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膽囊炎

 求實求是 2012-01-26

膽囊炎

原因

  1膽道感染:膽道感染可引起膽囊發(fā)炎。
  2.情緒失調(diào):可導致膽汁的排泄受阻引發(fā)膽囊炎。
  3.飲食:日常飲食要有節(jié)制,切忌暴飲暴食。少吃高脂肪和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并注意飲食衛(wèi)生。
  4.腸道寄生蟲?。罕热缁紫x鉆入膽道可引起膽道發(fā)炎。其殘體和卵可成為結石的“核心”。
病因

(一)膽囊炎的病因

1.梗阻因素 是由于膽囊管或膽囊頸的機械性阻塞,膽囊即膨脹,充滿濃縮的膽汁,其中高濃度的膽鹽即有強烈的致炎作用,形成早期化學性炎癥,以后繼發(fā)細菌感染,造成膽囊化膿性感染,以結石造成者居多,較大結石不易完全梗阻,主要為機械刺激,呈現(xiàn)慢性炎癥。有時膽囊管過長、扭曲、粘連壓迫和纖維化等亦是不可忽視的梗阻因素。少數(shù)情況可能有蛔蟲竄入膽管膽囊,除造成機械刺激外,隨之帶入致病菌,引起感染。也可因膽囊、Oddi括約肌功能障礙、運動功能失調(diào)等,均能引起膽道排空障礙、膽汁滯留,使膽囊受化學刺激和細菌感染成為可能。

2.感染因素 全身感染或局部病灶之病菌經(jīng)血行、淋巴、膽道、腸道,或鄰近器官炎癥擴散等途徑侵入,寄生蟲的侵入及其帶入的細菌等均是造成膽囊炎的重要原因。常見的致病菌主要為大腸桿菌,其他有鏈球菌、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產(chǎn)氣桿菌、綠膿桿菌等,有時可有產(chǎn)氣莢膜桿菌,形成氣性膽囊炎。

3.化學性因素 膽汁潴留于膽囊,其中高濃度的膽鹽,或胰液返流進入膽囊,具有活性的胰酶,均可刺激膽囊壁發(fā)生明顯炎癥變化。在一些嚴重脫水者,膽汁中膽鹽濃度升高,亦可引起急性膽囊炎。

4.其他因素 如血管因素,由于嚴重創(chuàng)傷、燒傷、休克、多發(fā)骨折、大手術后等因血容量不足、血管痙攣,血流緩慢,使膽囊動脈血栓形成,致膽囊缺血壞死,甚至穿孔;有時食物過敏、糖尿病、結節(jié)性動脈周圍炎、惡性貧血等,均與膽囊炎發(fā)病有關。

(二)膽石形成原因 迄今仍未完全明確,可能為一綜合因素。

1.膽囊結石成因

(1)代謝因素 正常膽囊膽汁中膽鹽、卵磷脂、膽固醇按比例共存于一穩(wěn)定的膠態(tài)離子團中。一般膽固醇與膽鹽之比為1∶20~1∶30之間,如某些代謝原因造成膽鹽、卵磷脂減少,或膽固醇量增加,當其比例低于1∶13以下時,膽固醇便沉淀析出,經(jīng)聚合就形成較大結石。如妊娠后期、老年者,血內(nèi)膽固醇含量明顯增高,故多次妊娠者與老年人易患此病。又如肝功受損者,膽酸分泌減少也易形成結石。先天性溶血病人,因長期大量紅細胞破壞,可產(chǎn)生膽色素性結石。

(2)膽系感染 大量文獻記載,從膽石核心中已培養(yǎng)出傷寒桿菌、鏈球菌、魏氏芽胞桿菌、放線菌等,足見細菌感染在結石形成上有著重要作用。細菌感染除引起膽囊炎外,其菌落、脫落上皮細胞等可成為結石的核心,膽囊內(nèi)炎性滲出物的蛋白成分,可成為結石的支架。

(3)其他 如膽汁的瘀滯、膽汁pH過低、維生素A缺乏等,也都是結石形成的原因之一。

2.膽管結石成因

(1)繼發(fā)于膽囊結石 系某些原因膽囊結石下移至膽總管,稱為繼發(fā)性膽管結石。多發(fā)生在結石性膽囊炎病程長、膽囊管擴張、結石較小的病例中。其發(fā)生率為14%。

