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道教歷史概論-道教歷史-東方道教網-

 紫雨劍 2011-04-30

道教歷史概論      

作者: 佚名 | 來源: 互聯網 | 發(fā)表時間[2009-9-19] | 閱讀 387 次


收藏到:      QQ書簽            收藏到MisterWong                        

   熱門     

道教是根據中國固有文化而創(chuàng)立之宗教,是華夏文明經過長時間之醞釀積淀而成。道教之名,雖始于東漢,然其歷史淵源,遠可以追溯上古。早期道家,稱黃老之術,黃即黃帝,是為中華文明最早之代表人物,華夏子孫,亦稱炎黃子孫,足見道教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本息息相關,同根共源。 故魯迅先生曰‘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根底在于道教’旨哉斯言也。神仙傳亦記載,黃帝拜仙人廣成子于崆峒山石室,且戰(zhàn)且學仙,后于鼎湖飛升,此應是道家最早之記載。且歷代道門中人皆以黃帝為道家之始祖,老子為道祖,張陵天師為教主。由此即可推斷道教之歷史淵源與由來。今且依個人之見,將道教之發(fā)展史分為十個時期,以供同道諸君參考。

 

 

 

一‘道文化之淵源時期’

 

 

道文化乃‘道家’‘道教’文化之統(tǒng)稱與總匯。道家道教原不可分,因其前后相承,互為體用。然二者因出現之歷史階段,稍有差異,故學者為方便起見,多言分為二。但無論如何分別,二者之歷史淵源與由來,卻是同宗共祖,一脈相承的。由此文化淵源而產生后來之方仙道,黃老道,稷下道家,先秦道家,以及最終演變形成的東漢道教。其前后經歷很漫長之過程,是中華文明與民族文化發(fā)展之必然趨勢,然考其歷史由來,當自上古時期母系氏族社會及原始宗教信仰說起。

 

 

(一)三皇五帝時期的原始宗教信仰與母系氏族公社管理

 

《云笈七鑒》道教敘曰‘上古無教,教自三皇五帝以來有矣’。三皇五帝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華夏文明共同尊奉之始祖,亦是道文化之開端與起始。實則彼時之所謂文化者,即是指道文化而言,南懷瑾先生曰‘中國上古文化一統(tǒng)于道’是說不誣矣,蕭天石先生亦曰‘我國道家,祖述黃老,崇尚自然’。由此可以臆斷,道家文化當自黃帝始。黃帝之時,華夏文明正處于原始母系氏族公社時期,其時民風淳樸,崇尚自然,清凈無為,垂拱而治,即老子所謂‘小國寡民,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之景象。其時先民們已有原始之宗教信仰,自然崇拜與圖騰崇拜等,他們將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河岳,皆視為神靈之主宰,因而產生敬畏感,乃對之頂禮膜拜。這是早期最原始之宗教信仰,這些崇拜之神靈,多為后世道教所承襲,故道教之多神信仰及天神地祗之崇拜,即淵源于此。

 

除原始之宗教信仰而外,即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管理特色,母系時期,雖然從未有過母權至上之統(tǒng)治時候。但其氏族社會卻形成了以尊重女性之陰柔,謙和等品性之文化傳統(tǒng),女性普遍受到社會的尊重。其部族治理亦以寡欲不爭,自然無為之方式為主。此符合道家‘貴陰尚柔法自然’之思想原則。與儒家宗法禮教,繁文縟節(jié),大相庭徑,這便是早期母系氏族公社之道文化特色。雖然后世儒道分家,然兩千年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亦一直保留外儒內道之格局,未嘗稍異。儒主剛,道主柔,儒主外,道主內,儒講綱常,道法自然,儒偏入世,道趨出世,儒善守成,道擅達變,此即為道家文化精義之所在。

 

 

 

(二)

 

夏商周‘三代時期’禮樂制度之完善與儒道之分化

 

大禹因治水有功,禪讓受位,再傳其子‘啟’以公天下而家天下,建立夏王朝。自此以后,父權制逐步上升,而取代了早期母系氏族制度。至殷商時期,原始之宗教自然崇拜已發(fā)展至信仰天神上帝之天神崇拜,與有血緣基礎及宗法關系相結合之祖先崇拜,并形成了專門的宗教祭祀職業(yè)者-‘巫祝’。巫祝借卜筮,祝由,樂舞,符咒等手段,而溝通界乎與人神之間,是宗教祭祀活動的直接操縱者,在國家享有崇高之地位與待遇。迨至西周時期,鬼神與先祖信仰進一步發(fā)展,因周公旦制定并完善禮樂宗法制度,至此遂形成了原始宗教信仰與封建禮樂制度之集大成的周代巫史文化,把崇拜先祖神靈與祭祀天神地祗并列,稱為敬天尊祖。后世道教之神仙信仰及齋醮法事,多源于此。

 

