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CHINA——瓷的祖國!中國陶瓷賞析(圖文)[170P]

 悠然一笑. 2011-10-09
 
 
 

CHINA——瓷的祖國!中國陶瓷賞析

 


 藏品名稱:青花雙龍紋香爐
  收藏者:賴海建
  藏品來歷:我朋友祖輩傳下來的。

 藏品名稱:清中期青花凈水缽
  收藏者:何鳳蓮
  藏品來歷:這件清中期青花凈水缽是何女士的朋友羅先生的一件藏品,委托何女士帶到《鑒寶》現(xiàn)場。

 藏品名稱:清晚期天藍釉鼓釘洗
  收藏者:袁澤忠
  藏品來歷:我用國畫家黃山壽的一幅畫和一位朋友換來的。

 藏品名稱:雍正胎 清晚期墨彩梅花紋碗
  收藏者:王子忠
  藏品來歷:用自己的一幅畫和一位朋友換來的。

  藏品名稱:光緒青花雙龍趕珠紋大碗

  收藏者:王俊杰

  藏品名稱:道光青花加胭脂彩八仙紋碗
  收藏者:何小鳳

藏品名稱:元代 鈞窯三足雙耳爐
  收藏者:李國強

藏品名稱:清中期 茶葉末釉雙鋪首瓶
  收藏者:陳曉穎

藏品名稱:青花龍鳳紋如意雙耳瓶
  收藏者:胡青島

藏品名稱:青花八仙人物紋碗
  收藏者:姜越

藏品名稱:清中期窯變釉罐
  收藏者:賈榮光

藏品名稱:紅釉盤口球體瓶
  收藏者:言娜

藏品名稱:元鈞窯瓷碗
  收藏者:李楠

藏品名稱:明代清花銹墩
  收藏者:趙丹

藏品名稱:清末仿元鈞瓷碗
  收藏者:高金福

 藏品名稱:唐代長沙窯貼花王字款壺
  收藏者:李新珠

藏品名稱:清乾隆青花繡墩
  收藏者:張磊

  藏品名稱:粉彩山水人物方瓶
  收藏者:周經(jīng)一

 藏品名稱:青白釉燈盞

藏品名稱:哥釉葫蘆瓶
  收藏者:賀慧華

藏品名稱:紫砂壺
  收藏者:趙蓉

 藏品名稱:邛窯醬褐釉燈盞
  收藏者: 尚崇偉

 藏品名稱:黑陶嵌銅釘雙兒罐
  收藏者:徐玉梅

 藏品名稱:灑藍釉瓷盤
  收藏者:苑雙貴

 藏品名稱:松石綠釉蝠紋碗
  收藏者:歸九燕

藏品年代:明嘉靖(公元1522年 -- 1566年)
藏品尺寸:通高66厘米
藏品出土地:1996年北京市海淀區(qū)馬甸出土
藏品收藏地: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藏

藏品年代:明成化(公元1465年 -- 1487年)
藏品尺寸:通高14厘米
藏品出土地:1994年景德鎮(zhèn)明御廠故址龍珠閣出土
藏品收藏地:景德鎮(zhèn)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藏品年代:明宣德(公元1426年 -- 1435年)
藏品尺寸:高8.3厘米、口徑15厘米
藏品出土地:1993年北京市宣武區(qū)白紙坊明墓出土
藏品收藏地: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藏

藏品年代:明永樂(公元1403年 -- 1424年)
'
藏品尺寸:通高5.5厘米、口徑11.8厘米
藏品出土地:1991年湖北省武漢市江下區(qū)龍泉山明楚昭王墓出土
藏品收藏地:湖北省武漢市博物館藏

]藏品年代:元
藏品尺寸:通高41.2厘米 口徑8.8厘米
藏品出土地:1964年5月河北省保定市窖藏出土
藏品收藏地:河北省博物館藏

藏品年代:元(公元1271年 -- 1368年)
藏品尺寸:高30厘米
藏品出土地:1994年遼寧省緩中縣二河口三道崗海域出土
藏品收藏地: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藏品年代:元(公元1271年 -- 1368年)
藏品尺寸:高26.5厘米
藏品出土地:1983年浙江省泰順縣新浦鄉(xiāng)孫坪村出土
藏品收藏地:浙江省泰順縣文博館藏


高65厘米
1965年北京市元大都遺址出土
首都博物館藏

唐(公元618年-- 907年)
通高92厘米
1996年陜西省西安市西郊唐墓出土
陜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唐(公元618年-- 907年)
通高36厘米
1991年陜西省西安市東郊豁口磨金鄉(xiāng)縣主墓出土
陜西省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藏

唐(公元618年--907年)
通高37厘米
1991年陜西省西安市東郊豁口磨金鄉(xiāng)縣主墓出土
陜西省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藏


高36.2厘米 長30厘米
1972年陜西省乾縣懿德太子墓出土
陜西省博物館藏

唐(公元618年-- 907年)
通高108.2厘米
1991年陜西省富平縣唐墓出土
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博物館藏

西夏(公元1038年-- 1227年)
高50厘米
1990年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賀蘭縣宏佛塔天宮出土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賀蘭縣文物管理所藏

唐(公元618年--907年)
通高72厘米
1988年陜西省西安市郭墓灘出土
陜西省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藏

南宋(公元1127年 -- 1279年)
通高25.4厘米
1978年江蘇省常州市市區(qū)宋井出土
江蘇省常州市博物館藏

東漢
高55厘米
1957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出土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唐代渤海國(公元698年 -- 925年)
高18.1厘米
1996年黑龍江省寧安縣三陵渤海國墓出土
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唐代渤海國(公元698年 -- 925年)
高18.1厘米
/
1988年吉林省和龍市八家子鎮(zhèn)北大村渤海國墓出土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博物館藏

