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jié)介詞和連詞 一、介詞 1 、介詞是由動詞虛化而來的詞類,它在句中的作用仍帶有動詞性質(zhì)的痕跡。它能帶賓語,但不能單 獨進入句子結(jié)構(gòu),更不能充當謂語。大約有“于(於、乎)、以、因、由、為、自、從、與、及”等十幾 個。 2 、介詞的語法特點:(1 )介詞帶賓語,有時賓語前置。(參見第九節(jié))(2 )古代漢語中介詞的 賓語大多可以省略。(“于”字的賓語不能)(3 )在語法功能上,古代漢語由“因、為、與、從”等組 成的介詞結(jié)構(gòu)一般作狀語,但“于”字介賓結(jié)構(gòu)表時間處所意義的還可做補語。“以”字結(jié)構(gòu)表工具方式 的既可做狀語,又可作補語。 3 、于(於、乎):用法有四種:(1 )引進動作行為的時間、處所或動作行為所涉及的范圍,組成 介賓結(jié)構(gòu),作句子的補語或狀語。譯為“在、從、到”或“在……中”“在……方面”等。(2 )引進動 作行為涉及的對象,組成介賓結(jié)構(gòu),作補語或狀語,可譯為“向、跟、給、對、對于”等。(3 )引進比 較的對象,組成介賓結(jié)構(gòu)在形容詞和表心理活動的動詞后面作補語,譯作“比”。(4 )引進動作行為的 主動者,組成介賓結(jié)構(gòu)作動詞的補語,譯作“被”。此外:(1 )介詞“于”和代詞“是”結(jié)合,構(gòu)成介 賓關(guān)系的凝固詞組,在句中作狀語,意思是“從此”“在這里”“在這個時候”或“在這種情況下”。后 來虛化為連詞,一般用在句子的開頭表承接。(2 )“乎”:用作介詞,其作用與“于”或“於”基本相 同,可以引進動作行為的處所、時間、對象等,譯為在、比、到、向等。乎的使用頻率較低,“乎”字結(jié) 構(gòu)一般只作補語,一般也不引進主動者。 4 、“以”:原是動詞,義同“用”,由此虛化為介詞。主要用法大致有以下幾種:(1 )引進動作 行為的工具、手段,可譯為“用”“拿”。 (2 )引進動作行為連帶的人,這是一種行為方式。我們以“率領(lǐng)”來翻譯它。如“宮之奇以其族行” (宮之奇率領(lǐng)他的族人離開了虞國。)這也許是動詞的殘存用法,但是已經(jīng)虛化,與介詞“以”難以分開。 (3 )引進動作行為的條件、依據(jù)、標準等,“以”字結(jié)構(gòu)通常作狀語,可譯為“憑著、依靠、按照” 等。 (4 )引進動作行為所處置或涉及的對象??勺g為“把”,或不譯。 (5 )引進情況出現(xiàn)和動作行為發(fā)生的原因、理由。可譯為“把”。 (6 )引進動作行為發(fā)生的時間或范圍,相當于“于”,可譯為“在”。 此外,(1 )“有以”、“無以”是動詞“有、無”和介詞“以”組成的凝固結(jié)構(gòu),相當于“有東西 (或辦法)用來……”、“沒有東西(或辦法)用來……”的意思。這種結(jié)構(gòu)只能作狀語。(2 )“以故” 是“由于這個原因”、“根據(jù)這種情況”、“用這個東西”的意思。(3 )“是以”是賓語前置的介賓結(jié) 構(gòu),意思是“因此”,用于句子開頭表示結(jié)果。 5 、“因”:本義是茵席(坐墊),名詞。引申為依靠、憑借的意思,動詞。介詞“因”即由動詞 “因”虛化而來,由它組成的介賓結(jié)構(gòu)充當句子的狀語。有兩種用法:(1 )表示動作行為的條件、依據(jù) 或中介,有“憑著…”“趁著…”、“通過…”之類的意思。 (2 )表示動作行為的原因或理由,有“因為…”“由于…”之類的意思。 6 、“為”:原是動詞,讀wei ,常用基本義是做。虛化為介詞。讀wei.它的用法有五種:(1 )引 進動作的服務(wù)對象,可譯為“替”、“給”等。這種用法至今仍保留。(2 )引進動作行為的目的,可譯 為“為了”。(3 )引進動作行為的原因,可譯為“因為”。(4 )引進動作行為的涉及的對象,可譯為 “跟”“對”“向”。(5 )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在被動句中作狀語,或構(gòu)成“為+ 名詞(或代詞) + 所+ 動詞”的句式,讀wei. 7 、“與”:原來也是動詞,基本意義是幫助、給予、參與。由此虛化為介詞。主要用法有三種: (1 )引進動作的服務(wù)對象,可譯為“為”“替”“給”。(2 )引進動作行為的參與者,可譯為“跟” “同”。(3 )引進比較的對象,可譯為“跟”、“跟……相比”。 二、連詞:是連接詞、詞組或句子以幫助表示兩項或幾項之間的語法關(guān)系或邏輯關(guān)系的虛詞。古代漢 語常用的連詞有“與及以并且而則況矧但第抑雖然至即使如若茍?zhí)攘罱逶O(shè)故”等。 1 、“與”:(1 )一般是連接體詞(名詞、代詞)或體詞性詞組,組成聯(lián)合結(jié)構(gòu),表示并列關(guān)系, 可譯作“和”。(2 )有時也連接謂詞性成分,表示選擇關(guān)系,可譯為“或者”“還是”。如“殺人以梃 與刀,有以異乎?”(3 )可以連接分句和分句,構(gòu)成并列復(fù)句,表示選擇。通常與其他虛詞配合,構(gòu)成 “與……不如”“與……不若”“與……寧”“與其……不如”“與其……孰若”等格式,可譯為“與其 ……寧可(不如)”。 2 、“與”既可作介詞,又可作連詞需要加以區(qū)別:(1 )介詞“與”帶賓語,組成介賓結(jié)構(gòu),通常 在動詞前作狀語;連詞“與”用在聯(lián)合關(guān)系的成分中構(gòu)成名詞或動詞性詞組,“與”字本身不充當語法成 分。(2 )介詞前面可以用副詞修飾,連詞不能。 