然而此時之巫史文化,已非純粹之原始宗教信仰與早期‘自然’‘圖騰’等崇拜。其時已滲雜結合禮教文明,天神與先祖崇拜日益彰顯,此時正是儒道二家分化之時,西周之初,周武王以太公為師,以周公為輔,周公制定禮樂,正明綱常,是為儒家之代表。太公姜尚則為武王師,因功而封于齊地,施行無為之政,是為道家之代表。 與周公之禮教宗法形成鮮明之對比,周公之魯地,為后世儒家文化之發(fā)展中心,而太公之齊地,則為戰(zhàn)國至秦漢時方仙道之活動范圍。

 

后來之先秦道家,雖以孔孟為儒家之首,而推老莊為道家之冠,然考其淵源由來,儒道二家分化并存之歷史當自西周文武之世起,‘孔孟’‘老莊’等,只是后來之集大成者,而非其先肇者。后世儒家祖述堯,舜,禹,湯,周公,文武,以至于孔圣。而道家亦祖述黃老,黃老之間,雖然相差千年,然其間尚不乏道家之中堅人物與傳承人物,除神仙傳所載上古列仙而外,較有名者,尚有‘伊尹’,‘太公’,‘辛甲’,‘管子’等。

 

 

 

二, ‘先秦道家文化之興起’

 

西周末年,禮崩樂壞,禮樂文化與巫史文化,逐漸衰落,遂轉入社會下層,為后來之方士與巫覡者所繼承。周代之世卿世祿及官師合一之制度,亦隨之而消失?!肚f子,天下篇》曰‘悲夫,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后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此時介乎貴族與庶人之間的士人階層,迅速崛起,逐步擴大自己之影響,自立門戶,傳道授業(yè),而自成一家之學說,史稱‘諸子百家’,其中最為顯要者,當屬儒,道,墨,三家。實則除儒,墨二家而外,余亦均自道家而出。然而道家之歷史淵源,前文已提及,蓋道家文化雖由來已久,卻是自老子始集其大成,章太炎《諸子略說,道家》亦曰‘數道家當以老子為首’。此處之道家,是指先秦道家而言,非指道家歷史之故?!稘h書,藝文志,道家旨要》云‘道家者流,蓋出于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執(zhí)本’。。。。由此可知,道家文化,是出于史官,歷記總結歷代興亡成敗之道的。其代表人物老子,即是周守藏室之吏,因此得以窺見三代以來之歷書史志,從而再就其中總結歷史之經驗?!兜赖陆洝肺迩а?,其中亦多涉政治與歷史語,引為經驗之談,足以為后世之人效法,漢初黃老之治,即出于此。然而道家文化之博大精深,實足以為百家之首冠,《史記,太史公論六家旨要》曰‘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瞻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摘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此寥寥數語,已將道家精要,概括無遺。太史公去古未遠,尤能道盡各家之精微,然而論及其余諸家,或褒或貶,未有推崇諸家有如道家者。但自先秦以后,諸子百家,亦逐漸衰微,最終則形成儒道兩家,相峙并行之局面,儒家則有孔,孟,荀卿等代表人物,道家自老子后,亦有莊子,關尹,列子,淮南等。實則在先秦諸子之學中,道家陣容并不比儒家差,縱觀漢代之歷史,由崇奉黃老到獨尊儒術之跡象而言,由此概可見二家之影響與實力,雖后來道教之創(chuàng)立,道家一變而為道教,然中國歷史上外儒內道之文化現象, 一直綿延兩千余年,皆未改變。自文景之治以來,直至以后之開元盛世,貞觀之治,以及清代之康乾盛世,無不受道家文化,黃老之術的影響而成。

 

 

 

 

三,‘早期道教的出現’

 

早期道教,即是道教之前身,由道家文化之興起,而過度到道教正式成立之歷史階段而言,這時期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前期之方仙道,與后期黃老道。

 

(一)方仙道

 

 

方仙道是以神仙信仰與長生成仙為目的的早期類似宗教活動的組織,其成員皆稱方士或術士。據《神仙傳》記載,早期之神仙方士,除廣成子與黃帝而外,有名者還有‘彭祖’‘容成公’‘李八百’等人。《史記,封禪書》亦記載有方士‘萇弘’以神仙方術事周靈王。直至戰(zhàn)國時期,方仙道大興,其時神仙方士之最為活躍與興盛的,當屬齊燕之地,‘齊威王’‘燕昭王’等,皆多次延慶方士,及從事長生求仙止活動。迨至‘秦始皇’‘漢武帝’時,神仙方士之活動尤為頻繁,秦皇時之徐福,漢武時之李少君,奕大,公孫卿等,皆是有名之神仙方士,專事求仙訪道之活動,且皇帝亦多次派遣他們至海上三山,求取長生不老之靈芝方藥。足見當時求仙崇道之風的興盛狀況及其影響之大。

 

神仙之說之由來已久,《神仙傳》《列仙傳》之記載,且不必論。今就以歷史典籍而言,早期經典,如《山海經》,《穆天子傳》,《離騷》,《列子》,《莊子》《,淮南子》等經典性史書而言,其中皆大量描繪與記載神仙之事。可見神仙之說,影響深遠,在漢代已被被列入百家之一,并為之作出詮釋,《漢書,藝文志》云‘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其外者也,聊以蕩意平生,同死生之域,而無怵惕于胸中’。然當時之以為神仙家為方技之術,而未列入道家,實則,道家與神仙家,皆為后世道教之主要成分。另有方士鄒衍,亦為戰(zhàn)國時人,大倡陰陽五行及災異妖祥之說,其說結合陰陽數術與神仙方術為一體,亦多為當時神仙家及后世道教所繼承與汲取。后世道教之丹鼎一派,實則直接承襲于方仙道之養(yǎng)生與修煉方術,此時之方仙術士,亦直接演變?yōu)楹髞碇朗浚邔嵤嵌唬欢?,所不同者,只是時間出現之早晚罷了。

