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溫州歷史文人【溫州類:編號Z2-00004】

 情定三生石 2010-11-26

溫州歷史文人

作者:不詳 來源:溫州人社區(qū) 

溫州自唐宣宗大中十三年至清末廢科舉(公元859-1905年)的1050年間,共有文科進士1416人,其中唐代2人,兩宋1228人(北宋81人,南宋1147人)元代12人,明代139人,清代35。歷代共有武進士近400人,其中兩宋310人(北宋1人,南宋309人),明代3人,清代約70-80人,現(xiàn)將狀元、榜眼、探花名單列下:                                                               
                                                               
           一、文科狀元:                                                               
                                                               
姓 名        屬 地        年 代        職 位                                        
王十朋        樂清        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七年(公元115年)        龍圖閣學士,太子詹事                                       
朱待問        永嘉(溫州市)        南宋考宗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        禮部尚書                                       
趙建大        永嘉(溫州市)        南宋寧宗嘉隆興四年(公元1211年)        工部尚書                                        
周 坦        平 陽        南宋理宗隆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        刑部尚書                                       
徐儼夫        平陽(今蒼南) 南宋孝宗淳祜元年(公元1241年)        禮部侍郎,知撫州                                       
周 旋        永嘉(溫州市)        明英宗正統(tǒng)元年(公元1436年)        左春坊左庶子                                       
                                                               
二、文科榜眼                                                               
                                                               
姓 名        屬 地        年 代        職 位                                        
葉適        永嘉(溫州市) 南宋孝宗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 吏部侍郎,沿江制量使                                       
陳棟        平陽        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        福建提刑,知漳州
林公一        樂清        南宋理宗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        授興國判官,遷宗學教諭
陳宜中        永嘉(溫州市)        南宋理宗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        右丞相
卓敬        瑞安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        戶部侍郎,贈太子太保
王瓚        永嘉(今甌海)        明孝宗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        吏部侍郎,贈尚書
                       
三、文科探花                        
                       
姓 名        屬 地        年 代        職 位
陳桷         平陽(今蒼南)        北宋徽宗政和九年(公元1112年)        禮部侍郎,中奉大夫
孫希旦        瑞安        清高宗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        翰林院編修
                       
四、武科狀元                       
                       
姓 名        屬 地        年 代        職 位
陳鰲        平陽        南宋高宗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         修武郎,授東南第八將
陳鶚         平陽(今蒼南)         南宋高宗紹興十二年(公元1142年)         修武郎,授東南第十將
蔡必勝        平陽         南宋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        知廬州鎮(zhèn)淮右擢吉州刺史
黃褒然        平陽         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         武學諭遷博士
林管        平陽(今蒼南)         南宋光宗紹熙四年(公元1193年)        樞密副使
朱嗣宗        平陽         南宋孝宗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       
林夢新         平陽         南宋理宗紹定五年(公元1232年)         知梧、言、潯三州
朱熠        平陽         南宋理宗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         監(jiān)察御史遷同知樞密院
項桂發(fā)        平陽(今蒼南)        南宋理宗淳釣十年(公元1244年)         知雷州、循州
章夢飛        平陽(今蒼南)        南宋理宗         知肇慶府
朱應舉         平陽         南宋理宗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         知道州
蔡起辛         瑞安        南宋理宗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         知饒州
翁可榀         平陽        南宋度宗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         知貴州
林時中         平陽         南宋度宗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        
王名世         永嘉(甌海)         明神宗萬歷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         錦衣衛(wèi)千戶,武三元
                       
五、武科榜眼                       
                       
姓 名        屬 地        年 代        職 位
林景衡        平陽        南宋寧宗嘉定元年        
戴應發(fā)        平陽        南宋寧示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         高州剌史
鄒 臻        平陽        南宋理宗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         主管官誥院
周仁勇         平陽        南宋度宗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        寧國推官
林景新        平陽        南宋度宗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       
                       
六、武科探花                       
                       
姓 名        屬 地        年 代        職 位
林武子        平陽        南宋景宗開禧元年(公元1205年)        武翼大夫,知象州
陳元普        平陽        南宋理宗嘉宗熙二年(公元1230年)        知雷州
孔元圭        平陽        南宋理宗淳釣元年(公元1241年)        知肇慶府瓊莞安撫
葉宗澤        平陽        南宋理宗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        知柳州
薛應龍        平陽        南宋理宗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        知惠州
陳龍發(fā)        平陽        南宋度宗感淳十年(公元1274年)       

  周成王年間(約前1063―前1027),甌人以海蛤、蟬蛇、文蜃及魚皮之、吳?之醬、鮫利劍進貢周王室(《逸周書•王會解》)

  春秋時期(前722―前481)在永嘉、樂清等地,出土一批春秋時期的鏟、斧、鍤、镢、錛、鏃、耨等青銅農(nóng)具以及銅盤、銅鼎等銅器,并有銅貝一枚。

  戰(zhàn)國時期(前475―前221)在今永嘉縣永臨西岸,發(fā)現(xiàn)戰(zhàn)國中晚期青銅器和煉制青銅的原料黃銅塊、錫塊以及鐵制農(nóng)具。

