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fēng)水精要 地理精語粹言(穴說) 耕田的山里人 穴,花木之果實(shí),風(fēng)水之終極目標(biāo),陰陽轉(zhuǎn)換之樞紐,得脈、乘氣、識意之歸屬。 陰陽認(rèn)穴,星體看穴,龍虎辨穴。 【正穴】 (窩、鉗、乳、突) 1、窩穴:穴星開口 有四格:深窩、淺窩、闊窩、狹窩,皆以左右兩掬均勻?yàn)檎瘢笥也煌瑸樽兏瘛?/p> 其體有二 張口窩,左右不交會; 藏口窩,左右交會。 四格之形,各有俯仰不同—— 身俯,則須窩中微有乳,穴就乳脈; 面仰,則須窩中微有突,穴就突頂。 開口穴—— 靈光合聚于中,有太極暈; 余氣分行于外,有其氈唇; 雌雄相顧,有陰陽; 血脈交通,有氣脈。 2、鉗穴:穴星開腳 有五正格:直鉗、曲鉗、長鉗、短鉗、雙鉗。 有三變格:仙宮,邊直邊曲;單提,邊長邊短;疊指,邊單邊雙。 八格各有二體: 一是鉗中有微乳,乃乳穴變來者,要兩邊界水明白,頂頭圓正。最忌乳頭粗硬,界水淋頭,腳下漏槽,左右折陷,元辰直長。 一是鉗中有微窩,乃窩穴變來者;要弦棱明白,忌落槽貫頂。凡開腳之穴,靈光向內(nèi)而潛藏,余氣貼身而護(hù)衛(wèi),頂上端圓,鉗中氣聚。 弓腳必須逆水,單股最宜彎釣,否則案不橫欄,水必傾瀉,謂之假鉗,最宜詳審。 3、乳穴:穴星兩臂中間垂者 有四正格:長乳、短乳、大乳、小乳。 有二變格:曰雙垂乳、三垂乳。 六格各有二體: 一是左右兩臂弓抱,紐會; 一是左右兩臂弓抱,不紐會。 乳穴最忌鐵露曲折,故必有兩臂衛(wèi)區(qū),方為真的。 六格之形不一,各有俯仰不同—— 身俯,陰也,則須脫煞就粘; 面仰,陽也,又宜湊球接脈。 垂乳,生氣凝聚而下垂,靈光發(fā)露而外見,最喜兩宮俱到,一乳正中,圈中舒陽。四字要緊,乳上光圓。 4、突穴:星暈平軟、中起者 如雞心、魚泡、鵝卵、龍珠、旋螺、覆釜、覆杓之類。 二正格:大突、小突; 二變格:雙突、三突。 高山,要左右環(huán)抱,高山亦要得水,穴前有掌心窩,忌孤露受風(fēng),若無掌心,則祿不聚,主清貴; 平洋,要界水明白,平洋更要藏風(fēng),左右擁護(hù)相照,忌突穴不藏。水口羅星,面前水聚,主吉利。 【怪穴】 凡怪穴,多以四應(yīng)取用,方屬有據(jù)。俱以山峙水凝,龍止氣暖,精光吐露為準(zhǔn)。 1、邊窩穴: 窩弦缺一,淺狹平坦,藏聚有情,四方夾拱,缺邊要緊夾,此穴多出高山,為仰高之體。 2、并窩穴: 一星有數(shù)窩,兩窩下兩穴,三窩下三穴,要窩中圓凈,弦棱明白。 3、分鉗穴: 開口結(jié)穴,兩鉗分左右,鉗中藏聚,穴中不見兩邊分飛之勢,下有氈唇且平坦,外護(hù)要包里,生氣融結(jié)。 4、合鉗穴: 龍脈已盡,星辰已止,會處峻硬無穴,鉗中又無微乳、微窩,氣融在下,兩鉗收處,中間合聚成穴,微有突泡,如鉗之鉗物,似“玉筋夾饅頭”形。