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傷寒中風(fēng),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fù)與柴胡
湯,必蒸蒸而振,卻復(fù)發(fā)熱汗出而解。
102.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方五十二。(用前第五十一方。)
103.太陽病,過經(jīng)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
(一云嘔止小安。)郁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方五十三。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洗,半升) 生姜(切,五兩) 枳實(炙,四枚)
大棗(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
不為大柴胡湯。
104.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fā)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
者,知醫(y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
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方五十四。
柴胡(二兩十六銖) 黃芩(一兩) 人參(一兩) 甘草(炙,一兩) 生姜(切,一兩) 半夏
(二十銖,本云,五枚,洗。) 大棗(擘,四枚) 芒硝(二兩)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nèi)芒硝,更煮微沸,分溫再服;不解更作。(臣億等謹按金匱玉函,方中無
芒硝。別一方云,以水七升,下芒硝二合、大黃四兩、桑螵蛸五枚,煮取一升
半,服五合,微下即愈。本云,柴胡再服,以解其外,余二升,加芒硝、大黃、桑螵蛸也。)
105.傷寒十三日,過經(jīng),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盒飯硬,而反下利,脈調(diào)和者。
知醫(y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nèi)實也,調(diào)胃承氣湯主之。方五十五。
(用前第三十三方。)
106.太陽病不解,熱結(jié)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
但少腹急結(jié)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方五十六。(后云,解外宜桂枝湯。)
桃仁(去皮尖,五十個) 大黃(四兩) 桂枝(去皮,二兩) 甘草(炙,二兩) 芒硝(二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nèi)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
107.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zhuǎn)側(cè)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方五十七。
柴胡(四兩) 龍骨 黃芩 生姜(切) 鉛丹 人參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兩半) 半夏
(洗,二合半) 大黃(二兩) 牡蠣(熬,一兩半) 大棗(擘,六枚)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nèi)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兩沸,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柴胡湯,
今加龍骨等。
108.傷寒,腹?jié)M、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方五十八。
109.傷寒發(fā)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
刺期門。方五十九。
110.太陽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一作二日內(nèi)燒瓦熨背大汗出,火氣入胃。)胃
中水竭,躁煩必發(fā)譫語;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故其汗
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fēng)、大便硬,小盒飯數(shù),而反不數(shù)及不多;大便已,頭
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zé)?,谷氣下流故也?BR>111.太陽病中風(fēng),以火劫發(fā)汗。邪風(fēng)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fā)黃。陽盛則欲
衄,陰虛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jié)M、微喘,口干、咽爛,或不大便,久
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112.傷寒脈浮,醫(y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方六十。
桂枝(去皮,三兩) 甘草(炙,二兩) 生姜(切,三兩)
大棗(擘,十二枚) 牡蠣(熬,五兩) 蜀漆(洗去腥,三兩) 龍骨(四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
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
113.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譫語,弱者發(fā)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
114.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jīng)不解,必清血,名為火邪。
115.脈浮,熱甚,而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
116.微數(shù)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nèi)攻有力,焦骨傷
筋,血難復(fù)也。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
自解者,必當先煩,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
117.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fā)奔豚。氣從少腹上沖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
桂湯,更加桂二兩也。方六十一。
桂枝(去皮,五兩) 芍藥(三兩) 生姜(切,三兩) 甘草(炙,二兩) 大棗(擘,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
升。本云桂枝湯,今加桂滿五兩。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氣也。
118.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方六十二。
桂枝(去皮,一兩) 甘草(炙,二兩) 牡蠣(熬,二兩) 龍骨(二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
119.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
120.太陽病,當惡寒、發(fā)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fā)熱、關(guān)上脈細數(shù)者,以醫(y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
腹中饑、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y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
121.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內(nèi)煩也。
122.病患脈數(shù)。數(shù)為熱,當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fā)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shù)也。數(shù)為客熱,
不能消谷;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123.太陽病,過經(jīng)十余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
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郁郁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diào)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
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湯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調(diào)胃承氣湯。方六十三。(用前第三十三方。)
124.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jié)胸;其人發(fā)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
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jīng),瘀熱在里故也。抵當湯主之。方六十四。
