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時代顛覆傳統(tǒng)思維-眼界,決定世界

 .了了 2011-09-19

時代顛覆傳統(tǒng)思維-眼界,決定世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767dd80100tfn7.html

                               

時代顛覆傳統(tǒng)思維

   唯物主義”是一種哲學思想,相對于充滿神秘色彩的唯心主義,它是歷史的進步,也是當時先進的理論。然而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它并不足以全面嚴謹地闡述世界,當哲學遇到科學,該選擇那個作為心靈依托的信仰?

    愛因斯坦這樣談論哲學:如果把哲學理解為在最普遍和最廣泛的形式中對知識的追求,那么,哲學顯然就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之母。至于“科學主義哲學”“分析哲學”,只是科學的一個分支,是科學與哲學的一個循環(huán)交互,與純粹哲學不同,也不能代表其他哲學類別。

   在科學和宗教之間,存在著一個空曠而荒漠的地帶,這個地帶是哲學的領地。宗教是“從前思維”,哲學是“從后反思”。宗教是關于偶然性世界的理論,哲學是關于可能性世界的理論,科學是關于必然性世界的理論。

 

   “唯心”與“唯物”是崇尚二元對立思維的西方人的片面觀點,并不適用于全體不二的東方哲學。西方最高經典《圣經》大力提倡的“馬太效應”,以至于弱肉強食,恃強凌弱,適者生存成為人們的行為準則,也不適用于“仁愛”“中庸”的中國文化。

   這個世界上孜孜不倦舍身取義地探究真理的人、朝聞道夕死可矣之士畢竟是少之又少,相比之下絕大多數的人似乎并不在意什么“宇宙人生的真理”,而寧愿與世世代代的前輩一樣混沌地生存下去,不明不白地來,稀里糊涂地去。他們所看重的是實實在在的物質上的幸福感,功名利祿的歸屬感。

    科學家非常自信地認為,他們發(fā)現了所有的力,并沒有什么遺漏。但是,在描述這些力的規(guī)律時,他們卻缺乏同樣的自信。20世紀科學的兩大支柱——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居然是不相容的。廣義相對論在微觀尺度上違背了量子力學的規(guī)則;而黑洞則在另一極端尺度上向量子力學自身的基礎挑戰(zhàn)。面對這一困境,與其說物理學不再輝煌,還不如說這預示著一場新的革命。M理論的最終目標,是要用一條規(guī)律來描述已知的所有力(電磁力、弱力、強力、引力)。當前,有利于M理論的證據與日俱增,已取得令人振奮的進展。M理論成功的標志,在于讓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在新的理論框架中相容起來。

    微觀研究的新意與深意或許就在于:打破人類百萬年以來對于自身及自然世界的錯誤認知與主觀幻想,對人自身與世界的正確認識也是人生于世最根本的問題,它在人類不斷的探索發(fā)現下亙古常新。量子力學用量子態(tài)的概念表征微觀體系狀態(tài),深化了人們對物理實在的理解。微觀體系的性質總是在它們與其他體系,特別是觀察儀器的相互作用中表現出來。量子力學把研究對象及其所處的環(huán)境看作一個整體,它不允許把世界看成由彼此分離的、獨立的部分組成的。

    關于量子論,很明顯將是21世紀最前沿的理論,其影響涵蓋人類文明的一切方面,甚至包括哲學和文化。我們原來所認識的經典的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在量子論之后已經逐漸模糊了邊際,我們對歷史的認識,對物質的認識,對宇宙的認識,對人本身的認識,都將因量子論的研究而產生根本性的改變。這種改變其實早已到來,只是由于太過驚世駭俗。

    現在量子論最大的問題在于,我們有許多種解釋,但不知道哪一種是對的,而且看起來每一種解釋都是那樣的匪夷所思莫名其妙,任何一種解釋,若被證明是正確的,它的推論都可以顛覆我們對整個宇宙的認識。目前量子論的主流解釋有:哥本哈根解釋、多世界解釋、多歷史(退相干)解釋、隱含變量解釋、系綜解釋和超弦等,他們之間互相爭執(zhí)不休,而爭執(zhí)不休的結果是每一種解釋都被對手進行了廣泛的推導和演繹,以期能找出其中的矛盾或是不自洽之處。

    但到目前為止,這些主流解釋,在理論上都是可以自圓其說的,也是自洽的,但是這些解釋經過推導之后的結果卻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甚至曾經有物理學家聲稱,若是哥本哈根解釋不幸真的是正確的話,他從此就不再從事物理工作——這個科學家生活的年代比較早,若他再晚幾十年出生,看到現在理論界的一些新解釋,恐怕更是會吐血不可。

    開創(chuàng)和推廣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學派,若說局面一片混亂的量子理論領域里也有所謂的正統(tǒng)的話,那就是哥本哈根學派了。這一學派對光子的解釋是:光子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于你觀測它的時刻。而觀測者對光子的觀測,將影響光子的性質。這一學派是非常革命的,它拋棄了物質世界的實在性,而用波函數來代表。

 

    在他們看來,世界和宇宙不過是一組波函數,任何物質都是一組波,是沒有實在性的,也就是說不存在所謂經典意義上的物質,但是當人一進行觀測,觀測對象的波函數就在瞬間坍縮,組成觀測對象的所有基本粒子就按照波函數所決定的概率進行排列,組成宏觀意義上的物質,但當人一轉頭,看不見這個物體了,則這個物體的所有基本粒子又變成了波,并逐漸在整個宇宙中彌漫開來。

 

    量子論的各種解釋是從測不準原理出發(fā)的。什么叫“測不準原理”呢?我們觀測一個宏觀物體的性質,比如它的質量,它的顏色,它的外形,乃至運動速度,都需要用這個物體與外界進行一定程度的交流。比如它的外形,我們能夠看到這個物體,是因為光子打在這個物體上,然后該物體吸收了某些頻率的光子,反彈了某些頻率的光子,這些反彈的光子進入我們的眼中,于是我們就知道了該物體的樣子和顏色。

 

    決定事物乃至宇宙的形態(tài)的,竟然是人的意識,對于科學家而言,這個結論是很難接受的。哥本哈根解釋的激進派在拋棄了物質世界的實在性之后,又準備拋棄客觀性。當人們發(fā)現了測不準原理之后,就明白舊物理學的毀滅即將到來。科學家無法預知事物的發(fā)展,這就已經背離了科學的目標。隨后不久,人們逐漸發(fā)現,宇宙中的一切的物理量都遵循這個原理,測不準原理是一個普遍的根本規(guī)律。另一對無法同時測量的物理量是時間和能量,只要能量測量得越準確,時刻就愈加模糊,反過來,時間t測量得愈準確,能量E就開始大規(guī)模地起伏不定。

 

    在量子領域里,能量是不守恒的。在一個非常非常短的時間里,能量將會變得飄忽不定,并出現大規(guī)模的起伏,這起伏的能量是哪里來的?憑空產生的。事實上我們的世界里不停地產生這種能量沸騰,但這沸騰的能量只存在一瞬間,在下一個時刻它就已經消失,以致于我們無法感覺到這種喧囂,以至于我們一向認為我們的宇宙中能量總是守恒的。

 

    人類似乎已經發(fā)現自己一不小心進入了“神”的領域:能量可以被憑空創(chuàng)造出來。

 

    世界真實存在的,以往百萬年來不被人知的另一面,現在在科學的視野下已經漸漸浮出水面,映入人類的眼簾??茖W家通過微觀觀察闡述的事實,是不會偏向唯物主義或者唯心主義的哲學取向的,他們只是毫無成見地描述實驗結果,所以他們所說的事實并不局限于主觀或客觀這種二元對立主義。

 

    毛澤東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我反對宗教神佛,但我更關注它們的內在矛盾和謬誤,所以樂于深入敵人內部后方來獲取第一手資料。而不像某些人一樣談虎色變拒而遠之道聽途說斷章取義,自以為是地拿頑固的成見偏見來盲目抵御抗衡事實真相。

 

    但是就如“事物總是一分為二”的,宗教的本質雖然只是誕生于人類意識的神秘主義,但是它所具有的另外一些科學哲學所不具備的特性,比如對人性的終極關懷,對人類思維局限性的突破,對人類社會意識形態(tài)文化藝術的強大滲透力…… 雖然我不支持《圣經》與佛經當中的神話傳說,但是考慮到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人們對于自然世界及人性的深刻認識甚至遠遠超出了今天的很多人,它們確實是人類精神取之不竭的豐富寶藏。

 

    我是無神論者,歷來反對宗教的神秘主義,當然更反對不可理喻的主觀“唯心主義”,盡管如此,并不代表所謂客觀的“唯物主義”就是永無謬誤的真理。東風西漸,東方古老哲學的光芒開始照耀現代文明下的全體人類,無論接受還是抗拒,都無法將自己與真理置之度外。


    這不是我自己的文章,出于個人水平有限,還沒有嚴謹地整理,目前只是一篇摘自前沿科學與傳統(tǒng)概念的大雜燴。謹希望能通過科學家們不懈的探索成果,來破除人們產生于大腦思維局限的世代相傳的,對自身以及自然的一些隱蔽潛藏的誤解與錯覺,從而對自然世界和人類自身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現在佛教內部人士說,佛教不是宗教,是佛陀教育,個人認為是釋迦牟尼的教導。佛法不是唯心主義,是對宇宙世界及生命人生的根本闡述。對于人類來講,世界的本質就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現在21世紀的前沿科學已經逐步地印證了佛法不可思議的正確性:在人類視野之外的“世界”確實存在,只是那不是人們眼中所看到的樣子。在M理論體系中,時間分為兩種,一種是我們世俗意義上的時間(即現行宇宙對人類意義上的時間)。還有一種被定義為“虛時間”,虛時間沒有所謂的開端和終結,而是一直存在的時間,是用于描述超弦的一條無矢坐標軸。

 

    對于很多人來說,尤其是對于很多傳統(tǒng)的衛(wèi)道士、舊朝的遺老,這無異于一場思維的革命,而革命是要流血犧牲的,只有將內心頑強固守的因循守舊的思維觀念置于死地,而后才能有一個不偏執(zhí)不顛倒的新生,但愿我們的身邊能多一些這樣的勇士!