3 、“且”:既是副詞,又是連詞。用作副詞有“將要、將近、暫且、姑且”等意思,在動詞或數(shù)詞 前作狀語;連詞“且”只起連接作用,不能獨立充當句法成分。 4 、“且”的具體用法:(1 )在并列關(guān)系的謂語成分中,連接形容詞和形容詞,表示同時具有兩種 屬性或存在兩種狀態(tài),譯作“又……又……”;連接動詞和動詞,譯作“一邊……一邊……”。(2 )用 在一句開頭,連接分句與分句或段落與段落,表示意思上更進一層,譯為“并且”“而且”“況且”等。 (3 )用在偏句主語后,以作陪襯,說明另一事情程度更嚴重,以引起后面正句的進層推論,這種推論又 多用反問來表達。“且”可譯作“尚且”。(4 )用在后一分句的開頭以與前一分句相連接,表示在兩項 或多項之間作一選擇,譯作“還是”。 5 、“以”:既是介詞又是連詞,連詞“以”是從介詞“以”虛化而來。常見用法有五: (1 )連接動詞和動詞、形容詞和形容詞,表示前后兩項的并列關(guān)系,譯作“又”。 (2 )連接動詞和動詞,表示兩項動作行為的連續(xù)性和時間上的緊相承接,可譯為“來”,也可不譯。 (3 )連接前后兩個動詞性成分,表示后一項動作行為是前一項動作行為的目的和結(jié)果,可譯為“來” “以便”“以致”等。 (4 )連接前后兩個動詞性的成分,表示前項動作行為是后項動作行為進行的條件、方式,但在句法 結(jié)構(gòu)上仍是平等的聯(lián)合關(guān)系,而不是偏正關(guān)系??勺g為“來”,或不譯。 (5 )連接狀語和動詞中心語,表示前項是動作進行的時間、條件、狀態(tài)。這種“以”字用法與“而” 相近。根據(jù)上下文的表達方式可譯可不譯。 6 、“而”:(1 )連接謂詞性詞語或分句,兩項之間的意義是并列關(guān)系,“而”可譯為“又”,也 可不譯。有時連接名詞性詞語,那是因為謂語具有說明事理或描寫情況的性質(zhì)。 (2 )連接謂詞性詞語或分句,前后兩項所表示的動作行為或狀況在時間上是先后緊相承接或事理上 有進層、原因、條件和方式等關(guān)系,“而”字有時可隨文譯為“又”“而且”“因而”“就”。 (3 )連接謂詞性詞語或分句,前后兩項在事理上是不一致的,構(gòu)成了轉(zhuǎn)接的關(guān)系??勺g為“卻” “可是”。 (4 )連接主語和謂語,有時表示謂語的情況是設(shè)想的,有時表示主語不應(yīng)出現(xiàn)謂語的情況。從意義 關(guān)系來看,屬于逆接,可譯為“如果”或“卻”。(5 )連接狀語和中心語,表示偏正關(guān)系,在語義上屬 順接,“而”字一般不譯出。 7 、“則”:(1 )用在結(jié)果分句的開頭,承接前一分句,表示二分句在事理上是條件和結(jié)果的關(guān)系。 可譯為“那么就”。 (2 )連接動詞性詞語或動詞作謂語的分句。兩種動作行為或兩件事雖無必然的條件關(guān)系,但兩者的 出現(xiàn)在時間上是緊密相承的。“則”可譯為“就”。 (3 )用在兩個以上的并列分句中,表示列舉或?qū)Ρ认嚓P(guān)的情況下,結(jié)果是不同的。 (4 )連接動詞性詞語或分句,前后兩項的相關(guān)出現(xiàn),含有轉(zhuǎn)折意味。這里又可分為三小類:a 表前 后兩項相反,可譯為“卻”“反而”等。b 表后項行為是前項動作施事者未曾料到的,譯作“卻”或“原 來已經(jīng)”。c 表讓步關(guān)系,可譯作“固然”“雖然”“倒是”等。如“善則善矣,未可以戰(zhàn)也。”(好倒 是好……) (5 )表假設(shè)關(guān)系。 8 、“則”和“而”的區(qū)別:(1 )“則”今義是“就”,“而”今無相當詞。(2 )“則”重在表 示連接項的先后相承,連接項之間有頓挫的意味:“而”卻重在過遞,連接項之間是連貫的。(3 )“而” a 連接項之間的關(guān)系可以是平等的,也可以是相反的;b “則”連接項之間的關(guān)系卻只能是前后相承的, 不能相反。 9 、“雖”是表示讓步關(guān)系的連詞分為(1 )事實讓步,譯為“雖然”。(2 )假設(shè)讓步。譯為“即 使”“縱然”。 10、“雖然”:在古代,這是兩個詞,“雖”,連詞:“然”,代詞。合在一起通常自成一個分句, 表示承接上文,以引起下文的轉(zhuǎn)折,意思是“雖然如此”或“即使如此”。六朝以后,逐漸虛化為連詞了。 11、“然”:原是指示代詞,意思是“這樣”,虛化為連詞,表示轉(zhuǎn)折,意思相當于“但是、可是”。 12、“然而”是指示代詞“然”和轉(zhuǎn)折連詞“而”的連用。“然”字總結(jié)上文,“而”字引起下文的 轉(zhuǎn)折,意思是“這樣卻”“雖然如此,可是”。 13、“然則”是指示代詞“然”與連詞“則”的連用。“然”總結(jié)上文,“則”引起下文的推論,意 思是“既然如此,那就”。 14、“之”原是動詞,意思是“到……去”;又借作指示代詞,常用來表示復(fù)指;逐步虛化為連詞, (1 )連接定語和中心語組成偏正結(jié)構(gòu),相當于“的”。這是它的主要用法。(2 )連接主語和謂語,使 主謂結(jié)構(gòu)變?yōu)槎ㄖ嘘P(guān)系的名詞性詞組,在句中充當主語、賓語、判斷句的謂語和時間狀語。(即取消句子 獨立性的用法)(3 )用在主謂間,使它變成一個分句用在另一個分句的前面。第(2 )(3 )類的“之” 一般不譯。 第十四節(jié)語氣詞 一、語氣詞的分類:1 ﹑按照語氣詞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可分為:(1 )句首語氣詞有:“夫蓋維 惟唯”。(2 )句中語氣詞有:“蓋也與”(3 )句尾語氣詞有:“也矣乎哉已耳焉與邪夫兮”等。