水蛭(熬) 虻蟲(去翅足,熬,各三十個) 桃仁(去皮尖,二十個) 大黃(酒洗,三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
125.太陽病,身黃、脈沉結(jié)、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
湯主之。方六十五。(用前方。)
126.傷寒有熱,少腹?jié)M,應(yīng)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余藥,宜抵當丸,方六十六。
水蛭(熬,二十個) 虻蟲(熬,去翅足,二十個) 桃仁(去皮尖,二十五個) 大黃(三兩)
上四味,搗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 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127.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目錄>
<篇名>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
屬性:128.問曰∶病有結(jié)胸、有臟結(jié),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guān)脈沉,名曰結(jié)胸也。
129.何謂臟結(jié)?答曰∶如結(jié)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guān)脈小細沉緊,名曰臟結(jié)。舌上白苔滑
者,難治。
130.臟結(jié),無陽證,不往來寒熱,(一云,寒而不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131.病發(fā)于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jié)胸;病發(fā)于陰,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也。所以成結(jié)胸者,
以下之太早故也。結(jié)胸者,項亦強,如柔 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方一。
大黃(半斤) 葶藶子(熬,半升) 芒硝(半升) 杏仁(去皮尖,熬黑,半升)
上四味,搗篩二味,內(nèi)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
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禁如藥法。
132.結(jié)胸證,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133.結(jié)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
134.太陽病,脈浮而動數(shù),浮則為風(fēng)、數(shù)則為熱、動則為痛、數(shù)則為虛;頭痛、發(fā)熱、微盜汗出,而反惡
寒者,表未解也。醫(yī)反下之,動數(shù)變遲,膈內(nèi)拒痛,(一云頭痛即眩)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
懊,陽氣內(nèi)陷,心下因硬,則為結(jié)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jié)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
利,身必發(fā)黃。大陷胸湯方二。
大黃(去皮,六兩) 芒硝(一升) 甘遂(一錢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內(nèi)芒硝,煮一兩沸;內(nèi)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135.傷寒六七日,結(jié)胸?zé)釋崳}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方三。(用前第二方。)
136.傷寒十余日,熱結(jié)在里,復(fù)往來寒熱者,與大柴
胡湯;但結(jié)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jié)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方四。(用前第二方。)
大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 枳實(炙,四枚) 生姜(切,五兩)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洗,半升)
大棗(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
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名大柴胡湯。
137.太陽病,重發(fā)汗而復(fù)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一云日晡所發(fā)心胸大煩)
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方五。(用前第二方。)
138.小結(jié)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湯主之。方六。
黃連(一兩) 半夏(洗,半升) 栝蔞實(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滓;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139.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jié),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jié)
胸;未止者,四日復(fù)下之;此作協(xié)熱利也。
140.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一作縱)不結(jié)胸者,此為欲解也;脈浮者,必結(jié)胸;脈緊者,必咽痛;脈
弦者,必兩脅拘急;脈細數(shù)者,頭痛未止;脈沉緊者,必欲嘔;脈沉滑者,協(xié)熱利;脈浮滑者,必下血。
141.病在陽,應(yīng)以汗解之;反以冷水 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
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與五苓散;寒實結(jié)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用前第六方)白散亦
可服。方七。(一云與三物小白散)
文蛤散方∶
文蛤(五兩)
上一味為散,以沸湯和一方寸匕服。湯用五合。
五苓散方∶
豬苓(去黑皮,十八銖) 白術(shù)(十八銖) 澤瀉(一兩六銖)
茯苓(十八銖) 桂枝(去皮,半兩)
上五味為散,更于臼中杵之。白飲和方寸匕服之,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白散方∶
桔梗(三分) 巴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一分) 貝母(三分)
上三味為散,內(nèi)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
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 之
洗之,益令熱劫不得出,當汗而不汗則煩。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
142.太陽與少陽并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jié)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
慎不可發(fā)汗;發(fā)汗則譫語、脈弦,五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方八。
143.婦人中風(fēng),發(fā)熱惡寒,經(jīng)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jié)胸狀,譫語者,
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方九。
144.婦人中風(fēng),七八日續(xù)得寒熱,發(fā)作有時,經(jīng)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jié),故使如瘧狀發(fā)作
有時,小柴胡湯主之。方十。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半夏(洗,半升) 甘草(三兩) 生姜(切,三兩) 大棗(擘,
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145.婦人傷寒,發(fā)熱,經(jīng)水適來,晝?nèi)彰髁?,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
二焦,必自愈。方十一。
146.傷寒六七日,發(fā)熱、微惡寒、肢節(jié)煩痛、微嘔、心下支結(jié)、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方十二。
桂枝(去皮) 黃芩(一兩半) 人參(一兩半) 甘草(炙,一兩) 半夏(洗,二合半) 芍藥
(一兩半) 大棗(擘,六枚) 生姜(切,一兩半) 柴胡(四兩)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本云人參湯,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黃芩,復(fù)如柴胡法。今用人參作半劑。
147.傷寒五六日,已發(fā)汗而復(fù)下之,胸脅滿微結(jié)、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
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湯主之。方十三。
