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樓也叫牌坊,歷史上曾叫過綽楔、坊楔、華表等名稱。牌樓是有價值的歷史文物和北京古建珍品。
一、作用和種類
一般來說,牌樓不外乎是:作為裝飾性建筑;增加主體建筑的氣勢;表彰、紀念某人或某事;作為街巷區(qū)域的分界標志等。北京的牌樓比別的城市多,數(shù)百年國都使北京的殿堂、廟宇、大建筑群,以及需要紀念和表彰的事件、人物相對要多,作為裝飾性的牌樓也就多起來。元大都時,全城分為50坊,明代分四城(區(qū)),36坊,清代分五城(區(qū)),坊依舊。這也是北京牌坊多的一個原因。
從形式上分,牌樓只有兩類。一類叫"沖天式",也叫"柱出頭"式。顧名思義,這類牌樓的間柱是高出明樓樓頂?shù)?。另一類?不出頭"式。這類牌樓的最高峰是明樓的正脊。如果分得再細一些,可以每座牌樓的間數(shù)和樓數(shù)的多少為依據(jù)。無論柱出頭或不出頭,均有"一間二柱"、"三間四柱"、"五間六柱"等形式。頂上的樓數(shù),則有一樓、三樓、五樓、七樓、九樓等形式。在北京的牌樓中,規(guī)模最大的是"五間六柱十一樓"。宮苑之內的牌樓大都是不出頭式,而街道上的牌樓則大都是沖天式。
從結構上分,北京的牌樓可分為五類:
第一類是木牌樓。這類牌樓數(shù)最多,基礎以下(地下部分)用柏木樁(現(xiàn)代用水泥澆鑄),稱地丁。基礎以上各根柱子的下部用"夾桿石"包住,外面再束以鐵箍。如果是不出頭式,則柱子的頂端以"燈籠榫"直達檐樓的正心行(檁)鰕,與檐樓斗拱連接,上下一氣。所以柱上不另有坐斗,拱翹等都插入榫內。街巷木牌樓頂部出檐甚短,做成懸山或廡殿式。每根柱端聳出脊外,柱頂覆以云罐(也叫毗盧帽)以防風雨侵木柱。樓頂所用之瓦,亦因其作用和地點不同而相異。內廷各坊之頂用各色琉璃瓦,街巷諸坊多用黑色布瓦。
第二類是琉璃牌樓。這類牌樓多用于佛寺建筑群內。經(jīng)初步調查,北京僅有三間四柱七樓的一種。它的結構是,在石基礎上筑砌6~8尺的磚壁,壁內安喇叭柱、萬年枋為骨架。磚壁上辟圓券門三個,壁下為青、白石須彌座,座上雕刻著各種風格的藝術圖案。壁上的柱、枋、雀替、花板、揩柱、龍鳳板、明樓、次樓、夾樓、邊樓等均與木坊相似。所不同的是,這種坊用黃、綠二色琉璃磚嵌砌壁面,遠遠望去威嚴壯觀。
第三類是石牌樓。這類牌樓以景園、街道、陵墓前為多。從結構上看繁簡不一,有的極簡單,只有一間二柱,無明樓。復雜的有五間六柱十一樓者。由于本身的結構特點,有的雖為三間四柱式,卻只有花板而無明樓。石坊的明樓比較復雜,浮雕鏤刻亦極有特色。如果石質堅細,不僅浮雕生動,而且其精細的圖案歷經(jīng)數(shù)百年也不泯沒。
第四類是水泥牌樓。這是近代建筑技術的產(chǎn)物。新牌樓的數(shù)目近年來逐漸增多但大多數(shù)是用于古牌樓的搬遷和加固工程。
第五類是彩牌樓。這是一種臨時性的裝飾物,多用于大會、廟市、集市的入口處,會期一過即拆除。一般用杉桿、竹竿、木板搭成。頂部安裝五彩電燈泡,一眼望去,色彩繽紛。隨著時光的流逝,許多牌樓已不存在,但是,有些牌樓由于歷史悠久,影響很大,至今地名和遺址猶存。
二、北京牌樓亡失原因
(一)年久失修,自然損失由于長年風雨剝蝕,有關部門無力或因故不能及時維修,以致最后不得不拆除。這類牌樓損失頗多,如大高玄殿之中坊,北海公園西北角之普慶門內二坊等。
(二)主建筑廢圯,牌樓不存這類牌樓大部分是屬于廟宇的牌樓。廟宇廢圯了,作為它的陪體建筑—牌樓,當然也就失去了意義。如崇元觀前的“三界圣境”坊,南頂碧霞元君祠的“廣生長善”坊,薛家灣的“關帝圣境”坊,顯佑宮坊等。
(三)人為破壞人為破壞最嚴重的,莫過于晚清時期,咸豐十年(1860)和光緒二十六年(1900)兩次列強的入侵。當時北海五龍亭的"性海"、"福田",頤和園的須彌靈境坊及香山靜宜園中諸坊,皆破壞殆盡。
(四)有礙交通發(fā)展新中國成立后,城市建設發(fā)展很快,橫亙在馬路中央的牌樓成了防礙交通的障礙,故被拆除。如東西、西四、東單、西單,前門五牌樓,大高玄殿左右坊,金鰲玉等坊,幾乎同時拆去。
(五)失去存在意義,此類牌樓雖然為數(shù)不多,但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如“克林德紀念坊”,在德國成為戰(zhàn)敗國后,此坊不可再存;袁氏的“蹈和”“履中”坊,本是為其“登基”所豎的標志,自然不可再存。
(六)聽信謬論這類牌樓雖然不多,但很可惜。如隆福寺前的“第一叢林”坊,是明景帝時建筑,后來聽信了山西巡撫都御史朱鑒所言,恐傷風水,將牌樓拆去。新中國成立后將“長安街”二座牌樓遷建于陶然亭公園,本是好事,但是誤聽“四人幫”謬論而拆除。
(七)兵焚火災此類牌樓的經(jīng)歷不盡相同,有的災后復建,如東單、前門等牌樓;有的災后無存,如東交民巷口的“敷文”、“振武”等。
三、北京牌樓幸存的條件
(一)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越 這類牌樓大部為宮苑之中的建筑。后來宮苑辟為公園或旅游勝地,牌樓得以特殊保護和維修。如北海、頤和園內諸坊。
(二)主體建筑重要凡主體建筑重要之處,其附屬建筑幸得留存。如成賢街上的四坊,由于國子監(jiān)和孔廟的存在而保留,雍和宮前三坊亦然。
(三)遷建得法順應形勢的遷建,自然意義重大,如"克林德坊",今為"保衛(wèi)和平"坊;大高玄殿前左右二坊,今為中央黨校坊,均屬此類。這些遷建得法之牌樓,得以流傳,可算是保護古跡的典范措施。
(四)原料結實這類牌樓局限于石坊和琉璃坊。如頤和園內五方閣石坊;北海公園小西天琉璃坊等。這些牌樓雖然也經(jīng)歷了兵焚火災,但都幸存。
(五)旅游勝地,受到重視 北京郊區(qū)的風景旅游勝地,如潭柘寺、八大處等處的牌樓,一修再修,得以流傳。
(六)人為保護許多橫亙在交通路線上的牌樓,均被拆除。但十三陵大宮門前的石坊,本為神路牌坊,并未拆除。發(fā)展交通時,將馬路修在牌樓一側,東輛繞行,保護了牌樓。
四、保護牌樓,利大于弊
如果牌樓的存在不影響交通,不僅應該得以保留,而且還要千方百計地加以保護,因為北京地區(qū)的牌樓有其保存價值。
(一)點綴風景,引人入勝在風景區(qū)或古跡群內,盡管牌樓是陪體建筑,但是它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比如游人去十三陵,經(jīng)過了長途跋涉,每當望見石牌坊時,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十三陵到啦!"西山八大處寶珠洞山腰的"歡喜地"牌樓,點綴在青山翠叢之中,堪稱萬綠叢中一點紅。游人遙望便覺得心曠神怡,欲臨絕頂之信心倍增。
(二)點綴城市,古色古香前三門大街兩旁高層建筑聳入云際,街上車水馬龍自然是現(xiàn)代化大城市的一般景象;但是當人們步入成賢街時,馬上就會覺得這是在古都北京的街巷中漫步。其原因除了古門道、下馬石、拴馬樁等的點綴之外,恐怕就是幾座牌樓在起作用了。牌樓的存在使得街巷古色古香。
(三)留作教材每處古跡都有一定的意義,每座牌樓往往又有它自己的特殊意義。如上文所述及的“保衛(wèi)和平”坊,頤和園牌樓的屢毀屢修及其“擋眾木”的作用等,都具有教育意義。何況牌樓本身精雕細刻,飛金走彩,還具有高超的藝術價值呢?
