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修辭方法
小學階段常用的修辭方法包括:比喻、擬人、夸張、排比、設(shè)問、反問等。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間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事物來說明另一事物的方法。運用比喻這一方法,可以在描繪一事物時,使語言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
一般情況下,比喻包括三部分:被比喻的事物,叫做本體;作比方的事物,叫做喻體;聯(lián)系本體和喻體的詞語叫比喻詞。
最常用的比喻詞是“像、好像、仿佛、好比、如、似、像……似的、如同、宛如、猶如”等等。例如:
(1)一道美麗的彩虹橫跨在空中,好像在天上搭起了一座長長的、彎彎的彩橋。
(2)太陽像個紅球。
?。?)露似真珠月似弓。
?。?)立交橋的四周有綠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圖案的花壇。
?。?)走進外洞,仿佛到了個大會堂,周圍是石壁,頭上是高高的石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
?。?)海水滿盈盈的,在夕陽下,浪濤像頑皮的小孩似的跳躍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以上這七個句子都是比喻,本體分別是“美麗的彩虹、太陽、露、月、草坪、外洞、浪濤、沙、月、”,喻體分別是“彩橋、紅球、真珠、弓、綠毯、大會堂、頑皮的小孩、雪、鉤、”,比喻詞分別是“好像、像、似、似的、仿佛、像……似的、如”。
比喻用得好,可以使語言生動形象,還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淺顯地、具體地表達出來。
運用比喻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感情要鮮明。例如:
?。?)炕沿上坐著的那個鬼子軍官,兩眼紅紅的,像剛吃過死人的野狗。
(2)他長著一副微黑透紅的臉膛,稍高的個兒,站在那兒,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紅高粱那樣淳樸可愛。(《誰是最可愛的人》)
例(1)寫的是鬼子軍官,例(2)寫的是我們的戰(zhàn)士,一恨一愛,感情鮮明。
第二,本體和喻體必須是不同類的事物,但是二者之間必須有相似點。例如:
小寶快活得好像雪天的小狗。
小寶和小狗當然不同類,但卻有相同點:快活極了。
第三,做比喻的事物要具體,為人所熟知,運用比喻時要力求在構(gòu)思上創(chuàng)新。例如:
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渴睡人的眼”是人們所熟知的,用來形容昏暗、微弱的燈光,十分巧妙。
(二)擬人
1、擬人的概念
擬人就是把人的特征賦予事物,讓事物像人一樣活動,有思想,有感情,能說話。擬人有兩種類型:
(1)把事物當做人來描寫。例如:
?、偬鞜崃?,小樹給爺爺撐開綠傘。(“撐開綠傘”是以人的動作來寫小樹)
?、谟曷犃舜蠹业臓幷摚碌酶鼩g了。(“聽了大家的爭論”是以人的動作來寫雨)
?、埒B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zhuǎn)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加點詞是以人的感情、行為來寫鳥)
(2)讓人直接同事物說話。例如:
??!遵義,光榮的山城,
我要盡情把你贊頌—
當年,革命面臨歷史的岔路口,
是你,目送黨奔向新的路程……
2、擬人的作用
運用擬人,不僅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使沒有生命的東西活起來,而且能使語言鮮明、形象、生動。一個好的擬人句,一方面能夠反映事物的特點,一方面能夠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3、課本中常見的擬人句舉例
?。?)我坐在沙灘上玩耍,浪花看見了,邁著輕輕的步子,悄悄地搔癢了我的小腳丫。(“邁著輕輕的步子,悄悄地搔癢了我的小腳丫”是以人的行為和活動來寫浪花,突出浪花的調(diào)皮)
?。?)一粒種子睡在泥土里,他醒過來,覺得很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睡、醒、覺得、把身子挺一挺”都是用人的動作、行為、心理來寫種子)
?。?)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是把人的動作、形象賦予了太陽)
?。?)每隔幾秒鐘,從窗口就飛快地閃過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閃過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是把人的形象賦予了白楊樹)
?。?)田野里,小蟲為他演奏;果園里,麻雀為他歌唱。(“演奏、歌唱”都是把人的動作賦予了小蟲和麻雀)
?。?)它這樣淘氣地陪伴我;天色暗下來,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喚中,飛回籠子,扭動滾圓的身子,擠開那些綠葉鉆進去。
