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醫(yī)診斷學的 基本概念
1中醫(yī)診斷學:即在中醫(yī)學理論指導下,研究如何診察病情、判斷病種、辨別證候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一門學科。 2 病:是對該病全過程的特點與規(guī)律所作的概括,即該疾病的代名詞。 3 證:是對疾病過程中所處一定階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勢等所作的病理概括。臨床較為常見、典型、證名規(guī)范的證,可稱為證型。 4 癥:是人體發(fā)生疾病后所反映的各種異?,F(xiàn)象。其中病人自覺的痛苦與不適稱為癥狀;通過檢查而發(fā)現(xiàn)的病情征象稱為體征。中醫(yī)統(tǒng)稱為癥狀。 5 病、證、癥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 病”和“證” 是從不同側面對疾病本質的抽象概括。 “病”是對該病種全過程的特點與規(guī)律所作的結論,“證”是對疾病當前階段的病因病性與病位等所作的判斷。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證,相同的證可見于不同的病中,“癥”是病、證表現(xiàn)出的各種異常現(xiàn)象,是診病辨證的主要依據(jù)。中醫(yī)診病既重視疾病的變化規(guī)律和基本矛盾,又要抓住疾病當前的主要矛盾,才能為臨床治療提供立法依據(jù)和選方用藥原則。所以中醫(yī)學強調“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只強調辨證而忽視辯病,或只辨病而不進行辨證,都是不恰當?shù)摹? 二、 中醫(y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 1 .診法:即中醫(yī)診察、收集病情資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聞、問、切四診。 2 .辨病:即對疾病的病種作出判斷并確定病名的診斷思維過程。 3 .辨證:即在中醫(yī)學理論的指導下,對病人的各種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綜合,從而對疾病當前的病位與病因病性等本質作出判斷, 并概括為完整證名的診斷思維過程。 4. 病案:又稱醫(yī)案,古稱診籍,現(xiàn)稱病歷,是臨床診療過程的書面記錄。 三、 中醫(yī)診斷學的基本原理 1 司外揣內: 源自《內經·靈樞·外揣》。即醫(yī)生診斷疾病是通過觀察外表的病理現(xiàn)象(癥狀、體征等),推測內臟的變化,從而認識疾病的內在本質。 2見微知著: 出自《醫(yī)學心悟·醫(yī)中百誤歌》。即通過微小的、局部 的外在變化,測知整體的、臟腑的內在病情。 3 知常達變: 即認識客觀事物,必須通過觀察比較,在認識正常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太過、不及的異常變化,從而認識事物的性質及變動的程度。 四、 中醫(yī)診斷學的基本原則 1. 整體審察: 即在認識疾病時,不能只注意病變局部或病人個體,而應從整體觀念出發(fā),內外結合,全面診察分析病情,綜合識別判斷病證。 表現(xiàn)在各種診法的綜合運用及對病情資料的綜合分析兩方面。 2.