 

時代顛覆傳統(tǒng)思維

 

緣起性空

唯心所現

唯識所變

 關于物質  

     關于物理學,不管你學了多少,總是有一些“新的”東西你不知道。從多個角度來審視現實世界,結果發(fā)現這個世界正如我們所設想的那樣神秘莫測,甚至比我們所能想象的還要神奇。不管我們想象出的事物是多么奇妙或荒誕,但是,還沒有達到宇宙本身存在的奇妙程度。
    人們總是以為我們世世代代生存的這個“世界”,一直就是這個樣子,也應該是這個樣子,人類會就這樣一直繼續(xù)下去。至于真實的世界究竟是怎么樣的,與實際生活幾乎沒有什么關系——對于人類來說,只有感受到的世界才是真實的和有意義的,而與實際它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真實”無關。這不能責怪人這個物種,因為人的存在本身就被限制在三維的空間之內,無法想象和理解高于人類整體水平的更高級的世界,以至于完全被這個虛幻的世界所禁錮,顛倒迷惑流轉輪回,永無停歇。

    在20世紀來到的時候,人們認為科學工作快要走到盡頭,“只要添上幾個角樓和尖頂,在房頂上科幾處浮雕就夠了。”
    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紀,很多人(所謂的客觀的辯證的唯物主義者們,當然更包括宗教神秘主義的唯心論者)也是這樣認為的,似乎人類再向前邁進一小步,就完全可以取代“上帝”的位置了。他們在不斷地“修證”科學的同時,卻完全忘記了:沒有錯誤根本就沒有修證——正是科學本身也需要不斷地修證,所以根本就不可能說“堅持唯物科學,永無謬誤”這種主觀盲目自大的謬論——這只是個十分簡單的思維問題,有些人卻把它當成“一生堅定不移的信條”。

    物質這一詞語來源于“本體、存在、實在、實體、有,是本體、存在、實在、實體、有”的變形或別名。宇宙中絕大部分物質都處于等離子態(tài),固液氣才是真正的比較稀少的物質狀態(tài)。只有那些昏暗的行星和分散的星際物質里才可以找到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的物質。

    《大美百科全書》“科學史中最基本的問題之一便是關于物質的定義。雖然尚未有最后的定論,但物質可以大致定義為組成日常接觸到的物體之基本成分,…可以移動,并且具有質量和慣性。……。”
    很奇怪,越是有智慧和秉持科學精神的人,越是嚴謹和謙卑,不會片面武斷地下結論;而越是狹隘和自以為是的人,越是頑固和無知,固步自封、敝帚自珍。

    在<核子場論>一段中,有一句話:“能量場是由真實與虛無的粒子連續(xù)的產生和消滅所組成”。點粒子是物質的“基本單位”,它在不斷地產生和消滅,因此它既真實,又虛無。在亞原子領域之內,我們絕對無法同時知道粒子的位置與動量。

    今天,粒子加速器、氣泡室、電腦共同產生了一個世界觀,這個世界觀里面,實體這個東西是沒有的。物理學家們像追求宇宙的最后材料,最后發(fā)現的卻是宇宙沒有“最后的材料”——原來“物質”就是一連串焦距之外的形態(tài),如果一定要說宇宙有什么最后的材料,那就是能量。 

    根據量子物理學的看法,這個世界基本上只是躍動的能量。能量無處不在,起先是一種形式,然后是另一種形式……如此這般,連續(xù)不斷。我們所謂的“物質(粒子)”事實上是造出來的,造出來以后,消滅。消滅以后,有造出來,連續(xù)不斷。這一切皆因粒子的互動而生,但這一切亦是無由而生。從“無”之處突然出現一種“事物”這個事物來了又去,往往是變?yōu)閯e的事物然后才消失。

    幾百年來,科學家一直想把實在屆化約成再也無法分解的實體,可是,當他們已經這么接近目標的時候(光子的確非常“基本”),卻發(fā)現基本粒子沒有“自己”的存在。

    宇宙的實體不是物質,是場。物質(粒子)只是在場與場互動時一時的呈現。質量不過是一種形式的能量——存在的能量。人們總是說“能量是物質的一種形式”,所以總以為物質世界就像搭積木一樣,總會有那么一個最小的“基本單位”,來組合構成大千世界的不同事物;而實際的情況恰恰相反,應該是:物質是能量的一種形式。

    粒子物理學的世界是沒有“材料”的世界。這個世界里面,事情的過程即是事情的究竟。生、變、滅的舞蹈在一個幾率與守恒律的架構中不斷上演,無止無休,不增不減。 
    經典物理試圖用經驗事實作為可靠基礎,物理的進一步發(fā)展又把它建立在更深層的亞結構上,如分子原子這個層次,甚至認為已經一勞永逸地找到了一個可靠的基礎。后來又發(fā)現這個東西仍不可靠,還得往下找。不管什么形式,反正總是想找到一個一勞永逸的東西。科學確實設定了這樣一種思維定式。
    亞原子的世界是一個生滅之舞,生滅不斷;是一個質變能、能變質的世界。種種悠忽即逝的形式生滅之間閃爍而過,創(chuàng)造了一個從不止息、又永遠新造的實在界。

    光子不曾獨自存在,真正獨自存在的只有種種關系的網絡,形成的一個無可分割的整體。宇宙所有相離的部分,一切事物皆是整體的呈現,實相只有一個,它是全體的統(tǒng)一的,它是一,宇宙的每一部分都有密切而立即的關聯。

    如有一網,網上有很多珠子,珠子燦爛光輝,明朗奪目,珠子與珠子相照,這個珠子里有那個珠子,那個珠子里有這個珠子,珠影重重相映。一珠為首,其余眾珠的影像都影現其中,一切珠子都是這樣的。

    現代科學正從宏觀物理學像微觀物理學轉變。一些科學發(fā)現,常常使人們目瞪口呆,難以置信。而正是這些難以置信的發(fā)現,推動了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科學的進步。
    人類科學史上的很多真理都是以令人“目瞪口呆,難以置信”的面貌出現的:從“日心說”到“量子力學”,再從《進化論》到《金剛經》《易經》《道德經》…… 在很多現代人認為古代人愚昧無知的無知偏見之下,現代科學卻從西方重新走向了古老的東方,所以我們也可以真正地看清楚到底是誰“荒唐可笑”了。

    貝克萊問,一個事物不被我們看見時是什么樣子?
無數不可被人類覺察觀測到的“事物”(比如我們身處各種輻射而不借助科技手段從生到死根本毫無察覺)構成了宇宙世界,它們當然“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而“客觀存在”著,然而你怎么去“客觀”地觀測它呢?甚至我們根本就完全把未知的事物當做“非物質”的“不存在”,而事實上“暗物質、反物質”確確實實是存在的,直到科學家們發(fā)現了它們,它們被人類從誤以為“非物質”的非“客觀存在”的劃分中剔除,而又被重新冠以“暗”“反”的“物質”。

    反物質的發(fā)現就是這樣,正電子是電子的反粒子。正電子的發(fā)現引起了科學界的震驚和轟動。對于量子力學,科學家們首次碰到了“宇宙中我們的大腦無法理解的一個區(qū)域”。

    在我們充滿秘與怪異的宇宙空間中,最奇怪的事物就是空無。但它們真的是空空如也嗎?把兩片平坦金屬板平行地放在真空之中,它們會互相吸引。這是怎么一回事呢?空間中充滿了許多我們無法用肉眼所及的物質。

    “真空”這種東西在真實的世界里是沒有的,那是一種思想建構,一種理想,但是我們誤以為真。

    在宇宙學中,暗物質是指那些不發(fā)射任何光及電磁輻射的物質。人們目前只能通過引力產生的效應得知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質的存在?,F代天文學通過引力透鏡、宇宙中大尺度結構形成、微波背景輻射“但是,從這一領域發(fā)展的歷史來看,人們要有思想準備,也許我們會發(fā)現意想不到的東西,與原先想研究的東西毫無關系。”
    世界對于人類來說,是“已知”的,但更是未知的。而那些“意想不到”新發(fā)現總是人類的一個驚喜,科學越是進步發(fā)達,我們對自然界發(fā)現的越多,就會同時發(fā)覺對于這個世界,自己知道得真的是太少太少。

    暗物質從137億年前開始在龐大的能量膨脹——宇宙大爆炸過程中形成(假設宇宙真的是從“大爆炸”開始的)。能量冷卻后形成普通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天文學的觀測表明,宇宙中有大量的暗物質,特別是存在大量的非重子物質的暗物質。據天文學觀測估計,宇宙的總質量中,重子物質約占2%,也就是說,宇宙中可觀測到的各種星際物質、星體、恒星、星團、星云、類星體、星系等的總和只占宇宙總質量的2%,98%的物質還沒有被直接觀測到。在宇宙中非重子物質的暗物質當中,冷暗物質約占70%,熱暗物質約占30%。
    現在以一個“質量無限小,密度無限大”的奇點而產生的“宇宙大爆炸”的理論已經越來越不為人所接受了,不管研究是否有著致命的方向性錯誤,不管有些“物質”與宇宙的生命一樣的悠久,卻被人類列為“非物質”的不存在,畢竟人們找出了在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發(fā)現過的“暗物質、暗能量、真空能、反物質”,使人類對于世界的認知又提升到了一個新的臺階。

    反過來想,由于人類整體的感官思維的缺陷而導致了把實際存在的“物質或非物質”當做“不存在”,客觀上使人類成為了一個睜眼說瞎話的物種:一切以眼見為實,看得到的就為真,為存在;看不到的就為虛幻,為不存在。人類連自然物質很多基本的概念、范疇、屬性都認識不全面,那么我們的“唯物主義者”們唯的是什么“物”呢?只不過是相對不那么唯心的唯心罷了。 

    宇宙中的粒子只能稱之為點粒子,因為他們只有半徑,沒有體積,所謂半徑是指粒子能保持其屬性的范圍。電子沒有體積,夸克也沒有體積,電子和夸克構成我們宇宙已知的絕大部分物質。科學家認為,宇宙誕生之初曾經產生了等量的物質與反物質。后來,由于某種原因,大部分反物質轉化為物質。再加上有的反物質難于被觀測,所以,在我們看來當今世界主要是由物質組成。
    在人類沒有任何的科技手段,完全靠自身的肉體感官來探索、認識、理解這個世界的時候,那時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世界呢?甚至比許多生理構成上更為簡單和低級的生物的世界更為灰暗,更為枯燥。很多動物與生俱來的生物本能人類都不具有,所以對于其他物種的動物來說非常自然真實的世界,對于人類來說就完全根本的“非物質”、“不存在”。即使借助于現代的尖端科技,我們對于其他物種所感受世界的手段上也不具有多大的優(yōu)勢,甚至很多方面人類是永遠都無法想象的,也就根本談不上理解了。

