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老子德論

 dtmz 2011-12-08

老子德論

——老子《道德經(jīng)·下篇·德論》新讀

 

三門峽行政學(xué)院社會管理教研部 陳敏昭

 

老子論德

從第三十八章起,老子開始討論有關(guān)德的問題。“德”繼之于“道”,源之于“道”,通之于“道”?!暗馈庇小俺5馈?、“可道”之分;“德”有“上德”、“下德”之別。這里介紹了“道”,“德”,“仁”,“義”,“禮”五者的關(guān)系。

“道”無形無象,含藏而不顯露,空虛而無跡象,卻無所不有,無所不在,無所不為,無所不成。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yǎng)萬物,卻不自恃、自彰。此種特性應(yīng)之于人,則為“上德”?!吧系隆焙汀俺5馈币粯?,是內(nèi)在的,實質(zhì)的、無形的、自然的,而不是外在的、表面的,形式上的東西。因而,無形的“道”是大“道”,無形的內(nèi)在之“德”是“上德”。這種非形式的“德”好象無“德”,其實是真正的大“德”、“上德”。純粹素樸、虛無自然、至誠不妄、無心作為者,是“上德”之特性。

反之,有意作為,故意彰示其德,做了好事只怕別人不知道,這種外在的、形式上的、故意彰示的“德”,是謂“下德”?!跋碌隆碧幪庯@示為很有“德”,其實還算不上“德”。體現(xiàn)“常道”體性的“上德”是無為的。這種“無為”不是有意的,而是自然的。此謂“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的有為是故意的、有心的、非自然的。此謂“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上仁:出于自然,不是有心有意去為“仁”者,謂之“上仁”。義:有分別,有果決,懲奸除暴,濟困扶危,順天應(yīng)人,不循私情者,謂之“義”。 禮:長幼有序,男女有別,父慈子孝,恭謹訐浪者,請之“禮”?!吧先省崩^之“上德”,是無為的?!吧狭x”繼之“下德”,是有為的。以“上禮”的科條禮教約束人,無人應(yīng)聲和履行,這時,不得不伸出胳臂用力拉拽,強迫人們?nèi)プ袷亍?SPAN lang=EN-US>

道是主體、是根本,德是作用、是枝末、是形式,仁、義、禮是主體的作用的表現(xiàn)形式。如失去了道而再去講德,猶如樹木已經(jīng)失去了根和干再求枝葉豐茂,豈非妄言!尤其講到表現(xiàn)形式禮的時候道德基礎(chǔ)已無、忠信已薄,禍亂由此而始,所以講“而亂之首”。道之本體貴乎斂華就實,守樸還淳。如持華去實,乃是愚昧的開始。因此,頂天立地的大丈夫要掌握本末之機、實華之要,還淳以復(fù)其厚,反樸以顧其實,而不炫識以求其華。因此,真正的進道修德之人應(yīng)去其薄華,取其厚實。

 

第三十八章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yīng),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注釋]此章是《道德經(jīng)》下篇德經(jīng)的首章?!暗隆崩^之于“道”, 源之于“道”,通之于“道”?!暗馈庇小俺5馈?、“可道”之分;“德”有“上德”、“下德”之別。這里介紹了“道”,“德”,“仁”,“義”,“禮”五者的關(guān)系?!暗馈睙o形無象,含藏而不顯露,空虛而無跡象,卻無所不有,無所不在,無所不為,無所不成。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yǎng)萬物,卻不自恃、自彰。此種特性應(yīng)之于人,則為“上德”?!吧系隆焙汀俺5馈币粯樱莾?nèi)在的,實質(zhì)的、無形的、自然的,而不是外在的、表面的,形式上的東西。因而,無形的“道”是大“道”,無形的內(nèi)在之“德”是“上德”。這種非形式的“德”好象無“德”,其實是真正的大“德”、“上德”。純粹素樸、虛無自然、至誠不妄、無心作為者,是“上德”之特性。反之,有意作為,故意彰示其德,做了好事只怕別人不知道,這種外在的、形式上的、故意彰示的“德”,是謂“下德”?!跋碌隆碧幪庯@示為很有“德”,其實還算不上“德”。體現(xiàn)“常道”體性的“上德”是無為的。這種“無為”不是有意的,而是自然的。此謂”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的有為是故意的、有心的、非自然的。此謂“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上仁:出于自然,不是有心有意去為“仁”者,謂之“上仁”。 義:有分別,有果決,懲奸除暴,濟困扶危,順天應(yīng)人,不循私情者,謂之“義”。禮:長幼有序,男女有別,父慈子孝,恭謹訐浪者,請之“禮”。 “上仁”繼之“上德”,是無為的?!吧狭x”繼之“下德”,是有為的。以“上禮”的科條禮教約束人,無人應(yīng)聲和履行,這時,不得不伸出胳臂用力拉拽,強迫人們?nèi)プ袷??!暗馈笔侵黧w、是根本,“德”是作用、是枝末、是形式,“仁”、“義”、“禮”是主體的作用的表現(xiàn)形式。如失去了“道”而再去講“德”,猶如樹木已經(jīng)失去了根和干再求枝葉豐茂,豈非妄言!尤其講到表現(xiàn)形式“禮”的時候“道德”基礎(chǔ)已無、忠信已薄,禍亂由此而始,所以講“而亂之首”。前識:事前預(yù)測?!暗馈敝倔w貴乎斂華就實,守樸還淳。如持華去實,乃是愚昧的開始。因此,頂天立地的大丈夫要掌握本末之機、實華之要,還淳以復(fù)其厚,反樸以顧其實,而不炫識以求其華。因此,真正的進道修德之人應(yīng)去其薄華,取其厚實。

[今譯]上德的人,對人有德而不自以為德,所以才有德。下德之人表露其德、自居其德,所以反而無德了。因為上德的人,與道同體,道是無所為而為,所以他也是無所為而為。而下德的人,有心為道,反而有許多地方卻做不到了。上仁的人,雖然是為,卻是無所為而為;上義的人,盡管是為,卻是有所為而為;上禮的人,那就更過分了,他自己先行禮,若得不到回答,便不惜伸出手臂來,引著人家強就于禮。由此看來,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義,失去了義而后才有禮。(其實)等到步入禮的境界,已經(jīng)是忠信不足,禍亂也就隨之開始。至于以智慧去測度未來,不過是道的虛華,是愚昧的開始;更是愚不可及的事。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以忠信為主,而不重視俗禮;以守道為務(wù),而不任用智巧;務(wù)必除去一切淺薄浮華等不合乎道的,而取用敦厚樸質(zhì)等合于道的。

 

第三十九章

[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為天一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候王無以正,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候王自稱孤、寡、不谷。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至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注釋]得一:即得道。神:神或指人。靈:靈性或靈妙。正:一本作“貞”。意為首領(lǐng)。其致之也:推而言之。謂:假如說。天無以清:天離開道,就得不到清明。廢:荒廢。歇:消失、絕滅、停止。竭:干涸、枯竭。蹶:跌倒、失敗、挫折。孤、寡、不谷:古代帝王自稱為“孤”、“寡人”、“不谷”。不谷:不善。至譽無譽:最高的榮譽是無須稱譽贊美的?,f琭:形容玉美的樣子。珞珞:形容石堅的樣子。

[今譯]往昔曾得到過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寧靜;人得到道而英靈;河谷得到道而充盈;萬物得到道而生長;侯王得到道而成為天下的首領(lǐng)。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寧,恐怕要震潰;人不能保持靈性,恐怕要滅絕;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萬物不能保持生長,恐怕要消滅;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領(lǐng)的地位,恐怕要傾覆。所以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chǔ),因此侯王們自稱為“孤”、“寡”、“不谷”,這不就是以賤為根本嗎?不是嗎?所以最高的榮譽無須贊美稱譽。不要求琭琭晶瑩像寶玉,而寧愿珞珞堅硬像山石。

天地萬物都來源于道,道是構(gòu)成一切事物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失去了道,天地萬物就不能存在下去。由物及人,告誡執(zhí)政者從道出發(fā),經(jīng)常要“處下”、“居后”、“謙卑”,即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chǔ),沒有老百姓為根本和基礎(chǔ),就沒有高貴的侯王。

 

第四十章

[原文]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注釋]反者:循環(huán)往復(fù)。一說意為相反,對立面。弱者:柔弱、渺小。有:這里指道的有形質(zhì),不是有無相生的“有”字。無:與一章中的“無名天地之始”的“無”相同,這里的“無”指超現(xiàn)實世界的形上之道。

[今譯]循環(huán)往復(fù)的運動變化,是道的運動,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萬物產(chǎn)生于看得見的有形質(zhì),有形質(zhì)又產(chǎn)生于不可見的無形質(zhì)。

