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服飾(581~907):
隋唐時期,中國由分裂而統(tǒng)一,由戰(zhàn)亂而穩(wěn)定,經(jīng)濟文化繁榮,服飾的發(fā)展無論衣料還是衣式,都呈現(xiàn)出一派空前燦爛的景象。
隋唐時期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襦裙,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隋唐女子好打扮。從宮廷傳開的“半臂”,有對襟、套頭、翻領或無領式樣,袖長齊肘,身長及腰,以小帶子當胸結住。因領口寬大,穿時袒露上胸。半臂歷久不衰,后來男子也有穿著的。當時還流行長巾子,系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制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于手臂間,名曰披帛。
女裝男性化是唐代社會開放的表現(xiàn)之一,婦女穿著男裝是當時一種時尚。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數(shù)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來文化,唐貞觀至開元年間十分流行胡服新裝。
***********************************************************
唐代服飾:
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披帛,又稱“畫帛”,通常一輕薄的紗羅制成,上面印畫圖紋。長度一般為二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并盤繞于兩臂之間。唐代婦女,以體態(tài)豐腴為美。由于身材豐碩,中唐女服也漸趨寬大,裙子的寬度比隋末唐初時要肥大的多。衣衫雖為小袖,但與初唐、盛唐女服相比,也明顯趨于寬松.
唐代婦女服飾漫談 如果說中國古代男子服飾的主題是實用與莊重,那么女子服飾的風格則是浪漫多姿,而唐代女子服飾則是其中最為絢麗的篇章。 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極盛期,經(jīng)濟繁榮,文化發(fā)達,對外交往頻繁,世風開放。加之域外少數(shù)民族風氣的影響,唐代婦女所受束縛較少。在這獨有的時代環(huán)境和社會氛圍下,唐代婦女服飾,以其眾多的款式,艷麗的色調,創(chuàng)新的裝飾手法,典雅華美的風格,成為唐文化的重要標志之一。 唐代女子服裝,分衣裙、冠帽、鞋履幾類。唐制規(guī)定,女服分四種,朝服、公服、祭服、常服。前三種為后妃命婦女官于朝會、祭祀等正式場合穿著的大、小禮服,后者為日常穿著。唐代女子常服,基本上是上身是衫、襦,下身束裙,肩加披帛。衫為單衣,襦有夾有絮,僅短至腰部。裙子長而多幅。此外還有襖、半臂、縵衫等。襖為夾衣,長于襦而短于袍。半臂是短袖的緊身上衣,套于衫外,流行于唐前期??z衫是女子歌舞時穿在外面的罩衣,短小易脫。其衣裙顏色豐富多彩,以紅、綠、紫、黃色最為流行,如時人所云“紅裙妒殺石榴花”、“藕絲衫子藕絲裙”、“折腰多舞郁金裙”等,衫、襦、襖、裙上多有織文和繡文,如唐詩所描述:“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羅衫葉葉繡重重,金鳳銀鵝各一叢”。衣料有絲綢、棉布、葛、麻、毛等,而以絲綢最為常用。 此外,“時世妝”,袒領服、男裝、胡服也是重要服飾。“時世妝”,即時裝,唐初女子衣衫小袖窄衣,外加半臂,肩繞披帛,緊身長裙上束至胸,風格簡約;盛唐時,衣裙?jié)u寬,裙腰下移,服色艷麗;至中晚唐時,衣裙日趨寬肥,女子往往褒衣博帶,寬袍大袖,色彩靡麗。袒領服、男服、戎裝和胡服,在唐代尤其是盛唐時期的婦女中廣為流行。袒領服為一種半袒胸的大袖衫襦,衣料為紗羅制品,時人形容為“慢束羅裙半掩胸”、“參差羞殺雪芙蓉”、“綺羅纖縷見肌膚”等,下配以曳地長裙,充分體現(xiàn)了唐代女子的婀娜身姿和自然之美。唐代婦女喜好戎裝、男服。“軍裝宮娥掃眉淺”,則描繪了宮中女子穿著戎裝的情景。武宗時,王才人因著與武宗同樣的衣服,而常被奏事者誤認為皇帝。上有所好,下必效之。盛唐時,士人們的妻子不約而同地穿戴起丈夫的衣衫、帽子和靴子,侍女們也紛紛仿效女主人穿起男式圓領服,頭裹幞頭,足蹬烏皮靴。唐代婦女并無華夷之別的觀念,開元天寶年間,在長安、洛陽等大都市的街頭,處處可見身著翻領、窄袖緊身胡服、腰系蹀躞帶的漢族女子,體現(xiàn)了盛唐帝國婦女們開放、健美的精神風貌。 女子發(fā)首,以戴各式便帽和梳髻為主。所戴便帽,初行冪 ,次行帷帽,再行胡帽。唐初女子有“蔽面”習俗,婦女外出多戴冪 ,冪 是一種大幅方巾,一般用輕薄透明的紗羅制成,戴時披體而下,障蔽全身。高宗時,隨社會風氣的開放,改戴“施裙至頸”的帷帽。至開元盛世,婦女們干脆去除帽巾,露髻出行,或仿效男子和胡人,裹幞頭和戴狀奇艷麗的胡帽。胡帽因源于西域和吐蕃各族,狀式新穎多變,有的卷檐虛頂,有的裝有上翻的帽耳,耳上加飾鳥羽,有的在帽沿部分飾以皮毛等。此外,若出門遠行,還戴風帽,以避風塵。 唐代女子足下著履、靴、屐等。履以錦、麻、絲、綾等布帛織成。亦有用蒲草類編成的草履。履身常加繡飾,履頭狀式多樣,有圓頭、高頭、云形、花形等,如唐詩所云:“云頭踏殿鞋”、“金蹙重臺履”、“叢頭鞋子紅偏細”等。靴多以錦為之,織造功致,紋飾美麗。屐于夏季赤足著用,為民間女子所喜,如李白詩云:“屐上足如霜,不著鴉頭襪”。 唐代女子追求美容美飾,其化妝及佩飾內容豐富,有發(fā)式、頭飾、面妝、佩飾等。女子發(fā)式以梳髻為主,或挽于頭頂,或結于腦后,形制十分豐富。名目有半翻髻、云髻、盤桓髻、驚鵠髻、倭墮髻、雙環(huán)望仙髻、烏蠻髻、回鶻髻等數(shù)十種。