    如果狄拉克的理論是普遍和正確的,就會有反質子、反中子、乃至反物質世界的存在。宇宙之外可能有很多宇宙,圍繞暗物質和暗能量,“天外有天”,“因為暗能量,我們的宇宙之外可能有很多的宇宙”,“我們的宇宙在加速地膨脹”且“核能也許可以和宇宙中的暗能量相變相連”。
    牛頓在幾個世紀之前證明,數學方程能對物體相互作用的方式給出令人驚訝的準確描述,無論是在地球還是在天穹??茖W家們由此相信,只要我們知道正確的理論并擁有足夠的計算能力,便能預見整個宇宙的未來。后來出現了量子不確定性、彎曲空間、夸克、弦、以及額外維,而科學家們工作的最后結果是10的500次冪個宇宙,各自擁有不同的定律,其中只有一個對應我們所知的宇宙。

    按照愛因斯坦的質量與速度的關系可知,光子在靜止時其質量必須是零。質量=0,這很像佛經上說的“空”。物質是虛幻的、不真實的。
    我們習以為常的誤以為真的“世界”其實并不是真實的世界,它只是源于我們自身的缺陷和局限所產生的實際虛幻的所謂真實,而非常多的人再得知這個對于世界真實的描述時,并沒有理解的能力與體悟的睿智,反而譏諷人家的“主觀唯心”“不真實”,這真是人性通有的悲哀。

    近代唯物論哲學所謂的物質,是內涵和外延、本質和特征模糊不清的概念,是個別物質和一般物質、具體物質和抽象物質的混合體,是具體事物和抽象事物的混合體。物質的種類雖多,但它們有其特性,那就是客觀存在,并能夠被觀測,以及都具有質量和能量,世界統(tǒng)一于物質。物質的惟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物質世界能為人的感覺和意識反反映,但不可窮盡。
    若以“客觀存在”來界定是否是“物質”,那么,宇宙中96%的暗物質、反物質在百萬年來對于人類都是“不存在的非物質”了——因為它們既不能被人類“觀測”到(相信有些動物卻可以),也就更不知道它們的“質量和能量”——所以它們不具有可以被人類察覺得到的“客觀實在性”。

    列寧的物質定義混淆了物質和物體、抽象事物和具體事物的界限,沒有正確認識物質具有的抽象事物本質,沒有正確認識物質具有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認識特征,不是科學正確的物質定義。 
    人們長久爭論的部分原因就是雖然大家都是說著同一個事物,實際各自理解和表達的并不是一個概念,混淆視聽。

    按照生活中的語言習慣,人們把自己手中拿著的個別具體蘋果既可以稱作蘋果,也可以稱作水果、食物,物、物質。這是因為個別事物中包含著一般事物,個性規(guī)定中包含著共性規(guī)定。物質、物、食物、水果、蘋果是我手拿著的具體蘋果分別具有的一般內容和組成部分,我手拿著的個別具體蘋果不僅是一般蘋果的存在和表現形式,而且還是抽象程度更高的水果、食物、物、物質的存在和表現形式。
    我們生活在已知物質的世界里,我們所能認知和理解的、甚至是想象的,都是在這個范疇之內,以人類的生物局限性是無法理解“非存在非不存在物質非物質”,所以在這個大前提之下,還非要強調“人是物質的,世界是物質的,這個是物質的,那個是物質的”?這本身就隱含了我們的世界不只是“物質的存在”,還有不為人知的“不是物質”的“非存在”。難道與人類進行溝通時我們還要先強調一下“我是地球人”?這本身就隱含了我們是與“非地球人”在交流。

    用外延寬泛的概念對個別事物進行表述雖然有一定的道理,經常被大家采用,但是缺乏科學和嚴謹的性質,常常會引起爭論。白馬是不是馬在我國引起過長期的爭論。蘋果是物質、世界是物質這種說法雖然有一定道理,但也會引起大家的爭論。
    我一再批評某些人的思維邏輯混亂,然而他卻堅定地認為自己雖然不斷地修證自己的言論,但是“堅信科學是永無謬誤的”,卻有時常來修正科學,還偏偏說自己堅持的“辯證唯物主義”是一生、一世不變的——完全是驢唇不對馬嘴、自相矛盾地混淆概念。

    不能科學嚴格地區(qū)分具體物質和抽象物質、個別物質和一般物質,不能嚴格區(qū)分相對抽象事物和絕對抽象事物是以往各種哲學理論研究普遍存在的嚴重缺陷,是哲學史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支大軍長期混戰(zhàn)的根本原因,是哲學社會實踐舉步維艱,不能解決社會發(fā)展提出的現實問題,滿足社會對哲學的需要,被社會邊緣化的根本原因。
    也是無知者總覺得別人比自己更可笑的根本原因。

    所以《大美百科全書》的定義,采取是比較慎重的態(tài)度。請注意其措辭:“雖然尚未有最后的定論,但物質可以大致定義為 ……”。它是說:“尚未最后定論”,并且說:“可以大致定義為”…。讀者要注意,《大美百科全書》上的定義不是最后的結論,因為物質是不肯定的。
    看看身邊的世界,摸摸自己的身體,它們真實存在,但又不那么真實,只是因為我們的視覺系統(tǒng)的構成以及感受的方式途徑的生理限定,它們才呈現出我們所感覺所加工渲染過的“自然而然”的面貌。 

    宇宙是由粒子與反粒子構成的,事實上,亞原子就是這個絕無休止的生命之舞,然而,這個20世紀的發(fā)現連帶它那開拓人類意識的一切含義,并不是新的概念,事實上地球上有很多人都是這樣看待他們的實在界的,比如老、莊,印度教和佛教。印度教的神話事實上是微觀的科學發(fā)現在心理領域上大規(guī)模的投射。
    傳統(tǒng)意義上的佛教是“宗教”,但是“傳統(tǒng)”的權威或許正是今天需要修正的東西,無論是傳統(tǒng)的某些科學還是傳統(tǒng)的某些哲學?,F代科學之父羅伯特.愛因斯坦說“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他又說:“我不是一個宗教徒,如果是的話,我愿做一個佛教徒。”

 

關于時間空間

 

    多少個世紀以來,包括亞里士多德在內的許多人相信,宇宙必須一直存在,以避免出現它是如何開始的問題。其他人相信宇宙有一個開端,并以此作為上帝存在的一個證據。意識到時間是像空間那樣行為,呈現了一個新的選擇。它不僅排除了對宇宙具有開端的長期的爭議,而且意味著宇宙的起始是由科學定律來制約,而不必由某位“神”來啟動。

    當我們以現代科學告別傳統(tǒng)觀念的時候,并不代表就走向了科學的反面(唯心主義),雖然科學表明我們的世界并非像人類感官和想象的那樣“實在”,卻也同時說明了宇宙萬物的根本性質是毫無目的的隨機變化,而非受某個神明的掌控。

    當我們談論世界的實在性時,實際上指的是精神的感知和顯現所形成的東西;宇宙中沒有一種能在任何空間中都保持自身尺寸不變的物質來作為衡量絕對空間的尺度;也不存在在任何空間中都保持絕對勻速運動的東西作為絕對時間的計量工具。顯然,絕對客觀的時間和空間是我們臆想的產物。

    從時間與空間的關系上來看,空間的無限小必然涉及時間的無限短,而當時間短到與我們的感受之間美譽任何關聯時,我們就不能對它進行測量,這個時間計數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任何知性與之相關聯,也就沒有任何人(包括神與上帝)能知道、能感受或者能證明這個時間計數的存在。

     我們原來都認在這個宇宙存有一個終極的時間之流,不過這個終極的時間之流卻并不存在——國王從來不曾穿過這件衣服。宇宙并沒有統(tǒng)一恒定的“宇宙時間”,有的只是各個觀察者自己的本證的時間,如果宇宙有心臟的話,它心跳的速度要聽的人而定。

    康德對時間和空間曾做過這樣的論述:時空不是實在的,不是獨立于心靈的客觀實在,不是事物本有的性質或關系。它們是心靈理解和認知的方式,是感官的形式或形態(tài)。如果世界上沒有能夠直觀或知覺時空的人,這世界就不再有空間和時間的性質。離開能感知能思維的主體,整個物質世界的屬性和特征就會消失,宇宙萬物無非是精神主題所感知的現象。

    請注意這里說的是“整個物質世界的屬性和特征就會消失”,而不是說某些“客觀唯物主義者”所理解和攻擊的“整個物質世界就會消失”。

    1908年名科夫斯基一嚴格的數學證明了“當下”是成立的,才使西方科學接受了“當下”??墒?#8220;當下”作為禪定的第一步,在東方宗教卻已經實行了幾千年。佛經上說,質量只是能量的一種形式(無常),只能守恒(輪回),自我平衡(陰陽)。
    禪宗講:活在當下。《華嚴經》:“三界所有,唯是一心。”《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關于意識

 

    大腦是產生意識的基礎,原始細胞并沒有意識。

    人被切除某些肢體后,會表現出一些癥狀,大腦對已經被切除的肢體仍然存在感覺,這些人對根本不存在的肢體感到疼痛,這種幻象叫做“幻肢”。

    精神疾病是源于大腦停止了工作。幾乎所有的精神疾病,所表現出的最嚴重的后果就是意識的變更,淹沒在大腦黑洞中的病人甚至意識不到自己還活著,生命變成了一種麻木呆滯的存在。

    精神錯亂,是描述重度精神疾病的一個詞匯,它是一條分界線,你要是越過它,自我意識就開始消散。

    鏡子前面的魚不知道鏡中的就魚是自己的影像,它還以為是一個敵人在發(fā)動攻擊。與大多數的動物一樣,它們沒有意識到自己是魚,它們不知道自己是誰。但是哺乳動物已經具有初步的意識,它們能夠感覺到自我的存在。人類是唯一具有高級意識的物種,人類可以觀察自我,并將理想條理化。 

    我們其實不是在用眼睛看東西,而是在用大腦。眼睛這個視覺器官只是一架攝像機,用來收集成千上萬的顏色和明暗對比構成的光的信息。大腦將這些信息轉換成物體、人和感覺。大腦活動的下屬器官極為復雜,眼睛是其中的代表,來自眼睛的信息不是在一個,而是在大腦中30個中心進行處理。