老子用極其簡練的文字,講述了“道”的運動變化法則和“道”產(chǎn)生天下萬物的作用。言簡意賅,意義豐富。對“反者道之動”的解釋有兩種觀點比較有代表性:一說矛盾著的對立物各自向著自己的對立面轉(zhuǎn)化;二是說事物運動變化的規(guī)律是循環(huán)往復(fù)。其實,這兩種解釋基本上是相同的。“弱者道之用”,是說“道”在發(fā)揮作用的時候,用的是柔弱的方法,這并非完全是消極的,同樣也有積極性的一面,道創(chuàng)造萬物,并不使萬物感到有什么強迫的力量,而是自然而然地發(fā)生和成長。用弱和用強,也就是是“無為”和“有為”的區(qū)別?!疤煜氯f物生于有,有生于無”,是道產(chǎn)生天地萬物時由無形向有形轉(zhuǎn)化的活動過程。

 

第四十一章

[原文]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zhì)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注釋]建言:立言。夷,平坦;纇(lei):崎嶇不平、坎坷曲折;瑕疵;毛病;缺點。大白若辱:辱,黑垢。一說此名應(yīng)在“大方無隅”一句之前。建德若偷:剛健的德好像怠惰的樣子。偷:這里意為惰。質(zhì)真若渝:渝,變污,質(zhì)樸而純真好像渾濁。大方無隅:隅,角落、墻角。最方整的東西卻沒有角。善貸且成:貸,施與、給予。引伸為幫助、輔助之意。此句意為:道使萬物善始善終,而萬物自始至終也離不開道。

[今譯]上士聽了道的理論,努力去實行;中士聽了道的理論,將信將疑;下士聽了道的理論,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為道了。因此古時立言的人說過這樣的話: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向前的路有時曲折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嶇;崇高的德好似峽谷;廣大的德好像不足;剛健的德好似怠惰;質(zhì)樸而純真好像混濁未開。最潔白的東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東西,反而沒有棱角;最大的聲響,反而聽來無聲無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沒有形狀。道幽隱而沒有名稱,無名無聲。只有“道”,才能使萬物善始善終。

這里列舉了一系列構(gòu)成矛盾的事物雙方,表明現(xiàn)象與本質(zhì)的矛盾統(tǒng)一關(guān)系,它們彼此相異,互相對立,又是互相依存,彼此具有統(tǒng)一性,從矛盾的觀點,說明相反相成是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在這里,老子講了上士、中士、下士各自“聞道”的態(tài)度:上士聽了道,努力去實行;中士聽了道將信將疑,下士聽了道之后反而淺薄地嘲笑不已,說明下士只見現(xiàn)象不見本質(zhì)還要抓住一些表面現(xiàn)象來嘲笑道,但道是不怕淺薄之人嘲笑的。

 

第四十二章

[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注釋]一:老子多處用以代替道,表示道是唯一的、絕對的、無偶的。二:指陰氣、陽氣?!暗馈钡谋旧戆鴮α⒌膬煞矫?。陰陽二氣所含育的統(tǒng)一體即是“道”。因此,對立著的雙方都包含在“一”中。三:即是由兩個對立的方面相互矛盾沖突所產(chǎn)生的第三者,進而生成萬物。負陰而抱陽:背陰而向陽。沖:沖突、交融。此句意為陰陽二氣互相沖突交和而成為均勻和諧狀態(tài),從而形成新的統(tǒng)一體。孤、寡、不谷:這些都是古時候君主的謙稱。父:有“開始”、“根本”的意思。

    [今譯]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tài),萬物在這種狀態(tài)中產(chǎn)生。萬物背陰而向陽,并且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蕩而成新的和諧體。人們最厭惡的就是“孤”、“寡”、“不谷”這些詞語,但是有道王公卻用這些字來稱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如果有意減損它卻反而使它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卻反而得到減損。前人這樣教導(dǎo)我,我也這樣去教導(dǎo)別人。強暴的人死無其所。我把這句話當作“戒強”的基本宗旨。

本章有兩層含義:其一,這里的“一”、“二”、“三”乃是指“道”創(chuàng)生萬物和宇宙生成的過程。宇宙萬物的總根源是“混而為一”的道,對于千姿百態(tài)的萬物而言,道是獨一無二的。關(guān)于沖氣,是指陰陽二氣開始分化而還沒有完全分化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中的氣就叫做沖氣?!皼_”是道的一種性質(zhì),‘道沖而用之或不盈’(第四章)。這種尚未完全分化的氣,與道相差不多,所以叫沖氣。其二,警誡王公要以賤為本、以下為基,柔弱退守是處事的最高原則,謙受益,滿招損。

 

第四十三章

[原文]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注釋]馳聘:駿馬奔跑。無有:指不見形象的東西,無有入無間:無形的力量能夠穿透沒有間隙的東西。希:作“稀”講,稀少。

[譯文]天下最柔弱的東西,能夠穿越于最堅硬的東西中;無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沒有間隙的東西。我因此認識到“無為”的益處。“不言”的教導(dǎo),“無為”的益處,普天下少有能趕上它的了。

這里再次講述了“柔之勝剛,弱之勝強”的道理,又講了“不言”的教誨、“無為”的益處,這個基本思想貫穿于《道德經(jīng)》的全書之中。老子指出,最柔弱的東西里面,蓄積著人們看不見的巨大力量,使最堅強的東西無法抵擋?!叭崛酢卑l(fā)揮出來的作用,在于“無為”?!叭崛酢笔侨f物具有生命力的表現(xiàn),也是真正有力量的象征。老子并非一味要人“守柔”、“不爭”,而是認為“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即柔弱能夠戰(zhàn)勝剛強。

 

第四十四章

[原文]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可鯋郾卮筚M,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注釋]多:輕重的意思;貨,財富。得:指名利;亡,指喪失性命;病,有害。甚愛必大費:過于愛名就必定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多藏必厚亡:豐厚的藏貨就必定會招致慘重的損失。殆:危險。

[譯文] 名聲和生命相比哪一樣更為親切?生命和財貨比起來哪一樣更為貴重?得與失相比,哪一個更有害?過分的愛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價;過于積斂財富,必定會遭致更為慘重的損失。所以說,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見危險;這樣才可以保持住長久的平安。

以名與貨和人的自身價值對比,講要人自重、自愛。老子告訴我們,人要貴生重己,對待名利要適可而止,知足知樂,不可自賤其身,這樣才可以避免遇到危難;反之,為名利奮不顧身,爭名逐利,則必然會落得身敗名裂的可悲下場。(參閱陳敏昭《知足常樂終不辱,知止常止終不恥》)

 

第四十五章

[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注釋]大成:最為完滿的東西。沖:虛,空虛。屈:同曲。訥:笨嘴笨舌。靜勝躁,寒勝熱:清靜克服擾動,寒冷克服暑熱。正:通“政”,治理,管理。

[譯文]最完滿的東西,好似有殘缺一樣,但它的作用永遠不會衰竭;最充實盈滿的東西,好似是空虛一樣,但是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的;最正直的東西,好似有彎曲一樣;最靈巧的東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辯才,好似不善言辭一樣。清靜克服擾動,寒冷克服暑熱。清靜無為才能統(tǒng)治天下。

通過人格化講“道”的本質(zhì)在社會管理方面的體現(xiàn)是“清靜無為”,其中“大成”、“大盈”是人格形態(tài);“若缺”、“若沖”、“若屈”、“若拙”、“若訥”的外在表現(xiàn),都是說明一個完美的人格,不在外形上表露,而為內(nèi)在生命的含藏內(nèi)收。在社會管理上,只有貫徹了無為的原則,才能取得成功。

 

第四十六章

[原文]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注釋]卻:退還。走馬以糞:糞,耕種,播種。此句意為用戰(zhàn)馬耕種田地。戎馬:戰(zhàn)馬。生于效:指牝馬生駒于戰(zhàn)地的郊外。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道滿足的這種滿足,是永遠滿足的。

[譯文]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戰(zhàn)馬退還到田間給農(nóng)夫用來耕種。治理天下不合乎“道”,連懷胎的母馬也要送上戰(zhàn)場,在戰(zhàn)場的郊外生下馬駒子。最大的禍害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是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該滿足了的人,永遠是滿足的。