唐(公元618年 -- 907年)
高7.2 厘米
1982年北京市密云縣西田各莊出土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藏


高41.3厘米 口徑9.5厘米
故宮博物館藏

南宋(公元1127年 -- 1279年)
通高41厘米
1991年四川省遂寧市金魚村出土
四川省遂寧市博物館藏


遼(公元916年--1125年)
男俑高50.3、女俑高51.5厘米
1986年北京市昌平縣南口鎮(zhèn)陳莊村出土
北京市昌平縣文物管理所藏

五代
高7.8厘米 口徑5.7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高17—19厘米
1959年河南省安陽市北郊張盛墓出土
河南省博物館藏

西漢
座寬47.5厘米 長67厘米
山東省濟南市無影山出土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沙井文化(公元前800年 -- 前600年)
高24厘米
1982年甘肅省古浪縣古浪鎮(zhèn)暖泉村出土
甘肅省古浪縣博物館藏

新石器時代宗日文化(約公元前3300年 -- 前2050年)
高11.3厘米、口徑24.2厘米
1995年青海省同德縣巴溝鄉(xiāng)團村宗日遺址出土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漢(公元前206年 -- 公元220年)
通高26厘米
1992年河南省三門峽市殽山路出土
河南省三門峽市文物工作隊藏


東晉--南朝(公元317年 -- 589年)
通高28厘米
1994年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qū)蘇北電機廠出土
江蘇省泰州市博物館藏

三國
高23.4厘米 長32厘米
江蘇省南京市清涼山吳墓出土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czq.34311519
2008-04-16 12:53

西周(公元前11世紀 -- 前771年)
高18.7厘米
1985年山東省濟陽縣姜集鄉(xiāng)劉臺子村六號墓出土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三國吳(公元222年 -- 280年)
高5.7厘米
1992年湖北省鄂州市石山鄉(xiāng)塘角頭村三國墓出土
湖北省鄂州市博物館藏

韶山文化
高26.5厘米
1960年山東省日照市出土
山東省博物館藏

仰韶文化坡類型
高15.6厘米 長24.8厘米
1958年陜西省寶雞縣北首嶺出土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新石器時代宗日文化(約公元前3300年 -- 前2050年)
高23.5厘米
1994年青海省同德縣巴溝鄉(xiāng)團村宗日遺址出土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新石器時代宗日文化(約公元前3300年 -- 前2050年)
高12.5厘米、口徑22.8厘米
1995年青海省同德縣巴溝鄉(xiāng)團村宗日遺址出土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約公元前3500年)
通高40.2厘米
1992年遼寧省朝陽市牛河梁遺址出土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清乾隆,高25.6cm,口徑11.5cm。清宮舊藏

清乾隆,高28.5cm,口徑20x15.5cm,底徑12.5cm。清宮舊藏

高:13.4公分深:11.8公分口長:6.2公分口寬:4.9公分足長:6.5公分 足寬:5.1公分

汝窯三足洗,高3.6cm,口徑18.3cm,足距16.7cm。  洗直口,平底,下承以三彎足。里外施天青釉,釉面滿開細碎紋片。底部滿釉,有5個細小支釘痕。清乾隆帝頗看重此洗,曾為其題詩一首,由宮廷玉作的匠師鐫刻在器物外底部: 紫土陶成鐵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 易辭本契退藏理,宋詔胡夸切事談。后署"乾隆戊戌夏御題"。此器造型簡潔,制作規(guī)整,釉呈淡天青色,柔和溫潤。

釉上五彩瓷器以色彩鮮艷、風格簡練而受到人們的青睞。釉上彩瓷器的雛形可以上溯到宋代的磁州窯。磁州窯所燒造的眾多品種中有一種白釉釉上紅綠彩,這是磁州窯乃至整個宋瓷中比較名貴的品種,到了明代正式形成五彩這一品種。至今保持完整的早期明代五彩瓷器,要數(shù)宣德年間的五彩高足杯,為官窯器,底部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現(xiàn)收藏于西藏釋迦寺中。

青花粉彩和斗彩,同屬釉上彩與釉下青花相結合的彩瓷。命名依據(jù)是,斗彩僅在青花輪廓線內(nèi)填彩,使上下釉彩呈拼逗之勢,而青花粉彩之釉上彩單獨成形在青花線條的外部,或者由上下兩彩相輔成一組豐潤的畫面,因此,青花粉彩亦稱“青花加粉彩”。
圖中青花粉彩長壽圖盤高3.1厘米,口徑20.2厘米,敞口、矮圈足,底書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書民窯款。器物以青花回紋圓盤心、以如意云紋滿邊飾,再于背壁設四朵靈芝紋。爾后二次燒窯,在高溫釉面上完成以松、鶴、石為主體的低溫粉彩圖。松鶴延年是古人對人生哲理的一種感悟。

將軍罐,因罐蓋形似古代軍士的頭盔而得名。元代已有,康熙時將渾圓的罐體展肩提腹,拉長脛部,收緊圈足,使之豐肥中見勁瘦,挺拔向上,氣魄宏偉??滴鯐r期制瓷技術提高,對泥料的淘洗程度較明代要復雜得多,使康熙時期的瓷質(zhì)達到了粉白的程度。此罐高23厘米,繪有山水,在口沿繪有雜寶。青花渲染充分,達到了色分五彩的藝術效果。
窯變紅釉鼓腹直口瓶(清道光)