(四)歷史的標本北京的歷史源遠流長,在整個人類的歷史長河中,不過是一排晶瑩的浪花。歷史上各個時期的文物,都不能以金錢來估量。每座牌樓都可以看作是當時歷史事件的見證。如東長安街牌樓和東單牌樓就曾"目睹"了火燒趙家樓的壯舉及沈崇受辱的事件等??傊?,應極力保存北京的牌樓,如必須拆除,應考慮遷建,千萬不可廢棄,古跡文物,千金不換。
五、北京牌樓簡介
(一)街道牌樓
在老北京的街道上,曾橫亙著不少的牌樓,目前雖然所剩無幾,但仍有地名可尋。最典型的街道牌樓有:東四牌樓和西四牌樓;東單牌樓和西單牌樓;東、西長安街牌樓;前門五牌樓等。
(二)宮苑廟宇牌樓
北海公園門外的金鰲玉牌樓,門內的堆云積翠牌樓;永安寺內的龍光紫照牌樓;陟山橋西的如意拱斗式牌樓;天王殿前的琉璃牌樓;景山前街的大高玄殿牌樓;頤和園東宮門的涵虛罨秀牌樓;排云殿門前的云輝玉宇牌樓;五方閣的石牌樓;后山須彌靈境牌樓等;景山壽皇殿前的三座牌樓;碧云寺內石、木、磚三座牌樓;臥佛寺牌樓中除有同參密藏琉璃牌樓外,神路上還有一座1983年新建的一座牌樓;八大處山上有寶珠洞牌樓;潭柘寺山門外有香林凈土牌樓;東岳廟神路上有永延帝祚琉璃磚石牌樓;福佑寺前有東西二座牌樓;雍和宮門有三座牌樓;其他還有白云觀、南頂?shù)葟R宇牌樓。
(三)官屬、陵寢、專事牌樓
國子監(jiān)內有琉璃坊一座;明陵前有大石坊一座。在專事牌樓中,有兩座水泥牌樓,各在原公安部街和原司法部街北端。這是為"紀念"袁世凱"登極"而建的。新中國成立時已拆除。中山公園內的保衛(wèi)和平是最有典型意義的專事牌樓。該坊原建在東單北面的總布胡同西口,叫"克林德紀念坊",是清政府為討好洋人,紀念被擊斃的德國公使克林德而建的。1902年12月20日舉行落成典禮。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由于德國是戰(zhàn)敗國,而中國屬戰(zhàn)勝國行列,故于1918年11月13日將該牌樓拆除。1919年移建中山公園,改名為"公理戰(zhàn)勝坊"。1953年,由郭沫若手書,改名為"保衛(wèi)和平"坊。隨著改革開放及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北京重新修復和新建了許多牌樓?,F(xiàn)在仍在旅游景點的牌樓,大都得到了重修。近年來新建的牌樓有地壇西門三間四柱七樓式牌樓,是目前市區(qū)內最大的牌樓;王府飯店門前、東湖別墅等處,都新建了牌樓,增加了主體建筑的民族特色。估計北京的牌樓會出現(xiàn)逐漸增多的趨勢。
◎牌樓的種類◎
■根據(jù)間數(shù)、樓數(shù)、材質和用途分成不同類別
■黃琉璃瓦牌樓檔次最高,十三陵的石牌樓最大
牌樓由這么幾部分組成:
第一個叫做基座。這牌樓往那兒一立,它就不能倒,它得有座。
第二,有立柱。牌樓是靠幾根柱子立起來的,這個柱子要想立得住,就要有夾桿石。把這個柱子立成一個桿兒,兩邊有石頭夾住它。它和我們建宮殿不一樣。有的時候宮殿沒了,但是它下邊有一個石杵,那是柱子的地基。立牌樓不是這樣,牌樓是一邊有一塊石頭,夾著這根桿子。然后有坊梁,牌樓干什么的,有坊額,有題字的地方,有樓頂。這個之所以叫樓,叫牌樓,因為它有頂,而且頂是等級的一個象征。
黃琉璃瓦牌樓檔次最高。上邊是三個樓,下邊還有四個樓,我們稱這樣的牌樓為“七樓三開間四柱,七樓的牌樓”。有七個樓,最高的是九個樓。原來我們還想設計更高的十一個樓,超過它,如此在全國都非常罕見,一般封建皇帝最高的也就到九個樓。
牌坊和牌樓,怎么區(qū)別?我覺得是帶底兒的可以叫牌樓,不帶底兒的還叫牌坊。
坊有立柱,夾桿石夾住石頭的桿子,兩邊是用一個對稱的石頭,底下這是基座,有坊梁,有坊額,這在祭壇里都有,地壇、天壇、日壇、月壇里能看到。是石制的,不帶樓。不帶樓我們就管它叫“石牌坊”,這個實際上在祭壇里叫欞星門(靈星門),是起一個門的作用,但是它的建筑形式是用牌坊形式的。
牌坊在先,牌樓在后。最早是有牌坊,為什么呢?在古代,某一戶人家出了個文化人,對鄉(xiāng)里有貢獻,當他去世時,為了表彰他的事跡,給他立個牌坊。
牌樓因間數(shù)、樓數(shù)、大小、材質、用途不同,其樣式就形成了多種多樣。牌樓的間,也稱幾間牌樓,是指兩個柱之間的距離。一般的就是一間、三間、五間,北京最大的牌樓,我們認定是十三陵的大石牌樓,這個牌樓,是六柱五間十一樓。它是十一樓,超過九樓,它是一個最大型的牌樓,它顯示著帝王的等級與氣派。這城修牌樓,明朝前最興盛。所以明朝這陵墓前頭,皇帝生前什么樣,死后也要求什么樣。在十三陵,一去陵墓前先要看一個大牌樓,這個牌樓是石頭的,是千年、萬年不朽的。它不用木頭,用木頭老得壞,風吹雨淋,一定修成個石牌樓,它是很講究的。而且它為了表現(xiàn)是帝王的陵墓,等級告訴你是六柱五間十一樓。
也有兩柱一間三樓的小牌樓,比如國子監(jiān)的“成賢街牌樓”。
牌樓的“樓”是指飛檐起脊的部分,就在樓上邊飛檐起脊的地方,有一、三、五、七、九、十一樓之分。有一個牌樓,一間的牌樓,有三間的牌樓,你看它沒有二,它不用雙數(shù),一定是單數(shù)。根據(jù)建筑材料又分有石牌樓、木牌樓、磚牌樓、琉璃牌樓、木石混合的牌樓、木磚混合的牌樓等多種結構。
從形狀看,又有柱子出頭的,如成賢街的牌樓,還有不出頭的兩種。老北京的牌樓種類、數(shù)量為全國之首。做過統(tǒng)計,沒有一個城市的牌樓能超過北京,所以我們講這課是具有濃濃北京味的,是咱們老北京的。老北京的牌樓的種類之多,在全國無論從種類、數(shù)量上都是最多的,其中街道牌樓占了多數(shù),遍布九城。
北京牌樓的特點,北京牌樓的種類、數(shù)量居全國之首,這是由于北京是帝王的都城,其中街道牌樓占多數(shù)。北京遍布九城的牌樓曾經(jīng)數(shù)以百計,牌樓成為僅次于城墻、城門的古都風貌重要風貌。牌樓還是封建社會等級的標志和表現(xiàn)。由此,北京的牌樓種類最多、最講究。
◎帝王牌樓◎
■景德街牌樓帶著牌坊,體現(xiàn)皇家建筑風范
■雍和宮牌樓九開間,是北京樓次最高牌樓