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諸侯爭霸,兼并和掠奪戰(zhàn)爭連年不斷,給社會生產(chǎn)和人民群眾的生活造成了沉重災(zāi)難。老子明確表示了自己的反戰(zhàn)主張,他分析了戰(zhàn)爭的起因,認為是統(tǒng)治者貪欲太強。那么解決問題的辦法是要求統(tǒng)治者知足常樂。豈至治國是這樣?人在求生存、謀發(fā)展的過程中也是這樣,知足,雖然客觀上財富不多而主觀上亦可自認為富有,“知足者富、“富莫大于知足”。知足者常富、常福。反之,客觀財富雖多,由于主觀的不知足,貪得無厭,卻給自身釀成極大的禍害。近年來,被揪出來的貪官動輒擁有千萬上億資產(chǎn)卻仍然不滿足,直到身敗名裂、身陷囹圄才后悔連連。貪者可不戒之乎?當政者亦不可無厭貪求,切記清靜無為之戒條。

 

第四十七章

[原文]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注釋]窺:從小孔隙里看;牖(you):窗戶。天道:日月星辰運行的自然規(guī)律。不見而明:意為不窺見而明天道。不為:無為、不妄為。

[今譯]不出門戶,就能夠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認識日月星辰運行的自然規(guī)律。他向外奔逐得越遠,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卻能夠推知事理,不窺見而能明了“天道”,不妄為而可以有所成就。

這里講的是認識問題,在認識上單純依靠感覺是靠不住的,因為這樣做無法深入事物的內(nèi)部,不能認識事物的全體,而且還會擾亂人的心靈。要認識事物還要靠內(nèi)在的自省,下功夫自我修養(yǎng),才能領(lǐng)悟道,知曉天下萬物的變化發(fā)展規(guī)律。

 

第四十八章

[原文]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注釋]為學(xué):探求事物的知識。學(xué):指政教禮樂。日益:指增加人的知見智巧。為道:通過冥想或體驗的途徑,領(lǐng)悟事物未分化狀態(tài)的道。此處的“道”,指自然之道,無為之道。損:指情欲文飾日漸泯損。無為而無不為:不妄為,就沒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取:治理管轄之意。無事:即無擾攘之事。有事:繁苛政舉在騷擾民生。

[今譯]求學(xué)的人,其情欲文飾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飾則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再減少,到最后以至于“無為”的境地。如果能夠做到無為,即不妄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為。治理國家的人,要經(jīng)常以不騷擾人民為治國之本,如果經(jīng)常以繁苛之政擾害民眾,那就不配治理國家了。

為學(xué),政教禮樂之學(xué)掌握得越多,它足以產(chǎn)生機智巧變,私欲妄見也就層出不窮。為道則不同,它是透過直觀體悟以把握事物未分化的狀態(tài)或內(nèi)索自身虛靜的心境,它不斷地除去私欲妄見,使人日漸返樸歸真,最終可以達到“無為”的境地,只有“清靜無為”,沒有私欲妄見的人才可以治理國家。

在治理國家上倡導(dǎo)“無為”的,與老子同時期的還有孔老先生,他在《論語》中講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币馑际钦f,自己不做什么事情而使得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了,他做了些什么呢?他只是莊重端坐在他的王位上罷了,端正自己來端正天下。

 

第四十九章

[原文]圣人常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注釋] 圣人:老子理想中的執(zhí)政者。常無心:意為長久保持無私心。德:假借詞,同得。歙(Xi):吸氣,這里指收斂意欲。渾其心:使人心思化歸于渾樸。百姓皆注其耳目:百姓都使用自己的智謀,生出許多事端。圣人皆孩之:圣人使百姓們都回復(fù)到孩提般純真質(zhì)樸的狀態(tài)。

[今譯]圣人常常是沒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為自己的心。對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對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這樣就可以得到善良了,從而使人人向善。對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對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這樣可以得到誠信了,從而使人人守信。有道的圣人在其位,收斂自己的欲意,使天下的心思歸于渾樸。百姓們都專注于自己的耳聰目明,有道的人使他們都回到孩提時代純樸的狀態(tài)。

老子理想的執(zhí)政者沒有私心,兢兢業(yè)業(yè)、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不敢放縱自己,不敢與民爭利,不敢以自己主觀意志而妄為,以百姓之心為心,使人人守信、向善。老子把以“道治天下”的希望寄托給一個理想的圣人,在他的治理下,人人都回復(fù)到孩提般純真的狀態(tài),頤養(yǎng)天年。

 

第五十章

[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注釋]出生入死:出世為生,入地為死。生之徒:徒,人或類,即長壽之人。十有三:十分之三。死之徒:屬于夭折的一類。人之生,動之于死地:此句意為人本來可以長生的,卻意外地走向死亡之路。生生之厚:由于求生的欲望太強,營養(yǎng)過剩,因而奉養(yǎng)過厚了。攝生者:精通養(yǎng)生之道者。兕(si)一種兇猛動物(雌犀牛)。入軍不被甲兵:戰(zhàn)場上不被殺傷。無死地:沒有進入死亡范圍。

[今譯]人始出于世而生,最終入于地而死。屬于長壽的人有十分之三;屬于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來可以活得長久些,卻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奉養(yǎng)太過度了。據(jù)說,善于養(yǎng)護自己生命的人,在陸地上行走,不會遇到兇惡的犀牛和猛虎,在戰(zhàn)場上也受不到武器的傷害。犀牛于其身無處投角,老虎對其身無處伸爪,武器對其身無處刺擊鋒刃。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他沒有進入死亡的領(lǐng)域。

人死有因,夭折者有二:一種是因營養(yǎng)過剩、嬌奢淫佚,故而短命夭折;一種是因行動不慎而造成傷亡。老子認為,人活在世,應(yīng)善于避害,則可以保全生命長壽。他注意到人為因素對生命的影響,要求人們不要靠著爭奪來保養(yǎng)自己,而要以清靜無為的態(tài)度遠離死地。他希望人們能夠做到少私寡欲,清靜質(zhì)樸、純?nèi)巫匀弧?SPAN lang=EN-US>

 

第五十一章

[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一本作“亭之毒之”);養(yǎng)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注釋]勢:萬物生長的自然環(huán)境。莫之命而常自然:不干涉、不妄圖主宰之,而任萬物自化自成。養(yǎng):愛養(yǎng)、護養(yǎng)。覆:維護、保護。恃:不把持、不控制;宰:主宰。玄德:即上德。它產(chǎn)生萬物而不居為己有,養(yǎng)育萬物而不自恃有功。

[今譯]道生成萬事萬物,德養(yǎng)育萬事萬物。萬事萬物雖現(xiàn)出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環(huán)境使萬事萬物成長起來。故此,萬事萬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貴德。道之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貴,就是由于道生長萬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養(yǎng)萬物而不加以主宰,順其自然。因而,道生長萬物,德養(yǎng)育萬物,使萬物生長發(fā)展,成熟結(jié)果,使其受到撫養(yǎng)、保護。生長萬物而不居為己有,撫育萬物而不自恃有功,導(dǎo)引萬物而不主宰控制,這就是奧妙玄遠的上德。

“道”以“無為”生養(yǎng)了萬物,“德”養(yǎng)育萬物,但“道”和“德”并不干涉萬物的生長繁衍,而是順其自然。從另一方面講,道之創(chuàng)造萬事萬物,也不含有什么主觀的意識,也不具有任何目的,而且不占有、不主宰,整個過程完全是自然而然的,萬事萬物的生長、發(fā)育、繁衍,完全是處于自然狀態(tài)下。這就是“道”在作用于人類社會時所體現(xiàn)的“德”的特有精神。這是一種在二千多年前難能可貴的無神論思想。

 

第五十二章

[原文]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fù)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fù)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注釋]始:指“道”。母:指“道”。老子多次在不同地方使用“一”、“本”、“始”、“母”等代替“道”。子:派生物,指由“母”所產(chǎn)生的萬物。塞其兌,閉其門:兌,指口,引伸為孔穴;門,指門徑。此句意為:塞住嗜欲的孔穴,閉上欲念的門徑。勤:勞作。開其兌,濟其事:打開嗜欲的孔穴,增加紛雜的事件。見小曰明:小,細微。能察見細微,才叫做“明”。強:強健,自強不息。用其光,復(fù)歸其明:光向外照射,明向內(nèi)透亮。發(fā)光體本身為“明”,照向外物為光。無遺身殃:不給自己帶來麻煩和災(zāi)禍。襲常:襲承常道。

[今譯]萬物都有起始,這個始作為天地萬物的根源。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認識萬物,如果認識了萬事萬物,又把握著萬物的根本,那么終身都不會有危險。塞住欲念的孔穴,閉起欲念的門徑,終身都不會有煩擾之事。如果打開欲念的孔穴,就會增添紛雜的事件,終身都不可救治。能夠察見到細微的,叫做“明”;能夠持守柔弱的,叫做“強”。運用其光芒,返照內(nèi)在的明,不會給自己帶來災(zāi)難,這就叫做萬世不絕的“常道”。

老子認為,天下自然萬物的生長和發(fā)展有一個總的根源,人應(yīng)該從萬物中去追索這個總根源,把握原則。人們認識天下萬物但不能離開總根源,不要向外奔逐,否則將會離失自我。在認識活動中,要除去私欲與妄見的蔽障,以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質(zhì)及規(guī)律。在這里,老子又一次使用了“母”、“子”這對概念。在這里,“母”就是“道”,“子”就是天下萬物,因而母和子的關(guān)系,就是道和萬物的關(guān)系。此外,老子發(fā)現(xiàn),世人都好逞強顯智,不知收斂內(nèi)省,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他懇切地希望人們不可一味外露,而要內(nèi)蓄、收斂,就不會給自身帶來災(zāi)禍。

 

第五十三章

[原文]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余,是謂盜竽。非道也哉!