藍釉描金匜,高45cm,口至流17cm,足徑8.5cm。
器圓形,敞口,淺弧腹,平底,口一側有長方槽形流,流下一小系。胎細薄致密,釉厚潤而不均勻。口和外底無釉。器內(nèi)繪金彩寶相花,器壁畫5朵金色祥云。
該器仿青銅匜,造型秀美,藍釉深沉厚潤,閃爍著寶石藍般的光澤,配以熠熠生輝的金彩,光彩奪目,華美異常。這件藍釉描金匜1964年出土于河北省保定窖藏,同時出土的還有藍釉描金小杯和盤,此匜的金色花紋絲毫無損,光艷如新,實屬罕見。

該器器腹與盤口各繪釉里紅彩斑一塊,呈色艷麗,流散淋漓,配之青白色器壁,恰似天空中的雨海云彩,器底則巧妙地利用釉里紅呈色的變化,給一只以灰紅色為地,以暗紅色為輪廓線,昂首擺尾的飛雁,繞飛雁畫蘆葦一支,器腹上又用釉里紅色料裝飾水波紋,以象征雁在蘆葦中,穿舞而行。

  青花瓷是中國瓷器的國粹,元代“蒙恬將軍圖”青花玉壺春瓶則是國粹中的精品,無論是“國寶大典”還是“中國陶瓷大全”等圖冊均有此瓶較詳細的記載。
  該器1965年出土于湖南省常德縣。瓶高29厘米,底徑9厘米,口徑8.5厘米;瓶為長細頸、喇叭口,內(nèi)緣繪九朵如意狀云紋;腹呈圓球形,腹部繪有五人,端坐旗下的是秦大將軍蒙恬,他身后站一挎劍小卒,雙手舉旗,旗上書有“蒙恬將軍”四字,將軍前方一持弓武士左手向后指向一俯伏在地的文官,另一武士手擒文官,背景穿插松竹山石。畫面主次分明,人物栩栩如生,是一幅難得的藝術佳作;瓷瓶圈足外敝,繪有卷草紋,線條流暢。綜觀歷代青花,為畫面題款的僅此一件。

  青花瓷,即白地藍花瓷,它起源于唐河南的鞏縣窯。元代時,江西景德鎮(zhèn)窯已能燒制出成熟而精美的產(chǎn)品了。
  青花的著色劑為氧化鈷。制作時,用鈷料在泥胎上繪畫,施上一層透明釉后,在高溫下一次燒成。青花的著色力強,呈色鮮艷,它是釉下彩,色澤永不磨損。它的這些優(yōu)點,是其他彩瓷所無法與其媲美的。

[元代紅綠彩玉壺春瓶殘片




北宋龍泉罐

鈞窯罐
元代
高23.5口徑10.7底徑9.8厘米
直口圓唇,短頸,球腹,平底。器表為淡藍色施釉不到底,口沿和腹部呈現(xiàn)對稱的窯變自然玫瑰色斑,華麗典雅。

元磁州窯燭臺
。

元青釉三足爐
爐高15厘米,板沿平口,束頸、鼓腹、三獸足,外壁施青釉,內(nèi)壁施釉不及底,無釉處的黃色胎質(zhì)泛紅,器身制作規(guī)整,釉色綠中閃黃,透明感很強,釉內(nèi)開細小紋片,從其器形、胎質(zhì)、釉色等方面分析,這是一件元代時期浙江省龍泉窯燒制的青瓷香爐,如無殘缺,市價應為數(shù)萬元之上,此器有修,

元代官器樞府卵白釉盤
綜觀各類有關瓷器評說之書,關于元代樞密院在景德鎮(zhèn)湖田窯定燒器——印有銘文的樞府卵白釉瓷的描述不多,僅簡單介紹幾句而已,具體介紹某一器物的詳細特征,如質(zhì)地、造型、產(chǎn)量等不多見,其圖文照片亦少見。據(jù)悉,在國內(nèi)外各大小博物館中,也極少見到元代官器樞府瓷實物陳列出來供人參觀、學習??梢?,樞府瓷的存世量是不多的,這也正是它彌足珍貴所在。

高:23厘米



影青獸耳漢壺瓶

北宋鈞窯玫瑰紫碗

北宋耀州窯青釉刻花牡丹紋碗
說明: 高7.5厘米,口徑23.3厘米,底徑6厘米。
此碗現(xiàn)藏于甘肅省博物館。


北宋刻花蓮瓣紋五管瓶

南宋 龍泉窯青釉頸瓶
高13.3厘米,口徑6厘米,底徑4.8厘米

南宋 吉州窯黑褐釉珍珠點盞
此盞弧腹,侈口(口沿局部見有修補痕跡),黑褐釉地珍珠點彩。整體觀察胎釉老氣明顯,應是南宋時期江西吉州窯制品。

龍泉鬲式爐

龍泉窯塔式瓶 宋 高18厘米
此瓶造型新穎別致,器上部作琮式,下部呈塔式,下附四如意足。器身紋樣采用印花工藝而成,紋樣以纖細的陽紋線條和凸起的陽紋塊面圖案組成。通體青釉明亮光澈,凸紋釉薄處微呈灰白胎色,足端露胎處呈赭紅色。

 
 
 
 
 

龍泉窯蓮瓣碗 南宋 17X7厘米
此碗口略內(nèi)收,弧腹小圈足。外壁隱約凸起蓮瓣紋。隨著佛教傳入我國,東漢晚期的瓷器上已畫現(xiàn)刻劃簡單的連瓣紋,以后漸多,成為傳統(tǒng)紋飾。

龍泉窯三足鬲爐 宋 高11厘米
估價:RMB1O0000一180000
此器形制仿青銅器帛而成,口外侈微折,頸短且直,腹扁圓略鼓,附三乳形足,造型古樸典雅。通體施青釉,釉質(zhì)瑩潤。

