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訊問失敗的幾方面原因 訊問犯罪嫌疑人,是偵查工作的基本活動之一,是每個刑事案件必經(jīng)的法定程序,也是一場尖銳、復(fù)雜、面對面的斗爭。辦案中,偵查人員為了證實犯罪、查清犯罪人,依法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訊問,是偵查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手段。訊問的成敗與否,直接影響著刑事案件的審理能否順利進行。偵查實踐中,由于種種原因?qū)е乱恍┌讣崋柺?,給辦案帶來困難。所以,研究訊問失敗的原因,從中找出教訓(xùn),對提高偵查人員的業(yè)務(wù)素質(zhì),保證辦案質(zhì)量是非常必要的。 一、犯罪嫌疑人反審訊伎倆增強 隨著社會經(jīng)濟和科學(xué)技術(shù)的發(fā)展,犯罪活動日趨智能化、技術(shù)化。有的從影視和文學(xué)作品中學(xué)會了反偵破手段和作案技巧,作案前就進行周密策劃,手段隱蔽、毀滅證據(jù)、不留痕跡,到案后自以為天衣無縫,無人知曉,因而守口如瓶。團伙犯罪嫌疑人作案前大都訂立攻守同盟,案發(fā)后相信哥們義氣,認為同案人不會出賣朋友,只要咬緊牙關(guān),偵查機關(guān)就無法查證核實。到案后,橫下一條心,無論偵查人員采取何種方法訊問,軟硬不吃,咬牙硬挺。慣犯、累犯多次與公安機關(guān)打過“交道”,善于辯解,拒不認罪,有的孰知辦案程序和訊問方法,積累了反審訊的“經(jīng)驗”,因此在訊問中巧妙周旋拒不供認,造成訊問失敗。 二、對犯罪嫌疑人管理不當 看守所是羈押、管理在押人員的場所,也是與犯罪作斗爭的前沿陣地??词厮鶎Ψ缸锵右扇斯芾硎欠竦卯?,直接影響著訊問工作的成敗。目前,由于對在押人員管理不當造成訊問失敗的,一是有的看守所對犯罪嫌疑人管理不嚴,喊話串供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如有的將同案人關(guān)押在相鄰監(jiān)室,只要一喊話,同案人就能聽到,造成串供;二是有的管教人員責任心不強,工作麻痹,把同案人關(guān)押在一起。有的在提審、放風(fēng)、組織在押人員勞動時,使同案人見面,串通案情;三是對出所的在押人員沒有嚴格搜查,使其向社會上與案件有牽連的人員傳遞條子,通風(fēng)報信;四是與外界隔離條件差,社會上一些與案件有牽連的人得以到看守所墻外喊話,與犯罪嫌疑人訂立攻守同盟。更有甚者,個別管教人員經(jīng)不起腐蝕拉攏和糖衣炮彈的襲擊,在犯罪嫌疑人家屬及其親朋好友的賄賂下,知法犯法,給犯罪嫌疑人通風(fēng)報信,讓其翻供或拒供,里應(yīng)外合對付審訊,造成訊問失敗。 三、不分場合議論案情 在偵查過程中,偵查人員一起研究、探討案情,以期達到查清事實、偵破案件的目的,完全是正常的,而且是應(yīng)提倡的一種好作風(fēng)。它有利于集思廣益,互相切磋,為查明案情獻計獻策。但不注意地點場合,隨便談?wù)?,往往會把案情泄露出去,犯罪嫌疑人會根?jù)我們掌握的情況制定對策,負隅頑抗,拒不供認,造成訊問失敗。 四、過早進行新聞報道 從打擊犯罪、震懾犯罪、教育群眾、做好法制宣傳這個角度看,對一些有影響的案件做一些適當?shù)膱蟮朗怯斜匾摹5?,有些單位或個人為了搶新聞,往往在案件情節(jié)沒有完全搞清,有待于進一步工作的情況下就過早地發(fā)了報道,有的甚至只是道聽途說或者將未經(jīng)查實的材料公開報道,其結(jié)果是造成失密或報道失實。