助和支持,讓他寓居于伍氏萬松園,令他得覽伍家收藏的大量繪畫,結(jié)識不少畫家。這對他日后的成長影響很深。1902年又得伍家之助就學于澳門格致書院(嶺南大學的前身),向法國傳教士麥拉學習素描,次年返回廣州任述善小學堂國畫教師,結(jié)識日本畫家山本梅虎,并得山本推薦就任兩廣優(yōu)級師范學校美術教師。那時其弟高奇峰(1889~1933年)已在高劍父的指導下學習繪畫,并漸有所成。1906年高氏兄弟先后東渡日本學習美術,開始將西洋畫透視、明暗等技巧移植到國畫創(chuàng)作中。在日本留學期間兄弟雙雙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1908年高劍父兄弟奉命返回廣州,劍父連任八年同盟會廣東支會會長;1910年高劍父參加暗殺團,炸傷廣東提督李準;1911年策劃刺殺廣州將軍鳳山的行動,并參與廣州“三二九”起義;辛亥革命后高劍父出任東路軍總司令;廣州光復后任“海陸軍團協(xié)會”副會長。 高氏兄弟即使在革命斗爭最緊張的日子里,也沒有放下手中的畫筆。1910年在廣州舉辦畫展引起文化界人士的熱烈關注,高氏兄弟聲望日隆。民國成立后高氏兄弟得廣東軍政府的資助,在上海創(chuàng)辦《審美書館》,出版了《真相畫報》,向全國展示了嶺南畫家的藝術風格,開始形成“折中中外,融合古今”的嶺南畫派。1916 年高劍父從日本回國,出任廣東省立工業(yè)專業(yè)學校校長,高奇峰任該校美術及制版科主任。從此高氏兄弟全心致力于繪畫和藝術革新事業(yè),培養(yǎng)藝術英才上。高劍父創(chuàng)辦了春睡畫院、南中美專、廣州市立藝專,歷任中山大學國畫系教授、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等教職,培養(yǎng)出一批畫壇精英。其中有被稱為嶺南畫派第二代傳人的方人定、黃少強、黎雄才、關山月、趙少昂等。高氏兄弟還多次到東南亞、歐洲、美洲許多國家舉辦美展、講座,向世界展示和宣傳中國繪畫藝術。 高氏兄弟在繪畫的題材和技法上對傳統(tǒng)國畫進行了大膽的突破創(chuàng)新,其藝術風格各有千秋,高劍父擅長花鳥、山水、走獸,風格奇拔蒼茁,而高奇峰則善于寫生,風格雄健俊美。 嶺南畫派的另一位創(chuàng)始人陳樹人(1883~1948年)名韶,別號葭外漁子,廣州市番禺人。他是著名畫家居廉的關門弟子,深得師傳。陳樹人青年時投身于民主革命,于1905年參加同盟會。1906年東渡日本學習美術并從事革命活動,1912年畢業(yè)于日本京都美術學校。歸國后任廣東優(yōu)級師范學校、高等師范學校美術教授。他早期追隨孫中山從事革命工作,是國民黨元老,一生歷任國民黨要職,曾任廣東省民政廳長、廣州國民政府秘書長、國民黨中央執(zhí)委、國府顧問等高職。然而他始終保持學者、畫家的品質(zhì)和風格。他倡導國畫革新,主張以自然為法,講究線條流暢,構(gòu)圖新穎獨特,格調(diào)追求詩意,形成以“清”、“新”獨長的藝術風格。他是一位多產(chǎn)作家,一生勤奮作畫,注重寫生,作品數(shù)以千計。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一些名作為國外博物館購藏。其居所樗園(今東山區(qū)署前路)被辟為陳樹人紀念館。 嶺南畫派第二代傳人的創(chuàng)作 嶺南畫派第二代傳人的創(chuàng)作始終沿著創(chuàng)新的道路而行,在20世紀30年代脫穎而出,進行了新的探索和嘗試。嶺南畫派第二代的主要人物有方人定、黃少強、趙少昂、黎雄才、關山月、楊善深等。其中趙、黎、關、楊四人被譽為當代嶺南畫派四大畫家。 方人定(19011~1975年)的作品,自20世紀30年代以后從傳統(tǒng)的寫山水、花鳥、走獸,轉(zhuǎn)向?qū)懭宋锖吞剿魅松?。主要作品有《乞丐》、《風雨途中》、《踏雪》等以勞苦大眾為題材的人物畫以及《行行重行行》等抗日宣傳力作。 黃少強(1900~1942年)被稱為“悲歌慷慨’的畫家。主要作品有《瘦馬附車圖》、《半肩冥鏹望天南》等,再現(xiàn)軍閥混戰(zhàn)年代弱小群體們的凄愴情景和饑寒交迫的慘狀??箲?zhàn)時期的作品《倉皇出走圖》、《豪華如夢圖》、《風雪哀鴻圖》等,控訴當局對日軍不抵抗主義和日本侵略者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1937年出版的《畫家》是一部譜寫國園民愁,反映民間疾苦的畫集。 趙少昂(1905~1998年)是嶺南花鳥山水畫傳統(tǒng)的繼承者和創(chuàng)新者。其作品中的《秋色》、《枝搖欲動》、《雨余霧落不禁秋》、《春水池塘處處蛙》、《耳畔蟬聲意更幽》等,深受行家的推崇和極高贊譽。名作《百孔雀圖》獲比利時萬博會金牌獎。 關山月(1912~2001年)的作品以反映現(xiàn)實,注重寫生和山水畫著稱。其著名作品《中山難民》?!惰F蹄下的孤寡》、《游擊隊之家》、《漁民劫》等充分揭露日本侵略者滅絕人性的罪行,訴說同胞的苦難。其他名作還有《漓江百里圖》、《祁連放牧》和《自貢鹽井》等。 黎雄才(1910~2001年)長于山水面,風格沉雄樸茂。其名作《激湘夜雨回》亦獲比利時萬博會金牌獎。 楊善深(1913~)是一位喜歡旅行和寫生的畫家,畫作以動物題材占優(yōu),知名作品有十二生肖動物和《虎穴》等。 為紀念嶺南畫派和收藏、陳列、展覽其作品,廣州市有關部門于1991年建造了嶺南畫派紀念館。紀念館坐落于廣州美術學院校園內(nèi),由嶺南建筑大師莫伯治、何鏡堂等設計。紀念館總建筑面積4900平方米。主館是四層白色建筑,建筑面積3200平方米。底座及首層分別設收藏部、研究部、創(chuàng)作部、展覽部。二三層為展廳,四層為嶺南畫派歷史和基本陳列。主館前方和南北高墻上方兩棵浮雕式參天大樹,象征嶺南畫派葉茂根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