要?dú)执綀A整,夾耳有砂,曜氣證應(yīng),人中水出,清氣從兩鉗而合,鉗中有低處有水,如人鼻孔下,人中樣。 5、閃乳穴: 乳偏落閃在一旁。龍勢到此起頂,而中間粗硬、斜曲,無穴可下,正氣閃在一邊,乃以中腦為護(hù)衛(wèi)。此穴最為難認(rèn),極宜乳頭光彩、兩掬有情、不粗不峻,方為合格。 6、側(cè)乳穴: 乳從側(cè)落,偏于一旁,而不正之謂。蓋閃乳猶在正頂下,側(cè)乃脫頂受局矣。最要穴前一掬有情,外山湊集交固。凡側(cè)窩、側(cè)鉗穴,類此。 7、鴿突穴: 突泡微起,不明之謂。穴星平面闊大,微有突泡、微有界水,粗看則無,細(xì)看方知其為太極暈也。 8、并突穴: 兩突相連,法當(dāng)扦兩突交界之間。以其兩突合氣,融聚在中。此穴至難認(rèn)會,如兩虎爭肉形。 騎龍脊上突泡,過峽腰上鶴膝, 前面須得堂局,背后須得好山。 9、有窩不葬窩穴: 似窩非窩,無脈無氣,堂局不整,砂水不照,氣落腕腋, 微微起泡,老蚌吐珠,堂局砂水,證應(yīng)有情,方為真的。 10、有鉗不葬鉗穴: 鉗中低陷,不結(jié)正穴,就脈棄鉗, 鉗棱明白,緩來急受,挈高蓋穴。 11、有乳不葬乳穴: 乳上直硬,陰盛不舒陽,或不中不正、迷竄他顧。顧處點(diǎn)穴,以后樂、前唇、左夾、右照、聚氣、藏風(fēng)為確。 12、有突不葬突穴: 突上頑飽、粗硬、不開口、不舒陽,無穴可立??炊埳?,就開面堂局,砂水有情,伸頸如“元龜伸頸”,月角如“明星伴月”狀用之。 13、提月穴: 取水中圓泡,龍勢入水,左右皆到,以證佐取用。穴在水中,要人立穴中力足。以脈水無飄蕩之嫌,方好。 14、頑石穴: 山盡頑石,鑿開用之,以案正、堂圓局緊、砂明、水聚,脈到氣止,用人工打開頑石用之,怪甚。 15、水中穴: 止于水,不得不葬于水;猶止于石,不得不葬于石。 山下有干源、深窟,天雨即注,中無泉竅,用土大封塋堆,水從兩邊流走; 平地有池湖、水窩,池湖須有石跡,水窩要看氣脈,用傳本石塊砌成,是名法葬。 16、斬關(guān)穴: 龍腰截氣,以出脈處即成穴場,有堂局,前去之砂回頭作朝,左右龍虎身上生峰,頂頭星光照住一穴,護(hù)衛(wèi)俱出,本身發(fā)福速且悠久。 17、走珠穴: 小墩阜,三、五、七個(gè)者,是。一個(gè)者,非。以口面、堂氣、包砂、穿脈立穴,甚匆離脈,離則無氣,不發(fā)。 18、騎龍穴: 山脊之上,四山相護(hù),水聚堂心,勢成中聚。必定四山端拱,堂局環(huán)聚。 隨星辰立穴,或后坐、向前順騎; 或前坐,向后倒騎; 或坐左向右,或坐右向左,左右騎。 若面前八字水分流,最忌;斜飛逃竄,更兇;砂不垂頭,垂頭砂得一、二峰亦兇。 19、仰高穴: 在山之頂,平面星辰,四國無缺,朝對有情,水不走泄,勢成上聚。 一等堂內(nèi)窩聚,天雨即注,天晴則涸,名仰天祿; 一等堂中有水,四時(shí)不涸名仰天湖。 俱要近穴,不接不離之間。 