講北京的牌樓,我都是從首都博物館的牌樓講起,為什么?因為首都博物館里頭保留了我們北京城一個比較重要的牌樓叫“景德街牌樓”。景德街,那你首先了解這個街在哪兒。
這個景德街在我們的阜成門,阜成門內有個歷代帝王廟,景德街很小,就是在廟前邊,所以這個牌樓叫景德,景德街牌樓。這個牌樓我們簡單數(shù)一下,你看上邊是三個樓,下邊還夾著四個樓,七樓,彩繪紅柱子夾石,非常清楚,非常完整。這個牌樓帶牌坊,都說得非常清楚,樓,等級、內容、造型非常講究,非常講究這個牌樓。大家進首都博物館一進去,首先空空的大廣場當中你能看到這個牌樓。
這個牌樓是老北京里頭值得說的牌樓。景德街牌樓是北京歷代帝王廟前的牌樓,歷代帝王廟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歷代帝王和部分杰出功臣名將的一個廟宇。北京講究這個廟,孔廟、太廟、歷代帝王廟,這都是皇家一級的大廟。
這個廟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嘉靖這皇帝愛建廟,天壇、地壇,就是他分開的,他一定要天、地、日、月都得分開,所以天、地、日、月壇是他的時候建的。我們北京外城也是嘉靖皇帝建的,這個人好大喜功,愛搞大工程。
在這個廟當中,這個歷代帝王廟里頭有一個最重要的殿,叫“景德崇圣殿”,你看這景德從哪兒來的?這個大殿叫“景德崇圣殿”是這個廟的核心建筑。這個廟占地兩萬平方米,與孔廟、太廟一起,一并成為皇帝親自祭祀的京城三大廟宇,所以這個廟非常重要,是西城區(qū)一個非常重要的文物保護單位。
歷代帝王廟,廟門稱“景德門”,門前街道東、西兩側各有一個牌樓,我們就明白了,門坐北朝南,這個馬路是個東西向的,在東西向馬路兩側,東邊、西邊各有一個牌樓,這個牌樓被稱為“景德街牌樓”,這景德來源于廟。作為皇家壇廟建筑的整體格局的一個重要部分,無論在建筑規(guī)制上,還是在藝術造型上,都充分體現(xiàn)了北京皇家建筑的氣度和風范。
雍和宮的牌樓,是最高等級的一個牌樓。有人去雍和宮沒注意,雍和宮仨牌樓,仨牌樓當中,大門,就是售票的那個牌樓。我在北京很難看到九開間牌樓,這個牌樓是北京檔次最高的。這是出過皇帝的地方,一般我們看到多數(shù)就七樓,這是九樓。我們因為把它當成大門入口了,牌樓的輝煌沒顯出來,其實要我建議,這個出入口做點兒改進,要讓大家充分領略北京牌樓。
大高玄殿的牌樓,又是北京一個非常重要的牌樓,非常重要的一處牌樓。最近剛恢復了大高玄殿前邊,南邊的牌樓,這個到故宮筒子河邊你能看到這個牌樓。但是這個牌樓,我告訴你大高玄殿前邊一共有仨牌樓,東邊一個,西邊一個,南邊一個,南邊這個是最后清朝修的,是沒有東、西兩個價值高的,最高的是在東、西兩個,但是那倆牌樓現(xiàn)在沒有了,因為它在馬路上,這是東邊,我們把這個牌樓修了,這個牌樓比較典型,夾桿石,牌樓都很清楚,也是九開間的。
大高玄殿也是皇家一個非常重要的寺廟。那么兩側各有一個牌樓,木質的,非常精致,這倆牌樓也非常精致,而且是九開間的。我們數(shù),上邊三開間,然后四開間,這兒還藏著倆小樓,那一看就是帝王的牌樓,一看就是帝王的牌樓。
這兩個牌樓,剛才除了講景德街牌樓,這又是北京牌樓當中的精華、精品。但是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沒有了,看不見了。它比南邊那個牌樓要精湛得多。
這個牌樓的字說是明朝的大臣寫的“弘佑天民”,這個牌樓到哪兒能看到呢?這個牌樓后來也異地做了點保護,在中央黨校,這個牌樓它經(jīng)過點兒改造,但是還有里邊的部件,“弘佑天民牌樓”,我們管它叫“弘佑天民牌樓”。
北京還有幾座精湛的牌樓,如在北海大橋邊上有個牌樓,后來北海大橋擴充的時候,被拆了。金鰲和玉棟兩個牌樓,這個牌樓的特點非常華麗。每個橋前頭,講究的橋兩側有牌樓,因為它相當于街的牌樓。那么這是皇家園林的裝飾,這是金鰲玉棟橋的金鰲牌樓。
◎神廟牌樓◎
■東岳廟前是琉璃牌樓,兩側曾有木牌樓
■北京曾有300多個牌樓,現(xiàn)在只剩60多個
那么我們介紹一下,琉璃牌樓與神路,東岳廟的牌樓為三門七樓琉璃磚牌樓。它北面的坊上寫著“永延帝祚”,南面是“秩祀岱宗”,一看就知道是祭泰山的。北京和山東歷史關系非常好。要研究北京文化,你不從宗教入手不行。泰山是五岳之首,皇帝都尊重,到那兒去封禪。有研究說奧林匹克公園那個北頂娘娘廟,那個娘娘就是碧霞元君,就是泰山大帝的女兒,因為那個大殿是占在山上,他那女兒的廟在山頂上,所以她的廟在哪兒建都叫做“頂”,所以北京有南頂、東頂、西頂、北頂、中頂,“五頂”。
東岳廟門洞下邊被稱為“神路”。所以那個地方,朝外大街有一站叫“神路街”,意指此路是神步入的道路。
東岳廟前邊是琉璃牌樓,兩側還有牌樓,木牌樓,這個大家可能都不知道了。那早在朝外大街改造時,很早就給拆了。那是對稱的兩座木牌樓,里邊一座,外邊一座。那么通過老照片能看到這個牌樓,檔次也很高,也很精致。為什么?因為它是在東岳廟前頭,就和在歷代帝王廟前頭一樣,這是北京牌樓中的精品。
我們介紹一下牌樓的種類:牌樓是古代北京城市的獨特景觀,又是中國特有的建筑藝術和文化載體。牌樓的構造和種類可以按照它們使用材料分為:木牌樓、石牌樓、琉璃牌樓、木石混合的牌樓、木磚混合的牌樓、水泥牌樓、彩牌樓。水泥牌樓肯定靠后了。
牌樓大概有兩種:一類剛才我們已經(jīng)說到了,叫做“柱出頭”。柱出頭這種牌樓,我們稱為“上終天”,就是最終,它奔上天,對著天,也稱“沖天柱”牌樓。這種牌樓的特點,就是柱子高出明樓,街道上比較常見。
另一種是不出頭的牌樓,是以樓為高點,這類的牌樓講究它的樓的脊,看它樓的脊。這種牌樓大多建于寺廟和公園當中,宮殿和皇家園林里頭。
北京牌樓多集中在內城街道和皇家宮殿、寺廟、園林、陵墓。據(jù)統(tǒng)計,古代北京曾有各式各樣的牌樓三百多座,現(xiàn)在仍然保存的明清時期的牌樓,有人統(tǒng)計過還有六十五座,其中琉璃牌樓六座;木牌樓四十二座;石牌樓十七座。北京現(xiàn)存街道上的牌樓有六座,國子監(jiān)街占了四座。
另外園林里的牌樓保存得比較好,為什么?因為它在園林里頭,園林里頭的牌樓我們有很多,陵墓前我們有很多牌樓,這些牌樓保存得比較好。像北海公園里頭集中了很多牌樓,團城后邊有牌樓,還有一個就是頤和園里頭有牌樓,香山公園里有牌樓。