  周元王三年(前473),越滅吳,成為春秋最后一霸。溫州納入越國版圖。境內(nèi)人們使用鐵制農(nóng)具鏟、耨和矛等。耕地面積逐漸擴大,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日益發(fā)展。

  周顯王三十六年,楚威王七年(前333),楚威王破越國,殺越王無,越國亡,越王子孫紛紛率民南下,“濱于江南海上”和“走南山”,部分散居在甌、閩、粵等地,在甌地的謂甌越。

        周赧王九年,楚懷王二十三年(前306),是年或稍前,楚滅越,設郡江東,據(jù)越國北境地(今浙江錢塘江以北)。原越王無子孫向東南沿海逃遷,小部分散居在今浙南一帶,稱王稱君,服朝于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派王翦平定楚江南地,降服越君,置會稽郡(郡治吳,今蘇州),兼并東越(東甌)。

  秦始皇二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21―前210)秦置閩中郡,閩越、甌越屬之,郡治設東冶縣(今福州市)。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當朝強徙“于越人”于今之浙西、皖南,抵制遷徙者中的部分人流入永嘉、樂清縣境。(《越絕書》卷八)


  高祖五年(前202)漢高祖劉邦立騶搖為海陽侯,封無諸為閩越王。東甌人在勾踐七世孫騶搖率領下,跟從鄱陽令吳芮參加反秦,轉(zhuǎn)戰(zhàn)關中,繼而佐漢,經(jīng)歷楚漢之爭達5年。

  惠帝三年(前192)五月,惠帝劉盈因騶搖佐漢滅楚有功,立其為東海王,以東甌為都邑,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于今溫州、麗水、臺州三地區(qū)的整個浙南。騶搖被人們認為是開發(fā)東甌的始祖,世稱他為永嘉地主昭烈廣澤王。東甌都城在永寧江(甌江)北岸今永嘉縣境內(nèi),南北朝時遺址尚存。一說則在甌浦(今溫州市西郊),近代又說在溫嶺縣大溪鎮(zhèn)唐嶺腳。是年,騶搖卒,謚為“信”,今甌浦山有其墓,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曾重修,溫州知府張球撰墓碑記,此碑現(xiàn)嵌在甌浦重建之東甌王墓右壁。子騶期嗣位,在位六年,謚“昭襄”。孫騶建繼之。

  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吳楚七國之亂。正月,吳王劉濞起兵反叛漢王朝,東甌王舉兵脅從。吳王兵敗丹徒。漢朝廷派密使以利害誘說東甌王,東甌王見大勢已去,便反正歸漢,計殺吳王,東甌王因此得到寬赦而回到東甌,吳王子劉駒逃往閩越(今福建)。

  武帝建元三年(前138)七月,劉駒為報殺父之仇,多次請求閩越王出兵圍攻東甌。東甌國向朝廷告急。漢兵尚未到達,閩越王已聞訊撤逃,東甌國因此解圍。東甌王騶望(騶搖旁系子孫)恐閩越再來攻打,經(jīng)請求漢武帝同意,率領“族屬吏卒四萬余人”北上,遷徙至江淮流域廬江郡(今安徽西南部舒城一帶)居?。ㄒ姟妒酚?#8226;東越列傳》)。東甌王遂被降為廣武侯,后稱彭澤王。東甌國從建立到解體,總共55年。閩越人乘機遷入。

  武帝建元六年(前135)閩越王郢擊南越,漢發(fā)兵往救,郢據(jù)險御漢。其弟余善殺郢降漢,漢立余善為東越王,王東甌故地。閩越分為越繇和東越兩部,東甌屬東越

                                                              西  漢

  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冬,越衍侯吳陽等殺余善,領其眾降漢。武帝以“東越地方多狹谷險阻,難可管治;閩越強悍多變,反復無常”為由,下詔將東越、閩越兩地軍吏偕其民全部遷徙到江淮一帶安置,從此東越國除,地遂虛。在短短27年里,溫州遭到兩次大遷徙,給溫州生產(chǎn)文化帶來重大損失,原來已露出文明曙光之東甌地,從此又變成蕭條冷落之窮鄉(xiāng)僻壤。以后,閩人仍自海路或經(jīng)陸路北上移居浙南。

  昭帝始元二年(前85)以東甌故地置回浦縣(治所章安),回浦屬會稽郡南部都尉管轄(據(jù)《漢書•地理志》)。回浦乃今奉化縣回浦鄉(xiāng),而今溫州僅為回浦縣一個鄉(xiāng),即“東甌鄉(xiāng)”。

                                                     東  漢

  光武帝建武六年(30)回浦撤縣改鄉(xiāng),東甌鄉(xiāng)歸鄞縣管轄。

  章帝章和元年(87)改回浦縣為章安縣,縣治設章安(今臺州市椒江區(qū)章安鎮(zhèn)),東甌鄉(xiāng)屬之。

  順帝永建四年(129)分會稽郡浙江(錢塘江)以西設吳郡,郡治在吳縣(今蘇州市);浙江以東為會稽郡,郡治在山陰(今紹興市)。這是以錢塘為界劃分政區(qū)的最早記載。