診法合參: 指四診并重,諸法參用,綜合收集病情資料。 3. 病證結合:即 “辨病”與“辨證”相結合。 五、 中醫(yī)診斷學發(fā)展的重要年代、醫(yī)家、醫(yī)著及其學術價值 1. 公元前五世紀的著名醫(yī)家扁鵲就能“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 2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成書的《黃帝內經》,奠定了望聞問切四診的基礎。 3 .西漢淳于意創(chuàng)立“診籍”,是現(xiàn)存最早的病案記載。 4. 東漢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 建立了辨證論治的理論;在疾病分類上做出了貢獻。 5 .西晉王叔和所著《脈經》,分述三部九候、寸口診法、二十四脈等,為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脈學專著。晉代葛洪的《肘后備急方》較早記載了對天花、麻風等傳染病的診斷及對黃疽病人的實驗觀察。 6. 隋巢元方等編撰的《諸病源候論》,是我國第一部論述病源與證候診斷的專著。 7 .宋陳無擇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提出著名的“三因學說”。南宋施發(fā)的《察病指南》專論診法。 8 .金元時期: 滑壽的《診家樞要》對三歲以內小兒診察食指絡脈的方法有新進展。 危亦林的《世醫(yī)得效方》,論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脈”。 代敖氏著《點點金》、《金鏡錄》,后經清·杜清碧增補為敖氏《傷寒金鏡錄》,是我國第一部舌診專著, 金元四大家的診療特點: 劉完素診病,重視分析病機;李東垣診病,重視四診合參;朱震亨診病,主張從外知內;張子和診病,重視癥狀的鑒別診斷。 9 .明張介賓《景岳全書》 《脈神章》論述脈神、正脈十六部等;《傳忠錄》“十問篇”后世編成“十問歌”;《傳忠錄》中“二綱六變”之論對八綱辨證的形成頗有影響。 10 .脈診研究: 明李時珍《瀕湖脈學》,詳述二十七脈。 明末李中梓《診家正眼》在此基礎上加“疾脈”,形成 28 脈體系。 11 .舌診研究: 清代 張登所輯《傷寒舌鑒》,載有一百二十圖, 梁玉瑜輯成《舌鑒辨證》,載圖一百四十九幅。 傅松元的《舌胎統(tǒng)志》, 劉以仁的《活人心法》。 民國 劉恒瑞的《察舌辨證新法》, 曹炳章的《彩圖辨舌指南》, 楊云峰的《臨癥驗舌法》等都是研究舌診的較好資料。 12. 四診的綜合性研究: 清 吳謙等編撰的《醫(yī)宗金鑒·四診心法要決》 林之翰的《四診抉微》 張三錫的《醫(yī)學六要·四診法》, 何夢謠的《四診韻語》, 周學海的《形色外診簡摩》, 陳修園的《醫(yī)學實在易·四診易知》 汪宏的《望診遵經》,為全面論述望診的專著。 13 .明清時期對診病、辨證的研究: 14. 八綱辨證: 方隅的《醫(yī)林繩墨》 王執(zhí)中的《傷寒正脈》 都認為陰陽、表里、寒熱、 明 程國彭的《醫(yī)學心悟》 虛實是診病辨證的首要。 張景岳的《景岳全書》 15. 雜病辨證:明·王肯堂的《證治準繩》 清·徐大椿的《蘭臺軌范》 論述精當,切合實用。 清·沈金鰲的《雜病源流犀燭》 16. 外感病辨證 元末明初王安道的《醫(yī)經溯洄集》對傷寒、溫病作了原則上的區(qū)分。 清·楊 璿 的《寒溫條辨》從病因證治上辨別溫病與傷寒。 