還有寺廟,像白云觀、碧云寺、臥佛寺、潭柘寺、戒臺寺、地壇、雍和宮、居庸關,還有十三陵都有一些牌樓,這些都是老牌樓。所以北京城還有很多牌樓在保護著,原來有三百多,現(xiàn)在有六十五,我們應該很好地珍惜這些牌樓。
◎牌樓實例◎
■小西天牌樓仿照印度佛教中仙境設計
■頤和園里頭的牌樓是門式的牌樓
國子監(jiān)內,一進國子監(jiān)大門還有一個牌樓,琉璃的。這是表示皇帝對文化人的尊重。這牌樓,跟那個我們看到的尊重宗教領袖是一個檔級的,黃琉璃瓦,雕刻,蟠龍雕刻,黃紅琉璃瓦,非常講究。牌樓后邊肯定是一個重要建筑,那建筑叫“辟雍”,“辟雍”四面環(huán)水,中間一個亭子建筑,皇帝有時候親臨這辟雍,皇帝在中間講課,外面跪很多學生,皇帝說一句,門口傳一句,大家記一句。古代教學很森嚴,很有學術氣氛。
“人文北京建設”很重要的一個是尊重人,尊重文化人,特別是歷史上對北京有貢獻的文化人。這一點連古代封建帝王都知道。
北海北岸寺廟前有個牌樓,也是琉璃牌樓,保留得非常好,建筑形制都大致一樣。這就是西天梵境,牌樓后邊是一個大的皇家喇嘛寺廟,寺廟大部分都是清朝修的,因為清朝很尊重喇嘛教。
這個牌樓為三門四柱七樓彩色牌樓。正面是“華藏界”,后邊是“須彌春”,華藏界表示進這牌樓您就到了佛門凈地,后邊的須彌春表示佛祖圣地,春意盎然,那是一個仙境,進了這個廟是仙境。
還有一處牌樓就是小西天的牌樓,在北海后門進去一直往西走,把角兒那地方,那個建筑叫小西天,小西天四面都有牌樓,都是琉璃牌樓,中間肯定預示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建筑,據(jù)說這是慈禧太后最最重要的一個建筑。小西天嘛,到西天極樂世界之謂。
緊接著北海公園北岸西北角是極樂世界與萬佛樓,其中極樂世界是一組高大的宗教建筑,這個建筑重檐,黃琉璃瓦,四角攢尖頂,上有巨大的銅鑄鎦金寶鼎。整個建筑高二十八米,建筑占的面積很大,清朝年間修的,是亞洲最大的古代方亭式建筑,建筑決定后四周必須得配牌樓。
小西天是仿照古代印度佛教中所描述的須彌仙境和中國古代皇家建筑風格所設計的,具有典型東方文化造型。極樂世界既有印度佛教的內容,又有我們東方的建筑。
原來在極樂世界,在這個大亭子建筑里邊是有一座佛山,有一個極樂世界的山,現(xiàn)在它也做了一些裝飾,大家有機會可以看,四面環(huán)水,四角有四個亭子,四個門有四個牌樓。四個牌樓,象征著四大部洲。
還有水泥牌樓,西單原來有個水泥牌樓。這是一九一五年建的,這個牌樓表明是北京從古代社會向現(xiàn)代社會過渡,它吸收了現(xiàn)代建筑材料,又有古代建筑的特征。鏤、雕刻是采取古代形式。這個牌樓也未被保留下來。其實我們近代的一些文物也非常重要,它預示著一個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
頤和園里頭的牌樓有特點,比如門式的牌樓,頤和園仁壽殿,這是孔子的一句話“仁者長壽”,慈禧太后住的地方,是兩柱一樓,門樓式的牌樓。這個牌樓完全是按門的特點,而且它還安了一個門匾,是堆繡的門匾,這個牌樓較小,里邊是一個老壽星石。
頤和園里石坊旁邊有一座橋,這個橋現(xiàn)在兩邊各修了一個牌樓,是沖天柱的,這實際上想仿古代的古街,橋兩側是按一個街修的牌樓,也非常有特色。
北京還有最小的兩個牌樓,其中之一在頤和園諧趣園中,叫知魚橋牌樓,講的是老莊的一段寓言。這個牌樓是最小的牌樓,但是非常精致。
北京的石牌樓中有一個是專門為外國人修的,它標志著大清帝國的一個恥辱,光緒二十六年,也就是一九零零年,曾參與鎮(zhèn)壓義和團而粘滿鮮血的德國公使叫克林德,他在一九零零年四月二十號路過東單的時候,因為他挑釁,被清朝士兵開槍打死了。
德國就要求皇帝道歉,得把這個人處死,還要賠償,還要把皇帝道歉這事刻在一個牌坊上。
一九一八年德國戰(zhàn)敗了,這個牌坊就被拆了,這牌坊就改名“公理戰(zhàn)勝”,現(xiàn)在在中山公園里頭,叫做“保衛(wèi)和平坊”。郭沫若題的四個字。
北京也有一些新的牌樓形式。隨著新北京的建設,現(xiàn)代化北京建設仍然離不開牌樓。其中紀念柱是對古代最早的一種牌樓形式的繼承。
◎中軸線牌樓◎
■北京牌樓是對稱的,有西單牌樓就有東單牌樓
■東交民巷的牌樓叫“敷文”,西邊的叫“振武”
最后我們再簡單介紹中軸線上的牌樓。
北京城坐北朝南,一條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止鐘鼓樓,有很多的,是分左右,在這上也有牌樓,很有特點。
從永定門進去,路過天橋。文獻上說,光緒三十三年,西太后壽辰,在天橋上用鮮花扎一個彩牌樓,用了費用達數(shù)千黃金。
有一張關于箭樓的老照片,能看到牌樓,看不見城樓了,兩個門洞能看見,前面的門洞是箭樓的門洞,里邊這門洞是城樓的門洞,城樓沒了,是在一九零零年給燒了。
那個時候,北京許多文物都遭到了破壞,就是因為皇帝、太后逃離了北京。
本來前門大街外頭,作為城門外頭牌樓,有叫“五牌樓”。但是解放初我們把它拆了,因為要過馬車。但是后來感覺要還原古都風貌,就修個牌樓,是五開間的牌樓,還是沖天柱的,上面有那些特點,下邊為了過交通,改成垂花柱的。
前門大街改造后,拆了假牌樓,恢復了那個新的牌樓,城樓,牌樓后邊能看出箭樓來了。
北京皇城外有牌樓,皇城內和宮城內,大家去找,發(fā)覺很少有牌樓,說明是很講究的。王府也是一樣,一般不設牌樓,除非改為寺廟,或者主人故去,要表彰他事跡,才設牌樓。
清朝大宮門里頭,門兩側,就是清朝在清門兩側有一牌樓,這個叫“振”武,這甭想,這牌樓一定在馬路西邊。因為宮門是坐北朝南,在中軸線正中,一邊一個,西邊這個就在西交民巷,東邊那個在東交民巷。東邊那一定是講文,西邊一定是講武,有關中軸線我講過,講究陰陽、左右,先分左右,北京城一進城左右,左安門、右安門,先告訴你,得知道左右。然后到前門那邊要知道文武,文在左,武在右,崇文門、宣武門。要知道左右,要知道文武,你看這個城門,這個是振武,這個是在西交民巷,這是交民巷的牌樓,這邊這個是振武。