  順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縣之東甌鄉(xiāng)置永寧縣,屬揚州會稽郡東部都尉,縣治設賢宰鄉(xiāng)(今永嘉甌北鎮(zhèn)),這是溫州建縣之始。據(jù)《太平御覽》引《吳地志》,當時境內(nèi)陸廣人稀,“地廣千里,戶不滿萬”,是一個小縣。建縣時,設永寧長、丞、尉。長為一縣之長,掌管縣中各項事務。丞和尉是縣令長主要佐官,因職務所使,經(jīng)常在縣內(nèi)巡行。

  靈帝光和年間(178―184)瑞安蔡敬則(約151―約221,字文莊,會稽永寧人)舉孝廉,授南陽令。后因率莊園武裝援東平(今福建建甌)防“山寇”有功,授會稽郡東部都尉,鎮(zhèn)永寧,設署于邵公嶼(今舊瑞安縣城東部),筑城郭,浚河道,號令明肅,境內(nèi)大治,進爵安鄉(xiāng)侯。三國初年,罷兵歸農(nóng),退處閑散。當時邑有猛虎噬人為患,又率眾除虎,里人立祠祭祀,尊為顯?王和忠義王。并在其墓邊建搏虎相。吳黃武(222―229)初,賜謚忠義,不久加封他為輔正王。后人尊其祠為忠義廟,瑞安人民公認他為瑞安市區(qū)首批開發(fā)創(chuàng)建者之一。

  東漢末年(189―220)中原長期戰(zhàn)亂,江南相對安定,中原部分世家大族紛紛南遷避亂,部分進入浙南,浙南人口漸增。

  獻帝興平年間(194―195)析章安、永寧置松陽、始平,是時,永寧縣地約相當于今溫州市范圍。

  獻帝建安元年(196)獻帝回洛陽,曹操迎至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孫策據(jù)江東,先后派韓晏、賀輔、賀齊為永寧長,討伐東冶山越。

  獻帝建安四年(199)分永寧縣之南鄉(xiāng),置松陽縣。

  東漢中晚期(200前后)溫州地區(qū)出現(xiàn)東甌窯,燒制青瓷。晉杜毓《苑賦》有“器擇陶棟,出自東甌”之句。

  獻帝建安十五年(210)東甌窯產(chǎn)品有青瓷和里瓷,器物有罐、缽、壺、盆等。東漢晚期,永嘉縣東岸、羅溪、蘆田等地已燒制青瓷。
                                                         三    國
  吳大帝黃武元年(222)以孫琳為永寧侯,韓宴為永寧長。

  吳大帝赤烏二年(239)析永寧縣大羅山(泉山)以南地置羅陽縣,為瑞安建縣之始,縣治設集云山南麓魯岙(今瑞安西岙村一帶),始屬會稽郡東部都尉,后屬臨??ぁJ菚r,永寧僅有永嘉、樂清兩縣地。

  東吳孫權在橫嶼山(今平陽縣宋埠鎮(zhèn)仙口村一帶)置橫嶼船屯(今平陽縣宋埠鎮(zhèn)仙口村南),徙遷一批囚徒來橫嶼船屯,委派典船校尉監(jiān)督罪徒造船、操練水師,為東南沿海主要造船基地之一。古有“萬船”之稱,后淤積成陸,民間取諧音為“萬全?”。

  吳會稽王太平二年(257)二月,析會稽郡東南部地置臨海郡,治在臨海章安,轄章安、臨海、始平(后改始豐)、永寧、羅陽、松陽。永寧縣改屬臨海郡。

  三國吳末帝寶鼎三年,西晉武帝泰始四年(268)改羅陽縣為安陽縣,領屬不變。

                                                    西   晉
  武帝太康元年(280)西晉滅吳,統(tǒng)一全國。改安陽縣為安固縣,隸屬州郡仍無變動。是年,臨??び袘粢蝗f八千戶。

  西晉武帝太康年間(280―289)橫陽周凱率眾治理永寧、安固、橫陽三江(今甌江、飛云江、鰲江)及瀕海地,疏鑿河道,引水入海。

  西晉武帝太康四年(283)析安固縣境南以橫嶼船屯及其南境為始陽縣(今為平陽、蒼南縣及泰順縣一部),旋改名橫陽縣(取橫嶼和橫陽江之義。橫陽江原稱始陽江,今鰲江,即今平陽、蒼南縣全境及泰順縣境一部分)。仍隸屬揚州臨???。平陽單獨設縣始于此。橫陽縣剛建制,即建有學宮。唐初,學宮在證真寺南,即今廣福宮舊址,縣學即設在學宮之中。

  西晉惠帝元康元年(291)北方戰(zhàn)亂,人口大批南移,遷入永嘉縣境內(nèi)居住較多。永寧、安固、橫陽海溢。溫州地區(qū)災異記載始此。

  西晉惠帝元康五年(295)羅浮雙塔在今甌北鎮(zhèn)羅浮小東村東南龜山、蛇山上建成。宋元豐七年(1084)重建,現(xiàn)存塔建于明嘉靖年間(1522―1566)。雙塔形式和結(jié)構大致相同,為平面六角形,磚木結(jié)構,樓閣式,基座用塊石鋪砌,塔身呈錐形。

