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家過日子,免不了要與左鄰右舍打交道,有時還會因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引起矛盾。如果雙方各執(zhí)一端,爭強斗氣,就容易激化矛盾;如果一方氣量大一點,眼光遠一點,就可以化解矛盾,使鄰里關系更加融洽。在西西河不也一樣嗎? 這里給大家說一說“六尺巷”的典故。 六尺巷,位于桐城市區(qū)的西后街,今屬安徽省榮譽軍人康復醫(yī)院。巷南為宰相府,巷北為吳氏住宅,全長100多米,寬2米,均由鵝卵石鋪就。巷子由來有著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據(jù)《桐城縣志略》和姚永樸先生的《舊聞隨筆》載:清康熙時,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世居桐城,其府第與吳宅為鄰,中有一屬張家隙地,向來作過往通道,后吳氏建房子想越界占用,張家不服,雙方發(fā)生糾紛,告到縣衙,因兩家都是顯貴望族,縣官左右為難,遲遲不能判決。張英家人見有理難爭,遂馳書京都,向張英告之此事。張英閱罷,認為事情簡單,便提筆沾墨.在家書上批詩四句:“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得詩,深感愧疚,毫不遲疑地讓出三尺地基,吳家見狀,覺得張家有權有勢,卻不仗勢欺人,深受感動,于是也效仿張家向后退讓三尺。便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名謂“六尺巷”。兩家禮讓之舉亦被傳為美談。 明清兩代有關六尺巷的傳說較多,但僅桐城張英六尺巷的故事最有據(jù)可考,有地可尋。桐城六尺巷至解放時仍為張英子孫住宅,且張英一生為人寬厚,晚年歸隱龍眠山時,與鄉(xiāng)民友好相處,或遇挑柴人,都以禮相讓,讓墻的事屬張英,實為可信。 1956年毛澤東主席接見蘇聯(lián)駐華大使尤金時,曾引用此詩,旨在告訴蘇聯(lián)當局,國與國之間只有遵守和平友好的準則,才能推進兩國的友好關系。桐城六尺巷的故事流傳廣泛,已成為激勵來者、感化子孫的有形教材。(來源:一元一國學網) <<讓出三尺又何妨>> 千里家書只為墻,讓出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清朝有一位安徽籍的宰相,名叫張英。一天,他收到一封家書,說家里因蓋房子與鄰居為地皮鬧起了糾紛,讓張英出面說句話。張英讀過家書之后,沉思了片刻,寫了一封回信,信中寫道:“千里家書只為墻,讓出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奔胰丝戳诵藕螅钍軉l(fā)和教育,于是主動將院墻向后移了三尺。鄰居見狀后,也隨之將院墻向后移了三尺。這樣一來,兩家院墻之間便空出了一個六尺寬的空道,人稱“六尺巷”。 <<千里寄書只為墻 >> 千里寄書只為墻,不禁使我笑斷腸, 你仁我義結臨近,讓出一墻有何妨! 這是多年韶關籍宰相張九齡給家里的回信,意思就是張九齡家的鄰居和張九齡家爭一條墻的地方,張九齡家里不服氣,一個堂堂宰相家的墻還居然被人霸占,要張九齡回家處理,張九齡回信是讓出一墻給鄰居,對比當代官方真是莫大諷刺! 【六尺巷簡介】 六尺巷位于安徽桐城。 以下為《讓人三尺又何妨——安徽桐城“六尺巷”的啟示》原文: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西南一隅,是一條鵝卵石鋪就的全長180米、寬2米的巷道。這條看似尋常的巷子,走完全程也不過四五分鐘,卻有著一段不平常的來歷。 據(jù)史料記載:張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與吳氏鄰,吳氏越用之。家人馳書于都,公批詩于后寄歸,云:“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奔胰说脮斐纷屓?,吳氏感其義,亦退讓三尺,故六尺巷遂以為名焉。這里的張文端公即是清代大學士桐城人張英(清代名臣張廷玉的父親)。清代康熙年間,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宅基的問題上發(fā)生了爭執(zhí),因兩家宅地都是祖上基業(yè),時間又久遠,對于宅界誰也不肯相讓。雙方將官司打到縣衙,又因雙方都是官位顯赫、名門望族,縣官也不敢輕易了斷。于是張家人千里傳書到京城求救。張英收書后批詩一首寄回老家,便是這首膾炙人口的打油詩。張家人豁然開朗,退讓了三尺。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讓出三尺,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子。張英的寬容曠達讓六尺巷的故事被廣泛傳誦,至今依然帶給人不盡的思索與啟示。 修身為先,大度做人。讓人三尺又何妨,失三尺之地,換萬世流芳。張英的謙遜禮讓,不僅成為鄰里之間和睦相處的典范,更是中華民族里仁為美、和諧理念的充分體現(xiàn)。六尺巷雖不足200米,但是文化內涵卻遠非四五分鐘距離所能承載的。幾百年后的今天,當一些人爭長論短、追名逐利、爭權奪勢,在虛假的寒暄中,掩藏勾心斗角和爾虞我詐的時候,六尺巷帶來的是觸及靈魂、發(fā)人深省的人生思索,是在世事紛爭中歸于寧靜與平和的精神凈化。讓一點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張英的其言其行蘊含著中華傳統(tǒng)包容萬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更體現(xiàn)出為官者德治禮序、崇德重禮的文化精華。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這便是一代儒臣風范的體現(xiàn)。 治國輔政,清廉為官。自古至今,人們最注重的就是為官者德才兼?zhèn)?。清朝馬其昶所著的《桐城耆舊傳》中這樣描繪張英:三藩叛亂時,“一時典誥之文,皆出公手”。張英歷任禮部侍郎、兵部侍郎、工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文華殿大學士等職,治國輔政,才學出眾,被世人稱譽。作為封建官吏能將權力用于社稷而不肥一家之私,確實難能可貴。張英身為一朝宰輔,卻不恃權壓鄰,律己從嚴、舍利求義,權不為己所用,身以德服天下,而現(xiàn)今社會一些官員公然違規(guī)違法、以權謀私,置社會的道德法律于不顧,可謂相形見絀。我們黨員領導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既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于律己,又應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要始終心存敬畏、慎獨慎微,才能無愧于心,不辱使命。 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在張英寫給家人的《聰訓齋語》中的《立品篇》中專門有一節(jié)說“能容讓”,其中寫道:“欲行忍讓之道,先須從小事做起?!睆堄⒌闹t遜寬容也在教化后人秉禮處世,清廉為官。據(jù)《桐城縣志》記載,張英次子張廷玉為康熙朝進士,居官五十多年,歷康、雍、乾三朝,官至保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軍機大臣,乾隆朝晉三等伯、加太保。張廷玉長子和次子亦官至內閣學士,四子官拜兵部尚書、贈太子太保。家學淵源,善益子孫。父子宰相為官清正,心系百姓,堪稱典范,應說是得益于張英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得益于淡泊致遠、克己清廉的家風,得益于“六尺巷”。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華民族有著根深蒂固的家國思想、家國情懷,六尺巷的故事彰顯了儒家修身、齊家、仁者愛人的博大內涵,更在為官修德方面,留下了最好的文化傳承遺產。黨員領導干部必須知古鑒今,為政以德,正心修身,講規(guī)矩、守戒律,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今天,吸收傳統(tǒng)文化的充足營養(yǎng),堅持他律和自律相結合,發(fā)揮禮序家規(guī)、鄉(xiāng)規(guī)民約的教化作用,讓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方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