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宋詞風月故事 下(1----17)

 風云際會2009 2011-07-04
  
  宋詞風月故事 下 一、方臘究竟是被誰擒獲的?
  
  方臘究竟是被誰擒獲的?
  
  方臘究竟是被擒拿的?電視劇連續(xù)劇《水滸傳》中,有一個非常精彩的場面,那就是“武松單臂擒方臘”,但施耐庵的《水滸傳》第119回《魯智深浙江坐化,宋公明衣錦還鄉(xiāng)》中卻是另一番描寫:方臘的老巢被攻破后,落荒而逃,被花和尚魯智深一禪杖打翻,捉拿歸案。
  
  但歷史上真正捉拿方臘的方臘卻是南宋“四大中興名將”之一的韓世忠。
  
  韓世忠(1089-1151年),字良臣,晚號清涼居士,綏德(今陜西延安)人。1120年(宣和二年),方臘造反,江浙震動。北宋朝廷調(diào)兵遣將,韓世忠以偏將身份,隨從王淵征討。軍隊剛到杭州時,方臘聲勢十分浩大,主將王淵亂了分寸,束手無策。韓世忠卻很有主見,瞞著主帥,擅自帶領二千士兵,在北關堰搞了個伏擊戰(zhàn)。方臘的軍隊措手不及,被打得潰敗而逃。王淵慚愧不如,嘆道:“世忠真萬人敵也!”將自己隨身攜帶的金銀都賞給他,并結(jié)為知交。韓世忠再窮追至睦州清溪峒,直搗方臘的老巢,“格殺數(shù)十人,禽臘以出”。
  
  韓世忠的上司辛興宗見他奪了頭彩,慌忙帶兵趕過去,不僅將韓世忠的那些俘虜都搶過去,還厚顏無恥地將“活捉方臘”戰(zhàn)功歸到自己名下,僅給他一個“承節(jié)郎”的低級軍銜打發(fā)了事。隨后,主帥童貫班師回朝,在京口大宴有功之臣,也“賞不及世忠”。
  
  功勞被人搶了,官職升不上了,韓世忠自然很郁悶,獨自躲在角落里狂飲爛醉,誰曾料到,“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當日宴會中,一個叫梁紅玉的營妓,聽到他的傳奇故事后,對他青眼有加,主動接近他。一個是不得志的軍漢,一個是淪落娼門的女子,兩人惺惺相惜,很快就結(jié)為夫婦。就是這個風塵女子,讓韓世忠名垂千古。
  
  韓世忠之所以被譽為“南宋武功第一”,因為他兩次救宋高宗趙構(gòu)于水火時,都有梁紅玉的功勞。
  
  第一次是平定“苗劉叛亂”。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攻破汴梁,徽、欽二帝被金人挾持北上“出國旅游”。高宗趙構(gòu)嚇得四處逃亡,先從杭州逃到明州,再從明州逃到海上。金人退兵后的1130年(建炎四年),趙構(gòu)改杭州為“臨安”,以為可以“臨時安全”了,不料禁衛(wèi)軍司令苗傅和劉正彥發(fā)動兵變,逼迫趙構(gòu)退位,“禪位”給年方三歲的小太子,并讓孟太后垂簾聽政,改年號“建炎”為“明受元年”。
  
  兵變發(fā)生時,苗、劉二人扣留了梁紅玉和兒子韓亮,作為人質(zhì),企圖逼韓世忠就范。但礙于韓世忠的勇猛并不敢難為他們母子。此時宋高宗沒有行動自由,隆裕太后和宰相朱勝非密謀,假意苗、劉派韓夫人梁紅玉前去勸降,以為后援。苗、劉采納了這個意見,要朝廷封梁紅玉為“安國夫人”,星夜去見韓世忠。接到密詔后,韓世忠立即燒了苗、劉二人以皇帝名義發(fā)出的詔書,說:“我韓世忠,只知道有建炎,不知道有明受!”,斬了來使,催兵前行。
  
  部隊開進杭州,韓世忠“瞋目大呼,挺刃突前”,打得苗、劉軍隊大敗。苗劉二人見勢不妙,從金門逃遁而去。囚禁中的皇帝趙構(gòu)聽得動靜,偷偷走到宮門口張望,見韓世忠身先士卒,第一個馳馬駛?cè)牖蕦m。趙構(gòu)竟熱淚盈眶,一把握住他的手,痛哭流涕,然后一邊身如抖篩,一邊膽戰(zhàn)心驚地道:“有個叫吳湛的叛徒,這幾天一直欺負朕!他現(xiàn)在還在宮里,將軍能為朕誅滅他嗎?韓世忠立即前去見吳湛,乘握手之際,突然用勁,一下折斷吳湛中指,輕易將他戮殺。而逃出杭州的苗劉二人,后來也被韓世忠擒獲磔死。趙構(gòu)感激韓世忠的“救命之恩”,親自手書“忠勇”二字,揭旗以賜,授他檢校少保、武勝昭慶軍節(jié)度使,再加封梁紅玉為“護國夫人”。
  
  第二次是成功阻擊金兵入侵,保住了趙宋江山。同年冬,金兀術統(tǒng)兵十萬,大舉南犯。有人勸宋高宗趙構(gòu)放棄臨安、遷都長沙,韓世忠凜然反對,怒道:“國家已失河北、山東,若又棄江淮,更有何地?淮、浙富饒,今根本地,豈可舍而之他?”于是,韓世忠在鎮(zhèn)江焦山寺屯兵八千,與十萬金兵在黃天蕩展開了激烈的戰(zhàn)斗。在這場敵我極為懸殊的戰(zhàn)爭中,夫人梁紅玉冒著箭雨,親自上陣執(zhí)桴擂鼓,這就是流傳千古的“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故事。
  
  韓世忠乘勝將金兀術圍困于黃天蕩?!墩f岳全傳》中描寫韓世忠在大戰(zhàn)金兵之夜,與夫人梁紅玉飲酒舞劍,口吟《滿江紅》詞一首:
  
  萬里長江,淘不盡、壯懷秋色。漫說道、秦宮漢帳,瑤臺銀闕。長劍倚天氛霧外,寶弓掛日煙塵側(cè)。向星辰、拍袖整乾坤,難消歇。龍虎嘯,風云泣。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耿耿,淚沾襟血。汴水夜吹羌笛管,鸞輿步老遼陽月。把唾壺敲碎問蟾蜍,圓何缺。
  
  這場戰(zhàn)爭一直持續(xù)了48天,金兀術欲勝不能,欲退無路,隔江乞求韓世忠放他一條生路,聲色沮喪,“祈請甚哀”。韓世忠昂然酬答,一邊與將士談笑縱酒,一邊大聲道:“金兀術,你可聽好了:還我兩宮,復我疆土,則可以相全。”兀術頓時語塞,又不甘心,數(shù)天后再來相求。世忠聽得話不投機,一時火起,“引弓欲射之”。兀術驚惶逃去,對身邊大將哀嘆:“南軍使船欲如使馬,奈何?”后來,兀術手下的一個漢人獻計,星夜偷鑿渠三十余里,金兵才得以狼狽脫逃。
  
  黃天蕩戰(zhàn)役,韓世忠以絕對弱勢兵力,阻擊金兵達48日,大大長了南宋抗戰(zhàn)軍民的斗志,滅了金兵的威風,足以在戰(zhàn)爭史上留下輝煌的一頁。事后,梁紅玉不但不居功請賞,反而因金兵突破江防,上疏彈劾丈夫韓世忠“失機縱敵”,請朝廷“加罪”。這一義舉,使朝野震撼,舉國感佩,人人傳為美談。
  
  《宋史·韓世忠傳》說,韓世忠長得“風骨偉岸,目瞬如電,鷙勇絕人,能騎生馬駒”,天生一副好漢模樣。他出身貧寒,自幼父母、兄弟姊妹早亡,淪為孤兒,家無資產(chǎn),生計艱難,卻嗜酒豪縱,整日價舞槍弄棒,不治繩檢。當?shù)厝藢λ謵?、又恨、又怕,因他在家中排行第五,背地里都罵他為“潑韓五”。一位算命先生主動給韓世忠相面,算出他將來“當作三公”。血氣方剛的世忠以為侮辱自己,暴怒之下,“痛毆之”。多年之后,韓世忠果然“位至三公”,生活富貴,在江南碰到這位相士,特地給他道歉,并“贈錢三萬緡”。
  
  《西湖志余》說“蘄王生長兵間,未嘗知書。”他十分討厭那些嘮叨著要“議和”的懦弱文人,只要見了他們,立刻冷笑一聲,輕蔑地喚為“子曰”,大刺刺地“子曰,又見子曰”地叫喊。眾文人不堪其辱,紛紛上報趙構(gòu)。趙構(gòu)特找韓世忠談話,問道:“聽說,卿常呼文士為‘子曰’,可有此事?”不料,世忠恭恭敬敬地應道:“回陛下,臣今已改!”趙構(gòu)十分歡喜,以為他能崇儒,正想夸獎他“知過能改”,韓世忠又笑嘻嘻地道:“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稱呼他們?yōu)?#8216;萌兒’矣。”“萌兒”類似于今天的“傻冒兒”,趙構(gòu)聽了,也只好苦笑。
  
  黃天蕩戰(zhàn)役后,軍事形勢朝有利于南宋方面發(fā)展,但趙構(gòu)根本就沒有收復中原的打算,馬上派人與金人議和。盡管岳飛、韓世忠等將領堅決反對,但宋金和議”還是達成了。不僅如此,翅膀硬起來的趙構(gòu),開始收編軍隊,狠心收拾當年他無比依賴的將士們。“宋金和約”剛簽訂一個月,秦檜就在趙構(gòu)的暗中支持下,以“謀反”之名,最不諳政治、資歷最淺、軍事能力最強的岳飛抓捕入獄。
  
  岳飛蒙冤,舉朝文武多不敢言。而韓世忠卻在當天夜里,闖到秦檜家里,當面質(zhì)問秦檜:“秦大宰相,岳飛到底犯了什么罪?”秦檜躲躲閃閃、含糊其詞道:“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韓世忠氣憤地道:“‘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1141年(興十一年),岳飛被害身亡;很快,韓世忠也被解除了兵權。這件事對韓世忠的打擊非常大,他對前途徹底灰心絕望。他索性辭去官職,與梁紅玉白頭偕老度過余生。從此,他“杜門謝客,絕口不言兵”,而是常??缫恍◇H,攜一壺酒,帶領一二小童,“縱游西湖以自樂”。到晚年,韓世忠的性情更是大變,開始信佛、崇尚老莊,幾近隱居,甚至連當年一道出生入死的部下,都難得見面。
  
  韓世忠退職回家,覺得不讀書是一件憾事,非常勤勉,刻苦讀書,發(fā)展到后來竟然“能作字及小詞。”《梁溪漫志》記載,北宋滅亡之后,蘇軾后代也隨著南遷,蘇軾孫子蘇符于紹興年間任禮部尚書。一日,他正在杭州的香林園舉行宴會,突然聽說韓世忠造訪,驚喜之下,連忙畢恭畢敬地將這位傳說中的抗金英雄迎接進來。韓世忠絕口不提自己的往事,卻滔滔不絕地說,自己一直崇敬蘇軾為人,喜歡蘇軾的詩詞,想與蘇軾后人交往。一席攀談,賓主盡歡,韓世忠大醉而歸。
  
  第二日,韓世忠派人回贈蘇符數(shù)頭羊羔,并附上兩首小詞,一首是《臨江仙》:
  
  冬日青山瀟灑靜,春來山暖花濃。少年衰老與花同。世間名利客,富貴與窮通。榮華不是長生藥,清閑不是死門風。勸君識取主人公。單方只一味,盡在不言中。
  
  另一首是《南鄉(xiāng)子》:
  
  人有幾多般。富貴榮華總是閑。自古英雄都是夢,為官。寶玉妻兒宿業(yè)纏。年事已衰殘。須鬢蒼蒼骨髓干。不道山林多好處,貪歡。只恐凝迷誤了賢。
  
  這兩首詞均通俗直白,格調(diào)低沉,大有看破紅塵之感。韓世忠自號“清涼居士”,取自故鄉(xiāng)延安的“清涼山”。身為抗金大將,卻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家鄉(xiāng)被劃歸到金國境內(nèi),此生再也回不去,這種強烈的悲痛、郁悶,大概也只能沉迷縱酒、才能忘卻一二。
  
  蘇符對韓世忠十分敬仰,叮囑家人小心收藏,并題詞曰:“二闋三紙勿亂動!”
  
  不料,由于韓世忠鄙視文人的名聲,及他受過嚴重戰(zhàn)傷,全身“刀痕箭瘢如刻畫”,“十指僅全四,不能動”,許多人并不相信他能作詞和寫字。蘇符的親家特地將這張紙拿出來,詢問韓世忠的長子韓莊敏。韓莊敏承認是父親手跡,并說:“父親長年征戰(zhàn),早年并不識字,但到晚年,卻發(fā)奮讀書、練習書法。”不僅如此,韓世忠還反對兒子從軍,讓幾個兒子都任文職。
  
  1151年(紹興二十一年),韓世忠患了重病,見子女傷心哭泣,就長嘆一聲,道:“我出身貧苦,歷經(jīng)戰(zhàn)亂,不僅能活下來,還位至王公將相,全家老小得以保全。我感激上蒼還來不及,你們有什么好悲傷的!……”說著,一口氣憋住,昏死過去。
  
  家人都當他已死,忙著準備后事。沒想到,到黃昏時,韓世忠又蘇醒過來,掙扎著說:本已經(jīng)死了,但走到半路,想起還有三事未了,又趕回來了:一是我一生戰(zhàn)斗,殺人無數(shù),雖然也是本職,但想必也有無辜被殺者,得為這些亡魂舉行‘黃箓大醮’的祭奠儀式,以解冤結(jié)。二是我的侍妾頗多,也應有所安排:我死之后,她們有父母者,歸回本家;無者,重新嫁人。三是曾向我舉債借錢者,也不再少數(shù)。這些人過的可憐,我不希望你們再去討債,必須將借條債卷燒掉。一月之后,這三件事情全部辦妥,韓世忠這才瞑目而逝。
  
  宋詞風月故事 下 二、岳飛與辛棄疾之迥異命運
  
  岳飛與辛棄疾之迥異命運——
  
  兼析詞牌名《水龍吟》
  
  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民族英雄、著名軍事家,字鵬舉,謚武穆,后改謚忠武。河北西路相州湯陰縣永和鄉(xiāng)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城東30里的菜園鎮(zhèn)程崗村)人。辛棄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岳飛和辛棄疾都是南宋時期著名抗金的民族英雄,都是受到萬世敬仰偉大人物。他們有很多共同點,但命運歸宿卻迥然不同,不免令人扼腕嘆息。
  
  他們從少就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始終把洗雪國恥、收復失地作為自己的畢生事業(yè)。岳飛少負氣節(jié),沈厚寡言,家貧力學,尤好《左氏春秋》、孫吳兵法。生有神力,還沒成年就能挽弓三百斤,弩八石。曾經(jīng)拜周同為老師,學習射箭。周同經(jīng)常鼓勵他說:“如果你能夠為國家所用,一定要舍生忘死,為國盡忠。”他母親在她的背上刺上了“盡忠報國”四個字。
  
  辛棄疾出生在金朝淪陷區(qū),他的祖父辛贊雖在金國任職,卻一直希望有機會“投釁而起,以紓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憤”,并常常帶著辛棄疾“登高望遠,指畫山河”(《美芹十論》),同時,辛棄疾也不斷親眼目睹漢人在女真人統(tǒng)治下所受的屈辱與痛苦,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棄疾是在金人統(tǒng)治下的北方長大的,他也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規(guī)蹈矩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種燕趙奇士的俠義之氣。
  
  他們都是具有軍事天才的職業(yè)軍人,指揮千軍萬馬,馳騁疆場,令金軍聞風喪膽。岳飛20歲從軍,到1131年,年僅29歲就成了獨當一面的大將。1140年,金兀朮渡江南進,攻陷建康,岳飛堅持抵抗,于次年收復建康大破金兵“拐子兵”于郾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取得了抗金戰(zhàn)爭最大的勝利。岳飛率領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金兵非常害怕“岳家軍”,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1161年(紹興三十一年),金主完顏亮再次大舉南侵,在其后方的漢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嚴苛的壓榨,奮起反抗。22歲的辛棄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參加由耿京領導的一支聲勢浩大的起義軍,并擔任掌書記。當金人內(nèi)部矛盾爆發(fā),完顏亮在前線為部下所殺,金軍向北撤退時,辛棄疾于1162年奉命南下與南宋朝廷聯(lián)絡,在他完成使命歸來的途中,聽到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義軍潰散的消息,便率領五十多人襲擊敵營,把叛徒擒拿帶回建康,交給南宋朝廷處決。辛棄疾驚人的勇敢和果斷,使他名重一時。洪邁在《稼軒記》中說他:“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圣天子一見三嘆息”。從此開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這時他才23歲。
  
  他們都獲得相當高的地位。岳飛官拜都尉,相當于現(xiàn)在的國防部長的級別。辛棄疾為義軍首領,歸宋后,宋高宗便任命他為江陰簽判。
  
  他們的詩詞作品都是反映時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熱情與憤慨。1134年秋(紹興四年),岳飛第一次北伐大獲全勝。8下旬,宋廷擢升岳飛為清遠軍節(jié)度使。當旌節(jié)發(fā)到鄂州(今武昌)時,全軍將士歡欣鼓舞。一天,雨歇云散,江山明麗,岳飛憑欄遠眺,感慨萬千,吟詠了傳唱千古的《滿江紅》: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1167年秋(乾道三年),時年28歲的辛棄疾,登臨秦淮河邊下水們的賞心亭,觸景生情,寫下了有“裂竹之聲”的《水龍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闌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上Я髂?,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水龍吟》其實最早是南北朝時北齊的一組古琴曲,因唐玄宗最擅長吹笛子,御用音樂家們趕緊拍馬屁,迎合皇上的旨意,被改編成了笛曲。毛先舒在《填詞名解》中認為:《水龍吟》屬于越調(diào)曲。到了唐代,因李白想唐明皇進獻了《宮中行樂詞》:“笛奏龍吟水,蕭鳴鳳下空。君王多樂事,還與萬方同”。詩中有“笛奏龍吟水”句,詞牌名《水龍吟》來歷于此。因秦觀詞有:“小樓連苑橫空”之句,又名《小樓連苑》。
  
  萬樹在《詞律》中卻認為:《嘯余》又另收《莊樁歲》一調(diào),解方叔詞;大家卻不知就是《水龍吟》的別稱。大慨是解詞末句是:“伴莊樁歲”之故,遂巧立此名。還有《海天闊處》一名,可能也是取作者詞句以名,沒有作深入的考證??傊?,《水龍吟》為正格,其取義更當遠于李太白詩。《易系辭》說“云從龍。”緊接下面的注疏解釋為:“龍是水畜,云是水氣,故龍吟則*生。”這就是《水龍吟》這個詞牌名的真正出處。惟此“吟”字,系連系“龍”字,作動詞用,與樂府之《白頭吟》、《梁甫吟》之“吟”不同。因為本調(diào)的緣故,又名《龍吟曲》。
  
  但辛棄疾也有許多與岳飛不同的地方:他對抗金事業(yè)也很執(zhí)著,不像岳飛那樣,一根筋,咬到底。岳飛可以無視朝廷的命令,發(fā)出“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的豪言壯語,并付諸行動。辛棄疾更象一個乖孩子,比較聽話??诶锔吆?#8220;北上中原、收復失地”,但沒有實際行動。皇帝不同意做的事,他堅決不做,聽領導的話,絕對服從組織安排。這樣的人,就是放在今天,領導即使不喜歡,也不會讓他太難堪。
  