  西晉惠帝永康至永興年間(301一306)皇室八王之亂招致“五胡亂華”,北方處于大動亂局面。晉室南遷,百姓自拔南奔,出現(xiàn)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北人大規(guī)模南遷現(xiàn)象。當時遷入溫州的北人,數(shù)量不少。

  西晉愍帝建興四年(316)西晉亡。北方進入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十六國時期。大批中原人士為躲避游牧部族入侵,紛紛避亂南遷,不少豪門大族亦隨家族、鄉(xiāng)黨南渡入縣境,被稱作“僑人”,對南方開發(fā)起了很大作用。

                                             東    晉

  元帝建武元年(317)在江南建康(南京)建立東晉政權,北方因匈奴、鮮卑等少數(shù)民族入駐中原,長期戰(zhàn)亂,中原民眾又陸續(xù)南遷。修筑橫陽縣城。

  明帝太寧元年(323)析臨??貚X以南地置永嘉郡,屬揚州,治所設永寧嶠南即今溫州,轄永寧、安固、橫陽、松陽4縣。永嘉二字意謂“水長而美”。所屬各縣的基層行政制度,承襲前朝鄉(xiāng)里制,即鄉(xiāng)居者稱鄉(xiāng),邑居者稱里。安固縣縣治自魯岙遷至邵公嶼。橫陽縣治據(jù)說是郭璞所選。

  永嘉郡建郡城于甌江南岸,時郭璞剛好游歷溫州,特請他為之卜城。郭璞(276―324),字景純,山西聞喜人,官尚書郎,好經(jīng)術,工詩賦,善卜筮,精通五行、天文,是晉代著名學者和文學家。當時他登上溫州西郭山察看地形,看到九山環(huán)列,猶如北斗星座,依山控海,形勢險要,其中華蓋、松臺、海壇、西郭四山像北斗“斗魁”;積谷、巽吉、仁王三山像“斗杓”;黃土、靈官二山則是輔弼。因此他建議跨山筑城。“若城繞山外,當驟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于山則寇不入斗,可長保安逸”。郭璞在設計郡城時,還在溫州城內(nèi)設計并開鑿二十八口水井,以應天上星辰二十八宿,并解決城內(nèi)人民用水和適應戰(zhàn)時需要。溫州人民為紀念郭璞卜城重要貢獻,把他登臨相城的西廓山(又名西部山)改名為郭公山,并在山下建郭公祠。相傳有白鹿銜花而過,故后名鹿城,是為永嘉建郡之始。是年,始建溫州府城,又名九斗山城、白鹿城和羅城。府城北傍甌江,東西依山,南臨會昌湖,周長18里,東西寬7里,南北長5里,城高3丈5尺,寬1丈2尺,長2977丈,城區(qū)面積約3.8平方公里。墻體磚石,四面有城門,外環(huán)護城河。明萬歷間(1573―1619)增筑敵臺,城門有七,即東鎮(zhèn)海(東門),南瑞安(大南門)、永寧(小南門),西南來福(三角門),西北迎恩(西郭門)、永清(麻行門),北拱宸(望江門、朔門)。每個城門外增筑一道半月形城墻,稱月城。北宋宣和,南宋建炎、嘉定,元至正,明洪武、嘉靖、萬歷,清順治、雍正、乾隆、道光、同治歷經(jīng)修繕。1930年至1945年,因城市交通發(fā)展,陸續(xù)拆除?,F(xiàn)僅存華蓋山東北角約50米長城基。是年,中界山(屬今洞頭縣)始有移民。

  明帝太寧二年(324)置永嘉郡學于華蓋山麓。溫州立學自此始,亦是溫州最早的地方學校之


                                                       秦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派王翦平定楚江南地,降服越君,置會稽郡(郡治吳,今蘇州),兼并東越(東甌)。

  秦始皇二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21―前210)秦置閩中郡,閩越、甌越屬之,郡治設東冶縣(今福州市)。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當朝強徙“于越人”于今之浙西、皖南,抵制遷徙者中的部分人流入永嘉、樂清縣境。(《越絕書》卷八)

                                           西    漢

  高祖五年(前202)漢高祖劉邦立騶搖為海陽侯,封無諸為閩越王。東甌人在勾踐七世孫騶搖率領下,跟從鄱陽令吳芮參加反秦,轉(zhuǎn)戰(zhàn)關中,繼而佐漢,經(jīng)歷楚漢之爭達5年。

  惠帝三年(前192)五月,惠帝劉盈因騶搖佐漢滅楚有功,立其為東海王,以東甌為都邑,俗稱東甌王,其地域相當于今溫州、麗水、臺州三地區(qū)的整個浙南。騶搖被人們認為是開發(fā)東甌的始祖,世稱他為永嘉地主昭烈廣澤王。東甌都城在永寧江(甌江)北岸今永嘉縣境內(nèi),南北朝時遺址尚存。一說則在甌浦(今溫州市西郊),近代又說在溫嶺縣大溪鎮(zhèn)唐嶺腳。是年,騶搖卒,謚為“信”,今甌浦山有其墓,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曾重修,溫州知府張球撰墓碑記,此碑現(xiàn)嵌在甌浦重建之東甌王墓右壁。子騶期嗣位,在位六年,謚“昭襄”。孫騶建繼之。