[注釋]我:指有道之人。介然有知:介,微小。微有所知,稍有知識。施:邪、斜行。夷:平坦。人:指人君或統(tǒng)治者。徑:邪徑。朝甚除:朝政非常敗壞。厭飲食:厭,飽足、滿足、足夠。飽得不愿再吃。盜竽:竽又作夸。即大盜、盜魁。

[今譯]假如我稍微地有了認識,在大道上行走,唯一擔心的是害怕走了邪路。大道雖然平坦,但統(tǒng)治者卻喜歡走邪徑。朝政腐敗已極,弄得農(nóng)田荒蕪,倉庫十分空虛,而人君仍穿著錦繡的衣服,佩帶著鋒利的寶劍,飽餐精美的飲食,搜刮占有富余的財貨,這樣的人應(yīng)該被稱為大盜。這是非常無道的?。?SPAN lang=EN-US>

揭露了統(tǒng)治者憑借權(quán)勢和武力,對百姓姿意橫行,搜刮榨取,終日荒淫奢侈,過著腐朽靡爛的生活,而下層民眾卻陷于饑餓狀況,農(nóng)田荒蕪、倉藏空虛,描述了社會的黑暗和統(tǒng)治者給人們帶來的深重災(zāi)難。

 

第五十四章

[原文]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注釋]抱:抱住、固定、牢固。子孫以祭祀不輟:輟,停止、斷絕,此句意為:祖祖孫孫都能夠遵守“善建”、“善抱”的道理,后代的香火就不會終止。長:尊崇。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自身察看觀照別人;以自家察看觀照別家;以自鄉(xiāng)察看觀照別鄉(xiāng)。

[今譯]善于建樹的不可能拔除,善于抱持的不可以脫掉,如果子孫能夠遵循、守持這個道理,那么祖祖孫孫就不會斷絕。把這個道理付諸于自身,他的德性就會是真實純正的;把這個道理付諸于自家,他的德性就會是豐盈有余的;把這個道理付諸于自鄉(xiāng),他的德性就會受到尊崇;把這個道理付諸于自邦,他的德性就會豐盛碩大;把這個道理付諸于天下,他的德性就會無限普及。所以,用自身的修身之道來觀察別身;以自家察看觀照別家;以自鄉(xiāng)察看觀照別鄉(xiāng);以平天下之道察看觀照天下。我怎么會知道天下的情況之所以如此呢?就是因為我用了以上的方法和道理。

自然萬物,生滅興衰,無不處于時時變易之中,唯有中正虛無的道不改。以道的原則建功立業(yè),治國安邦,其基必固,其本必穩(wěn)。守持道者,可根深蒂固,長治久安,永無失國亡邦之患。如此這般,可受到子孫萬代的敬仰、懷念、頌揚和祭祀。所以,我身因修此道,能心正意誠,神旺氣足,身康體健,以此觀他人之身,亦必同理;我家因修此道,六親和睦,父慈子孝,家業(yè)興旺,以此觀他家,亦然;我鄉(xiāng)因修此道,相親相愛,和睦相處,無爭無斗,以此觀他鄉(xiāng),同樣;我國因修此道,君正臣忠,民心淳樸,百業(yè)興旺,國泰民安,以此觀他國,無異;今道行天下,德遍九州,普天同慶,萬民安樂,以此觀未來,必然如此。這實際上是由近及遠,由此及彼的類推方法。

 

第五十五章

[原文]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jù),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注釋]毒蟲:指蛇、蝎、蜂之類的有毒蟲子。螫:毒蟲子用毒刺刺人。據(jù):獸類用爪、齒捕食。攫鳥:用腳爪抓取食物的鳥,如鷹隼類的鳥,搏:鷹隼用爪抓物。朘(多音多意字,讀juan時,當作減少或者是汁少的肉羹;讀zui時,表示男孩的生殖器)作:男孩的生殖器勃起。嗄:噪音嘶啞。常:常指事物運作的規(guī)律。和:指陰陽二氣合和的狀態(tài)。益生:縱欲貪生。祥:這里指妖祥、不祥的意思。強:逞強。壯:強壯。

[今譯]道德涵養(yǎng)深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嬰孩。毒蟲不螫他,猛獸不傷害他,兇惡的鳥不搏擊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頭卻握得很牢固。他雖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卻勃然舉起,這是因為精氣充沛的緣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卻不會沙啞,這是因為和氣純厚的緣故。認識淳和的道理叫做“?!?,知道“?!钡慕凶觥懊鳌?。貪生縱欲就會遭殃,欲念主使精氣就叫做逞強。事物過于壯盛了就會變衰老,這就叫不合于“道”,不遵守常道就會很快地死亡。

    養(yǎng)生之道和處世之道一樣,宜謙下柔和,若心靜神清,其氣自然柔和深長,心不靜則意不定,意不定則神不凝,神不凝,心必粗暴、強橫。失了沖和的常性,也就是背離了道;背離了道,不僅不能長生,反而會過早夭亡。

 

第五十六章

[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注釋]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這句有兩種解釋,一是知道的人不說,愛說的人不知道;另一種解釋是,聰明的人不多說話,到處說長論短的人不聰明。兌:將液體從一容器注入另一容器的口。“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此句意為挫去其銳氣,解除其紛擾,平和其光耀,混同其塵世。玄同:玄妙齊同,此處也是指道。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這幾句是說“玄同”的境界已經(jīng)超出了親疏、利害、貴賤等世俗的范疇。

[今譯]聰明的智者不多說話,而到處說長論短的人就不聰明。塞堵住貪嗜的孔竅,關(guān)閉住欲望的門徑。不露鋒芒,消解紛爭,挫去人們的鋒芒,解脫他們的紛爭,收斂他們的光耀,混同他們的塵世,這就是深奧的玄同。達到“玄同”境界的人,已經(jīng)超脫親疏、利害、貴賤的世俗范圍,所以就為天下人所尊重。

本章首先講,道乃天地之始,萬物之本,其妙用無窮,只可意會,無法言表,此乃“知者不言”;書不盡言,言不盡情,言語能表達出來的,是粗淺的有形的事物之末,而不是微妙玄通的道,此乃“言者不知”;其次教人要塞兌閉門,靜養(yǎng)天真,清靜六根,斷絕諸邪。人因貪名逐利,自知、自見、自伐、自矜、自是,機智炫露,似同刀劍之鋒刃,勾心斗角,致使心境不凈。修道者應(yīng)該不自知、不自見、不自伐、不自矜、不自是,含光韜輝,慎養(yǎng)天真,以百姓心為心,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于眾物各自發(fā)揮,渾為一體,此乃“和其光”;無人我之分,賢愚之介,打起塵勞,如土和土,此謂“同其塵”;其三講,要加強自我修養(yǎng),排除私欲,不露鋒芒,超脫紛爭,混同塵世,不分親疏、利害、貴賤,以開豁的心胸與無所偏的心境去對待一切人和物。如此,才是天下最為珍貴的。

 

第五十七章

[原文]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或朝)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注釋]正:這里指清靜無為的道。奇:奇巧、詭秘。?。褐卫?。以此:此,指下面一段文字。以此即以下面這段話為根據(jù)。忌諱:禁忌、避諱。利器:銳利的武器。伎巧:指技巧,智巧。奇物:邪事、奇事。我:執(zhí)政者或管理者,自化:自我化育,我無須作為而人民就自然順化了。

[今譯]以無為、清靜之道去治理國家,以奇巧、詭秘的辦法去用兵,以不擾害人民而治理天下。我怎么知道是這種情形呢?根據(jù)就在于此:天下的禁忌越多,而老百姓就越陷于貧窮;管理者掌握的銳利武器越多,國家就越陷于混亂;人們掌握的奇技怪巧越多,邪風怪事就越鬧騰得厲害;法令越是森嚴,盜賊會越來越多。所以有道的圣人說:“我無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清靜,人民就自然富足;我無欲,而人民就自然淳樸?!?SPAN lang=EN-US>