初唐時發(fā)髻簡單,多較低平;盛唐以后高髻流行,髻式紛繁。發(fā)上飾品有簪、釵、步搖、勝、鈾、花等。多以玉、金、銀、玳瑁等材料制成,工藝精美。簪釵常成對使用,用時橫插、斜插或倒插。步搖是其中的精品,釵首制成鳥雀狀、雀口銜掛珠串,隨步行搖顫,倍增韻致。唐中后期婦女中還盛行插梳,以精致美觀的小花梳飾于發(fā)上。 面部化妝有敷鋁粉、抹胭脂、畫黛眉、貼花鈿、點面靨、描斜紅、涂唇脂諸多方法,淡妝者采其二三,盛妝者悉數(shù)運用。鉛粉色澤潔白,質地細膩,施于面、頸、胸部,“纖白明媚”。胭脂為提取的紅藍花汁配以豬脂、牛髓制成的膏狀顏料。由于帝王士大夫的偏愛,女子眉式花樣百出。玄宗在四川曾令畫工畫《十眉畫》,名目有鴛鴦眉、小山眉、倒暈眉等。闊眉是主要眉式,初唐一般都畫得較長,盛唐以后開始流行短式。花鈿是一種額飾,以金箔片、黑光紙、云母片、魚腮骨等材料剪制成各種花朵之形,尤以梅花最為多見,貼于眉間。面靨是于面頰酒渦處以胭脂點染,或像花鈿一樣,用金箔等物粘貼。斜紅是于面頰太陽穴處以胭脂染繪兩道紅色的月牙形紋飾,工整者形如弦月,繁雜者狀似傷痕,是中晚唐婦女一種時髦的打扮。 項飾有項鏈、項圈、瓔珞等,臂飾有臂釧、手鐲,腰飾有玉佩、香囊等。瓔珞原為佛像頸間的一種裝飾,隨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唐時為宮女侍女、舞伎所喜著。其上部為一半圓形金屬頸圈,下半部為一珠玉寶石組成的項鏈,有的在胸前部位還懸掛一較大的鎖片形飾物,整體華貴晶瑩。臂釧,又稱跳脫,是以金屬絲盤繞多匝,形如彈簧,或以多個手鐲合并而成的飾物,套于手臂,在宮女和仕女中流行。香囊多以金、銀制作,鏤空,上下兩半球以子母口相扣合,里面有兩個同心圓環(huán),環(huán)內又置一小香盂,同心圓環(huán)之間及小金盂之間均用對稱的活軸相連,無論怎樣轉動,香盂里的香灰都不倒置灑落。 唐代女子服飾,不僅為燦爛的唐文化增添了光彩,并影響著后世歷代婦女的服飾生活與文化,成為中國古代文化藝術苑地中的一朵奇麗之花。 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束腰,用繩帶系結,也兼用帶鉤等,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于其他民族的服飾。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配飾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頭發(fā)綰成發(fā)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女子發(fā)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并在發(fā)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等各種飾物。鬢發(fā)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漢族人裝飾還有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喜飾玉佩玉。女裝式樣相對稍多些,但基本式樣大體也只有兩種: 大襟右衽交領這種(同樣以秦漢服飾為代表)。 隋唐興起的大襟低胸這種,同秦漢深衣不同的是服飾分為上衣下裳,不再像深衣那樣衣裳連在一起。這兩種女服式樣對宋明時期以及日本朝鮮的民族服飾(女服)影響非常大。隋唐時期漢族婦女也穿過窄袖緊身翻領的胡服,但那些胡服基本是作為流行服飾來穿的(或者說是出于獵奇心理),并不是漢族傳統(tǒng)民族服飾。宋明時期漢族婦女也穿過一些別的式樣,但影響并不廣。 大家看到了秦漢唐宋明服飾某些地方有些不同,但主體部分相同。西漢的深衣和明朝的漢服基本式樣是相同的,只是在細枝末節(jié)上不同。共性是大襟右衽交領寬袍大袖博衣裹帶。其實象大襟右衽交領寬袍大袖博衣裹帶那種漢服在唐朝時期漢人依然在穿,不過在以長安為中心的北方以圓領為主,而在吳越地區(qū)則兩者兼顧,宋明類似。日本和服就是在飛鳥奈良時期(中國唐朝時期)引進漢人服飾發(fā)展成為今天的日本和服
滿族婦女喜歡穿旗袍,旗袍的滿語稱為“衣介”。分為單、夾、皮、棉四種。這種“衣皆連裳”(古代上為衣,下為裳)與漢族的上衣下裳的兩截衣裳有明顯區(qū)別。滿族婦女穿的旗袍,樣式美觀大方,講究裝飾,領口、袖頭、衣襟都繡有不同顏色的花邊,有的多至十幾道,穿起來勻稱苗條,婀娜多姿。有一種女式旗袍叫“大挽袖”,把花紋繡在袖里,“挽”出來更顯得美觀。滿族婦女所穿旗袍,從樣式到做工都十分講究。在旗袍領口、衣襟、袖邊等處鑲嵌幾道花條或彩牙兒,有的還要鑲上18道衣邊才算是美。旗袍的樣式后來發(fā)生了一些變化,開禊從四面改成了兩面;下擺也由寬大改為收斂;袖口也由窄變肥,又由肥變瘦,使其穿起來更加合體。滿族的婦女給人的感覺比以往的歷代婦女都修長,這是借助于服飾而給人的感覺。滿族婦女穿的“花盆底”旗鞋,也比普通女鞋高出二至三寸,有的甚至四、五寸。這樣兩者加起來就要高出一尺左右。加上滿族婦女所穿的服裝,多以長袍為主,長袍的下擺多垂至地面,掩住旗鞋,更顯出修長的身姿。長袍外面加罩一件馬甲,也是滿族婦女十分喜愛的裝束。這種馬甲與男式馬甲一樣,也有大襟、對襟及琵琶襟等形制,長度多到腰際,并綴有花邊。滿族的女式旗鞋,稱為“寸子鞋”,亦稱“馬蹄底鞋”。鞋底中間即腳心部位嵌上3寸多厚的木頭,用細白布包上,木跟不著地的地方,常用刺繡或穿珠加以裝飾,因鞋底平面呈馬蹄形,所以得名;還有一種鞋的底面呈花盆形狀,稱為“花盆底鞋”;老年婦女和勞動婦女所穿旗鞋以平木為底,稱為平底繡花鞋,亦稱“網(wǎng)云子鞋”。滿族的女鞋,表面都有繡花,而襪子多為布質,襪底也納有花紋。
***********************************************************
宋代服裝:
宋朝歷史以平民化為主要趨勢,服裝也質樸平實,反映時代傾向。 宋代女子服裝分三種:一為自皇后、貴妃至各級命婦所用的"公服",一為平民百姓所用的吉兇服稱"禮服";一為日常所用的常服。 宋裝繼承唐裝,女服仍以衫、襦、襖、背子、裙、袍、褂、深衣為主。絕大部分是直領對襟式,無帶無扣,頸部外緣縫制著護領。服式采用衣袖相連的裁剪方式。有的限于面料的幅寬,因而在衣片的背部或袖椿部分采用接縫和貼邊裝飾。單夾衣有前身短后身長的式樣,也有無袖的大背心式樣。出土的衣服都在領邊、袖邊、大襟邊、腰部和下擺部位分別鑲邊或繡有裝飾圖案,采用印金、刺繡和彩繪工藝,飾以牡丹、山茶、梅花和百合等花卉。宋代品官制度基本上沿襲前代,因此宮中的官服也與前代相仿,分為朝服、祭服、公服、戎服、喪服和時服。朝服是紅衣紅裳,內穿白色羅質中單,外系羅料大帶,并有緋色羅料蔽膝,身掛錦綬、玉、玉釧,下著白綾襪黑皮履。除這種朝服是統(tǒng)一樣式外,官職的高低是以搭配的不同來區(qū)別的。主要是在有無禪衣(中單)和錦綬上的圖案上作級別變化。穿朝服時必戴"進賢冠"(一種涂漆的梁冠帽),"貂蟬冠"(又名"籠巾",是以藤絲編成形,上面涂漆的冠帽),獬豸冠(屬進賢冠一類)。 公服即常服,又名"從省服",以曲領大袖,腰間束革帶為主要形式,另有窄袖式樣也。這種服式以用色區(qū)別等級。如九品官以上用青色;七品官以上用綠色;五品官以上用朱色;三品官以上用紫色。到宋元豐年間用色稍有更改,四品以上用紫色;六品以上用緋色;九品以上用綠色。按當時的規(guī)定,服用紫色和緋色(朱色)衣者,都要配掛金銀裝飾的魚袋,高低職位以此物加以明顯的區(qū)別。 時服是按季節(jié)賜發(fā)給官臣的衣物。上至將相皇帝大將下至侍衛(wèi)步軍,賜發(fā)的品種有袍、襖、衫、袍肚、褲等。所賜之服大部分是織有鳥獸的錦紋。宋代男子除在朝的官服以外,平日的常服也是很有特色的,常服也叫"私服"。宋官與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形式上沒有太大區(qū)別。只是在用色上有較為明顯的規(guī)定和限制。宋時常服有如下幾種: "袍"有寬袖廣身和窄袖窄身兩種類型,有官職的是錦袍,無官職的是白布袍。 "襦"、"襖"為平民日常穿用的必備之服。 "短褐"是一種既短又粗的布衣,為貧苦人服。 " 衫",這是一種裳下擺接一橫 的男人長衫。 "裳",沿襲上衣下裳的古制。是冕服、朝服或私居服的式樣。宋時也有上衣下裳的穿法。男子也穿用對領鑲黑邊飾的長上衣配黃裳。居家時不束帶,待客時束帶。 "直裰"是一種比較寬大的長衣。由于下擺無衩而背部卻有中縫而稱"直裰"。 "鶴氅",寬長曳地,是一種用鶴毛與其他鳥毛合捻成絨織成的裘衣,十分貴重。 此外宋代男式衣著,還有布衫和羅衫。內用的叫汗衫,有交領和頜領形式。質料很考究,多用綢緞、紗、羅。顏色有白、青、皂(黑)、杏黃、茶褐等。襖的質料有布、綢、羅、錦、絲和皮。襖的用色有青、紅、棗紅、墨綠、鵝黃等幾種。貴族褲子的質地也十分講究,多以紗、羅、絹、綢、綺、綾,并有平素紋、大提花、小提花等圖案裝飾,褲色以駝黃、棕、褐為主色。
***********************************************************
商周服飾(約公元前16世紀~前771年)
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絲、麻。由于紡織技術的進展,絲麻織物已占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細織造極薄的綢子,衣料用色厚重。
西周時,等級制度逐步確立,周王朝設“司服”、“內司服”官職,掌管王室服飾。根據(jù)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國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時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戰(zhàn)國之交被納入禮治。
從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飾裝飾雖繁簡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
商周時代衣服的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墩f文解字》說:“上曰衣,下曰裳。“下身穿的裳實際上是裙,而不是褲。金文中常見有周天子賞賜給臣下“赤芾“的記錄。“赤芾“是一塊紅色的布,系在腰間垂于腹前,是貴族的服飾和身份的標志,又叫韋,后世稱為蔽膝。華夏族的習俗是束發(fā)的,發(fā)髻要用笄別住。商代遺址中出土過許多骨質的發(fā)笄。
***********************************************************
先秦時沒有棉花,所謂“布衣“是指用麻布裁制的衣服。夏天穿的細麻布叫葛,冬裝有袍和裘。袍是穿在里面的夾衣,內實絲綿,充填新綿的叫襺,充填舊絮的叫袍。窮人填不起絲綿,只能填些碎麻,叫做缊袍。袍因是內衣,所以只能居家穿著,但不能作為禮服,外出時只能襯在正服里面。短袍叫襦,也就是后來所說的襖。質地粗劣的襦叫褐。裘是皮衣,先秦時代也是主要的冬衣。
先秦時代,華夏族服飾的特點是上衣下裳、寬衣博帶。衣服是右衽窄袖、長度在膝蓋上下。領、袖、襟、裾都用花邊裝飾,沒有紐扣,以帶束腰。而胡人的服飾是短衣窄袖,左衽長褲,革帶皮靴。趙武靈王把胡服引進中原,這對戰(zhàn)國秦漢時期華夏族服裝的變化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
***********************************************************
秦漢服飾(公元前221~公元220)
