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詩詞韻律的基本常識——有關名詞術語的解釋_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海納百川大山 2010-05-04
詩詞韻律的基本常識——有關名詞術語的解釋
2010-04-17 20:50
詩詞韻律的基本常識——有關名詞術語的解釋
2010-01-01 16:50

1、古詩——①泛指古人所作的詩歌。②特指與唐代才形成的格律詩不同的(也就是不講究格律的)古人所作的詩歌。它包括唐以前人的詩作及唐以后人們仿古的詩作。一般來說,唐代以前的詩統(tǒng)稱為古體,又叫做古風,它用韻而比較自由,可押平聲韻,也可押仄聲韻,又可平、仄互押,可以轉韻、通韻;有平仄的區(qū)別,但不很講究,不講聲病;有駢偶而不講求嚴格的對仗,可駢可散,對仗的位置也不固定,不求工整,不避用同字;字數(shù)可以五言、七言、四言、三言、五七雜言、三五七雜言等,但以五言最常用??傊朋w詩不像近體詩有規(guī)矩極嚴的格律,只是用韻時一般要求雙句押韻。古體的名稱出現(xiàn)在近體詩流行之后。文人們在使用古體形式寫詩時,往往摹仿漢魏六朝時期的古詩,在字數(shù)、用韻、平仄、對仗等方面都盡量避免律化,故意多用拗句、多犯孤平、多用非平聲字押韻,這樣也就形成古體詩的一些自身特點,如句末多用三平式、三仄式或仄平仄、平仄平等形式。
2、近體詩——又叫今體詩。是指唐代形成的講究平仄押韻對仗的有嚴格格律要求的詩歌。唐代人就將這種新產生的詩叫今體詩或者近體詩,而將不講究格律的詩歌稱為“古詩(唐人又稱之“古風、往體”)”。格律詩又可細分為律詩和絕句兩大類。律詩又分為七律、五律和長律(排律),絕句又分為七絕和五絕。所謂“七”、“五”都是就每句字數(shù)而言。
3、首聯(lián)——一首律詩共由四聯(lián)組成,第一聯(lián)叫首聯(lián)。
4、頷聯(lián)——律詩的三、四兩句叫做頷聯(lián)。
5、頸聯(lián)——律詩的五、六兩句叫做頸聯(lián)。注意:律詩的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一般要求由對仗句構成。
6、尾聯(lián)——構成律詩的最后兩句。流水對往往出現(xiàn)在尾聯(lián)。但尾聯(lián)未必都對仗。
7、出句、對句——每一聯(lián)的上一句叫出句,下一句叫對句。也就是每首律詩的一、三、五、七句叫出句,二、四、六、八句叫對句。
8、押韻——每一首格律詩的偶數(shù)句句末位置的字都應屬于《詩韻》中同一韻的字,讀起來就感覺韻律和諧,這就叫做押韻。
8、韻腳——絕句的二、四句句末,律詩的二、四、六、八句句末,必須用《詩韻》中同一韻的字來互相押韻,這些字叫做韻腳字,簡稱韻腳。注意,觀察韻腳是否和諧押韻,不是憑現(xiàn)代的讀音和感覺,而是看這些字是否在中古規(guī)定的《詩韻》一書中屬于同一韻的字。  

---------------------------------------------------------

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各一首為例,介紹其結構:

山居秋暝 王維 夜泊水村 陸游

對句 出句 對句 出句
首聯(lián)→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首聯(lián)→腰間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銘。
↖韻腳字 ↖韻腳字 ↖韻腳字
頷聯(lián)→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頷聯(lián)→老子猶堪絕大漠,諸君何至泣新亭?
↖韻腳字 ↖韻腳字
頸聯(lián)→竹喧歸浣女,蓮動下魚舟。 頸聯(lián)→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韻腳字 ↖韻腳字
尾聯(lián)→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尾聯(lián)→記取江湖泊船處,臥聞新雁落寒汀。
↖韻腳字 ↖韻腳字
唐代王維的《山居秋暝》因為是平起仄收式,首句不入韻,所以只有四個韻腳字,即詩中的“秋、流、舟、留”四字;而宋朝陸游的《夜泊水村》是首句入韻式,因此就有五個韻腳字,即詩中的“零、銘、亭、青、汀”五字。
9、首句入韻——如果采用“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或“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式做為格律詩的第一句,就要求這句末尾的字也要與后面的二、四、六、八句句末的韻腳字同韻。這種多了一個韻腳字的做法就叫做首句入韻。例如上面的《夜泊水村》即是。但由于首句本來是可入韻可不入韻的,所以即使首句入韻,在選字時也相對比較寬松,它可以是用同一平聲韻的字押韻,也允許選用與其它四個韻腳字相鄰韻的字來作韻腳。例如韋莊《金陵圖》詩:“江水霏霏江草齊,六朝為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首句“齊”與“啼、堤”同為“齊”韻字押韻。但也可鄰韻通押,如規(guī)定用一東韻但首句末卻允許用二冬韻的字來押韻。