  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吳楚七國之亂。正月,吳王劉濞起兵反叛漢王朝,東甌王舉兵脅從。吳王兵敗丹徒。漢朝廷派密使以利害誘說東甌王,東甌王見大勢已去,便反正歸漢,計殺吳王,東甌王因此得到寬赦而回到東甌,吳王子劉駒逃往閩越(今福建)。

  武帝建元三年(前138)七月,劉駒為報殺父之仇,多次請求閩越王出兵圍攻東甌。東甌國向朝廷告急。漢兵尚未到達,閩越王已聞訊撤逃,東甌國因此解圍。東甌王騶望(騶搖旁系子孫)恐閩越再來攻打,經(jīng)請求漢武帝同意,率領“族屬吏卒四萬余人”北上,遷徙至江淮流域廬江郡(今安徽西南部舒城一帶)居?。ㄒ姟妒酚?#8226;東越列傳》)。東甌王遂被降為廣武侯,后稱彭澤王。東甌國從建立到解體,總共55年。閩越人乘機遷入。

  武帝建元六年(前135)閩越王郢擊南越,漢發(fā)兵往救,郢據(jù)險御漢。其弟余善殺郢降漢,漢立余善為東越王,王東甌故地。閩越分為越繇和東越兩部,東甌屬東越。

                                                西    漢
  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冬,越衍侯吳陽等殺余善,領其眾降漢。武帝以“東越地方多狹谷險阻,難可管治;閩越強悍多變,反復無常”為由,下詔將東越、閩越兩地軍吏偕其民全部遷徙到江淮一帶安置,從此東越國除,地遂虛。在短短27年里,溫州遭到兩次大遷徙,給溫州生產(chǎn)文化帶來重大損失,原來已露出文明曙光之東甌地,從此又變成蕭條冷落之窮鄉(xiāng)僻壤。以后,閩人仍自海路或經(jīng)陸路北上移居浙南。

  昭帝始元二年(前85)以東甌故地置回浦縣(治所章安),回浦屬會稽郡南部都尉管轄(據(jù)《漢書•地理志》)?;仄帜私穹罨h回浦鄉(xiāng),而今溫州僅為回浦縣一個鄉(xiāng),即“東甌鄉(xiāng)”。

                                             東      漢
  光武帝建武六年(30)回浦撤縣改鄉(xiāng),東甌鄉(xiāng)歸鄞縣管轄。

  章帝章和元年(87)改回浦縣為章安縣,縣治設章安(今臺州市椒江區(qū)章安鎮(zhèn)),東甌鄉(xiāng)屬之。

  順帝永建四年(129)分會稽郡浙江(錢塘江)以西設吳郡,郡治在吳縣(今蘇州市);浙江以東為會稽郡,郡治在山陰(今紹興市)。這是以錢塘為界劃分政區(qū)的最早記載。

  順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縣之東甌鄉(xiāng)置永寧縣,屬揚州會稽郡東部都尉,縣治設賢宰鄉(xiāng)(今永嘉甌北鎮(zhèn)),這是溫州建縣之始。據(jù)《太平御覽》引《吳地志》,當時境內(nèi)陸廣人稀,“地廣千里,戶不滿萬”,是一個小縣。建縣時,設永寧長、丞、尉。長為一縣之長,掌管縣中各項事務。丞和尉是縣令長主要佐官,因職務所使,經(jīng)常在縣內(nèi)巡行。

  靈帝光和年間(178―184)瑞安蔡敬則(約151―約221,字文莊,會稽永寧人)舉孝廉,授南陽令。后因率莊園武裝援東平(今福建建甌)防“山寇”有功,授會稽郡東部都尉,鎮(zhèn)永寧,設署于邵公嶼(今舊瑞安縣城東部),筑城郭,浚河道,號令明肅,境內(nèi)大治,進爵安鄉(xiāng)侯。三國初年,罷兵歸農(nóng),退處閑散。當時邑有猛虎噬人為患,又率眾除虎,里人立祠祭祀,尊為顯?王和忠義王。并在其墓邊建搏虎相。吳黃武(222―229)初,賜謚忠義,不久加封他為輔正王。后人尊其祠為忠義廟,今瑞安人民公認他為瑞安市區(qū)首批開發(fā)創(chuàng)建者之一。

  東漢末年(189―220)中原長期戰(zhàn)亂,江南相對安定,中原部分世家大族紛紛南遷避亂,部分進入浙南,浙南人口漸增。

  獻帝興平年間(194―195)析章安、永寧置松陽、始平,是時,永寧縣地約相當于今溫州市范圍。

  獻帝建安元年(196)獻帝回洛陽,曹操迎至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孫策據(jù)江東,先后派韓晏、賀輔、賀齊為永寧長,討伐東冶山越。