(2)原發(fā)性膽管結石 可能與膽道感染、膽管狹窄、膽道寄生蟲感染、尤蛔蟲感染有關。當膽道感染時,大腸桿菌產(chǎn)生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很高,可將膽汁中結合膽紅素(直應)水解成游離膽紅素(間應),后者再與膽汁中鈣離子結合成為不溶于水的膽紅素鈣,沉淀后即成為膽色素鈣結石。膽道蛔蟲病所引起的繼發(fā)膽道感染,更易發(fā)生此種結石,這是由于蛔蟲殘體、角皮、蟲卵及其隨之帶入的細菌、炎性產(chǎn)物可成為結石的核心。膽管狹窄勢必影響膽流通暢,造成膽汁滯留,膽色素及膽固醇更易沉淀形成結石。當合并慢性炎癥時,則結石形成過程更為迅速??傊?,膽道的感染、梗阻在結石的形成中,互為因果,相互促進。
概述
膽囊炎與膽石癥是腹部外科常見病。在急腹癥中僅次于急性闌尾炎、腸梗阻而居第三位。如處理得當,治愈率可達85%以上,但仍有部分效果不滿意,值得研究。膽囊炎與膽石癥關系密切,炎癥可促使結石形成,而結石梗阻又可發(fā)生炎癥,二者往往合并存在。在膽囊炎的病例中,90%以上屬結石性的,余者為非結石性膽囊炎,兩者在臨床過程等方面有許多相同之處,晚近由于診斷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B型超聲波檢查用于臨床,二者診斷較過去容易,為減少其內(nèi)容上的重復,故一同敘述之。

從發(fā)病率上看膽囊結石的發(fā)病在20歲以上的人便逐漸增高,女性以45歲左右達到高峰,男性在更年期以后也明顯升高,兒童少見,一般中年以上者多見。女性略多于男性,男女發(fā)病率之比為1∶1.9~3,經(jīng)產(chǎn)婦或肥胖者也多見。原發(fā)性膽管結石者以20~40歲為發(fā)病高峰,青壯年多見,無性別差異。從地域來看,在我國、日本原發(fā)性結石,特別是肝內(nèi)結石發(fā)病率高,我國南方農(nóng)村更為常見,而歐美等西方國家較少見。在膽囊結石方面,我國北方及西北則較南方為多見。另外,有的膽石沒有癥狀即所謂“ 靜止結石”,或很少癥狀,僅在尸檢或在B超檢查時偶然發(fā)現(xiàn),故本病的實際發(fā)病率較臨床為高。 

解剖生理概要:

(一)膽管系統(tǒng) 膽內(nèi)膽管經(jīng)多級匯合成左、右肝管。左肝管長約為1.5cm,右肝管長約為1cm,兩者直徑均約為0.3cm。左、右肝管在肝門處匯合成肝總管,長約3~5cm ,直徑約為0.4~0.6cm,有時來自肝葉(段)的肝膽管可與肝外膽道某處匯合,此即副肝管。術中注意識別。當其與膽囊管匯合即成膽總管,長約7~9cm,直徑約為0.6~0.8cm。正常時壁薄呈天蘭色,在肝十二指腸韌帶右緣,門靜脈右前方,肝動脈右側下行,經(jīng)十二指腸球部后方,胰頭后面的膽總管溝,斜行進入十二指腸第二段后內(nèi)側壁,70%的人在此處與胰管匯合成膨大的壺腹(Vater壺腹),共同開口于十二指腸乳頭,口徑約0.9cm,此匯合處有括約肌圍繞(稱Oddi括約肌)可控制膽汁、胰液的排出(圖2-68)。結石亦常易嵌頓于此。

(二)膽囊 呈梨形長7~9cm,寬2.5~3.5cm,其容積為30~50ml,分為底、體、頸三部。底部游離,體部位于肝臟臟面膽囊床內(nèi),頸部呈囊狀與膽囊管相連,稱哈德門(Hartmann)氏袋,結石常嵌頓于此。膽囊管長2~4cm,直徑約0.3cm ,其內(nèi)有螺旋式粘膜皺襞,稱海士特(Heister)氏瓣,有調(diào)節(jié)膽汁出入作用。膽囊管及其開口處變異較多,手術中應予以注意。膽囊動脈來自右肝動脈,靜脈直接由膽囊床引流入肝內(nèi)門靜脈。

(三)膽囊三角 由膽囊管、肝總管及肝下緣所形成的三角(Calot 三角),其中有膽囊淋巴結、膽囊動脈通過。進行膽囊切除術時,需仔細辯認此三角區(qū)的解剖結構有重要意義。

(四)膽囊和膽管的生理 在正常情況下,肝細胞每日可分泌膽汁600-1000ml 。其中除水分外,主要含有膽鹽、膽色素、膽固醇、卵磷脂、脂肪酸、蛋白質、無機鹽等。膽汁在膽囊內(nèi)可被濃縮4~17倍,供消化時用。膽囊排空受著神經(jīng)與內(nèi)分泌的調(diào)節(jié),膽囊膽管的神經(jīng)來自腹腔神經(jīng)叢的迷走與交感神經(jīng),刺激交感神經(jīng)可抑制膽囊收縮,Oddi氏括約肌收縮;刺激迷走神經(jīng)時膽囊收縮,Oddi 氏括約肌松弛,使膽汁排入腸道。當酸性食物進入十二指腸時,引起小腸粘膜分泌膽囊收縮素(CCK),使膽囊收縮,Oddi氏括約肌則放松協(xié)調(diào)地將膽汁排入腸道。膽汁中的膽鹽可幫助脂肪和脂溶性維生素的消化和吸收。膽鹽的回吸收大部分在回腸,然后再次進入肝臟被利用,形成膽鹽的肝腸循環(huán)。此外膽囊每日可分泌粘液20ml,起到潤滑作用以保護膽道粘膜不致受損。膽囊的存在,可起著調(diào)節(jié)膽道壓力的作用。