2 ﹑ 按照語氣作用,可分為(1 )陳述語氣詞:“也矣已耳焉”(2 )疑問語氣詞有“乎與邪”(3 )感嘆語 氣詞有“哉夫兮”。 二、句尾語氣詞:1 、“也”:表靜態(tài),通常用在判斷句尾表確認肯定的判斷語氣。用在陳述、祈使、 疑問句尾時,都表論斷、確認語氣。并不是在判斷語氣之外,又表示陳述、祈使、疑問語氣。用在復(fù)句中 后一分句的末尾,是表示對這一分句的確認語氣。 2 、“矣”:主要用于敘述句尾,同時也常用于其他類型的句子(復(fù)句的后分句、描寫句、疑問句), 表示把已經(jīng)或者將會出現(xiàn)的新情況告訴人們的陳述語氣,是動態(tài)的。相當于“了”。 3 、“已”同“矣”的作用相近,原是動詞,表示停止、限止語氣,表示事實止于這種情況,有往小 里說的意思。一般可譯為“了”或“啦”。 4 、“耳”:是“而已”的合音。一般用在敘述句尾,動詞性減弱,可譯為“罷了”。 5 、“焉”是一個有指代作用的語氣詞,用于敘述句和描寫句尾,表提示性的陳述語氣。(1 )一般 用在不及物動詞或動賓詞組后面,既表示“于(介詞)+ 是(此)”的意思,又表示提示性的煞尾語氣。 如“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2 )用在形容詞謂語后面,隱含“于是”而指代比 較對象。如“晉國,天下莫強焉。”(3 )用在及物動詞后,相當于代詞賓語“之”,指代作用更明顯一 些。如“非曰能之,愿學(xué)焉。”(4 )如果“焉”所指代的對象、時間、處所,在本句中的前一部分已經(jīng) 出現(xiàn)了,那么“焉”就不兼指代作用,而虛化為純粹的句尾語氣詞了。如“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 6 、“乎”:是使用頻率最高的疑問語氣詞。(1 )用在是非問句尾,(是非問是把事情的正面說出 來,然后希望對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譯為“嗎”。(2 )用在選擇問句尾,(選擇問是列舉兩種 或兩種以上的情況,用疑問形式提出來,要求對方從中選擇一種作出回答。)譯為“呢”。(3 )用在特 指問句尾,(特指問是用疑問代詞提出所問內(nèi)容,要求對方就疑問代詞所指來回答。)可譯為“呢”。 (4 )用在反問句尾,(反問句是無疑而問,是用疑問的形式來表示明確的肯定或否定意思,一般不需要 回答。)可譯為“嗎”或“呢”。(5 )“得無……乎”“無乃……乎”可譯為“該不會……吧”“只怕 ……吧”。“乎”仍是疑問語氣。(6 )用于祈使句尾。仍是疑問語氣詞,只是句中的祈請或感嘆語調(diào)是 主要的,“乎”的疑問語氣相應(yīng)減弱了,帶有疑慮未定的色彩。 7 、“與(歟)、邪(耶)”:(1 )疑問語氣沒有“乎”那樣強烈純粹,它們也可用在各種類型的 疑問句尾,可譯為“呢”“嗎”“吧”。(2 )同“其”“得無”“無乃”等詞語配合,表示委婉的疑問 語氣。 8 、“哉”:(1 )用在感嘆句尾是表示強烈的感嘆語氣的,可譯為“啊”。(2 )用于反問句尾更 為常見,依然是表示感嘆語氣。譯為“啊”。 9 、“夫”:用在感嘆句尾表示的感嘆語氣偏于惋惜悲傷的情緒,仍譯為“啊”。 10、“兮”:一般用于韻文的感嘆句尾,可譯為“啊”“呀”。 11、句尾語氣詞的連用:語氣的重心一般都落在最后一個語氣詞上面。 三、句首語氣詞 1 、“夫”是從指示代詞虛化而來的,(1 )用在句首表示提出話題、引進議論或引出常理以轉(zhuǎn)入正 論的語氣,不譯。又稱發(fā)語詞。(2 )與“且、故、若﹑今”等組成固定詞組,用在句首表示進層﹑假設(shè) ﹑結(jié)果等問題的議論語氣。 2 、“蓋”:(1 )作句首語氣詞時用于發(fā)議論。不譯。(2 )用在句中主語后謂語前,表示猜測或 解釋性的語氣,意思為“大概”“可能是”,我們處理為語氣副詞。 3 、“唯(惟、維)”(1 )用在句首,有兩種作用:一種是表示提示性的語氣。這種用法多見于《 詩經(jīng)》《尚書》。加一種作用是表示期望的語氣,一般寫作“唯”。(2 )用在句中,表示限制范圍﹑幫 助判斷﹑解釋原由,有修飾謂語作用,譯為“只(是)﹑就是”等,我們處理作語氣副詞。 四、句中語氣詞 1 、“也”用在句中表示提頓語氣,有提砂下文舒緩節(jié)奏的作用。有時用在并列的詞組后面,表示頓 宕語氣。 2 、“與”用在句中,表示頓宕舒緩語氣。 第十一節(jié)代詞 1 疑問代詞:根據(jù)疑問代詞指代的詢問對象,古漢語疑問代詞可分三類。(1 )指人的。有“誰、孰”。 a “誰”用于一般問句,可作主、賓、定、語及判斷句的謂語。b “孰”用于選擇問句,一般有先行詞。 如:“吾與徐公孰美?”譯為“哪一個”,一般只作主語。它還可指物、處所。“孰與介”表比較:如 “吾孰與徐公美?”;用于反問句中,表肯定:“惟坐待亡,孰與伐之。”有“哪里比得上”的意思。 (2 )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何”:作主、賓、定、判謂,a 常用來詢問原因或方法, 如:“許子何不為陶冶?”譯為“什么”“為什么”;b 詢問處所,如“子欲何之?”譯為“哪里”。 “胡、奚、曷”經(jīng)常a 作狀語,用來詢問原因,相當于“為什么”或“怎么”,如“子奚乘是車也?”; b 它們也經(jīng)常作介詞的賓語前置,如“胡為”“曷為”,詢問原因。c “奚以”詢問方法。 (3 )指處所。有“安、惡、焉”。a 它們主要作狀語,詢問處所。相當于現(xiàn)代的“在哪里”。如 “焉置土石?”;b 也可作前置賓語,用來詢問處所。如“沛公安在?”c 還可以用于反問句,作狀語, 加強反問語氣。類似于“哪里”。