  獻帝建安四年(199)分永寧縣之南鄉(xiāng),置松陽縣。

  東漢中晚期(200前后)溫州地區(qū)出現(xiàn)東甌窯,燒制青瓷。晉杜毓《苑賦》有“器擇陶棟,出自東甌”之句。

  獻帝建安十五年(210)東甌窯產(chǎn)品有青瓷和里瓷,器物有罐、缽、壺、盆等。東漢晚期,今永嘉縣東岸、羅溪、蘆田等地已燒制青瓷。
東  晉

  穆帝永和三年(347)大書法家王羲之游永嘉(一說345年至361年間,王羲之任永嘉郡守)。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2),字逸少,號澹齋,山東瑯琊(今臨沂)人,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出身高門士族,父曠,淮南太守。從伯王導為東晉元帝丞相。幼從表親衛(wèi)夫人學書,后博采前代諸書法家之長,一變漢魏以來波挑用筆,獨創(chuàng)圓轉(zhuǎn)流利風格,兼擅隸、草、正、行各體,成為歷史上最著名的書法家,被奉為“書圣”。初為秘書郎,歷任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右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世稱“王右軍”。

  據(jù)明神宗萬歷《溫州府志》、清德宗光緒《永嘉縣志》引祝穆《方輿勝覽》等書記載,王羲之曾任永嘉郡太守。但《晉書•本傳》及其他有關史籍無此記載。南朝宋鄭緝之《永嘉郡記》載:“昔王右軍游永嘉,經(jīng)于惡道,右軍書南邊大石,今猶見墨跡,而字不甚了了。”相傳王羲之在任永嘉郡太守時,庭列五馬,繡鞍金勒,每次出行時,五馬齊驅(qū),馳騁于道。故有“五馬坊”以志紀念。唐溫州刺史張又新在《百里坊》一詩中專述此事:“時清游騎南徂暑,正值荷花百里開;民喜出行迎五馬,全家知是使君來。”北宋溫州知州楊蟠,在其《五馬坊》詩中說:“相傳有五馬,曾此立踟躕,人愛使君好,換鵝非俗書。”

  永嘉縣城有“墨池坊”。清德宗光緒《永嘉縣志•古跡》載:“墨池,在墨池坊,王右軍臨池作書,洗硯于此。”宋代大書法家米芾曾題過“墨池”兩字在此。清代溫州司馬郭鐘岳寫有《詠墨池》詞:“風流太守憶王郎,經(jīng)換籠鵝字字香;昨日見郎書法好,移家合住墨池坊。”又王羲之在法帖中寫有:“近得華嚴石硯頗佳。”這華嚴山就在永嘉江北岸。清德宗光緒《永嘉縣志•敘山》有具體記載。永嘉郭公山麓原有“富覽亭”,亭額為王羲之在守永嘉時所書。又華蓋山麓原一井欄上所銘“容成太玉洞天”,也出于其手筆,可惜這些真跡均已湮滅。清方子穎《溫州竹枝詞》“富館亭空一懷古,右軍真跡付云煙”,就是為此而感慨不已。是年,東晉樂清名士張舍宅為寺,在樂成鎮(zhèn)金溪村建白鶴寺,唐天授三年(692)移郡城“白鶴寺”舊額于此寺。宋宣和間寺毀,紹興十七年(1147)復建,民國初復修,黎元洪題“法苑猶龍”額?,F(xiàn)存大雄寶殿五間,歷代詩人,如唐沈期、宋王十朋、元李孝光、喬吉等都有題詠。

  張?,后人寫作“張溯”,字子雁,號文君,東晉樂成縣民,隱居于丹霞山麓(今樂成鎮(zhèn)金溪村境內(nèi)),不應征召。平素修道頤志,以煉丹為事。家旁栽有苦竹數(shù)十頃,在竹林中建屋,閑居其中。時郡守王羲之慕名前往拜訪,他避入竹林中,不與相見,郡人號為高士。后騎鹿出游,不知所終。

                                                  東      晉

  穆帝永和十二年(356)王羲之薦孫綽為永嘉太守。孫綽(314―371),字興公,原籍太原中都,后定居會稽,初為著作郎。晉永和間(345―356)王羲之薦為右軍長史,轉(zhuǎn)永嘉太守,官至廷尉卿。著名文學家,是我國玄言詩的代表作家,在東晉文士中堪稱宏富博學,其《天臺山賦》文辭工麗,聞名于世。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孫廷尉集》。

  廢帝太和二年(367)相傳道教主葛洪在永嘉烏牛下村東蒙山天然道觀修煉,至今還保留他的煉丹臺。天然道觀又名烏牛纂,清末至今,經(jīng)龍門派弟子幾度重整,辟小方巖、餐霞洞、長生洞、丹臺、青牛塢、紫云亭。

  孝武帝寧康二年(374)析永寧縣東部地區(qū)一部分地置樂成縣,屬永嘉郡,是為樂清縣之始,歷南朝宋、齊、梁、陳而不變。是時,永寧縣境約相當于今鹿城、龍灣、甌海、永嘉縣范圍。