  辛棄疾主張抗金皇帝不反感。宋孝宗繼位后,欽、徽二帝已死多年,不再有奪位的威脅感。且宋高宗趙構(gòu)于1162年(紹興三十二年)讓位于兒子趙昚,是為宋孝宗。此時宋徽宗已于1135年(紹興五年)在北國的寒風中凄慘地死去,時年53歲,有遺言想歸葬中原,未得金主允許。宋徽宗尸體被發(fā)現(xiàn)時,已經(jīng)完全僵硬。金人將尸體架到石坑上焚燒,燒到半焦爛時,用水澆滅火,將尸體扔到坑中。據(jù)說,這樣坑里的水就能做燈油。宋欽宗悲傷至極,也要跳入坑中,卻被人拉住。說活人跳入坑中后坑中的水就不能做燈油用了,所以,不準欽宗跳入坑中。1156年(紹興二十六年),宋欽宗的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金人將其縱馬踩死,時年57歲。當?shù)畚灰呀?jīng)穩(wěn)固,且不擔心別人搶奪時,皇帝老兒舒心,再唱一唱北伐中院的高調(diào),表一表收復失地的雄心,老百姓擁護,群臣敢方言。所以辛棄疾主張北伐收復失地的主張,送孝宗能夠接受和理解。雖然他在中年時,屢屢蒙受讒劾,但皇帝只是讓他賦閑在家。無所事事20年,最后憂憤而死。
  
  而岳飛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根本不一樣。宋高宗趙構(gòu)表面上高喊要迎回欽徽二帝。但內(nèi)心卻生怕父兄回來后威脅自己的皇位,巴不得他們早些客死他鄉(xiāng)。加上秦檜總是高唱主和論調(diào),于是宋高宗順坡下驢,在岳飛大破金兵后,于一天之內(nèi)連發(fā)十二道撤軍金牌。而岳飛卻不理解皇帝老兒的心思,還一個勁地上書,請求北伐。撤軍后,更是憤憤不平,動不動就提出收復失地。高宗就授意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把他打入大牢,最后屈死風波亭。因此,我們平時所講的是秦檜害死岳飛的說法不成立,真正害死岳飛的是宋高宗趙構(gòu),也就是當時的最高領導。故宋孝宗繼位2個月,就下令給岳飛*昭雪,“追復原官”,并以五百貫的高價購求岳飛遺體,“以禮改葬”。
  
  宋詞風月故事 下 三、民族英雄岳飛的后代與“三陪…
  
  民族英雄岳飛的后代與“三陪女郎”——
  
  兼析詞牌名《卜算子》
  
  一看到《卜算子》這個詞牌名,大家馬上就會想到陸游的《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陸游借梅花詠懷,以梅花的高潔,表明自己的品格,歷來為人們所傳誦。而我要講的故事,也是一個品行高潔之人,她就是南宋初年天臺營妓嚴蕊——“上廳行首”,也就是高級頭牌*。
  
  嚴蕊,字幼芳,浙江天臺(今浙江臨??h)人,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間浙江臺州天臺營妓,也就是俗稱的隨軍*,是上廳行首,也就是絕色高等*。據(jù)洪邁《夷堅志》庚卷第十記載:“臺州官奴嚴蕊,尤有才思,而通書究達今古。”周密《齊東野語》稱她“善琴奕歌舞,絲竹書畫,色藝冠一時。間作詩詞,有新語,頗痛古今。善逢迎。四方聞其名,有不遠千里而登門者。”兩宋時期的娛樂業(yè)非常發(fā)達,一個歌手要想在圈內(nèi)混出些名堂,沒有點真功夫是不行的。兩宋時期的歌手叫歌妓或官妓,首先,得品味高妙;其次,多少得是個美女作家或美女詩人,還要能品評詞藻,出口成詩,文章立等可?。辉俅危芨枭莆?,還得兼作詞作曲;最后,看男人的品味也是一流,要挑一些才高八斗、享有清譽的文人學者。至于姿色和媚功,那是從事這個行檔的必備條件。
  
  嚴蕊不是不想從良的,但官妓脫籍須經(jīng)州府里特許,而妓業(yè)是江南重要的財政收入,嚴蕊因為太有名了,引來不少一擲千金的豪客,對臺州城的經(jīng)濟發(fā)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所以官府一直不準嚴蕊脫籍。嚴蕊平日里在樂營教習歌舞,作為官妓,也必須無條件地應承官差,隨喊隨到。但是,官妓又不得向官員提供義務性的性服務:可以歌舞佐酒,然不得私侍枕席。聰明絕頂?shù)膰廊锞褪窃谶@件事上栽了跟頭。
  
  因為工作關系,當時臺州市長唐與正(字仲友)與嚴蕊彼此非常熟悉。因此,每當碰上良辰佳節(jié),或賓客席上,必定召嚴蕊來侑酒。在一個紅白桃花盛開的時節(jié),唐仲友置酒賞玩,嚴蕊在一旁侍侯。唐市長知道嚴蕊善于詞詠,就將紅白桃花為題,命賦小詞。嚴蕊應聲成一闕《如夢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唐市長看后十分高興,認為嚴蕊聰明與敏捷,又因為她的詞很有新意,就賞了嚴蕊兩匹縑帛。在唐市長的炒作下,嚴蕊的名聲很快就傳揚開了,名氣也一路飚升。
  
  一年的七夕,唐府中高朋滿座,大擺酒宴。唐市長有一個好朋友謝元卿,是個豪爽之土,久聞嚴幼芳的大名,就對唐市長說:“久聞此子長于詞賦,可當面一試否?”唐市長說:“既有佳客,宜賦新詞。此子頗能,正可請教。”謝元卿對嚴蕊說:“就把七夕為題,以小生之姓為韻,求賦一詞。小生當飲滿三大甌。”嚴蕊當即吟成一首《鵲橋仙》:
  
  碧梧初墜,桂香才吐,池上水花初謝。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蛛忙鵲懶,耕慵織倦,空做古今佳話。人間剛到隔年期,怕天上方才隔夜。
  
  當時,因為天災,皇帝請朱熹出山做浙東賑災和恢復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提舉使,他在巡察途中,遇到臺州(即天臺)外逃的災民,向他傾訴唐市長的劣績,他立馬就趕到臺州查辦唐與正,向朝廷連上6道奏本要罷唐的官的。他參唐與正不法的事很多,有刻剝百姓、搜括民財、貪污公庫、受贓枉法、生活腐化等,不過這都是當時官場的通病,唐與正也并不比別的官壞多少,加上他和朝中宰相是姻親,所以朱熹連上六本也告不到唐與正,最后這個迂老夫子急眼要辭官,皇帝要照顧他的面子,就把唐與正平調(diào)到別處做官去了。
  
  其實,嚴蕊確實是唐市長最寵愛的官妓,經(jīng)常出入唐市長的內(nèi)宅,還和別的官妓一起與唐市長洗鴛鴦浴。唐與正還信誓旦旦地表白要收她作妾,用市長的職權準許她脫籍,并打算叫她到外地去住。可是唐與正要升任江西提刑使了,怕嚴蕊真的脫了樂籍不跟他去江西,故遲遲不給她在妓樂司衙門正式辦脫籍手續(xù)。所以朱熹參唐的不法之事之一是濫用職權,私放官妓。而嚴蕊在沒辦正式手續(xù)的情況下,以臺州官奴的身份到外地居住,如按“逃亡律”治罪要判徒刑。就算事出有因,也要按“浮浪律”判“杖一百”。所以嚴蕊從黃巖捉回臺州,不必審問,至少就是杖罪。其實是唐與正害她的。朱熹在臺州調(diào)查唐案時,唐與正雖已停職,勢力還很大,一直刮翻案風。司理院衙門要對嚴蕊決杖,其實是借此打擊唐黨的氣焰。唐與正聽說嚴蕊要受杖,竟派手下的打手到司理院去要搶人。沒搶到嚴蕊,卻更使嚴蕊非捱打不可了。
  
  當時唐案涉及人犯很多,朱熹要進一步查唐的問題,認為在臺州受唐黨的干擾,所以把一干人犯都送到紹興司理院再審。并不只是嚴蕊解去紹興,單是*就有沈芳、王靜、張嬋等好幾個。在紹興嚴蕊又供出了恃寵干涉公事,替人說情、收人財物等事。但在紹興再審出的事加在一起也沒有告到唐與正,倒是嚴蕊這樣的涉案人員,到結(jié)案時少不得還要因為犯了“不應律”等罪名,又受一次杖刑,而且至少是“杖四十”。
  
  嚴蕊就這樣被下到監(jiān)獄里拷打了一個多月。朱熹沒有料到嚴蕊纖細的身材,卻有鐵石般的性格,即使打得遍體鱗傷,嚴蕊也沒有說一句涉及唐與正的言詞。于是把嚴蕊轉(zhuǎn)紹興府,令市長嚴刑逼供。紹興市長對嚴蕊朝打夜罵,但嚴蕊依然不肯屈招。在酷刑之下,傷勢很重,幾乎殘死。
  
  嚴蕊這個柔弱女子為何能含垢忍辱,不懼酷刑呢?南宋周密的《齊東野語》里有這樣一段記載。獄吏誘供說:“你干嘛那么傻,受這個罪,早一些承認了也不過是杖罪。嚴蕊回答:“我是被人家看不起的歌舞伎人,縱是與市長有私情,料亦不至死罪。只是是非黑白不能顛倒,為了減輕自己,而誣陷士大夫,我雖死不為!”字字句句,擲地作金石聲。她身為下賤,心如磐石,堅持做人的基本道德,高壓之下,決不誣陷他人;酷刑面前,更不混淆是非。其風骨猶如傲雪凌霜的紅梅,迎風挺拔的青松。不過話又說回來,唐仲友也不是什么好東西,嚴蕊為他挨打地球人都知道了,他也不跳出來說兩句,只是一走了之。嚴蕊看上他?實在是沒眼光。
  
  宋孝宗看朱熹為了嚴蕊就賴在臺州不走了,鬧得太不像話了,讓朱熹改官。朱熹滿心不高興地走了。繼任的市長是民族英雄岳飛的后代岳霖,為浙東提點刑獄公事。他敬佩嚴蕊,把嚴蕊請出來,看她傷痕累累,讓她做詞自陳。她心念一動,口占一首《卜算子》: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卜算子》相傳是借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據(jù)《詞律》引用毛滂的說法:“駱義烏(駱賓王)寫詩,喜歡用數(shù)字,因此人們稱他卜算子,這就是詞牌名《卜算子》的來歷。”又黃山谷詞“似扶著、賣卜算”,大概是取現(xiàn)在賣卜算命之人的意思。因蘇軾詞,有“缺月掛疏桐”句,故名《缺月掛疏桐》;秦觀詞有:“極目煙中百尺樓”之句,名《百尺樓》;僧皎詞,有“目斷楚天遙”句,名《楚天遙》;無名氏詞,有“蹙破眉峰碧”句又名《眉峰碧》;還有名《黃鶴洞中仙》。
  
  嚴蕊這首自述之作,表達了她淪為官妓后,看破紅塵,對塵世的一切污穢產(chǎn)生了憎惡之情,以及對自己遭人玩弄的悲慘現(xiàn)實表示了厭倦,同時也流露出對眼前現(xiàn)實的無可奈何。她渴望獲得“新生”,從而追求一種美好、寧靜的生活。
  
  “不是愛風塵,只是前緣誤”。風塵通常用來比喻紛亂的社會或漂泊江湖的境況,世人常愛把身處其中的女子喚做“風塵女子”,后專指淪落勾欄院、青樓賣淫的女子,元代關漢卿就曾寫過名曲《救風塵》。并不是我喜歡淪為官妓,好象是命運的捉弄,冷酷的現(xiàn)實致使的。表明了嚴蕊迫于現(xiàn)實的無可奈何,同時也昭示一切罪惡皆來自于畸形的社會,而在此,詞人卻違心地歸之于命運、塵緣。
  
  “花開花落自有時,總賴東君主”。假托自然界植物的生長現(xiàn)象及其規(guī)律,婉轉(zhuǎn)地暗示了自己希望能跳離火坑,脫離苦海,獲得解救的強烈愿望。要獲得人身的自由,就得有救主,救主誰也?——東君也!東君即掌管一切的天神。“花開花落自有時,總依賴東君您做主,言下之意是小女子的命運,也全仰仗您新任巡撫岳霖大人做主了”,這里把官爺比作東君,即體面又貼切。
  
  新任巡撫岳霖聽后,大加稱賞,也非常同情嚴蕊的遭遇,就說:“你從良的態(tài)度很堅決。這是件好事,我會為你做主的。”立刻取伎籍來,給她脫了籍,當場判決她從良。
  
  嚴蕊脫籍以后,大家都敬佩她的為人,有人拿著千兩黃金來下聘禮的,嚴蕊都沒同意。有一個喪偶的宋朝宗室,向她求婚。嚴蕊見此人滿面戚容,問知為苦喪耦之故,曉得是個有情之人,關在心里。那宗室也慕嚴蕊大名,飲酒中間,彼此喜樂,因而留住。傾心來往多時,最后納嚴蕊為妾。嚴蕊也一心一意跟隨他,遂成了終身結(jié)果。嚴蕊為證明自己的清白,寫了一本獄中*,開篇就引用唐朝李商隱的《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算是對那段歷史的解釋。
  
  宋詞風月故事 下 四、彩蝶雙雙翩翩飛
  
  彩蝶雙雙翩翩飛——
  
  兼析詞牌名《祝英臺近》
  
  祝英臺與梁山伯的故事,為我國男女因戀愛而殉身相傳最早且最普遍的故事,是在一棵樹上“吊死”的女人的經(jīng)典版本。《祝英臺近》這個詞牌名就是根據(jù)梁祝故事演化而來的。但該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一直爭論不休。據(jù)寧波府志記載:東晉穆帝時,會稽梁處仁,字山伯,從師過錢唐,逢一士子同渡,自稱上虞祝貞,字信齋。同學三年,祝先歸,梁后訪之,則為祝氏九娘英臺也。梁求婚,可是祝已被父母許配給鄮城馬氏。梁后為鄮令,旋卒。祝在嫁到馬家去,經(jīng)過梁家時,臨奠哀慟,地裂,人們就把他們并埋在一起。這說明梁祝故事,發(fā)生在東晉時的浙江。
  
  據(jù)《勞久雜記》則說:梁祝為孔子弟子,曲阜孔廟,有梁祝讀書處。則這件事發(fā)生在山東,且時間推前到春秋時期。并且還說:“此哀感頑艷之事跡,久據(jù)歷來一般人心目之中,傳會牽摭,俯拾即是。”
  
  《宜興荊溪新志》則認為:梁祝在宜興善權山碧蘚巖讀書,同宿三年,善權寺后有石刻,大書“祝英臺讀書處”,故事發(fā)生在江蘇。
  
  蔣熏《留素堂集》卻說:清水及舒城,并有祝英臺墓。則故事又發(fā)生在甘肅及安徽。
  
  總之,梁祝事為千古所艷稱,流傳甚廣,各處遺跡,未必真確,而民間傳說漸近神話。于是傳說祝陵山中,杜鵑開時,輒有大蝶雙飛不散,乃是二人精魂。據(jù)《荊溪新志》記載:“吳中呼黃色蝴蝶為梁山伯,墨色為祝英臺,謂死后焚衣所化。”
  
  《祝英臺近》這個詞牌名始創(chuàng)于宋,因張輯詞有“趁月底重蕭譜”句,名《月底修蕭譜》;辛棄疾詞有“寶釵分,桃葉渡”句,名《寶釵分》;韓淲詞有“燕鶯語,溪岸點點飛錦”句,名《燕鶯語》,又有“卻又在他鄉(xiāng)寒食”句,名《寒食詞》。又名《英臺近》、《祝英臺》。
  
  明朝陶宗儀《輟耕錄》記載了另外一個驚人相似的故事:南宋江湖詩人戴復古流浪到武寧(今屬江西)時,有一個大款很欣賞他的才華,并把女兒嫁給他做老婆?;楹蠖水a(chǎn)生了愛情,女方尤其熾烈。三年之后,戴復古想回老家,忍不住把自己曾經(jīng)娶妻生子的真情告訴了第二個老婆。他岳父知道后,很氣憤。但其妻不僅婉言勸說自己的父親,而且把所有的私房錢全部那出來送給丈夫。臨別時,親自為夫君餞行,并寫了一首《祝英臺近》:
  
  惜多才,憐薄命,無計可留汝。揉碎花箋,忍寫斷腸句。道傍楊柳依依,千絲萬縷,抵不住、一分愁緒。
  
  如何訴。便教緣盡今生,此身已輕許。捉月盟言,不是夢中語。后回君若重來,不相忘處,把杯酒、澆奴墳土。
  
  戴復古離去以后,這個姓名和生卒年都不詳?shù)膭偭遗犹詺?,重蹈梁祝覆轍。這是封建社會中比較常見的愛情悲劇。末句“后回君若重來,不相忘處,把杯酒、澆奴墳土。”更是感人至深,今日一別,便是永訣。只希望你若重來此地,如未忘情,請把一杯酒澆在我的墳土上。意謂你若不忘記我,我在九泉之下,也就可以瞑目了。戴復古妻無疑具有善良、寬容、堅貞的高尚品德。她對于愛情生死不渝的態(tài)度,決不僅僅是由于從一而終的道德觀念,更重要的是基于自己純潔摯烈的愛情本身。在她的心靈中,人的一生只能有一次真愛。這種想法讓人覺得可敬、可哀,又可嘆!
  