10、詩韻——又叫“平水韻”。它是唐宋以來形成的專門為科舉考試時寫格律詩而編寫的一本官修韻書,它具體規(guī)定了哪些字屬于同一韻,共分106韻。每首格律詩都必須在同一平聲韻中選用韻腳字。南宋時江北平水人劉淵著《壬子新刊禮部韻略》,與此同時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韻略》,所以《詩韻》又叫“平水韻”。“平水韻”中平聲韻共有30個。
11、平聲韻——《詩韻》中的平聲一共有30個韻,創(chuàng)作格律詩一般都要求押平聲韻,即只能在30個平聲韻中選取某一個韻的字來構成一首格律詩的韻腳。如果同一首詩的韻腳字不在同一韻中,就叫“出韻”,這是詩家之大忌,是絕對不允許的。不但在古代,即使是現(xiàn)代人,出現(xiàn)這種錯誤也要被人嘲笑的。詳見《羊城晚報》2000年6月《聯(lián)名得意》欄的一場爭議:一作者寫了首“七絕”詩批評編輯,不料因為兩個韻腳字不屬同一韻,反被編輯嘲笑。
12、仄聲韻——即用仄聲字來作韻腳。由于格律詩要求用平聲押韻,因而用仄聲押韻的,一般都不屬于格律詩,而屬于古詩。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絕、滅、雪都是仄聲字(而且都是入聲字)。這是一首“古絕”而非律絕。
13、對仗——律詩的三、四句之間、五、六句之間,要求平仄相反、詞性相同、句式也大致相同。這樣構成的兩句叫做對仗句。絕句由于可視為截取律詩的一部分,因此有的有一聯(lián)對仗,有的有兩聯(lián)對仗,有的無對仗。  

----------------------------------------------------------

兩聯(lián)全對仗的絕句如: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第一聯(lián)對仗的如:
八陣圖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第二聯(lián)對仗的如:
華子岡 裴迪
落日松風起,還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無對仗的如:
相逢行 李白
相逢紅塵內,高揖黃金鞭。萬戶垂楊里,君家阿那邊?

至于考察是否對仗,就要具體分析兩句的平仄、詞性和句式。
14、合掌對——對仗的兩句如果完全同義或基本同義,叫作合掌對。出現(xiàn)合掌對的詩從格式角度看是水平不算高的,因為它兩句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浪費了句子。例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兩句都是用兩種不同動物的叫聲來體現(xiàn)“以鬧襯靜”,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即可視為合掌對。又如宋之問《初到黃梅》詩:“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紀昀《瀛奎律髓刊誤》評論說:“途中、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
15、同字對——在對仗句中出現(xiàn)了用同一個字相對的情況。這是律詩所不允許的。所以在律詩中很難找到例子。但在詞中卻是允許用同字對的,所以在詞中不難找到例證。如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就是用同一個“有”字相對。
16、流水對——同一聯(lián)中的兩句話,從形式看是兩句話,但意思并不互相對立,實際上是一整句話分開成兩句來說。也就是這兩句話在理解時應該是如同流水般一氣貫穿下來。所以叫做流水對。例如“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即是。注意:流水對往往出現(xiàn)在尾聯(lián)中。
17、借對——在對仗句中,相對的兩個詞本來要求詞性相同,但實際上有時卻允許僅僅是形式上相同,這種情況就屬于借對。細分又有借義(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借音(事直皇天在,歸遲白發(fā)生)兩種。