    意識的客觀存在性,就在于意識首先是由于大腦本身的生理機制產生的。沒有大腦的生理機制,不會有意識的存在。產生意識的另一個因素就是反映對象:簡單的是可以用眼睛"看"到的對象,用耳朵可以"聽"到的對象,用手可以"觸摸"到的對象等等,復雜的包括歷史、文化、心態(tài)等等只有用大腦去思考才能"反映"的對象。
    離開了主觀的意識,“客從何來”?那個沒有了人類觀察的客觀世界,只能是抽離了人類思維意識概念的,另一個不被人類所發(fā)現和理解的所謂的客觀世界。真實的世界也許與我們所感知的世界差異無限,也許沒有太大的不同,無論如何,那也只是自然而然的世界,絕非神佛上帝的化身。

    普林斯頓大學,空間科學教授,羅伯特G.杰翰著《實體的邊際》:“意識既是主動者,又是被動者。說它主動,是因為從內在世界來看,它認識了自然、社會現象的一些規(guī)律;說它被動,是因為從外在世界來看,找不到它的實質,它從物理學中分離出來,是一個看不見的終極實體。”

    布魯塞爾大學的耗散結構創(chuàng)始人,普里高津著《從存在到變化》:“對于目前大多數的科學發(fā)現者而言,科學可以說是一種意圖,希望超出我們這個看得見的世界,進入一個無時間的世界(斯賓諾莎的世界),人魚自然要進行新的對話。”

    劍橋大學創(chuàng)建超導理論的B.D.約瑟福遜著《關于意識在大自然中的作用》:“自然進化對于人腦,給予兩大功能:有效應的感知系統(tǒng)派生出有意識的經驗,正確地反映了外界環(huán)境情況;有計劃的啟動系統(tǒng),是所滋生的概念變成為實際的理性知識。這就涉及到人腦的感知與智能之間的關系。他認為:人腦的“精神溫度”被調節(jié)到“絕對零度”時,可以呈現內明或悟性。

    麻省理工學院的核物理學家,尤金.威格涅著《論身心問題》,物理學的內容涉及到微觀世界,建立了量子力學;意識對于物理世界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不考慮意識要全面、統(tǒng)一地建立量子力學的規(guī)律,是不可能的。如果認為現在的量子哲學思想,對于未來的理論物理學仍是有效的,那是不確切的。事實上,我們的思想觀念在發(fā)展,對于微觀世界的研究導致了一個結論,那就是超越常人之腦的智慧。

    諾貝爾物理學家E.瓦格納著《身心問題》:物理學家說道的科學,不涉及到心靈,顯然是不完整的;我們應該在心靈問題與自然科學之間建立一座橋梁。當初把人體與心靈分開是不適當的,我們應該把“認識”擴充到心靈在內的整個宇宙中去;不妨考慮意識狀態(tài)與心靈問題,要真正認識微觀世界與整個宇宙是不可能的,因為意識狀態(tài)畢竟是一個終極實體。

    物理學家普朗克說:“科學是內在整體,它分解為單純個體,不取決于事物的本身,而取決于人類認識能力的局限性。”

    氫原子模型的建立者波爾,支生物學與心理學的協(xié)同研究,并探索量子力學與生命系統(tǒng)的關系,以及量子力學在意識狀態(tài)中的應用。
    核電子分布原理的泡爾,認為物理學不能脫離對意識的研究。

    量子波動方程的建立者薛定諤,在研究東西方哲學,完成了生命是什么以及自由意志的論著;認為主觀與客觀是一個整體,不可能分開研究;并指出,我們這個世界是通過智能而被認識的。

    波粒二象性的建立者德布羅伊,提出了意識在物理世界的作用:認為科學只不過是人類的智力對客觀世界的洞察。

    測不準原理的提出者海森博格,認為科學中的哲學原理可以用于倫理學與社會學,一推動生命科學研究。

    研究核能量的威格涅指出:意識應納入物理學的研究之中,微觀世界不可能排除意識的作用。

    發(fā)現光量子的普朗克指出:我們從外部世界形成的一切思想,只不過是我破門自己感知的反應;在邏輯上,我們不能脫離我們自己的思想,去建立一個脫離我們的自由意志的自然世界。

    著名物理學家波姆著《整體性與隱含性》:包括意識在內的物質世界的整體是絕對的,不可分的;可分的是相對的、有條件的。按照意識是物質的反映來說,意識與物質構成不可分割的整體,而且存在著的變化規(guī)律。
    人類對世界的認知絕大部分依靠視覺,顯而易見,人類的眼睛有著很多先天的不足,或者說正是為了適應這個產生生命的環(huán)境,人類的視覺系統(tǒng)進化并同時退化成了今天這個樣子。從眼睛的功能上講,很多動物的視覺系統(tǒng)的構造遠遠優(yōu)異于人類,即使它們不用眼睛看世界,依然有比人類先進的手段感知世界。

    物質本身并不具有顏色的屬性,可是經由人類大腦視覺系統(tǒng)的加工后,我們看到的是色彩斑斕的大千世界——這只是大腦的功能性欺騙,是人類集體的幻覺。
    除了視力,人類的聽力和感覺水平也明顯地輸給了其他不那么高等的動物,假如有人達到了某些動物的普通平常的感知水平,就會以“特異功能”來加以崇拜和科研。這些生理硬件的缺陷與不足給了人們一種直觀的錯覺——我們存在的“世界”并非真是的世界,只是人類對世界集體無意識的殘缺認知——我們看到的只是部分的世界,聽到的感受到的思維到的世界也都如此。

    人的行為和認識都是從感覺開始的,人有了感覺,才能認識世界、反映世界。人的感覺是反映周圍環(huán)境信息的最初因素,是一切只是的源泉,是人類改造環(huán)境的開端。

    科學史明確地高速我們:人類認識能力的大飛躍,都是直覺感受的結果,而這些感性的直覺感受到后來才得到證實。

    列寧說:“除了經過感覺,我們既不能知道任何物質形態(tài),也不知道任何運動形態(tài)。”

    馬克思說:“人不僅通過思維,而且以全部感覺在對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科學哲學家彭加勒說:“邏輯是證明的工具,直覺是發(fā)明的工具。”

    物理化學家、哲學家邁克爾*頗蘭尼說:“數學中的所有證據和定力起初都是靠直覺發(fā)現的。”

    愛因斯坦說:“科學假說的產生源于超邏輯的直覺或靈感。”

    科學理論框架的構建是科學家頭腦想象的產物,在相對論的創(chuàng)立中,想象力的發(fā)揮給愛因斯坦提供了無竭的靈感。他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著名畫家馬蒂斯:“精確描繪不等于真實。”

    黑格爾:“人的器官不應只有實踐的功用,還要有認識的或觀念性的功用。”

我們每個人都像是宇宙的中心,我們都是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人的現實生存是感性的,作為人實實在在感覺到的、體會到的、意識到的、活生生的生命存在,現實存在也是個體性的、感性的。人不能替別人去生存、替別人去感覺,任何感覺是個體人自己的感覺和感受。
    人首先是活著,而活著就是直觀,然后才有理性。從理性表現形式看,理性是用靜止表達運動,用間斷性表達連續(xù)性,用抽象性表達具象性
,用有意識表達無意識。無論如何都內部都會存在著矛盾,任何時代、任何方式的理性的合理性都是相對的,有局限性的。因此,直觀是一切證據的最高源泉,它是生動鮮活的,而在直觀之上建立的理性思維,只是以一種機械化程式化的抽象概念符號,直觀經驗是理性思維可近而不可及的極限。

    承認自己的無知,才是真正智慧的開始。

   今天的計算機對于揭開人腦的秘密還顯得過于稚嫩,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大腦的工作速度令所有機器望塵莫及。大腦的化學和電信號處理流程僅需千分之一秒,其它方法不可能達到這種速度。

 

關于客觀

 

    對于“客觀”世界,我們的視覺并不是中立的旁觀者,我們所看到的并不是客觀世界本來的樣子。因為視覺所依靠的神經系統(tǒng)自身也是客觀世界的一部分,并且這視覺神經系統(tǒng)隨著生物的進化不斷地改變。因此,我們的視覺所接受到的信號并不是客觀世界直接提供的信號,而是經過了同樣是客觀世界一部分的神經系統(tǒng)處理之后的信號。這樣,不同構造的神經系統(tǒng)對于客觀世界的信息會進行不同的帥選和處理,其結果是,對于相同的感知對象,有著不同視覺神經構造的生命個體就會看到不同的景象,產生不同的感受。

   無論是反射、散射或發(fā)射,色光都會保持同樣的顏色。視覺的刺激是光,光的不同波長和強度產生不同的顏色感覺。光還能轉換為神經活動,刺激人的大腦皮層做出一定反應。雖然這些力的作用是發(fā)生在大腦皮層的生理現象,但它在心理上仍然被體驗為是被觀察事物本身的性質。因此,我們觀察到的顏色是物體與特定有色光相合的結果,而不是物體產生顏色的結果。

    顏色、聲音、味道、溫度是我們心靈主觀的顯現,形狀、大小、美丑則是主觀意識的分別,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我們生活與其中的這個世界。在我們所能感知和了解的事物中,最接近客觀的東西是儲存在腦神經網絡中的復雜的信息,除非我們能獲得超越腦神經系統(tǒng)的覺知能力,否則永遠也不能知道是否存在一個與我們的感知完全相同的客觀實在的物理世界。

    離開心靈的顯現和感知,物質就是去了一切可以言說的屬性和特征。但我們也不能因此否認有客觀的存在(沒有實在性,沒有時間和空間屬性的、抽象的客觀存在),否則就成了主觀唯心主義。一旦生命體以某種方式進行表象和感知,這些屬性和體征就會表現出來,形成千差萬別的宇宙萬物。我們可以把剝離了顏色、聲音、形狀等一切精神屬性的對象稱之為“純粹的客體”,或者更恰當地說,應該是“純粹的客觀存在”,因為它沒有自己獨立于人類心靈的實在性,也就不能以“體”相稱。

    對于這個根本沒有實在性,沒有時間和空間屬性的、抽象的客觀存在,我們應該如何去認識和理解呢?它已經超出了語言文字所能表達的范圍,因為語言產生于對現象世界中顏色、聲音、形狀等屬性和特征的描述。嚴格地說,我們甚至不能說它是“存在”或者“不存在”。