柴胡(半斤) 桂枝(去皮,三兩) 干姜(二兩) 栝蔞根(四兩) 黃芩(三兩) 牡蠣(熬,二兩)
甘草(炙,二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fù)服汗出便愈。
148.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jié),必有表,
復(fù)有里也。脈沉,亦在里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jié),不得復(fù)有外證,悉入在里,此為半在里半在外也。
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shè)不了了者,
得屎而解。方十四。(用前第十方。)
149.傷寒五六日,嘔而發(fā)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fù)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
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fā)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jié)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
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方十五。
半夏(洗,半升) 黃芩 干姜 人參 甘草(炙,各三兩) 黃連(一兩) 大棗(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須大陷胸湯者,方用前第
二法。(一方用半夏一升。)
150.太陽、少陽并病,而反下之,成結(jié)胸;心下硬,
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
151.脈浮而緊,而復(fù)下之,緊反入里,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
152.太陽中風(fēng),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發(fā)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
痛、干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主之。方十六。
芫花(熬) 甘遂 大戟
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內(nèi)藥末。強人服
一錢匕,羸人服半錢,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后,糜粥自養(yǎng)。
153.太陽病,醫(yī)發(fā)汗,遂發(fā)熱、惡寒;因復(fù)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虛,陰陽氣并竭,無陽則陰獨。復(fù)加燒
針,因胸?zé)?、面色青黃、膚 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
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guān)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方十七。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
分溫再服。(臣億等看詳大黃黃連瀉心湯,諸本皆二味;又后附子瀉心湯,用大黃、黃連、黃芩、附子,恐是
前方中亦有黃芩,后但加附子也。故后云附子瀉心湯,本云加附子也。)
155.心下痞,而復(fù)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方十八。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黃芩(一兩) 附子(炮,去皮破,別煮取汁,一枚)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內(nèi)附子汁,分溫再服。
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方十九。
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用前第七證方。)
157.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姜瀉心
湯主之。方二十。
生姜(切,四兩) 甘草(炙,三兩) 人參(三兩) 干姜(一兩) 黃芩(三兩) 半夏(洗,半升)
黃連(一兩) 大棗(擘,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附子瀉心湯,本云加附
子,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同體別名耳。生姜瀉心湯,本云理中人參黃芩湯,去桂枝、術(shù),加黃
連,并瀉肝法。
158.傷寒中風(fēng),醫(y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shù)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干嘔心煩不得安。
醫(y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fù)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jié)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方二十一。
甘草(炙,四兩) 黃芩(三兩) 干姜(三兩) 半夏(洗,半升) 大棗(擘,十二枚) 黃連(一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升,日三服。(臣億等謹按上生姜瀉心湯法,
本云理中人參黃芩湯,今詳瀉心以療痞。痞氣因發(fā)陰而生,是半夏、生姜、甘草瀉心三方,皆本于理中也,
其方必各有人參,今甘草瀉心中無者,脫落之也。又按千金并外臺秘要治傷寒 食,用此方,皆有人參,知
脫落無疑。)
159.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fù)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y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
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糧湯主之。復(fù)不止者,當利其小便。赤石脂禹余糧湯。方二十二。
赤石脂(碎,一斤) 太一禹余糧(碎,一斤)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
服。
160.傷寒吐下后,發(fā)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沖咽喉、眩冒、經(jīng)脈動惕者,久
而成痿。
161.傷寒發(fā)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復(fù)代赭湯主之。方二十三。
旋復(fù)花(三兩) 人參(二兩) 生姜(五兩) 代赭(一兩) 甘草(炙,三兩) 半夏(洗,半升)
大棗(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16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方二十四。
麻黃(四兩) 杏仁(去皮尖,五十個) 甘草(炙,二兩) 石膏(碎,綿裹,半斤)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白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黃耳 。
163.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shù)下之,遂協(xié)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
方二十五。
桂枝(別切,四兩) 甘草(炙,四兩) 白術(shù)(三兩) 人參(三兩) 干姜(三兩)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內(nèi)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164.傷寒大下后復(fù)發(fā)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
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方二十六。(瀉心湯用前第十七方。)
165.傷寒發(fā)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方二十七。(用前第四方。)
166.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喉咽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
之,宜瓜蒂散。方二十八。
瓜蒂(熬黃,一分) 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
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
167.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臟結(jié),死。方二十九。
168.傷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熱結(jié)在里,表里俱熱,時時惡風(fēng)、大渴、舌上干燥而煩、欲飲水數(shù)升
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方三十。
知母(六兩) 石膏(碎,一斤) 甘草(炙,二兩) 人參(二兩) 粳米(六合)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
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凜冷,亦不可與服之,與之則嘔利而腹痛。諸亡血虛家,亦不可與,得之則腹