  孝武帝太元十五年(390)八月,永嘉人李耽率農(nóng)民起義,揭開東晉末年浙東農(nóng)民大起義序幕。后為太守劉懷之擊敗。

  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六月,大風雨,潮水倒灌,永寧、安固、橫陽、樂成等近海4縣溺死者甚眾。

  安帝隆安三年(399)永嘉人張永率眾響應“五斗米道”徒孫恩起義,殺郡守司馬逸,一度占領郡城,殺官吏,燒衙門,影響很大。

  安帝隆安五年(401)“五斗米道”徒孫恩部將孫安入木榴嶼,搗郗田莊,筑孫恩城于永嘉郡界中。(參見《甌乘補》)

  安帝元興元年(402)四月,永嘉大饑,人相易子而食。山海間民逃亡殊異,永嘉乃以五百戶去,深可憂。

  是年,孫恩攻臨海,為太守辛景所敗,投水自殺,余眾推其妹夫盧循代領其眾。

  安帝元興二年(403)八月,盧循攻下永嘉郡城,后為晉將劉裕所敗,浮海南走廣州。

  安帝義熙三年(407)二月,東陽太守殷仲文、永嘉太守駱球謀反,被劉裕所殺,家屬受株連。

  東晉年間(317―419)東甌窯開始燒制“釉下褐彩青瓷”――溫州成為“釉下彩”的起源地。1957年瑞安出土的點彩雞首壺(高22,口徑9厘米)為其代表作。“釉下彩”的生產(chǎn),是當時我國制瓷工業(yè)技術的重大突破。

                                              南   朝

  劉宋時期(420―479)鄭緝之撰成《永嘉郡記》,乃溫州地區(qū)最早一部地方志。《永嘉郡記》以記載風土物產(chǎn)為詳,故又稱《永嘉地志》或《永嘉志》。孫詒讓稱之為“吾鄉(xiāng)圖牒之權輿”。原書亡佚,僅存清孫詒讓輯本1卷50余條。鄭緝之,生平不詳,約生于晉末南朝之間,曾官劉宋員外郎,著有《孝子傳》、《東陽記》、《永嘉郡記》等。

  永嘉、樂清等地飼養(yǎng)“八輩蠶”,并掌握培育蠶種技術?!洱R民要術》卷5引《永嘉記》云:“永嘉有八輩蠶:珍蠶,三月績;柘蠶,四月初績;蠶,四月初績;愛珍,五月績;愛蠶,六月末績;寒珍,七月末績;四出蠶,九月初績;寒蠶,十月績。”

南  朝

  宋武帝永初三年(422)秋,謝靈運被貶為永嘉郡守。七月十六日從建康動身,同年八月十二日抵永嘉。

  謝靈運(385―433),南朝劉宋著名詩人,原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東晉名將謝玄之孫。因父煥早亡,故幼時寄養(yǎng)于外,族人因名為“客兒”,“謝客”之號緣此。自幼穎悟好學,“文章之美,江左莫逮”。18歲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東晉安帝義熙元年(405),任瑯琊王大司馬行參軍。次年任撫軍將軍劉毅記室參軍。八年(412)四月,轉(zhuǎn)任衛(wèi)軍從事中郎。十一月,任太尉參軍。次年任秘書丞。十一年(415)任咨議參軍,此后歷任中書侍郎、世子中軍咨議、黃門侍郎、相國從事中郎、世子左衛(wèi)率等職。元熙二年(420),劉裕代晉立宋(南朝),改元永初,降先朝封爵,靈運降為康樂縣侯,任散騎常侍。因受司徒徐羨之與傅亮等權臣排擠,出為永嘉郡太守。

  謝靈運愛好永嘉山水奇麗,加之政治失意,寄情山水,恣意遨游,足跡遍及永嘉郡境內(nèi)諸縣,在永嘉寫下31首不朽詩篇?!锻沓鑫魃涮谩?、《游南亭》、《石壁精舍還湖上作》、《初發(fā)南城》、《登池上樓》、《登江中孤嶼》諸作,似“初日芙蓉,自然可愛”?!哆^白岸亭》(今永嘉縣境西南),《登綠嶂山》(綠嶂山今屬永嘉縣上塘鎮(zhèn))、《石室山》(石室山即今大若巖)等詩,意境新奇,辭章絢麗。所作山水詩名動京師,被后世稱為山水詩派鼻祖。明人輯有《謝康樂集》。

  謝靈運在永嘉曾積極提倡植桑,興修水利,命學士講書,發(fā)展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和教育事業(yè)。明嘉靖《溫州府志》中有“王右軍導以文教,謝康樂繼之,人乃知方”句。在任一年,次年(423)秋托病辭官,在北亭與永嘉吏民告別。在永嘉留下“竹馬坊”、“西堂”、“池上樓”、“謝公池”、“讀書齋”、“南亭”、“西射堂”、“北亭”、“謝公樓”、“謝公亭”、“謝客巖”等古跡多處,因年長月久,部分湮滅,部分已重修。