龍泉窯花口洗 宋 口徑17厘米
龍泉窯始燒于南朝,于南宋極盛,青瓷質(zhì)量最好,還成功地燒制了粉青、梅子青等青翠嬌艷的釉色,代表了宋代龍泉青瓷發(fā)展的最高水平。此洗形體優(yōu)美,光素無紋,釉色極佳。

官窯蓮瓣碗 南 宋 12.3*3.5厘米
敞口,廣腹,圈足。碗身呈蓮瓣狀,造型別致釉色溫潤,有細碎的紋片。

官窯六棱花口洗 宋
官窯專門為宮廷制作瓷器,所以制品大多異常精美,入品也是出自宋代官窯。釉胎均薄,呈六棱花形,釉為粉青色,是當時的上上品,器內(nèi)及底部布滿開片紋,層層疊疊,釉面光滑。

青白釉鳳首瓶 宋 高 40·9厘米

青白釉注子溫碗一套 北宋
估 價:RMB40000一60000
此器為盛酒、溫酒的酒具。圈足處皆上釉,為北宋時期流行的生活器具。南北窯場昔遍燒制,此套乃景德鎮(zhèn)湖田窯燒制青白釉典型作品,俗稱 "狗頭壺"。傳世下來極為難得。小傷。

玳瑁釉斗笠碗 北宋 □徑15.5匣米
玳瑁釉是吉州窯的產(chǎn)品,釉面黑、黃等色交織混合,釉面滋潤,玳瑁釉器的坯體,系用含鐵量較少的瓷工做成;生坯掛釉,入窯焙燒后掛一次膨脹系數(shù)不同的釉,并重燒一次,由于釉層的龜裂、流動、密集、填縫,便在黑色中形成玳瑁狀的斑紋,故稱玳瑁釉。此碗口大微斂,深腹。

建陽窯兔毫盞 宋 口徑9·5厘米
釉器上透出黃棕色或鐵銹色條紋,狀如兔毫,謂兔毫斑 。兔毫是黑釉的名貴品種,福建省很多瓷窯都燒制帶兔毫紋的黑盞,以建陽窯的產(chǎn)品最著名。兔毫盞是建窯黑瓷中的名貴品種,極受收藏家珍視。

唐宋時期的揚州,為我國東南沿海一座繁華的商業(yè)都市和著名的對外貿(mào)易港口。寶應地處江淮之間,位于北方通向揚州的運河線上。由于漕船穿梭來往和外國使者、商人紛紛沿運北上,使寶應這座小城日益繁榮。近年來,隨著舊城改造和城市建設的加快,寶應縣城中心發(fā)現(xiàn)了兩處重要的北宋時期的墓群,其中出土了大量珍貴瓷器,窯口較多,品種豐富,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

“官”字款鑲金口白瓷盤 遼
遼代早期從中原地區(qū)虜掠了一批制瓷工匠,建立了自己的制瓷業(yè),這些工匠主要來自定州,因而早期的遼白瓷全仿自著名的定瓷,遼還仿照定州窯建立了目己的官窯。此盤胎質(zhì)細膩而色白如粉,瓷化程度甚高,內(nèi)外施全釉,澄明光潔,口鑲金邊,底刻"官"字則說明是高級的、供御用的官窯產(chǎn)品。

宋·影青瓷三足爐,高6.7厘米、口徑11.7厘米

瓷枕是中國古代瓷器造型中較為流行的一種,始燒于隋代,流行于唐代以后。據(jù)說開始時是作為陪葬的明器,以后又作寢具和診脈之用。宋代,瓷枕的發(fā)展進入繁榮時期,不僅器形較前代有所增大,而且裝飾技法也突飛猛進,刻、劃、剔、印、堆塑等技法紛紛采用,極大地豐富了瓷枕的表現(xiàn)力和藝術性。對此,《清高宗御制詠瓷詩》詠宋代瓷枕曰:“修內(nèi)當時秘,千年制樸淳。通身辭火氣,徹體蘊精神。木以陽城重,玉非荊國珍。不須更鼓響,防值碎椎人。”這時期有不少生產(chǎn)瓷枕出名的窯口,如河北定窯、磁州窯、河南鞏縣窯、湖南長沙窯、江西景德鎮(zhèn)等。造型有長方、八方、銀錠、花瓣、如意云頭,等等。著名的品種也不少,如珍珠地劃花枕、白地黑花枕、青白釉枕、三彩枕等。

圖所示的汝窯青瓷蓮花三足洗,高8.5cm,口徑6.5cm。造型奇特,構思巧妙。與那常見書譜的汝窯蝦青蓮花碗明顯不同,該洗更像一朵盛開的蓮花,下置外撇三足更添情趣。且發(fā)色天青,釉色溫潤如古玉。天青釉中有“寥若晨星”大小不一的氣泡,花口和花棱折瓣處略見紅光,這也是汝瓷的一個典型特征。該洗原為一法國收藏家收藏,其后人出讓時,在泰國由收藏家培芝先生購得,返回中國。

宋/定窯/嬰兒枕
(A.D.960-1279) 
宋、金時小瓷枕廣為流行,有最簡單的長方形,亦有動物造型的,如虎形枕,及狀似如意云狀,取其吉祥意的如意枕,本件嬰兒枕為其中造型較為繁復者。宋代嬰兒紋樣極為流行,傳世宋瓷中,北方青瓷系、景德鎮(zhèn)影青瓷、技法繁雜的磁州窯系以及本件所屬的定窯系,均可見以嬰兒或孩童嬉戲為紋樣的作品。