 

 

 

(二),黃老道

 

 

黃老道為西漢時期所興起之道家學派,‘亦稱人君南面之術’。實則為帝王利用道家思想之治天下的學術,在當時史稱‘文景之治’其治國方法即以崇尚‘清凈無為’,‘休養(yǎng)生息’等為原則手段。然其淵源,則產生于戰(zhàn)國時期之齊國,當時的稷下道家學派,是其最早的雛形。此派學術,亦祖述黃老,崇尚自然道德,一直流傳至漢初,從而正式形成了‘黃老道家’一派學說。在當時號稱官學,所信奉者,多為社會上層人物,竇太后亦深信黃老之學。然此派學術,除帝王南面之術而外,還包括陰陽五行思想,及神仙家之方術信仰等。陰陽家之鄒衍,與神仙道家相近,前已提及。至于神仙思想之淵源由來則為,因當時之神仙方士,及黃老道家之最初活動,皆在于齊燕之地,故當世之方仙術士,亦多將二家合為一體,最終則發(fā)展形成了現在之‘黃老道’。至東漢明帝時,黃老道正式形成,大都流傳于宮廷上層,漢代之開國功臣‘張良’即為道家人物,最擅拔亂反正之術,后功成身退,從赤松游,足見道家人物之作風行為。嗣后之陳平,曹參,蓋公,河上公,商山四皓等,亦是有名之道家人物。迨至恒帝時期,黃老道名稱,正式載見于史籍。自漢武帝,獨尊儒術,黃老道則退出宮廷舞臺,遂轉入民間活動,后為張角農民起義所利用。然其治國之道,人君南面之術,卻為歷代明君賢王所繼承,影響深遠,不絕如縷。

 

 

 

四,‘道教之建立與形成’

 

 

(一),太平道之起義

 

太平道是中國道教史上最早之大規(guī)?;顒咏M織,然其成分及性質,仍屬于黃老道家,而并未形成正式意義上之道教。因創(chuàng)建人張角亦是侍奉黃老道者,其組織之太平道,只是作為農民起義之手段與工具而已,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創(chuàng)道傳教者。太平道之出現,是為漢靈帝的熹平年間(172-178)其教尊奉的是《太平經》,亦稱《太平清領書》,其書傳自東漢于吉,于吉本人則為當時有名之方仙術士,書中內容則多以陰陽五行與巫覡災異之辭為主。最初,于吉之徒‘宮崇’將書獻之朝廷,朝廷以為妖妄邪說,遂不納。后張角得此書,借以發(fā)展太平道,利用其中之宗教政治思想,以組織網絡信眾。史稱張角‘以善道化天下’。自此以后,四方從之者眾,轉相傳播,十年之間,教徒已達數十萬人,大小洲縣,隨之響應,遂組織黃巾軍起義,攻占州郡,名動京師,后起義失敗,張角亦病死,太平道從此銷聲匿跡,傳承關系不明。雖然數百年后,明教起義,亦尊張角為教主,然已是農民起義之慣用手段與工具,終究非正統(tǒng)意義上之宗教信仰與正統(tǒng)道教組織。正統(tǒng)道教之組織,當自漢天師張道陵創(chuàng)五斗米教始。

 

 

(二),五斗米道之建立

 

五斗米道,又稱正一盟威道,東漢順帝時(126-144),天師張道陵所創(chuàng)立。據史載,張陵曾入太學,通達五經,明帝時出任巴郡江州令,后辭官隱居,學長生之道,順帝時修道于蜀中鵠鳴山。稱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并造作道書二十四篇,開始傳授五斗米道,尊老子為教主,奉道德經為主經,又撰寫《老子想爾注》一書,將五斗米道之教義思想并結合老子五千言而聯系起來,而為傳道之用,自以佐國輔民,養(yǎng)育群生為己任。且設立二十四治為傳教之地,奠定并擴大了五斗米道之發(fā)展基礎。張陵飛升以后,其子張衡嗣教,稱嗣師。衡死,其子張魯繼任,稱系師,世人并稱曰‘三張’。后值天下大亂,諸侯割據,張魯亦因此而大力發(fā)展教團,并設立制定一系列的教規(guī)教制,由大到小,逐一統(tǒng)領,儼然成為一方諸侯,雄踞漢中三十余年,形成了歷史上唯一的一個政教合一之地方割據勢力。史稱‘民夷便樂之,朝廷力不能征’。后曹操攻漢中,張魯遂降曹,五斗米道亦因之而北遷,后又發(fā)展至全國各地。張魯死時,囑其子張盛,攜帶祖?zhèn)髦鞄焺τ』亟鼾埢⑸?,繼續(xù)發(fā)展傳承五斗米道,并秘咐曰‘世世一子紹吾宗之位,非嫡系不傳。此道后稱天師道及龍虎山正一宗,至元朝廷親自敕封天師,命其掌教以來,遂為南方諸符錄道派之統(tǒng)領。 成為與全真丹鼎道派相對立抗衡之一大宗教,發(fā)展傳承至盡,已歷經六十四代。