膽管仍有蠕動作用,一旦膽囊被切除,膽總管將代償擴張,以代替膽囊部分功能,而無特殊癥狀;如某種原因使膽總管括約肌不能適時開放,致使膽總管積存膽汁而急性膨脹,則可產(chǎn)生膽絞痛,當膽總管內(nèi)壓>40.0kPa(300mmH2O)時,則肝膽汁停止分泌。故膽管起輸送膽汁的作用。

(五)胰腺 胰腺橫位于胃后方的腹膜后間隙中,表面略帶黃色呈小結節(jié)狀的狹長腺體,質柔軟,平第一、二腰椎。長約12.5~15cm,寬3~4cm,厚1.5~2.5cm,重約60~100g。分為頭、頸、體、尾四部。頭部寬大,為十二指腸曲凹面所包繞,其下緣在腸系膜上靜脈右后方形成一溝狀突包繞腸系膜血管。頸部較寬,其深面是腸系膜上靜脈與門靜脈的交界處。頭頸部在脊柱右側。胰體尾部位于脊柱右側,兩者界線不清,與胃大彎、脾門及左腎門毗鄰。脾切除時勿傷及胰尾。胰腺的血供來自胰十二指腸上、下動脈及脾動脈,靜脈與動脈伴行匯入脾靜脈與腸系膜上靜脈。

胰腺具有外分泌和內(nèi)分泌功能。外分泌組織包括腺泡及腺管(主胰管和副胰管),約70%以上的主胰管與膽總管匯合成壺腹,成為膽汁和胰液的“共同通路”開口于十二指腸乳頭。少數(shù)情況下二者分別開口于十二指腸。副胰管開口于主胰管開口上方約2.5cm處。(圖2-69)。


圖2-69 前面觀,位于胰腺前面的器官(胃、橫結腸及其系膜)已經(jīng)移除

胰腺腺泡分泌胰液,每日達1000-2000ml,為無色、無臭、透明的堿性液體。pH值為7.8~8.4,含有多種消化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的酶及各種無機鹽,對食物的消化起主要作用。其分泌也受神經(jīng)、食物、藥物的影響。迷走神經(jīng)興奮時,分泌量增加;阿括品、普魯本辛、顛茄類等抗乙酰膽堿藥物,能抑制其分泌,所以用于急性炎癥時的治療。酸性食物進入十二指腸,可刺激小腸上段粘膜分泌分泌素,使胰液增加,主要是碳酸氫鹽增加,以中和胃酸。食物中含多量氨基酸、脂肪、脂肪酸時,腸壁分泌膽囊收縮素--促胰酶素,使胰液中消化酶含量增加,同時膽囊收縮、Oddi括約肌放松排出膽汁、胰液消化食物。

胰腺的內(nèi)分泌,來源于胰島。由α、β、δ三種細胞組成,其中以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數(shù)最多,約占整個胰島細胞的75%;α細胞次之只占20%,分泌胰高血糖素;δ細胞較少只占5%,可分泌胃泌素。
分類

目前有關膽囊炎、膽石癥尚缺乏統(tǒng)一分類,但依據(jù)病因及臨床表現(xiàn),一般可分為:

(一)膽囊炎方面:

1.急性膽囊炎(結石性與非結石性)多好發(fā)于有結石的膽囊,亦可發(fā)生于膽管結石者、全身或膽道感染、膽道寄生蟲病及創(chuàng)傷、休克等均可引起膽囊的急性化膿性感染。

2.慢性膽囊炎(結石與非結石性)90%以上為結石引起,可能為梗阻因素、理化因素、感染因素、血管因素等引起,也可為急性膽囊炎演變而來,或起病即是慢性過程。

3.結石性膽囊炎 全部病例皆為結石機械刺激與梗阻所引起的膽囊急、慢性炎癥。有時結石并未引起臨床癥狀,即所謂靜止性結石,也包括在此類中。

4.非結石性膽囊炎 系指由于非結石的某些病因所引起的膽囊急、慢性感染,此類病例相對較少,治療效果有時欠滿意。

(二)膽石癥 由于結石所在部位不同而命名有別:

1.膽囊結石多為膽囊的局部病理改變,指結石位于膽囊內(nèi)而言。

2.膽管結石指結石位于膽管系統(tǒng)內(nèi)??蔀槟懩医Y石下降至膽管稱為繼發(fā)性膽管結石,實質是膽囊結石的并發(fā)癥;原發(fā)于膽管系統(tǒng)的色素性結石,膽囊內(nèi)多不含結石,稱為原發(fā)性膽管結石,結石在肝內(nèi)、外膽管中;亦可只在存在于肝內(nèi)膽管,即是肝內(nèi)膽管結石,為原發(fā)性膽管結石的特殊類型。由于結石的存在,變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膽管炎,但臨床中這一點有時被忽略。就其程度而言,又有急性膽管炎和慢性膽管炎之分。 
病理