這章也講了三層意思:首先,執(zhí)政者要遵循天道自然的規(guī)律,順從人間倫理常情,大公無私,端方正直治理國家。但用兵卻相反,要采用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聲東擊西的詭詐之術(shù)。要取得天下太平,須安分守己,不可妄生事端,擾亂百姓。只有這樣,人民才能安居樂業(yè),四海寧靜,天下太平。其次,講我是如何知道這些的呢?是根據(jù):令繁奸出,禁多民困;棄常務(wù)巧,怪事連連;法嚴令多,盜賊愈多。最后講,執(zhí)政者要戒除貪欲之心,不好事,不妄為,不求榮貴,不勞民力,不妨民事。民能盡力耕而食,織而衣,樂其俗,安其居,美其服,甘其食,豐衣足食。鳥不教而自在空中飛;獸不馴而自在山上跑;魚不學(xué)而自在水中游;人不為自然父慈子孝、君正臣忠。

 

第五十八章

[原文]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注釋]悶悶:這里是寬厚的意思。淳淳:淳樸厚道。察察:嚴厲、苛刻,“政令煩苛,事事明察,物物檢點,榮辱不共,貴賤有殊”為察。缺缺:狡黠、抱怨、不滿足。正:標準、確定;其:指福、禍變換。此句意為:它們并沒有確定的標準。正:這個正指方正、端正;奇:反常、邪;善:善良;妖:邪惡。這句話意為:正的變?yōu)樾暗?,善的變成惡的?!叭酥?,其日固久”:人迷惑于禍、福之門,而不知其循環(huán)相生之理者,其為時日必已久矣。方而不割:方正而不割傷人。廉:銳利;劌:割傷。此句意為:銳利而不傷害人。直而不肆:直率而不放肆。光而不耀:光亮而不刺眼。

[今譯]政治寬厚清明,人民就淳樸忠誠;政令嚴苛酷暗,人民就狡黠、抱怨。災(zāi)禍依傍在幸福的里面;幸福藏伏在災(zāi)禍的里面。誰能知道究竟是災(zāi)禍呢還是幸福呢?它們并沒有確定的標準。正忽然轉(zhuǎn)變?yōu)樾暗模坪鋈晦D(zhuǎn)變?yōu)閻旱?,人們的迷惑,由來已久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傷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SPAN lang=EN-US>

治理國家應(yīng)該自然、寬宏,沒有高下、貴賤、賢愚、榮辱分別之心,體天地無不覆載的自然好生之德,國民自然會得到妥善的治理。內(nèi)修道德,外施仁政,生民為重,政通人和,事事得宜,天下大治。

   

第五十九章

[原文]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根深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注釋]治人:治理百姓;事天:保守精氣、養(yǎng)護身心。對“天”的解釋有兩種,一是指身心,一是指自然。此句意為保養(yǎng)天賦。嗇(se):愛惜、保養(yǎng)、簡約。早服:早做準備。重積德:不斷地積德。有國之母:有國,含有保國的意思。母,根本、原則。長生久視:長久地維持、長久存在。

[今譯]治理百姓和養(yǎng)護身心,沒有比政務(wù)簡約、愛民惜眾精神更為重要的了。簡約、愛惜能夠早作準備;早作準備,就是不斷地積德;不斷地積德,就沒有什么不能攻克的;沒有什么不能攻克,那就無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備了這種無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擔負治理國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國家的原則和道理,國家就可以長治久安。國運長久,就叫做根深蒂固,符合長治久安之道。

教化民眾,遵循人倫的自然常情,六親和睦,長幼有序,上下慈孝,朋友有信,夫倡婦隨,勤耕躬織,以求衣食,使民各遂其生,互不交爭,安然相處,此為治人;虔誠謹嚴,遵循天理,存心養(yǎng)性,不敢有絲毫傷天害理之心,是為事奉天。無論是治民或是奉天均須以“嗇”。有嗇就是留有余地;留有余地,才能早為之備;早為之備,才能在事物即將發(fā)生之頃及時予以解決;在事物即將發(fā)生之頃及時矛以解決,才能廣有蓄積;廣有蓄積,自然就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自然就具有了無窮的力量。無論是大而維持國家的統(tǒng)一、安定、團結(jié)、穩(wěn)定,小而維持生命的健康、幸福、長久,都離不開“嗇”,嗇乃長治久安之道。

 

第六十章

[原文]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注釋]小鮮:小魚。蒞:臨。其鬼不神:鬼不起作用。非:不唯、不僅。兩不相傷:神鬼和圣人不侵害人。圣人;這里指社會管理者或執(zhí)政者。故德交歸焉:讓人民享受德惠的恩澤。

[今譯]治理大國,好像煎烹小魚。用道治理天下,鬼怪起不了作用;不僅鬼怪不起作用,就是功力強大的神也傷不了人。不但鬼神傷害不了人,社會管理者或執(zhí)政者也不會傷害人民群眾。這樣,鬼神和執(zhí)政者都不傷害人,就可以讓人民享受到德的恩澤。

古有俗語云:善于烹調(diào)者,可以治國。治國如煎烹小魚,小魚很鮮嫩,投之于鍋,掌握好火候,不輕舉妄動,一心一意,文烹武煉,使火候不過不及,緩急得宜,則魚雖熟,其色鮮嫩,其形不變,其味香醇。大國民眾,風俗有殊,三教九流,其志各異。若想各遂其志,各行其是,必然引起社會混亂。如果執(zhí)政者再恣情縱欲,妄用機智,其政必察察,政令煩苛,社會更加混亂。所以,治國如煎烹小魚,以清靜無為之道、天地好生之德管理天下、治國理民,不但賢仁君子能盡其力、輔國安民;就是那些愚頑刁民也不會興風作浪、興妖作怪、裝神弄鬼,禍害天下。并非那些刁頑者沒有神通可耍,而是他的神通反于國民效力。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正道可以壓百邪。以道治理天下,視百姓如手足,愛萬民若骨肉,對生靈不懷傷害之心,那些刁頑者在圣德感化之下,便不會胡作非為,擾國害民。一句話,無為而治。

 

第六十一章

[原文]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注釋]下流:河之下游。牝:雌性;牡:雄性。交:會集、匯總?;蛳露。合?,謙下;取,借為聚。兼畜人:把人聚在一起加以養(yǎng)護。

[今譯]大國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樣,使天下百川河流交匯在這里,處在天下雌柔的位置。雌柔常以安靜守定而勝過雄強,這是因為它居于柔下的緣故。所以,大國對小國謙下忍讓,就可以取得小國的信任和依賴;小國對大國謙下忍讓,就可以見容于大國。所以,或者大國對小國謙讓而取得小國的信任,或者小國對大國謙讓而見容于大國。大國不要過分想統(tǒng)治小國,小國不要過分想順從大國,兩方面各得所欲求的,大國特別應(yīng)該謙下忍讓。

老子在這里討論的是國與國之間的關(guān)系。天下之亂,每每因大國恃強凌弱,擴張國土,欲并四海,獨霸一方,興兵用戰(zhàn),致萬民遭殃。欲得天下太平,首先大國、強國要主動安守本分,取法水性,去高就下,虛心謙讓,能以此交于天下,其他國家必主動與之結(jié)交,不勞而自益,不戰(zhàn)而自勝,四海賓服,如水東流而自歸于江海;小國亦應(yīng)安分守己,謙虛謹慎,安其小而待之以誠,以靜處下,必能取得大國的庇護。

 

第六十二章

[原文]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注釋]奧:不被人看見的地方,且含有妙運之意。市:交換。加:見重、加重。三公:古代皇帝之下的三位高官,不同朝代有不同稱呼,多數(shù)稱為“太師、太傅、太?!?。拱壁以先駟馬:拱壁,指雙手捧著貴重的玉;駟馬,四匹馬駕的車。古代的獻禮,輕物在先,重物在后。坐進此道:獻上清靜無為的道。求以得:有求就得到。有罪以免:有罪的人得到道,可以免去罪過。

[今譯]道是蔭庇萬物之所,善良之人珍貴它,不善的人也要保持它,需要的時候還要求它庇護。美好的言辭可以換來別人對你的尊重;良好的行為可以見重于人。不善的人怎能舍棄它呢?所以在天子即位、設(shè)置三公的時候,雖然有拱壁在先駟馬在后的獻禮儀式,還不如把這個道進獻給他們。自古以來,人們所以把道看得這樣寶貴,不正是由于求它庇護一定可以得到滿足;犯了罪過,也可得到它的寬恕嗎?就因為這個,天下所有的人才如此珍視道。