吳又可的《溫疫論》對溫病學說的發(fā)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清·葉天士的《溫熱論》創(chuàng)立衛(wèi)氣營血辨證理論, 吳鞠通的《濕病條辨》創(chuàng)三焦辨證之法, 薛生白的《濕熱條辨》 王孟英的《溫熱經緯》 完善了溫病學的辨證理論體系。 余師愚的《疫疹一得》 傳染病診療專著有: 明·盧之頤的《 痎 瘧論疏》,專論瘧疾常癥與變癥的證治; 《時疫白喉提要》、《白喉全生集》、《白喉條辨》等為白喉專著; 《麻科活人全書》、《郁謝麻科合壁》、《麻證新書》、《麻證集成》等為麻疹專著; 王孟英的《霍亂論》、羅芝園的《鼠疫約編》較詳細地論述了霍亂、鼠疫的診斷與辨證。 一、望神 1.原理和意義 1) 原理:神以先后天之精及其所化生的氣血津液為物質基礎,并通過臟腑組織的功能活動表現(xiàn)出來,精、氣生神, 神能御精、御氣,三者有十分密切的關系,精充氣足則體健神旺,抗病力強;精虧氣虛則體弱神衰,抗病力弱。 2) 意義:通過望神可以了解人體臟腑精氣的盛衰,判斷病情的輕重和預后。 2.內容:神的表現(xiàn)是多方面的,尤以觀察兩目、神情、氣色和體態(tài)為重點。 3.對神氣的判斷 1)得神 (1) 臨床表現(xiàn):神志清楚,反應靈敏,表情豐富自然,兩目精彩,面色榮潤,呼吸平穩(wěn),語言清晰,肌肉不削,動作自如,飲食如常。 (2) 意義:提示正氣充足,精氣未傷,為無病或病輕。 2)少神 (1) 臨床表現(xiàn):精神不振,兩目乏神,面色少華,肌肉松軟,倦怠乏力,動作遲緩,少氣懶言。 (2) 意義:提示正氣不足,精氣輕度損傷,為輕病、疾病恢復期或體弱。 3) 失神 (1) 精虧神衰:精神萎靡,面色無華,兩目晦暗,呼吸 氣微或喘促,語言錯亂,形體羸瘦,動作艱難,反應遲鈍,甚則神識不清.提 示正氣大傷,精氣虧虛,屬病重。醫(yī)學教育網學員更上提供 (2) 邪盛神亂:壯熱煩躁,四肢抽搐;或神昏譫語,循 衣模床,撮空理線;或卒倒神昏,兩手握固,牙關緊急。提示邪氣亢盛,熱擾神明,邪陷心包;或肝風挾痰蒙蔽清竅,阻閉經絡,屬病重。 4) 假神 (1) 臨床表現(xiàn):為久病重病本已失神,但突然神識清醒,目光轉亮而浮光外露,言語不休,想見親人;或病至語聲低微斷續(xù),忽然語聲清亮起來;或原來面色晦暗無華,而突 然兩顴泛紅如妝;或原來毫無食欲,突然食欲增強。 (2) 意義:提示精氣極度衰竭,正氣將脫,陰不斂陽,虛陽外越,陰陽即將離決,屬病危?!? 5)神亂 (1) 焦慮恐懼:見于卑惵、臟躁等病。多屬虛證。 (2) 狂躁不安:見于狂病、外感熱病等。多屬陽證。 (3) 淡漠癡呆:見于癲病、癡呆等。多屬陰證。 (4) 卒然昏倒:病人突然尖叫,隨即昏倒,兩目上視,四肢抽搐,口吐誕沫,常因咬破舌尖而出現(xiàn)血沫,醒后如常。見于癇病。 二、望色 1. 概念:望色,又稱“色診”,是通過觀察病人全身皮膚(主要是面部皮膚)的顏色和光澤變化來診察病情的方法。 2. 意義: 1) 面部顏色屬血、屬陰,是血色與膚色相兼的外在表現(xiàn)。可反 映臟腑氣血的盛衰,病邪的性質及邪氣的部位。 2) 面部光澤屬氣、屬陽。是臟腑精氣外榮的表現(xiàn)??煞从撑K腑 精氣的盛衰,判斷病情的輕重和預后。 3.常色與病色 1) 常色:即正常的、無病的面色。 (1)特點: 明潤:即面色光明潤澤,是精氣充盈的表現(xiàn)。 含蓄:即面色隱含于皮膚之內而不特別顯露,是精氣內含而不外泄的表現(xiàn)。我國人屬黃種人,其正常面色是紅黃隱隱,明潤含蓄。 (2)分類: 主色:是人生來就有的基本面色,屬個體差異,一生基本不變。 客色:因季節(jié)、氣候不同而發(fā)生正常變化的面色。 病色:因病而發(fā)生異常改變的面色。 