d “焉”用于反問句后虛化了,不再實指處所。如“今弗愛其子,安能 愛君?” 2 、指示代詞:(1 )“之、茲、其”,表泛指和特指。a “其”特指代詞只作定語。b “之、茲” 泛指,c “之”作定、賓。 (2 )“此、是、斯”近指。a 表示“這”義。b 作主、定、賓語。c “此、是”可作判斷謂語。d 此和彼對應(yīng)。 (3 )“彼、夫”遠指。a 表“那”義。b “彼”指代性強,可作主、定賓語。c “夫”指示性較弱, 多作定語。 (4 )“爾、若、然”,謂詞性。a 表“如此”“象這(那)樣”義。b 在先秦,“爾”作定、賓語。 c “若”只作定語。d “然”多作謂語。 (5 )“焉、諸”特殊的指示代詞。a “焉”相當“于此(之)”,常作補語。如“過而能改,善莫 大焉。”b 一部分“焉”在句末虛化成語氣詞,表提示。如“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 c “諸”是代詞“之”和介詞“于”或語氣詞“乎”的合音形式。d 相當“之于”的“諸”用在敘述句里, 如“投諸渤海之尾”;e 相當“之乎”的“諸”用在疑問句里,如“不識有諸?”。 3 人稱代詞:(1 )第一人稱代詞,有“我、吾、余、予”。a 它們都可作定、主、賓語。b “吾” 一般只在否定句里作前置賓語,c 而在肯定句里一般用“我”作賓語。d “朕”先秦時意同“我”,秦朝 后,是皇帝自稱。 (2 )第二人稱,有“女(汝)、爾、若”。a 它們可作主、定、賓語。b “而、乃”一般只作定語。 (3 )第三人稱,a “彼”出現(xiàn)率不高,一般作主語,個別用作賓語,仍有指示性,有輕蔑意味。b “之、其”出現(xiàn)率很高,“之”只作賓語,“其”只作定語。 (4 )第一、二人稱代詞后,加“儕、輩、屬、曹”表復(fù)數(shù)。如“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4 、無定代詞:這是古代漢語特有的一類代詞。它們只能作主語。 (1 )“或”:表肯定。a 意“有的人”、“某人”、“有的(東西)”。b 前有先行詞,“或”指 代其中一個人或一些人。如“宋人或得玉”。c 句中連續(xù)出現(xiàn)幾個“或”,構(gòu)成排比。如“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指“有的人”,不能表示選擇。 (2 )“莫”:表廣泛的否定。a 若沒有先行詞,表示一種不強調(diào)范圍的否定,一般都指人。如“保 民而王,莫之能御”;b 若有先行詞,表強調(diào)范圍的否定,指人又指物。如“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c 漢以后,“莫”發(fā)展出了否定副詞的用法,表示禁止性的否定,相當于“不要”。d 也可以表示一般性 否定,相當于“不”。 5 、輔助性代詞:這類代詞有“所、者”,它們有一定的指代作用,但不能單獨充當句子成分。 (1 )“所”:基本語法功能是加在謂詞性成分前,指代某種動作的對象,組成所字結(jié)構(gòu),使謂詞性 成分名詞化。名詞、形容詞出現(xiàn)在“所”后也變成動詞了。可分三類:a “所+ 動詞”。如“所載”“所 畫”,意思為“載的東西”“畫的事物”。中心語在語義上都是動詞的賓語,即受事者。b “所+ 介詞+ 謂詞性成分”,如“是吾劍之所從墜。”中心語在語義上是介詞的賓語。譯為“墜下去的地方。”c “所 + (介詞)+ 謂詞性成分”表達的語義同第二種結(jié)構(gòu)。其中心語實際上是介詞的賓語。如“所殺大臣,多 呂后力。”可以認為“所”后省略了介詞“以”,是指“殺大臣憑借的力量”。 (2 )“者”:基本語法功能是位于詞或詞組之后,構(gòu)成者字結(jié)構(gòu),表示“…的人”“…的事物”。 可分兩類a :“謂詞性成分+ 者”,如“赦之,以勸事君者”。代詞“者”加在謂詞性成分后,可使謂詞 性成分名詞化。b “名詞性成分(名詞、所字結(jié)構(gòu))+ 者”起復(fù)指名詞性成分的作用,使這個名詞性成分 得到強調(diào)。如“陳勝者,陽城人也。”者字結(jié)構(gòu)表示施事者。 第十二節(jié)副詞 1 副詞:是一種只能充當狀語的虛詞,它雖然有一定的詞匯意義,但不能表示具體事物、動作行為或 性質(zhì)狀態(tài),而只能表示動作行為、性質(zhì)狀態(tài)的時間、程度、范圍、肯定否定或情態(tài)、證據(jù)。它一般是修飾 動詞性詞語或形容詞性詞語,在判斷句中修飾名詞性詞語。 2 、時間副詞:(1 )表動作行為發(fā)生在過去的時間。a “向、鄉(xiāng)”是同一個副詞,只是寫法不同, 譯為“從前、剛才”;b “既、業(yè)”表示動作行為已經(jīng)完成,相當于“已經(jīng)”:“c 嘗”“曾”表示過去 做過某事,譯為“曾經(jīng)”。先秦只用“嘗”,漢代后用“曾”。 (2 )表示動作行為正在進行或正在實現(xiàn)的時間,有“方、正、適、會”等。a “方”一般只用在動 詞性詞語前面,譯作“正在”;b “適、會”還可作用在主語前面,譯作“正遇上”。 (3 )表示動作行為將要進行的時間,有“行、將、且、垂”等。在動詞前作狀語??勺g為“將要、 快要、就要”。 (4 )表示動作行為的久暫,有“俄、暫、姑、常、雅、素”等。“俄、暫”是表示時間短暫的,相 當于“一會兒”“不久”。a “姑”意為“暫且”;b “常、雅、素”表示時間長久。“常”相當于“經(jīng) 常、時常”,“雅、素”相當于平素、一向。 3 、范圍副詞:(1 )表示總括:包括無遺或很少例外的副詞,有“皆、盡、畢、悉、舉、咸、具、 凡、都、共、率”等。