 

五斗米道,亦稱天師道或正一道,它是中國道教正式形成與確立之標志,然此道崇尚符錄齋醮,可視為上古時期巫史文化與禮樂文化之繼承者,與后世興起之全真道的出處,有所差異,全真道則是早期方仙道之繼承者,注重仙道性命之煉養(yǎng)。張陵天師選擇于蜀中創(chuàng)教,亦是有其歷史原因的。當時之蜀中,原始巫教盛行,張?zhí)鞄熑鹘陶f法后,并對其多有整殤與取舍。近代學者蒙文通亦考證‘五斗米道原為西南民族遺留之巫教成分’是說卻為的論。

 

 

 

 

五,‘道教之發(fā)展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道教的發(fā)展時期,當時除了北遷以及傳播至全國各地之天師道而外,尚出現了新創(chuàng)立之符錄道教 --上清派與靈寶派,此二派后稱茅山宗與閣皂宗,因以二山為其根據地,故有此名。天師道后又稱龍虎宗,并成為該二宗之統(tǒng)領。最終發(fā)展成為江南道教的三山符錄,名振一時。

 

上清派是以奉《上清經》而得名,東晉興寧二年,道士楊羲聲言南岳魏夫人及眾仙真下降,授以上清眾經三十一卷,由隸書寫出,傳予許謐父子,后經道士王靈期加以增飾,遂廣為流傳,信奉者日多。然此道之淵源,實則來源于天師道,被尊為上清祖師之南岳夫人魏華存,即為天師道女祭酒。此派后經許穆、許翔、馬朗、馬罕、陸修靜,孫游岳,至陶弘景時,遂集其大成,而演變茅山宗,以句容茅山作為傳道之中心及基地。陶弘景,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謚貞白先生,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出身于江東名門丹陽陶氏。后辭去官職,"脫朝服掛神武門,上表辭祿"遂退居句容之茅山修道歸隱,經歷數十年間之苦心經營,而使茅山成為上清派之發(fā)展活動中心,史稱茅山宗,又撰作《真誥》一書,記載茅山道教之發(fā)展史。當時陶弘景與梁武帝交游甚篤,弘景雖歸隱后,然每有國家及軍機之大事,輒至茅山請益弘景,時人稱‘山中宰相’。陶弘景亦為道門一時之杰,除開創(chuàng)茅山宗而外,閑暇之余則從事著述,在醫(yī)藥﹑化學﹑天文歷算﹑地理軍政﹑文學藝術﹑道教儀典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以對于藥物學與煉丹學的貢獻為最大,在中國歷史與道教史上皆影響深遠。

 

靈寶派之出現,大約與上清派同時,以傳授《洞玄靈寶部經》而得名。其傳承授受關系,據說由葛玄傳于鄭隱,再由鄭隱傳葛玄之孫葛洪,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樸子,晉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其出身本江南氏族,曾受封為關內侯,后隱居羅浮山煉丹修道,隱居著述。抱樸子于落浮山去世后,以付兄子海安君,至從孫葛巢浦,巢甫并造作《靈寶經》30余卷,以隆安之末,傳道士王延慶,徐靈期等人,世世錄傳。后至南宋年間,道士陸修靜始搜集并大規(guī)模整理靈寶派諸經,“更加增修,立成儀軌,于是靈寶之教遂大行于世”。陸修靜字元德,吳興東遷(今浙江吳興東)人。少宗儒學,及長好方外之游,后入山修道,初隱云夢,繼棲仙都,并廣為搜求道書,尋訪仙蹤,遍歷名山海岳,聲名遠播。陸氏之道法傳承頗多,除為靈寶派之集大成者而外,且為南天師道之改革者,并刪訂整理道教之齋醮科儀,因而成為道門一代宗師。陸氏一生之功績除弘宗闡教,改革道門外,還撰著了大量道教書籍,其中有關齋戒儀范者尤多。今《正統(tǒng)道藏》存有《太上洞玄靈寶眾簡文》《洞玄靈寶五感文》《陸先生道門科略》《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愿儀》各一卷。其影響之深遠,實可與陶隱居,抱樸子,并駕齊驅。

 