這一時期的衣料較春秋戰(zhàn)國時期豐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發(fā)展。
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張騫[qiān]奉命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中國與西方各國的陸路通道,成千上萬匹絲綢源源外運,歷魏晉隋唐,迄未中斷,史稱“絲綢之路”。于是,中華服飾文化傳往世界。
秦代服制與戰(zhàn)國時無大差別,保持中國服飾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漢男女服裝,仍沿襲深衣形式。不論單、綿,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縫連為一體,上下依舊不通縫、不通幅;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內衣,其領袖緣一并顯露在外,成為定型化套裝。下著緊口大褲,保持“褒衣大裙”風格。秦代服制,服色尚黑。
漢代有了輿服制度。史書列有皇帝與群臣的禮服、朝服、常服等20余種。服飾上的等級差別已十分明顯。主要表現(xiàn)在:冠服在因襲舊制的基礎上,發(fā)展成為區(qū)分等級的基本標識;佩綬制度確立為區(qū)分官階的標識。
公元前202年,劉邦戰(zhàn)勝項羽,建立漢朝,定都長安,
漢初統(tǒng)治者汲取秦亡的教訓,對農民采取輕徭薄賦的休養(yǎng)生息政策。一般制度多無太大改變,冠服制度,也大都承襲秦制。直至東漢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備的規(guī)定。
漢初,由于統(tǒng)治者采取了休養(yǎng)生息政策,經(jīng)濟得到恢復發(fā)展,出現(xiàn)了“文景之治”這樣的太平盛世。農業(yè)和手工業(yè)得到了長足提高。當時民間手工業(yè)最普遍的就是紡織業(yè)。這一時期絲綢錦繡產(chǎn)量極多。漢代的紡織工藝也達到很高的水平。
漢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漢代因為織繡工業(yè)很發(fā)達,所以有錢人家就可以穿綾羅綢緞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貧窮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漢朝的婦女穿著有衣裙兩件式,也有長袍,裙子的樣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相傳漢朝趙飛燕被立為皇后以后,十分喜愛穿裙子。有一次,她穿了條云英紫裙,與漢成帝游太液池。鼓樂聲中,飛燕翩翩起舞,裙裾飄飄。恰在這時大風突起,她像輕盈的燕子似的被風吹了起來。成帝忙命侍從將她拉住,沒想到驚慌之中卻拽住了裙子?;屎蟮镁攘?,而裙子上卻被弄出了不少褶皺??墒钦f來也怪,起了皺的裙子卻比先前沒有褶皺的更好看了。從此,宮女們競相效仿,這便是當時的“留仙裙”?!?span lang=EN-US>
漢代創(chuàng)造的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使?jié)h代人對人類生產(chǎn)能力持有樂觀信心。在《中國美學思想史》中作者說到“漢人繼承了道家美學的基本思想,又舍棄了它的消極出世思想,吸取了儒家某些合理觀點,注意了自然規(guī)律與人的目的的統(tǒng)一性,堅信廣大的外部世界存在著無限豐富多樣的美,人們應當積極地去發(fā)現(xiàn)、占有,享受這種美。”
***********************************************************
春秋戰(zhàn)國服飾(公元前770~前221)
春秋戰(zhàn)國時期 誕生了一種重要的漢服---深衣。深衣是直筒式的長衫,把衣、裳連在一起包住身子,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因為“被體深邃”,因而得名。深衣延續(xù)了漢服交領右衽的特點,在社會上影響很大,不論貴賤男女、文武職別,都可以穿著。裙分為曲裾和直裾兩種樣式,外觀區(qū)別在于下身是否有圍繞的線條。這一時期紡織和染色技術已經(jīng)非常發(fā)達,漢服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很多繁復華麗的圖案。
漢代婦女的襦裙 上襦下裙的女服樣式,早在戰(zhàn)國時代已經(jīng)出現(xiàn)。到了漢代,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這種服式的婦女逐漸減少。據(jù)此,有人認為漢代根本不存在這種服飾,只是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才重新興起。其實,漢代婦女并沒有摒棄這種服飾,在漢樂府詩中就有不少描寫。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襦裙是中國婦女服裝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戰(zhàn)國直至明朝,前后二千多年,盡管長短寬窄時有變化,但基本形制始終保持著最初的樣式。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織繡工藝的巨大進步,使服飾材料日益精細,品種名目日見繁多。工藝的傳播,使多樣、精美的衣著服飾脫穎而出。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衣著,上層人物的寬博、下層社會的窄小,已成為趨勢。