(一)膽囊的病理改變 根據(jù)膽囊感染、梗阻程度和病程的不同階段,可分為兩種。

1.急性膽囊炎的病理變化 依炎癥程度分為:

(1)單純性膽囊炎 可見膽囊壁充血,粘膜水腫,上皮脫落,白細胞浸潤,膽囊與周圍并無粘連,解剖關系清楚,易于手術操作。屬炎癥早期,可吸收痊愈。

(2)化膿性膽囊炎 膽囊明顯腫大、充血水腫、肥厚,表面可附有纖維素性膿性分泌物,炎癥已波及膽囊各層,多量中性多核細胞浸潤,有片狀出血灶,粘膜發(fā)生潰瘍,膽囊腔內(nèi)充滿膿液,并可隨膽汁流入膽總管,引起Oddi括約肌痙攣,造成膽管炎、膽源性胰腺炎等并發(fā)癥。此時膽囊與周圍粘連嚴重,解剖關系不清,手術難度較大,出血亦多。

(3)壞疽性膽囊炎 膽囊過分腫大,導致膽囊血運障礙,膽囊壁有散在出血、灶性壞死,小膿腫形成,或全層壞死,呈壞疽改變。

(4)膽囊穿孔 在(3)的基礎上,膽囊底或頸部出現(xiàn)穿孔,常在發(fā)病后三天發(fā)生,其發(fā)生率約6~12%,穿孔后可形成彌漫性腹膜炎、膈下感染、內(nèi)或外膽瘺、肝膿腫等,但多被大網(wǎng)膜及周圍臟器包裹,形成膽囊周圍膿腫,呈現(xiàn)局限性腹膜炎征象。此時手術甚為困難,不得不行膽囊造瘺術。

2.慢性膽囊炎的病理變化 常由急性膽囊炎發(fā)展而來,或起病即是慢性過程。經(jīng)多次發(fā)作、或長期慢性炎癥,粘膜遭到破壞,呈息肉樣改變,膽囊壁增厚,纖維化、慢性炎細胞浸潤、肌纖維萎縮、膽囊功能喪失,嚴重者膽囊萎縮變小,膽囊腔縮小、或充滿結石,形成所謂萎縮性膽囊炎。常與周圍組織器官致密粘連,病程長者90%的病例含有結石。若膽囊頸(管)為結石或炎性粘連壓迫引起梗阻,膽汁持久潴留,膽汁原有的膽色素被吸收,代之以膽囊所分泌的粘液,為無色透明的液體,稱為“白膽汁”,膽囊脹大稱為膽囊積液。

(二)膽管的病理改變

1.急性膽管炎的病理變化 結石一旦阻塞膽(肝)總管,膽汁便瘀滯,膽道感染隨之發(fā)生,膽道內(nèi)壓增高、膽管擴張,高壓膽汁自毛細膽管中溢出、返流入血,引起梗阻性黃疸。急性膽管炎時,膽管粘膜充血水腫,膽汁呈膿性,嚴重者管腔積膿,管壁上有多數(shù)潰瘍形成,甚至引起膽道出血。膽囊除少數(shù)病例萎縮外,多顯著增大,且有急性膽囊炎的改變。由于膽汁返流,感染向血流擴散,大量細菌及內(nèi)毒素經(jīng)肝血竇進入血循環(huán),引起全身中毒反應、敗血癥和多器官損害等。

2.慢性膽管炎的病理變化 急性期過后,膽管壁潰瘍?yōu)榘毯坌迯?,纖維組織增生,造成膽管瘢痕性環(huán)狀狹窄。狹窄近端膽管更加擴張,管壁增厚,腔內(nèi)充滿色素性結石。嚴重者擴張的膽管宛如小腸。由于膽管壁缺乏平滑肌纖維,擴張后難以恢復到正常管徑。肝內(nèi)膽管的改變也呈類似變化。長期梗阻性黃疸,腸道內(nèi)缺乏膽鹽,影響脂溶性維生素K等吸收,同時常有肝臟功能受損,凝血酶原合成減少 ,常有凝血機制障礙,有出血傾向。

(三)肝臟的病理變化 急性膽管炎時,膽管內(nèi)膿性膽汁常處于相當高的壓力下,易逆流于肝內(nèi)毛細膽管,大量細菌及內(nèi)毒素滯留于肝內(nèi),部分進入血流,造成肝臟感染,通常彌漫性增大、充血水腫,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壞死,此種壞死可從小葉中心變性到多發(fā)性肉眼可見的肝膿腫(即所謂膽源性肝膿腫)。肝嚴重受損者,可出現(xiàn)肝功能衰竭。慢性病例由于膽管結石引起的反復感染,以致膽管炎性狹窄、近端擴張、結石形成、肝臟瘀膽、灶性壞死、纖維組織增生,最終出現(xiàn)膽汁性肝硬化、乃至門脈高壓癥,甚至發(fā)生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等。如病變累及一側肝臟,則病側萎縮,對側代償增生,肝臟呈不對稱性腫大。

(四)膽石的類型 按其所含成分可分為三類:

1.膽固醇結石 含膽固醇為主,多呈橢圓形(單發(fā)者)或多面形(多發(fā)者),表面平滑或稍呈結節(jié)狀,淡灰色,質硬,剖面呈放射狀線紋,X線平片上不顯影。此種結石多在膽囊內(nèi)。

2.膽色素性結石 以膽紅素為主要成分,多為泥沙樣,質軟而脆,有的如泥團狀,有的如沙粒,為棕黑或棕紅色。大小不等,因含鈣少,X線平片上多不顯影。多在肝內(nèi)、外膽管中。

3.混合性結石 由膽固醇、膽色素和鈣鹽等間隔而成。外形不一,為多面形顆粒,表面光滑,邊緣鈍園,呈深綠或棕色,切面呈環(huán)層狀。因含鈣質較多,在X線平片上有時顯影(即稱陽性結石)。多在膽囊內(nèi)亦可見于膽管中。

五、臨床表現(xiàn) 膽囊炎膽石癥關系密切,臨床表現(xiàn)有其共性,主要如下:

(一)癥狀

1.急性期

(1)急性膽囊炎 ①腹痛:常因飲食不當、飽食或脂餐、過勞或受寒、或某些精神因素所引起,多在夜間突然發(fā)作,上腹或右上腹劇烈絞痛,陣發(fā)性加重,可放射至右肩背部或右肩胛骨下角區(qū)。常伴有惡心嘔吐,病人坐臥不安、大汗淋漓,隨著病情的發(fā)展,腹痛可呈持續(xù)或陣發(fā)性加劇,范圍擴大,甚至呼吸、咳嗽,轉動體位亦可使腹痛加重,說明炎癥已波及到膽管周圍和腹膜。絞痛時可誘發(fā)心絞痛,心電圖也有相應改變,即所謂“膽心綜合征”。②全身表現(xiàn):早期可無發(fā)熱,隨之可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熱,多在38~39℃間,當有化膿性膽囊炎或并發(fā)膽管炎時,可出現(xiàn)寒戰(zhàn)高熱。嚴重者可出現(xiàn)中毒性休克。③消化道癥狀:患者常有惡心、嘔吐、腹脹和食欲下降等,吐物多為胃內(nèi)容物或膽汁。④黃疸:1/3病人因膽囊周圍肝組織及膽管炎、水腫或梗阻,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黃疸。

(2)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亦可具有上述急性膽囊炎的類似癥狀。但主要癥狀是:①腹痛:病人常為突發(fā)性右上腹、上腹脹痛或陣發(fā)性絞痛,有時放射至右背及右肩部,疼痛劇烈時常伴有惡心、嘔吐。②寒戰(zhàn)高熱:體溫高達40~41℃。是膽管內(nèi)感染向上擴散,細菌和內(nèi)毒素進入血流引起的中毒反應。③黃疸:乃因結石梗阻、膽道內(nèi)壓力增高,膽汁自毛細膽管中溢出,進入肝血竇,膽紅素在血中滯留的結果。一般在發(fā)病后12~24小時出現(xiàn)。膽總管下端完全阻塞時,黃疸較深。當結石松動浮起或排出時,黃疸可減輕或消退,結石再次梗阻時,癥狀復現(xiàn),所以病程中腹部絞痛和黃疸呈波動狀態(tài),這是本病特點。發(fā)病1~2天內(nèi),尿色深黃泡沫多,糞色淺或呈陶土色。上述腹痛、發(fā)冷發(fā)熱和黃疸是膽總管結石并急性膽管炎的典型表現(xiàn),稱為復科氏(Charcot)三聯(lián)征。若膽管梗阻及感染嚴重、梗阻不能及時解除,病情繼續(xù)發(fā)展,很快惡化,中毒癥狀進一步加重,血壓下降、脈搏細弱、呼吸淺快、黃疸加深、嗜睡譫妄甚至昏迷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即在Charcot三聯(lián)征基礎上出現(xiàn)血壓下降及精神異常,稱為瑞羅茨(Reynolds)氏五聯(lián)征。它提示病情已發(fā)展為急性梗阻性化膿膽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1961年由Glenn所命名,或謂重癥急性膽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e Type,ACST)。如治療不及時,可在1~2天內(nèi),甚至數(shù)小時內(nèi)因循環(huán)衰竭而死亡。若為肝內(nèi)膽管炎者,同樣可出現(xiàn)上述三聯(lián)征等急性膽管炎表現(xiàn),其腹痛特點為上腹持續(xù)脹痛,可放散至右肩背部,亦可放散至劍突下、下胸部,急性期胸背部有持續(xù)劇烈疼痛者,多有肝內(nèi)膽管結石;一側肝內(nèi)膽管結石、阻塞者,可無黃疸或輕度黃疸,雙側肝內(nèi)大膽管阻塞時,同樣出現(xiàn)夏科氏三聯(lián)征及ACST。

2.慢性期(發(fā)作間歇期)