把公安機關(guān)掌握的案情泄露出去,使犯罪嫌疑人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等宣傳媒體獲得這些信息,并根據(jù)報道的內(nèi)容分析研究我們掌握案情的程度,進行反審訊,造成訊問失敗。 五、訊問方法不當 偵查人員在訊問前,對案件中的問題先問什么,后問什么,怎么問法,犯罪嫌疑人有可能怎么回答都要通盤考慮,周密安排,才能有條不紊、又快又好地完成訊問任務(wù)。而在辦案實踐中,有的偵查人員沒有“吃透”案情,對犯罪嫌疑人的心態(tài)缺乏研究,訊問前又缺乏準備,心中無數(shù),匆忙上陣,隨便提問,造成訊問失敗。一是訊問抓不住重點。有些情節(jié)該問的不問,不該問的倒問了不少。有的情節(jié)問了一半后又問別的,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中心不突出,重點不明確,使犯罪嫌疑人看出你不僅水平低下,而且不掌握證據(jù),因而拒供。二是訊問用語不當。在訊問中如何使用語言,不僅能看出一個偵查員的文字修養(yǎng),而且也能反映出其業(yè)務(wù)能力和訊問技巧。訊問中,用語得當,往往一句話就能擊中要害。使犯罪嫌疑人束手就擒,交代罪行。同樣,一句話問的不當就會暴露案情和我們掌握案情的底細,給辦案帶來不可收拾的后果。三是多人訊問,事先沒有明確主審和統(tǒng)一訊問方式。訊問中爭先發(fā)問,致使犯罪嫌疑人感到偵查人員沒有掌握多少材料,故反應(yīng)冷淡,不作供述。四是不實事求是。有的偵查員在訊問中,無論犯罪嫌疑人態(tài)度好壞,都說態(tài)度不老實,使對方認為你是非不明、好壞不分,反正真心坦白交待也說不老實,干脆來個破罐子破摔,頑抗到底。五是不會進行政策教育。有的偵查人員每次訊問時,都把“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政策泛泛地說幾遍。這會給犯罪嫌疑人造成你軟弱無能,有求于他的感覺,倒助長了他頑固抗拒的氣焰。六是使用證據(jù)不當。在犯罪嫌疑人存在僥幸心理、拒供的時候,有計劃、有目的地使用某些證據(jù)材料,對揭穿犯罪嫌疑人的謊言,破除其僥幸心理,促使其交代問題從而打開僵持局面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使用不當或者不到火候就把證據(jù)搬出來,就會暴露偵查員掌握案情的底細,使訊問陷入被動局面,造成訊問失敗。 六、主觀臆斷 有的偵查人員思想方法主觀,固執(zhí)已見,在訊問犯罪嫌疑人時,脫離客觀實際,只是根據(jù)一些片面的、未經(jīng)證實的材料,在腦子里形成印象,先入為主,主觀地定出一個框框,然后帶著框框去訊問。當犯罪嫌疑人不按他們的主觀愿望供述,交待的問題與他們腦子里形成的框框相悖的時候,就視為狡辯抵賴、推脫責任,甚至把正常的辯解和申訴一律視為“抗拒”、“態(tài)度不好”,迫使犯罪嫌疑人按照他們的意圖交代問題。有的犯罪嫌疑人就可能根據(jù)偵查人員的意圖順桿爬,造成亂供和偽供,使訊問偏離了正確的方向,導(dǎo)致訊問失敗。 七、隨意許愿 訊問中,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政策教育,不要言過其實,不要“許愿”、“打保票”。有的偵查員在訊問急于求成,不是運用政策、法律的威力進行震懾教育,運用有效的訊問方法予以制服,而是利用犯罪嫌疑人急于獲得自由的心理,向犯罪嫌疑人許愿,告訴他只要交代了問題就放其回家。