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確定古典詩詞中“還”的讀音?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中的“還”讀huan 是”退身,返回”的意思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讀”hai 是”仍然”的意思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中的”還”讀huan 是”回返”的意思 讀hai 時,是副詞 讀huan時,是動詞 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有“仍然(后起意義)”的義項,但讀音仍在huan下,未標hai。這個字只有一個讀音huan,沒有讀hai 。古代可能沒有“hai”這個音,粵語里兩字均讀“huan”。 查巴蜀書社之《古漢語字典》,有三個讀音。 huan(二聲):返回;償還;顧、回頭;若還、如其;通“環(huán)”。 xuan(二聲):旋、旋轉;迅速;敏捷。 hai(二聲):仍、尚;更。[舊音:huan(二聲)] (二)《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比較“斜”、“家”和“花”三個字的讀音可以發(fā)現(xiàn),“xie”和“jia”“hua”不應是“同韻”字。但是,唐代“斜”字讀作“sia”(相當于xia),因此在當時,它們也是押韻的。所以,在判斷古詩押韻問題時,還應考慮到字音的演變因素,不能完全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字音去衡量。 古人寫律詩,是嚴格按照官方頒布的“韻書”來押韻的。 (三)眾多古詩讀音 《回鄉(xiāng)偶書》中“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字,應該讀作“cuī”而不該讀為“shuāi”。 另有杜牧《山行》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中的“斜”字,按古音,應該讀作“xiá”,而不讀作“xié”。 李白的《望天門山》里,“碧水東流至此回”的“回”字,應該讀作“huái”而不是“huí”。 以上幾首詩中的“斜”、“衰”、“回”,它們都應保留古音的讀法,如此,念起來才順口、押韻、合乎平仄,如果按照今天的讀音去念,是既不合轍也不押韻的。 又如蘇軾的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中,“高處不勝寒”的“勝”字讀音,也應念作平聲“shēng”, 而不是念去聲“shèng”。 一般說來,讀音要以現(xiàn)代字典上的普通話標音為準,不是有特定要求的,不要再讀古音。至于一些異讀字,則要根據具體情況處理。 只要是不影響文字的表達和含義的情況下,我們是可以按照普通話的讀音去讀的,但是,如果影響了其文字的意義和表達,那就應該根據具體情況處理了。 如像上面提及的詩詞中的那些字詞 ,就應當根據具體情況處理,也就是說應該照顧和考慮到古詩詞的音韻和平仄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其讀音。 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柳永的《雨霖霖·寒蟬凄切》兩詞中,就有此情況。 《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早生華發(fā)”的“華”,柳永的《雨霖霖·寒蟬凄切》中“執(zhí)手相看淚眼”的“看”和“更與何人說”的“說”,就應當按古音分別讀作“華(huā)”、“看(kān)”、“說(yuè)”,而不應讀作“華(huá)”、“看(kān)”、“說(shuō)”。 “早生華發(fā)”句 ,根據 《念奴嬌》 的平仄, 此處應是“仄仄平平”,“華”在此應是平聲,這方才合乎詞牌格律。如讀為上聲,就不合格律了。 同樣,《雨霖霖》中“執(zhí)手相看淚眼”句,其平仄為“仄仄平平仄”,“更與何人說”處 ,應為“仄仄平平仄” 。根據詞牌格律,“相看” 處的 “看”、“何人說” 處的 “說”,自然應念 “ 看kān)”和“說(yuè)”。 確定相應詩詞中的字音讀法,關鍵問題是,一定要考慮這些字在詩詞中的位置和作用。如果僅片面地理解按照現(xiàn)代規(guī)范的普通話去確定讀音,那么這些詩詞就既不合轍又不押韻了,而我們在閱讀這些詩詞的時候,就不會享受到原來詩詞中音韻的曲折回環(huán)鏗鏘之美,這樣,勢必影響了我們對這些作品的認識與理解,也影響了我們對作品的欣賞、領悟,作品的審美價值也就大大地打了折扣。 怎樣根據普通話的讀音來確定其古詩文中的一些異讀字呢?很簡單,那就是在不影響文詞的表達和文意的時候,就可以按照普通話的讀音去念。如在《敕勒川》中,“天蒼蒼,野茫茫”句,照古音“野”應讀作“yǎ”,在此如果按照今音讀作“yě”,并不影響其表達及意義,故完全可以從今音。 如 《阿房宮賦》 中的“阿房”二字, 就可以不再按照古音讀作“ē páng ”,而取今天讀音讀作“ā fáng ”,因為在這里不論讀作何音,既不影響其意義,也不影響音韻平仄。 我們在根據有關的規(guī)定對文言和古詩詞進行閱讀的時候 , 應該“根據具體情況處理”,而不是一味地生搬硬套。 古詩、古文中字的兩讀現(xiàn)象在中小學課本中較為常見。教材中把這類字回歸其最常用的讀音,可能是為了便于學生接受、理解。教師可以先按書本上的教,但最好再向學生介紹其原來的讀音,以增加孩子在古詩方面的知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