(1)慢性非結石性膽囊炎 其臨床表現(xiàn)多不典型,平素多為右上腹或上腹不同程度的隱痛或刺痛,同時感到右肩胛下區(qū)疼痛,常伴有上腹飽脹、暖氣、惡心嘔吐等消化不良的癥狀,過多脂餐或勞累后癥狀加重??砷g歇性發(fā)作,發(fā)作時間不長。膽囊管有梗阻時,可出現(xiàn)絞痛,很少出現(xiàn)黃疸、發(fā)冷發(fā)燒,病變波及十二指腸時,可有十二指腸潰瘍的表現(xiàn)。

(2)慢性結石性膽囊 常見于中年以上婦女、肥胖者及多次妊娠者,女性多于男性(2~3∶1),多有反復發(fā)作或絞痛史,每于冬秋之交發(fā)作較頻繁。平時可有右上腹隱痛、腹脹、暖氣和厭油等消化不良癥狀,類似“胃病”,或右上腹、右季肋部持續(xù)隱痛,伴有胃腸道癥狀,右肩胛下區(qū)及右腰部牽扯痛,誤為“肝炎”。有時出現(xiàn)脂餐后上腹飽脹、壓迫感或隱痛。發(fā)作時可伴有發(fā)熱,少有寒戰(zhàn)或黃疸。較大結石有時長期無癥狀。

(3)慢性膽管炎與膽管結石其臨床表現(xiàn)亦不典型,可無癥狀或類似慢性膽囊炎的征象。有反復發(fā)作上腹痛史,病程較長,如為原發(fā)性膽管結石者,病史冗長,甚至可追朔到幼年時有腹痛和吐蛔蟲史、或多次膽道手術史。如膽總管嚴重梗阻則黃疸持續(xù),感染不重可無高熱,如梗阻不完全,可無黃疸。慢性肝內(nèi)膽管結石者,可能僅表現(xiàn)為長期反復發(fā)作的不規(guī)則性發(fā)冷發(fā)熱、肝區(qū)隱痛不適、轉氨酶不規(guī)則升高,臨床上常誤診為“慢性肝炎”、“膽囊炎”等。

(二)體征

急性膽囊炎者(結石和非結石),因其炎癥波及到膽囊周圍和腹膜。表現(xiàn)局部腹膜刺激征,腹式呼吸減弱受限,右上腹或劍突下壓痛、腹肌緊張,或有反跳痛,以膽囊區(qū)較明顯,有時約1/3~1/2的病人可捫及腫大而有壓痛的膽囊,墨菲(Murphy)氏征陽性,即在右肋緣下膽囊區(qū)觸診時,囑病人深呼吸,至膽囊被觸及時,病人感到疼痛而停止呼吸。有反復發(fā)作史者可觸摸不到膽囊,但常有肝大,偶有脾大。如發(fā)生膽囊穿孔,可有彌漫性腹膜炎的體征。1/3患者出現(xiàn)輕度黃疸。

慢性膽囊炎者(結石和非結石),體檢時可無腹部陽性體征,或右上腹有輕度壓痛,無肌緊張。如結石堵塞于膽囊頸部,可引起膽囊積液,此時右肋緣下可觸及梨狀膽囊包塊,隨呼吸上下移動,易誤為右腎下垂。

膽(肝)總管結石并急性膽管炎時,除有黃疸外,上腹劍突下或右上腹壓痛、腹肌緊張較明顯,肝腫大并有觸痛,肝區(qū)叩擊痛。1/3的病人可觸及腫大的膽囊、有壓痛。如膽囊管匯合處近端梗阻、或膽囊原有病變,則摸不到膽囊。而慢性膽管炎膽管結石者,可有/無黃疸,上腹、右上腹有深壓痛、無肌緊張,如長期梗阻,則可出現(xiàn)膽汁性肝硬化、門脈高壓的體征、脾腫大。肝內(nèi)膽管結石并發(fā)急性感染時的主要體征:無/有黃疸、上腹劍突下壓痛、可有肌緊張,患側肝臟腫大、觸痛、肝區(qū)叩擊痛等。慢性期多無明確陽性體征。

(三)實驗室檢查

膽囊為膽石癥急性發(fā)作期,白細胞總數(shù)和中性白細胞計數(shù)增高,與感染程度呈比例上升。當有膽(肝)總管或雙側肝管梗阻時,肝功能測定,顯示有一定損害,呈現(xiàn)梗阻黃疸:黃疸指數(shù)、血清膽紅素、一分鐘膽紅素、AKP、LDH、γ-GT等均有升高,而轉氨酶升高不顯,一般在400μ以下,與膽紅素升高不成比便,提示為梗阻性黃疸。一側肝管梗阻,黃疸指數(shù)與血清膽紅素水平多正常,但AKP、LDH、γ-GT往往升高。尿三膽僅膽紅素陽性、尿膽元及尿膽素陰性,但肝功損害嚴重時均可陽性。尿中可見蛋白及顆粒管型等,顯示腎功損害。如出現(xiàn)ACST者血培養(yǎng)可為陽性。血尿淀粉酶測定可顯示升高;血化學及血氣分析,可顯示不同程度的酸中毒指標。