a “畢、舉”是表示都、全部的意思,b “凡”意有二,一是用在句子前面表示規(guī) 律性的歸納,表示“凡是”、“大凡”;二是用在數(shù)詞前面表示總括事物的數(shù)量或動作的數(shù)量,相當于 “總共、共”;c “率”也表示總括,意思相當于大都、大致。 (2 )表示范圍小或有限制或有例外的副詞。有“但、特、只、直、止、第、獨、徒、僅、唯”等。 a 它們都有“只、僅僅”的意思。b “僅”除了表示“只”的意思,在唐代表示數(shù)量多,有“幾乎、將近、 差不多達到”的意思,讀jin.c “唯”表“只有”。 4 、程度副詞??煞秩悾海? )表示程度高的。a “最、至、極、絕”表示最高度,意思是“最” ;b “大”意思是“十分”;c “太”意思是指程度上超過一定的限度;d “殊、特、尤、良”的意思是 特別、非常。e “良”在漢代與“久”連用,表很久意。六朝以后修飾其他詞語,是的確、很的意思。f “甚”六朝前,既作狀語,也作謂語、定語,是形容詞,六朝后,才專作狀語成為程度很高的副詞。 (2 )表示程度不深、輕微的副詞,有“少、稍、微、略、頗”等。都是稍微、略微的意思。a 先秦 表示這類意思的一般用“少”,漢代以后才用“略、微、頗”,b 唐宋后“稍”才由表逐漸義的情態(tài)副詞 分化出程度副詞的用法。 (3 )表示程度在原有基礎(chǔ)上的加深加重。有“加、更、愈、益、彌、茲(滋)”等,相當于“更、 越、更加”。 5 、情態(tài)副詞。分三小類;(1 )表示動作行為進行的方式,a “俱、并”表示幾個施動者一起做某 件事;b “閑、微、竊”表示秘密地、暗中地做某件事;c “幫”表示故意特意;d “固”表示堅決地做 某件事。 (2 )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或進行的速度。a “暫”兩屬:強調(diào)時間的短暫時(一會兒、短時間),是 時間副詞;強調(diào)動作的突然性時,屬情態(tài)副詞。b “遽”表示匆忙急迫;c “卒(猝)”表示時間急促突 然;d “立、即、旋”表示事或行為緊接著發(fā)生;f “稍、漸”表示動作的逐漸性;g “益”漢代后也產(chǎn) 生了逐漸義。唐前是程度副詞,“更加”義。 (3 )表示動作行為進行的頻率。a “數(shù)、亟、累、屢、仍”表示動作多次出現(xiàn);b “輒”表示同一 動作行為的多次重復(fù)相當于往往、總是;c “每”表示反復(fù)出現(xiàn)的情況或動作中的任何一次;d “復(fù)”表 示重復(fù)進行同一動作。 6 、語氣副詞。分五小類:(1 )表示確認的語氣。a “乃、即”相當于“就是”;b “必、定”相 當于“一定”;c “誠、信”相當于“實在、的確”d “果”相當于“果真”。 (2 )表示委婉的測度、商榷或論議語氣。a “其、蓋、殆”相當于“大概(是)、恐怕(是)”。 b “蓋”大多用在句首,既表示猜測性的論斷語氣,又帶有提示的語氣;也可用在謂語前面,表“大概” 意。 (3 )表示出自意外的驚異語氣,常用的有“曾”多與否定副詞“不”連用,相當于“竟然”。如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4 )表示祈使語氣。“其”用在祈使句中,有希望、請求、勸勉的意思,可譯為“希望、還是”等。 (5 )表示反詰的語氣,常用的有“豈、其、庸、巨(詎)寧”等,意思相當于“難道、哪里、怎么”, 有時不能譯出。 7 否定副詞。a “不”和“弗”都表示一般的否定,“不”的用法較寬,“弗”在秦漢前使用范圍相 當窄,通常只用在及物動詞前,后面也不再出現(xiàn)賓語。b “毋”和“勿”通常用在祈使句中,表示禁止或 勸阻,意思是“不要”。“勿”有時也用作一般性的否定。“毋”也寫作“無”。 c “未”是表示情況還沒有出現(xiàn)或動作還沒有進行,相當于“沒有”。 d “非”一般用于名詞性謂語前,表示否定判斷;有時含有假設(shè)性的否定,相當于“若不是”,如 “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有時也可用于敘述句和描寫句,表示對行為和性質(zhì)的否認。 e “微”可用在單句中表示否定,與“非”相當;又可表示假設(shè)性的否定,相當于“若不是”;還可 同副詞“獨”結(jié)合,表示“不但(如此)”。 f “否”不作謂語的修飾成分,而與謂語并用,構(gòu)成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表示否定的一面?;騿斡?, 構(gòu)成獨詞句。 8 、指代性的副詞“相”和“見”。它們用在及物動詞前面作狀語,指代動詞后面的賓語。(1 ) “相”,a 表互指,意為“相互”。如“今梁趙相攻,輕兵銳卒必竭于外。”b 表偏指,即指代動作受事 者的一方,不包括動作施事者。如“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意是“莫忘我”。 (2 )“見”a 原是助動詞,用在動詞前表示主語是動作的受事者;b 魏晉南北朝時期又演變?yōu)楦痹~, 用在及物動詞前,表示對他人所發(fā)動作行為的接受,有指代賓語的作用。可譯作“自己”或“我”。 9 、謙敬副詞。a 表敬副詞:“請、敬、謹、幸、惠、辱、猥、垂、蒙”等。b 表謙副詞。有:“敢、 竊、忝、猥、伏”等。應(yīng)注意動詞“請”和表敬副詞“請”的用法。作動詞時表示“請求對方做”;作副 詞時表示“請允許我做”。如:“請京,使居之。”“欲與大叔,臣請事之。”前句是動詞,后句是表敬 副詞。 