善者,修道于身,行道于事,無一時不本道以為用。所以善者以道為寶。不善之人因不體道之妙用,時不時做些壞事、惡事而遭罪咎,臨罪咎而生悔悟,能戒除背道之行、離德之為,方可免去禍咎,保全身命;再者,胡作非為者也常常賴寬宏大量的有道之人來保全他、庇護他。所以說,在大道面前人人平等。

 

第六十三章

[原文]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注釋]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意為把無為當作為,把無事當作事,把無味當作味。大小多少:大生于小,多起于少。報怨以德:倒裝句,即以德報怨。不為大:有道的人不自以為大。

[今譯]以無為的態(tài)度去有所作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處理事物,把恬淡無味當作有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以德報怨。處理問題要從容易的地方入手,實現(xiàn)遠大要從細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難事,一定從簡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從微細的部分開端。因此,有道的執(zhí)政者始終不貪大圖功,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輕易發(fā)出諾言的,必定很少能夠兌現(xiàn)諾言,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勢必遭受很多困難。因此,有道的圣人總是看重困難,所以最終能夠解決所有困難。

有道的執(zhí)政者體會無為之道,法天地自然之德,不背理徇私,無為而自然成就。以無為而為,人不能知,事不能見,如天道無為而無不覆,地德自然而無不載,兩無相合,萬物自然化育,雖無為,而無不為。有道的執(zhí)政者順天理,合人情,不造作,不妄為,故國治而社會安定團結(jié)和諧。

 

第六十四章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xué)不學(xué),復(fù)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注釋]泮:散,分解。物品脆弱就容易消解。毫末:細小的萌芽。累土:堆土。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此句仍疑為二十九章錯簡于本章。學(xué):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xùn)。

[今譯]局面安定時容易維持,事變沒有出現(xiàn)跡象時容易圖謀,事物脆弱時容易消化分解,事物細小瑣碎時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發(fā)生以前就處理妥當;治理國政,要在禍亂沒有產(chǎn)生以前就早做準備。合抱的大樹,生長于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建筑于每一堆泥土之上;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有意作為的將會招致失敗,有所把執(zhí)的將會遭受損害。因此圣人無所作為所以也不會招致失敗,無所執(zhí)著所以也不遭受損害。人們做事情,總是在快要成功時功虧一簣。所以當事情快要完成的時候,也要像開始時那樣慎重,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者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難以得到的貨物,學(xué)習別人所不學(xué)習的,補救眾人所經(jīng)常犯的過錯,遵循萬物的自然本性而不會妄加干預(yù)。

修身者,應(yīng)在內(nèi)念未發(fā)、外物未接之時,洗心澄慮,消除異念,努力做到清靜歸一、元神自在、神氣相守、水火相濟。否則,情欲一動,外物牽引,妄生煩惱,憂苦神心,外身必遭羞辱,內(nèi)心長沉苦海,永失真道。治國亦如此,應(yīng)在亂象未兆之先、脆弱之際、微小之期,及時給予處理,防患于未然,杜絕禍患的出現(xiàn)。本章在于教導(dǎo)我們:人在安泰時要有預(yù)防危險、不測的準備;國家在看似安定祥和時期要有預(yù)防變亂的準備。執(zhí)政者尤其不能貪求享樂,揮霍浪費,橫行逞強、放任自流。值得注意的是,老子在文中運用了三個排比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與《荀子·勸學(xué)篇》中所寫的這幾句話:“積土成山”、“積水成淵”、“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钡确浅O嘟哪甏险f,荀子要比老子晚一些。應(yīng)該說是荀子學(xué)習或者借鑒了老子觀點。

 

第六十五章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順。

[注釋]明:知曉事理。愚:敦厚、樸實,非愚弄、蒙昧。智:機巧、奸詐,僥幸炫耀,應(yīng)該不是智慧、知識。賊:傷害?;剑悍ㄊ健⒛J?。反:通返。此句意為德和事物復(fù)歸于真樸。大順:自然。

[今譯]古代善于為道的人,不是教導(dǎo)人民知曉智巧偽詐,而是教導(dǎo)人民淳厚樸實。人們之所以難于統(tǒng)治,乃是因為他們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機。所以用智巧心機治理國家,就必然會危害國家,不用智巧心機治理國家,才是國家的幸福。了解這兩種治國方式的差別,就是一個法則,經(jīng)常了解這個法則,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遠,和具體的事物復(fù)歸到真樸,然后才能極大地順乎于自然。

道在天地萬物之中而天地萬物不知,所以古之圣賢君道法自然純厚樸素之性,行無為之政,與民坦誠相見,不教民眾玩弄機智、奸詐,而是以純厚、樸素、真誠、無妄化育民眾,使民眾返樸還淳,去妄存誠,養(yǎng)其本來之性,以德化民,使大家都沐浴在渾厚的淳風之中。民何以難治?這是因為治國者以已為是,以已為然,內(nèi)不實道,外不修德。上對下以機智巧詐,上欺下民;下對上以機智欺瞞,下蒙上層;上下相欺,國綱必亂,倫理必乖,有秩無序,其害深遠。所以,治國應(yīng)該體無為,順自然,隨民情,無為、無欲,這樣既有益于國,又有福于民,何樂而不為?

 

第六十六章

[原文]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注釋]百谷王:河流川谷注入江海。重:累、不堪重負。

[今譯]江海所以能夠成為百川河流所匯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處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夠成為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領(lǐng)導(dǎo)人民,必須用言辭對人民表示謙下,要想領(lǐng)導(dǎo)人民,必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們的后面。所以,有道的圣人雖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負擔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壓迫。天下的人民都樂意推戴而不感到厭倦。因為他不與人民相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圣賢君應(yīng)該取法江海善于處下而為百谷王。欲在萬民之上,首先應(yīng)謙虛處下。關(guān)于謙,《易經(jīng)》云:“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币馑际钦f,無論天道、地道或是人之道、神鬼之道,均宜謙恭卑下,方可永享亨通。那么,二十一世紀的執(zhí)政者也應(yīng)該像居于下游的江海湖??梢园莅俅ㄖ菢樱瑢θ嗣袢罕妼捄癜?,實實在在地以人民群眾為根本,而不是停留在口頭上。

 

第六十七章

[原文]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wèi)之。

[注釋]我道大:道即我,我即道。似不肖:因為道大,不能以具體事物相比擬。三寶:三件法寶。慈故能勇:仁慈所以能勇武。儉故能廣:儉嗇所以能大方。器:指萬物。且:取。

[今譯]天下人都說道的偉大,不像任何具體事物的樣子。正因為它偉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體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一個具體的事物,那么道也就顯得很渺小了。我有三件法寶執(zhí)守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愛;第二件叫做儉嗇;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有了這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儉嗇,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就萬物之長?,F(xiàn)在,假若丟棄了仁慈而追求勇武,丟棄了儉嗇而追求大方,舍棄退讓而爭先,結(jié)果必然是走向死亡。慈愛,用來征戰(zhàn)就能取得勝利;慈愛,用來守衛(wèi)就能鞏固陣地。天要援助誰,就用仁慈來保護他。

執(zhí)政者若能體無為之道, 懷仁慈之德,體恤百姓,慈愛萬物,勤儉節(jié)約,虛懷若谷,以此行于天下,則外交逢源,內(nèi)政通暢,戰(zhàn)必勝,守必固。

 

第六十八章

[原文]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注釋]士:即武士,這里似乎作將帥講。不與:意為不爭,不正面沖突。天古:似乎作天地講。

[今譯]善于帶兵打仗的將帥,不逞其勇武;善于作戰(zhàn)的人,不輕易發(fā)怒;善于戰(zhàn)勝敵人的人,不與敵人正面沖突;善于用人的人,對人表示謙下。這叫做不與人爭的品德,這叫做運用別人的能力,這叫做符合天地的自然道理。

處事接物宜于真誠樸實,含蓄內(nèi)斂,晦跡韜光。以此理事,而事事必理;以此接物,而物物順應(yīng)。做人是這樣。領(lǐng)兵打仗也是這樣。天道不爭而萬物自化,圣人不爭而萬民自歸。不爭而得,不勞而成,賢者效力,這是天道的運行使然,也是上古先賢的事例。雖有德而不自以為德,更不有意為德。

 

第六十九章

[原文]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zhí)無兵。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注釋]為主:主動進攻。為客:被動退守,不得已而應(yīng)敵。行:行列,陣勢。攘無臂:要奮臂卻似沒有臂膀可舉一樣。扔:面對敵人。執(zhí)無兵:雖然有兵器,卻像沒有兵器可執(zhí)??贡嗳簦阂鉃閮绍娤喈敗0В洪h、慈。