定窯白瓷童子誦經(jīng)壺 宋
定窯產(chǎn)品多為日常生活用具。這件壺構思精巧,作人物造型,雙目微閉沉思,雙手捧經(jīng)成流,身著通肩寬袖袍衣,衣紋刻劃簡潔流暢,線條優(yōu)美,是宋代定窯瓷器中的精品。

遼宋西夏金時期 鈞窯玫瑰紫海棠式花盆
高14.5厘米、口徑19.5~24.5厘米
鈞窯遺址在今河南省禹縣境內(nèi),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窯址100多處,其中鈞臺八卦洞窯是北宋末年建立的官窯,專門燒制宮廷陳設的花盆、洗、尊等瓷器。鈞窯瓷器屬北方青瓷系統(tǒng),釉色以青藍為基調(diào),因釉料中含氧化銅,燒成的瓷器可于青藍中呈現(xiàn)紫紅色,人們稱其為“窯變”。鈞窯的另一特點是燒制的瓷器釉面往往有“蚯蚓走泥”紋,這是因為在燒制過程中釉層發(fā)生干裂,低粘度釉在高溫作用下流入裂口,形成這種特有的紋路。這件傳世的宋代鈞窯花盆,造型端莊,色彩斑斕,晶瑩的天藍釉色中映現(xiàn)出宛如玫瑰般的紫紅。

汝窯出戟尊 宋 14*11。5厘米
器形古樸稚拙。釉質(zhì)光潤亞滑,開魚仔紋片。足底有3個芝麻狀支釘痕,其中兩枚緊靠足墻,支釘斷截面呈白色,這種緊靠足墻的芝麻狀支釘痕成為汝窯器的一大特征。"奉化"楷書刻款殘。

哥窯方洗 宋 5.7*2.6厘米
哥窯方洗釉水肥厚滋潤、開片均勻,胎質(zhì)厚重。底刻 "官"宇款,原為同治皇帝的老師李鴻藻所藏之物,后傳至其子手里,被一收藏家征得,一直藏不示人。

青白釉鳳首瓶 宋 高 40·9厘米

隋朝《白釉象首龍柄壺》高13厘米,1959年河南省安陽縣張盛墓出土,河南省博物館藏。

唐朝《白釉雙龍耳瓶》高51厘米,底徑10.5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唐代《彩繪陶馬》高49厘米,河南省鞏縣出土,河南省博物館藏。

隋代開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1959年河南省安陽縣張盛墓出土
高49厘米
此獸人面獸身,昂首挺胸,項背附戟,面部猙獰,肩部有刻劃的花翼。通體施白釉,唯面部間繪黑彩。

唐代四色琉璃鑲嵌寶瓶
公元六一七年李淵父子在晉陽起兵反隋,李淵于公元六一八年稱帝,世稱唐高宗,建帝都于長安,唐代共歷時近三百年,在唐太宗李世民執(zhí)政的貞觀年間,國力強盛國土寬闊,可謂雄風豪邁,四方各國紛至沓來朝貢,往來于“絲綢之路”與大唐帝國建立貿(mào)易關系,國民經(jīng)濟大步發(fā)展,即后世稱為“貞觀盛世”也,當時由宮廷制作的絢麗多姿出神入化的唐代金銀器和琉璃器亦稱譽世界。雖然琉璃器于漢魏時期由埃及西歐等國作為貢品進入中國,但至唐代時中國已能吹制出質(zhì)量很高、器壁極薄、光亮度極美的琉璃重器,備受世人珍愛。

東漢時期的紅陶樓閣
  漢代 公元前206—220年 是我國歷史上的大變革時期,社會生產(chǎn)力有了長足的發(fā)展。政治上獨尊儒術,按儒家經(jīng)典擬定朝儀、喪葬制度等,就陪葬人俑數(shù)量也按等級給予喪禮規(guī)定。
  


五代越窯瓜棱云紋梅瓶
  本件藏品是一件五代越窯瓜棱云紋雙系梅瓶,瓶高31厘米。梅瓶是古代的儲酒器,釉色為典型的艾青色,通體施釉,圈足支燒,底部陰刻“內(nèi)”字(見圖),可見這件作品是當時供“內(nèi)府”使用的官窯器。整件梅瓶刻有六條瓜棱線,并在瓶體上以本色釉劃刻六朵飄帶立云紋,瓶肩部塑二圓孔,便于穿繩系帶,瓶口外卷,亭亭玉立,美不勝收。五代梅瓶與后世梅瓶稍有不同的是口頸稍長、肩腹較寬,并帶有雙系,這是梅瓶初創(chuàng)時期的特征,不過那時這種作為酒具的窯器,不稱梅瓶,而叫酒經(jīng)、經(jīng)瓶,至晚清“梅瓶”稱謂才出現(xiàn),因其小口僅能容納一枝梅而得名。

黑陶刻紋蓋罐
此罐泥質(zhì)灰陶,器身施黑陶衣。圓口,直頸,鼓腹,圈足。肩部附一周直棱,上穿十二個小孔,以三個為一組,對稱排列。 腹上部飾壓印的鉤連紋,腹中部飾鋸齒形堆紋; 器口有蓋,倒置呈覆盤形。整個造型美觀大方。l974年上海青浦崧澤遺址墓葬出土。
 
 

黑陶鏤孔高柄杯
該器侈口,深腹,圜形底接高柄,圈足。高柄上有七條聯(lián)珠狀鏤孔裝飾。器壁較薄,類似蛋殼,器表烏黑發(fā)亮。造型嚴謹規(guī)整,裝飾樸素大方,頗具特色。反映了大汶口文化晚期制陶工藝達到了相當成熟的階段。