天師道自隨張魯北遷而后,因組織渙散,群龍無首,教規(guī)教制日漸松弛,此時在北魏的寇謙之,南朝之陸修靜等,應運而出,予以改革,使其趨于正規(guī)化,而為官方承認之正統(tǒng)宗教。寇謙之原名謙,字輔真。祖籍上谷昌平(今屬北京)人。史載寇謙之夙好仙道,有絕俗之心,少年時曾修張魯之術,服食餌藥,歷年無效。后隨仙人成公興,隨之入華山,采食藥物不復饑。繼隱嵩山,修道七載,聲名漸著。后出山傳教,改革再北方已不合時宜之五斗米道,并得到北魏太武帝之尊崇和支持,其改革北天師道之主要內容為,一是取消蜀土宅治之號,不再沿用五斗米道以師為治的管理體制。二是廢除天師祭酒道官私置治職和世襲舊制,改革三張祖孫世襲天師之位的傳統(tǒng)。三是革除三張時期租米錢稅制度,道民只需交紙三十張,筆一管,墨一錠,以供修表救度之用。四是除去男女合氣之術,五是宣示“新科之戒”,提倡禮法,按儒家倫理道德規(guī)范,并增訂道教戒律和齋儀。如此以來,北方天師道經過寇氏改革后,遂為官方所承認與重視。而南方之陸修靜亦改革了江南一代的天師道,并加以整頓以及收集整理大量道經,制訂和規(guī)范了道教的齋醮科儀。天師道從此以后,日趨正途,經久不衰,實有賴于寇謙之,陸修靜等人之功。但南北天師道自寇,陸二人后,傳承不明,似遂回歸于龍虎山天師道。

 

 

以上是為道教歷史之發(fā)展并擴大時期,但此時仍以天師道及茅山宗上清派,及閣皂宗之靈寶派為主。這種局面,至隋唐時稍有改變。

 

 

六,‘道教之興盛時期’

 

中國道教至南北朝改革發(fā)展以后,活動日益興盛,且在此基礎上又分衍流變出許多支派。至唐朝時期,李家王朝一統(tǒng)天下,因皇室自言為道教祖師老子李耳之后,遂大興崇道之風,上至帝王將相,下及百官士庶,無不熱衷于求仙方道,大詩人李百,賀之章之輩,亦是有名的道教信奉者與追求者。當時受皇室尊崇之道士有,上清派茅山宗的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貞,李涵光,吳筠等人。樓觀道是老子弟子尹喜所開創(chuàng),皇室念及其與老子之關系,對樓觀道亦多有尊崇。除受皇室尊崇而聲名遠播之高道而外,在民間還有藥王孫思邈與純陽祖師呂洞賓,呂洞賓又稱呂祖,是道教八仙之一,以及全真道南北二宗共同尊奉的五祖之一。呂洞賓為一時之內丹大家,稱其內丹學得于漢代鐘離權,鐘離權又得之于王玄莆。內丹學,又稱丹鼎派,因與正一道之符錄派有別,內丹學講究性命雙修,得道成仙,以其歷史淵源而論,實則源于戰(zhàn)國至秦漢時期之方仙道。秦漢方士早期亦主張修道煉丹,以其跡象而言,似乎是內外丹道雙修,因為漢代方士魏伯陽作參同契,亦言內外雙修,但自漢代以后,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一直都是以內丹燒煉為主,而內丹之學卻隱而不顯,后因服食外丹之人,中毒者頗多,死亡頻率亦高,遂失去人們對它的信任,而煉丹家亦由外丹逐漸轉向為內丹修煉。內丹學雖由來已久,但真正將其展現并明卻提出的是隋時羅浮山道士‘蘇元朗’。然而蘇亦主張 “內外兼修”而以內事為主,此后內丹理論漸趨完善。唐朝時期,還興起一股新道教哲學之風,史稱‘重玄學派’其學是將道佛二家之精義揉雜于一起,以抗擊當時興盛之佛教哲學,其代表人物有王玄覽,成玄英,李容等人。

 

自唐朝以后,道教的另一個興盛時期,則為宋朝。宋代帝王趙氏,因效仿李唐王朝,也搬出一個姓趙名玄朗之神靈,大加崇奉。且大興宮觀土木,廣建齋醮科儀,并制造天書,天神下降等活動,以維護其統(tǒng)治之神威與神圣性,又提倡學習道經,設立道學制度與道學博士,命人編修道史,道藏等崇道之舉,同時又召納延請黃冠羽士,入宮談玄論道,其中教著名者,則為儒宗道祖陳摶,以及茅山宗師劉混康,神霄大師林靈素等。通過這些崇道活動的推行,遂使當時道教盛極一時。至南宋時期,神霄道教逐漸發(fā)展擴大,分衍出許多支派,除了傳統(tǒng)的三山符錄道派而外,同時還出現了神霄派,天心派,清微派,東華派,以及凈明派等,凈明派雖為晉代許真君所流傳,然其興盛成形卻是在宋室南度后的建炎中,西山道士何真公出世重新,建立凈明道‘翼真壇’,并制造道經,傳度弟子。符錄道派的分化與演變,標志著道教之逐步興盛與壯大。

 

與此同時,南宗金丹道與北方三大教派亦逐漸興起。南宗金丹道是道教內丹道之重要派別,創(chuàng)始者為北宋張伯端,張伯端又號紫陽真人,稱其學傳自五代時期的燕國宰相劉海蟾,劉海蟾又得之于純陽呂洞賓。金丹派南宗自張伯端后。歷經五代而傳至瓊山白玉蟾,始集其大成。而白實際又為南宗教團之正式創(chuàng)建者,在此以前,南宗傳承僅為師徒之間,經過白玉蟾及其弟子彭耜之努力,遂建立靖壇宗社之傳道組織。但不久以后,全真道教南下,很多南宗弟子加入全真道,并欲為兩者合流為一,因二者皆同出于鐘呂祖師門下,有認祖歸宗之意。