[今譯]用兵的人曾經(jīng)這樣說,“我不敢主動進犯,而采取守勢;不敢前進一步,而寧可后退一尺。”這就叫做雖然有陣勢,卻像沒有陣勢可擺一樣;雖然要奮臂,卻像沒有臂膀可舉一樣;雖然面臨敵人,卻像沒有敵人可打一樣;雖然有兵器,卻像沒有兵器可以執(zhí)握一樣。禍患再沒有比輕敵更大的了,輕敵幾乎喪失了我的“三寶”。所以,兩軍實力相當?shù)臅r候,悲痛的一方可以獲得勝利。

關(guān)于用兵之道,老子認為,不可恃其強暴而貪圖好殺,以佳兵利器而凌加于人。妄動兵戈必敗。兵者乃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如敵人無故用兵于我,則以自衛(wèi)應(yīng)之。我用兵雖出于不得已,但仍不敢恃勇妄進。寧愿后退一尺,不敢妄進一寸。有道的執(zhí)政者懷仁慈之德,無須用兵打仗而四海自然賓服。沒有伸出打人的胳臂,但人人畏威,臨敵沒有殺人之心,而敵人必敗。沒有操持殺人的刀槍劍戟,但敵人必怕。恃勇輕敵而好殺,必致禍害。無故用兵,恃強妄進者,是喪失了道的“慈”、“儉”,“不敢為天下先”的三寶。兩軍對陣、兵力相當?shù)那闆r下,誰勝誰負,其結(jié)果只能是心懷仁慈、哀民痛命、體恤蒼生的一方獲勝。

 

第七十章

[原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主,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而懷玉。

[注釋]言有宗:言論有一定的主旨。事有主:辦事有一定的根據(jù)。無知:指別人不理解。則:法則。此處用作動詞,意為效法。被:穿著;褐:粗布。懷玉:意為懷揣著知識、才能和美德。

[今譯]我的話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沒有誰能理解,沒有誰能實行。說話有明確的主題,辦事有根有據(jù)。正由于人們不了解我、不理解我,所以知道我的人很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么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難得了。因此有道的圣人總是穿著粗布衣服,懷里揣著美玉。

老子很失望。文中的“我”應(yīng)該是道的人格化。自然無為之道至簡至易,很好學(xué)、很好用。但是,人不知易知之言,反而求奇求巧。殊不知,巧言令色亂物性,機智巧詐壞本性。平坦之路他不走,反履崎嶇之徑。體道之言,有根有據(jù),有綱有領(lǐng);體道之行,有軸有心,有主有宰。那為什么還有人不理解我呢?這是因為我本自然無為、無事、無欲,非智慮有為而彰之于外;非自是、自伐、自矜而昭之于眾。道本自然,無形無跡。那么,理解我的人就不多,知道我的人更少,我才珍貴了。歷史一再證明,懷才不遇、與時代格格不入、難以施展其政治抱負的人們,往往被后世所看重,老子如此,孔子如此,荀子亦如此。他們的言行、語錄、著作無不被奉為經(jīng)典。

 

第七十一章

[原文]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注釋]知不知:此句有兩種解釋,一說知道卻不自以為知道,一說知道自己有所不知。尚:通“上”,高尚。不知知: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病病:病,毛病、缺點。把病當作病。

[今譯]知道自己還有所不知,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沒有缺點,因為他把缺點當作缺點。正因為他把缺點當作缺點,所以,他沒有缺點。

得道者恬淡自養(yǎng),不自作聰明,不顯擺,好似愚昧無知一樣,這才是上知。淺薄者以小知自見、自是,人前顯擺,耀人眼目,本無知識,而自以為有知。是謂“不知知,病”。誰如果克服了不懂裝懂這個毛病,那他就不會有病了。得道者為什么沒有這種強不知以為知的毛病呢?是因為他們把強不知以為知當作病,所以才不會有道種毛病。在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我們常??吹侥切┎倥獧?quán)柄的人自以為是,不懂裝懂,剛剛了解了一些事物的皮毛,就以為掌握了事物變化與發(fā)展的規(guī)律,招搖過市,目空一切,用大話、假話、空話欺人、蒙人、害人。這些人,實在病的不輕。不惟他們有病,這個讓病人、狂人把持權(quán)柄的社會也病入膏肓。

 

第七十二章

[原文]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注釋]威,指統(tǒng)治者的鎮(zhèn)壓和威懾。此句意為,百姓們不畏懼統(tǒng)治者的高壓政策。大威:指社會的動亂。無狎:不要騷擾。厭:指壓迫、阻塞。不厭:這個厭指人民對統(tǒng)治者的厭惡、反抗斗爭。不自見:不自我表現(xiàn),不自我顯示。自愛不自貴:指圣人但求自愛而不求自顯高貴。去彼取此:指舍去“自見”、“自貴”,而取“自知”、“自愛”。

[今譯]當人民不畏懼統(tǒng)治者的威壓時,那么,可怕的禍亂就要到來了。不要騷擾人民不得安居,不要阻塞人民謀生的道路。只有不壓迫人民,人民才不厭惡統(tǒng)治者。因此,有道的圣人有自知之明但不自我表現(xiàn),有自愛之心但不自顯高貴。所以要舍棄彼(自見、自貴)而保持此(自知、自愛)。

這是從執(zhí)政的角度講,統(tǒng)治者應(yīng)該自知、自愛,清凈無為,不要騷擾人民,不要阻斷人民謀生之路。當有群眾要求幫助時,可以給予適當幫助。但是,絕不可自以為是,妄想做救世主,時時處處替群眾做主,自覺地要代表這個,代表那個,這不是真正為群眾謀利益,而是尋禍之途??!

 

第七十三章

[原文]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應(yīng)而善應(yīng),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注釋]敢:勇敢、堅強,剛強橫暴,冒然從事;不敢:柔弱、軟弱?;蚶蚝Γ河掠谌崛鮿t利,勇于堅強則害。是以圣人猶難之:此句已見于六十三章,意思為即便是圣人也是難以說清楚的。天之道:指自然的規(guī)律。繟(chan):寬松的絲帶;繟然:安然、坦然。天網(wǎng)恢恢:天網(wǎng)指自然的范圍;恢恢,廣大、寬廣無邊。疏而不失:雖然寬疏但并不漏失。

[今譯]剛強橫暴、冒然從事者就會死亡,柔弱謙下、審時度世者就可以活命。這兩種“勇”的結(jié)果,有的得利,有的受害。天所厭惡的,誰知道是什么緣故?有道的圣人也難以解說明白。自然的規(guī)律是,不斗爭而善于取勝;不言語而善于應(yīng)承;不召喚而自動到來,坦然而善于安排籌劃。天網(wǎng)寬廣無邊,雖然寬疏但并不漏失。

剛強橫暴、胡作非為、肆無忌憚的這類人,不是遇毒手以傷身,便是遭刑罰以殞命,故稱“殺”;而懷仁慈之心、體恤生靈、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shù)、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見義勇為,謙虛謹慎的執(zhí)政者,天下共服,人人擁戴。正也好邪也罷,善也好惡也罷,無論大小,為而有報,此乃“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第七十四章

[原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zhí)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希有不傷其手者矣。

[注釋]奇:奇詭、詭異。為奇:指作惡多端的人。執(zhí):拘押。司殺者:指專管殺人的人。代司殺者:代替專管殺人的人。斫:砍、伐。

[今譯]人民不畏懼死亡,為什么用死來嚇唬他們呢?假如人民真的畏懼死亡的話,對于為非作歹的人,我們就把他抓來殺掉,誰還敢為非作歹?經(jīng)常有專管殺人的人去執(zhí)行殺人的任務(wù)。代替專管殺人的人去殺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頭,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頭的人,很少有不砍傷自己手指頭的。

老子認為,施行苛政和酷刑、濫殺無辜、壓制民眾,其結(jié)果是一旦人民不愿意忍受了,就不會畏懼死亡。人的生存死亡是由“司殺者”的天道所掌管的,不能對人民使用嚴刑峻法,只有讓人民各得其所,安居樂業(yè),過上舒坦的日子,人才會畏懼死亡。天生天殺,道之理,執(zhí)政者切不可亂施苛政。

 

第七十五章

[原文]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

[注釋]有為:繁苛的政治,統(tǒng)治者強作妄為。以其上求生之厚:由于統(tǒng)治者奉養(yǎng)過于豐厚奢侈。無以生為:不要使生活上的奉養(yǎng)過分奢侈豐厚。賢:勝過、超過。貴生:厚養(yǎng)生命。