深衣有將身體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階層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禮服,男女通用,可能形成于春秋戰(zhàn)國之交。深衣剪彩獨特,衣與衫相連在一起,制作時上下分裁,中間有縫相連接,用途最為廣泛,隆重程度僅次于朝祭之服。
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頒胡服令,推行“胡服騎射”。胡服指當時“胡人”的服飾,與中原地區(qū)寬衣博帶的服裝有較大差異,特征是衣長齊膝,腰束郭洛帶,用帶鉤,穿靴,便于騎射活動。
春秋戰(zhàn)國之際,出現(xiàn)了一種新式服裝叫做深衣?!抖Y記·深衣》孔穎達正義說:“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深衣。“戰(zhàn)國秦漢之人不論貴賤、男女、文武都穿深衣,貴族以冕服為禮服、深衣為常服,平民以深衣為吉服、短褐為常服。深衣連衽鉤邊,穿時要束腰帶。貴族用絲織的紳帶,故稱紳士或縉紳。皮帶已經(jīng)流行,皮帶的兩端分別用帶鉤和環(huán)相連接,叫做鉤絡帶或蹀躞帶。皮帶上可以懸掛或佩帶刀劍、弓箭、印璽、荷包等各種物件。
***********************************************************
原始社會服飾(公元前21世紀之前)
戰(zhàn)國時人撰寫的《呂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黃帝、胡曹或伯余創(chuàng)造了衣裳。從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飾演化史的源頭,可上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距今1.9萬年左右)遺址中,發(fā)現(xiàn)有1枚骨針和141件鉆孔的石、骨、貝、牙裝飾品。證實當時已能利用獸皮一類自然材料縫制簡單的衣服。中華服飾文化史由此發(fā)端。
***********************************************************
魏晉南北朝服飾(220~589)
魏晉和南北朝時期,等級服飾有所變革,民族服飾大為交融。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緋〔大紅〕綠三色為九品之別”。這一制度此后歷代相沿雜而用之,直到元明。
南北朝時,北方少數(shù)民族入主中原,人民錯居雜處,政治、經(jīng)濟、文化風習相互滲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飾也因而改易發(fā)展。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漸成主流,不分貴賤、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著“上儉下豐”。
東晉末至齊、梁間,衣著為襦裙套裝,原始于漢代,晉代時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寬大的特色。少數(shù)民族服飾受漢朝典章禮儀影響,穿起了漢族服裝。
鮮卑族北魏朝于太和十八年(494)遷都洛陽后,魏孝文帝推行華化政策,改拓跋姓氏,率“群臣皆服漢魏衣冠”。原來鮮卑族穿著夾領小袖衣服,這次改革舊俗,史稱“孝文改制”,使秦漢以來冠服舊制得以賡續(xù),推動了中華服飾文化的發(fā)展。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大體上仍承襲秦漢舊制。南北朝各少數(shù)民族初建政權時,仍然按照本族的習俗穿著,后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也開始穿著漢族的服飾。
中原人民的服飾,特別是便服、常服,在原有的基礎上吸收不少北方民族的服飾特點,衣服的形式適體。六朝的服飾,男子穿袍衫而低敞衣襟,女子則穿褂襦,雜裾雙裙,甚是美觀。這個時期的服飾,可以參鑒《洛神賦》、《列女傳》等圖卷。
北朝的服飾,以合身的褲褶裝、短袍衫,各式的靴子為特點,服裝窄短,裙腰略微高提。婦女的服裝多以簪花、珠翠及各種花冠為點綴,進而導致宋代的鳳冠定制。
魏晉南北朝是我國古代服裝史的大變動時期,這個時候因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來住,胡服便成了當時時髦的服裝。緊身、圓領、開叉就是胡服的特點。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婦女的衫裙 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并吸收少數(shù)民族服飾特色,在傳統(tǒng)基礎上有所改進,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腰用帛帶系扎,款式多為上儉下豐,以寬博為主,其特點為:對襟,束腰,衣袖寬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擺綴有不同色的緣飾,下著條紋間色裙,腰間用一塊帛帶系扎。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裥裙,裙長曳地,下擺寬松,從而達到俊俏瀟灑的效果。加上豐盛的首飾,反映出奢華糜麗之風。當時婦女的下裳,除間色裙外,還有其它裙式。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雜裾服 傳統(tǒng)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在婦女中間卻仍有人穿著。這種服裝與漢代相比,已有較大的差異。在衣服的下擺部位,加一些飾物,通常以絲織物制成。其特點是上寬下尖形如三角,并層層相疊。另外,由于從圍裳中伸出來的飄帶比較長,走起路來,如燕飛舞。到南北朝時,這種服飾又有了變化,去掉了曳地的飄帶,而將尖角的“燕尾”加長,使兩者合為一體。