痛利者,但可溫之,當愈。
169.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方三十一。(用前方。)
170.傷寒脈浮、發(fā)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方三
十二。(用前方。)
171.太陽、少陽并病,心下硬、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方三十三。
172.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方三十四。
黃芩湯方∶
黃芩(三兩) 芍藥(二兩) 甘草(炙,二兩) 大棗(擘,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黃芩加半夏生姜湯方∶
黃芩(三兩) 芍藥(二兩) 甘草(炙,二兩) 大棗(擘,十二枚) 半夏(洗,半升) 生姜(切,
一兩半,一方三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173.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方三十五。
黃連(三兩) 甘草(炙,三兩) 干姜(三兩) 桂枝(去皮,三兩) 人參(二兩) 半夏(洗,半升)
大棗(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晝?nèi)苟?。疑非仲景方?BR>174.傷寒八九日,風(fēng)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zhuǎn)側(cè),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
其人大便硬,(一云臍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術(shù)湯主之。方三十六。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去皮,四兩) 附子(炮,去皮,破,三枚) 生姜(切,三兩) 大棗(擘,十二枚) 甘草
(炙,二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去桂加白術(shù)湯方∶
附子(炮,去皮,破,三枚) 白術(shù)(四兩) 生姜(切,三兩) 甘草(炙,二兩) 大棗(擘,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許復(fù)服之;三服都
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附子、術(shù),并走皮內(nèi),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耳。法當加桂四兩。此本
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當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虛弱
家及產(chǎn)婦,宜減服之。
175.風(fēng)濕相搏,骨節(jié)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fēng)不欲去衣,
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方三十七。
甘草(炙,二兩) 附子(炮,去皮,破,二枚) 白術(shù)(二兩) 桂枝(去皮,四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止復(fù)煩者,
將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為始。
176.傷寒脈浮滑,此以表有熱、里有寒,白虎湯主之。方三十八。
知母(六兩) 石膏(碎,一斤) 甘草(炙,二兩)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臣億等謹按前篇云∶熱結(jié)在里,表里俱熱者,白虎
湯主之,又云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此云脈浮滑,表有熱、里有寒者,必表里字差矣。又陽明一證云∶
脈浮遲,表熱里寒,四逆湯主之。又少陰一證云∶里寒外熱,通脈四逆湯主之。以此表里自差明
矣。千金翼云∶白通湯。非也。)
177.傷寒脈結(jié)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方三十九。
甘草(炙,四兩) 生姜(切,三兩) 人參(二兩) 生地黃(一斤) 桂枝(去皮,三兩) 阿膠
(二兩) 麥門冬(去心,半升) 麻仁(半升) 大棗(擘,三十枚)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nèi)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復(fù)
脈湯。
178.脈按之來緩,時一止復(fù)來者,名曰結(jié)。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shù),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jié),陰也;
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fù)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目錄>
<篇名>辨陽明病脈證并治
屬性:179.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一云絡(luò))是也;
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fā)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
180.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一作寒)是也。
181.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fā)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轉(zhuǎn)屬陽明。
不更衣,內(nèi)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
182.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183.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fā)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汗出而惡熱也。
184.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主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fù)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
為陽明病也。
185.本太陽,初得病時,發(fā)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zhuǎn)屬陽明也。傷寒發(fā)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
然者,是轉(zhuǎn)屬陽明也。
186.傷寒三日,陽明脈大。
187.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陰。
太陰者,身當發(fā)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fā)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陽明病也。
188.傷寒轉(zhuǎn)系陽明者,其人 然微汗出也。
189.陽明中風(fēng),口苦、咽干、腹?jié)M、微喘、發(fā)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jié)M小便難也。
190.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fēng);不能食,名中寒。
191.陽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 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
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別故也。
192.陽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diào),其人骨節(jié)疼,翕翕如有熱狀,奄然發(fā)狂, 然汗出而解
者,此水不勝谷氣,與汗共并,脈緊則愈。
193.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
194.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攻其熱必噦。
195.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谷癉,雖下之,腹?jié)M如故。所以然者,
脈遲故也。
196.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
者,此以久虛故也。
197.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咳、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
(一云冬陽明。)
198.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一云冬陽明)
199.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者,身必發(fā)黃。
200.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發(f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