商—青釉弦紋尊
這是現(xiàn)存原始青瓷中難得的精品。原始青瓷指一種用含鐵量在3%以下的粘土成型,經(jīng)過人工施釉,燒成溫度在攝氏1200度以上的青釉制品。此尊釉色滋潤,呈色穩(wěn)定,器表勻凈光潔,造型端莊工整,樸實無華,象這樣制作極精的原始青瓷傳世較少。

人面魚紋彩陶盆
人面魚紋彩陶盆(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
高16.5厘米 口徑39.5厘米
20世紀50年代陜西省西安市半坡村出土
現(xiàn)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鸛魚石斧圖彩陶甕(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
高47厘米口徑32.7厘米
1978年河南省臨汝縣閻村出土
現(xiàn)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彩陶鯢魚紋瓶(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
高38厘米口徑6.8厘米
1958年甘肅省甘谷縣西坪遺址出土
現(xiàn)藏甘肅省博物館

人形貼塑彩陶壺(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
高33.4厘米
1974年青海省樂都縣柳灣采集
現(xiàn)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蛋殼黑陶杯(新石器時代·山東龍山文化)
高26.5厘米
山東省日照縣出土
現(xiàn)藏山東省博物館

彩繪仙人戲龍虎陶壺(西漢)
高49厘米口徑18厘米
河南省洛陽專區(qū)糧庫21號墓出土
現(xiàn)藏河南省博物館

舞蹈紋彩陶盆(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
高14.1厘米口徑29厘米
1973年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
現(xiàn)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長沙窯鳥型壺
高:10cm 口徑:4.5cm 胸:9cm 足徑:6cm

三彩陶騎馬女俑
此俑胎呈白色。馬伸頸昂首,雙耳聳立,四足立長方形踏板之上,體態(tài)雄偉。渾身施白色釉,頭部和鞍部施綠、黃彩釉。鞍上坐一仕女,頭戴黑色防風帳帽,黛眉朱唇,身著袒胸窄袖黃衣,束綠色長裙,雙手勒韁,神態(tài)悠閑。

春秋:帶釉螭柄雞首陶壺
(公元550-577年) 高48.2、腹徑32.5厘米. 1981年山西省太原市婁 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這件陶壺外表施釉,釉色綠中泛黃、晶亮瑩潤,但它并非瓷器,而是為隨葬燒制的施釉陶器。釉陶在漢代比較流行,以後少見。
這件出於北 墓中的陶壺不僅罕見,而且裝飾精美。它以螭龍為柄,前端塑出雞首,壺上部貼塑對稱的蓮花、忍冬等花葉紋飾,壺下部貼塑四支展翅的鳳鳥。外觀華麗,典雅莊重。新穎的紋飾不僅顯示出當時中國北方制陶業(yè)的先進水平,還反映出中國與西域各國文化上的聯(lián)系與交流。

唐-宣州窯獅頭熏

彩色釉陶貼花龍首執(zhí)壺

唐三彩中的猴形器物

南朝青瓷雙雞頭壺

唐代越窯狗形塤
  塤屬吹孔氣鳴樂器

長沙窯綠彩人騎牛形油燈

唐堆貼褐彩武士壺

金元黃釉哨
哨長4.5厘米,模印一坐人像,稍用刀修飾,哨背為一微凸平面,有指壓紋,通體施黃釉,胎質(zhì)土黃較粗,哨內(nèi)中空,一端有一孔,放嘴邊吹氣,氣入哨內(nèi)回旋發(fā)出悅耳聲響,哨表釉有土沁痕,從其器型,胎釉等方面分析,應為金元時期北方窯場燒制的兒童玩具,完整無缺,

 藏品名稱:景德鎮(zhèn)窯墨彩山水圖筆筒
藏品尺寸:高14.8cm口徑18.5cm足徑18.5cm
藏品介紹:彩瓷器以雍正朝為多見。其改變了康熙時的大寫意手法,變?yōu)橐岳w細的筆調(diào)寫實的風格。此筆筒腹部繪一幅山水圖,墨色濃淡分明,構圖合理得體,洛調(diào)高雅,力雍正墨彩瓷器之逸品,十分珍貴。
藏品收藏地:上海博物館藏。

藏品名稱:琺瑯彩花蝶活環(huán)壺
藏品尺寸:高13.4cm口長6.2cm口寬4.9cm足長6.5cm足寬5.1cm
藏品介紹:該壺造型別致,活環(huán)為掛燒而成。器外壁施胭脂紅釉,釉面上有“軋道”卷草紋,再繪出花蝶圖案,內(nèi)壁及底施湖綠釉。器底中央有“大清乾隆年制”三行篆書款。是乾隆時期極為珍貴的琺瑯彩瓷絕品。
藏品收藏地:原件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藏品名稱:粉彩蓮花紋蓋碗通
藏品尺寸:高9.6cm口徑11.5cm足徑4.6cm
藏品介紹:該碗將整個器形裝飾成一朵盛開的蓮花,花紋細膩規(guī)整,色澤嬌艷柔美,口沿、紐等部位裝金,碗底有“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是道光官窯瓷器中的精品。
藏品收藏地: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

藏品名稱:黃釉劃花雙龍紋碗
藏品尺寸:高7.5cm口徑16.1cm足徑7.1cm
藏品介紹:宣統(tǒng)一朝時間很短,其官窯瓷器傳世品不多,非常珍貴。該碗造型為圓唇口、深腹口以下緩收,微垂腹,圈足,外壁劃刻雙龍紋,黃釉釉色純正,釉面勻凈,是宣統(tǒng)時期官窯瓷器中的精品。藏品收藏地: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