    宇宙萬物雖然亙古存在著,但是那個存在不是我們以為的“客觀存在”,我們所說的所以為的“客觀世界”都是我們心靈的顯現,都因為心靈的感知才有體性。顏色、聲音乃至空間并不是客觀的實在,而是我們心靈顯現和認知的功能,這些元素與同事心靈的感受和合構成萬物。
    “萬法唯心(大腦機能)所現,唯識(意識思維)所變”。

    動物看到、感受到的世界,人類不可預見與理解;然而人類由于都屬于“人”這個類別,處于同樣的生理構造,對世界的看法大致是相同的。那么,問題在于:世界的無限層面中,那個具有最終的解釋權?或許動物感知的世界比人類更多面,但是他們相對于“統(tǒng)治著”(實際上地球的霸主是細菌而非人類)這個地球的不具有解釋權,因為對于人類,只有人類的感官才是界定萬物的尺度,一種片面的武斷的自以為是的尺度。

    科學,在亞原子層次上,不再能夠“精確”,主觀與客觀的區(qū)別已經消失。我們無法觀察一件東西而不改變這件東西(測不準原理)。所謂的獨立的觀察者立在旁邊看著自然界按著過程走過去而不影響它,這種事情是沒有的。

    宇宙是不是參與者的參與“造成”的呢?參與是關鍵的行動,這個概念打倒了古典理論的“觀察者”。觀察者站在厚厚的玻璃墻后面,安然地看著事物進行,不參與其中——量子力學說,這是辦不到的。我們的實相只是我們創(chuàng)造的可能性。

    根據量子力學,“客觀”這種東西是沒有的。我們所知覺而認為是物理實相的,實際上是我們對它的認識構造。對“客觀”的錯誤理解,認為是從其他人的角度或多個人的角度看待問題,這其實是另一個“主觀”,而不是“客觀”。我們觀察的不是真正的自然界,而是顯現在我們問問題得方法之下的自然界。
    你觀世界,是主觀;世界觀你(世界似乎并不具有關注觀看的主動性)才是客觀,摻雜了生命體的意識思維的任何之“觀”,都只是建立在主觀基礎上的,都不是絕對客觀的。

    宏觀世界是我們的心靈表象和感受所形成的世界,如果沒有人類的觀察和感受,世界就只是單一性的混沌世界,它什么也不是,甚至連名字都沒有。若沒有人的知覺,這個宇宙便遵循著薛定諤波動方程式,不斷發(fā)生極多的可能性。然而,有了人的知覺,這知覺的效應就立即而且巨大。有了人的知覺,代表被觀察系統(tǒng)的一切可能性除了一個之外,立即全部塌縮,而這例外的一個便實現為“實在”。誰在實現這個宇宙?答案是:我們。

    客觀中的“觀”仍是有認知主體的“觀”,實際上根本沒有純粹的“客觀”可言,離開認知談客觀是沒有意義的。因此,客觀規(guī)律,是指人類對事物認知中的普適性部分——即不隨認知主體變化而改變的那部分認知總結。無論如何,對事物的客觀看法都是人根據自己所擁有的知識進行的判斷,也就是主觀判斷。因為人的認識會變,因此客觀看法也會隨之改變。簡單的說客觀就是人們觀察事物的最基本自然形態(tài),但是客觀認知都是要依據人的認知程度來決定的,這些也是因人而定的。

波普爾認為科學是建立沙灘上的。
    這個沙灘卻比鋼鐵更為堅固,因為它的基礎是人類感官思維的幻覺,這個幻覺百萬年來根深蒂固、不可動搖。

    科學建立在“心(inhere)”和“物(outthere)”的區(qū)別之上,可是這種區(qū)別現在模糊了,科學家利用“心”和“物”的區(qū)別,發(fā)現“心”和“物”這種區(qū)別是不存在的,不但是在哲學指向,而且也在嚴格的數學指向之上,“物”的事情顯然要依靠我們“心”的決定來進行。
    “客觀唯物”與“主觀唯心”只不過是五十步與一百步的區(qū)別,除此之外,再無差別。

    相對于即時信號,空間距離是光信號的延遲,在感知中形成的滯留,是主觀的感知上的差別,而非客觀的存在。如果空間不是物質本質的存在方式,那物質就不是客觀實在的,因為我們所說的實在性都是基于空間中的觸覺感受,如果空間連同空間中的感受都是心靈自身的性質,那實在性就存在心靈之中,心靈之外不存在一個有實在性的客觀世界。

     科學家的任務在于盡可能客觀地觀察“外面”??陀^地觀察,意思就是說:觀察者毫無成見地觀察他所觀察的事物。三百年來我們都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一個人要是帶著這種態(tài)度,他當然就是有成見了。他的城建就是“要客觀”。要客觀就是“不要有既定的看法”,但是,沒有看法是不可能的??捶ㄊ且环N觀點,我們可以“沒有觀點”的觀點就是一種觀點。
     量子論并不包含真正的主觀特征,它并不引進物理學家的精神作為原子事件的一部分。但是,量子論的出發(fā)點是將世界區(qū)分為"研究對象"和世界的其余部分,此外,它還從這樣一個事實出發(fā),這就是至少對于世界的其余部分,我們在我們的描述中使用的是經典概念。這種區(qū)分是任意的,并且從歷史上看來,是我們的科學方法的直接后果;而經典概念的應用終究是一般人類思想方法的后果。但這已涉及我們自己,這樣,我們的描述就不是完全客觀的了。 

    人與世界是集主觀與客觀為一體并且不可分割的整體存在。

     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物質所有的性質和特征都是精神投射到物質上的屬性,離開精神的感知,物質就只剩下不可言說的純粹抽象的結構或邏輯關系。精神先于一切物質和特征而存在,性質和特征來自于精神的感知和顯現,而不是我們通常所想象的那個“客觀世界”本身所固有。

 

關于理性、哲學

 

    人類的進化與退化走著同一條道路,體外進化會造成體內退化,人類越依賴于外界技術手段,自身原有的生物功能用進廢退,人的體內潛能便產生了大幅度的退化現象。

    人靠自己的五種感受只能認識三維空間事物,世界向人的感覺顯示出的只是一個四維世界;理性不實在,惟有感覺才實在,只有三維的世界對于人才是真實的。人靠知性不能認知絕對,人除了知性還有理性、直觀、直覺等。理性可以超越感性的不足,領悟三維之外的事物。

    理性,不只是邏輯的,只要理解事物本質的能力,就一定不是靠人的感性、知覺情感,而必須靠理性,這是一個必須遵守的大前提。包探求事物的本質,一多半靠的是非邏輯的“慧”,而不是邏輯的“智”。人類在解宇宙奧秘之謎時,運用更多的是直觀理性、直覺理性,而這些理性主要是非邏輯的,因此不能把理性界定為“邏輯”的。
    領教過所謂“辯證唯物主義”的混亂邏輯,在根本前提錯誤的情況下,把自己變成了原本自己極力批評的對象而渾然不知,反而一再地覺得別人“荒唐可笑”,這個現象著實可笑。

    直觀理性,人皆有之,但不同質量的人具有不同質量的直觀理性,即人們所具有的直觀理性能力有質量、高低、程度、深度和廣度的區(qū)別。一般人所具有的直觀理性能力,沒有足夠能力穿透事物表象的障礙,直接領悟到宇宙本體(絕對本質)。

    文化知識、文化思維方式既有開發(fā)人的智慧的一面,又有限制人的智慧的一面,現代人出于各種既定的文化包圍之中,飽受各種理論和觀念沖突,困境之苦,難以充分地自由想象、創(chuàng)造。用經驗的、科學理性去理解宇宙實體(宇宙的最高本質),只能走向不可知論和懷疑論,根本不能把握實體——宇宙的最高本質。

    在形而上學者看來,事物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及概念是孤立的,應當逐個地分別地加以考察的固定的、僵硬的、一成不變地研究對象。他們在絕對不相容的對立之中思維,他們的說法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話”。在他們看來,一個事物要么存在,要么就不存在;同樣,一個事物不能同時是自己又是別的東西。他看到一個一個的事物,忘了它們互相間的聯系: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通過一個現象看到了另一個現象,卻以為自己已經看到了本質。

    海洋島國地理特性的限制,大量游牧式的生活方式,導致后來流通性的商業(yè)行為,成為西歐自古以來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生存方式。因此,西方文化就自由自式、開放式、闖蕩式的活動特性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在行為上不受圈子約束;在思維上采取直線式推理模式;在觀念上追求極端的文化特征。

    西方游牧民族在直線式的思維方式引導下,叢林法則大行其道,在西方人的最高經典《圣經》里,都在大力提倡“馬太效應”,以至于弱肉強食,恃強凌弱,適者生存成為人們的行為準則。沒有任何可以束縛人們行為的圈子,“自由”是至高無上的,以武力取勝者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英雄。

    自古以來,由于直線型結構的思維特性,西方人認為世界一定有一個絕對的總根源,而這個根源或者是精神的(唯心論),或者是物質的(唯物論),二者必居其一,不可調和;因此,在認識論上強調兩個極端,強調斗爭和對立;方法論上使用的是分析法,注重圓圈上的“一般”環(huán)節(jié),容易看到的都是恃強凌弱、以大欺小、以力取勝這些常理。因此,研究的是事物局部,發(fā)展到后來采取的是科學實驗與邏輯推理,強調的是清晰和明白,得到的是實實在在的“物質”科研成果。

    一元論者簡單片面孤立地看待問題,從而導致只看重于事物的某個方面,而忽視其另一方面;二元論者雖然看到了事物的兩個方面,但往往強調對立而忽略融合,從而走向不講是非、不辨真假的詭辯注主義和相對主義。
    人們中二元對立理論的毒害根深蒂固,認為世界非此即彼,非A即B,光子是波還是粒子?雙方各執(zhí)一詞,結果的定論是光子的“波粒二象性”。從相對相反又相關聯的不同側面。才能全面客觀地認識問題,同理,主觀與客觀的矛盾也應如此處理。

