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會穴開始“按掉”頭疼
頸部有一個風池穴,是冬季按摩的“好去處”。
冬季因為受寒,發(fā)生頸項強痛、落枕的人并不少,而按摩風池穴正好可以改善這些癥狀,它還對落枕、頭痛眩暈、失眠健忘、高血壓、眼睛疲勞、耳鳴、口眼歪斜有一定療效。
名稱:風池穴
位置:后頸部,后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于耳垂齊平。
作用:祛風解表、平肝熄風、清熱明目、健腦通絡。
方法:雙手十指自然張開,緊貼枕后部,以兩手的大拇指按壓雙側風池穴,用力上下推壓,稍感酸脹,每次按壓不少于32下,對于預防、治療感冒很有益;用拇指指腹或食指、中指兩指并攏,用力環(huán)行揉按風池穴,可緩解頸肩痛。
小貼士:風府、肩井穴也不錯。但肩井穴孕婦禁用。
冬季是一個寒冷的季節(jié),我們可能要面臨多重健康問題;從中醫(yī)的角度來說,冬季在養(yǎng)生上也格外有講究,所謂“秋收冬藏”是也。其實在我們人體上,也有一幅“穴位按摩圖”,在冬季,你只要順著這幅圖按下來,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fā)期,而鼻腔是呼吸道的第一道屏障。迎香穴的保健作用是雙向的,它既可以對付鼻涕過多的情況,也可以疏通鼻塞,它甚至還能對付小兒冬季常見的鼻出血。
名稱:迎香穴
位置:鼻翼旁開約一厘米皺紋中。
作用:可改善鼻塞、多涕、嗅能減退、顏面神經麻痹。
方法:可以用兩指同時按揉或輕輕左右推移迎香穴,如果只是鼻塞,一般10-20次就有效。如果是孩子,父母可以用右手食、中二指按揉。
小貼士:風池穴也可以對鼻腔起到保健作用,主要是祛風散寒。
頭部:百會穴上提陽氣
頭痛是很常見的問題,其原因復雜,可能是失眠、神經緊張所致,可能是鼻炎、睡眠不足,也可能是感冒發(fā)燒或者腫瘤所致。從中醫(yī)角度來說,還包括風寒、風熱之分。
在冬季,因為感受了風寒引起的頭疼,屬于風寒侵襲而致,這也是冬季最常見的情況。很多時候,我們在外面會覺得被風吹得頭疼,如果體弱點更可能因為感受風寒引發(fā)頭痛。
在此時,百會穴就是一個很好的穴位。它既是長壽穴又是保健穴,可以激發(fā)和增加體內的陽氣,調節(jié)心、腦血管系統(tǒng)功能;百會穴與腦密切聯(lián)系,是調節(jié)大腦功能的要穴。頭部是諸陽之會,百脈之宗,而百會穴則是各經脈氣會聚之處。穴性屬陽,又于陽中寓陰,所以能夠通達陰陽脈絡,連貫周身經穴,對于調節(jié)機體的陰陽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
名稱:百會穴
位置:頭頂的正中線和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也就是頭頂的正中心。
作用:醒腦開竅、安神定志、升陽舉陷。
方法:每日按摩100次。
小貼士:除了百會穴外,印堂和太陽穴也對于頭痛有很好輔助治療效果。其中印堂可安神寧志,對失眠頭痛有益;太陽穴則對偏頭痛患者有改善效果。
腹部:關元給你補充陽氣
許多人覺得冬季手腳容易冰冷,全身缺乏暖氣,此時關元穴就派上用場了。
關元穴可以起到溫補的效果,對于虛證、亞健康體質的人都不錯?,F在外面經常有人問,冬季能不能艾灸關元穴?對此我們也可以做個解釋:冬季是可以艾灸關元穴的,不過和自我保健用途的按摩不同,針灸、艾灸等方法,更需要由專業(yè)醫(yī)生進行,或者在咨詢專業(yè)醫(yī)生后才能采取。
名稱:關元穴
位置:肚臍眼下3寸。
作用:補充陽氣、適用虛證。
方法:輕揉即可。
小貼士:腹部還有神闕、氣海、三陰交(適合痛經、氣血不足)、天樞(適合便秘)、大橫等。但腹部穴位孕婦全部禁用。
三九灸:防病正當時
“三九灸”是依據中醫(yī)“秋冬養(yǎng)陰,夏病冬治”和“治未病”的理論,順應四時氣候特點,內病外治的針灸特色治療。冬季是人體多個系統(tǒng)疾病的好發(fā)之時,立冬之后,天氣漸寒,陽氣斂藏,氣血不暢,皮膚干燥,毛孔閉塞,易患多種疾病。此時在特定的穴位上施用各種方式的灸療,同時配合辛溫中藥貼敷,可以溫陽益氣,益肺健脾,補腎散寒,通經活絡、活血逐痰,使人體陽氣更加充沛,氣血更加充實,從而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抑制過敏狀態(tài),具有治病、強身雙重功效。
“三九灸”,主要通過腹部的神闕灸法(即臍療),在臍部運用圍針針法加灸罐灸、隔姜灸、隔鹽灸、隔藥餅灸等不同灸治方法,治療后再在相應穴位上貼敷溫陽益氣的中藥,以調節(jié)人體的經脈氣血,調整全身臟腑組織器官功能,達到治病防病效果。
“三九灸”主要適用于三類人群。一是治已病,主要治療冬季常見慢性??;二是治未病,重點調治亞健康狀態(tài),可調整亞健康狀態(tài)如慢性疲勞綜合征;三是強身健體,通過“三九灸”來提高人體抵抗力(正氣),可提高人體抵抗力,改善患者怕冷、容易感冒、手腳冰冷等癥狀,對夏季已做過“三伏貼”的患者,有鞏固和加強療效的作用。
“三九灸”的治療時間從冬至開始,一般每周一到兩次,十次為一療程,等到了三九、四九最寒冷時再進行加強治療,防病治病效果將更為顯著。
下肢:涌泉是高血壓的福音
在腿部的三陰交穴有通絡活血的作用,對于冬季好發(fā)的關節(jié)炎患者很有益。而我們熟悉的足底涌泉穴,則是高血壓患者的福音,對失眠患者也有很好的效果。
高血壓患者如果灸足底的涌泉穴來調節(jié),可以使腎陰和腎陽同時旺盛,從而抑制高血壓引起的上亢的陽氣。不過灸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溫熱感、酸脹感。而按摩柔和,更適合自我保健。
名稱:涌泉穴
位置:足掌中心中上三分之一處
作用:引火歸源,起收斂、聚集、排除邪氣的作用,對于治療高血壓有特效,是最常見的保健穴位。
方法:可輕揉,也可以嘗試鵝卵石足底按摩,或者足浴。不過力度不宜過大。
小貼士:膝眼、血海、足三里等都是不錯的穴位,三陰交可以通絡活血。
腰部:找準腰部最痛的點
腰部的按摩穴位有點微妙:它有點居無定所,具體來說,你只要找準腰部最酸、最痛那點就OK。這個點也叫做“阿是穴”。中醫(yī)認為,阿是穴通過經絡系統(tǒng)與臟腑組織相聯(lián)系,是治病的最佳刺激點。
名稱:阿是穴
位置:哪里最痛就是哪里。
作用:往往是相關疾病的反映點,所以格外對癥。
方法:輕輕按揉。
小貼士:腰眼,也就是腰部的生理漩渦,也是很好的按摩點。另外,由于腎虛引起的腰痛可以試試兩側腰骶部和委中穴。另外,腰部穴位同樣孕婦忌用。
(本文來源:南京龍虎網-金陵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