  而戴復古這個流浪漢的道德品質(zhì)可能有點問題,面對金錢和美女,抵不住誘惑,拼命買弄自己的文才,隱瞞已婚的事實真相,編造自己是鉆石王老五的謊言,騙取未來岳父的信任與好感,硬是讓岳父把自己心愛的女兒送入他的懷抱(估計這個大款屬于爆發(fā)戶,可納入IQ比較低的笨蛋系列)。結(jié)果,讓他的大款岳父老子做了一個“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冤大頭。
  
  十年后,戴復古到武寧舊地重游,物是人非,感慨良多,眼前春水新漲,綠波蕩漾,流不盡的落花殘紅,也帶不走自己胸中涌起的舊恨新愁。在孤寂的客舍中,妻子在燈下連夜為自己縫制春衣的情景歷歷在目,更是悔恨交加。自己隱瞞已婚真相,而妻子是個感情細膩之人,對重婚不法容忍,她所選擇的路,竟是一死。想起妻子最自己重婚的原諒,“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妻子象古代烈婦杞梁妻一樣,以死明志,讓他更加感到痛苦,想起那兩三年的幸福生活,好似過眼煙云,終是一場空。但是“無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懷著內(nèi)疚的心緒,寫下了一首《木蘭花慢》悼亡詞:
  
  鶯啼啼不盡,任燕語、語難通。這一點閑愁,十年不斷,惱亂春風。重來故人不見,但依然、楊柳小樓東。記得同題粉壁,而今壁破無蹤。蘭皋新漲綠溶溶。流恨落花紅。念著破春衫,當時送別,燈下裁縫。相思謾然自苦,算云煙、過眼總成空。落日楚天無際,憑欄目送飛鴻。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第199卷評價“《木蘭花慢》懷舊詞,前闋有‘重來故人不見’云云,與江右女子詞‘君若重來,不相忘處’,語意若相酬答,疑即為其妻而作,然不可考矣。”《木蘭花慢》“但依然、楊柳小樓東”之句,又與《祝英臺近》“道旁楊柳依依,千絲萬縷”境界十分相似,那么這首詞很可能是真正的悼亡之作。且戴詞有“十年”之語,亦與其妻之詞相吻合。則《木蘭花慢》此詞,實為復古與妻子訣別十年之后,重來舊地之作。所謂“懷舊”,實為悼亡。
  
  這么說來,戴復古還算是有點良心,至少他還是向老婆交待了犯罪事實,并請求原諒,真誠地懺悔,還寫文章悼念,不象今天的某些良心大大的壞了的人,用假身份證,搞個三婚、四婚的干干,這些的家伙可不管什么“萬古千秋做罵名”的結(jié)局,自己樂和了就行。
  
  宋詞風月故事 下 五、逃跑皇帝趙構(gòu)
  
  逃跑皇帝趙構(gòu)
  
  在大家的心目中,南宋高宗趙構(gòu)是一個貪圖享受、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貪生怕死、自毀長城、殘害忠良的家伙。在金兵的大舉進攻面前,不敢重用武將,組織有效的抵抗,只是毫無原則地退縮、卑躬屈膝地求和、玩命似的逃跑的主。
  
  趙構(gòu)(1107年-1187年),字德基,宋徽宗第九子。1127年,金兵再次大舉南侵,宋軍一敗再敗,潰不成軍。宋徽宗、宋欽宗束手無策,只好再派九弟康王趙構(gòu)到金營談判求和。東京留守宗澤認為金人不守信譽,力勸趙構(gòu)不要以身赴險。此時,金兵在徽、欽兩個笨蛋皇帝的猶豫不決中,及時調(diào)整兵力部署,再次發(fā)動攻擊,兵臨汴京城下?;諝J二帝只好乖乖的出城投降,最后被金人強迫“出國考察”,押送到了金國上京會寧府(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qū))。
  
  國不可一日無主,在大家的擁戴下,康王趙構(gòu)于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史稱宋高宗,南宋王朝正式建立。
  
  當時金人玩弄“以漢治漢”的把戲,任命與趙構(gòu)一同出使金營的張邦昌為“大楚”皇帝。但張邦昌知道,這是把他推到火上燒烤。僅當了33天的代理“皇帝”的張邦昌,聽說趙構(gòu)承繼大統(tǒng)后,馬上把傳國玉璽交還給趙構(gòu)。金人費盡心血打下的大宋領土,一夜之間重新歸復趙宋所有。
  
  金人不干了,重新整軍南下,矛頭直指趙構(gòu)。趙構(gòu)第一反應就是“跑”。1129年農(nóng)歷3月,粘罕(完顏宗望)、金兀術(完顏宗弼)攻至天長軍(今安徽天長),兵鋒直指揚州。高宗皇帝趙構(gòu)當時正摟著揚州幾個美女在顛鸞倒鳳,護衛(wèi)忽然闖宮,報告說金軍近在咫尺,嚇得高宗從美女身上滾下來,面如死灰。從此落下了陽萎的毛病,盡管后來后宮美女如云,但他的小*再也無用武之地了。
  
  金人以騎兵為主,行軍速度奇快,在后面死追不放。趙構(gòu)策馬向南狂奔了一天,又餓又累,人困馬乏。晚上在崔府君廟中休息。神仙托夢給他說:“金兵已經(jīng)追來了!我為你在廟門口備好了馬,你趕快逃命吧。”趙構(gòu)驚醒,看見馬在身旁,一躍而上,向南飛奔。天亮后,終于渡過了長江,但卻怎么打也不跑了,跳下來一看,原來是一匹泥馬。這是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泥馬渡康王”。
  
  世上當然沒有什么神仙,只不過是趙構(gòu)當了皇帝后,那些拍馬屁的史學家為美化趙構(gòu)可恥的逃跑行徑,所玩的鬼花樣而已。
  
  11月,高宗趙構(gòu)在杭州屁股也沒坐熱,急急逃往越州(浙江紹興)。金人跟蹤追擊,趙構(gòu)聞警即逃,一路猛跑,逃至明州(今浙江寧波)、定海(今浙江鎮(zhèn)海)、昌國(今浙江定海)。他還不放心,最后竟逃到臺州與溫州之間的海上,才勉強安下心來,在船上臨時辦公。
  
  金兀術這次是下了決心要徹底消滅趙宋,制定了“搜山檢海抓趙構(gòu)”的嚴密計劃,“以絕南人之望”。攻克明州后,大集船只,準備從海路進攻。但趙構(gòu)這次卻大走狗屎運,海上起風暴,金軍在海船上站立不穩(wěn),上吐下泄,戰(zhàn)斗力急劇下降。宋軍水師趁機出擊,大敗金軍。金兀術不得不下令撤軍北歸。
  
  趙構(gòu)在海上漂浮了4個多月,終于等到了金人退兵。于是,他急沖沖地回到杭州,并將杭州改名為“臨安”。但臨安守將苗傅、劉正彥對趙構(gòu)的人事任命不服,發(fā)動兵變,將他軟禁起來,并逼迫他禪位給年僅3歲的太子(詳見拙文《方臘究竟是誰擒獲的?》)。但苗、劉二人折騰不到2個月,就被韓世忠平息了。這場“鬧劇”,對宋朝皇室來講,最不幸的當屬高宗唯一的兒子趙旉之死??蓱z的趙旉,還是一個3歲的小娃娃,生下來就隨其父東躲西逃,最后被苗、劉派人擁上帝位。今天一拔軍人,明天一拔太監(jiān),后天一拔官女,把3歲的小皇帝孩子照顧得死去活來。一天,小皇帝剛剛得空小睡,有宮女不小心把宮內(nèi)一個大銅爐碰撞倒地,咣當一聲,三歲兒竟然驚悸而死。怒極之下,雖然趙構(gòu)下令處死當值宮女、太監(jiān)、保姆,仍舊挽回不了自己繼承人的性命。從此,宋太宗趙光義一系的帝室血脈至此絕種。
  
  其實,歷史上的趙構(gòu)也有光彩的一面,以至于后人有“光堯(趙構(gòu)封號)當內(nèi)修外攘之際,尤以文德服遠,至於宸章睿藻,日星昭垂者非一”的高度評價。
  
  1126年,金兵大舉南侵,宋軍一敗再敗,潰不成軍。宋徽宗、宋欽宗束手無策,只好派人去金營談判。派誰去呢?一般大臣,份量不夠,且拍不了板。宋欽宗雖有31個兄弟,但沒人敢承擔這副重擔。只有九弟康王趙構(gòu)主動請纓,為國赴難。相傳康王趙構(gòu)被金人扣為人質(zhì)時,金太子完顏斡不離(完顏宗望)非??床黄鹚纬幕适易拥?,認為他們都是貪生怕死的草包。但趙構(gòu)在金營毫無懼意,每天只是讀書。一次,金太子到趙構(gòu)的帳篷去隨便看看,發(fā)現(xiàn)趙構(gòu)在讀《孫子兵法》,就蔑視地說:“你們南人只會吟詩作對,排兵布陣,攻城略地,是我們北人的事。”趙構(gòu)就拿起帳篷中的強弓,說:“比試比試!”金太子正想讓趙構(gòu)出洋相,誰知趙構(gòu)挽弓就射,三箭全中靶心。金太子一看,認為趙構(gòu)根本就不是什么狗屁王爺,肯定是那位大將的兒子,冒名頂替。留著也沒用,不如做個順水人情,就把他放了。趙構(gòu)因禍得福,保全了小命。
  
  靖康之難發(fā)生后,徽宗父子被俘北上,所有的宋室皇子也難逃厄運。剛好康王趙構(gòu)在外招兵買馬,逃過一劫。于是,他就成了皇位的唯一合法繼承人。在國難當頭之際,趙構(gòu)眾望所歸地成了“皇帝”。
  
  趙構(gòu)當上皇帝后,所面臨的是一個爛攤子。“時危勢逼,兵弱財匱”,一切從零開始,在此后十余年的驚濤駭浪里,艱難地躲藏周旋,逐漸組建了幾支抗金的勁旅“岳家軍”、“韓家軍”、“張家軍”等,既平息了全國各地的土匪、強盜、叛亂者,也成功地打退了金軍,使南宋慢慢地站穩(wěn)了腳跟。因此,后世史家及諸多南宋人,都能理解和同情趙構(gòu)建國的不易,稱贊他為“中興之主”,“君子于此,蓋亦有憫高宗之心,而重傷其所遭之不幸也。”
  
  但南宋一站穩(wěn),趙構(gòu)就急不可待地想議和,奸相秦檜非常體諒上司的“良苦用心”,“自告奮勇”地跳出來,主持簽訂了屈辱的“紹興和議”,并替皇帝修理干凈“主戰(zhàn)派”大臣如岳飛、韓世忠、張俊、胡銓、趙鼎等。于是,驚悸不寧的趙構(gòu)終于喘了一口氣,開始肆意享受。
  
  歷史上的趙構(gòu)文采過人,書法尤其出色,且“洞達音律”,能“自制曲”,曾創(chuàng)作詞牌“舞楊花”?!顿F耳錄》說,趙構(gòu)在慈寧殿欣賞牡丹時,“椒房受冊,三殿極歡”,趙構(gòu)喝得醉熏熏的,命令大臣們以“舞楊花”為詞牌,做了許多歌功頌德之詞。妃嬪們根據(jù)“舞楊花”韻律,載歌載舞,“以玉卮侑酒為壽,左右皆呼萬歲”?;始耶嫀煂懥艘桓笔⑹滥档D,趙構(gòu)贊賞不已,連比較正直的詞人呂本中也怕馬屁說:“一枝國艷,兩鬢東風。”樂得趙構(gòu)更加屁顛屁顛。
  
  《全宋詞》載有趙構(gòu)的15首《漁父詞》,其自序說,作于紹興元年七月十日。當時金兵追擊,趙構(gòu)逃至會稽,無意中閱覽到黃庭堅做的《漁父詞》15首,皆依照張志和的《漁父詩》故事。趙構(gòu)一時興起,也做了15首《漁父詞》,“戲同其韻”,賜與身邊的大臣辛永宗?,F(xiàn)選其中5首:
  
  其一:一湖春水夜來生。幾疊春山遠更橫。煙艇小,釣絲輕。贏得閑中萬古名。
  
  其二:水涵微影澹虛明。小笠輕蓑未要晴。明鏡里,縠紋生。白鷺飛來空外聲。
  
  其三:薄晚煙林澹翠微。江連秋月已明輝??v遠柁,適天機。水底閑云片段飛。
  
  其四:青草開時已過船。錦鱗躍處浪痕圓。竹葉酒,柳花氈。有意沙鷗伴我眠。
  
  其五:遠水無涯山有鄰。相看歲晚更情親。笛里月,酒中身。舉頭無我一般人。
  
  這些小詞,清麗脫俗、淡雅如水墨畫,“清新簡遠,備騷雅之體”,放在歷代帝王的詞作中,確系上乘之作。謬瑩中《江行雜錄》說“雖古人之騷人詞客,老於江湖,擅名一時者,不能企及”。這樣的評價當然有溜須拍馬的成分。
  
  但趙構(gòu)善于鑒賞詞,倒是事實。紹興年間,江蘇吳江橋的橋身上,忽然驚現(xiàn)一首《洞仙歌》詞,詞意高曠豪邁、激憤歸隱,書法瀟灑飛舞、飄渺縱逸,被坊間百姓傳為“神仙呂洞賓”所作:
  
  飛梁壓水,虹影澄清曉。橘里漁村半煙草。嘆今來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惟有江山不老。雨中風帽。四海誰知我,一劍橫空幾番過。按玉龍、嘶未斷,月冷波寒。歸去也,林屋洞天無鎖。認云屏煙障是吾廬。任滿地蒼苔,年年不掃。
  
  趙構(gòu)將這首《洞仙歌》稍微閱讀幾遍后,不屑地說:“這哪里是什么神仙呂洞賓的作品,分明是一位福州秀才所作嘛。”并進一步解釋:“從韻律來看,這首詞上片用韻‘曉’、‘草’、‘老’,下片用‘帽’、‘過’、‘鎖’、‘掃’作韻,‘過’、‘鎖’是福州口音。”后來,據(jù)文人考據(jù),此詞確是福建進士林外所作。原來,林外仕途不順,激憤郁悶之余,想要搞點驚世駭俗的“壯舉”:在一個風高月黑之夜,他乘坐一艘大船,站在船中的高臺上,對著橋身奮力疾書,故意留下了這首詞。
  
  一首《風入松》詞的軼事則更能體現(xiàn)趙構(gòu)在詞學方面的造詣。清朝王弈清《歷代詞話》記載:淳熙年間,宋孝宗常常陪太上皇即遜位的高宗游幸西湖。太學生俞國寶自負多才,經(jīng)常在西湖斷橋邊買醉,揮筆在酒店的屏風上留下一首《風入松》:
  
  一春常費買花錢。日日醉湖連。玉驄慣識西湖路,驕嘶過、沽酒樓前。紅杏香中歌舞,綠楊影里秋千。暖風十里麗人天?;▔呼W云偏。畫船載得春歸去,馀情付、湖水湖煙。明日重攜殘酒,來尋陌上花鈿。
  
  趙構(gòu)見這首《風入松》說:“此詞甚好,但末句未免儒酸。”建議把“明日再攜殘酒”改為“明日重扶殘醉”。雖只有兩字之改,卻變實為虛,意境確有升華。趙構(gòu)也自鳴得意。
  
  1162年(紹興三十二年)趙構(gòu)內(nèi)禪皇太子,做了太上皇,尊號曰光堯。宋孝宗上任后,曾想一鼓作氣,收復失去的河山。趙構(gòu)不想兒子更改自己的既定方針,就不停地給他潑冷水,訓斥道:“小子,和金人開戰(zhàn)的事,等我死后二十年,再提不遲!”盡管如此,趙構(gòu)還是默認孝宗給岳飛*。在1179年(淳熙五年)追謚岳飛為“武穆”。國民知道岳飛的冤情,無不垂淚同情,大罵秦檜賣國求榮,文人士大夫也開始公開稱贊“岳飛深明大義、人才難得”,故當時就有人攻擊趙構(gòu):“太上皇也有不對的之處啊,今日軍隊的無能,不正是殺了岳飛等主戰(zhàn)派大將,削弱大宋軍威的惡果嗎?”宋孝宗雖然心中不快,但也只是“默然”而已。
  
  宋詞風月故事 下 六、《紅樓夢》創(chuàng)作原型究竟是誰?
  
  《紅樓夢》創(chuàng)作原型究竟是誰?
  
  曹雪芹《紅樓夢》的故事依據(jù)是什么?賈寶玉的原型是誰?“紅學界”爭論不休,莫衷一是。而我認為,他來自于南宋文人謝希孟“英靈之氣,不鐘于世之男子,而鐘于婦人”的論述,并且是受謝希孟生平事跡的影響和啟發(fā)而創(chuàng)作出來的。
  
  謝希孟一生仕途多舛,沉湎秦樓楚館,與北宋的柳三變相似,典型的紈绔子弟。謝希孟,又名直,約生于1156年,卒年不詳,字古民,號晦齋,靈石人。是南宋思想家陸九淵的學生,24歲的時候就文名蔚起,大家都稱贊他是“飄逸之氣,象太阿寶劍出鞘一樣,光芒萬丈。”受到學者樓鑰器重。早年師從理學大師陸九淵,后與浙東學派陳亮、葉適為友。1184年(淳熙十一年)進士,歷任大社令,大理寺司直,奉儀郎,嘉興府通判。謝希孟與黃巖名士杜范、戴昺、項詵等結(jié)為知友。常說;“行事不法,周公無志也;立言不法,孔子無學也。”他一生沉淪于下僚,郁郁不得志,因此經(jīng)?;燠E于各類高檔娛樂場所,眠花宿柳。這一點與北宋的柳三變相似。
  
  謝希孟個性俊逸豪放,*倜儻,*不羈,為人處世方式與曹雪芹相似。據(jù)《西湖游覽志余》記載:謝希孟與一個姓陸的歌妓相愛,難舍難分。發(fā)誓非她不娶,而那個歌妓也是非他不從良。
  
  陸九淵知道這件事后,為了謝希孟的前程,多次責備他。謝希孟敬謝不敏,一笑置之,照舊我行我素。后來,發(fā)展到談婚論嫁的地步了。謝希孟為了他的情人陸氏,準備建造一座樓,專供陸氏住,取名“鴛鴦樓”。陸九淵覺得儒家子弟,這樣張狂,未免太不成體統(tǒng)了。于是單獨找到謝希孟,特別嚴厲地批評了他。謝希孟還是不聽,并說:“我不但要造樓,還要為所造的這樓作記。”陸九淵很賞識他的文章,不覺下意識地問他:“這樓記你打算怎樣寫呢?”謝希孟當即回答說:“自遜、抗、機、云之后,英靈之氣,不鐘于世之男子,而鐘于婦人”。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自從江左名流陸遜、陸抗、陸機、陸云死后,天地英靈之氣,不鐘情于男子而鐘情于女人。陸九淵聽了這話,知道他在譏諷自己,也只有默然不語。
  
  這句話用陸九淵的四個祖先來貶低陸九淵“象山學派”。遜抗機云,指陸遜、陸抗、陸機、陸云,均為陸九淵祖先。陸遜,東吳儒將,丞相。陸遜的兒子陸抗,三國后期東吳大將,大司馬,陸抗的兒子陸機、陸云,父死后為將軍,吳亡,閉門勤學,陸機有《陸士衡文集》、陸云有《陸士龍集》。陸九淵當然無話可說了。
  
  一天,謝希孟又去與歌妓陸氏約會,正當兩情繾綣、熱情如火的時候,恍然有所悟,不知道那根筋“接反”了,還是“腦殼短路”,就特別想回家,沒有告辭就離開了妓館,陸氏一路追到江邊,又悲傷又留戀,淚流滿面,苦苦哀求謝希孟不要走,再不濟,也要帶她一起走。謝希孟從自己的脖子上取下領巾,寫了一首《卜算子》給陸氏,就毅然登舟離去了。詞云:
  
  雙槳浪花平,夾岸青山鎖。你自歸家我自歸,說著如何過。我斷不思量,你莫思量我。將你從前與我心,付與他人可。
  
  雖然謝希孟沒有說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或許是“悟”到了導師陸象山先生“如鏡中觀花”的教導,達到“無物”的境地,自然眼中也就沒有了陸姑娘,也沒有那段纏綿的感情羈絆。或許是想與其一開始歡樂好合、終至分離,不如各留不盡之情,長相思。只是苦了江邊的陸姑娘,手中舉著一方隨風飄蕩的尺素,在岸上追著前行的船,踉踉蹌蹌、長涕不止,活脫脫的一個宋朝版的林妹妹,而謝希孟卻始終沒有回頭。
  
  大家不要責怪謝希孟始亂終棄,盡管他在《鴛鴦樓記》中寫下了“英靈之氣,不鐘于世之男子,而鐘于婦人”的名言,但,愛是需要激情的,激情冷卻了,還奢談什么愛?當然,我的解釋略顯蒼白,但元末楊維楨的《長洲曲》,可以說是陸氏彼時心情的寫照:
  
  長洲水引東江潮,潮生暮暮還朝朝。只見潮頭起郎舵,不見潮尾回郎橈。
  
  昨夜西溪買雙鯉,恐有郎緘寄連理。金刀剖腹不忍食,尺素無憑膾還委。
  
  西溪之水到長洲,明日啼紅臨上頭。
  
  而歷史上的謝希孟實際上是一個非常詼諧幽默的人。他歸家后隱居靈石,他的鄰居陳伯益擅長畫畫。畫人物的時候,往往把人物的面部畫成黑色,而且胡須很多。謝希孟就在陳伯益的自畫像上題了一行字:“陳伯益的臉沒有兩個指頭寬,但他的胡須卻很不義道,在臉的兩邊瘋狂地生長,致使陳伯益幾乎沒有臉面了。”氣得陳伯益為此大病一場,幾乎臥床不起。
  