根據(jù)膽囊炎膽石癥的典型臨床表現(xiàn),認真仔細地綜合分析,一般多可作出初步診斷。病人常有反復發(fā)作的膽道疾病史、或有慢性上腹痛和消化不良,在一定誘因下引起典型的膽絞痛發(fā)作,具有右肩背部放散性痛和全身中毒癥狀、消化道癥狀或黃疸,再結合右上腹、劍突下腹膜刺激體征、瘀膽性肝腫大表現(xiàn)、再聯(lián)系實驗室或其他輔助檢查結果,細致分析,即可作出急、慢性膽囊炎膽石癥的診斷。

急性膽囊炎

  急性膽囊炎的癥狀,主要有右上腹疼、惡心、嘔吐和發(fā)熱等。急性膽囊炎會引起右上腹疼痛,一開始疼痛與膽絞痛非常相似,但急性膽囊炎引起的腹痛其持續(xù)的時間往往較長,作呼吸和改
  

膽囊

變體位常常能使疼痛加重,因此病人多喜歡向右側靜臥,以減輕腹疼。有些病人會有惡心和嘔吐,但嘔吐一般并不劇烈。大多數(shù)病人還伴有發(fā)熱,體溫通常在38.0℃~38.5℃之間,高熱和寒戰(zhàn)并不多見。少數(shù)病人還有眼白和皮膚輕度發(fā)黃。當醫(yī)生檢查病人的腹部時,可以發(fā)現(xiàn)右上腹部有壓痛,并有腹肌緊張,大約在1/3的病人中還能摸到腫大的膽囊?;灢∪说?A target=_blank>血液,會發(fā)現(xiàn)多數(shù)人血中的白細胞計數(shù)及中性白細胞增多。B超檢查可發(fā)現(xiàn)膽囊腫大、囊壁增厚,并可見結石堵在膽囊的頸部。根據(jù)以上的癥狀、體格檢查和各種輔助檢查,醫(yī)生一般能及時作出急性膽囊炎的診斷。

慢性膽囊炎

  慢性膽囊炎是最常見的一種膽囊疾病,病人一般同時有膽結石,但無結石的慢性膽囊炎病人在中國也不少見。慢性膽囊炎有時可為急性膽囊炎的后遺癥,但大多數(shù)病人過去并沒有患過急性膽囊炎,由于膽囊長期發(fā)炎,膽囊壁會發(fā)生纖維增厚,疤痕收縮,造成膽囊萎縮,囊腔可完全閉合,導致膽囊功能減退,甚至完全喪失功能。
  患了慢性膽囊炎后,病人主要會有以下兩組癥狀:
 ?、佟⒔Y石一時性阻塞膽囊管,引起膽絞痛的發(fā)作,疼痛多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持續(xù)數(shù)分鐘至數(shù)小時不等,疼痛可牽涉到背部或右肩胛骨處,可伴惡心和嘔吐。
  ②、常有腹脹、上腹或右上腹不適、胃灼熱噯氣、吞酸等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癥狀,進食油煎或多脂的食物往往會使這些癥狀加劇。
  

結石性膽囊炎

因此,有的病人可以并無膽絞痛的發(fā)作,只是感到上腹不適、噯氣、吞酸等一些消化不良的癥狀,往往誤認為自己是患了“胃病”。這些病人“癥”雖在“胃”,但病“根”卻在“膽”,雖長期按“胃病”進行“對癥治療”,但因未消除病“根”,故病情經(jīng)久不愈。
  膽囊造影和B型超聲肝膽掃描是診斷慢性膽囊炎很有價值的檢查方法。膽囊造影可以發(fā)現(xiàn)膽結石、膽囊縮小變形,以及濃縮和收縮不良等情況,有時膽囊不顯影。
  B超檢查除了可探查出膽結石和膽囊外型改變以外,還能看到膽囊壁有變毛糙、增厚等征象。有上述癥狀的病人,應及時就醫(yī),通過以上檢查,一般可以明確慢性膽囊炎的診斷。
  一般認為膽囊小結石易阻塞膽囊管,引起急性膽囊炎;而較大的結石常無明顯的腹部絞痛,僅引起慢性膽囊炎的表現(xiàn)。慢性膽囊炎是指膽囊的慢性炎癥,引起慢性炎癥最常見的原因是膽囊內(nèi)有結石??梢赃@樣說,幾乎所有膽囊內(nèi)有結石的病人都有慢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可以是急性膽囊炎發(fā)作過后的后遺癥。病人在一次急性膽囊炎發(fā)作之后,幾乎不可避免地發(fā)展成為慢性膽囊炎。然而,實際上多數(shù)急性膽囊炎是慢性膽囊炎的急性發(fā)作,有相當一部分慢性膽囊炎是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的。以前從來沒有得過急性膽囊炎的病史。
  慢性膽囊炎的臨床表現(xiàn)多不典型,亦不明顯。平時可能經(jīng)常有右上腹部隱痛、腹脹、噯氣、惡心和厭食油膩食物等消化不良癥狀,有的病人則感右肩胛下,右季肋或右腰等處隱痛。在站立、運動及冷水浴后更為明顯。病人右上腹肋緣下有輕度壓痛,或壓之有不適感。B超檢查可見膽囊引人注目或增大,排空功能障礙。口服膽囊造影劑發(fā)現(xiàn)有結石時,則診斷可以確定。
 治療慢性膽囊炎選擇哪種方法好    患了慢性膽囊炎后,膽囊的功能大多已有很大的損害,病人會經(jīng)常感到上腹或右上腹疼痛,以及上腹飽脹不適、反酸噯氣、惡心、嘔吐等消化不良的癥狀。有的病人會有急性膽囊炎的發(fā)作,少數(shù)病人還會引起膽囊癌。而目前還沒有哪一種藥物可以根治慢性膽囊炎,各種殺菌消炎的抗生素,對治療慢性膽囊炎并無效果。因此,慢性膽囊炎一經(jīng)明確診斷,應以手術切除病變的膽囊為宜。作了膽囊切除術后,絕大多數(shù)的病人都會取得滿意的療效,癥狀消失,也避免了急性膽囊炎、膽囊癌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對癥狀較輕,膽囊內(nèi)沒有結石,膽囊的濃縮和收縮功能只有輕度減退的病人,可以采用利膽的藥物來治療,如口服去氧膽酸、膽酸鈉或消炎利膽片等。對這些病人的飲食,一般不需特別限制。有的醫(yī)生認為,在飲食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可以促進膽囊的收縮,反而對治療慢性膽囊炎有一定的幫助。當然飲食中的脂肪量不宜太多,以免引起病人的不適。