 

金元時期,民族矛盾日益加重,在金人女真族統(tǒng)治之北方,迅速崛起并發(fā)展的有三大道教,即太一道,真大道,和全真道。太一道為衛(wèi)州(今河南汲縣)人蕭抱珍所創(chuàng)立,迅速發(fā)展,傳至元朝時元佑與泰定年間,七祖蕭天佑后,傳承遂不明,再無有嗣教者,似融入于正一教。真大道,初名大道教,創(chuàng)自滄州樂陵(今山東樂陵)人劉德仁。自創(chuàng)建以后,亦如太一道一樣,迅速崛起發(fā)展,很快遍及北方各地,但至泰定年間,十二祖張清志去世以后,其傳承遂湮沒無聞,據考證,似已歸流于北方正值興盛之全真道。

 

全真道,是北方三大教派之最強盛與影響及流傳最久者。全真道創(chuàng)立于京兆(陜西)咸陽人王重陽,教門內稱重陽祖師。重陽祖師,早年業(yè)儒,后又考武舉,得中甲科,然署職卻為一酒稅小吏,郁郁不得志,遂棄家入道,于干河鎮(zhèn)得遇鐘離二仙,傳授金丹大道。后于終南山掘地閉關兩年,號曰‘活死人墓’。后修道有成,自焚其庵而去。只身前往山東傳教,先后在山東寧海,登州等地活動,收七大弟子,號曰北七真,是其早期傳教之主要骨干成員。因山東古屬齊燕之地,是戰(zhàn)國秦漢神仙方士的活動中心,有其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與人文基礎。北七真亦皆為齊魯人士,他們與重陽祖師,先后在各地創(chuàng)立了三教七寶會,金蓮會等。而直接以‘全真’之號名其教,自此以后,四方前來入道皈依者,接踵而至,數年之間,全真之教遂大行于世。

 

重陽祖師羽化仙去以后,全真七子亦在各地修行,自立門戶,以傳全真之教。時最負盛名者,當屬龍門派的開創(chuàng)者,長春祖師丘處機,丘處機自為重陽祖守墓完畢后,則只身前往陜西潘溪,苦修六年,后又去隴州龍門山隱居七載,依舊苦修如前,于是道業(yè)大成,聲名四起。元朝,金庭以及垂危之宋室以爭相邀請。但丘處機審時度勢,依然接受元庭之召請,歷經兩年,始達成吉思汗駐地,因進以一言止殺,上天有好生之德,從而振救中原蒼生無數,四方人士,亦因之而歸心,紛紛加入全真道教。元太祖亦對其敬重有嘉,尊為國師,并命其掌管天下道教,自此道門及全真之盛,古今未有。但自長春祖師羽化后,全真道遂遭胡僧之妒,主動挑起事端,而在前后數次之佛道辨別中,全真道皆敗陣,而結束其鼎盛之局面。

 

 

縱觀前面所述,道教自隋唐以來,歷經宋,遼,金,元,皆為其興盛之時候。然在唐代仍以茅山宗及樓觀道最受推崇。北宋南宋兩代,符錄道派興起,并繁衍出諸所派別,皆興盛一時,經久不衰。直至金元時期,全真道教興起及元世祖敕封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并命其掌管江南道教,統(tǒng)領諸家符錄道派以來。道教遂形成北全真,南正一,兩大道教相對峙的局面,一直傳衍至今。

 

 

 

七,‘道教之衰落時期’

 

道教自明清以來,因民族矛盾之抵觸及西方列強的入侵,道教亦隨著傳統(tǒng)文化,漸趨于式微。但明朝歷代帝王,大體來講,還是比較尊崇與信奉道教的,道教在有明一代,亦頗為興盛。但其時的全真道,經過元朝辯經之敗,遂不顯于時,且因全真道當初與元庭關系較為密切,而不受明帝王重視。明朝對全真道之最尊崇的高道,當屬武當祖師張三豐了,但觀其跡象而言,原因有兩點,一‘則是永樂皇帝,崇信真武,自言其靖難之役亦得真武大帝之助,因而對真武信仰,崇敬有嘉。二‘則是仰慕武當高道張三豐,然張三豐一向以隱仙自居,不顯于時,永樂帝多方尋求不得,而欲大修武當山,希望能感恪張仙之到來,自永樂十年始,歷經六年之時間,耗費無數巨資與人才物力,終于建成武當山大型道教建筑群,號稱九宮八觀七十二庵,然后延請高道入住其中,自此以后,武當道遂大興。

 

武當道,又稱‘三豐派’開創(chuàng)者為明代張三豐,此派是結合內丹修煉于內家武術于一體的獨特道派,堪與達摩之少林一派相比。然張三豐本人則是全真弟子,所以三豐派當屬全真道之支派。后世尊張三豐為祖師的道派,尚有十余家之多,其中較為著名者,除武當道而外,當屬嶗山金山派,嶗山派亦稱金山派,始祖孫玄清,為張三豐云游至嶗山之時收的弟子,后玄清修道有成,白云坐缽,京師祈雨,名動一時,受皇帝敕封為‘護國天師佐贊教紫陽真人’,而回嶗山開創(chuàng)金山一派,自此以后,嶗山派與武當道等三豐道派,皆經久不衰,一直遞衍至盡。