  謝希孟“英靈之氣,不鐘于世之男子,而鐘于婦人”的理論觀點,的卻為明清文學中杜十娘、杜麗娘、沈瓊枝的形象塑造提供了依據(jù)和原型。明末《古今女史》、《續(xù)玉臺文苑》,清初《紅蕉集》,特別是《紅樓夢》,更是將這個理論觀點發(fā)揮到了極至??梢詳喽?,若沒有謝希孟“英靈之氣,不鐘于世之男子,而鐘于婦人”的理論觀點,曹雪芹的《紅樓夢》可能要遲幾十年問世。可見此論述影響之深了。
  
  宋詞風月故事 下 七、二等圣人朱熹的另一面
  
  二等圣人朱熹的另一面——
  
  兼析詞牌名詞牌名《大圣樂》
  
  據(jù)楊和甫《行都記事》記載:1181年(南宋淳熙八年),浙東大旱,造成嚴重饑荒。因為朱熹在知南康軍任上處理饑荒頗為得力,宰相王淮便舉薦朱熹前往賑災。1182年7月,朱熹在去臺州的路上,從大量逃荒的臺州災民中,了解到臺州市長(知州)唐仲友有殘民、貪污、結(jié)黨和淫惡等罪行,于是,他連上六道彈劾奏章,致使這位市長差點被逮捕法辦。正當唐市長憂愁萬端的時候。朱熹被調(diào)任其他地方去了,讓臺州市長欣喜若狂。有寄居在臺州的一個官員知道后,就舉行宴會為臺州市長慶賀,并把自己最喜愛的去寵姬出來陪酒。這位歌姬很聰明,當場演唱了一首自己填寫的《大圣樂》:
  
  千朵奇峰,半軒微雨,曉來初過。漸燕子、引教雛飛,萏菡暗薰芳草,池面涼多。淺斟瓊卮浮綠蟻,展湘簟雙紋生細波。輕紈舉動,團圓素月,仙桂婆娑。臨風對月恣樂,便好把千金邀艷娥。幸太平無事,擊壞鼓腹,攜酒高歌。富貴安居,功名天賦,爭奈皆由時命呵,休眉鎖,問朱顏去了,還更來麼。
  
  臺州市長聽到“朱顏去了”一句,情不自禁地跳起了舞。朱熹離任,大家開慶祝會,朱熹調(diào)走,眾人如釋重負,一個人,混到大家恨不能送瘟神似的盼他滾蛋,這張“朱顏”,至少要在北冰洋或南極洲放上個三年五載,才會有這種令人望而生畏的凜然之氣。
  
  《大圣樂》這個詞牌名,是從歌舞曲《大圣樂》演變而來的,據(jù)《宋史·樂志》記載:《大圣樂》屬于道調(diào)宮。這個調(diào)的演奏的速度較快,有平韻、仄韻兩種體例。平韻體,見元朝蒲道源的《順齋樂府》;仄韻體,見宋朝周密《蘋洲漁笛譜》。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號晦庵,江西婺源人,為元、明、清三朝官方欽定的圣人,尤為后世做八股文的生徒所宗奉。這樣一個德高望重的儒學大師,難道還有什么見不得人的事嗎?
  
  其實,朱熹也不是一兜好菜,盡管他表面上煞有介事地大聲疾呼:“人之一心,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勝則天理滅,未有天理人欲夾雜者。”所以要“革盡人欲,盡復天理。”說得冠冕堂皇、痛心疾首和振振有辭。相當于現(xiàn)在的領導要求下屬時所說的“要屏除私心雜念,不要有太多的欲望;要一心撲在工作上,不要有什么發(fā)牢騷”之類的經(jīng)典語言??梢哉f,朱老夫子是當代中國部分領導干部的教育下屬的榜樣??蓳?jù)他的同僚葉紹翁在《四朝聞見錄》中的揭發(fā):朱熹帶著兩個漂亮的尼姑外出旅游渡假,并用甜言蜜語誘騙她倆“三陪”,最終成了自己的小老婆;虐待自己的老母親,屬于不孝之子系列的混蛋人物;利用兒女的婚嫁喜慶的機會,大肆收受紅包禮金;以知名教授的招牌,開門辦學,擅自提價,收取高額學雜費;與守寡多年的婦女通奸,還使得她懷孕;指使家屬子弟偷盜別人家的耕牛,宰殺后胡吃海喝;強行占據(jù)范染祖輩留下來的山林,建自己的高樓大下廈,并誣告他,治他的罪;挖崇安弓手父母的墳墓,安葬自己的母親,又不顧別人的祖先曝尸荒野;利用自己身居要職,大肆受賄,“一歲之間,動以萬計”。這本書,的確讓讓朱門弟子最感到頭疼。一時之間,朝野轟動,紛紛彈劾這位老夫子。朱熹無法抵賴,只得向皇帝謝罪說:“臣乃草茅賤士,章句腐儒,唯知偽學之傳,豈識明時之用。”以避重就輕的方法,找一些不痛不癢的話來敷衍,算是向領導作了深刻檢討,蒙混過關。
  
  清朝才子紀曉嵐在《四庫提要》中,對《四朝聞見錄》這本書評價不錯,認為這本書記載的基本上是事實,且評價較為公允。從葉紹翁對于朱熹的那個不成材的兒子朱在,嘆其“盡根盡骨賣了武夷山”,辱沒先人名聲看,葉紹翁并不是在出朱夫子的丑。只是在記述有關朱的“慶元黨”和“偽學案”時,不得不引用告訐者的文書而已。如果純系不實之詞,以葉紹翁作為朱夫子的同類中人,一定會大加駁詰,既然未置可否,可能朱的對手們指證揭露之事由,也不全是空穴來風,無中生有。朱熹本人也坦承自己“聵”,“罪多擢發(fā)”,“至于眾惡之交歸,亦乃群情之共棄”??磥?,這位僅次于孔孟的二等圣人,所作所為,所行所止,恕不敬,想必是有一點偽君子味道的。
  
  為了掩蓋祖宗的可恥行徑,到了明代,朱熹后裔中的一位孝廉,在江浙一帶書店中大肆尋找,甚至軟磨硬泡,翻箱到柜,將所有能搜羅到的這部宋人著作,花大價錢統(tǒng)統(tǒng)購下,然后,付之一炬。這種為存祖宗體面的焚毀行徑,倒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據(jù)說當時有一位書商知道這件事后,很看不慣這種行經(jīng),就連夜組織幾個伙計重新將這本書排版,然后大量印制,致使這位為祖宗爭臉面的書生蕩盡家產(chǎn)。
  
  其實,朱熹生前,仕途上起起落落,文場上名大實虛,學術上香香臭臭,并不十分得意,尤其晚年被扣上一個“偽學”的帽子,名譽掃地,很灰頭土臉了一陣子。他是死了以后才逐漸風光的。這就是老百姓所說的高燈遠亮的道理了,距離越近,燈下越黑,距離越遠,不關痛癢的統(tǒng)治者見其某些文字有利用價值,就大肆宣演,把他推到無以復加的崇高地位。
  
  在舊中國科舉取士時代,《四書》是“學而優(yōu)則仕”的敲門磚。而這部儒家啟蒙典籍的首選的“教輔”,就是朱熹的《四書集注》。朱的書,有點類似解放后的《干部必讀》,也有點類似“*”期間的“紅寶書”,屬于ABC的入門讀物,是封建王朝認定的標準詮釋本,是中國的讀書人,從開蒙入塾,到進場應試,到上京趕考,到對策御殿,幾乎一生都應手不釋卷的書。舊時的莘莘學子,啟蒙那天,磕過孔子、孟子、顏回、曾參的頭以后,就要磕這位“峨冠博帶”的朱熹的頭了。可惜好景不長,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后,朱老夫子又一次威風掃地,把他當成“四舊”,部分被當作廢紙買給了廢品收購站,絕大部分被付之一炬,化作一縷輕煙。如果明代那位孝廉泉下有知,定會后悔不迭的,花了那么多銀子,還被書商玩了一把,不值?。∧怯懈锩袆舆@樣徹底的焚燒啊。
  
  然而,中國人后來的全部不幸,與二程兄弟的道學,與朱熹的理學,有相當大的關聯(lián)。清初思想家顏元對宋儒的批判,有過一針見血的說法:“千多年來,要求天下讀書人一頭扎進故紙堆中,耗盡身心氣力,成為體弱多病的人,無用的人,都是朱老夫子造成的。”這位集偽君子,假道學,正經(jīng)面孔,花花腸子于一身的朱老夫子,在思想領域中所起到的長期的消極作用,是為害甚廣,流毒甚遠的。
  
  話說回來,這位圣人,跳出他自己挖坑埋葬自己的理學陷阱,僅僅作為文人的那一刻,他也不是一味愚執(zhí),一味僵直,一味跟鮮活的人過不去,要大家都朝木乃伊的方向奮斗,成為死的活人,或者,活的死人的人。
  
  宋詞風月故事 下 八、辛棄疾的響馬生涯
  
  辛棄疾的響馬生涯
  
  辛棄疾(1140年-1207年),原字坦夫,改字幼安,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據(jù)《宋史·辛棄疾傳》記載:1181年(淳熙八年),辛棄疾因言官彈劾落職,退居江西上饒的帶湖,并取"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的意義,自號稼軒。他不僅是宋代杰出的愛國詞人,而且是一位具有武略的愛國志士。
  
  1140年,一個虎頭虎腦的孩子降生在山東濟南,這時,已是北宋覆亡的13年,此時的濟南由金人統(tǒng)治。金人的野蠻民族的統(tǒng)治方式,漢人接受不了,且稍具愛國之心的漢人,從骨子里瞧不起沒有開化的金人,始終與金人若即若離。面對這種狀況,金人開始反思,改變政策,采取采取“以漢治漢”,極力拉攏統(tǒng)治區(qū)的漢人大戶人家。辛家是世代官宦之家,金人當然不會放過。多次上門邀請辛家老大辛贊出來做官。
  
  辛贊是辛棄疾的祖父,因為家庭人口多,財產(chǎn)也多,想和其他漢人一樣南逃,又舍不得家業(yè),于是接受了金人的任命,擔任亳州譙縣縣令。辛棄疾因父文郁早亡,幼年即隨祖父在譙縣任所讀書,并曾受業(yè)于亳州劉瞻。瞻能詩,在金曾任史館編修,門生眾多,其中最優(yōu)秀者有辛棄疾及黨懷英,二人才華相當,并稱“辛黨”。后黨懷英在金貴顯,辛棄疾走上了抗金的道路。在譙縣時,辛贊因不忘家國,每逢閑暇,即帶辛棄疾“登高望遠,指畫山河”,并曾兩次令其“隨計吏抵燕山,諦觀形勢”,希望爭取機會"投釁而起,以紓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憤"(《美芹十論》)。1154年和1157年(紹興二十四年及二十七年),辛棄疾兩度赴燕京應考,就是受祖父之命所進行的兩次實地考察。1161年(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濟南的耿京聚眾20萬,以水泊梁山為根據(jù)地,舉起抗金大旗。這一點,很像《水滸傳》中的托塔天王晁蓋。他這一舉動,激發(fā)了漢人血脈中的民族分子,整個北方為之一震,投奔他的人日以千計。
  
  絕大部分人認為辛棄疾是個文弱的詞人,但他最早的身份卻是山東響馬,退一萬步講,也是個會填詞的響馬。
  
  為什么說辛棄疾是個響馬?有幾個小故事,特別能說明問題。齊魯燕趙“悲歌慷慨”的俠義風俗深深地影響了他。少年時代,辛棄疾就把十八般兵器練得純熟,大刀耍得虎虎生風、長矛使得水潑不進、寶劍舞得密不透風,還拼命地讀兵書,加上祖父的指點,進步很快。耿京起義的消息一傳出,辛棄疾在濟南附近的群山之中,組織2000多人的反金義軍,投奔耿京。耿京是個粗人,聽說辛棄疾是個讀書人,高興得不得了,任命他為中軍秘書(掌書記)。與他一起入伙的還有一個不太守清規(guī)戒律,好談兵書的義端的和尚。
  
  義端和尚散漫慣了,受不了部隊的紀律,就把耿京的中軍大印偷出來,直奔金軍大營而去。耿京非常氣憤,責怪辛棄疾。22歲的辛棄疾,面不改色心不跳,請求耿京給他3天時間,并立下軍令狀,保證做拿義端歸案。于是,辛棄疾單人獨騎向金營狂奔,趕到義端通往金營的必經(jīng)之路。義端一見仗劍怒視的辛棄疾,滾落馬鞍,請求他高抬貴手,放他一馬。但辛棄疾連話都懶得和他說,一劍就砍下了義端的狗頭,快馬回營復命。
  
  這時海陵王完顏亮攻宋,卻在采石磯受到書生將領虞允文強烈阻擊,銳氣大挫。加上后方遼陽留守完顏雍發(fā)動政變,宣布完顏亮為篡權的異端,趁機自立為帝。而中原地區(qū)的起義軍也日益壯大。后方的不穩(wěn)定,完顏亮的暴虐,都使攻宋的金兵內(nèi)部離心離德,終于激起兵變,完顏亮在瓜洲渡被部屬亂刀砍死,金兵被迫撤軍北歸。宋金戰(zhàn)事的消弭,使金方政權得以全力解決中原義軍的問題,辛棄疾審時度勢,向耿京建議歸附南宋朝廷。耿京遂派地位僅次于己的副手賈瑞為代表,前往南宋接洽。賈瑞文化水平較低,擔心若到朝廷,不能合乎禮儀的進行對答,要求加派一個讀書人同行。辛棄疾當然是最合適的人選。這時南宋政府的“行在”也就是臨時政府首都設在建康(今南京),高宗對他們這一干人“即日引見”,授予官職,接洽完成得十分順利。然而在山東義軍內(nèi)部,卻出了意想不到的亂子。
  
  趁完顏亮出師而在后方自立的金世宗完顏雍,吸取完顏亮橫征暴斂激起民變的教訓,采取了緩和的方針,先大赦天下,稱:“在山者為盜賊,下山者為良民。”逐步分化鏟除義軍力量。耿京部下的一支起義軍頭領張安國,在金人重賞高官的引誘下,與手下密謀殺害了耿竟,劫持部屬投降了金國,被任命為濟州(今山東鉅野)知州。
  
  賈瑞、辛棄疾等人完成與宋接洽任務,回到海州(今江蘇東海)時,得知耿京被殺、義軍大部分或潰散或被劫持投降的情況后,他立刻做出了決斷,與海州當?shù)剀妼⑼跏缆〉热松套h之下,僅領了忠義軍人馬共50人,奔赴叛徒張安國所在的濟州,徑直求見。張安國正與部屬酣飲,想不通他們的來意,也恃著自己手領大軍,辛棄疾等區(qū)區(qū)50人有何威脅?于是出來相見,辛棄疾和王世隆立即動手,當場將他擒拿下來,并動員濟州駐軍反正。原本屬于耿京舊部的上萬士兵起而呼應,于是辛棄疾與王世隆把叛將張安國綁縛到馬背上,帶領萬余人馬渡河而南,馳往淮泗地區(qū),一路不暇飲食,直馳過淮水,將張安國送往杭州明正典刑,為耿京報了仇。洪邁《稼軒記》如此記載:“齊虜(指張安國)巧負國,(辛)赤手領五十騎,縛取于五萬眾中,如挾毚兔,束馬銜枚,間關西奏淮,至通晝夜不粒食。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圣天子一見三嘆息,用是簡深知。”辛棄疾自己記敘這一段傳奇般的經(jīng)歷,則見于他的《鷓鴣天》詞里: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簶,漢箭朝飛金仆姑。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須。都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這首詞的小序為:“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詞的上下兩闋,呈現(xiàn)出絕大的反差,曾經(jīng)“心雄萬夫”、揚威于萬人之中的青年英雄,卻不得不在屈抑的處境中終老。“萬字平戎策”指的是他南歸后一再向朝廷進呈的《美芹十論》、《九議》等抗敵的書策,卻均被政府束之高閣。他們這批冒著風險、懷著對故國的熱忱來投奔南宋朝廷的義軍,卻被貶稱為為“歸正人”,也就是“強盜”、“響馬”之類的人物。皇帝老兒擔心的是自己的帝位,對這批響馬一類的人肯定放心不下,歧視與冷落他們,就不難理解了。于是,把他們?nèi)拷馍?,安置在淮南各州縣的流民中生活?;实劾蟽簱牡氖亲约旱牡畚?,對這批響馬一類的人肯定放心不下,歧視與冷落他們,就不難理解了。于是,把他們?nèi)拷馍?,安置在淮南各州縣的流民中生活。他的響馬生涯也正式宣告結(jié)束,被任命為閑散的地方官職,唯一能夠用到他軍事才能的,也就是利用他去*荊南起事的茶商軍,這使得辛棄疾非常的郁悶。然而辛棄疾的志向,不是安于富貴的文臣,而是一個渴望著戰(zhàn)場殺敵、報效國家的“響馬”,他的血液中燃燒著不甘沉寂的烈焰,正如《白雨齋詞話》所評:“稼軒有吞吐八荒之概,而機會不來。正則為郭(子儀)、李(光弼),為岳(飛)、韓(世忠),變則桓溫之流亞,故詞極豪雄而意極悲郁。”
  
  宋詞風月故事 下 九、宋朝的賈寶玉
  
  宋朝的賈寶玉
  
  《紅樓夢》大家耳熟能詳,對主人公賈寶玉更是津津樂道,這么多美女喜歡他,作為一個男人是何等的風光,這等艷福,怕是三世也修不來。而他卻為他所愛的人陰陽相隔,負氣離家,遁入空門。要我說:寶哥哥呀,你的后來人,不知有多少男人羨慕你??!但我知道,象你這種要美人,不要江山的大有人在,可以肯定地說,你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因為古今中外,象你一樣的人不勝枚舉。因此,從今天開始,我要做一個關于不同版本的賈寶玉專題系列。首先從宋朝的剛強版左譽說起。
  
  宋朝的左譽可以說是賈寶玉的前輩。要知道愛賈寶玉的的人都是大家閨秀,而左譽先生就沒賈寶玉那么幸運,他是為一個*呢。
  
  左譽(字與言)天臺人。1109年(大觀三年)進士及第后,在杭州擔任州府的秘書,聽說當時“自承母業(yè)”的杭州名妓張蕓的女兒張秾(nóng)色藝俱佳,忍不住心生好奇。就與幾人來到張秾獻藝的青樓。酒席上,一個粗俗無禮的軍官幾杯落肚后,竟當眾對張秾動手動腳。張秾非常惱怒,卻又不敢反抗,在坐的其他人攝于軍人的淫威,也敢怒不敢言。左譽“路見不平一聲吼”,怒斥無恥之徒。自知禮虧的軍官,灰溜溜的跑了。驚魂甫定的張秾,心懷感激抬起頭向左譽道謝。發(fā)現(xiàn)左譽體格魁偉,濃眉大眼,眉宇間一股英氣,不禁心生喜歡之意。而那左譽呢,沒想到張秾是如此一位自尊自愛的女子,也對她心生好感。
  
  從此,張秾對左譽青眼有加,曲盡溫存。而左譽見張秾不僅花容月貌,蘭心蕙質(zhì),而且深明大義,對國家大事頗有幾分見地。心中暗自稱奇。就視張秾為紅顏知己。
  
  在這段幸福時光里,每日里兩人談書論畫、填詞唱曲,非常開心愉悅。左譽為張秾填過很多詞,其中描繪張秾美貌的“幃云剪水,滴粉搓酥”兩句非常有名。這兩句讓兩人名聲大震,時人將其與柳三變之“楊柳岸、曉風殘月”并提,當時有“曉風殘月柳三變,滴粉搓酥左與言”之稱。
  
  然而,那時的左譽只是州府秘書,官職很低。要幫張秾脫籍,還很困難。不久,他又離開錢塘,改任任湖州紀委書記兼監(jiān)察局長(通判)。一對有情人只好忍痛分離,兩人約定,兩年后左譽來錢塘接張秾。
  