第十五節(jié)幾種修辭表達方式 1 用典:引用古人的歷史事跡或古代典籍中的言語詞句,來證明自己的論點或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這就叫用典。如“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這種用法的好處是含蓄,增強 表現(xiàn)力。缺點是時間過久,后人難于理解;有時隨意割裂拼湊,以至形成一種生造的畸形詞語。 2 、委婉:不把表述的內(nèi)容直截了當?shù)卣f出來,而是有意地把話說得婉轉(zhuǎn)曲折,含蓄有致,這就是委 婉。古書中常見的委婉手法有:(1 )使用謙敬語。如對己表謙的有“仆、愚﹑妾﹑奴﹑小人﹑下走﹑下 臣﹑不谷﹑寡人”等謙稱來代替第一人稱。對人(特別是皇上)用“左右﹑足下﹑先生﹑執(zhí)事﹑陛下”來 代替第二人稱。(2 )避諱語。就是對要說的事加以回避掩蓋或裝飾美化。如“公叔病有如不可諱,將奈 社稷何?”(3 )迂回語。本來想說甲事,卻偏要說乙事,轉(zhuǎn)彎抹角,話中有話。這就是迂回語。在外交 辭令上多使用。 3 、分承:在遣詞造句中,把本來應(yīng)寫成兩個短語或句子的話,合為形式上的一個短語或句子,把相 同的語句成分放在一起并提,但在表意上卻仍然必須按照兩個短語或句子的組合關(guān)系來分別相承,這種修 辭方式就是分承,或者叫做并提。如“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聰明,齒牙完整。”,句中“耳目聰明” 形式上是一個主謂結(jié)構(gòu),其實是“耳聰”“目明”兩個主謂結(jié)構(gòu)分承而來。這種方式可以使行文緊湊,但 在內(nèi)容表達上卻容易使人產(chǎn)生誤解。 4 、共用:在行文中,兩個相連接的詞或詞組共用某一個或必個詞語,換言之,同一個或幾個詞語在 組合搭配的關(guān)系上是兼管著兩個相連的詞或詞組。這種修辭方式就是共用。如:“今君有區(qū)區(qū)之辭,不拊 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中“拊愛”和“子”這兩個動詞共用“民”這個賓語。 5 、復(fù)合偏義:把兩個意義相對相反的詞組合在一起,但在表義上只睛一個詞起作用,另一個詞并不 表義,僅僅是一種陪襯,這種修辭表達方式就是復(fù)合偏義。如“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 同。”“異同”只有“異”義,“同”不表義。 6 、互文見義:為了避免行文的單調(diào)平板,或適應(yīng)文體表達的某些要求,把一個意思比較復(fù)雜的語句 有意識地分成兩個或三個形式相同(或大致相同)﹑用詞交錯有致的語句,使用權(quán)這兩個(或三個)語句 的意義內(nèi)容具有彼此隱含,彼此滲透,相互呼應(yīng),相互補充的關(guān)系,這種修辭方法叫做互文見義,(簡稱 互文、互言﹑互備﹑互體﹑參互)如“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和關(guān)塞。如“煙籠寒水月 籠沙”意思是:煙霧和月色籠罩著寒涼的江水和沙灘。 第十六節(jié)古書的注解 1 古書的基本體例:有傳﹑注﹑箋﹑詁﹑解﹑章句﹑音義﹑正義﹑補注、集注﹑集解﹑集釋等。大致 類型有:(1 )傳注體:用以解釋古書正文,(2 )義疏體:既解釋古書正文,又解釋前人注文。(3 ) 集解(集注﹑集釋)體:在同一本古書下洪各家注釋。 2 、《十三經(jīng)注疏》本中,《詩經(jīng)》注疏包括的四家的注解,即西漢毛亨的《毛詩故訓(xùn)傳》,東漢鄭 玄的《毛詩箋》,唐陸德明的《毛詩音義》(又叫《釋文》),唐孔穎達的《毛詩正義》(又叫《疏》)。 3 、古書注解的內(nèi)容大致包括以下幾方面:(1 )解釋詞義(2 )串講文意(3 )分析句讀(4 )提 示語法(5 )說明修辭表達方式(6 )詮釋典故成語(7 )校勘文字。 4 、古注中的“章句”體,著重于串講和提示文意。不僅串講文句大意,還往往把文章的段落大意歸 納出來。“集注體”的古注有時也這樣做。 5 、古注的常用術(shù)語: (1 )“曰﹑為﹑謂之”:用來辨析意義相同相類的詞語間的細微差別。用法是“解釋語+ ‘曰﹑為 ﹑謂之’→被解釋語”。如“豕一歲曰豵”,“豵”是被解釋語。 (2 )“謂”:以狹義釋廣義,以具體釋抽象,以分名釋總名。偶爾有用“謂”辨析相關(guān)相類的詞語 的意義差別。如“有謂富也,亡謂貧也”。 (3 )“猶”:被釋語在前,解釋語在后。使用這個術(shù)語大致有四種性質(zhì):用同義(包括近義)詞來 解釋。如“同猶俱也。”用遠引申義來解釋。如“老猶敬也,幼猶愛也”。以今語釋古語。“誰為,猶為 誰也。”以常用字釋非常用字。如“直猶但也。” (4 )“貌,之貌”:都用來解釋表示某種性質(zhì)﹑狀態(tài)的形容詞,相當于“……的樣子”。如“莞爾, 小笑貌”。 (5 )“辭(詞)也﹑語詞也﹑語助也﹑發(fā)聲”:古注中使用這些術(shù)語,大都是用來說明某字是虛詞 (主要是指語氣詞)。如《詩經(jīng)》:“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毛傳:“思,辭也。”意思指“思”是虛 詞。 (6 )“之言﹑之為言”:一般都是聲訓(xùn),即用被解釋的詞的聲音相同或相近的詞來進行解釋,目的 在于探求事物的命名之義或同源詞,并不是解釋這個詞在句中的具體表達義。如《禮記》:“古者公田藉 而不稅。”鄭玄注:“藉之言借也。”古注中也有用“之言”來解釋用字通假現(xiàn)象的。如《詩經(jīng)》:“既 敬既戒,惠此南國。”