進入正陽門城樓在昔日的棋盤街東西兩側有一對對稱的牌樓,就是在正陽門與中華門之間,御路兩邊,古代稱作“江米巷”,后稱“交民巷”,同時以中軸路,也就是御路為界,東邊的為東交民巷,西邊為西交民巷。東交民巷的牌樓叫“敷文”,西邊的叫“振武”,這兩個街是對的,兩個牌樓也是對稱的。
老北京的西四牌樓,大家看這西四牌樓,都是沖天柱式的,四座牌樓。注意這牌樓,西四牌樓,四面都有牌樓。西四這個角,現(xiàn)在是個西四新華書店。這原來是街角的一個建筑,為什么保留這么長時間?這也還帶有一些信息。
西城區(qū)把西城那牌樓端出來了,北京城是對稱的,如果西單那兒有個牌樓,東單沒有,西單牌樓就顯得孤單。
北京牌樓是對稱的。西單牌樓修了,上面寫了“瞻云”倆字,東單牌樓修的時候就要和它對稱,應該是“就日”,這是有出處的。“就日”與“瞻云”均出自《史記:五帝本紀》。
民國后,東單、西單牌樓曾改過名,東單牌樓從“就日”曾經(jīng)改過叫“景星”,西單牌樓曾經(jīng)由“瞻云”改過叫“慶云”。那是后的,那么說明我們西單牌樓恢復的是老名字,所以東單牌樓,要想恢復叫“景星”,那不就時代就擰了,改名的結果,后來一研究,還不如人家原名好,所以西單恢復前兒,還是用了老名字。
牌樓是昔日北京城里街道上的重要建筑物,它裝點并襯托著這座老城的美麗與端莊。
清末,跨與街道上的木牌樓有:前門外的五牌樓、東交民巷牌樓、西交民巷牌樓、東公安街牌樓、司法部街牌樓、東長安街牌樓、西長安街牌樓、東單牌樓、西單排樓、東四牌樓(4座)、西四牌樓(4座)、帝王廟牌樓(2座)、大高玄殿牌樓(2座)、北海橋牌樓(2座)、成賢街牌樓(2座)、國子監(jiān)牌樓(2座);臨街的牌樓有:大高玄殿對面的牌樓、鼓樓前火神廟牌樓。
而現(xiàn)今這些牌樓中,除成賢街牌樓(2座)和國子監(jiān)牌樓(2座)外,其余已經(jīng)都被拆除了。
民國時期拆除了東單牌樓和西單牌樓,并將部分牌樓改建為混凝土結構,它們是前門外五牌樓、東交民巷牌樓、西交民巷牌樓、東四牌樓、西四牌樓、成賢街牌樓、國子監(jiān)牌樓、北海橋牌樓。
最能體現(xiàn)老北京風格的除了胡同、四合院之外,就是街頭巷尾無處不在的牌樓。如今消失得最徹底的也是老北京街道上的牌樓了。東單、西單、東四、西四,皆是著名的鬧市區(qū),我們卻不知如何理解這地名的含義。
當年可不是這么稱呼的,它們的詳稱應該叫東單牌樓和東四牌樓,西單牌樓和西四牌樓.可見是因為此地有牌樓而得名的。后業(yè),牌樓作為建筑物被拆除了,地名中的“牌樓”二字也就省略了。念起東四、西四等,也就不知所云了,不知它是用來形容牌樓的數(shù)量或順序。念起來方便了,理解起來卻困難了。同樣被拆除的還有許多曾深深烙印在老北京市民記憶中的華美的牌樓,譬如正陽門大街五牌樓,堪稱是北京面孔上頗威風的胡須。還有東長安街牌樓、西長安街牌樓,相當于雙耳或鬢角……至于東單牌樓和西單牌樓,無疑屬于眉毛的位置。仿佛一夜之間,北京的臉被刮干凈了,變得年輕了,但也失去了那種滄桑的味道。
朝陽門外神路街南面,孤零零屹立著一座帶圓穹的石頭牌樓(上面鐫刻有文字),屬于碩果僅存的一類;跟兩側的豪華商廈排站在一起,如同穿著生銹鎧甲的武士,不言自威地陪襯著錦衣華服的紳士淑女.這種鮮明的對比是多么有意義啊。我每次騎自行車從牌樓的穹門內穿過,都恨不得下“馬”深深一拜。激動的心情,不亞于目睹了雅典的那座古希臘神廟遺跡。這一座臨街的牌樓無論如何要保留,后人中會有更多如我這般的懷古者,面對它那被風雨摧殘的遺容脫帽致敬。向它致敬,就等于向歲月致敬。保留這一顆散發(fā)著滄桑之美的美人痣吧。
牌樓即阜坊,是中國古代建筑中極有代表性的一種類型。在組合的建筑群落中,它雖屬于起點綴作用的裝飾品,但也相當于“門面”;書要封面人要臉,牌樓就是街道或建筑群的身份證。我們自己不珍惜牌樓,但在外國人眼中,它是中國建筑觀的文化符號,清末訪問過北京的美國社會學家羅斯在其《變化中的中國人》一書中寫道:“只要有石頭的地方,沿途你就會看到一些橫跨主路的紀念性拱門。這些建筑就是經(jīng)過官方許可后建立的名聞遐邇的‘牌樓’。人們以此紀念某種行為或某人高尚的一生。但只有那些取得重大成就的文人學士死后才能受此殊榮,那些榮立戰(zhàn)功的兵士死后卻享受不到這樣的禮遇。牌樓中門兩側各有一個或兩個與中門樣式十分接近的小門。所有的門都十分精美。由于結構牢固的牌樓可以聳立幾個世紀,還由于建立這樣的紀念物是那些博愛的中國人的幾種原始的資金消費方式之一,因此,牌樓越積越多……”可見牌樓相當于西方的紀念碑,只不過帶有更濃郁的民間色彩。
北京的牌坊成百上千,只有一座是為了一個外國人立的。僅此一座,已構成國恥了,它簡直是大清帝國的恥辱柱。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曾參與鎮(zhèn)壓義和團而雙手沾滿鮮血的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趾高氣揚地于4月20日路過東單牌樓,因言行專橫觸犯了眾怒,被當?shù)剀娒翊蛩馈5聡源藶榻杩谙蚯逋⑹?,先是要求高額的賠償(以及許多苛刻的條件),后來據(jù)傳還是靠與洋人有交情的名妓賽金花從中斡旋--她跟克林德遺孀說我們中國人一般是為死去的大人物立牌坊的,這是死者所能享受的最高待遇了。德國最終提出在克林德被打死處立一石牌。清廷只得滿足其無理要求,在東單總布胡同西口筑了屈辱的牌坊。直到第一次世界大站,德國戰(zhàn)敗,而中國屬于戰(zhàn)勝國的陣營,才挽回了點面子,并將這塊顛倒黑白的紀念碑改名為“公理戰(zhàn)勝”坊。1919年將石牌坊從東單鬧市區(qū)移至中央公園(現(xiàn)為中山公園)。解放后又將此坊再次改名,叫“保衛(wèi)和平”坊--由郭沫若題字。這座三間四柱三樓的廡殿式坊式牌坊,全部都以漢白玉石為材料,銘記著近代以來中國人的恥辱與自尊。