 藏品名稱:粉彩花鳥水仙盆此件水仙盆
藏品介紹:器型為五瓣梅花式,造型規(guī)整,口沿飾回紋,器外壁至足施孔雀藍釉,外壁繪“喜上梅梢”花鳥畫,器內(nèi)施綠釉,底施白釉,在器外壁口沿上,署描紅“大雅齋”楷書款,右邊并綴橢圓章式描紅“天地一家春”篆書款。底部有描紅“永慶長春”楷書款,這件器物精細雅致,實力不可多得的晚清官窯精品瓷器。
藏品收藏地:藏臺灣臺北故宮博物院。


 藏品名稱:五彩魚藻紋蓋罐
藏品尺寸:高33.2cm口徑19.5cm
藏品介紹:該罐造型端莊,裝飾手法以釉下青花與釉上紅、黃、綠等各種色彩相結會,描繪出紅鯉魚游曳于蓮藻之間。作品色彩濃艷,是嘉靖五彩瓷器的精品。1990年參加中國文物精華展覽。
藏品介紹: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藏品名稱:青花龍鳳紋執(zhí)壺通
藏品尺寸:高20.1cm口徑5.1cm足徑6.7cm
藏品介紹:該器物造型為盤口細長頸、碩腹、平底矮圈足、曲柄彎流??谘厣嫌袔щu心式鈕的平蓋。蓋面飾卷枝番蓮紋??谘夭匡椂竭B續(xù)的渦紋。頸部飾松、竹、梅、石紋。流及柄上飾花葉紋。彎流與腹部銜接處加飾獸首紋。腹部龍鳳紋及纏枝蓮、云紋。器底青花楷書“大明萬歷年制”雙行款。青花發(fā)色灰藍,是萬歷時期的典型色彩。該壺為萬歷青花瓷器中的精品。
藏品收藏地: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藏品名稱:寶石紅觀音尊
藏品尺寸:高45.1cm口徑10.9cm足徑13.7cm
藏品介紹:郎窯紅瓷器紅色鮮艷,美如紅寶石,故又稱之“寶石紅”。也有人認為其紅色深艷,如初凝之牛血,亦稱之為“牛血紅”。郎窯紅瓷器內(nèi)外開片、釉面透亮垂流,除口沿淺淡外,越往下紅色越濃艷,但一般流釉不過足??谘匾蛴詫颖?,出現(xiàn)“燈草邊”,故稱之“脫口垂足郎不流。”此尊造型規(guī)整,釉色鮮紅透明,是不可多得極為珍貴的“郎窯紅”官窯器。
藏品收藏地: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藏品名稱:青花歲寒三友圖瓶
藏品尺寸:高33cm
藏品介紹:其造型為大口、長直頸、垂腹、圈足外撇??谘乩L一周卷草紋,圈足外壁繪一圈纏枝靈芝紋。瓶身繪松、竹、梅“歲寒三友”圖。繪畫精美。器底有清花雙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是清代官窯青花器中的珍品。1990年在香港拍賣,以200萬港市售出。

 藏品名稱:景德鎮(zhèn)窯釉里紅三魚碗
藏品尺寸:高9.2cm口徑22.4cm足徑9.1cm
藏品介紹:該碗胎釉細膩,釉里紅呈色鮮艷,碗外壁繪三尾釉里紅鱖魚。底足內(nèi)青花雙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書款,是雍正官窯器中的精品。
藏品收藏地: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
czq.34311519
2008-04-16 12:56

 藏品名稱:哥窯葵口碗
藏品年代:南宋
藏品尺寸:口徑20cm
藏品介紹:該碗口沿造型為六瓣葵口式,是常見的宋代碗類造型。但其通體開冰裂紋。“金絲鐵線”特征明顯,亦屬于典型的傳世哥窯器物,特別珍貴。1992年參加中國文物精華展覽。
藏品收藏地: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

  藏品年代:金
藏品名稱:白唇黑釉油滴盞
藏品介紹;宋、金時期,福建建陽窯生產(chǎn)的黑釉盞最為著名,稱“建盞”。其器型主要有兩種:一為敞口淺腹盞,一為斂口深腹盞。其胎色青黑,胎釉均厚,下部垂釉嚴重。由于窯變作用,釉色品種有兔毫、油滴、銀星等多種,而以兔毫為多見、油滴、銀星均為罕見,十分珍貴。有的盞圈足底還刻“供御”、“進棧”字樣,是供奉的御用品,更為難得,除建窯外,當時全國其它眾多的窯場也生產(chǎn)這類造型的黑釉盞,釉色比較著名的有吉州窯的玳?!陨崴坪}敋ぃ机p鴣斑——釉色酷似鷓鴣鳥羽毛斑紋。在北方金人統(tǒng)治地區(qū)的河北定窯生產(chǎn)的這類產(chǎn)品,造型為多敞口盞,其特點是胎薄體輕、胎色潔白。釉色常常不夠黑,而呈鐵紅色或醬褐色。河南省一帶常生產(chǎn)一種白唇黑釉盞,其唇口是白色的素瓷。唇口以下器內(nèi)外施黑釉,有的黑釉釉面上滿布“銀星”或“油滴”,是非常珍貴的。這些盞類一般都比較小,口沿直徑多在14厘米以內(nèi),高度多在5.5厘米以內(nèi)。這類黑釉器,在日本被稱之為“天目”。一些“油滴”,“銀星”類黑釉盞被奉為國寶級,特別寶貴。

