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食療與高血壓 摘要:中醫(yī)食療在高血壓防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聯系患者家庭和醫(yī)院治療的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貫穿疾病治療的全過程,與藥物治療相輔相成。 正文: 1 高血壓概述 高血壓病是指在靜息狀態(tài)下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謝紊亂以及心、腦、腎和視網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以器官重塑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休息5分鐘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測得的血壓>=140/90mmHg可以診斷為高血壓。高血壓病是以體循環(huán)動脈壓升高為主要表現的慢性病,多見于中、老年人。本病有原發(fā)性與繼發(fā)性兩種,原發(fā)性高血壓病多在遺傳因素基礎上因長期精神刺激、情緒波動使高級神經功能紊亂所致;繼發(fā)性高血壓病多由泌尿系統疾患、顱內疾患及內分泌疾患引起。 本病屬祖國醫(yī)學的“頭痛”、“眩暈”等癥范疇。在中醫(yī)的角度來看,主要分為四種類型:陰虛陽亢類、氣血虧損類、痰濁中阻類和陰陽兩虛類。致病機制如下所述: (1)陰虛陽亢:素體陽盛,或因腎陰素虧,致肝陰不足,肝陽上亢,發(fā)為此病。 (2)氣血虧損:久病不愈,耗傷氣血,或失血之后虛而不復,或思慮過度,心脾兩傷。均能致氣血不足而發(fā)病。 (3)痰濁中阻:飲食不當或勞倦太過,損傷脾胃,健運失司;或體質肥胖,多濕多痰,致痰濁中阻,上蒙清陽而發(fā)病。 (4)陰陽兩虛:先天不足或后天勞傷過度,或因房事不節(jié),以致腎精虧耗,腦海不足,使上下俱虛而發(fā)病。 患有高血壓的人在進行養(yǎng)生時,應針對陰陽失調、本虛標實的病理,以調和陰陽、扶助正氣為大法,采用綜合調養(yǎng)的方法,如情志調攝。因為本病與情志因素關系密切,在情志不遂,喜怒太過之時,常常影響肝木之疏泄、腎水之涵養(yǎng)。 現代醫(yī)學研究亦表明,外界的不良刺激,長時間的精神緊張、焦慮和煩躁等情緒波動,都可導致和加重高血壓病的癥狀。因此,在情志方面,應減輕和消除異常情志反應,移情易性,保持心情舒暢,選擇動作柔和,動中有靜的太極拳作為首選鍛煉方式;避免參加帶有競技性的活動,以免情緒激動;避免做負重性活動,以免屏氣而引起血壓升高等。飲食調攝方面,須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對形體肥胖者,須減少甜食,限制熱量攝入,多食瓜果蔬菜。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應特別強調低鹽飲食,在降低攝鹽的同時,還應增加鉀的攝入,多食用蔬菜、水果類食品。 2 中醫(yī)食療特色 2.1平衡飲食原則 是指飲食的種類齊全,數量充足,比例適當。平衡飲食第一要種類齊全,“食不厭雜”。《黃帝內經》說:“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第二要寒、熱、溫、涼陰陽平衡。寒、涼之食可清熱,但易傷陽,如過食久食陰性食物,則可產生陽虛,或生內寒;溫熱之食可去寒,但易傷陰,如過食久食陽性食物,則易產生陽亢,或生內熱,所以飲食一定要保持寒、熱、溫、涼的平衡。第三要保持酸、苦、甘、辛、咸五味的平衡。五味都是人之所需,但是過偏就會損害健康。第四還要注意食物的合理配伍。中醫(yī)認為,食物之間也同藥物一樣存在著相須相使、相畏相殺和相惡相反的關系,如柿子忌螃蟹,蔥忌蜂蜜,鱉魚忌莧菜。 2.2有利無害原則 中醫(yī)食療十分強調對身體有利無害原則,認為脾為后天之本,為人體水谷精微主要來源,任何飲食都不要損傷脾胃功能;另外中醫(yī)非常重視不同生理 狀態(tài)下的飲食禁忌,如《金匱要略·禽獸魚蟲禁忌并治篇》曾指出:“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宜體,害則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難療。”首先是病中飲食禁忌,如久患瘡瘍、皮膚疾患者宜禁食發(fā)物如公雞、鯉魚及辛辣之品,陰虛熱盛者應忌辛辣動火之品,虛寒泄瀉忌生冷、寒涼之品;其次,還有妊娠、產后及服藥等的飲食禁忌。 