    他們緊緊抓住別人丟下的垃圾,而堅信自己手中握住的是真理。

    心靈只能思考心靈關于實相的觀念,所以,一件事情是否為真,問題不在于它與絕對真理多么一致,而是在于它與我們的經驗是否一致。
    唯物主義的“唯物”,只是局限在人類三維知覺思維之下的少量“物質”,相應的,這些微量的認知并不足以構成世界的全部,充其量也只能是在“人類”物種對宇宙世界有限的范圍內的“局部真理”。所以那種“今生今世、堅定不移地、永無謬誤的終極真理”是不存在的,起碼這個“永無謬誤的終極真理”不會是客觀“唯物主義”,甚至不會是地球人類所能觸及的,而是科學家們碰到的“宇宙中我們的大腦無法理解的一個區(qū)域”,它只能屬于更高維次級別的、非人類,甚至是非物質的。

    透過現象看到的并非本質,只是另一個層面的或被隱蔽地包裝過的現象。人類智慧的發(fā)展規(guī)律告訴人們:越是擁有智慧的人,就越覺得自己沒有智慧;越是沒有智慧或很少智慧的人,就越覺得自己有智慧。虛懷若谷的人與高傲自滿的人有一個根本的區(qū)別,那就是他們眼光指向的不同:前者投向自己未知的領域,后者投向自己已知的領域。
    唯物主義者的世界是“已知的”物質,所以他們無比堅定地證實:人類“無法發(fā)現”“未知的”“非物質”,而這是只個悖論——一旦人們發(fā)現了它們,便被冠名以可發(fā)現的已知的XX物質。

    生活里常見兩難之題,我們的理性思考就是在這兩難之處跌跌撞撞觸及了我們自己的限度。善惡、美丑、生死等等二元對立皆是“假的分別”,彼此沒有對方都不存在。這種假分別是我們自己制造出來的思想結構,兩難之題唯一的起因,無非就是這種自己制造而又刻意維護的幻象。誰能掙脫概念的束縛,誰就能發(fā)現事實的真相。幾千年前,先哲就開始探討“內在的”實相;幾千年后,物理學家也開始探討“外在的”實相。但兩者最后都發(fā)現,要“了解”,就必須跨過兩難的障礙。
    二元對立是偽科學的基本特征,可是它也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共同的特點。

    我們的辭書字典里為什么會有如此多的正義詞與反義詞?關于這個問題的回答,與其說是這個世界本身的原因,不如說是我們思維方式的原因。我們的思維方式總是習慣于把一個整體的東西一分為二,分成完全相反或彼此相側的兩個極端,然后再用這完全相反或相側的兩端來代表這個整體,這就是哲學上的一分為二。這一哲學思維方式就是我們常說的對立統(tǒng)一,這一思維方式統(tǒng)治哲學超過了300年。

    這一哲學思維方式的先進之處在于它比連點成線的一維思維方式把握世界更全面,并且能夠把握復雜的事物,這曾經是人類思維能力獲得突破的重要標志。然而,它的缺點是讓我們把一個殘缺的世界誤以為是一個完整的世界。
    我們的符號式思想過程把“是彼就不是此,是此就不是彼(either--or)”這種范疇強加在我們身上。這種思想過程永遠要我們只與這個或只與那個對峙,要不就要我們把這個和那個混合起來對峙。

    當我們把一個人分成身與心兩個部分的時候,我們自以為我們把握了人的全部,其實我們忘記了更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把身與心合成一體的那個部分;當我們把存在分為物質和精神的時候,我們自以為我們把握了整個存在,其實我們忘記了更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把物質和精神合成一體的那個部分,那個部分就是人。

    正因為用一分為二的模式把握世界不夠全面、不夠系統(tǒng)、不夠整體,甚至存在著很大的缺陷,所以我們的思維還要對它進行超越。

     假如我們在面對問題的時候,能夠盡量跳出一些小圈子,站在更大的范圍內來看待問題的話,看問題就會更加公平,認識問題也會更加深刻,人的品位道德水準也會相應地得到提高。

    哲學思維的品質是整體性,這種思維它的模式是辯證性,這種思維它的成果是普適性,這種思維方式稱之為哲學思維。思維方式是哲學的靈魂,哲學是時代的靈魂,一個哲學貧困的時代必然是一個缺少靈魂的時代,缺少靈魂的時代必然是宗教、哲學和科學三者不相稱的時代。在科學和宗教之間,存在著一個空曠而荒漠的地帶,這個地帶是哲學的領地。宗教是“從前思維”,哲學是“從后反思”。宗教是關于偶然性世界的理論,哲學是關于可能性世界的理論,科學是關于必然性世界的理論。

     英國沃爾頓霍爾開放大學神經生物學家斯蒂文*羅斯的研究表明:如果從細胞和分子的層面來考察大腦的話,那么人類與黑猩猩的大腦十分相似,幾乎一摸一樣。沒有一位神經元——原子論者能夠把放在一起的黑猩猩、小雞或者人類得神經細胞的顯微照片區(qū)分開來。他們的神經細胞的區(qū)別只在于范圍和數量,以及細胞之間的連接。人類身上有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尤其不同于其他物種的是,我們不光在大腦中保留了一份屬于自己的記憶,而且還有一份源于社會化的記憶,這部分記憶通過書籍、電視、無線電、網絡、媒體、以及歷史記載來傳遞。與其他物種不同,我們的記憶兼有社會性和歷史性,不會隨著我們的死亡而結束。

    我們對實相總是施加種種預定的模式,凡是不符合這些模式的,我們就認為“無理”,但是,事實上除了這個說“無理”的無理的心智之外,實在別無“無理”之物了。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沒有絕對的感性,也沒有絕對的理性。

 

關于唯物主義

 

    辯證唯物主義教科書上開宗明義的那幾句話:“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規(guī)律是能夠被認識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概括了萬事萬物的這一共同的根本特性,把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叫做物質??陀^實在是物質的惟一特性,指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即物質世界。

    唯物主義最基本的思想就在于承認物質與意識相區(qū)分,在我們的意識之外存在著一個物質世界,這個物質世界先于我們的意識而存在。物質決定意識,對意識起終極決定作用的是物質。簡單地說,只要承認對意識起終極決定作用的是物質,這就是唯物主義。
    這個物質世界確實是先于人類的存在而存在,但是并非像我們想象的這樣一成不變的存在,甚至不能肯定地說“存在”或“不存在”。更為重要的一點是:世界絕非是“在我們的意識之外”,而是在我們的意識與之互動時才產生的一種“存在”。把意識與物質相對區(qū)分,也就是說:如果“物質是物質,而意識不是物質(非物質)”,然而意識的指向和形式并非物質的。那么“世界的一切都是物質的”這個片面武斷的論點就不攻自破了。

    唯物主義最基本的方法論就是主觀與客觀相結合,它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在實踐中,在主觀與客觀相結合中才能夠終極地檢驗真理。
    我剛發(fā)現“主觀與客觀相結合”這句話原來正是唯物主義最基本的方法論,這也是本文想要闡述的觀點。而有人非要舉著“客觀唯物”的大旗,與“主觀唯心”勢不兩立、不共戴天,卻不曉得:生身為人,就注定首先是主觀唯心的物種,進而才可能是“客觀唯物”。當然這個“客觀”只是建立在主觀基礎上的相對的客觀,因為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純粹的“客觀”這種說法。“客觀實在”可以被思維和意識活動的主體(即認知主體)自己所感知并認識,但它們的特性是“依賴”于人的主觀意識而存在。

    徹底的唯物主義、徹底的客觀唯心主義和徹底的主觀唯心主義都是一元論哲學,認為這個世界只有一個東西是起終極決定作用的。
    “世界是物質的”,因為很多未被人類認識了解的物質不在人類的感官之內,所以是以人的智力無法想像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規(guī)律是能夠被認識的。”,實質物質沒有“運動”,只有“變化無常”——這就是物質的規(guī)律。

    這個世界如果只有一個東西是起終極決定作用的,那么,它就是“主觀與客觀的結合體”。無論任何“徹底的XX主義”,只要和“主義”搭邊,就與“真理”拉開了距離,真理從來不是任何“主義”,因為它是一,是全部,是整體,而不是像軍閥割據一樣支離破碎,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世界范圍內,并非所有的科學工作者以及哲學研究人員都認同辯證唯物論這一哲學流派。愛因斯坦對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手稿閱讀完畢后曾做出這樣的評價:“愛德華·伯恩斯坦先生把恩格斯的一部關于自然科學內容的手稿交給我,托付我發(fā)表意見,看這部手稿是否應該付印。我的意見如下:要是這部手稿出自一位并非作為一個歷史人物而引人注意的作者,那么我就不會建議把它付印,因為不論從當代物理學的觀點來看,還是從物理學史方面來說,這部手稿的內容完全就是胡說八道、瘋人之作。可是,我可以這樣設想:如果考慮到這部著作對于闡明恩格斯的思想的意義是一個有趣的文獻,那是可以勉強出版的。” (《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77年,第202頁)
    當哲學家與科學家產生矛盾分歧的時候,是選擇科學還是支持哲學呢?

    有獨立于個體心識的外境嗎? 如果認為有,但境的這種相對于心識的獨立性明顯是意識判定的,因此還不是真正的"獨立性",境也就非是真正獨立于心識的外境。即使退一步認為有與沒有不可知,但這種不可知性也是意識判定的,同樣不能成立。所以,獨立于心識的外境只是意識的虛構,是人們習慣性思維的結果。在此意義上,唯物主義是一種可笑的執(zhí)見,反倒成了一種獨斷的、徹頭徹尾的唯心論。
    在人類最終揭開宇宙自然之謎之前,這是個人類永恒的問題,因為人類作為大自然部分條件下產生的物種,是永遠也不會最終揭開宇宙之謎的。在地球運轉了45億年之后,還沒等把世界認識完全呢,個體的人早就一代一代死而后已了,根本等不到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在不成熟的唯物主義者的眼里,唯心主義一無是處,是謬誤的象征,只有唯物主義才代表著真理的化身。有趣的是,不成熟的唯物主義者常常犯唯心主義錯誤,有的自稱是馬克思唯物主義的堅定擁護者,可是面對大量的不解現象,就是不承認它們的存在,甚至還硬說承認它們的存在就是迷信。嚴格來說,如果不能充分吸收唯心主義的合理性,就不能稱之為辯證唯物主義。