20、沒泥穴: 在田中心,田要高低大小相間,分脊界水明白,外隍周密多名沒泥蛇田畔鰍藏沙龜?shù)刃巍?/p> 21、漱石穴: 山盡頑石,穴內(nèi)有土,此穴最好。要得頂頭潤澤,無延巖粗惡之象。 22、石占穴: 穴在巨石下,龍勢既到,砂水拱照,穴場巨石鎮(zhèn)塞,法當(dāng)剖破此石,則穴成矣,此穴情大奇。 又有樹占穴,亦然,或遇大風(fēng)大雨拔出,或古株朽爛,樵子掘鋤,蓋地運(yùn)將見,以待有德。 【葬法】 葬法雖多,不外“取氣接脈”四字。 穴上宜乘,不可斗煞; 穴上有球,就球以乘。 脈來強(qiáng)硬雄直,穴用饒減放送,以解沖腦散之弊; 脈來柔緩平和,立穴吞縮接迎,規(guī)避沖腦散之弊。 息者,一陰初生;脈者,一陽始復(fù)。 穴下宜相水,不可犯冷; 穴下宜唇厚,開唇就祿。 脈勢平緩,宜吞入以取脈; 脈勢急直,宜吐出以取穴。 取點(diǎn)要義,上乘頂蓋,下看合襟,左右辨牛角、蟬翼砂,蝦須、蟹眼水,四周八國好峰證應(yīng),正中作穴。 左邊護(hù)穴有情,穴居左; 右邊照穴有情,穴居右。 形勢到便緊緊挨去,放松便要脫氣。 葬氣,葬脈不如葬氣,葬氣乃易移山頭,以取旺氣,速發(fā); 葬影,法葬之葬,法在形里,會意之葬,意在形表,葬影雖高,星光照任為影,此用前后退推左挾右以取穴者多犯脫氣病,故發(fā)遲。; 葬脈。穴場一定,半移移動不得,發(fā)福最快、最穩(wěn)。 脈柔緩,則用蓋法,從其頂上扦之; 脈峻急,則用粘法,從將盡處扦之; 脈直硬,則用倚法,倚左右不斗煞; 脈橫過,則用撞法;剛半撞柔全撞; 橫龍須貼合。 息形若短,則用斬法,在盡將未盡處斬之,有似乎粘,但粘穴稚嫩,而斬穴則老堅(jiān)也; 息形若長,則用截法,截去前段,為余氣; 息形若高,四畔逼至,則扦其頂,若吊起然; 息形若低,四畔平和,則扦其足,若墜下然; 窟形狹緊,只容一二棺者,四扦無隙; 窟形寬闊,或偏必求其融結(jié)之突扦之; 窟形狹小而洼深,則底有水氣,須用土或石或磚培起,放棺其上; 窟若半淺不狹緊,真氣卻蓄聚中間,則壙底用傳布水曲折,依法放水出去,使壙中干。 突單用挨,雙則用并, 中正用斜,偏則插同。 脈息窟突四象葬法,用蓋粘倚撞、斬截吊墜、正求架折、挨并斜插,凡十六法。 【作法】 目力之巧,工力之具。 神迎則煞避,化煞亦可為神; 官變則鬼見,變鬼亦能作官。 作法雖多,不外“注脈引氣”四字。 上圓曰球、曰孩兒頭、曰化生腦,皆毯檐上之名; 下圓曰檐、曰下尖、下合,現(xiàn)襟唇氈皆球檐下之名。 左右夾扶,曰牛角、蟬翼、蟹眼金魚;皆左右薄砂、淺水之名。 作堆作頂,休破頂,法當(dāng)修頂,不可打破; 金泡作唇,勿傷唇,法當(dāng)整唇,而勿傷唇。 明堂左右山為財(cái),面前交會水為祿。亦有打開唇口,以親生氣,而就祿迎財(cái)者,莫混塞,左右界水宜修開,不宜堆塞。 牛角、蟬翼宜裁成,不宜傷殘。或過焉,則裁其過。 