  宋文帝即位(424),征為秘書監(jiān),整理秘閣書,又令撰《晉書》,粗立條目,書竟未成。后遷侍中,文帝朝夕接見,賞遇甚厚。詩書兼絕,文帝稱為“二寶”。既自以名輩,才能應參以時政,而文帝唯以文義見接,每侍上宴,讀賞而已。謝靈運意不平,多稱疾不朝直。后靈運上表陳疾,文帝賜假東歸。文帝元嘉八年(431)求決回踵湖為田,不得,又求始寧湖為田,也不得。會稽太守孟覬因靈運橫恣,上表言靈運有“異志”,靈運馳赴京師,上表自辯,文帝知其受誣,不加罪責,任為臨川內(nèi)史。到臨川,“在郡游放,不異永嘉”。為有司所糾,司徒劉義康前往逮捕,靈運興兵拒捕被擒,論罪當斬,文帝念其祖謝玄功大,降死一等,“徙放廣州”。到廣州后,又有人告發(fā)他遷徙途中曾約人在三江口劫奪逃跑。十年(433),以“謀反罪”被殺于廣州。其母憂慮而死,葬于永嘉郡城飛霞洞。今永嘉鶴?、蓬溪、箬裊等村謝姓,即為其后裔。

  永嘉之青山秀水自得謝靈運詩后始為天下知,蘇軾有詩贊曰:“但言長官如靈運,能使江山似永嘉。”永嘉人民為紀念這位對傳揚永嘉山水有特殊貢獻的偉大詩人,1986年特在甌北鎮(zhèn)楠溪江大橋橋頭,塑立謝靈運像,作為永嘉縣名山秀水的象征。

南      朝

  宋文帝元嘉三年(426)裴松之任永嘉太守(一說在429年前后),在任時“勤恤民隱,吏民便之”。裴松之(372―451),字世朝,河南聞喜人,著名史學家。南朝宋文帝元嘉六年(429)召為太子洗馬,轉(zhuǎn)中書侍郎,奉宋文帝命,注釋陳壽《三國志》,補注缺遺,搜集傳記,廣增異聞,博采群書,注文多出正文3倍,保存下大量史料,開史書作注新例。后授國子博士,進太中大夫。

  宋文帝元嘉中期(439前后)顏延之出任永嘉太守(一說在426年前后)。顏延之(384―456),字延年,山東瑯琊(今臨沂)人,文章冠世,與謝靈運齊名,世稱“顏謝”。晉少帝時為始安太守,后為步兵校尉,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因與劉湛忤,出為永嘉太守。在任期間曾在青澳山(今洞頭大門)觀海,后人為紀念他,建有“望海亭”。著作有《五君詠》等,今存明輯本《顏光祿集》。

  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分揚州浙江東五郡置東揚州,統(tǒng)會稽、東陽、新安、臨海、永嘉五郡,治設會稽。

  蕭齊時期(479―502)著名學者檀道鸞出任永嘉太守。檀道鸞,字萬安,山東高平金鄉(xiāng)人,生卒年不詳。任前曾為國子博士,撰有《續(xù)晉陽秋》20卷,今已佚。

  齊明帝建武元年(494)范述曾任永嘉太守。范述曾(431―509),字子玄,一字穎彥,吳郡錢唐(今杭州)人。為政清平,不尚威猛,民俗稱便,商旅流通,百姓安業(yè),受到明帝褒揚,升調(diào)游擊將軍。離郡時,郡人送故錢20余萬,他分文不受,民無老小都出來送行,號哭之聲聞于數(shù)十里(見萬歷《溫州府志•治行》)。

  齊東昏侯永元元年(499)東陽州并入揚州,仍統(tǒng)永嘉等郡。

  梁武帝年間(502―549)道教思想家、藥物學家、“山中宰相”陶弘景來瑞安陶山隱居。后隱居永嘉大若巖石室,著《真靈位業(yè)圖》。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號華陽隱士,南朝丹陽秣陵(今江蘇江寧)人。讀書破萬卷,工草隸,善琴棋,好道術,明陰陽、五行、地理、醫(yī)藥。為南朝齊梁時期著名的道教思想家、著作家和藥物學家。對我國最古藥物學經(jīng)典《神農(nóng)本草》精心整理補正,寫成《本草經(jīng)集注》7卷,成為隋唐后本草學專家研究藥學之藍本。還著有《陶隱居本草》10卷,《藥總訣》2卷,《補闕肘后百一方》3卷,《效驗施用藥方》5卷,《養(yǎng)生延命錄》等。平生著作惜多散佚。

  陶弘景歸隱后,云游方外,公元六世紀初到永嘉楠溪江畔風景秀麗的大若巖石室隱居,是為浙南最大石室,三國吳時辟為石室,為溫州有記載的最早道觀,可容納數(shù)千人。“千仞絕壁,一洞中開”,四周奇峰疊嶂,飛瀑流泉,道書《云笈七簽》稱之為“天下第十二福地”。陶公洞以此得名。據(jù)記載,陶弘景在此編纂《真誥》一書,因而大若巖又名“真誥巖”。永嘉縣去郡城西北40里有青嶂山(一名烏石山),陶弘景亦曾棲止于此,上有陶真君祠、煉丹井、石棋枰等古

編輯:溫商編輯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