    物質是抽象事物還是具體事物?如果說物質是抽象事物,是具體事物具有的一般性質和規(guī)定,那它就必然具有不可被人通過感覺器官感到的認識特征。如果說物質“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器官感知的”,能夠“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和反映”,具有具體事物的認識特征,那么這種物質就不是抽象事物、而是具體事物了。地球人都知道,任何個別具體事物都不具有絕對性,都不可能是世界統(tǒng)一的基礎。
    “唯物主義”的始祖的頭腦中并沒有“復寫、攝影和反映”今天前沿科學所發(fā)現的微觀世界,所以他們對于世界的定義也不是真理。作為相對于宗教神秘主義的“主觀唯心主義”,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已是大大地進步了。只是在今天,他們也正面臨著“被修正”的命運。

 

關于科學、真理

 

    幾千年來,人們都認為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月亮、太陽以及天空中的星星都是圍繞著地球運行的。直到大約500年前,有一位科學家提出太陽中心說(即日心說),也就是說,太陽才是中心,而地球、月亮、星星都是圍繞太陽運行的。這一比較正確的說法竟遭到當時天主教會的反對,那位科學家(布魯諾)竟被教會活活燒死了。
    2500年前的印度人釋迦牟尼不認為地球、太陽是中心。他認為,宇宙本無中心、本無邊際,這個說法也出自被現代科學家們所認同。

    愛因斯坦批評“量子理論”是不完備的,而愛因斯坦的“統(tǒng)一場論”也許將永遠無法實現,牛頓和愛因斯坦所用的物理學公式表達的本質只是決定、主宰物理現象,物理領域的本質和原因,因而不是也不可能是決定一切領域和現象的本質原因。人類雖然可以認識自然,然而,大自然如此深奧,人類在許多復雜的情形下,往往是無能為力。

    科學范疇把握的對象含義是事物的低層本質,不是事物的最高本質,要想認識實體,就不能只是科學的道路、不能只運用邏輯的、經驗的、可證的理性??茖W家已經非常清楚:一切事物的本質,決定事物現象的內在的原因是無形的,不可能是有形的,因此人們不能用感覺去認識事物的本質原因,必須借助理性或只有理性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原因,而感覺只鞥認識事物的現象卻不足以認識事物的本質。靠科學的辯證理性只能把握宇宙本質、絕對本體的部分內容,不足以揭示宇宙的(相對)全部本質;靠科學的有形的關系不能把握無形的宇宙的絕對本質。
    有的唯物主義者聲稱人是物質的,動物也是物質的,所以推理人與動物無別,人性與物性無別,這可真是一種以偏概全目光短淺的論點。作為一個“人”,并不僅僅是物質的、物理的、生理的、精神的等單一層面,還有社會、文化、倫理、道德、信仰、藝術等各個方面的客觀存在。如果以簡單的、基礎的、觀點來定義復雜的、高級的事物,忽略了事物(人與動物)的多面性和復雜性特征,而偏偏在犯著主觀唯心偏頗錯誤的同時,又自稱是堅定的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者,這豈不是莫大的笑談?

    宇宙的最高本質是一個決定一切領域、一切事物的東西,牛頓和愛因斯坦所用的物理學公式表達的本質只是決定、主宰物理現象,物理領域的本質和原因,因而不是也不可能是決定一切領域和現象的本質原因?;蛘哒f,物理現象只是宇宙間的低層次的現象,物理學的公式只是宇宙間的低層面的本質原因。這意味著,用物理學的公式去展現雨后的最高的本質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客觀地說”,從人類視角生物基礎來看,即使馬克思、恩格斯,或科學家再多長三頭六臂,即使向天再借五百年,也終找不出那個在我們覺知之外“非物質”的“不存在”(暗物質、反物質、真空能)了。所以,值得再而三強調的是:真實的世界對于人類是無所謂的,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只有那個不那么真實但被人類信以為真的世界,才是最重要的。

    沒有證據就接受,是西方宗教的基本特性;沒有證據就排斥,是西方科學的基本特性。不經驗證的接受方式,也是迷信。科學不一定是真理,但科學的追求目的是真理.科學的研究內容有二:一是揭示宇宙萬物的本質特性和規(guī)律,二是對萬物的原有狀態(tài)的重組,使其成為有某種性能的能滿足人們某種實踐需求的東西。
    現在到處充斥著“偽科學”言論,想必普通老百姓是很難有精力和能力來驗證的??茖W的意識形態(tài)霸權,大家一般意識不到。

    人類不會最終解開宇宙之謎或完全理解宇宙,因此科學與哲學無論發(fā)展到多高程度,也終有自己困惑不解的東西。對此,人們有兩種選擇,其中之一是閉上眼睛說瞎話,拒不承認自己面對的事實,他們共同的特點是都很頑固。
    是的,我確實體驗到了他們的“頑固”。看起來在“精確的科學”表面上“不斷修正”的同時,骨子里卻也陷入“客觀唯物”與“主觀唯心”的二元對立中,在“一生、一世”固守殘缺,敝帚自珍。

    愛因斯坦曾說:科學是人類所能理解的最客觀的東西。但是如果把它當做目標追求,或者想把它發(fā)揮到極致,那么科學必然就會變成一種主觀的、帶有附加條件的東西??茖W的研究者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道德界限。

    馬丁*雷斯指出:科學永無止境。我們取得的進步越大,所面臨的挑戰(zhàn)就越多。其中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人腦暫時無法應付宇宙的復雜。有些事情我們永遠無法理解,因為那超出了人腦的理解范圍,但,科學才剛剛起步。

 

關于信仰

 

    據科學家們推測:最初宇宙大爆炸奇點的余波(通常稱為中巴,或宇宙背景輻射)的波長檢測到有10 5(100,000)。如果這個數值更小,宇宙就會以各種氣體集合的形式存在 — 沒有恒星,行星和星系。相反,如果這個量略有增加,宇宙將只由大黑洞組成。無論是哪種方式,宇宙都不適于居住。

    另一種微調了的值是聚攏原子 —進而是物質 — 的強大的核力量。太陽通過氫原子的結合得到它的“燃料'。當兩個氫原子結合,氫原子質量的0.7%轉換成能量。如果轉換的物質略小 — 例如,是0.6%而不是0.7% — 一個質子將無法和一個中子連結,宇宙將只有氫氣。如果沒有重元素的存在,就不會形成行星,因此也沒有生命的可能。相反,如果轉換的能量增加至0.8%,而不是0.7%,聚變發(fā)生的速度會快到不再有氫氣存在。同樣地,將沒有行星,沒有太陽能系統(tǒng),因此也沒有生命。

    重力與電磁力必須平衡精細到10 40:1。如果此值略有增加,所有恒星將比太陽至少大40%。這意味著,恒星的燃燒將會過于短暫和不均衡,難以支持復雜的生命。如果此值略有下降,所有恒星將比太陽至少小20%,使得它們無法產生重元素。
    宇宙的膨脹速率必須微調至10 55:1。如果宇宙的膨脹速度太快,構成恒星,行星和星系的物質會膨脹太快。如果宇宙的膨脹速度太慢,宇宙會迅速崩潰 — 在恒星形成之前。
    宇宙的質量密度恰到好處的均衡在1059:1,從而得以允許生命存在。如果宇宙的質量再大些,大爆炸產生的過多的氘會導致恒星燃燒快速,復雜生命難以形成。如果宇宙的質量小一些,氦氣的不足會導致重元素的缺乏 — 同樣,生命難以形成?!?/font>

    我們的宇宙和它的定律顯得是一種設計——這兩者都是為我們而量體裁制的。如果我們必須存在,改變的余地就很小,很多人愿意我們利用這些巧合作為上帝在幕后工作的證據。宇宙是上帝設計來供人類居住的觀念出現在幾千年來,直至現代的神學和神話之中:各種動物、植物是被造物主設計來以供人類飲食溫飽的,18世紀有位大主教居然說,兔子有短尾巴是為了我們能夠更好地瞄準以便射中它。

    幾年前,維也納的總主教(克里斯托夫*舍本恩紅衣主教)對基督教觀點給出更現代的詮釋,基于宇宙微調,他說:“天主教會將正式宣布自然的內在設計是真實的,以此再次捍衛(wèi)人性(也許是再次捍衛(wèi)神性)。

    無可否認,這正是典型的唯心主義。而主觀唯心者們能夠提出一個全能的概念,卻有無法舉證,并把世界上所有人類自身無法解釋的問題統(tǒng)統(tǒng)推給了那個被他們自己創(chuàng)造的全能者,如果唯物者之間還能相對客觀地探討不同意見的話,那么與唯心者只見就無法達成這一點,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不可理喻的冥頑不化。

    16世紀后期,開普勒堅信,上帝根據某種完美的數學原則創(chuàng)造了宇宙。牛頓證明,適用于天穹的定律也同樣適用于地球,并研究出了表達那些定律的數學的方程式,這些方程式如此地優(yōu)雅,甚至幾乎激起了許多科學家的宗教熱誠,——他們似乎想用這些方程來證明:上帝是一名數學家。

    其實所謂的“萬能的上帝”只是出自人們一個無法證實的主觀臆想,并以此給不可思議的自然世界一個看似合理的解釋來自欺欺人。牛頓在其所處的時代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科學家,但是他的一些“科學”今天已被現代科學所修正,當然也包括他所信奉的“上帝”。

    “正因為我們不能理解,所以我們信仰”,宗教的本質不在于“理解”,而在于信仰。人們在理解與信仰之間,首先選擇理解,不能理解時,人們才選擇信仰。

 

關于科學新觀點


    幾率波說的是不論如何已經在發(fā)生,可是還沒有“成真”的事物,即事物發(fā)生的潛在傾向。

    斜角偏振光的“自在之物”這種特性,反映了經驗真正的本質。我們的符號式思想過程把“是彼就不是此,是此就不是彼(either--or)”這種范疇強加在我們身上。這種思想過程永遠要我們只與這個或只與那個對峙,要不就要我們把這個和那個混合起來對峙。

    波粒二象性宣告?zhèn)鹘y(tǒng)上“只能是其中之一”二元對立的這種看待世界的方法已經告結。愛因斯坦曾經批評“量子力學不完整”,“上帝不擲股子”,與尼爾斯·玻爾是最早對這個問題進行爭論的。玻爾維護不確定原理和互補原理。在多年的、激烈的討論中,愛因斯坦不得不接受不確定原理,而玻爾則削弱了他的互補原理。
    還遠遠沒有結束,還有太多的人寧愿選擇其中之一,在大腦虛幻的指引下做二選一的無知游戲。