  誰知天有不測風云,左譽到湖州第二年,戰(zhàn)爭爆發(fā),北宋滅亡了。一時間,山河破碎,兵荒馬亂,生靈涂炭。待到局勢穩(wěn)定時,不覺已是幾年過去了。這湖州的幾年里,左譽一直心系張秾,年過四十仍未娶。每日里以填詞排解相思之苦,一首《眼兒媚》至今仍在傳唱:
  
  樓上黃昏杏花寒,斜月小闌干。一雙燕子,兩行征雁,畫角聲殘。綺窗人在東風里,灑淚對春寒。也應似舊,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這是一首寫思親念遠的寄情詞。從憑樓遠眺入手,寫在樓上,正是黃昏天晚的時刻,看到杏花在寒冷的氣候里開放。這是早春的景象。剛升起的月亮,照著小樓的欄桿。一雙燕子,兩行征雁,南北徙遷,引發(fā)思親念遠的感情。傍晚號角聲,斷斷續(xù)續(xù)的殘留著,充滿著一派凄涼景象。往日耳廝鬢磨的情景歷歷在目。想象中情人對自己的思念的情形,大概還是原來那樣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的“綺窗人”的眼眉,渾金仆玉,似春天的遠山。
  
  在戰(zhàn)亂的年代,能活命就很不容易了。為保護自己,張秾只好做了立有戰(zhàn)功的大將張俊的小妾,并被改姓為章。張俊家中的產(chǎn)業(yè)基本上都是她在打理,張俊能成為南宋初年的首富,張秾的功勞應該不小。而且張俊軍事政治上的往來公文,都是委與張秾書寫。拓皋戰(zhàn)役時,張俊曾在前線寄信給張秾,希望她照看好家事,可張秾回他一書,博引霍去病、趙云等名將殺敵的事,讓張俊莫以家為念,以堅其克己報國之心。張俊將此書上奏給皇帝,皇帝閱后大喜,親下手諭,加封張秾為榮國夫人。
  
  幾年后,左譽終于有機會舊地重游。此時的杭州城已物是人非,恍若隔世。他到處尋訪張秾蹤跡,了無結(jié)果。
  
  南宋高宗紹興年間,心情正處于極度苦悶的左譽,一天獨自去游觀杭州西湖,正在無聊回轉(zhuǎn)時,他冷不防發(fā)現(xiàn)大路上有一隊馬車迎面而來,路過左譽時,一輛馬車停下來,一位美女掀開繡簾,凝視著左譽吟了一聯(lián):“如今試把菱花照,猶恐相逢是夢中!”來人正是張秾嗎,正待他問寒問暖時,張秾則已被車馬載著飛馳而去。
  
  左譽感到從來沒有過的失落,他禁不住長嘆一聲,木然的站在那里,只覺天旋地轉(zhuǎn),心如刀割。一行人見狀,忍不住告之:“官人與這位夫人熟悉?她可是榮國夫人啊,國防副部長(樞密使)張浚之妻。”
  
  “榮國夫人?”左譽忽然放聲大笑:“說甚么不求榮華富貴,說什么心心相印,說什么白頭到老,到頭來終究是一場空。”
  
  國不成國,家沒有家,夙愿難酬,愛已成空,左譽萬念俱灰,他默然地走進了西湖邊的那家寺廟....
  
  宋詞風月故事 下 十、美女作家吳淑姬一怒休夫
  
  美女作家吳淑姬一怒休夫——
  
  詞牌名《長相思》
  
  《長相思》本是唐教坊曲。因古人多用“長相思”三字入詩,所以后來后演變?yōu)闃犯?。南朝樂府有?#8220;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下言久別離。”“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被。著以長相思,緣以結(jié)不解。”李陵詩:“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蘇武詩:“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梁朝張率開始用“長相思”三字作為詞的首句,而陳后主、江總等人沿用其調(diào),唐朝李白等人也紛紛仿效,到后來“長相思”漸漸地演變成專用的詞牌名。又名《雙紅豆》、《山漸青》、《憶多嬌》、《吳山青》、《越山青》、《長相思令》。
  
  煙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從何處回?醉眼開,睡眼開。疏影橫斜安在哉?從教塞管吹。
  
  這首《長相思》是宋朝四大女詞人之一的吳淑姬在與丈夫?qū)Σ竟脮r獻給市長王龜齡(字十朋)離婚陳述詞的。王賞嘆其詞,判決離婚。
  
  湖洲有一吳秀才,滿腹才學卻不得志,只有一女,名淑姬。她聰慧美麗,尤善詞,與李清照、朱淑真、張玉娘并稱為宋朝四大女詞人。
  
  吳淑姬從小由父母做主,許配給了鄰村一秀才。這個秀才才華一般,但忠厚老實,知書達理,家境也比較富裕。等到吳淑姬16時,兩家便開始張羅婚事。
  
  在張羅婚事期間的一天,情竇初開的吳淑姬坐在鏡前梳妝,但見鏡中人兒嫵媚俏麗,想到馬上身旁將有人為己容而悅,兩片紅霞便飛上了雙頰。她從梳妝臺拿起玉簪,往綰好的秀發(fā)里插,卻沒想到手一滑,玉簪落地,斷為兩節(jié)。這個玉簪據(jù)說是皇宮之物,為吳家歷代祖?zhèn)?。吳淑姬十分喜?卻不料剛還沉浸在幸?;孟肜锏娜藘?一種不祥之感襲上心來。果然沒幾天,夫家來告,秀才病重,不幾天,竟不治而亡。
  
  吳淑姬雖對未婚夫感情不深,可想到第一次婚姻就如此不幸,內(nèi)心很傷感。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郁郁寡歡,并寫《祝英臺近·春恨》一詞,抒發(fā)自己的心中憂愁:
  
  粉痕消,芳信斷,好夢又無據(jù)。病酒無聊,倚枕聽春雨。斷腸曲曲屏山,溫溫沉水,都是舊來看承人處。久離阻,應念一點芳心,閑愁知幾許?偷照菱花,清瘦自羞覷??煽懊纷铀釙r,揚花飛絮,亂鶯啼,吹將春去。
  
  這首詞由獨自閨中,倚枕聽春雨,想到春意盎然之際的曲曲屏山,溫溫沉水,這一切都將隨著春天的逝去而消失,這怎能不引少女的惆悵。下片含蓄地點明“春恨”并不真的是“恨春”,三春將去,春意闌珊,春雨淅瀝,這一切外部景觀只不過是詞人諸多閑愁外射的媒介物。正是由于心中無限惆悵,偷照菱花,清瘦自羞覷,才更覺得春花善心恨,春雨添愁。在這樣的心境下又恰逢這楊花飛舞,黃鶯亂鳴,暮春將去的時節(jié),怎么不令人分外傷心呢。一旦春意消失,春光逝去,自己的容貌年華也將逝去,自己將何以堪?
  
  過了一年,父母又為吳淑姬說了一門親,男方是一個富家子第。吳淑姬此時心意闌珊,沒多想就答應了。過門后才發(fā)現(xiàn)丈夫是一紈绔子弟,成日拈花惹草不說,還對她輕則罵,重則打。想到自己從小隨父吟詩作詞,以風雅為榮,卻不料嫁了這樣個俗不可耐的人。一天晚上,吳淑姬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眠,隨悄悄披衣來到院中,微風輕撫,月色皎皎,頓覺俗氣盡消,心曠神怡。突然,酒氣熏天的丈夫從外面歸來,見吳淑姬獨坐賞月,就罵開了:“你就知道成天吟詩填詞,難道不能陪我喝喝酒嗎?”吳淑姬想起了少女時代的夢想:執(zhí)子之手,與之同諧;花前月下,吟詩作對。于是反問自己,難道愿望就此破滅了嗎?不,要起而抗爭,找回幸福。于是吳淑姬鼓起勇氣,提出離婚。這下丈夫傻了眼,一是妻子貌美性淑,二是被老婆拋棄太沒面子,于是軟硬兼施,堅決不同意離。然而吳淑姬心意已決,再不回頭。被夫家關了起來后,吳淑姬忍無可忍,在忠仆的幫助下逃跑,卻被夫家抓回。于是,夫家以不守婦道告上官府。
  
  吳淑姬見事已至此,索性將罪名一概承擔,被判有期刑。官府里的僚屬聽說鼎鼎有名的美女詞人關押在監(jiān)獄里,都想一睹才女的風采。一天,一個在當?shù)赜悬c威望的小頭目,帶著幾個僚屬到監(jiān)獄里來看她。擺了一桌酒,讓獄卒請吳淑姬來。小頭目見吳淑姬雖然帶著枷鎖,但風度不減昔時,且氣質(zhì)高雅,連忙讓獄卒為她打開枷鎖,與大家一起暢飲。席上,小頭目對吳淑姬說:“我知道你很會填詞,最好用詞把你的真實情況寫出來,我盡量想辦法向市長為你說項。不然的話,你就很被動了。”吳淑姬見小頭目很和善,想到自己確實冤枉,就說:“請出題吧。”當時正使冬末雪消,春日且至,小頭目就以此景為題。吳淑姬目視窗外,飛雪剛過,梅花正放,提筆立成開篇所寫的《長相思》。于是“諸客賞嘆,為之盡歡。”第二天,小頭目拿著吳淑姬詞稿報告王市長。王市長擊節(jié)贊賞。據(jù)說詞的手稿居然還由“治此獄”者收藏起來。女主人公先是被俗人玩弄,然后又被雅人玩弄,還真滑稽。在大堂上,王市長看到吳淑姬雖然衣衫不整,但眉宇間卻自有幾分清雅之氣,再看那富家子第粗俗不堪,心下明白幾分。聽過二人陳述后,判決他們離婚。
  
  這首“道此景”的“自詠”,從《詩·小雅·采微》:“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意境入手,再以獄外雪壓梅枝的景象來暗喻自己未曾審理明白,就蒙冤受屈的實情。緊接著說自己被這一場官司打擊得暈頭轉(zhuǎn)向,真是“終日昏昏醉夢間”,人間的美景從此不屬于她。絕妙之筆,婉約之情,構(gòu)成一幅含冤受屈圖。難怪王市長會“亟使釋放”。
  
  吳淑姬得脫藩籬,回家后對父母說:“除非斷簪復合,否則不再嫁。”父母有愧,不敢相逼。于是她收好閨房,邀約舊日好友,琴棋詩畫,好不愜意。
  
  轉(zhuǎn)眼又是暮春,一天有個要好姐妹來訪,看到書案上一剛寫完的新詞《小重山》,便讀了起來:
  
  謝了荼蘼春事休。無多花片子,綴枝頭。庭槐影碎被風揉。鶯雖老,聲帶尚嬌羞。獨自倚妝摟。一川煙草浪,襯云浮。不知歸去下簾鉤。心兒小,難著許多愁。
  
  這首詞從庭院寫起,再登樓遠望,立足點是移動的。女子青春將逝,與遠人歸來無望,兩相對比,反映了一種深深的愁苦,寄托了一種青春將逝的深沉感慨。據(jù)《古今詞統(tǒng)》的眉批中說:“竹浪、柳浪、麥浪與草浪而四”,即指吳淑姬自創(chuàng)新詞“草浪”,直可與前人所創(chuàng)“竹浪、柳浪、麥浪”相媲美。“一川煙草”是靜景,“一川煙草浪”則是動景。這里用來比喻愁思恰如連天草浪,滾滾襲來,極為生動貼切,寫出了明知不能而強為之的痛苦心態(tài)。所以南宋黃昇評論說:“淑姬女流中黠慧者,有詞五卷,佳處不減李易字。”這種評價是很客觀的。
  
  好友讀完,不禁黯然,知道吳淑姬心事,又不好多說,便告辭而去。幾天后再來看望時,手上卻多了一疊詩稿,請吳淑姬賞閱。淑姬一看,面露喜色,大夸好友詩藝精進。友大笑,說:“非我能也,實為楊公子書。”又告訴她楊公子名子治,是自己的遠房表親。
  
  “楊子治?我怎么不認識?“吳淑姬問道。
  
  好友笑著說:“想認識不難,下次我把他帶到詩社,你們不就認識了嗎?”
  
  吳淑姬臉一紅,低頭不語,算是默許。好友走后,吳淑姬細閱詩稿,越看越喜,讀畢,已愛不釋手。
  
  詩如其人,在詩社里,兩人一見鐘情,一來二往,已暗定終身。這天,吳淑姬告父母曰,玉簪已合,想必姻緣將至。父母大喜。未幾,楊家登門求親,其父一口應允。
  
  新婚之夜,楊子治問新娘子:“我聽岳父說,第一次結(jié)婚前,玉簪摔斷,婚姻告吹,這次我去提親前,玉簪竟然再合?難道這不是天意嗎?”
  
  吳淑姬回答說:“玉簪為我斷,難道就不能為我合?”
  
  說完,狡黠一笑。楊子治聽了后,開懷大笑。從此夫婦二人鸞鳳合鳴,恩愛到白頭。
  
  宋詞風月故事 下 十一、小尼姑年芳二八
  
  小尼姑年芳二八——
  
  兼析詞牌名《楊柳枝》
  
  陳凱歌的電影《霸王別姬》中,小豆子所說的一段唱詞“尼姑年芳二八,正青春被師父削去了頭發(fā),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為何腰系黃絳,身披直綞,見人家夫妻們?yōu)⒙?一對對著錦穿羅,不由人心急似火,奴把袈裟扯破。”師哥程蝶衣因為老念不對一句臺詞,吃了不少苦頭。這出戲就是鼎鼎大名的《思凡》,主角就是陳妙常。
  
  襄王夢里雨云期。兩心知。子羔無意戀瓊姬。漫心癡。吾心恰似絮沾泥。不狂飛。任把楊枝作柳枝。枉挨尸。
  
  這首《楊柳枝》是南宋高宗紹興年間,臨江青石鎮(zhèn)郊女貞庵中的美女尼姑陳妙常被師傅囚禁后寫給情郎潘法成的。潘法成想方設法半夜翻墻與陳妙常幽會,最后在好友臨江縣令張孝祥的幫助下終成眷屬。
  
  據(jù)唐白居易在寫《楊柳枝》詩時的解釋:“《楊柳枝》,是洛下新聲,象‘聽取新翻楊柳枝’就是很典型的。”薛能在詩的序言中說:“令部伎作楊柳枝健舞,又重新創(chuàng)作新的曲調(diào)。其詩云‘試踏吹聲作唱聲’是也。大概是樂府橫吹曲子,有《折楊柳》名。這里則是借舊曲曲名,另創(chuàng)新聲。后來就作為唐教坊曲。”故《楊柳枝》的詞牌名取于此。
  
  據(jù)《古今女史》和明·高濂著雜劇《張于湖誤宿女貞觀記》記載:陳妙常是南宋高宗紹興年間,臨江青石鎮(zhèn)郊女貞庵中的尼姑。陳家本來就是臨江的官宦之家,只因陳妙常自幼體弱多病,命犯孤魔,父母才將她舍入空門,削發(fā)為尼。在女貞庵中誦經(jīng)禮佛。空門多暇。陳妙常好學不倦,她不但詩文俊雅,而又兼工音律,十五六歲以后突然容光煥發(fā),秀*人,穿著寬袍大袖的袈裟,就象仙女下凡,令人目眩神迷。
  
  陳妙常的空門偷情與南宋初年的大名士張孝祥頗有關系,也可以說是張孝祥成就了這段美妙姻緣。
  
  張孝祥是宋高宗二十四年中進士,隨被御點為狀元。當年奉派出任臨江縣令,一路溯江而上,到達臨江縣境的青石鎮(zhèn)舍舟登陸,夜宿鎮(zhèn)外山麓的女貞庵中,準備歇息兩天,然后走馬上任。
  
  唐宋的時候,佛教在中國盛行,寺廟庵剎遍及全國各地,大多備有潔凈雅室,以供遠道而來的香客住宿祈夢,和尚廟里可住女客,尼姑庵內(nèi)也可供男客過夜。久而久之,通衢大道附近的寺廟庵剎,大都肩負著為旅客服務的任務,和今天風景名勝地區(qū)的觀光飯店,沒有多大區(qū)別。
  
  正是初秋季節(jié),入夜月白風清,張孝祥步月花間,忽聞琴聲錚錚琮琮,循聲走去,轉(zhuǎn)過假山叢樹,不覺眼前一亮,月下見一妙齡女尼正在焚香彈琴,眉目如畫,姿態(tài)秀逸,酷似瑤池仙子,心有所感,于是朗吟一詞:
  
  誤入蓬萊仙洞里,松蔭禪房睹嬋娟,花樣年華最堪憐;瑤琴橫幾上,妙手拂心弦。云鎖洞房歸去晚,月華冷氣侵高堂,覺來猶自惜余香;有心歸洛浦,無計到巫山。
  
  正在月下?lián)崆俚哪峁藐惷畛#∧簳r分曾經(jīng)與張孝祥打過照面,只知他是名士型的人物。張孝祥也不便透露他就是新任縣令的身份。無論如何,陳妙常心想,匆匆一面,豈可便以艷句*,當即口占一首《楊柳枝》詞,邊彈邊唱:
  
  清凈堂前不卷簾,景幽然;湖花野草漫連天,莫胡言。獨坐黃昏誰是伴,一爐煙,閑來月下理琴弦,小神仙。
  
  張孝祥碰了一個軟釘子,自然不便相強,他可是飽讀詩書,深明禮義的。更何況此地又是自己即將上任的地方,怎么能*不羈而貽笑大方呢?于是急急抽身而退,第二天早晨就前往縣城履新。然而當稍得暇逸的時候,便會不自覺地想起女貞庵中的妙齡女尼來。
  
  恰好昔日的同窗好友潘法成(字必正)游學來到臨江縣,故人相見,把臂言歡,剪燭西窗,促膝夜談。忽然話題一轉(zhuǎn),談到青石鎮(zhèn)女貞庵中的妙齡女尼姑來。張孝祥大嘆“人在官中,身不由己”的苦水,潘法成則聽得心旌搖曳,決心完成老友無法了卻的心愿,于是第二天就住進了女貞庵中。
  
  潘法成認為女兒家削發(fā)為尼,妙齡女郎長伴青燈古佛,總會有一段不同尋常的心路歷程,再不然就是遭遇到巨大的打擊或痛苦的折磨;否則好端端的何不穿紅戴綠,涂脂抹粉,享受女性黛綠的年華,以及戀愛嫁人,生兒育女,相夫教子,迎接充實而幸福的人生呢?于是,潘法成就問陳妙常:“人言,非經(jīng)大難,不入空門,姑娘才貌才人,何事看破紅塵。”
  
  陳妙常答道:“人思病時,塵心自減;人想死時,道念自生。皈依佛門,乃獲永生,又何必一定要經(jīng)過大難呢?”
  