南北朝時期褲褶 褲褶的基本款式為上身穿齊膝大袖衣,下身穿肥管褲。這種服裝的面料,常用較粗厚的毛布來制作。穿褲和短上襦,合稱襦褲,但封建貴族必須在襦褲外加穿袍裳,只有騎馬者、廝徒等從事勞動的人為了行動方便,才直接把褲露在外面。封建貴族是不得穿短衣和褲外出的。到了晉代這種習慣才有所改變。南北朝的褲有大口褲和小口褲,以大口褲為時髦,穿大口褲行動不便,故用錦帶將褲管縛住,有、又稱縛褲
****************************************************************************
宋遼夏金元服飾(947~1368)
宋代基本保留了漢民族服飾的風格,遼、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飾則分別具有契丹、黨項、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點。各民族服飾再度交流與融合。
宋代服飾大致有官服、便服、遺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羅為主,政府因五代舊制,每年要贈送親貴大臣錦緞袍料,分七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襲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于晚唐的大袖長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烏紗帽〔烏紗帽的翅是平直的〕,名直腳幞頭,君臣通服,成為定制。宋代的服裝,其服色、服式多承襲唐代,只是與傳統(tǒng)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給人的感覺是恢復中國的風格。
宋朝時侯的服飾宋朝的男裝大體上沿襲唐代樣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領或圓領的長袍,做事的時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帶上,衣服是黑白兩種顏色。當時退休的官員、士大夫多穿一種叫做“直裰”〔duō,古代士子、官紳穿的長袍便服,也指僧道穿的大領長袍〕的對襟長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領口、衫角都鑲有黑邊,頭上再戴一頂方桶形的帽子,叫做“東坡巾”。
宋代的女裝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長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對襟的長袖小褙子,很像現(xiàn)在的背心,褙子的領口和前襟,都繡上漂亮的花邊。宋代建朝初期,衣冠服飾均沿襲晚唐的服飾制度。新制頒發(fā)后,才逐漸將其服飾分為祭服、朝服、公服(宋人又稱為常服)、時服(按季節(jié)頒賜文武朝臣的服飾)、戎服以及喪服。宋代婦女的穿著與漢代婦女相似,都是瘦長、窄袖、交領,下穿各式的長裙,顏色淡雅;通常在衣服的外邊再穿長袖對襟褙子,褙子的領口及前襟繪繡花邊,時稱“領抹”。宋代的服飾主要的特點是清新、樸實、自然、雅致。
宋代婦女以裙裝穿著為主,但也有長褲。其褲子的形式特別,除了貼身長褲外,還外加多層套褲。宋代婦女有纏足的習俗,因此裙長多不及地,以便露足。
遼、西夏、金分別為中國古代契丹、黨項、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權,其服飾反映了在與漢民族進行長期文化交流中,各自發(fā)揚民族傳統(tǒng)的發(fā)展軌跡。黨項族婦女多著翻領胡服,領間刺繡精美。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圓領齊膝外衣,足下著長統(tǒng)靴,宜于馬上作戰(zhàn)射獵;婦女穿窄袖交領袍衫,長齊足背,都是左衽〔從左向右扣〕,正與漢人相反,所習慣穿用的釣墩傳到內陸曾廣為流行。遼金政權考慮到與漢族雜處共存的現(xiàn)實,都曾設“南官”制度,以漢族治境內漢人,對漢族官員采用唐宋官服舊制。契丹、女真男服因便于行動,也為漢人采用。
元代衣服與周代近似,衣袖較緊、窄,下裳較短,衣長至膝下,造型像百褶裙。比肩”、“比甲”也是常服。“比肩”是一種有里有面的較馬褂稍長的皮衣,元代蒙人稱之為“襻子答忽”。“比甲”則是便于騎射的衣裳,無領無袖,前短后長,以襻相連的便服。
蒙族入關以后,除保留本民族的服制以外,也采用漢、唐、金、宋的宮廷服飾,如天子的通天冠和絳紗袍,百官戴梁冠、青羅衣加蔽膝是朝服和冕服等形制,漢族的公服也為通用服式。
***********************************************************
明清服飾(1368~1911)
明代以漢族傳統(tǒng)服裝為主體,清代則以滿族服裝為大流。而兩代上下層社會的服飾均有明顯等級。上層社會的官服是權力的象征,歷來受到統(tǒng)治階級的重視。自唐宋以降,龍袍和黃色就為王室所專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來紫色為貴。