土有余,當(dāng)辟則辟;不及焉,則適于中; 砂不足,當(dāng)培則培;截長短,損高益下。 是以,墻垣、土堆可以知其吉兇,護(hù)身則言,沖堂則兇; 竹籬、松柏可以察災(zāi)祥,在神方障隔則衰、煞方遮斷則盛。 徽州城,造樓以制五鬼; 將軍仗劍于劍面堆九星,而夫人發(fā)九瘦; 范香溪祖墳案山造塔,工方成,而九子落職; 豐城“折角蜈蚣”,培成龍角,而湖范大發(fā)。 古仙作用,固舉不勝舉也,不善者,泥乎自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皆目力之巧,工力之具。 作堆法有三: 大塋堆、小塋堆、薄塋堆。 穴場寬平,陽多陰少,窟深低洼,俱用重塋,厚壘太極堆,用小塋堆; 穴情緊小,陽少陰多,如銜珠坐、蟹眼坐、燕窠坐、旋螺坐之類,用小塋堆; 或陰氣凝重,陽氣不舒,則薄封以開陽,用薄塋堆; 或穴略低,護(hù)略高,則薄堆以深藏。隱山者,不立塋兆,或因山成墳。不樹者,不立墓碣,不作向方。此等作用,一或少差,能令真穴不發(fā)。 三法有五行: 金堆,圓如饅首,或頭圓腳整; 火堆,三角,若斧形,即馬鬣封也; 木堆,頭回身直,形似眠蠶; 土堆,腦平身方,勢似平臺; 水堆,腦圓身曲,疊為數(shù)級,高似塔錐,低若席帽。 尚有浴瓜、無堆之宜,浴瓜者,略作薄堆。無堆者,竟不用堆。俱當(dāng)分辨吉兇。如土星結(jié)作,堆水堆則兇。金、水二堆則吉。 法有增龍補(bǔ)虎: 全無者,宜補(bǔ); 本有而低者,宜培,或雕出一龍虎,雖有而不明現(xiàn)者,宜雕出一龍虎,功效極速。 一培、一雕,發(fā)生最快。 理有穿財(cái)就祿: 財(cái)一左右貼身砂;祿一穴前元辰水。 開取財(cái)?shù)?,?yīng)驗(yàn)若神;能開能取,發(fā)財(cái)更速。 若傾瀉,高筑案山,則氣收、水收; 若險(xiǎn)峻,寬砌拜堂,則唇補(bǔ)、局補(bǔ),是能轉(zhuǎn)禍為福; 若砂腳飛揚(yáng),引壘深入,如窠中坐、窩內(nèi)隱之類,則見日頭轉(zhuǎn)面,而環(huán)顧。于穴中不見飛揚(yáng)之腳,只見砂頭之顧,此收砂、移砂也; 若水流散亂,移向平洼低平洼水聚處,則見儲蓄澄凝而留情,是可移兇作吉。 墳上草木茂盛而榮華,只因草木隔斷兇神; 墳上草木忽然摧折,禍立見,但收進(jìn)兇神。 吉星之方,有林木隔斷,亦減福; 穴前培垣閉塞,而貧賤,隔斷好水。 骸得氣,遺體受蔭—— 富者,膺天地之富氣,家無立錐; 貴者,膺天地之貴氣,不事詩書,終為官; 貧賤者,膺天地之貧氣、賤氣,雖生朱門,難免餓孳,名登仕籍,卒為城旦。 江轉(zhuǎn)河旋,可識盛衰—— 黃河注西北,而冀州之域,堯、舜、禹三代圣人立極; 唐宋時(shí)漸徙而南,直淮泗,明代祖陵,鐘于中都,大業(yè)起于徐揚(yáng),正在淮泗之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