    對于圖像來說,只有變化而沒有運動,運動是我們的心靈以空間的形式對于信息變化的顯現和解讀。

    電子可以從一個軌道跳到另一個軌道,而不是經過中間的任何空間;物質突然從無到有,有悠忽從有到無。
    “緣起之法都無自性,若法無自性則無所有”。“基本物質”只存在于某些機械唯物主義者的理想狀態(tài)中,“物質為自己”的“自私”天機也不過只是他們的主觀臆測罷了。

    某些成雙結對的亞原子粒子,即使被分別放在城市的兩端,一方馬上、立刻就會“知道”另一方的狀況,無法直覺的特性。
    它們的速度似乎遠遠超出了人類理性思維的局限與理解能力,而科學手段對其仍無法探究一二。

    凡是物質皆有與之“對應”的波,這個觀念不只是哲學的思維,而且已經是數學的思維。

    要是你鉆進一個電子深處,你會發(fā)現它本身就是一個宇宙,里面大量小得多的別的粒子組成了相當于當地的星系的較小的結構,他們本身就是下一個層次的宇宙,如此永遠下去,永無盡頭——往上(宏觀世界)也是一樣。

    物理學指出:原子本身的大部分是真空,其中的電子一每秒600公里左右的速度繞原子核旋轉。電子群的高速旋轉是原子看起來像一個圓體球,正如高速旋轉的螺旋槳看起來像一個圓盤。

    原子是空蕩蕩的空間,我們身邊的實體只是一種幻覺。要是兩個物體在現實世界里碰撞在一起,比如臺球——他們其實并不是互相撞擊,而是兩個球的負電荷場互相排斥,要是不帶電荷,他們很可能會像星系那樣安然無事地互相穿堂而過。你坐在椅子上,其實沒有坐在上面,而是以1埃(1億分之1厘米)的高度浮在上面,你的電子和它的電子不可調和地互相排斥,不可能達到更密切的程度。

    細胞最引人注目的特點是:他們總是以一種瘋狂的速度處于漫無目的的位置變化和無休無止的撞擊狀態(tài)中。細胞的任何運動都毫無理性可言。
    造物主并沒有摻予其中,因為世界是隨機的,有無數的可能性,這中漫無目的并沒有給造物主的存在留有一席之地。

    每一段DNA鏈平均每8.4秒就要遭到一次襲擊或損害——每天要遭到一萬次——被化學物質或其他物質撞擊或斯成碎片,所有這些傷口必須很快就被縫合。蛋白質極為活躍,他們總是處于不停旋轉、顫動和飛舞的狀態(tài)之中,每秒鐘他們都要彼此撞擊10億次。分子里面的一切都以不可思議的速度運轉,我們簡直無法想象。

    從DNA到DNA的信息傳遞——在整個自然界只演變過一次,而且至今都保持的十分完好,一切生物都是從原先同一藍圖發(fā)展起來的產物。作為人類我們不過是發(fā)展的更加充分而已——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本保存38億年之久的發(fā)霉記錄本,涵蓋了反反復復的調整、改造、變更和修補。所有的生命都是一家。
    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我們其實不是在用眼睛看東西,而是在用大腦。眼睛這個視覺器官只是一架攝像機,用來收集成千上萬的顏色和明暗對比構成的光的信息。

    宏觀世界是我們的心靈表象和感受所形成的世界,如果沒有人類的觀察和感受,世界就只是單一性的混沌世界,它什么也不是,

    離開心靈的顯現和感知,物質就是去了一切可以言說的屬性和特征??茖W,在亞原子層次上,不再能夠“精確”,主觀與客觀的區(qū)別已經消失。我們無法觀察一件東西而不改變這件東西。

    根據量子力學,“客觀”這種東西是沒有的。我們所知覺而認為是物理實相的,實際上是我們對它的認識構造。量子論并不包含真正的主觀特征,它并不引進物理學家的精神作為原子事件的一部分。

    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物質所有的性質和特征都是精神投射到物質上的屬性,離開精神的感知,物質就只剩下不可言說的純粹抽象的結構或邏輯關系。

    顏色、聲音、味道、溫度是我們心靈主觀的顯現,形狀、大小、美丑則是主觀意識的分別,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我們生活與其中的這個世界。

    幾百年來,科學家一直想把實在屆化約成再也無法分解的實體,可是,當他們已經這么接近目標的時候(光子的確非常“基本”),卻發(fā)現基本粒子沒有“自己”的存在。

    今天,粒子加速器、氣泡室、電腦共同產生了一個世界觀,這個世界觀里面,實體這個東西是沒有的。物理學家們像追求宇宙的最后材料,最后發(fā)現的卻是宇宙沒有“最后的材料”——原來“物質”就是一連串焦距之外的形態(tài),如果一定要說宇宙有什么最后的材料,那就是能量。

     粒子物理學的世界是沒有“材料”的世界。宇宙的實體不是物質,是場。

    按照愛因斯坦的質量與速度的關系可知,光子在靜止時其質量必須是零。質量=0,這很像佛經上說的“空”。物質是虛幻的、不真實的。

    “真空”這種東西在真實的世界里是沒有的,那是一種思想建構,一種理想,但是我們誤以為真。

    意識到時間是像空間那樣行為,呈現了一個新的選擇。它不僅排除了對宇宙具有開端的長期的爭議,而且意味著宇宙的起始是由科學定律來制約,而不必由某位“神”來啟動。

    當我們談論世界的實在性時,實際上指的是精神的感知和顯現所形成的東西;絕對客觀的時間和空間是我們臆想的產物。

    我們原來都認在這個宇宙存有一個終極的時間之流,不過這個終極的時間之流卻并不存在——國王從來不曾穿過這件衣服。

    現已證明,當黑胚包繞著一個洞收縮時,黑胚的質量將會消失。這一性質將對時空本身產生絕妙的影響,它將改變經典拓撲學的法則,使得時空拓撲發(fā)生變化。一個帶有若乾洞的時空,可以想象成一塊滬上的早點——蜂糕。在黑胚作用下,它變成了另一塊蜂糕,即變成了另一帶有不同數目洞的時空。利用這一方法,可以把所有不同的時空聯系起來。這樣,對弦緊致問題的詰難,就容易解決了。M理論最終將依照某種極值原理,選擇一個穩(wěn)定的時空,弦就在這個時空中生存下來。接下來便是,振動著的弦將產生人類已知的粒子和力,也就是產生出人類所處的現實世界。

    量子論之所以難以說明,是因為,我們必須用來說明量子論的文字卻是不足以說明量子論。問題不在語言里面,語言本身就是問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世界并不可能完全真實地反映在人們的頭腦之中;
    2.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感受也不可能完整全面地向別人表述出來;
    3.因此,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只能無限地接近,而不可能完全徹底地認識清楚。

    科學是建立在人類“已知”的基礎上的,而對于世界,人類面對的“未知”才是無窮的,所以迷信科學這種行為本身也是不科學的。

  

 關于人

 

    世界是一個統(tǒng)一的世界,然而,既不是統(tǒng)一在物質上,也不是統(tǒng)一在能量上,更不是統(tǒng)一在信息上,而是統(tǒng)一在人上。

    人是身、命、心三者的統(tǒng)一體,心的擴而大之就是精神,精神的擴而大之就是文化,文化的極而本之就是信息;命的擴而大之就是生命,生命的擴而大之就是社會,社會的極而本之就是能量;身的擴而大之就是實在,實在的擴而大之就是自然,人類面對的自然的極而本之就是物質。世界既不是物質的,也不是能量的,更不是信息的,世界是人的,屬人所有、由人使用、受人醫(yī)護,沒有了人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毫無意義的世界。
    “萬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并不是否定人之外的世界存在,而是針對人類“以自我感官為中心”的主觀唯心的人性弱點所提出的改進之道,但卻被人斷章取義、望文生義地批評為“唯心主義”,若佛法是XX主義那么簡單,就不會走在時代科學之前闡述宇宙人生的道理了。

    關于“存在”,它是指在自然界里的存在,還是在人類世界里存在,或者是在精神思維中存在,還是在我們無法捉摸的潛意識存在呢?

    我們的肉眼看不到其他生物看到的七色之外的光波,它們“存在”嗎?我們的肉眼看不到宇宙射線,地球磁場,廣播電視信號,手機信號,它們“存在”嗎?我們的耳朵聽不見20Hz以下和20kHz以上頻段的聲音,它們“存在”嗎?按照唯物主義的觀測標準,它們都是不存在的。這種主觀武斷的結論顯然是不符合科學嚴謹求實的態(tài)度的,而且與唯心主義已經沒有什么本質的差別了,只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區(qū)別。

    現代的科技手段使得人類的感官系統(tǒng)變得強大,但是人類畢竟還面對無數的未知世界,所以,我們所謂的“存在”只是業(yè)已被人類發(fā)現的存在,而不構成是自然界全部真實的存在。由這少部分的存在來定義更多對于人類來講“不存在的存在”,是唯物主義犯的根本性錯誤。

    “世界是物質的”,所以非物質的世界對于唯物主義者是“不存在”的,而許多事物不是不存在,只是因為它目前尚不能被“科學”所觀測而已。

    在人類以科學視野觀測世界之前,許許多多的物質和原理都在人類的視野之外,用唯物主義的思維來說,這許許多多的物質都是“不存在”的。

在人類以科學技術了解自然之前,許許多多的生物感覺和理解世界的方式與人類截然不同,所以以唯物主義的思維來說,那些世界的多樣性由于人類的無法觀測和無法理解,所以,它們也是“不存在”的。

    人類本身的眼界決定了人類的世界,科技手段、哲學精神是眼界的拓展和延伸,但是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觀人類視野:因為我們無法改變大腦思維的局限,無法解決“科學未解之謎”,也就無法跳出三維的層面來面對和理解自然世界。

    沒有客觀的真理,只有主觀的意見。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尺度。
    在電腦前打字的是人,而在網絡里看文章的也是人,“世界”不是前提,“人”才是絕對的前提。

    對于世界的誤會,源于人類大腦構建下的視野的深度和廣度的局限性,要想以真正客觀的態(tài)度了解世界,就應該首先拓寬自己的眼界和心量:

 

1.從時間上向前和向后延伸:相對于人類500萬年,地球46億年,宇宙137億年的歷史,人生百年悲歡交集,如白駒過隙,一念之間;

2.從空間上宏觀和微觀拓展:由唯一宇宙向多層宇宙,由三維到多維,由分子到量子理論,無始無終,無邊無際,不增不減,不垢不凈。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