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為正色,又因《論語》有“惡紫之奪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廢除不用。最有特色的是用“補子”表示品級。補子是一塊約40~50厘米見方的綢料,織繡上不同紋樣,再縫綴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的補子用鳥,武官用走獸,各分九等。平常穿的圓領袍衫則憑衣服長短和袖子大小區(qū)分身份,長大者為尊。明代女性習慣在裙子外罩一件背子衫或是云肩。鳳冠霞帔是明代婦女的禮服,是后妃在參加祭祀等重大典禮時使用的服飾。整個冠上綴著龍鳳,搭配霞帔一起穿著。明代較多使用的紐扣,主要用在禮服上,常服很少使用,明末時才有所普及。民間用紐扣是受八旗兵的甲衣影響,同時也受到國外商品輸入的影響,因此逐漸在衣服的領邊和襟邊普遍使用。
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裝或長、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襲了舊傳統(tǒng),且品種十分豐富。服飾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綠、桃紅等色,以免與官服正色相混;勞動大眾只許用褐色。清王朝時,以暴力手段推行剃發(fā)易服,按滿族習俗統(tǒng)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1652),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發(fā)挽髻,著寬松衣,穿長統(tǒng)襪、淺面鞋;清時則剃發(fā)留辮,辮垂腦后,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tǒng)靴。但官民服飾依律涇渭分明。
清代官服主要品種為長袍馬褂。馬褂為加于袍的外褂,因起源于騎馬短衣而得名,特點是前后開衩、當胸釘石青補子一方(親王、郡王用圓補)。補子的鳥獸紋樣和等級順序與明朝大同小異。皇帝有時還賞穿黃馬褂,以示特別恩寵。影響所及,其他顏色的馬褂遂在官員士紳中逐漸流行,成為一般的禮服。四、五品以上官員還項掛朝珠,用各種貴重珠寶、香木制成,構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點。絲紡繡染及各種手工專業(yè)的進步,為清代服飾品種的豐富創(chuàng)造了條件。清代女裝,漢、滿族發(fā)展情況不一。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后,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云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
***********************************************************古代后宮服飾
鈿子分鳳鈿、滿鈿、半鈿三種。其制以黑絨及緞條制成內胎,以銀絲或銅絲之外,綴點翠,或穿珠之飾。”一般婦女多用銅絲或鐵絲做成“頭發(fā)撐子”,鈿子有鳳鈿、滿鈿、半鈿三種。鈿子前如鳳冠,后加覆箕,上穹下廣;將頭發(fā)分兩縷纏繞其上,再插上扁子、簪子、花等飾物
簪子是滿族婦女梳各種發(fā)髻必不可少的首飾。通常滿族婦女喜歡在發(fā)髻上插飾金、銀、珠玉、瑪瑙、珊瑚等名貴材料制成的大挖耳子簪、小挖耳子簪、珠花簪、壓鬢簪、鳳頭簪、龍頭簪等。簪子的種類雖然繁多,但在選擇時還要根據(jù)每個人的條件和身份來定。比如人關前,努爾哈赤的福晉和諸貝勒的福晉、格格們,使用制作發(fā)飾的最好材料首選為東珠。兩百年后漸漸被南珠,即合浦之珠所取代。
與珍珠相提并論的還有金、玉等為上乘材料,另外鍍金、銀或銅制,也有寶石翡翠、珊瑚象牙等等,做成各種簪環(huán)首飾,裝飾在發(fā)髻之上,這若是同進關以后相比,就顯得簡單得多了。進關以后,由於受到漢族婦女頭飾的影響,滿族婦女,特別是宮廷貴婦的簪環(huán)首飾,就越發(fā)的講究了。如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為其母辦六十大壽時,在恭進的壽禮中,僅各種簪子的名稱就讓人瞠目結舌,如事事如意簪、梅英采勝簪、景福長綿簪、日永琴書簪、日月升恒萬壽簪、仁風普扇簪、萬年吉慶簪、方壺集瑞邊花(鬢花)、瑤池清供邊花、西池獻壽簪、萬年嵩祝簪、天保磬宜簪、卿云擁福簪、綠雪含芳簪……等等。這些發(fā)簪無論在用料上,還是在制作上,無疑都是精益求精的上品。
從清代后妃遺留下來的簪飾來看,簪分兩種類型。一是實用簪,多用於固定發(fā)髻和頭型用的。另一類為裝飾簪,多選擇質地珍貴的材料,制成圖案精美的簪頭,專門用於發(fā)髻梳理后戴在明顯的位置上?,F(xiàn)故宮內珍藏的多幅宮廷寫實畫,都有后妃戴簪的描繪。從圖上看,她們有的將簪戴在發(fā)髻正中,有的斜插在發(fā)髻的根部。后妃們頭上戴滿了珠寶首飾,發(fā)簪卻是其中的佼佼者。因而清代后妃戴簪多用金翠珠寶為質地,制作工藝上亦十分講究,往往是用一整塊翡翠、珊瑚水晶或象牙制出簪頭和針梃連為一體的簪最為珍貴。如北京故宮珍藏的白玉一筆壽字簪就是一塊純凈的羊脂白玉制成的,簪梃即是壽字的最后一筆。用同一方法雕刻的翡翠盤腸簪、珊瑚蝙蝠簪都是簪飾中之佳作。此外還有金質的福在眼前管、喜鵲登梅簪、五蝠捧壽簪等以雕刻精細、玲瓏剔透而受到矚目。還有金質底上鑲嵌各種珍珠寶石的頭簪,多是簪頭與針梃兩部分組合在一起的,但仍不失其富麗華貴之感。隨著清代后妃發(fā)式逐步加寬加大,簪飾的形制也逐步朝兩個極端發(fā)展,一種是簪頭逐漸變小,如疙瘩針、耳挖勺、老鴉瓢等;另一種是簪飾越來越大,不僅適合滿族婦女梳兩把頭覆蓋面大的特點,還逐漸演變成頭花、扁方等大首飾。