與之相比,西四牌樓則是古老得多的牌樓。這個如今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在明代卻是處決死囚的刑場。明末楊士聰《甲申核真略》一書提及:“西四牌樓者,乃歷朝行刑之地,所謂戮人于市者也。”據(jù)說當時還應該有一根極高的木柱,用來掛起被砍下的人頭示眾。高聳的牌樓,還見證太多的冤假錯案。如果你從西四牌樓被處死刑的一串黑名單里,發(fā)現(xiàn)了于謙、袁崇煥等民族英雄的名字,請不要吃驚。岳飛風波亭,可比西四牌樓早得多了。袁崇煥蒙冤受死,等于是明朝“自毀長城”??稍谒磺У度f剮時,聚集在西四牌樓的觀眾們卻不明真相,爭相掏錢買其肉食之,以解心頭之恨。這個歷史的誤會可鬧得太大了。西四的牌樓已拆掉,誰能為過去那腥風血雨的歲月作證呢?誰又能以歷史的錯誤為我們的現(xiàn)實乃至未來敲一記警鐘呢?清代的刑場,由西四牌樓轉移至宣武門外的菜市口。說實話,我知道菜市口,還是因為譚嗣同等六君子在那里就義的。
1950年11月,北京市決定拆除明清北京皇城的西城門——西安門,以改善交通,準備會都開了,就要動手了,西安門卻意外地于當年的12月1日凌晨被大火燒毀??讘c普回憶道:我記得是在1950年初冬,那時我還是北京市建設局道路科的工務員,頭一天我們都開會準備拆西安門了,第二天一早,科長對我們說,不用拆了,夜里給燒了!科里的一位同志上班時路過西安門,看見了。
火是從西安門的南頭燒起的,那里面住著清潔隊,他們夜里取暖,不慎失火,就跑到附近居民家借水來滅火。那時候,普遍還沒有自來水,居民們都是打井里的水,存在自家的水罐里,這點水哪救得過來?他們那兒也沒有電話,報火警也難。
對西安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處意見很大,認為影響交通,即使不拆,周圍也得修路。后來,市里決定拆除。
西安門被一把火燒沒了,這把火幫了拆除工人的忙。
對古建筑的大規(guī)模拆除開始在這個城市蔓延。
牌樓昔日曾是北京城里街道上的重要建筑物,它裝點并襯托著市容的美。清末,跨于街道上的木牌樓,計有前門外五牌樓、東交民巷牌樓、西交民巷牌樓、東公安街牌樓、司法部街牌樓、東長安街牌樓、西長安街牌樓、東單牌樓、西單牌樓、東四牌樓(4座)、西四牌樓(4座)、帝王廟牌樓(2座)、大高玄殿牌樓(2座)、北海橋牌樓(2座)、成賢街牌樓(2座)、國子監(jiān)牌樓(2座)。臨街的牌樓有兩座,一是大高玄殿對面的牌樓,二是鼓樓前火神廟牌樓。
民國時期拆除了東單牌樓和西單牌樓,并將部分牌樓改建為混凝土結構。
1950年9月初,在天安門道路展寬工程中,北京市建設局拆除了東公安街和司法部街牌樓,石匾由文化部文物局收存。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拆牌樓。
也就在這個月,為配合國慶活動,北京市建設局養(yǎng)路工程事務所對東、西長安街牌樓進行了油飾。政務院遵照周恩來總理指示精神,發(fā)文給北京市人民政府,要求保護古代建筑等歷史文物。市政府隨即要求建設局對城樓、牌樓等古代建筑的狀況進行調查,并提出修繕計劃。
當年參加這項工作的孔慶普向筆者追述道:
寫完報告,10月中旬報給張友漁副市長,張副市長跟吳晗副市長說,你去找梁思成,告訴他北京要修城樓、牌樓。梁思成非常高興。
11月下旬的一天,在市府東大廳開完會后,薛子正秘書長對建設局副局長許京騏說:“修繕城樓的事,總理批了,政務院還將撥一部分款子來??偫碚f:‘毛主席很關心北京的古代建筑和歷史文化古跡,城樓和牌樓等古代建筑是我們祖上勞動人民留下來的瑰寶,應注意保護好,我們的國家現(xiàn)在還很窮,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修繕工程暫以保護性修理為主,估計撥款不會太多,先編制一個修繕計劃和預算,等政務院撥款后再具體安排。”
1951年1月上旬,建設局和北京文整會擬定出城樓和牌樓修繕工程實施方案。4月中旬,由養(yǎng)路工程事務所綜合技術工程隊對東、西長安街牌樓進行全面維修,完全按照古代建筑修繕工程技術程序進行操作。
4月25日,市政府通知建設局:政務院撥給北京市修繕城樓工程款15億元(舊幣),牌樓修繕工程,由建設局年度投資內列支,修繕從簡。于是建設局將牌樓修繕工程改為維修工程,投資壓縮近半。
但一年沒有修完,弄不了這么多。1951年底,我們又寫出二期古建修繕報告,但沒有批下來。
這之后,風向陡轉。
1952年5月,北京市開始醞釀拆除牌樓,此問題由公安局交通管理處首先提出。他們認為,大街上的牌樓附近交通事故頻繁,牌樓影響交通是導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建議建設局養(yǎng)路工程事務所拆除牌樓。
這一年,在文津街北京圖書館門前發(fā)生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原北京市城市規(guī)劃管理局總建筑師李準回憶道:
那里的交通環(huán)境的確不好,自北海大橋下橋向西正逢下坡道路,車速一般較高,經(jīng)過通視條件稍好的金鰲牌樓后即面臨原北京圖書館門前附近的“三座門”。它有3個門洞,開間不大,一般只能通過一部汽車,再向前又遇到向北的彎道,行車視線受到較大的障礙。當時一部汽車自東向西疾駛,但快要進三座門時突然發(fā)現(xiàn)轉彎過來的另一部汽車迎面駛來,這位司機看到迎面來的車里有前蘇聯(lián)專家乘坐,在已無法采取任何措施躲避的情況下,這位司機出于對“老大哥”的尊重,毫不猶疑地把車撞在三座門的門垛上,專家的車有驚無險地順利通過,這位司機卻失去了年輕的生命。當時,這類事故已有多起,很顯然,道路間建筑物與交通的矛盾已達到非常尖銳的地步,應該迅速合理地予以解決。
1953年5月,北京市的交通事故簡報稱:“女三中門前發(fā)生交通事故4起,主要是因為帝王廟牌樓使交通受阻所致。牌樓的戧柱和夾桿石多次被撞,牌樓有危險。東交民巷西口路面坡度過陡,又有牌樓阻礙交通,亦屬事故多發(fā)點。”
5月4日,中共北京市委就朝陽門、阜成門和東西、西四、帝王廟前牌樓影響交通的問題向中央請示:擬拆掉朝陽門、阜成門城樓和甕城,交通取直線通過;東西、西四、帝王廟牌樓一并拆除。5月9日,中共中央批準了這個方案。并指出進行此項工程時,必須進行一些必要的解釋,以取得人民的擁護。