 

然而在整個明代,全真道一直不顯于時,湮沒無聞,而武當道之興,卻彌補了全真道之沉寂。在當世之時,武當道堪為全真道之代表了,而全真道之代表人物,亦止張三豐一人而已。除此而外,明代所推崇的道士之中,最為貴盛者,則是正一道之陶仲文,與邵元節(jié)。然‘陶’‘邵’二人,正史野史皆對其褒貶非一,或有以為妖術而獲寵者,或有以為獻媚人主而穢亂宮廷者,然不可執(zhí)一而論,要之,其二人卻是有明一代,道士之中最獲寵信與尊貴者,此當無異議。除此二人以外,正一教之中,對道門有功而為朝廷崇敬的高道尚有趙宜真,劉淵然師徒。趙宜真,號‘元陽子’但趙氏之師承頗多,既傳清微,凈明之學,又兼習全真及南宗之道,并精通醫(yī)藥與‘正一天心雷法’之術,是為明代道教之集大成者。其徒劉淵然,亦為道門一時之杰,以能呼召風雷聞名于世,朝廷多重之,命其敕建金錄大齋,公卿士大夫多樂與交往,后給二品印誥,并賜號‘長春真人’,真人后去云南,闡道南召,創(chuàng)立道教長春派,流傳至盡,其徒‘邵以正’亦名重一時,領京師道教事,明史亦對其頗有嘉議。

 

正一天師,自洪武大帝繼位后,因問難曰‘天豈有師乎’遂降正一天師之號為‘大真人’仍命其領道教事。但明代諸天師之中,最有影響者,當為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張氏在當時號稱‘列仙之儒’,博學能文,士夫大儒,亦多重之。張宇初著有詩文集《覲泉集》與道教之規(guī)章律令《道門十規(guī)》等,在龍虎山祖庭并祀的三大天師之中,除祖天師張道陵而外,余則為張繼先與張宇初,足見其在正一道影響之大。

 

除上述諸人而外,在民間則有揚州陸西星,闡揚內丹修煉學說,史稱其學為內丹東派。明末伍守陽,亦為一代內丹大家,后收弟子柳華陽,而開啟內丹伍柳派。但因其煉丹修道,不事符錄,仍與傳統(tǒng)道教有別,可歸之于道教丹鼎派。然陸西星自稱得呂洞賓之傳,而伍柳派又為龍門北宗之流裔。因呂祖亦為全真祖師,故其派皆可隸屬全真門下。明代道教之可見于史及其有影響者,亦在于此。

 

入清以后,民族矛盾日益尖銳,清庭又崇奉喇嘛教,并頒為國教。正一天師,因為漢人之宗教,遂一貶再貶,最終甚至禁止天師參加朝政及進京覲見。道教之衰,自此而始。再加上西方列強之入侵,傳統(tǒng)文化亦逐步失去主導地位與影響力度,道教亦隨著傳統(tǒng)文化一樣,漸趨式微。然清初步之全真龍門派,卻呈復興之勢,全真道在當時沉寂已久,經龍門七祖王常月之復興,公開傳授三壇大戒,遂使皈依受道者日眾,自此以后,全真道遍傳南北各地,大興宮觀,發(fā)展教徒,直至晚清近代,仍有一定之實力與影響力。

 

 

八,‘近代中國道教’

 

近代中國,自晚清民國以來,即連年征戰(zhàn),民不聊生。道教亦在其艱難逆境之中,茍延殘喘。并不可能談何發(fā)展了,全真道則守其香火,誦經受戒,或因亂世而隱居山林,不干世事。正一道亦賣其符錄,拿妖捉怪,驅魔除邪,為人作齋打醮,以資生活之用。 然而兩派中人,在此期間并未有甚大的作為與影響力,在道教內部,北有沈陽太清宮方丈‘葛月潭’,開壇傳戒,名振東北,南有襄陽武當山道總‘徐本善’,大修神道,影響一方。余則北京北云觀與成都二仙庵等地,亦廣開戒壇,講經說法。但其影響力與收效,亦趨式微,在早期,有全真道北云觀二十一代陳明霖方丈,上書袁大總統(tǒng),要求成立‘中華民國道教會’,雖得到允準,但不久后即解體,龍虎山六十二代天師旭聞訊,亦于上海成立‘中華民國道教總會’不久亦失敗。后陳明霖方丈于白云觀二次傳戒完畢后,因時局紛亂,遂出走,天師張元旭亦去世。此時之全真道,群龍無首,惟有江南五省之全真道代表人物,杭州李理山,最為有影響。張元旭去世后,其子張恩溥,遂繼任為六十三代天師,掌正一道教。其時張恩溥與李理山,幾欲聯手,而希能成立正一道與全真道統(tǒng)一性之全國道教會組織。卻因意見不和,以及領導人問題之關系糾紛,遂作罷。后張恩溥天師隨國民政府去臺灣。