?。?)天空撒滿了快活地眨著眼睛的星星……(這句話是以人的動作來寫星星,使星星變得調(diào)皮而有活力)
?。?)這會兒,太陽的臉上開始泛出微紅;輕輕地,如紗一般。不一會兒,那紅色變深了,成了小姑娘臉上害羞的紅云了。(句中,將微紅的太陽與小姑娘臉上害羞的紅云有機的結(jié)合在一起。)
(三)夸張
夸張是在表現(xiàn)對事物有突出的異乎尋常的感覺時運用的。它能增強語意的力量,使好的顯得更好,壞的顯得更壞,大的顯得更大,小的顯得更小,從而啟發(fā)讀者或聽者的想像力。
夸張雖然是對某一事物進行擴大或縮小的描述,但不是無原則地夸大或縮小,它和說大話、說假話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它是藝術(shù)地擴大或縮小,要有藝術(shù)性。例如: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高百尺”和“摘星辰”是藝術(shù)地夸張了樓的高。)
?。?)我們的“大蜻蜓”仿佛比飛機飛得還高呢?。ā氨蕊w機飛得還高呢!”藝術(shù)地夸張了風箏飛得很高)
(3)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三千尺”“落九天”是夸張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觀、氣勢磅礴。)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用夸張的手法極力描繪一幅漫天飛雪,人禽罕至,孤舟獨釣的圖畫。)
?。?)我端起搪瓷碗,覺得這個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這個碗有千斤重”是夸大的手法,極力表現(xiàn)我當時沉痛的心情。)
?。?)到后來,每一聲炮響,全場就響起一陣轟雷似的掌聲。(“轟雷似的掌聲”是夸張會場上掌聲的熱烈。)
(7)會議室里靜得連一根針落地都聽得到。(這是為了夸大會議室的靜。)
運用夸張應注意的問題:
?。?)要以客觀實際為基礎(chǔ),從真情實感出發(fā),用得合乎情理,合乎分寸,這是運用夸張的一條重要原則,不遵守這條原則,就會導致浮夸。
?。?)要明確、顯豁,不要使人誤認為是事實。比如,“聽你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是明顯的夸張;如果說“聽你一席話,勝讀一天書”,這就很難說是夸張還是事實。
(3)要注意文體的要求,不能什么時候、什么場合都用夸張。在說明情況、描述事實的科學性文章里,是不宜用夸張的。比如唐代詩人李白的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這是很好的夸張,表達了詩人對事物的感受,但在地理課上就不能這樣說,一定要準確地說明黃河是從什么地方發(fā)源的。
(四)排比
排比,是把三個或三個以上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詞組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來表達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借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一種修辭方法。
運用排比的句子叫排比句。恰當?shù)剡\用排比,可以增添語言的節(jié)奏感、旋律美,有力渲染藝術(shù)形象,充分抒發(fā)思想感情,可以使句子節(jié)奏鮮明、氣勢磅礴,使情感的表達有痛快淋漓之感。例如:
?。?)北京的高樓越蓋越多;北京的公園越修越美麗;北京的交通越來越方便。(用“北京的……越……越”構(gòu)成排比句,突出了北京的發(fā)展越來越快)
(2)它們一叢一叢,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扇面,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樹枝。(四個“有的像……”構(gòu)成了一個排比,使珊瑚更具體、更形象、更生動)
?。?)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的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四個“對待……要像……”構(gòu)成了一個大排比,把雷鋒同志對待不同事物的不同情感真實具體地再現(xiàn)出來)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三個句子字數(shù)接近,結(jié)構(gòu)相同,這個大排比真切地歌頌了漓江水的純潔無瑕,表達了作者對漓江的無限熱愛之情。)
?。?)一路迎著溪流。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diào)子。(以“時而”構(gòu)成排比來形象地描寫出溪流隨著山勢變化而變化的動態(tài)。)
(6)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為了突出海上的夜的可愛,使用了三個排比句,使人感到海上的夜不是孤獨寂寞的。)