北京市副市長吳晗擔起了解釋拆除工作的任務。梁思成與吳晗發(fā)生了激烈的爭論。梁思成認為,城門和牌樓、牌坊構成了北京城古老的街道的獨特景觀,城門是主要街道的對景,重重牌坊、牌樓把單調筆直的街道變成了有序的、豐富的空間,這與西方都市街道中雕塑、凱旋門和方尖碑等有著同樣的效果,是街市中美麗的點綴與標志物,可以用建設交通環(huán)島等方式合理規(guī)劃,加以保留。
據(jù)吳良鏞回憶,梁思成一次當看吳晗和市政府秘書長薛子正的面,對周恩來說:“我對這兩位領導有意見,他們不重視城樓的保護”。
當年在國務院工作的方驥回憶起梁思成與吳晗的一次沖突:
梁先生為了舊都多保留一些有價值的牌坊、琉璃宮門等古建筑,在擴大的國務院辦公會議上,和自稱“改革派”的吳晗同志爭得面紅耳赤,記得有一次,吳晗同志竟站起來說:“您是老保守,將來北京城到處建起高樓大廈,您這些牌坊、宮門在高樓包圍下豈不都成了雞籠、鳥舍,有什么文物鑒賞價值可言!”氣得梁先生當場痛哭失聲,這都是我們這些在場作記錄的同志耳聞目賭的事實。
1953年的一個夏夜,林徽因與吳晗也發(fā)生了一次面對面的沖突。
那是文件部社會文化事業(yè)管理局局長鄭振鐸邀請文物界知名人士在歐美同學會聚餐。席間,鄭振鐸感慨道,推土機一開動,我們祖宗留下來的文件遺物,就此壽終正寢了。林徽因則指著吳晗的鼻子,大聲譴責。同濟大學教授陳從周回憶道,雖然那時林徽因肺病已重,喉音失嗓,“然而在她的神情與氣氛中,真是句句是深情。”
梁思成致信中央領導,認為以“純交通觀點”來決定牌樓存廢是片面的,應該從城市整體規(guī)劃的角度來考慮文物保護以及避免車禍的辦法,例如可建設交通環(huán)島,將牌樓保留為街心景觀等。”
交鋒越發(fā)激烈。
1953年7月4日,北京市建設局奉市政府指示,牽頭組織關于交民巷和帝王廟牌樓拆除問題座談會。會議同意拆除交民巷的兩座牌樓。關于帝王廟牌樓,文物部門的意見是最好能夠保留,或易地重建。
8月20日,吳晗主持會議,討論北京文物建筑保護問題。薛子正、梁思成、華南圭、鄭振鐸、林徽因、羅哲文、葉恭綽、朱兆雪等出席。
鄭振鐸態(tài)度強硬地說:“如有要拆除的最好事先和社會文化事業(yè)管理局聯(lián)系,由中央決定,不應采取粗暴的態(tài)度。”
但吳晗綿里藏針:“全國性的問題請示中央決定。”
這是不是意味著,只要不是“全國性的問題”,就不需要“請示中央決定”呢?
林徽因提出,“保護文物和新建筑是統(tǒng)一的。保護舊的是為新建筑保存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北京的九個城門是對稱的,如一旦破壞,便不是本來的基礎了。再如天壇只保存祈年殿其他都拆掉也不是保存文物的辦法”。她認為民居建筑的保存也是重要的方面:“藝術從來有兩個傳統(tǒng),一個是宮殿藝術,一個是民間藝術,后者包括一些住宅和店面,有些手法非常好,如何保存這些是非常重要的。”
梁思成在發(fā)言中指出,“北京市的發(fā)展是要在歷史形成的基礎上發(fā)展,一定要保存歷史形成的美麗城市的風格。有些單位(如公安、交通、經(jīng)濟部門)考慮得片面”,“在保護古文物建筑工作上,首都應起示范作用,慎重是必要的。”
他搬出了蘇聯(lián)經(jīng)驗,提出“在莫斯科建設中,古建筑在原則上盡量保存下來”。他還以“土地私有”譏諷破壞文物建筑的行徑:“北京各機關好像有‘土地私有’的觀念,在他們自己的范圍內愛拆愛建,一點不考慮整體。”
可是,吳晗作答:“在處理中應尊重專家的意見,但專家不能以為自己的意見必須實現(xiàn)。”
會后,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與文化部社會文化事業(yè)管理局等部門共同組織的聯(lián)合調查小組,對北京城區(qū)的牌樓及其他一些古建筑進行調查。
最后,對牌樓作出了保、遷、拆三種處理方式,即在公園、壇廟之內的可以保下來,大街上的除了成賢街和國子監(jiān)的4座外,全部遷移或拆除。
不幸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間,吳晗與鄭振鐸組織的這次對牌樓調查測繪的所有資料,全部遺失。被遷至陶然亭公園的東、西長安街牌樓,也大約在1971年9月,被江青下令拆除。
1953年12月20日,吳晗主持召開首都古代建筑處理問題座談會。他在總結發(fā)言中說:“座談會已取得一致意見的幾處古代建筑處理意見:第一,景德坊先行拆卸,至于如何處理,另行研究。第二,地安門的存廢問題以后再研究,先拆去四周房屋10間,以解決交通問題。第三、東、西交民巷牌樓可以拆除。”
由于梁思成的堅持,周恩來總理不得不親自出面找他做工作。梁思成與周恩來懇談了幾乎兩個小時,并極富詩意地描述了帝王廟牌樓在夕陽斜照,漸落西山時的美麗景象。周恩來則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作答。
孔慶普主持拆除了歷代帝王廟景德坊和東交民巷牌樓。他向筆者追憶了當年梁思成向這兩處牌樓告別的情景:
市里對梁思成先生非常尊敬。1954年3月6日,我們開始拆東交民巷牌樓,腳手架都搭好了,第二天接張友漁副市長通知:“交民巷牌樓暫停施工,等梁教授看完后再拆。”我們當天晚上又把腳手架拆下來,把杉槁等放在中華門前面??墒牵攘藘商烊圆灰娏合壬鷣?,我們就報告局秘書室,12日由秘書室出車接來梁先生,由我在現(xiàn)場接待。
梁先生只看了東交民巷牌樓,他說,這兩座牌樓都是改造過的,是混凝土牌樓,已不屬于古代建筑,既然影響交通,拆就拆吧。他還問長安街牌樓的情況,問什么時候拆,說要是拆也應該挪到別的地方再建起來,東、西長安街牌樓是古建筑,都是木質的、老的。我說,東、西長安街牌樓計劃在“五一”前拆完,6月15日上汛前,計劃拆完東、西四牌樓。他沒再說什么就走了。
梁先生走后,我向局里匯報,說梁先生沒說什么,還說東交民巷牌樓已不是古建筑。局里又向市里匯報,市里就指示,動手吧。沒過幾天,市政府又來通知:長安街牌樓暫緩拆除。東、西四牌樓拆否未定,另行通知。