  這潘法成泡MM的手段要比張孝祥高明得多,先行若無其事地接近伊人,再行設身處地與伊人傾談心曲,然后再以才情逐步敲開伊人的心扉。
  
  一日晨起,潘法成興致勃勃地踱往東廂去找妙常女尼,說是夜來填了一闕《楊柳枝》,煩請斧正。陳妙常接過松花箋一看:
  
  旁觀仙子過柔屋,驚人目。星冠珠履逍遙服,能裝束。弄玉儀容瓊姬態(tài),傾城國;淡裝全無半點俗,前山玉。
  
  這詞一半寫佛門圣地,一半形容天生*,用辭典雅,字跡秀逸。陳妙常十分欣賞,從此也就對這潘公子多了一份好感。兩人開始經(jīng)常談詩論文,奕棋品茗,彼此也就快速地熟捻了起來。
  
  熟就不拘常理了,潘法成也就能夠經(jīng)常登堂入室,進入陳妙常的禪房。一次,潘必成借故又來陳妙常禪房探訪,恰巧陳妙常誦經(jīng)未歸。他躡足而入,左右巡看,貼壁的床榻邊立著一個矮桌,上面堆著幾本書。他的目光梭巡在書叢間,不外是《金剛般若波羅密經(jīng)》、《大乘妙法蓮華經(jīng)》、《佛說阿彌陀經(jīng)》等等。忽然他發(fā)現(xiàn)夾在一部經(jīng)書中一幅花箋的一闕艷詞:
  
  松院青燈閃閃,蕓窗鐘鼓沉沉。黃昏獨自展孤衾,欲睡先愁不穩(wěn)。一念靜中思動,遍身*難禁。強將津唾咽凡心,怎奈凡心轉(zhuǎn)盛。
  
  潘法成看后,大大地出乎意料之外,閉目冥想,一幅松風夜靜、青燈明滅的深宵畫面,展現(xiàn)在眼前:空幃孤衾,輾轉(zhuǎn)反側(cè),青春的*,翻騰于無盡的蒼茫里,那不就是夢寐以求的妙齡艷尼陳妙常嗎?還以為她的情感防線,是何等的堅實而難以突破呢?原來卻是如此!于是展紙濡毫,也填詞一闕:
  
  玉貌何傅粉,仙花豈類幾品,終朝只去戀黃芽,不顧花前月下。冠上星移北斗,案頭經(jīng)誦南華,未知何日到仙家,曾許彩鸞同跨。
  
  填完這首詞后,潘法成把它放在陳妙常的案頭。陳妙??春?,埋怨潘法成枉讀四書五經(jīng),不該逾越禮法而填寫淫詞!潘法成便單刀直入地諷刺道:“出家人都‘強將津唾咽凡心,怎奈凡心轉(zhuǎn)盛’了,讀書人難道就不許問問‘未知何日到仙家,曾許彩鸞同跨’嗎?”陳妙常頓時羞紅滿面,低頭忸怩道:“你怎么偷窺他人詞稿!”但既然秘密被戳穿,陳妙常的心理防線馬上崩潰,從此兩人約會更加頻繁。潘法成乘機蹈隙,于是一舉攻占了愛的城堡,這位貌若天仙的美貌女尼,就成了潘法成的俘虜。不只是投懷送抱,而且夜夜纏綿于禪榻,在陣陣梵音寺鐘聲中,把修身養(yǎng)性的地方,成了談情*的場所。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陳妙常與潘法成的隱情被師傅發(fā)現(xiàn)了。為阻隔他倆見面,這個老尼姑把陳妙常關起來,并將潘法成趕出女貞庵。為表明自己的心意,陳妙常填了一闕文章開頭所寫的《楊柳枝》,托人偷偷送給潘法成。但潘法成根本就沒有機會再接近陳妙常。陳妙常卻以為潘法成變心了,于是又填了一闕《楊柳枝》:
  
  昨宵腸斷黃昏約。人寂寞。洞房獨對燈花落。無歸著。紗窗幾陣東風惡。羅衣薄。今宵何事青鸞邈。肌如削。
  
  潘法成心急如焚,終于在女貞庵附近租了一間房子,每晚逾墻與陳妙常幽會。
  
  神女下巫山,云情雨意濃,幾度春風過后,陳妙常已是珠胎暗結(jié)。一日,潘法成見陳妙常愁容滿面,珠淚盈盈,并從袖中掬出一幅彩箋遞了過來,是一闕《臨江仙》:
  
  眉似云開初月,纖纖一搦腰肢,與君相識未多時,不知因甚裙帶短些兒。見茶飯不饗常似病,終朝如醉如癡,此情尤恐外人知,轉(zhuǎn)將心腹事,報與粉郎知。
  
  潘法成看罷。不禁大吃一驚,當天便趕往臨江縣城,準備到藥鋪配一帖墮胎藥,先解決目前的困境,以免當眾丟人出丑。繼而一想,即便解決了眼前的難題,終究不是一勞永逸之計,為了釜底抽薪,決定與老友張孝祥商議之后再作計較。潘法成見了張孝祥后,一五一十地將來龍去脈和盤托出,務請老友設法成全。
  
  張孝祥哈哈大笑,說道:“此事不難辦啊,你可以捏造一張狀紙,到縣衙里說你與陳妙常自幼指腹為婚,后因戰(zhàn)亂離散,而今幸得重逢,訴請完婚,我來幫你處理。”潘法成歡天喜地地回到女貞庵,向陳妙常說明了一切,陳妙常經(jīng)過一夜的思考,終于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硬著頭皮隨著潘郎來到縣衙,呈上了狀紙:“女貞庵道觀女尼姑陳妙常,我母親陳谷英在世時,將我與與潘必正指腹為婚?,F(xiàn)在有原來割裂的舊衣裳和字據(jù)為證。后來,因為戰(zhàn)亂離散,雙方都沒有音信。承蒙上天眷顧,讓我們偶然相遇,有如樂昌公主的破鏡重圓。因為我已經(jīng)遁入空門,所以不敢擅自還俗?,F(xiàn)在,我找到了我的夫君,請縣長大人允許我還俗。”
  
  誰知堂上縣長突然厲聲喝道:“卷簾抬頭!”衙役們連忙卷起窗簾,陳妙常只得緩緩地抬起頭來。只聽縣長又說:“你曾說:‘清凈堂前不卷簾’,如今卻為何事告到官里。”陳妙常一聽堂上言出有因,剎那間嚇得魂不附體,心想此刻落到舊日冤家之手,這可如何得了。于是膽戰(zhàn)心驚地填了一闕《攤破浣溪沙》作為回話:
  
  寂寂云堂斗帳閑。爐香消盡爇沈煙。烘卻布衾圖睡暖,轉(zhuǎn)生寒。霏霏細雨穿窗濕,颯颯西風透枕珊。此際道心禁不得,故思凡。
  
  看了這首詞,張孝祥也就不再為難他們,立即提筆判道:
  
  道可道,名可名;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清者濁之源,守不住煉藥丹爐;動者靜之機,熬不過凡情*。大都未撞著知音,多半屬前生注定。拋棄了布袍草履,再穿上翠袖羅裳;收拾起紙帳梅花,準備著羅幃繡幔。無緣處青蒲黃庭消白日,有情時洞房花燭照乾坤
  
  張孝祥通情達禮,法外施仁,即令陳妙常還俗,湊成一對美滿姻緣。陳妙常滿面含羞填了一闕《鷓鴣天》:
  
  相堂潭潭數(shù)十重。入門馬上氣如虹。儼然端坐黃堂上,憂國憂民俯仰中。蒙下顧,謝姑容。仙禽從此脫樊籠。當初只說常清凈,羞對先生滿面紅。
  
  后有人戲作一詩以記這事:
  
  短發(fā)蓬松緣未勻,袈裟脫卻著紅裙。于今嫁與潘郎去,省得僧敲月下門。
  
  潘法成與陳妙?;楹?,張孝祥舉潘賢良方正,除授蘇州府吳江縣尹。后官至禮部侍郎。陳妙常生一男一女。夫妻衣錦榮歸,享天年而終。
  
  宋詞風月故事 下 十二、血淚斑斑的宋詞
  
  血淚斑斑的宋詞——
  
  兼析詞牌名《沁園春》
  
  翻開《全宋詞》,你會發(fā)現(xiàn)她竟然是一部血淚詞。古代社會,男性是主宰,他們用血淚寫的詞,千古傳唱不衰,如彪炳千秋的《過伶仃洋》,因詞罷宴的《六州歌頭》等,而女性作為男性的附屬物,其人其詞大多不見經(jīng)傳。今天,我就單單和大家說說宋朝剛烈的女詞人的故事。
  
  1126年(靖康元年)冬天,金兵城破汴京,北宋末代皇帝趙佶也成了俘虜,宣告北宋滅亡。盡管作為九五之尊的趙佶飽受凌辱,盡管他慘死在亂蹄之下,他都不算是最可憐憫的。在一個國破家亡的年代里,最可哀憐的是那些女子,她們不可能請纓殺敵,因為一雙小腳,也不可能日行千里,亡命四海,她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端坐家中,等待那時刻可能降臨的無可躲避的命運,她們要想將血淚付諸筆墨也幾乎沒有可能。
  
  據(jù)宋朝韋居安《梅澗詩話》記載:北宋后期,蔣之奇孫蔣興祖知開封陽武縣(今河南原陽),政績赫然?!端问分伊x傳》說,靖康之難發(fā)生時,金兵侵犯京師,取道武縣,宋朝文人武將多有逃跑投降者,也有人勸他蔣興祖逃避遠走。蔣興祖昂然拒絕了,怒道:“我們蔣家世代承受國恩,現(xiàn)在,正是報效國家的時候!我寧愿戰(zhàn)斗到底,以死殉國!”
  
  于是,蔣興祖帶領全家留了下來,抵抗金兵。金兵百騎攻城,被他打退。第二日,更多的金兵來攻,終于破城。蔣興祖毫不退縮,血戰(zhàn)至死,年僅四十二,妻子及長子也相繼死去。
  
  蔣興祖死后,女兒被金人活捉,押往金國。蔣興祖女年僅及笄,美麗多才,擅長詩詞。在北上經(jīng)過雄州時,她步步回首故鄉(xiāng),悲痛不已,在驛中墻壁上作了一首《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
  
  朝云橫度,轆轆車聲如水去。白草黃沙,月照孤村三兩家。飛鴻過也,萬結(jié)愁腸無晝夜。漸近燕山,回首鄉(xiāng)關歸路難。
  
  詞的上闕寫被擄北去,朝行暮宿,百般困苦,所過之處,經(jīng)戰(zhàn)火洗劫,荒涼破敗,凄涼滿目,行人更是難得歇息之地。
  
  下闕以“飛鴻”南飛之自由,反襯被擄北去之痛苦,在身不由己的無奈中,離家鄉(xiāng)越來越遠,抒發(fā)了欲歸不得的愁苦。這首詞沉痛悲咽,唱出了所有亡國被俘女子的心聲,當時流傳甚廣,唱者無不凄然,又無不肅然起敬。
  
  100多年以后,元兵的鐵蹄,跨國長江,南宋亡國。這時受盡苦難的又是女同胞。據(jù)元朝陶宗儀《輟耕錄》記載:岳州徐君寶的妻子被元兵俘虜,一直被帶到杭州,居住在過去韓蘄王(韓世忠)的府邸。從岳州到杭州,路途數(shù)千里,元軍將領幾次要侮辱她,都被她巧妙地周旋過去了。因為徐君寶的妻子有幾分姿色,元軍將領不忍殺她。多次的拒絕,使得元將大怒,要強行玷污她。他提出一個要求:待我先祭奠先夫后,再做你的妻子。元將欣然同意。于是,她穿上孝服,焚香跪拜,向南哽咽飲泣,題了一首《滿庭芳》在墻上,就投水而死:
  
  漢上繁華,江南人物,尚余宣政*。綠窗朱戶,十里爛銀鉤。一旦刀兵齊舉,旌旗擁、百萬貔貅。長驅(qū)入,歌樓舞榭,風卷落花愁。清平三百載,典章人物,掃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猶客南州。破鑒徐郎何在?空惆悵、相見無由。從今后,夢魂千里,夜夜岳陽樓。
  
  這樣的奇女子,不值得欽佩嗎?
  
  1276年(至元十三年)元兵攻入杭州,三千嬪妃被俘虜北上。途徑北宋時的都城汴梁夷山驛站時,嬪妃中一個叫王清惠的昭儀在驛站墻壁上寫下了這首《滿江紅》:
  
  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曾記得、春風雨露,玉樓金闕。名播蘭簪妃后里,暈潮蓮臉君王側(cè)。忽一聲、顰鼓揭天來,繁華歇。龍虎散,風云滅。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百二,淚盈襟血??宛^夜驚塵土夢,宮車曉碾關山月。問嫦娥、於我肯從容,同圓缺。
  
  這首《滿江紅》流傳出去后引起的很大的風波。事情由文天祥而起。如果沒有文天祥,王清惠的這首《滿江紅》也不會流傳至今。文天祥兵敗被北上途中,讀到了王清惠的這首《滿江紅》,認為最后一句“問嫦娥、于我肯從容,同圓缺”立場不夠明確,態(tài)度不鮮明,好像隨遇而安,存了茍且偷生的念頭。于是他模仿王清惠的口吻,步其韻,作了兩首和詞:
  
  燕子樓中,又捱過、幾番秋色。相思處、青年如夢,乘鑾仙闕。肌玉暗消衣帶緩,淚珠斜透花鈿側(cè)。最無端,蕉影上窗紗,青燈歇。曲池合,高臺滅。人間事,何堪說。向南陽阡上,滿襟清血。世態(tài)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樂昌,一段好*,菱花缺。
  
  文天祥在題序說,這首詞用了北宋年間陳后山的故事,師傅曾南豐對陳后山特殊賞識并有知遇之恩,蘇東坡也曾想收陳后山到門下。曾南豐死后,陳后山寫詩《妾薄命》表示自己對曾南豐無限忠誠,絕不會改從他師。文天祥用這個故事的意思一是覺得王清惠應該學陳后山,不侍二主,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借王清惠的口吻表達他自己的決心。王清惠被押解入元大都后,她還負責撫養(yǎng)教導度宗留下的幼子,而且她是清潔地活著。后來,她自請為女道士,就如同詞里說的月中嫦娥一般,在寂寞清修中了卻了余生。
  
  據(jù)宋韋居安《梅澗詩話》記載:1277年(丁丑歲),有元軍挾持一個婦人,自稱雙峰劉氏,在經(jīng)過長興和平酒店前,題一詞《沁園春》:
  
  我生不辰,逢此百罹,況乎亂離。奈惡因緣到,不夫不主,被擒捉去,為妾為妻。父母公姑,弟兄姊妹,流落不知東與西。心中事,把家書寫下,分付伊誰?越人北向燕支,回首望,雁峰天一涯。奈翠鬟云軟,笠兒怎戴;柳腰春細,馬性難騎。缺月疏桐,淡煙衰草,對此如何不淚垂?君知否,我生于何處,死亦魂歸。
  
  除這些外,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不過,看了上面的詞后,大家不覺得是一部血淚斑斑的詞史嗎?
  
  《沁園春》這個詞牌名很有來歷。據(jù)毛先舒《填詞名解》考證,最早出自《后漢書·竇憲傳》:“竇憲依仗自己是皇后的弟弟,橫行不法,魚肉鄉(xiāng)里。只要他看中的東西,就想方設法據(jù)為己有。有一次,他看中了沁水公主的房子和園田,就強迫公主以最低的價格買給他。沁水公主不服氣,就告到皇帝那兒,但皇帝已被外戚控制,也無可奈何。”后世就以“沁園”作為公主第宅的代稱,多見于唐人詩文。如崔湜《侍宴長寧公主東莊》詩:“沁園東郭外,鸞駕一游盤。”儲光羲《玉真公主山居》詩:“不言沁園好,獨隱武陵花。”吳頌《代郭令公謝男尚主表》:“門開魯館,地列沁園。”詞牌名《沁園春》源于此,
  
  但也有人認為此調(diào)當創(chuàng)始于初唐,且出自侯門。萬樹說:“《沁園春》是古調(diào),作者很多,盛極一時,故其名最顯。”
  
  《金詞》注:般涉調(diào)?!妒Y氏十三調(diào)》注:中呂調(diào)。張輯詞,結(jié)句有”號我東仙“句,名《東仙》;李劉詞,名《壽星明》;秦觀減字詞,名《洞庭春色》。又名《念離群》、《壽星照》。另有《花發(fā)沁園春》則與這個詞牌名無關,而是另外一個詞牌名。
  
  宋朝吳曾《能改齋漫錄》第16卷記載說:“今世樂府,傳《沁園春》詞。按,《后漢書》:‘竇憲女弟立為皇后,憲恃宮掖聲勢,遂以縣直請寺沁水公主園。’然則沁水園者,公主之園也。故唐人類用之。”“李義府《長寧公主東莊》詩云:‘平陽館外有仙家,沁水園中好物華。’”調(diào)名或即取此?!对~律》卷一九、《詞譜》卷三六列此調(diào)。體格紛繁?!对~譜》列蘇軾“孤館燈青”一詞為正體,雙調(diào),一百十四字,上片十三句四平韻,下片十二句五平韻。又,宋賀鑄“宮燭分煙”一詞與蘇詞體格略同,唯換頭句押短韻異,北宋詞如此填者亦多,《詞譜》因?qū)①R詞亦列為正體。又列別體五種。
  
  宋詞風月故事 下 十三、將愛進行到底
  
  將愛進行到底——
  
  兼析詞牌名《釵頭鳳》
  
  “情癡”陸游與表妹唐婉的愛情故事,代代相傳,大家耳熟能詳。絕大多數(shù)人馬上就會想起傳唱的《釵頭鳳》,因為這首詞不知道扣動了多少后代人的心弦,引起多少背情男女的共鳴。
  
  據(jù)宋陳鵠(hú)《耆(qí)舊續(xù)聞》和周密《齊東野語》都記載:陸游是幼年時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隨家人四處逃難。這時,他母舅唐誠一家與陸家交往甚多。唐誠的女兒叫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靜靈秀,不善言語卻善解人意。與年齡相仿的陸游情趣十分相投,兩人青梅竹馬,耳鬢廝磨,兩家父母和眾親朋好友,也都認為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于是陸家就以一只精美無比的家傳鳳釵作信物,訂下了唐家這門親上加親的婚事。19歲時在故鄉(xiāng)山陰(今紹興)與唐婉成婚。從此,陸游、唐婉更是情愛彌深,沉醉于兩個人的天地中,把什么科舉課業(yè)、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親都暫時拋置于九霄云外。
  
  陸游的母親唐氏是一位威嚴而專橫的女性。她一心盼望兒子陸游金榜題名,光耀門庭。目睹眼下的狀況,幾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場對唐婉大加訓斥,責令她以丈夫的科舉前途為重,淡薄兒女之情。但陸、唐二人情意纏綿,無以復顧,情況始終未見顯著的改善。陸母因之對兒媳大為反感,于是她來到郊外無量庵,請庵中尼姑妙因為兒子、兒媳卜算命運。妙因一番掐算后,煞有介事地說:“唐婉與陸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誤導,終必性命難保。”陸母就以此為借口,強令陸游“速修一紙休書,將唐婉休棄,否則老身與之同盡。”母命難違,陸游只得答應把唐婉送歸娘家。陸游與唐婉難舍難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無緣,于是陸游悄悄另筑別院安置唐婉,有機會就前去探望,訴說相思之苦。
  
  精明的陸母很快就察覺了此事,嚴令二人斷絕來往,并為陸游另娶一位溫順本分的王氏女為妻,徹底切斷了陸、唐之間的悠悠情絲。無奈之下,陸游只得收拾起滿腔的幽怨,埋頭苦讀了三年,在27歲那年只身離開了故鄉(xiāng)山陰,前往臨安參加“鎖廳試”。在臨安,陸游以他扎實的經(jīng)學功底和才氣橫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陸阜的賞識,被薦為魁首。同科試獲取第二名的恰好是當朝宰相秦檜的孫子秦塤。秦檜深感臉上無光,于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禮部會試時,硬是借故將陸游的試卷剔除。使得陸游的仕途在一開始就遭受了風雨。
  
  禮部會試失利,陸游回到家鄉(xiāng),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涼。家鄉(xiāng)風景依舊,人面已新,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涼。為了排遣愁緒,陸游時時獨自倘祥在青山綠水之中,或者閑坐野寺探幽訪古;或者出入酒肆把酒吟詩;或者浪跡街市狂歌高哭。就這樣過著悠游*的生活。在一個繁花競妍的春日晌午,陸游隨意漫步到禹跡寺的沈園。
  