鄭箋:“敬之言警也。” (7 )“言”:是用來點明詞語或文句的言外之意,即含意,包括用來串講正文。如《詩經(jīng)》:“黽 勉同心,不宜有怒。”毛傳:“言黽勉者,思與君子同心也。” (8 )“讀為﹑讀曰”:這兩個術(shù)語主要是用來說明通假,即用本字來說明正文中的假借字及古今通 用字。如:“信,讀為伸”,“巨,讀曰詎。”,“倍讀曰背”。 (9 )“讀若﹑讀如”:主要用于注音,起標明音讀的作用。如“信,讀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10)“如字”:用于注音,表示被注的字按它通常的讀音來讀。如:《禮記》:“所謂誠其意者, 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陸德明《音義》:“惡惡,上烏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報反, 下如字。”意思是“前面的‘惡’字反切音是烏路,(即取‘烏’的聲母路的韻母,讀。)。后面的‘惡 ’,讀它通常的音。……前面的‘好’,讀‘呼報’反切出來的音,后面的‘好’讀它通常的音。” (11)“當為﹑當作”:用來改正古書中的誤字。如《周禮》:“誦四方之傳道”。鄭玄注:“故書 ‘傳’作‘傅’,杜子春云:”傅當作傳‘“。 (12)“衍﹑脫”:“衍”是用來說明古書中多出了文字的現(xiàn)象,“脫”是用來說明古書中脫落了文 字的現(xiàn)象。 6 、怎樣利用古注:(1 )批判吸收,(2 )正確取舍,(3 )聯(lián)系正文,(4 )融會貫通。 第十七節(jié)古書的標點 1 古人讀書時要自己斷句,用“。”和“、”作為句子結(jié)束和句間停頓的標記,叫做“句讀()”。 刻書附有句讀,是從宋代開始的。 2 、古書標點的注意事項:(1 )注意正確地點斷句子。所斷開的每個句子必須各自成立。句句可以 講通。必須符合事物的情理和作者的原意。(2 )注意引語的有無和起迄,注意使用引號。(3 )注意句 子的結(jié)構(gòu)層次。 3 、古書標點致誤原因:(1 )詞匯方面,(2 )語法方面(3 )音韻方面(4 )古代文化常識方面。 第十八節(jié)古文今譯 1 近代學(xué)者嚴復(fù)概括歸納了三項翻譯原則:“信﹑達﹑雅”。“信”指譯文要忠實于原文的意思,要 準確:“達”指譯文的表達要通順﹑曉暢。“雅”指譯文的語言要典雅,能反映原文的語言風格。 2 、今譯的具體要求和方法:(1 )每個句子中的各個詞都必須力求在譯文中得到落實,能對譯的應(yīng) 做到一一對譯。(2 )在句法結(jié)構(gòu)和詞序方面,應(yīng)盡可能對照原文進行直譯。凡古今不同的語法形式如古 代漢語的詞類活用﹑特殊詞序﹑特殊的詞組結(jié)構(gòu)及習(xí)慣格式,則應(yīng)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方式予以轉(zhuǎn)換。 (3 )對古文中所用修辭手段和古代文化專有名詞,今譯時應(yīng)根據(jù)具體情況處理。(4 )譯文忠實反映原 作品的語氣和感情色彩。 第十九節(jié)古今語音的異同 1 語言是不斷變化的,語言的三要素(語音﹑語法﹑詞匯)都在變化。與詞匯相比,語音的變化相對 要慢一些。但古今對比還是有較大的差別。古今語音每個音節(jié)都可分成聲韻調(diào)三部分。 2 、古韻和今韻的不同:(1 )從詩歌的韻腳看古今韻的不同。(2 )從聯(lián)綿詞的讀音來看,古今韻 不同。古代的疊韻聯(lián)綿詞用今音念,仍然是疊韻的情況居多。但是也有一些疊韻聯(lián)綿詞,用今音念,已經(jīng) 不成疊韻了,這正是反映了語音起了變化,古韻和今韻是不同的。 3 、聯(lián)綿詞:是兩個音節(jié)合成的單純詞,又稱聯(lián)綿字。特點是兩個音節(jié),一個詞素連綴成義而不能拆 開。拆開后各個部分沒有意義。如:匍匐﹑滂沱﹑囫圇﹑蟋蟀。聯(lián)綿詞的兩個音節(jié)又大都具有雙聲和疊韻 的關(guān)系。雙聲:即聲母相同。疊韻即韻母相同。 4 、古今聲母的不同:也可由聯(lián)綿詞反映出來。古雙聲的聯(lián)綿詞在今音讀來還是雙聲的占多數(shù),但是 也有小部分卻因字音的變化而不再構(gòu)成雙聲關(guān)系了。 5 、古今聲調(diào)的變化:中古的聲調(diào)是平上去入四類。從元代以后,北方話中不僅入聲韻消失了,而且 入聲調(diào)也轉(zhuǎn)入了其他的聲調(diào)。 6 明末杰出的古音學(xué)家陳第說過一句至理名言:“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zhuǎn)移,亦勢 所必至。” 第二十節(jié)古音通假 1 古音通假:人們在使用漢字時,由于各種情況,應(yīng)該使用甲字,卻使用了同音或近音的乙字,發(fā)生 了張冠李戴的現(xiàn)象,這就是用了通假字。從語音的角度來看,就叫做古音通假。嚴格說來,通假實質(zhì)上是 漢字使用了別字的問題。后來得到了公認,被稱做通假。 2 、按借字和本字語音關(guān)系的不同情況,分類列舉如下:(1 )同音通假:即借字和本字的聲韻都相 同而構(gòu)成的通假。如:蚤~ 早,畔~ 叛,無~ 毋等(2 )音近通假:雙聲通假:借字和本字聲母相同(還 須韻母相近)。如:惠~ 慧。疊韻通假:借字和本字的韻部相同(還須聲母的發(fā)音部位相同),如:信~ 伸,詳~ 佯。聲韻相鄰?fù)伲航枳趾捅咀值穆暷负晚嵞付疾幌嗤?,但都相近。如歸~ 饋,闕~ 掘。 第二十一節(jié)詩律 1 、律詩最終完成于初唐的沈佺期、宋之問之手。 