歷代帝王廟牌樓也是我們拆的。1954年1月8日,我們開始準備拆卸。10日,梁思成先生來到現(xiàn)場,這是他自己去的,當時我們正在搭腳手架。他就在旁邊看,見到我問這兩座牌樓計劃什么時候拆完?照了相沒有?拆下來的部件存在哪里?重建的地點定了沒有?我說,相片已照了,立面、側面、局部、大樣都有。上級布置是拆卸,要求操作仔細,力爭不損壞瓦件,木件不許鋸斷,立柱和戧柱必要時可要以鋸斷。折下的部件暫存于帝王廟內,由文整會安排,重建地點尚未確定。據(jù)文整會俞同奎同志說,民族學院擬將牌樓遷建于校園內。
梁先生說,北京的古代牌樓屬這兩座構造形式最好,雕作最為精致,從牌樓的東面向西望去,有阜成門城樓的襯托。晴天時還可以看到西山,特別美,尤其是傍晚落日的時候。為爭取保留這兩座牌樓,他曾給周總理寫信,總理很客氣,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唉!也難說!這里的交通問題確實也不好解決。
梁先生說,這座牌樓被挪了就沒有意義了。他還問我,牒樓的木件腐朽程度如何?我說,經(jīng)初步檢查,木構件大部分腐朽很嚴重,拆卸時盡力小心吧。梁先生最后說,感謝!感謝!這次來主要是向牌樓告別。
之后,我又陪他到歷代帝王廟里去看,當時這個廟被女三中用著,后院東房已騰出來擺牌樓拆下來的料。梁先生很滿意。
以前我還真不知道帝王廟牌樓是構成一幅美景圖畫的主體呢。此后就天天等待梁先生所說的美景的出現(xiàn)。晴天和晚霞都出現(xiàn)了,只是牌樓已被腳手架包圍,無法為美景留影了。
中國文物學會會長羅哲文向筆者回憶道:“拆歷代帝王廟的牌樓,梁思成先生痛哭了好幾天,名為拆遷,但事先并未落實遷建地點,拆下一堆料后來也不知去向;大高玄殿門前原有兩個習禮亭,是一個院子,習禮亭與故宮角樓相仿,比角樓還漂亮,也被拆了,說是拆遷,但是,拆到哪兒?沒定下來,也是拆下一堆料,后來不知去向,沒準在‘文革’中被當成了柴火燒掉了。” =================================================================================================
1952年5月,北京市開始醞釀拆除牌樓,此問題由公安局交通管理處首先提出。他們認為,大街上的牌樓附近交通事故頻繁,牌樓影響交通是導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建議建設局養(yǎng)路工程事務所拆除牌樓。
1953年5月4日,中共北京市委就朝陽門、阜成門和東四、西四、帝王廟前牌樓影響交通的問題向中央請示:擬拆掉朝陽門、阜成門城樓和甕城,交通取直線通過;東四、西四、帝王廟牌樓一并拆除。5月9日,中央批準了這個方案。
以下是從1954年1月開始的北京牌樓被大規(guī)模拆除的過程:
1954年1月8日,北京市建設局養(yǎng)路工程事務所開始拆卸歷代帝王廟景德坊,20日拆卸完畢。
3月15日,建設局養(yǎng)路工程事務所開始晝夜施工拆除交民巷牌樓, 21日清晨東牌樓場光地凈,25日清晨西牌樓場光地凈。
4月中旬,拆除打磨廠西口、織染局西口、船板胡同西口和辛寺胡同南口的4座小牌坊。
8月21日下午7時,長安街牌樓拆卸工程正式開工,兩座牌樓同時施工,25日凌晨4時做到場光地凈。全部木件、瓦件、石件等,運至陶然亭公園北門內分類放置。
11月27日,市政府批準拆除大井磚牌樓。12月9日開始拆除,20 日拆完。
12月15日,市政府下達通知,要求于春節(jié)前將東四牌樓、西四牌樓、大高玄殿牌樓及北海三座門拆卸完畢。
東、西四牌樓于12月21日同時開工拆除,26日凌晨6時,兩處同時做到場光地凈。拆下的石匾由文化部社會文化事業(yè)管理局收存。后遷至陶然亭公園。
1955年1月2日開始拆除北海三座門,6日晨拆完。
1月8日,大高玄殿兩座跨街的牌樓拆卸工程開工,1月14日完工。
5月下旬,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對房管局下達拆除正陽橋牌樓任務。6 月12日開始拆除,21日拆完。
11月,金鰲玉棟牌樓在北海大橋加寬工程中被拆除。
1956年5月28日至6月10日,在景山前街道路加寬工程中,大高玄殿對面牌樓及習禮亭被拆除。同期被拆除的還有北上門等古建筑。
更為不幸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間,被遷至陶然亭公園的東、西長安街牌樓,也大約在1971年9月,被江青下令拆除。
至此,北京城內所??缬诮值郎系呐茦莾H有4座,即兩座成賢街牌樓和兩座國子監(jiān)牌樓。此后再未拆過牌樓。
北京的牌樓,亦稱牌坊。為高懸牌匾而建的紀念性或裝飾性建筑物,常立于廟宇、陵墓、衙署、園林前或街道路口。北京的牌樓按建筑材料分,有木牌樓、琉璃牌樓和石牌樓等;按規(guī)格分,有兩柱一間、四柱三間、六柱五間等;按用途分,有貞節(jié)牌坊、功德牌坊、山門牌坊和街道牌坊等。 這張寄于1906年的明信片,至今依然是留在閉塞的西歐人的腦海中北京的印象——拖著長辮的男人、馬車、漢白玉橋和木牌樓。如果現(xiàn)在一位偶爾到西歐小鄉(xiāng)村旅游的中國人對他們淡淡地說,北京的摩天大樓和車水馬龍和西方?jīng)]有太大區(qū)別時,他們會不敢相信地瞪大眼睛,繼而失望地垂下眼睛。
大大小小的牌樓拆得差不多了。北京城內幸存下來的牌樓,主要是壇廟寺觀門前的--像地壇的牌樓,重新刷上了鮮艷的油漆,反而顯得媚俗了。之所以盡拆街道上的牌樓,主要為了交通的緣故,馬路要拓寬,車流量要增加,不得不為之。這頂舊時代的帽子顯小了,戴不上了。但我總以為,應該把那些被拆的牌樓轉移到一個更開闊、更安全的地方,重新組裝、恢復原樣,集中起來展覽,并一一標明原有的名稱、原先的地址,供大家參觀,一方面可以憑吊其昔日的風采,一方面可以揣摩其在歷史中占據(jù)的位置。應該開辦一所露天的牌樓博物館!這可都是些寶貝啊,照此下去,若干年后誰還記得老北京的牌樓喲,難道真的只能在舊照片里見得到?至少目前,它們甚至已從地名進而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