[今譯]人民所以遭受饑荒,就是由于統(tǒng)治者征收賦稅太多,所以人民才陷于饑餓;人民之所以難于統(tǒng)治,是由于統(tǒng)治者政令苛繁、好大喜功、喜歡作為,所以人民就難于統(tǒng)治;人民之所以輕生冒死,是由于統(tǒng)治者對自己奉養(yǎng)豐厚、奢侈,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凈了,所以人民覺得死了不算什么。只有不去過分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過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

求生者,反至于死,厚生者,反自輕生。唯有存心養(yǎng)性,恬淡世情,外其身而身存,不求生,反而長生。治理社會也是這樣,為政寬容、讓人民群眾成為真正的社會主體才是最高明的政治。

 

第七十六章

[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注釋]柔弱:指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堅強:指人死后身體變得僵硬。柔脆:指草木柔軟脆弱??蓍拢盒稳莶菽镜母煽?。死之徒:類意,屬于死亡的一類。生之徒:屬于生存的一類。

[今譯]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后身體就變得僵硬。草木生長時是柔軟脆弱的,死了以后就變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堅強的東西屬于死亡的一類,柔弱的東西屬于生長的一類。因此,用兵逞強就會遭到滅亡,樹木強大了就會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強大的,總是處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柔弱勝強是老子的一貫觀點。新生嬰兒心性純素,肢體柔軟,有強大的生命力;年長后情欲繁多,氣血枯竭,筋骨僵硬,逐漸趨向死亡。草木亦然。所以,堅強者是屬于死的一類,柔弱者是屬于生的一類。因此,即便是領(lǐng)兵打仗,也應(yīng)心懷仁慈,順天應(yīng)人,不可持強暴而橫行。若恃強凌弱,不得人心,必然敗亡,猶如樹木強大了就會遭到砍伐摧折一樣。堅強者實則居下,柔弱者實則居上。

 

第七十七章

[原文]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注釋]人之道:指人類社會的一般法則。

[今譯]自然的規(guī)律,不是很像張弓射箭嗎?弦拉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舉高一些,拉得過滿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補充一些。自然的規(guī)律,是減少有余的,補給不足的??墒侨祟惿鐣姆▌t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余的人。那么,誰能夠減少有余的,以補給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這才有所作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顯示自己的賢能。

本章反映了老子的社會思想,他用張弓射箭做比喻,天道是減損有余的而補充不足的,使二者中和平衡,是消滅差別。人類社會則相反,是減損不足的而奉給有余的,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錦上添花。誰能將豪富多余的財富用來救濟不足的貧困者?只有兩類人:得道的執(zhí)政者和愿意替天行道的人才肯這樣做。因此,有道的圣人為天下謀福利而不自以為是,做出了偉大的成就而不居功自傲,謙虛謹慎,含光內(nèi)斂,從來不愿彰示自己的功勞和才干。

 

第七十八章

[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闭匀舴?。

[注釋]易:替代、取代。受國之垢:垢:屈辱,承擔國家的屈辱。不祥:災(zāi)難、禍害,受國不祥:敢于承擔全國的禍難。正言若反:正面的話好像反話一樣。

[今譯]普天之下再沒有什么東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堅克強卻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勝過水。弱勝強,柔克剛,遍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沒有人能夠?qū)嵭兴?。所以,古代圣人這樣講:“能夠承擔全國的屈辱,才能成為國家的君主;敢于承擔全國的災(zāi)禍,才能成為天下的君王?!闭娴脑捄孟裨诜凑f一樣。

在第八章中,老子曾經(jīng)講:“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里再次以水為例,說明弱勝強、柔克剛之理。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水盛在方形器物中為方,在圓為圓,染紅則紅,染藍則藍,去高就下,順其自然。可謂柔之至,弱之極。然而攻克堅強的力量沒有什么東西能勝過它。水滴石穿,決堤毀壩,無堅不摧,無所不至。然而,天下卻沒有多少人知道“柔弱”的妙用,很少有人以此修身、治國、行事。能不悲乎?

 

第七十九章

[原文]和大怨,必有余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圣人執(zhí)左契,而不責于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注釋]契:契約。責:索取所欠。司徹:掌管稅收的官職。無親:沒有偏親偏愛。

[今譯]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還會留下未了之怨;種了怨,再和解,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辦法呢?因此,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據(jù)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強迫別人償還債務(wù)。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據(jù)的圣人那樣寬容,由借債者自行持約償還;無德之人就像掌管稅收的官員那樣原未施于人卻向人索取,必致萬民恨之在心、怨之在口。自然規(guī)律對任何人都沒有偏愛,永遠幫助有德的善人。

人們常常被名、利、欲所困,利欲熏心.爭權(quán)奪利,爾虞我詐,互相攻伐,必結(jié)怨仇。即使設(shè)法和解了重大的怨仇,心中還會遺留下余恨。種了怨,再和解,這怎能算做最根本、最妥善的辦法呢?人若能去掉私欲和貪心,充實自然之善,不求和怨而怨自和。天道公正無私,無所偏愛,對任何人一視同仁。種惡得惡,種善得善,總是懲罰惡者,救助善者。

為政者不可蓄怨于民,用稅賦去榨取百姓,用刑法去箝制百姓,都會構(gòu)怨于民。應(yīng)該行無為之治,以德化民,給予而不索取,不擾民,不勞民,不蓄怨于民。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長治久安。

 

第八十章

[原文]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注釋]小國寡民:使國家變小,使人民稀少。什伯:十、百,意為極多,多種多樣;器:武器軍械。重死:看重死亡,不輕易冒著生命危險去做事。徙:遷移、遠走。輿:車子。甲兵:武器裝備。陳:陳列,引申為布陣打仗。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適,過得習慣。

[今譯]使國家變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種各樣的武器軍械,卻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視死亡,不輕易冒著生命危險去做事,無須向遠方遷徙;雖然有船只車輛,卻不必每次都乘坐它;雖然有武器裝備,卻沒有地方去布陣打仗;使人民再回復(fù)到遠古結(jié)繩記事的自然狀態(tài)之中。國家治理得好極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適,過得快樂。國與國之間互相望得見,雞犬的叫聲都可以聽得見,但人民從生到死,也不互相往來。

促進國家統(tǒng)一、創(chuàng)立大業(yè)、實現(xiàn)某某社會雖然有其高調(diào)的理由和好聽的目的,但是必然會發(fā)動或引起爭戰(zhàn),你爭我奪,互相殘殺,給天下蒼生帶來多少災(zāi)難!若各安本分,國小就小吧,民少就少罷,各自治理,互不侵犯,和諧相處。和諧則不會有戰(zhàn)爭,沒有戰(zhàn)爭,刀槍鎧甲則無用場。人民安居樂業(yè),就不會輕易舍生冒死。不貪求領(lǐng)土以外之資源,雖有車船,少有其用;雖有甲兵,亦無所陳。使人民享受淳厚素樸的天然之樂,相似于上古結(jié)繩記事時代的淳樸之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只聞雞鳴狗叫的自然之音,不聽戰(zhàn)馬嘶鳴的嘈雜之聲。

 

第八十一章

[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注釋]信言:真實可信的話。善者:言語行為善良的人。辯:巧辯、能說會道。博:廣博、淵博。積:積攢財貨;圣人不積:有道的人不自私,沒有占有的欲望。既以為人已愈有:已經(jīng)把自己的一切用來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充實。多:與“少”相對,此處意為“豐富”。利而不害:生養(yǎng)萬物而不主宰控制,有利于萬物而不加害。圣人之道:圣人的行為準則。

[今譯]真實可信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圣人不存占有之心,而是盡力照顧別人,他自己也更為充足;他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自然的規(guī)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它們。圣人的行為準則是,為全體公民造福而不求回報,為天下奉獻而不索取

得道者外行莊重,內(nèi)心真誠,其言語實誠真樸,并不悅耳動聽;無道者外行輕躁,內(nèi)心狡詐,其言語悅耳動聽,卻未必真實可信。(參閱陳敏昭《修口:少說多做》)。有德者德充其內(nèi),含光內(nèi)斂,不嘩眾取寵;無德者自作聰明,口巧舌辯,卻未必誠善。體道者明物性,知事理,執(zhí)本驅(qū)末,駕簡馭繁,舉綱張目,有學(xué)有識有知卻未必博;看似博學(xué)的人,知其末而不知其本,知其表而不知其妙,此雖博學(xué),未必是真知。得道的執(zhí)政者不積攢財貨,無所保留,他們?yōu)榘傩兆龅呢暙I越大,自己感到越滿足;給予百姓的越多,自己感到越富有;為全體公民造福而不求回報,為天下奉獻而不索取

2011122星期五,三門峽上陽書院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