(7)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jīng)過無線電廣播,傳到長城內(nèi)外,傳到天山南北,傳到白山黑水之間,傳到大河長江之南,使全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四個“傳到……”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億萬人民的共同心愿。)
(8)太陽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燦爛的紅霞在天邊,在山頭,在樹梢。(幾個“在……”把夕陽西下后依然霞光燦爛的情形具體化了。)
?。?)有的不斷地冒泡,均勻的小氣泡連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隨著水流搖曳。有的要隔一會兒才冒出十來個氣泡,只見氣泡輕快地往上躥,好像你追我趕似的。有的半天冒出一個氣泡,那些氣泡比較大,大多扁扁的,一邊往上升一邊搖晃,碰著水面就碎了。(三個“有的……”把水泡的大小、形狀、多樣性寫得具體形象了。)
(10)飛機在空中靈活地做著各種動作:時而盤旋上升,時而俯沖下降,時而翻著跟頭,時而側(cè)身飛行……(四個“時而……”具體地寫出了飛機的各種動作。)
運用排比應注意以下兩點:第一,要注意各句間的關(guān)系,如時間先后、范圍大小、程度輕重,加以合理安排。第二,要有真情實感,不要拼湊詞句,牽強附會。
(五)反問
反問,是用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或者加重語氣和進行強調(diào)的一種修辭方法。
反問句的特點是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問話之中。恰當?shù)剡\用反問的修辭方法,比直接說出答案,更鮮明有力,感情更強烈。例如:
?。?)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這句話暗含的答案是“這是偉大的奇觀”。強調(diào)了語意,加重了語氣,感情表達得更強烈。)
?。?)十萬枝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這句話暗含的答案是“十萬枝箭三天造不成”。強調(diào)了語意,加重了語氣。)
?。?)有哪個大力士能把它們一只一只撈起來呢?(這句話暗含的答案是“沒有哪個大力士能把那么笨重的鐵牛一只一只撈起來”。強調(diào)了語意,加強了語氣。)
(4)人,從小到大,哪一個沒有挨過母親的巴掌呢?難道做兒女的能因此記恨?(這句話暗含的答案是“所有人都挨過母親的巴掌,做兒女的都不能記恨母親”。連用反問,掀起波瀾,感情更為強烈。)
?。?)這么遠,箭哪能射得到呢?(這句話暗含的答案是“這么遠,箭是射不到的”。強調(diào)了語意,加重了語氣。)
?。?)咱們不是早就分好工了嗎?(這句話暗含的答案是“咱們早就分好工了”。強調(diào)了肯定的語氣。)
(7)不勞動,連棵花也養(yǎng)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這句話暗含的答案是“不勞動,連棵花也養(yǎng)不活,這是真理”。強調(diào)了“不勞動連棵花也養(yǎng)不活”這一感慨。)
?。?)雖然天山這時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時繁花無邊的天山呢?(用反問語氣強調(diào)對天山美景的贊美,充分表達內(nèi)心喜愛之情。)
?。?)你不覺得我們的戰(zhàn)士是可愛的嗎?(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暗含著“你會覺得我們的戰(zhàn)士是可愛的”。)
?。?0)這是鬧著玩的嗎?(用反問的語氣表達“這不是鬧著玩的”,會加強語氣,強調(diào)語意。)
反問可以表達復雜、強烈的情感,雖有力,但不可亂用。
(六)設(shè)問
設(shè)問也叫設(shè)疑、提問。是為了突出強調(diào)、啟發(fā)引導或抒發(fā)感情而有意提問的一種修辭方法。設(shè)問是根據(jù)需要提出問題后隨后作答,即自問自答,也可以自問不答,引導讀者深人探討,實際上在文中已做了回答。例如:
?。?)海底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以設(shè)問突出強調(diào)了海底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從而糾正人們的誤解。)
?。?)是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并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以設(shè)問突出強調(diào)了小船的小。)
?。?)從什么時候起,她就有了這個針線包呢?從延安的窯洞里,從重慶的紅巖村,也可能從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路上。(以自問自答來突出針線包伴隨鄧奶奶的時間很久,以引起重視。)
(4)鯨的身子這么大,它們吃什么呢?須鯨主要吃蝦和小魚……齒鯨主要吃大魚和海獸……(這一設(shè)問主要突出強調(diào)了鯨的食物,以突出鯨的身體的龐大。)
設(shè)問能夠引起人的注意,啟發(fā)思考,加深理解,并能使論點突出,增加文章的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