2 、古體詩:只要求押韻和句式大致整齊(五言或七言)就叫古體詩。 3 、今體詩:嚴格按律詩的格律要求寫作,就叫今體詩(或近體詩)。 4 、近體詩的形式特點:在句數(shù)﹑押韻﹑平仄和對仗四個方面都有許多講究。(1 )句數(shù):是固定的, 規(guī)定律詩是八句,絕句是四句。還一種長律,又稱“排律”,以五言為常,一般限制在十二句,也有超出 此數(shù)的。這種排律是律詩的重復(fù)擴展,只能看作是律詩的變體。 (2 )押韻:近體詩對押韻的要求非常嚴格。A 位置:a 每聯(lián)對句的尾字;b 第一句可入韻可不入韻。 偶句一定要用韻。B 特點:a 用“平水韻”的106 部為用韻標準;b 一般押平聲韻;c 韻腳只能取同一韻 部的字,即不能出韻;d 不能轉(zhuǎn)韻。 (3 )講究平仄:是近體詩的最主要的特點。平仄是對四聲的分類,“平”指平聲(陰平、陽平): “仄”即不平,指的是上、去、入三聲。對現(xiàn)代漢語來說,“平”也是指陰平﹑陽平:“仄”指上聲﹑去 聲。古代的入聲字已經(jīng)分到現(xiàn)代漢語的“四聲”里去了。 (4 )講究對仗:詩詞創(chuàng)作中的對偶叫對仗。a 律詩的首尾聯(lián)可對可不對,頷、頸二聯(lián)必須對仗。b 詞義的對待是對仗的形式要求。c 絕句不要求對仗,使用對仗時,大多數(shù)在前面一聯(lián)。d 對仗原則:平仄 相對;詞性相同;詞義(內(nèi)容)相對。 5 、絕句:“絕”是斷絕的意思,絕句即截取律詩任何相鄰的兩聯(lián)而成。 6 、近體詩的四種平仄格式: 五言詩: A 仄仄- 平平- 仄 B平平- 仄仄- 平 C 平平- 平- 仄仄 D仄仄- 仄- 平平; 七言詩的句式: A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B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C 仄仄- 平平平- 仄仄 D平平- 仄仄仄- 平平 7 、律詩分四聯(lián):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 8 、詞每聯(lián)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對句。同一聯(lián)出句和對句的平仄相反,稱做“對”;上一聯(lián)對句和 下一聯(lián)出句頭二字的平仄相同,稱作“粘”。不符合“對”的規(guī)則的叫“失對”;不符合“粘”的規(guī)則的, 叫“失粘”。 9 、用“粘”“對”和用韻規(guī)則,可以從近體詩的四種平仄格式,得出以四種不同平仄格式的律詩的 四種基本格式。 甲、五律仄起仄收式(七律平起仄收式) (||)——||—。C (||)———||—,D (——)||| ——|. A (——)||——| ,B (||)——||—。C (||)———||,D (——)||| ——。 乙、五律仄起平收式(七律平起平收式) D (——)||| ——,B (||)——||—。C (||)———||,D (——)||| ——。 A (——)||——| ,B (||)——||—。C (||)———||,D (——)||| ——。 丙、五律平起仄收式(七律仄起仄收式) C (||)———||,D (——)||| ——。A (——)||——| ,B|| )——||—。 C (||)———||,D (——)||| ——。A (——)||——| ,B|| )——||—。 丁、五律平起平收式(七律仄起平收式) B (||)——||—,D (——)||| ——。A (——)||——| ,B|| )——||—。 C (||)———||,D (——)||| ——。A (——)||——| ,B|| )——||—。 (注)“—”平:“| ”仄。 簡化格式:甲:ABCDABCD乙DBCDABCD丙CDABCDAB丁BDABCDAB, 只要把四種平仄格式記住,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律就能推出。 10、“犯孤平”: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如果用了仄聲字,除了韻腳之外,就再沒有平聲,稱作 犯孤平。 11、拗救:出現(xiàn)不合平仄、不合聲律的拗句,采取補救辦法,術(shù)語上就叫拗救。拗救的幾種方法: (1 )孤平自救:在B 句中,為避免犯孤平,將第三字(指五言的,七言的就加二字,是第五字。以 下同)改為平聲字,即| —||—改為| ——| —。我們稱它為“B1拗3 自救”。 (2 )特種拗救:C 句3 拗4 自救。即成了“——| —| ”。 (3 )對句拗救:有兩種情況。aA句4 拗,B 句3 救,即“||—||,——| ——。”b.A4拗,B1拗B3 救。即“||—||,| ——| —。”(拗:是字下加▲,救:是字下加*) 12、如何分析近體詩的平仄:(1 )找出入聲字(一般考試卷上都給注明)。(2 )逐字畫平仄。 (3 )根據(jù)首句第二字和尾字的平仄,確定屬哪種格式。如“五律平起平收式”。(4 )寫出平仄譜。 (5 )將詩的平仄與標準譜對照,把不合譜的字上畫圈。(6 )看是否有拗救現(xiàn)象。 13、近體詩對仗的種類:(1 )工對:同一詞類中分門別類很細微,如人名對人名,色對色,數(shù)詞對 數(shù)詞等。(2 )寬對:只要求詞類相同。(3 )借對:借音借義。 |
|
來自: tcaee > 《復(fù)習(x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