18、四聲——中古(唐宋)時期,漢語有平、上、去、入四個聲調,合稱四聲。漢語有聲調這一事實本應是古已有之,但是直到六朝時期才由沈約、周颙等人發(fā)現(xiàn)。他們于是提倡將聲調變化運用到詩歌創(chuàng)作中,以平仄聲調的有規(guī)律變化組合以體現(xiàn)漢語的音樂美。
19、平聲——中古時期讀平聲的字在《詩韻》中有上平聲和下平聲兩卷(這是從便于書籍分卷來劃分的,實際上當時只有一個平聲聲調),共30個韻。這些字都是平聲聲調,簡稱平聲。
20、仄聲——平聲以外的(上、去、入)三個聲調的字都叫做仄聲字。“仄”的本義就是“不平”的意思。
21、平仄格式——利用漢語有聲調高低強弱變化這一特點,將不同平仄的字進行各種有變化而又有規(guī)律的排列組合,以體現(xiàn)出漢語語音中元音豐富而產生的音樂美。按照這種排列規(guī)律組成的格式就是平仄格式。這是寫格律詩必須遵守的最基本的要求。
22、三平調——詩句中如果最后三個字全都是平聲字,就叫做三平調。這是寫格律詩的大忌。是決不允許出現(xiàn)的。但在寫古體詩時,卻有意多出現(xiàn),以示與格律詩相區(qū)別。如杜甫的《歲晏行》中如下的詩句:“莫徭射雁鳴桑弓、汝休枉殺南飛鴻、割慈忍愛還租庸、好惡不合長相蒙、此曲哀怨何時終”,最末三個字都是平聲字,這就是三平調。
23、對——律詩要求每一聯(lián)中對句與出句的平仄必須相反,這就叫做“對”。如“仄仄平平仄”就要對“平平仄仄平”。如果沒有做到平仄相反,就交叫做“失對”。但如果是首句入韻的話,則因為第二句句末也要是平聲字(這是押韻的要求),因此就不可能完全相反,而只能部分相反。如“仄仄仄平平”作第一句,則對句只能是“平平仄仄平”,而不能用“平平平仄仄”。同樣,以“平平仄仄平”作起句,則第二句也只能是“仄仄仄平平”,而不能是“平平平仄仄”,因為如果那樣,就違反了必須以平聲字押韻的規(guī)定。
24、粘——下聯(lián)出句的第二個字的平仄必須與上聯(lián)對句的第二個字的平仄相同,這條規(guī)定就叫做“粘”,如平仄不同,就叫做“失粘”,這也是詩家之大忌。在格律詩中一般是不允許的。
25、拗句——詩中句末三字如果為“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就都叫做拗句。叭 摯梢雜刑跫 爻魷衷諑墑 校 詈笠恢鄭ㄈ 降鰨┰諑墑 惺薔 圓輝市沓魷值?。有条?爻魷洲志洌 導適嵌愿衤傻撓邢拗頻耐黃疲 溝悶截聘 癰揮詒浠 ?  

--------------------------------------------------------  
26、拗救——當出現(xiàn)了拗句,即該用平聲字的地方用了仄聲字,就要在本句或對句的適當位置補回一個平聲字,這種做法就叫做“拗救”。具體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①出句自救——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因為是仄聲字在句末,所以這句詩肯定是出句。這種格式又可變成“平平仄平仄”,即第三字位置該用平用了仄,于是在第四字位置補回一個平聲字。叫做“三拗四救”(如果是七律就是“五拗六救”了)式。如杜甫的《天末懷李白》的首句:“涼風起天末”、王維《觀獵》的尾聯(lián)出句“回看射雕處”,以及杜甫的《詠懷古跡》之尾聯(lián)出句“庾信平生最蕭瑟”,都屬于這種情況。注意:出句自救只限于這種情況。不是任何出句都可亂隨意變化的。這條規(guī)定可以用四句口訣來幫助記憶:“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三拗四來救,一定要記得。”
②對句救出句——“仄仄平平仄”(七律則為平平仄仄平平仄)這種句式,又可寫變成“仄仄仄平仄”(這是因為五律第三字、七律第五字可平可仄),甚至變成“仄仄仄仄仄”,不過這樣一來,對句就必須變成“(仄仄)平平平仄平”,即第三個字必須變成平聲字。在對句增加一個平聲字來彌補出句中缺少的平聲字。所以叫“對句救出句”。典型的例子如白居易的《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吹”救“不”)、陸游《夜泊水村》的“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無”救“萬”)即是。

③孤平拗救——在(仄仄)“平平仄仄平”這種句式中,句末的平聲字是押韻的要求,必須用的,因此不算它。除它之外,這句就只有前面兩個平聲字。這時,如果第一個字也變成了仄聲,就叫做犯孤平。那么,就必須把第三個字變成平聲來進行補救。這就叫做“孤平拗救”。例如
商山早行 溫庭筠 平仄格式為——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對句孤平拗救)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檞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對句孤平拗救)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出句自救)
其中的“客行悲故鄉(xiāng)”、“枳花明驛墻”中的“悲”“明”就是分別救“客”“枳”兩個仄聲字。(但是請注意:所謂“孤平拗救”只限于“平平仄仄平”這一種格式,而不能用在其他格式。比如在“仄仄平平仄”中,按照俗話說的“一、三不論”原則,第三字也可變成仄聲字,這時到是真的全句只有一個平聲字了,可是這又并不算犯孤平。)可以用口訣記住這條規(guī)定:“平平仄仄平,首字如不平,三字必變平,否則犯孤平。”
④兩救——如果“平平仄仄平”用于對句,那么,它的出句就是“仄仄平平仄”,上面說過,這種格式又可以變成“仄仄仄平仄”甚至“仄仄仄仄仄”,這時,就要把對句的第三個字位置變成平聲字以相補救,這屬于對句救出句。但如果這個出句又是個“孤平拗救”式,則構成這第三個平聲字既救出句的第三或者第四字,又救本句的第一字,這就是兩救。如陸游《夜泊水村》的“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一聯(lián)中,“報國有萬死”就是“仄仄仄仄仄”,“向人無再青”就是“仄平平仄平”。其中的“無”就既救出句的“萬”,又救本句的“向”,所以叫“兩救”??梢岳眠@首詩構成兩救的口訣:“報國有萬死,向人無再青。無字救兩拗,佳例要記清。”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