  沈園是一個布局典雅的園林花園,園內(nèi)花木扶疏,石山聳翠,曲徑通幽,是當?shù)厝擞未嘿p花的一個好去處。在園林深處的幽徑上迎面款步走來一位綿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陸游猛一抬頭,竟是闊別數(shù)年的前妻唐婉。在那一剎間,時光與目光都凝固了,兩人的目光膠著在一起,都感覺得恍惚迷茫,不知是夢是真,眼簾中飽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憐。
  
  此時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給了同郡士人趙士程,趙家系皇家后裔、門庭顯赫,趙士程是個寬厚重情的讀書人,他對曾經(jīng)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現(xiàn)出誠摯的同情與諒解。使唐婉飽受到創(chuàng)傷的心靈已漸漸平復,并且開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這時與陸游的不期而遇,無疑將唐婉已經(jīng)封閉的心靈重新打開,里面積蓄已久的舊日柔情、千般委屈一下子奔泄出來,柔弱的唐婉對這種感覺幾乎無力承受。而陸游,幾年來雖然借苦讀和詩酒強抑著對唐婉的思念,但在這一刻,那埋在內(nèi)心深處的舊日情思不由得涌出。四目相對,千般心事、萬般情懷,卻不知從何說起。這次唐婉是與夫君趙士程相偕游賞沈園的,那邊趙士程正等她用餐。在好一陣恍惚之后,已為他人之妻的唐婉終于提起沉重的腳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后走遠了,只留下了陸游在花叢中怔怔發(fā)呆。半餉,唐婉才從回憶中清醒過來,于是告訴了現(xiàn)在的丈夫趙士程。趙士程很大度,要唐婉“遣致酒肴,翁悵然久之。”在沈園壁間上,題下了傷心千古的《釵頭鳳》,訴盡十年相思苦、無奈恨和悲涼意后,與唐婉滄然永別。
  
  紅穌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釵頭鳳》,本名《擷芳詞》,因北宋政和年間宮中有擷芳園,故取以為名。《全唐五代詞》載有鬼仙所寫的一首《擷芳詞》:
  
  風搖蕩,雨濛茸。翠條柔弱花頭重。春衫窄,香肌濕。記得年時,共伊曾摘。都如夢,何曾共??蓱z孤似釵頭鳳。關山隔,晚云碧。燕兒來也,又無消息。
  
  這首《擷芳詞》傳唱甚廣,因詞中下片有句“可憐孤似釵頭鳳”,故陸游易名為《釵頭鳳》。又名《折紅英》、《惜分釵》、《玉瓏璁》。
  
  沈園相會不久,秦檜病死,朝中重新召用陸游。陸游奉命出任寧德縣主簿,遠遠離開了故鄉(xiāng)山陰。第二年春天,抱著一種莫名的憧憬,唐婉再一次來到沈園,徘徊在曲徑回廊之間,忽然瞥見陸游的題詞。反復吟誦,想起往日二人詩詞唱和的情景,不由得淚流滿面,傷心欲絕,含淚和了一闕《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意緘心事,獨語斜難。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詢問,咽淚妝歡。瞞!瞞!瞞!
  
  唐婉是一個極重情誼的女子,與陸游的愛情本是十分完美的結(jié)合,卻毀于世俗的風雨中。趙士程雖然重新給了她感情的撫慰,但畢竟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與陸游那份刻骨銘心的情緣始終留在她情感世界的最深處。自從看到了陸游的題詞,她的心就再難以平靜。追憶似水的往昔、嘆惜無奈的世事,感情的烈火煎熬著她,使她日臻憔悴,悒郁成疾,在秋意蕭瑟的時節(jié)化作一片落葉悄悄隨風逝去。只留下一闕多情的《釵頭鳳》,令后人為之唏噓嘆息。
  
  而此時的陸游先是北上抗金,又轉(zhuǎn)川蜀任職,但幾十年的風雨生涯,卻依然無法排遣他心中對表妹的眷戀,68歲時,“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詞一闕壁間。偶復一到,而園已三易主,讀之悵然。”于是又寫了兩首情詞哀怨的詩:
  
  其一:楓葉初丹槲葉黃,河陽愁鬢怯新霜。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
  
  其二:壞壁醉題塵漠漠,斷云幽夢事茫茫。年來妄念消除盡,回向蒲龕一炷香。
  
  陸游晚年,每年春上必往沈園憑吊唐婉,每往或詩或詞必有寄情。75歲時,他上書告老,蒙賜金紫綬還鄉(xiāng)了。陸游浪跡天涯數(shù)十年,企圖借此忘卻他與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離家越遠,唐婉的影子就越縈繞在他的心頭。此番倦游歸來,唐婉早已香消玉殞,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對舊事、對沈園依然懷著深切的眷戀。常常在沈園幽徑上踽踽獨行,追憶著深印在腦海中那驚鴻一瞥的一幕。這時唐琬去世近四十年,但陸游對她依然一往情深,重游故園,揮筆和淚作《沈園》詩二首: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悵然。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81歲,陸游夢游夢游沈園,又做絕句二首:
  
  其一: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里更傷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其二: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82歲時,陸游曾作悼念唐婉的絕句,因為未曾收入周密的《齊東野語》,所以流傳不廣,現(xiàn)補錄如下:
  
  城南亭榭鎖閑坊,孤鶴歸來只自傷。塵漬苔侵數(shù)行墨,爾來誰為拂頹墻?
  
  84歲,也就是陸游生前最后一年的春天,仍由兒孫攙扶重游沈園,懷念唐婉,留下《春游》七絕詩:
  
  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是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此后不久,一代情癡陸游便溘然長逝了。
  
  宋詞風月故事 下 十四、持節(jié)牧羊十五秋
  
  持節(jié)牧羊十五秋——
  
  兼析詞牌名《江梅引》
  
  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統(tǒng)治者渾渾噩噩,不思進取,但不缺乏寧死不屈的英雄。代表南宋小朝廷出使金國的洪皓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被金國扣押十五年,寧死不降,寧死不做偽官,依然心系大宋,先后六次遭到遷徙流放,離祖國越來越遠。面對越來越惡劣的環(huán)境,他的血卻越來越熱,對祖國的思念愈來愈強烈。他就是南宋堪與漢朝蘇武比擬的洪皓。
  
  如果說洪皓,大部分人會不知道他是誰,但說到寫了毛澤東主席去世前還在讀的《容齋隨筆》的作者洪邁,大家一定不陌生,洪皓就是洪邁的父親。洪皓與他的三個兒子洪適、洪遵、洪邁在南宋是一等一的名人。
  
  洪皓(1088—1155)字光弼,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政和進士。他生活的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是個凄風苦雨的年代,北部金朝貴族軍事集團大舉南侵,中原人民生靈涂炭,北宋政權土崩瓦解,南宋朝庭風雨飄搖,軍民雖英勇抗擊,卻遭到南宋偏安朝庭的屢次破壞,主戰(zhàn)志士受到打擊。而洪皓一生力主抗金,是南宋時期著名的主戰(zhàn)派首領之一。以宋高宗趙構(gòu)為首的主和派茍且偷生,引起主戰(zhàn)派強烈憤慨。當時身為侍制直學士的洪皓,是主戰(zhàn)派中最敢直言的一個,被主和派視為眼中釘。在南宋建立后的第三年,即1129年(建炎三年),主和派設下了一個打擊異己“送羊以虎”的陰謀,打發(fā)洪皓為“大金通問史”,讓他去了金朝,想借今人之手把他除掉。
  
  在餞別的酒會上,宋高宗假惺惺地擠出了幾滴鱷魚淚,拉著洪皓的手,說:“現(xiàn)在國事多難,舉步維艱,徽、欽二帝蒙難,朕深以為憂。”洪皓呢,因為一者是最高領導的指示,二者是沒有看清真實意圖,借著酒興,慷慨陳詞:“金人豈能久凌中原?只要陛下象春秋時的晉、楚兩國那樣,接受戰(zhàn)敗的教訓,勵精圖治,終究可以反敗為勝的。”喝了最后一杯酒,就帶著他自己推薦的看上去很有民族氣節(jié)的龔濤出發(fā)了。
  
  到了太原后,與金朝的大臣粘罕談了他此行的目的:希望金國放回徽、欽二帝。而粘罕卻覺得洪皓很適合到他們在南方扶植的劉豫偽政權“大齊”朝做官。洪皓輕輕一大笑,似乎在告訴粘罕:你真?zhèn)€*,我堂堂江南正宗的大宋臣子,要我棄純就偽,你沒毛病吧?接著,義正言辭地說:“我萬里而來,目的是迎回徽、欽二帝,你居然要我做偽朝的官。我和許多人一樣,恨不得把劉豫這小子咔嚓了。”粘罕暴跳如雷,以殺死他來威脅。洪皓依然故我,說:“我留下來是死,不做劉豫的官也是死,而二者我都不愿意,你干脆殺了我算了。”跟隨他出使的龔濤嚇得面如死灰,馬上舉起白旗,同意做金朝的官。
  
  粘罕知道,對付這樣的強硬分子,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就把他囚禁在太原,之后流放到云中(今山西大同),三遷冷山(今黑龍江五常大頂子山),四至燕(今北京張家口附近),后又被遣至晉邊,不久又被禁于燕北。在漫長的15年羈留歲月中,他象漢朝的蘇武一樣飲冰啖雪,挖穴而居,過著原始人茹毛飲血的生活。但不管是利祿引誘,砍頭威逼,還是流徙生活的折磨,洪皓始終不屈服。
  
  在他被扣留金國的第15年,即1142年,宋金“紹興和議”簽訂,宋高宗上誓表向金國稱臣,每年貢銀25萬兩,絹25萬匹,放棄淮水以北全部領土。金朝同意送回放置著宋徽宗、鄭皇后尸體的棺木和宋高宗母親韋后這些廢物。同年4月,南宋派信安郡王孟忠厚等為使者到金朝護迎。夏至的晚上,洪皓聽歌者唱王觀《江梅引》“念此情,家萬里。”又聽說使者將來,不禁百感交集,和寫了四首《江梅引》詞,通過吟詠梅花,抒發(fā)強烈的愛國情懷。在當時是起了傳播愛國思想作用的。
  
  《江梅引》,即《江城梅花引》。名本于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詩句“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他兒子洪邁在《容齋隨筆》的五筆中,解釋了這四首《江梅引》的來歷:“每首有一“笑”字,北人謂之《四笑江梅引》,爭傳寫焉。”每首分別取第一句末三字為題,即:《憶江梅》、《訪寒梅》、《憐落梅》和《雪欺梅》。
  
  《憶江梅》:天涯除館憶江梅。幾枝開,使南來,還帶余杭春信到燕臺。準擬寒英聊慰遠,隔山水,應銷落,赴訴誰?空憑暇想笑摘蕊。斷回腸,思故里。漫彈綠綺,引三弄,不覺魂飛。更聽胡茄,哀愁淚沾衣。亂插繁花須異日,待孤帆,怕東風,一夜吹。
  
  《訪寒梅》:春還消息訪寒梅。賞初開,夢吟來,映雪銜霜清絕繞風臺。可怕長州桃李妒,度香遠,驚愁眼,欲媚誰?曾動詩興笑摘蕊。效少陵,慚下里。萬株連綺,嘆金谷,人墜鶯飛。引領羅浮,翠羽幻青衣。月下花神言極麗,且同醉,休先愁,玉笛吹。
  
  《憐落梅》:重閣佳麗憐落梅。牖春開,學妝來,爭粉翻光何誠落妝臺。笑坐雕鞍歌古曲,催玉柱,金卮滿,勸阿誰?貪為結(jié)子暗藏蕊。斂絨眉,隔千里。舊時羅綺,已零散,沈謝雙飛。不見嬌姿,真悔著單衣。若作和柔休訝晚,墮煙雨,任春風,片片吹。
  
  《雪欺梅》:去年湖上雪欺梅。片云開,月飛來,雪月光中無處認樓臺。今歲梅花依舊雪,人如月,對花笑,還有誰?一枝兩枝三四蕊。想西湖,今帝里。彩箋爛綺,孤山外,日斷云飛。坐久花寒,香露濕人衣。誰作叫云橫短玉,三弄徹,對東風,和淚吹。
  
  1142年的8月,金朝的皇帝生了個兒子,大赦天下,準許宋朝所有的被扣使節(jié)回歸祖國。洪皓從金國帶回來的是一腔熱血和一身美名。見到宋高宗后,他沒有居功自傲,而是請求返回家鄉(xiāng)奉養(yǎng)年邁的母親?;实劾蟽黑w構(gòu)還是很聰明的,馬上說:“你忠貫日月,志不忘君,即使是蘇武也比不過你,怎么能舍我而去呢!”就賞賜了他很多錢,不但官復原職,還加官進爵。
  
  洪皓的立場一點也沒有改變,繼續(xù)舉張與金人決一雌雄,還指出朝廷殺岳飛等人,是自毀長城,大宋為什么這么懦弱,全是拜奸臣所賜。當時當權的宰相秦檜馬上警覺起來,立即對洪皓打擊報復。但洪皓也不是一盞省油的燈,反擊說,秦檜當年曾給金人寫過征伐大宋的戰(zhàn)前動員令,氣得秦檜哇哇怪叫,立馬就把洪皓逐出朝廷,貶饒州(今江西鄱陽),又貶英州(今廣東英德)。1155年,在英州呆了9年的洪皓接到了趙構(gòu)復官的通知書,但可惜的是,這年的12月20日,走到南雄州的洪皓永遠閉上了眼睛。
  
  其實,洪皓的事跡不僅僅只有這些。宣和年間,任秀州司錄時,秀州發(fā)洪水,許多農(nóng)田被淹,百姓流離失所。他清點倉儲,放米賑災。同時下令所有的米店把糧價寫在青白旗上,低價銷售,對囤積居奇的糧商給予嚴懲。但這些還遠遠不夠,他擅自把運往京城的“米綱”截下,分發(fā)給災民。太守不同意,說:“這是皇糧,你私自截留,是要殺頭的。”他挺身而出,說:“愿以一身易得十萬人命!”后來朝廷派廉訪使視察災情,他又趁機要糧食,終于使秀州百姓度過了荒年。當?shù)匕傩战o他起了一個綽號,叫“洪佛子”,意謂佛祖。后來秀州軍隊叛亂,肆意搶掠,無一幸免,但路過洪皓家門卻不冒犯。
  
  洪皓從金國還帶回了一樣東西,就是我們今天吃的西瓜。所謂西瓜,顧名思義,就是從西邊引進來的瓜。而西瓜早在10世紀中葉的五代時期就引進到了我國的中原地區(qū),但南方卻沒有,知道洪皓從金國帶回了種子,江南地區(qū)才大面積推廣,我們今天才有口福。
  
  宋詞風月故事 下 十五、行不得也哥哥
  
  行不得也哥哥——
  
  兼析詞牌名《憶秦娥》
  
  電視連續(xù)劇《保衛(wèi)延安》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鏡頭,毛主席在轉(zhuǎn)戰(zhàn)陜北的夜行軍途中,因看不清路,摔了以跤,爬起起來后說:“真是行不得也哥哥”。周恩來副主席說:“李德勝同志真是學貫古今呀!”“行不得也哥哥”這句詞,就出自南宋愛國詞人鄧剡之手。
  
  鄧剡(shàn)(1232年-1303年)又名光薦,字中甫,又號中齋,廬陵(今江西吉安)人,1262年(景定三年)進士,為文天祥門生兼朋友。
  
  1283年12月(陰歷至元十九年十二月),文天祥被俘北上,不論元軍如何威逼利用,堅持不降。最后,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將文天祥殺害于大都的菜市口。文天祥被害的消息傳到金陵,鄧剡泣不成聲,立刻寫了祭文,尊敬、痛惜之情,溢于言表:目煌煌兮疎星曉寒,氣英英兮晴雷殷山。頭碎柱兮璧完,血化碧兮心丹。嗚呼!孰謂斯人不在人間?……”
  
  寫了祭文后,鄧剡還作了一首《鷓鴣詞》,開始和結(jié)尾都用“行不得也哥哥”,表達對文天祥的沉痛哀悼之情:
  
  行不得也哥哥!瘦妻弱子羸牸馱。天長地闊多網(wǎng)羅,南音漸少北音多。肉飛不起可奈何,行不得也哥哥!
  
  宋廷時為賈似道把持,雖經(jīng)老師江萬里屢次推薦,但鄧剡都拒絕出仕,一直隱居在家,想清貧自在地度過一生。
  
  然而,當時的南宋朝廷已處在風雨飄搖中,大有“忽剌剌大廈將傾”的感覺。果然,1275年(德佑元年)元月,元兵大舉入侵,戰(zhàn)火很快就燒到了鄧剡的家鄉(xiāng)江西。在文天祥的號召下,閑居按在家的鄧剡開始出仕,跟隨文天祥贊募勤王,走上了抗敵救國之路。后來家中老幼12口死于廣東香山兵燹。他抑制家破人亡的個人悲痛,跋山涉水,毅然奔赴抗元前線。1278年(祥興元年)六月,鄧剡追隨陸秀夫等大臣,跟著皇帝逃到崖山,被授予“除秘書丞,兼權禮部侍郎,遷直學士”。次年元將張弘范率領數(shù)萬精兵,追殺南宋朝廷,在新會崖門海域展開了一場歷時20多天的海戰(zhàn),史稱“崖山之戰(zhàn)”。
  
  10萬宋兵竭力死戰(zhàn),終是不敵,戰(zhàn)船沉沒,“浮尸海上”。苦心孤詣為復興宋室的陸秀夫,面對軍事的慘敗結(jié)局,終于感到已經(jīng)無力回天了。將自己記錄的宋室書籍,都交給鄧剡,叮囑道:“我們死后,如你還僥幸活著,記住向世人宣傳!”鄧剡含淚接下。又轉(zhuǎn)過身,毅然對小皇帝趙昺說:“我們已經(jīng)盡力,而國事至此,陛下當為國死。德祐皇帝已受元人侮辱,陛下不可再受辱!”
  