2.3三因施食原則 中醫(yī)食療主張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因人施食,中醫(yī)對于男女老幼有著不同的食養(yǎng)進補原則,認為男性 屬陽,陽常有余,陰常不足,平時可多食陰性食物;少女屬陰,陽常不足,陰常有余,平時可多進食溫熱陽性食物;但中年產婦氣血常不足,陰虛內熱,又宜多食益氣養(yǎng)血清熱之品;老年人氣血陰陽漸趨虛弱,要以健脾補腎食物為主;兒童身體嬌嫩,則宜以健脾開胃食物為主。因時施食,中醫(yī)認為春夏陽氣旺盛,萬物生機盎然,應少食溫燥食物;秋季氣候干燥,萬物肅殺,應少食辛熱食物;冬季嚴寒,應少食甘寒傷胃的食物,宜進食溫熱性食物,如羊肉、狗肉等;此外中醫(yī)還十分注意因不同地域,所選食物亦不同。 3 高血壓的中醫(yī)食療法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病程較長,需要終生治療。治療高血壓不能單單依靠降壓西藥,科學的飲食對高血壓的預防和康復有著積極的作用,中醫(yī)食療也有助于降壓藥物藥量及其毒副作用。中醫(yī)食療在高血壓防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聯系患者家庭和醫(yī)院治療的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貫穿疾病治療的全過程,與藥物治療相輔相成。根據高血壓在中醫(yī)上的不同分類,應該對患者表現出的癥狀而采用不同的中醫(yī)食療方法,如此才能更好的預防治療效果。 (1)陰虛陽亢:(眩暈,腰痛,耳鳴,遺精,頭脹痛,易怒,失眠多夢,目赤,口苦,舌紅苔黃,脈弦細數。)飲食以清淡為主,可多食淡菜、柴菜、蓮子、藕、海蜇、芹菜等以養(yǎng)肝陰,清肝熱;蘋果、梨、李子生津除煩;廣柑、金桔、蘿卜理氣化滯解郁。粗糧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和生梨、香蕉、蜂蜜等。 食療方一 芹菜拌豆腐:鮮芹菜250克,豆腐250克,香油、食鹽適量。將芹菜洗凈,放入沸水鍋中微煮,涼后切節(jié),加入香油、食鹽與豆腐拌合即成。本品可供佐餐,宜常食。 (2)氣血虧虛:(眩暈,勞累即發(fā),神疲懶言,氣短聲低,面白少華或萎黃,舌淡苔白,脈弦細。)飲食以少食多餐、細軟滋補 為主,可食黑木耳、香茹、芝麻、黃花菜、蓮子、大棗、山藥、牛肉、海參、桂圓、荔枝、葡萄干、山楂、蜂蜜等以益氣補血,健脾和胃。 食療方一 大棗湯:大棗10個,粳米100克,水適量,冰糖少許。將粳米、紅棗淘洗干凈,放入鍋內,用大火燒沸后,改為小火燉至米爛成粥;將冰糖放入鍋內加少許水熬成冰糖汁,再倒入粥鍋內,攪拌均勻即成。 (3)痰濁中阻:(眩暈,倦怠或頭重如蒙,胸悶或時吐痰涎,少食納呆,舌胖,苔濁膩或白厚,脈弦滑或弦滑數。)飲食以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為主,可食苡米、紅小豆、廣柑、白蘿卜、洋蔥、橘子等理氣化痰,禁食肥甘厚味、油膩煎炸之品,以免助熱生痰。 食療方一 桔皮飲:桔皮、杏仁、老絲瓜各10克,白糖少許。將老絲瓜、桔皮洗凈,杏仁去皮一同入鍋加水適量,用大火燒沸,再用小火煮20—30分鐘,稍涼去渣,加入白糖拌勻,當茶喝,可常用。 (4)陰陽兩虛:(眩暈,氣促,耳鳴,神疲乏力,手足麻木,腿軟無力,尿頻,夜尿多,舌質淡,脈沉細無力。)飲食以營養(yǎng) 豐富易消化,有補益作用的食物,陽虛甚者多食胡桃、韭菜、黑芝麻、肉桂、龍眼、紅棗、荔枝、羊肉等補腎助陽之品,禁食生冷瓜果和涼性食物;陰虛甚者多食百合、茄子、扁豆、蓮子、銀耳、甲魚、鴨肉、鵝肉、李子等補腎滋陰之品,禁煙 酒及辛辣溫燥動火傷陰食物。 食療方一 枸杞粥:枸杞子30克,大米100克。將枸杞子、大米淘洗干凈,一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用大火燒沸,改為小火煮成粥即可。每日一次,宜長食。 藥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篇中提到:“食能祛邪而安五臟,悅神,爽志,以資氣血”。食藥結合是中醫(yī)藥生活化的具體表現,在日常飲食中就能起到養(yǎng)生防病的作用。采取有有效合理的中醫(yī)食療法對高壓病友預防和加速康復的作用。食療可以幫助高壓病患者減少降壓藥的服用。高壓病忌冷飲和辣椒,食物宜清淡降火,慢慢的減少降壓藥的用量,然后調到食物上來,用食療來調整血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