犯罪嫌疑人為了早日回家,就按照偵查人員的意圖做了供述。其結(jié)果一是造成亂供、偽供,給辦案帶來不應(yīng)有的困難;二是即使供述的是真實情況,一旦沒有如愿以償,他們便會認為偵查人員說話不算數(shù),欺騙了自己,再次訊問時就會翻供,而且會反咬一口,說是為了回家,才按偵查人員的意圖供述的。在證據(jù)不足的情況下,他們抓住這個“理”進行抵賴,就無法認定犯罪事實,造成訊問失敗。 八、污辱人格 訊問中,當犯罪嫌疑人體察到偵查人員尊重其人格,并且是擺事實、講道理、態(tài)度公正、以理服人時,才比較容易轉(zhuǎn)化,減輕對立情緒,也比較容易說心理話,坦白交代罪行。而當他認為偵查人員粗暴蠻橫、不近人情、不曉事理,甚至故意捉弄、刁難、跟他過不去時,就會增加對立情緒。有的偵查人員在訊問中時常表現(xiàn)出傲慢的、不適當?shù)膰绤枒B(tài)度,甚至對犯罪嫌疑人諷刺、挖苦,污辱人格,用嚴重損傷其自尊心的言行進行刺激,不但不會消除對抗情緒,反而會引起對方的不滿和反感,加劇對抗,出現(xiàn)僵持局面。 九、刑訊逼供 有的偵查員業(yè)務(wù)能力差,法制觀念淡薄,特權(quán)思想嚴重。訊問中, , 不會運用訊問策略和方法制服被訊問人,而是采取刑訊逼供的方法強取口供,造成的后果,一是使犯罪嫌疑人產(chǎn)生對立情緒,采取“以硬抗硬”的態(tài)度,寧死不供,對抗到底;二是受刑不過,屈打成招,根據(jù)訊問人的意圖,虛構(gòu)事實,違心供述;三是為了賺個好態(tài)度,免得皮肉受苦,隨意亂供。無論出現(xiàn)哪種情況,都獲取了不真實口供,導(dǎo)致訊問失敗。 十、偵查人員缺乏涵養(yǎng) 訊問中,偵查人員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沉著老練,不感情用事。感情沖動,往往會喪失理智,說出一些“過頭”話,做出一些蠢事。有些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就希望偵查人員動肝火,甚至想方設(shè)法刺激他們動肝火,以便得到在偵查人員冷靜、理智時所得不到的東西,摸到我們的底細。一些缺乏涵養(yǎng)的偵查員,在犯罪嫌疑人花言巧語幾句,或者交代了一點什么問題的時候就喜形于色;而在頂撞幾句或者沒有回答問題時就暴跳如雷,使犯罪嫌疑人從他們的面部表情看出其內(nèi)心活動。 還有一些社會經(jīng)驗豐富的犯罪嫌疑人,一面講問題,一面仔細觀察偵查員面部表情細微變化。一些不老練的偵查員,內(nèi)心活動溢于言表,使犯罪嫌疑人能從中看出他講的哪些話,偵但人員相信了,哪些不以為然,哪些引起了偵查人員的重視,哪些根據(jù)本不被當回事兒,由此,他就可以推斷出偵查人員掌握了哪些情況,哪些問題還不知道。于是,他就可以想出一些對付訊問的辦法,導(dǎo)致訊問失敗。
綜上所述,偵查訊問失敗的原因,雖有客觀方面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主觀主因素造成的。所以,要做好訊問工作,必須加強對偵查人員的業(yè)務(wù)培訓(xùn),偵查人員自身也要加強學(xué)習(xí)鍛煉,提高素質(zhì),才能適應(yīng)偵查工作的需要。, 更多資料:http://www./xzgl/xzxnlw/400858.html |
|
來自: 秦時明月@青山... > 《公安實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