頭簪作為首飾戴在頭上,不僅起到美飾發(fā)髻的作用,簪頭制成的寓意吉語還有托物寄情、表達心聲意愿的美好追求。就清代后妃遺留下的簪飾來說,形式之多,花樣之廣是前代各個時期所不及的。曾在珍寶館展出的一支畸形珠“童子報平安”簪,就是一件少有的珍品。簪頭是一特大畸形珍珠,約五厘米長,看上去就像一頑童在作舞蹈狀。在畸形珠左邊飾一藍寶石雕琢的寶瓶,瓶口插幾枝細細的紅珊瑚枝襯托著一個“安”字。頑童背后一柄金如意柄,將其與寶瓶連為一體,并將金累絲靈芝如意頭露在頑童右側。從頑童裝飾看是個男孩。整個如意連在一起便稱.之為“童子報平安”,或“童子如意平安”。封建社會的道德倫理講究“三綱五常”,即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实鄣钠捩斎皇且曰实蹫榫V,要為皇室多生子嗣,要“多福多壽多子孫”,以使皇家血脈旺盛,帝王基業(yè)萬古千秋地傳承到永遠,這只頭簪的用意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事實并非那麼稱心如意,清代康熙帝三十五個兒子,長大成人的有二十四個,諸皇子爭權奪勢,使康熙帝不到古稀之年就撒手人寰。清朝晚期的同治、光緒兩位皇帝,即有皇后又有妃子,卻無子嗣,致使其母慈禧兩度垂簾聽政,統(tǒng)治了中國達半個世紀。
慈禧還愛美成癖,一生喜歡艷麗服飾,尤其偏愛紅寶石、紅珊瑚、翡翠等質地的牡丹簪、蝴蝶簪。咸豐十一年,奕濘病逝承德的避暑山莊。慈禧二十七歲便成了寡婦。按滿族的風俗,妻子為丈夫要戴重孝,釋服二十七個月。頭上的簪子要戴不經(jīng)雕飾的骨質的,或光素白銀的。慈禧下旨令造辦處趕打一批銀制、灰白玉、沈香木等頭簪。同治元年二月,這批素首飾陸續(xù)送到慈禧面前。慈禧每天勉強插戴,極不情愿。釋服期滿,這批首飾全部被打入冷宮。慈禧又戴上精湛華貴的艷麗頭簪,直到老年此習不改。
皇帝、皇后、皇太后、皇貴妃及妃嬪以至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官員皆可穿朝服、戴朝珠。但根據(jù)等級身份不同,朝珠的質地亦不相同。只有皇帝、皇后、皇太后才能佩戴東珠朝珠,東珠朝珠由108顆東珠串成,每27顆東珠又用4粒紅珊瑚結珠等距間隔出上、下、左、右四部分,其上部結珠呈葫蘆形稱“佛頭”。佩戴朝珠時,佛頭垂于背后,并用黃絳帶連接一組玉飾,稱做“背云”。朝珠垂在胸前的左右紅珊瑚結珠處,分別飾一串和二串綠松石珠串,稱為"紀念"。朝珠的構成,有著深刻的含義。108顆東珠代表一年十二個月,四個紅珊瑚結珠象征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下垂于背后的佛頭、背云,寓意"一元復始",三串綠松石紀念表示一月中的上、中、下三個旬期。皇帝穿朝服時戴一盤東珠外,還在兩肩斜 持兩盤紅珊瑚結珠,以示身份特殊。
朝服有補,頂戴分為朝冠和吉服冠兩種
清初時的普通旗女和漢族婦女模仿滿族貴婦發(fā)飾,以高髻為尚,梳時在頭頂后部將發(fā)平分兩把,向左右方橫梳成兩個長平髻,兩髻合寬約一尺,俗稱“叉子頭”(也稱“兩把頭”、“或“把兒頭”)。作叉子頭時,又在腦后頭垂下一縷頭發(fā),下端修成兩個尖角,形成燕尾形名謂“燕尾”。清吳士贊《宮詞》對這種發(fā)式作了描寫“髻盤云成兩道齊,珠光釵影護蝤蠐。城中何止高於尺,叉子平分燕尾低。”這些宮詞對滿族婦女的獨特發(fā)式作出形象的描繪。
唐朝常服:
一、披紗大袖明衣制:屬于常服盛裝。其頭梳唐代特有發(fā)型“高墻”簪大花,飾花釵、步搖,蛾眉盛妝,身穿敞領對襟,大袖明衣,下穿長裙,佩大綬,束軟帶,結小結,足著高履。在唐代此服飾是作為外服,在貴族仕女中風行一時。
二、唐仕女半袖衫制:是唐代特有的一種流行服飾,初作為宴居穿用,后亦當常服穿用,為宮廷嬪妃及名流仕女所好。
三、唐仕女宴居服:上身束抹胸,外披薄紗明衣,下穿長裙,裙腰及胸,上窄下寬,結束軟帶、小帶,屬于宴居內裝,但頭梳高髻又簪花,故此裝扮也可作為外裝常服之用。
明朝服飾基本上可分為蟒、帔、靠、褶、衣這幾類。
蟒,即蟒袍,是明朝皇帝賜給功臣的服裝,只有帝王或達官貴人才有資格穿它,因為衣服上繡著蟒而得名。蟒是一種形如龍的四爪龍。在戲劇中蟒袍是帝王將相、后妃貴婦的官服,有男女之分,男蟒袍主要以四爪龍為圖案,女蟒袍則多以龍或鳳為設計。
蟒袍的裝飾性強,而且有寬闊的水袖,給人一種威嚴莊重的感覺,它那華美的圖案既有喻寓尊貴的象征,又帶有律動感,善于流露與表達演員的情感,使演出更加充實豐富。
帔源于明朝,大領對襟是它的一大特點,所以又稱為對襟長袍。另外它左右胯下開叉,有水袖,是華貴又奔放的休閑服飾。在戲曲中帔一直是帝王、將相、官吏、豪紳的常服,有男帔,女帔之別,顏色分紅、藍、黃、絳、紫、粉紅、天青等,其中紅色是新婚或喜慶的代表色彩。
靠又稱為甲衣,源于清朝將官的綿甲戎服,后來演變?yōu)閭鹘y(tǒng)戲曲中武將的服裝,通常為圓領緊袖??糠钟部亢蛙浛浚部靠刹迦切蔚目科?,軟靠則不插旗??扛垡粯硬粩嗟难葑儯牧伎侩m不及傳統(tǒng)靠威武,但較輕便,特別適用于高難度的武打動作。
清朝是我國服裝史上改變最大的一個時代,清代是個滿漢文化交融的時代,尤其是服裝文化,也是在進入中國后,保留原有服裝傳統(tǒng)最多的非漢族王朝。清乾隆帝清楚地意識到,服飾是承襲一套己涵在衣冠制度中的政治理論,而不必是外觀形式,方能傳國長久。乾隆朝制定詳細的冠服制度,并圖示說明,以后子孫也能「永守勿愆」。
清代的衣服長袍馬褂,早先是富貴人家才穿的服飾,到后來普遍了,變成全國的一般服飾,平日所戴的便帽就是瓜皮小帽,顏色是外面黑,里面紅。滿族婦女穿的旗袍,早期是寬寬大大的,后來才變成了有腰身,在旗袍外面再加上一件「坎肩」(背心)。她們的鞋子也很特別,是一種花盆式的高底鞋。
男服服飾:
禮服外褂:因紋飾不同而分別官階。
袞服:為皇帝穿著。
龍褂:為皇子所著。
補服:依紋飾不同而分別官階。
朝服:最隆重的大禮服。
吉服:清代的禮服,次于朝服是為吉服,用于吉慶典禮時穿著。
常服:清代之服裝制度唯對常服規(guī)定甚小。
女服服飾:
朝服:皇后的朝服則是朝裙、朝袍、朝褂,三件方為一整體。
吉服:由外褂與袍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