特點: 晦暗:即面部皮膚枯槁晦暗,是臟腑精氣虛衰的表現(xiàn)。 暴露:即某種面色異常明顯地顯露于外,是病色外現(xiàn)或真臟色外露的表現(xiàn)。 (1)判斷病情輕重 善色:即面色光明潤澤。說明雖病而臟腑精氣未衰,胃氣尚能上榮與面,屬新病、輕病、陽證,稱為“氣至”。 惡色:即面色枯槁晦暗。說明臟腑精氣已衰,胃氣不能榮潤于面,屬久病、重病、陰證,稱為“氣不至”。 (2)五色主病 面白:主虛證、寒證、脫血、奪氣. 面色淡白無華--血虛證或失血證。 面色白光白虛浮--陽虛水泛。 面色蒼白--陽氣暴脫或陰寒內盛。 面黃:主脾虛、濕證。 面色萎黃--脾胃氣虛。 面黃虛浮--脾虛濕蘊。 面目肌膚一身俱黃者,稱為黃疸。 面赤:主熱證,亦可見于戴陽證 滿面通紅--屬實熱證。 午后兩顴潮紅--屬陰虛證。 久病重病面色蒼白,卻時而顴頰泛紅游移不定--戴陽證。 面青:主寒證、疼痛、氣滯、血瘀、驚風。 面色淡青或青黑--屬寒盛、痛劇。 面色、口唇青紫--多屬心氣、心陽虛衰,血行瘀阻。 面色青黃(即面色青黃相間,又稱蒼黃--屬肝郁脾虛。 小兒眉間、鼻柱、唇周顯現(xiàn)青色--小兒驚風或欲作驚風。 黑色:主腎虛、寒證、水飲、血瘀?! ? 面色黑而暗淡--多屬腎陽虛。 面色黑而干焦--多屬腎陰虛。 眼眶周圍見黑色--多屬腎虛水飲內停,或寒濕帶下。 面色黧黑,肌膚甲錯--多由血瘀日久所致。 三、望形體 1.概念:觀察病人形體的強弱胖瘦、體質形態(tài)和異常表現(xiàn)等來診察病情的方法 2.內容: 1) 形體強弱 體強:即身體強壯。如骨骼粗大,胸廓寬厚,肌肉充實,皮膚潤澤。說明內臟堅實。氣血旺盛,抗病力強。 體弱:即身體衰弱。如骨骼細小,胸廓狹窄,肌肉瘦削,皮膚枯燥。說明內臟脆弱,氣血不足,抗病力弱。 2)形體胖瘦 胖而能食,肌肉結實,神旺有力--為形氣有余。 多屬精氣充足,身體健康。 胖而食少,肉松皮緩,神疲乏力--為形盛氣虛。 多屬陽氣不足,多痰多濕。 體瘦顴紅,皮膚焦干--為形瘦陰虛。多屬陰血不足、內有虛火。 久病臥床不起,骨瘦如柴--為臟腑精氣衰竭,氣液干枯,屬病危。 3)體質形態(tài) 陰臟人:體型矮胖,頭圓頸粗,肩寬胸厚,身體姿勢多后仰。 特點:陽較弱而陰偏旺,患病后易從陰化寒,導致寒濕內停。 陽臟人:體型瘦長,頭長頸細,肩窄胸平,身體姿勢多前屈。 特點:陰較虧而陽偏旺,患病后易從陽化熱,導致傷陰傷津。 陰陽和平之人:又稱平臟之人。體質介于前兩者之間。 特點:陰陽平衡,氣血調勻。 四、望姿態(tài) 1.概念:觀察病人的動靜姿態(tài)和異常動作來診察病情的方法。 2.內容: 1) 動靜姿態(tài):凡動者、強者、仰者、伸者,多屬陽證、熱證、實證,為病在表;凡靜者、弱者、俯者、屈者,多屬陰證、寒證、虛證,為病在里。 (1)坐而喜仰,喘粗痰多--多屬肺實氣逆。 (2)坐而喜俯,少氣懶言--多屬肺虛體弱。 (3)臥時面常向外,躁動不安,身輕自能轉側--多屬陽證、熱證、實證。 (4)臥時面常向里,喜靜懶動,身重不能轉側--多屬陰證、寒證、虛證。 (5) 仰臥伸足,掀去衣被--多屬實熱證。 (6)蜷臥縮足,喜加衣被--多屬虛寒證。 (7) 但坐不得臥,臥則氣逆--多屬咳喘,或水飲停于胸腹。 (8)但臥不得坐,坐則昏眩--多屬氣血大虛,或脫血奪氣。 2)衰憊姿態(tài) 觀察衰憊姿態(tài),可以了解臟腑的病變程度和疾病的預后。 3)異常動作 (1)瞼、唇、指、趾顫動--為動風先兆,或氣血不足,筋脈失養(yǎng)。 (2)四肢抽搐,角弓反張--肝風內動。 (3)卒倒神昏,口角歪斜,半身不遂--中風病。 (4)惡寒戰(zhàn)栗--瘧疾發(fā)作,或傷寒欲作戰(zhàn)汗。 (5)肢體軟弱,行動不靈--多屬痿病。 (6)關節(jié)拘攣,屈伸不利 -- 多屬痹病。 一、望頭面 1.望頭部 1) 囟門突起(囟填)--多屬實證。但在小兒哭泣時囟門稍有突起為正常。 2) 囟門凹陷(囟陷)--多屬虛證。但六個月以內的嬰兒囟門微陷屬正常。 3) 囟門遲閉(解顱)--多屬腎氣不足、發(fā)育不良。 4) 小兒頭形過大或過小,智力低下--先天不足,腎精虧損。 5) 頭搖不能自主--動風先兆,或老年氣血虛衰,腦神失養(yǎng)。 6) 發(fā)黃稀疏,干枯易落--精血不足。 7) 小兒發(fā)結如穗,枯黃不澤--疳積病。 2.望面部 1)面部浮腫--多見于水腫病。 2)口眼歪斜 --風邪中絡,其病較輕。若口角歪斜兼半身不遂,神志不清者,是 風中臟腑,其病較重。 3)“苦笑貌”--多見于新生兒臍風、破傷風。 二、望五官 1.望目 1)“五輪”學說: 瞳人-腎-“水輪”; 黑睛-肝-“風輪”; 兩眥血絡-心-“血輪”; 白睛-肺-“氣輪”; 眼瞼-脾-“肉輪”。 2)色澤: 目赤腫痛--多屬實熱證。 白睛發(fā)黃--為黃疸之征。 目眥淡白--血虛、失血。 3)形態(tài): 目胞浮腫--水腫病。 眼窩凹陷--傷津耗液或氣血不足。 眼球突出--肺脹,癭病。 4)動態(tài): 瞳孔縮小--肝膽火熱,或為中毒。 瞳孔散大--腎精耗竭,屬病危。 瞪目直視--臟腑精氣將絕,屬病危。 戴眼反折--太陽經絕證,病危。 橫目斜視--肝風內動。 昏睡露睛--脾氣虛衰,胞瞼失養(yǎng)。 2.望耳 1) 耳廓瘦小而薄--先天虧損,腎氣不足。 2) 耳廓干枯萎縮--腎精耗竭之危候。 3) 小兒耳背有紅絡、耳根發(fā)涼--出麻疹的先兆。 4) 耳內流膿水(膿耳)--肝膽濕熱熏蒸,或腎陰虧虛、虛火上炎。 3.望鼻 1) 鼻端微黃明潤--胃氣未衰或胃氣來復。 2) 鼻端晦暗枯搞--胃氣已衰,屬病重。 3) 鼻翼煽動--肺熱或哮喘病。 4) 鼻流清涕--外感風寒。 5) 鼻流濁涕--外感風熱。 6) 鼻流腥臭膿涕--鼻淵。 7) 鼻腔出血(鼻衄)--多屬肺胃蘊熱。 4.望口與唇 1)色澤 (1)春色淡白--血虛證、失血證。 (2) 唇色深紅--多屬實證、熱證。 (3) 口唇呈櫻桃紅色--煤氣中毒。 (4) 口唇青紫--血瘀證。 2)形態(tài) (1) 口唇干裂--津液耗傷。 (2) 口角流涎--見于小兒多屬脾虛濕盛, 見于成人多為中風口歪,不能收攝。 (3)口唇糜爛--脾胃積熱上蒸。 (4)口腔糜爛(口瘡、口糜)--心脾積熱上蒸。 3) 動態(tài) (1) 口張:屬虛證。 (2) 口噤:屬實證。見于痙病、驚風、破傷風等。 (3) 口撮:見于破傷風。TA (4) 口僻:見于中風。 5.望齒與齦 1) 牙齒光燥如石--陽明熱甚,津液大傷。 2) 牙齒燥如枯骨--腎陰枯竭,精不上榮。 3) 齒齦紅腫疼痛或兼出血--胃火上炎。 4) 齒齦不痛不紅微腫出血--脾虛血失統(tǒng)攝,或腎陰虛虛火上炎。 6.望咽喉 1) 咽部深紅,腫痛明顯--屬實熱證。 2) 咽部紅色嬌嫩,腫痛不甚--屬虛熱證,多由腎陰虧虛、虛火上炎所致。 3) 咽部一側或兩側喉核紅腫疼痛,潰爛有黃白色膿點(乳蛾)--肺胃熱盛、火毒熏蒸。 4) 咽部有灰白色假膜,拭之不去,重擦出血,很快復生(白喉)--外感疫邪。 三、望軀體 1.望頸項 1) 頸前結喉處有腫塊突起,可隨吞咽上下移動--癭瘤。 2) 頸側頜下有腫塊如豆,累累如串珠--瘰疬。 3) 頸項強硬--溫病火邪上攻或腦髓有病。 4) 小兒頸項軟弱,抬頭無力--先天不足,腎精虧損。 2.望胸脅 1)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