  9歲的小皇帝面色凝重地點點頭,將龍袍穿得整整齊齊,胸掛玉璽,負在陸秀夫背上,平靜地走進波濤洶涌的大海。見此情景,剩下的兵將、官吏、宦官、宮女等人,無不悲泣、激憤,紛紛追隨其后,投海自盡。鄧剡悲傷難抑,也不想活了,也毫不猶豫地跳入風高浪急的大海。
  
  鄧剡兩次投海,被元兵兩次打撈起來,并鑒于他的地位,張弘范對他以禮相待,嚴加看管,解壓北上。在茫茫的宋軍俘虜中,鄧剡意外地見到了文天祥。兩個好友猝然相見,卻“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舟中唱和。有詩集名《東海集》,文天祥親自為他作序。
  
  行到金陵時,鄧剡生了一場大病,不能遠行,元兵同意他留下治病。在驛館,他含淚與文天祥餞別,寫下了堪稱佳作的《酹江月·驛中言別友人》:
  
  水天空闊,恨東風不惜世間英物。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壁。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堂堂劍氣,斗??照J奇杰。那信江海余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fā)。正為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云滅。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沖冠發(fā)。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
  
  文天祥仰天長嘆,默然良久,提筆和了一首《酹江月》:
  
  乾坤能大、算蛟龍、元不是池中物。風雨牢愁無著處,那更寒蛩四壁。橫塑題詩,登樓作賦,萬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來還有英杰。堪笑一葉漂零,重來淮水,正涼風新發(fā)。鏡里朱顏都變盡,只有丹心難滅。去去龍沙,江山回首,一線青如發(fā)。故人應念,杜鵑枝上殘月。
  
  鄧剡看到“故人應念,杜鵑枝上殘月”之語,知道文天祥以身殉國的決心已定。果然,在1283年(至元十九)十二月,文天祥堅持不降、終于被害的消息傳到金陵,鄧剡泣不成聲,寫下了文章前面的祭文和祭詞。
  
  病愈之后,鄧剡就一直被關押在金陵。忽必烈為了穩(wěn)定政權,殺掉文天祥之后,赦免了一大批宋朝官員。鄧剡也得到釋放,定居金陵。元宵節(jié)時,鄧剡獨自徘徊在杭州街頭,想到國破家亡的境況,凄然淚下,給好友劉辰翁寫了一首《憶秦娥》。劉辰翁亦有同感,和了一首:
  
  燒燈節(jié),朝京道上風和雪。風和雪,江山如舊,朝京人絕。百年短短興亡別,與君猶對當時月。當時月,照人燭淚,照人梅發(fā)。
  
  這首詞感時傷事,辭情悲凄,格調(diào)沉郁,真實地道出了亡國宋人凄婉哀苦之心情。遺憾的是,鄧剡那首《憶秦娥》已失傳。
  
  《憶秦娥》這個詞牌名,始見宋黃升編《唐宋諸賢絕妙詞選》,題李白作,或疑為后人偽托。因此李詞中有“秦娥夢斷秦樓月”句,故名《憶秦娥》,又名《秦樓月》。秦娥,即秦穆公女弄玉,事見《列仙傳》。
  
  《詞綜》載此詞,調(diào)名為《桂殿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桂花曲》云:“仙女侍,董雙成,桂殿夜涼吹玉笙”故又名《桂殿秋》。許彥周《詩話》認為是李衛(wèi)公所作?!断娼娫挕穭t說是均州武當山石壁上刻之,云神仙作?!对~綜》援用吳虎臣的說法,認為是李太白詞。而《詞苑叢談》則謂晚唐人詞作。然此調(diào)與《菩薩蠻》為詞中最古者,鄭樵《通志》絕對地說:“二詞為百代詞曲之祖。”我認為可信。
  
  蘇軾詞有“清光偏照雙荷葉”句,名《雙荷葉》。無名氏詞有“水天搖蕩蓬萊閣”句,名《蓬萊閣》。至賀鑄始易仄韻為平韻。張輯詞,有“碧云暮合”句,名《碧云深》。宋朝女詞人孫道絢詞,有“花深深”句,名《花深深》。又名《子夜歌》、《玉交枝》、《華溪仄》。
  
  《詞律》于目錄下注云“又名《玉交枝》”,然遍檢諸家《憶秦娥》詞無名《玉交枝》者。唯宋房舜卿《琴調(diào)相思引》連收,而編目時奪彼入此,故有此誤。此調(diào)自唐迄元,體各不一?!对~律》卷四列李白等五體?!对~譜》卷五列李白詞為正體,雙調(diào),四十六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韻一疊韻。又列別體十種,其中五代馮延巳“風淅淅”一首為減字體,三十八字,上、下片各四句四仄韻。此體僅見《陽春集》。宋毛滂一體,三十七字,上、下片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又宋人有平韻一體,始見秦觀《淮海居士長短句》(曲江花),賀鑄、顏奎俱有作,《詞譜》以賀為正體,以秦為變格,誤。
  
  張弘范死后,其子張珪襲了父職,拜鄧剡為師。盡管如此,鄧剡仍堅守節(jié)氣,拒絕為元廷賣命。只沉浸在自己的詞中,作些亡國傷感之語,如《浪淘沙》:
  
  疏雨洗天清,枕簟涼生。井桐一葉做秋聲。誰念客身輕似葉,千里飄零?夢斷古臺城,月淡潮平。便須攜酒訪新亭。不見當時王謝宅,煙草青青。
  
  某日傍晚,他歇息在驛館,看到在夕陽下飛來飛去的燕子,聽到欄外長江的潮聲,想起金陵千年以來的歷史滄桑,輾轉(zhuǎn)反側(cè),無法入睡,就在墻壁上提了一首《唐多令》:
  
  雨過水明霞,潮回岸帶沙。葉聲寒,飛透窗紗。堪恨西風吹世換,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華,烏衣日又斜。說興亡,燕入誰家?惟有南來無數(shù)雁,和明月,宿蘆花。山河破碎,長歌當哭,亡國之人,如飄絮,如落葉,如浮萍,連根失去,什么都沒有,只能對著那千年不變的冷月傷感地遣懷。
  
  但是,鄧剡的民族氣節(jié),也如那千年不變的明月、蘆花一樣,絕不會因為國家滅亡就消亡,而是薪盡火傳、綿延不息!正如莊子所言:“指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宋詞風月故事 下 十六、“逼似大蘇”的陳與義
  
  “逼似大蘇”的陳與義——
  
  兼析詞牌名《法駕導引》
  
  南宋詞中有一首膾炙人口、被大家公認為“逼似大蘇”的《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這首詞的作者陳與義,是南北宋之交最杰出的詩人、詞人,后人將他歸入江西詩派,其實他的成就已不僅僅能為江西派所牢籠,比他稍晚的詩人劉克莊在《后村詩話》中說他:“造次不忘憂愛,以簡潔掃繁縟,以雄渾代尖巧,第其品格,故當在諸家之上。”在南渡詞人中,他的詞作是最少的,僅存十八首,卻是以質(zhì)量勝。同時代人黃升,在《中興以來絕妙詞選》推崇他為:“詞雖不多,語意超絕,識者謂其可摩坡仙也。”
  
  在南宋的詞人中,以“大聲堂嗒”的豪放詞人不在少數(shù),這是因為北宋滅亡,南宋小朝廷處在風雨飄搖之中,隨時有覆滅的危險,有識之士紛紛呼喊“還我河山”,造成豪放一派的壯大。豪放詞發(fā)展到高峰,成就遠高于北宋,但就詞風而論,與“大蘇”蘇東坡相似的卻只有陳與義。他的詞作特色就是“吐語天拔”、“首首可傳”,似東坡卻又非刻意學東坡,自有一種清婉俊麗之美,因此才有“逼似大蘇”之說。
  
  陳與義(1090年-1139年)字去非,自號簡齋。本是四川人,后徙居河南葉縣。因其曾祖希亮始遷洛,故后人目之為“洛人”。1113年(徽宗政和三年)上舍甲科進士,從此步入官場。由于沒有什么后臺,一直淪為下僚,直到十年后的1123年(宣和五年)。他曾經(jīng)作過五首《墨梅》詩,奸相王黼為籠絡人才,就把他的詩文呈送給宋徽宗。宋徽宗本來就好舞文弄墨,讀后贊不絕口,立刻召來面試,傾倒于陳與義的詩才,大有“相見恨晚”的感嘆,便即任命他為秘書省著作佐郎,一直擢升到符寶郎。陳與義終于有了第一次際遇,從此進入朝堂之上,起緣又為詩才為皇帝賞識,這在文人心目中可謂是最高的榮耀,自此詩名大振。但次年十二月,王黼在權勢傾軋中敗下陣來,被罷相免職,陳與義也受到了牽連,被貶為陳留郡(今河南杞縣)酒類專賣局局長(酒稅監(jiān))。
  
  1127年(靖康二年)陰歷四月,金兵攻人宋都汴京,擄走徽欽二帝,北宋遂亡。從此,陳與義與大多數(shù)北宋官員一樣,開始了長達5年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他從陳留出發(fā),經(jīng)襄陽,流落湖南,在衡山遇上同樣南渡避難的朋友席益,次年陳與義與之分別,餞別時寫了一首《虞美人》詞:
  
  張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詩日日待春風。及至桃花開后、卻匆匆。歌聲頻為行人咽。記著尊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滿載一船離恨、向衡州。
  
  后來他繞道廣東、福建,于1131年(紹興元年)抵南宋首都臨安。陳與義系高宗舊臣,高宗得知他的忠心,便任命他為禮部侍郎。但真正讓他發(fā)跡的是他的《懷天經(jīng)智老因訪之》詩,宋高宗極喜其中“客子光陰書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一聯(lián),因此對他青目有加,一再擢拔。1136年11月,趙構(gòu)就提拔他為翰林學士、知制誥。第二年正月,榮升為參知政事(副宰相)。以至于被時人視為“詩能達人”的典型。
  
  陳與義性格沉重,不茍言笑,待人寬厚謙遜。被他推薦和提拔的官吏很多,他從來不向外人流露,也不告訴被推薦和提拔的人,更不提出任何要求。這比當今的官員的道德水準不知道高多少倍。因此,他在士大夫階層中具有較高的威望。朝臣們多愿向他坦露心跡或請求指正迷津。當時,丞相趙鼎力主收復中原。但宋高宗一再推諉,還振振有詞地說:“今梓宮與太后、淵圣皆未還,若不與金議和,則無可還之理。”陳與義聽了之后,贊成丞相的用兵,反對高宗的議和,便婉轉(zhuǎn)地勸趙構(gòu)進軍。宋高宗也認為他說得有道理。但趙構(gòu)內(nèi)心非常不愿意迎回徽欽二帝。自己做皇帝多過癮,被俘的徽欽二帝回來,他就不得不把皇位交出去,當然心有不甘。傻瓜才會這么做。
  
  任何領導都希望下屬聽自己的話,做自己的心腹。但陳與義是個死腦筋,一再勸說趙構(gòu)揮師北上,迎回淵圣而宗。趙構(gòu)見陳與義一再違背自己的意愿,從內(nèi)心厭惡他。
  
  加上偏安隅加的南宋小朝廷,派性斗爭很嚴重,不僅僅主戰(zhàn)派與主和派斗爭激烈,主戰(zhàn)派內(nèi)部也爭吵不休。兩個主要的抗金領袖張浚、趙鼎意見不一,陳與義與張浚關系密切,故為趙鼎所不喜,也曾予以排擠。當趙鼎主張用兵時,陳與義執(zhí)兩可之論附和高宗,未必不由此門戶之見而起。他早年曾勸自己的弟子葉懋(字天經(jīng))入仕,葉天經(jīng)不答,等到陳與義參知政事后,“動見格于執(zhí)政,氣抑抑不得伸”,這才嘆息說:“我如今才知道天經(jīng)的高明啊!”這使他很失望,于是,未滿五十歲時就一再以病乞歸,終于在1138年退歸,做了提舉閑職,寓居湖州青墩無住庵。
  
  陳與義一生的主要貢獻在詩詞方面,是“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他青年時詩文就寫得很好,《宋書》本傳說他的詩詞“體物寓興,清邃紆余,高舉橫厲,上下陶(淵明)、謝(靈運、胱)、韋(應物)、柳(永)之間”。他南渡后寫了許多懷念故鄉(xiāng)洛陽的詞,字里行間,無不流露出懷戀故鄉(xiāng)之情,任何一個羈旅它鄉(xiāng)的人讀了都會產(chǎn)生共鳴。如《點絳唇紫陽寒食》:
  
  寒食今年,紫陽山下蠻江左。竹籬煙鎖。何處求新人。不解鄉(xiāng)音,只怕人嫌我。愁無那。短歌淮和。風動梨花朵。
  
  再如《木蘭花慢》:
  
  北歸人未老,喜依舊、著南冠。正雪暗滹沱,云迷芒碭,夢繞邯鄲。鄉(xiāng)心促、日行萬里,幸此身、生入玉門關。多少秦煙隴霧,西湖凈洗征衫。燕山。望不見吳山?;厥滓粴w鞍??蕦m離黍,故家喬木,那忍重看。鈞天紫微何處,問瑤池、八駿幾時還。誰在天津橋上,杜鵑聲里闌干。
  
  他的三首《法駕導引》更是給后人留下無窮的遐想:
  
  其一:朝元路,朝元路,同駕玉華君。千乘載花紅一色,人間遙指是祥云?;赝9庑隆?br>  
  其二:東風起,東風起,海上百花搖。十八風鬟云半動,飛花和雨著輕綃。歸路碧迢迢。
  
  其三:簾漠漠,簾漠漠,天澹一簾秋。自洗玉舟斟白醴,月華微映是空舟。歌罷海西流。
  
  《詞譜》卷二記載,陳與義在詞前寫有小序,說:當時都城的勾欄瓦肆中,流傳一個故事,有一個道人帶著一個穿黑衣服,挽著高高發(fā)髻的女子,唱了9首歌。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曲子。有一個人默記下來,去問其他的道士。道士十分驚訝地說:“這是赤城韓夫人所制水府蔡真君的《法駕導引》啊!烏衣女子疑可能就是龍云。”現(xiàn)在只剩下三首,其余6首已散佚了。于是,我就試著作了三首。
  
  由此可知,詞牌名《法駕導引》屬于道家的《法曲》,而且是道家《法曲》的開始部分,相當于我們現(xiàn)代歌曲的“過門”。此調(diào)為單調(diào),三十字,六句,三平韻。
  
  作者題外話:在南宋的詞人中,以“大聲堂嗒”的豪放詞人不在少數(shù),這是因為北宋滅亡,南宋小朝廷處在風雨飄搖之中,隨時有覆滅的危險,有識之士紛紛呼喊“還我河山”,造成豪放一派的壯大。豪放詞發(fā)展到高峰,成就遠高于北宋,但就詞風而論,與“大蘇”蘇東坡相似的卻只有陳與義。本文就這方面做一些闡述。
  
  宋詞風月故事 下 十七、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兼析詞牌名《醉花陰》
  
  李清照(生于1084年,卒年不詳),南宋女詞人,自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出生於貴族書香之家,其父親李格非,字文叔,為蘇門后四學士之一,曾官禮部侍郎,提點京東刑獄,是一個很風雅的官員。母親王氏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家學淵源,精通文學,博覽群書,李清照自幼即受父母的文學薰陶,加上其天資聰慧,可謂兼?zhèn)淞颂鞎r、地利、人和,益發(fā)蘊育了她的文學才華。1101年(建中靖國元年),18歲時與21歲的太學生趙明誠結(jié)婚。趙明誠字德甫,是丞相趙挺之的第三個兒子。聰明好學,藏書萬卷,酷愛金石刻辭,古物書畫。婚后,夫妻倆人情投意合,對考古學極下功夫,以《金石錄》一書名滿天下。
  
  傳說趙明誠小年時,其父準備給他物色老婆。一天,趙明誠在白天小睡了一會兒,夢見自己在讀一本書,醒來后,只記得三句:“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就告訴他老爸。其父給他解夢,說:“你可能要找一個能填的做老婆,‘言與司合’是‘詞’字,‘安上已脫’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合起來不就是‘詞女之夫’嗎?”趙明誠長大后,果然娶了“古今天下第一詞女”李清照為妻。
  
  其實,當李清照還是一個天真純潔的少女時,*倜儻的趙明誠闖進了她的生活,就像一粒石子投進平靜的湖水中,在她原本如明鏡的心中蕩起一圈圈的漣漪。
  
  在一個晚春的清晨,李清照在丫環(huán)的簇擁下來到花園的蕩秋千。蕩得手都有點兒疼了。汗從她薄薄的衣衫里透出來,就好像僅留在枝頭幾朵上的清露。丫環(huán)們纏著她又跳又唱。一陣朗朗的笑聲吸引了一早前來拜會老師的趙明誠。不知是哪個丫環(huán)眼尖看到了,驚叫了一聲,嚇得她連鞋子都來不及穿就害羞的往繡樓逃去,走到閨房門口,她還假裝嗅青梅,回頭看了趙明誠一眼。夜深人靜時,懷春的李清照填了一闕《點絳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婚后的生活,寧靜而浪漫。趙明誠對碑帖字畫、金石古玩特別感興趣,早在當太學生時,他就已經(jīng)開始節(jié)衣縮食,用那不多的生活費用和典當衣物得來的錢去購置有珍藏價值的文物。故每有所獲,就會興高采烈地回家,與妻子相對展玩,仔細品味。倆人每得到一本好書,即共同校勘,重新整理。得到書畫、彝鼎等文物,也一起把玩賞析。即便是在任官以后,夫婦倆也心甘情愿地過著清貧的生活,最大限度地進行著古玩、書畫、金石的收集工作。漸漸地,這成為了她們生活中最大的樂趣。他們把收集金石文物的房間取名“歸來堂”。加上兩人都愛好文史、詩書,經(jīng)常詩詞唱和,相互切磋,這讓倆人的家庭生活充滿了笑聲與趣味。在青州(今山東益都縣)撰寫《金石錄》期間,李清照對自己的強記博學頗為自負,于是忽發(fā)奇想,推行一種以考對方經(jīng)書典故知識為主的“茶令”,贏者可以先飲茶一杯,輸則后飲茶,與酒令之行大相徑庭。倆人每次吃完飯,坐于“歸來堂”中,烹好茶,然后一人指著成堆的書籍,要對方說出某一典故出自哪本書的第幾卷、第幾頁甚至第幾行,以是否說中來決勝負,并確定誰先飲茶。往往因為大笑,致使茶水灑到衣服上,“二人皆不得飲”。
  
  結(jié)婚二年,趙明誠就負笈遠游。每當收到趙明誠的書信,就溝起李清照對丈夫的思念,于是,她就找來一方小錦帕,書《一剪梅》向夫君訴說相思之苦: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由于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滿了學術和藝術的氣氛,十分美滿?,F(xiàn)在丈夫不在身邊,所以兩人一經(jīng)離別,就相思如潮。這首詞以靈巧之筆抒寫了如膠似漆的思夫之情,反映出初婚少婦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純潔心靈。
  
  《瑯環(huán)記》還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年的重陽節(jié),李清照填了一首《醉花陰·重九》寄給遠方的丈夫:
  
  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趙明誠接到后,很贊賞這首詞,同時又激起了趙明誠的好勝之心。于是他廢寢忘食三天三夜,寫了五十首詞,和李清照的《照醉花》詞混雜在一起,給他的好朋友陸德夫看。陸德夫看后說:“只此三句最工。”趙明誠問是那三句,陸德夫說:“‘莫道不*,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三句絕佳,余不及也。”
  
  據(jù)《古杭雜記》記載:“住在太學服膺齋上舍的秀洲人鄭文,他老婆從家里寄了一首《憶秦娥》給他:‘花深深,一勾羅襪行花陰;行花陰,閑將鈿帶結(jié)同心。’這首詞被鄭文同寢室的同學傳播開了,于是外面的酒樓妓館都在傳唱。”《醉花陰》就是根據(jù)這首詞的意思演化而來。又據(jù)《瑯環(huán)記》記載說,最早用《醉花陰》做詞牌名的是李清照。又名《醉花陰令》。其實,《醉花陰》是唐教坊曲名,后才演變?yōu)樵~牌名。
  
  1126年(靖康元年),李清照的生活開始產(chǎn)生變化。由于金兵攻占宋首都汴京,次年,徽宗、欽宗都被金人擄去,北宋宣告滅亡,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靖康之變”。從此,李清照便踏上逃亡流徙之路,飽經(jīng)憂患,輾轉(zhuǎn)渡過飄零的一生。南渡不久,趙明誠病逝,李清照陷入悲苦的困境中。不久,江南的局面也起了大變,金兀術引大兵南侵,在建炎三年攻南京,李清照又倉皇踏上流亡之路。她由南京到杭州,年底臨安(杭州)又淪陷,李清照渡錢塘江入浙東避難。直至臨安光復后,她才回到臨安居住。晚年的生活雖然安定下來了,然而心情上難免有孤寂的感覺。她的祖父,丈夫及家翁等均是名人,而她自己,也負一時重譽??上哪耗晔枪陋毱鄾?她是被南渡的權貴們遺忘了,甚至連她的卒年,在史書中亦無法考知。根據(jù)一般推斷,她大約活到六十歲左右,“古今天下第一詞女”就象風一樣悄然而逝,留下的,只是后人對她的無限懷念與景仰。
  
  作者題外話:關于李清照,每個人都有一個自我描畫的形象。我之所以寫了這篇文章,也是按我心目中的形象塑造的。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