 藏品名稱:龍泉窯荷葉蓋大罐
藏品尺寸:高30cm口徑24cm
藏品介紹:直口鼓腹,荷葉形蓋,蓋頂有紐。由蓋至器物底部只飾數(shù)道凸弦紋。通體施青綠釉,釉色較瑩潤。整個器物造型簡潔大方,充分展示元代瓷器的造型力度,是元代龍泉青瓷中的佳品。民間交易價在萬元以上。1990年參加中國文物精華展覽。原件1984年出土于江蘇溧水縣。
藏品收藏地:現(xiàn)藏該縣博物館。

  藏品名稱:青花騎馬人物紋罐
藏品尺寸:高34cm口徑21cm足徑20cm腹徑33.9cm
藏品介紹:該罐造型為典型的元代大罐特點,廣口、短頸、寬肩鼓腹、下腹收。整個器型矮平,其青花繪畫精細傳神,主題紋飾取材于元曲“漢宮秋”,反映王昭君與匈奴人的生活場景。青花發(fā)色鮮艷,構圖細密,為元青花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藏品收藏地:原件藏日本東京出光美術館。

  藏品名稱:景德鎮(zhèn)窯甜白釉盤
藏品尺寸:高7.6cm口徑38.3cm足徑37.9cm
藏品介紹:永樂時期,景德鎮(zhèn)窯燒造成功釉質(zhì)潔白,溫潤肥厚的白釉瓷器,稱“甜白”。以后的各類彩瓷即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該盤造型為敞口、大圈足、細砂底,胎骨較厚重,釉質(zhì)瑩潤,是永樂甜白瓷中的佳作。
藏品收藏地: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

藏品名稱:窯變釉圓壺
藏品年代:唐代。
藏品介紹:曾流行過窯變釉花瓷。其呈色機理是由于釉水中含有多種呈色金屬氧化物,在瓷器燒造過程中因釉水熔融下流而形成各種自然流淌的美麗色斑。此壺的釉色以黑色為主,釉面上形成了泉涌般的白色和藍色斑紋,使器物既莊嚴又活潑。同類器物極難見到,一般都可定為珍貴文物。
藏品收藏地:原件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相關背景資料:瓷器,是一種比陶器更堅硬的器皿。它以瓷土制坯,表面有一層潤澤透明的釉,斷面不吸水,扣之音響清脆。瓷器,早在商周時期就出現(xiàn)了,色澤為青。六朝時,瓷器無論質(zhì)地、火度和應用都達到了一定程度。“瓷”這個字在漢以前指“瓦器”,許慎《說文解字》中解釋“瓷”為:“瓦器,從瓦次。”而“瓷”的意思與實物相應正式出現(xiàn)則在西晉。晉代的東甌窯是我國第一座有文獻記載的窯場。
  這里收集了部分中國歷代瓷器名品――青瓷、白瓷、黑瓷、釉里紅、窯變、油滴、玳瑁、粉彩、法瑯彩、墨彩、青花、黃釉等等……精美的圖片和經(jīng)典的賞析短文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這些瓷器的精與美之所在。

 藏品名稱:長沙窯貼花舞蹈人物紋執(zhí)壺
藏品介紹:該壺造型為撇口、短頸、碩腹、平底假圈足。肩部有八棱短流。與流對應的另一側有扁形曲柄。柄、流之間有雙耳。腹部堆貼三處花紋、內(nèi)容分別為單層方塔,在圓毯上跳舞的舞伎、側立吹奏樂器的伴奏者,堆貼紋上均施褐色彩斑。器物造型大方、紋飾精美,是長沙、窯瓷器的精品,曾參加1992年全國文物精華展覽。原件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衡陽市,
藏品收藏地:現(xiàn)藏湖南省博物館。

  藏品名稱:紫定全彩壺
藏品尺寸:高18.1cm口徑9.1cm
藏品介紹:定窯以燒白瓷器為主,兼燒醬釉、黑釉等其它釉色的瓷器。醬釉通常稱為紫定,十分稀少。這件紫定壺造型為盤口,直頸斜收,豐肩,平底,釉色為醬紫色,腹部繪金彩已脫落。只能微見痕跡,是難得的紫定珍品。全國已發(fā)現(xiàn)的紫定瓷器不足十件,而描金彩者僅此一見,價值高昂自不侍言。曾參加1990年中國文物精華展覽。原件1984年出土于安徽省肥西縣。
藏品收藏地:現(xiàn)藏于安徽省合肥市文物管理處。

 藏品名稱:景德鎮(zhèn)窯影青蓮瓣形溫壺通
藏品尺寸:高25.8cm
藏品介紹:壺為北宋景德鎮(zhèn)湖田窯所產(chǎn),由注壺和溫碗兩部分組成,注壺高揚長流,壺蓋上雕塑一只小獅子。肩部雕刻有垂蓮瓣紋。溫碗口部做成一朵盛開的蓮花,圈足部雕飾一圈覆蓮瓣紋,全器精巧雅致,是北宋景德鎮(zhèn)窯影青瓷中的極品。曾多次參加全國文物展覽,其圖片于1991年被國家郵電部印成郵票向全國發(fā)行。1963年出上于安徽省宿松縣。
藏品收藏地:現(xiàn)藏安徽省博物館。

 藏品名稱:鈞窯粉青窯變粉紅碗
藏品尺寸:高8.9cm深7.6cm口徑15cm足徑4.6cm
藏品介紹:造型為圓口內(nèi)斂、尖底小圈足??诰壿^薄,胎體向下逐漸增厚。在粉青釉地上出現(xiàn)因窯變作用形成的銅紅斑塊。圈足無鈞釉,涂飾淺儲色薄汁,是鉤窯器中的佳品,具有很高的經(jīng)濟價值。國內(nèi)拍賣市場價可達數(shù)十萬元。
藏品收藏地: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