 

然而近代道教史上卻出了個頗具影響之道教居士,此即是陳攖寧先生。陳先生早年為儒家秀才,后因喜好神仙之術,遂周游訪道,得遇至人指點,而歸依道教,又曾于上海白云觀,攻讀三年道藏。此時先生之道德修養(yǎng)于道教知識,日漸豐富,旋即入幕上海仙學院,任學院教授,及《仙學月報》與《揚善半月刊》主筆。先生借此展開陣地,大肆弘揚與傳播內丹仙學,在教內教外皆產生很大影響,解放以后,先生因在道教界聲望之重,被推舉為第一屆道教會副會長與第二屆道教會長。先生一生,著述頗豐,皆為闡揚道教內丹性命雙修養(yǎng)生之作。先生遂為近代公推之養(yǎng)生大家與神仙家,其學術思想亦自成一家,號稱‘仙學’實則先生之仙學本為道教全真派及丹鼎派之修煉方術而已,先生將其鉤陳出來,獨弘其精華,亦是有其價值意義的。

 

 

 

九,‘當代中國道教’

 

1949年,全國解放,中國共產黨成立,道教亦從封建社會中解救出來,重新獲得新生與活力。至1956年夏,沈陽太清宮方丈‘岳崇岱’聯合全國各地其他愛國高道,要求發(fā)出組織‘中國道教協會’很快便得到各地高道的響應和支持,公推‘岳崇岱’方丈為‘中國道教協會’第一屆會長。道教協會自成立以后,即迅速開展道教工作,積極貫徹落實宗教信仰政策以及學習各種法律規(guī)章制度,廣泛培養(yǎng)并團結廣大道教人士,繼承和發(fā)揚道教之優(yōu)良傳統(tǒng),以及研究弘揚道教歷史文化等活動。自此,中國道教結束了歷史上處于渙散之狀態(tài),而有了一個正規(guī)而統(tǒng)一的全國性道教會組織。但不久,反右運動在全國展開,亦波及道教界,教內很多高道,皆被打為右派分子,岳崇岱方丈亦含冤而逝。1961年,著名道教居士陳攖寧先生當選為中國道教協會第二任會長,提出開展對道教學術的研究活動,出版并創(chuàng)辦道教刊物,成立中國道教研究室以及道教徒進修班,大力培養(yǎng)道教人才。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fā),中國道教協會工作停頓,在此期間,道士被遣散,道觀被封閉,至1979年,文革結束以后,中國道教協會才開始恢復工作,各地遣散之道教徒也陸續(xù)回到宮觀,開展正常的宗教活動。中國道教協會開展至今,已經歷七屆理事與會長。

 

 

中國道教發(fā)展至今,也經歷了兩千余年的波折與風浪,在歷史上亦經歷無數次興衰起落。

今日的中國道教,也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之處,第一,道士們信仰的淡化,都受到外面經濟利益的影響,第二則是道觀組織管理的松弛,清規(guī)戒律亦失去其應有之作用,諸如此類現象,都大大地影響和阻礙了道教的發(fā)展與弘揚。道教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積淀而成的宗教,不管在歷史上,還是在今日,其價值與內涵,皆是不可忽視的。道教將來的發(fā)展,除了靠需要維持傳統(tǒng)之教義信仰與修道積德而外,還需要加強對道教文化之發(fā)揚,以及對道教人才之培養(yǎng)。如今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正在積極地復興之中,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道教文化,它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只根底,至今日,越來越受道西方各國的關注和重視,我們作為炎黃子孫,華夏人民,有必要,也有責任去繼承和發(fā)揚它。道協會長陳攖寧先生曰;武力侵略,不過裂人土地,毀人肉體,其害淺。而文化侵略,直可以奪人思想,劫人靈魂,其害深。國學大師南懷瑾亦曰;傳統(tǒng)文化以至于今,已衰微之極,倘若將來欲振興國學,復興華夏文明者。應當把三教百家之傳統(tǒng)文化相互結合,汲取精髓,揚其精華,而使之與西方文化相互融合貫通,立定自家之歷史文化本位,如此方才有望復興五千年華夏民族之精神與靈魂,不可使一朝失其墜序。由此可見文化思想之重要,萬不可忽視遢等。

 

然而道教文化之多端,不可執(zhí)一而論,在中國歷史上,道教文化就對中國之政治經濟,哲學思想,文學藝術,天文地理,物理化學,醫(yī)藥養(yǎng)生,以及民俗信仰等個方面,皆產生過深遠之影響,雖然在今天的社會,歷史時代已經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但道教文化的精義總有其可取之處,期望能夠好好研究它,發(fā)揚它,繼承它,以期能夠回報社會,為眾生,為家國服務。道教之文化要延續(xù),道教之精神,亦要世世代代傳承下去。這也是道教傳承發(fā)展之唯一途徑。

 

后序

以上是對道教前后數千年歷史以及其發(fā)展傳承之簡要概述,并作出一些自己的觀點。希望大家能夠更好的了解中國道教,學習道教精神,弘揚道教文化,是為吾之愿望,在此因時間及篇幅有限,不復贅述。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