癥狀

  

萎縮性膽囊炎

  部分膽囊結石病人,由于膽囊炎癥的反復發(fā)作,膽囊壁逐漸產(chǎn)生炎癥增生、纖維化,以后慢慢形成疤痕。如此反復發(fā)作,膽囊逐漸萎縮,甚至緊貼于膽結石上,完全失去收縮和濃縮膽汁的功能。這種情況在醫(yī)學上稱“萎縮性膽囊炎”,又稱“硬化萎縮性皺縮膽囊”。它實際上是慢性結石性膽囊炎長期發(fā)作的結果,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結石性膽囊炎。

  萎縮后的膽囊壁變厚,從正常的1~2毫米增至5—6毫米,甚至可達1厘米。膽囊失去彈性,膽囊變硬且小,有的不及原來的一半大。膽囊失去原來那種呈淡藍色、薄薄的囊狀形態(tài),它與膽管、十二指腸或部分結石緊密粘連在一起,里面緊緊地包裹著一堆結石。結石之間既無空隙,也無膽汁。
  萎縮性膽囊炎病人常反復發(fā)作右上腹疼痛,平時也隱隱作痛,并有胃納差、噯氣、腹脹等消化道癥狀。B超檢查見膽囊體積很小,直徑不超過3—4厘米,壁厚,無收縮功能,口服膽囊造影劑檢查時,膽囊多不能顯影。

食療

  膽囊炎癥狀出現(xiàn)時可以用食物療法進行處理。
  1. 紫花苦菜紅糖湯 1).取紫花苦菜15g洗一遍(一遍即可),放入鍋(一般鍋即可),加水約1000毫升;2.) 煮開后多煮5分鐘左右,然后去渣,剩余湯入暖瓶或容器置入冰箱保存;3). 飲用紫花苦菜湯時,必須溫服。每次50-100毫升,每天三次,先把紅糖放入杯內(nèi),把燒好的紫花苦菜湯 倒入杯中充分攪拌,待溫時喝下,紅糖(最好是百貨店里散裝深顏色的普通紅糖),紅糖加兩三勺。4). 飯后30分鐘服
  2化瘀養(yǎng)肝蜜 山楂250克,丹參500克,枸杞子250克,蜂蜜1000克,冰糖60克。 先將前三味藥浸泡2小時后煎成藥液,再把蜜、糖兌入藥液內(nèi),以微火煮沸30分鐘,待至蜜汁與藥液溶合而呈黏稠時離火,冷卻后盛入容器內(nèi)密封保存。 每日3次,每次1匙,以開水沖飲,可連續(xù)擊服用2~3個月。
  3黑豆川芎粥 黑豆25克,川芎10克,粳米50莧,紅糖20克。 川芎水煎去渣,先加黑豆煮熟,再入粳米同煮為粥,放入紅糖即成。 作早晚餐服食。
  

膽囊炎

急性膽囊炎

 ?。ㄒ唬┘毙阅懩已撞簧倩颊咴谶M油膩晚餐后半夜發(fā)病,因高脂飲食能使膽囊加強收縮,而平臥又易于小膽石滑入并嵌頓膽囊管。主要表現(xiàn)為右上腹持續(xù)性疼痛、陣發(fā)性加劇,可向右肩背放射;常伴發(fā)熱、惡心嘔吐,但寒戰(zhàn)少見,黃疸輕。腹部檢查發(fā)現(xiàn)右上腹飽滿,膽囊區(qū)腹肌緊張、明顯壓痛、反跳痛

慢性膽囊炎

 ?。ǘ┞阅懩已装Y狀、體征不典型。多數(shù)表現(xiàn)為膽源性消化不良,厭油膩食物、上腹部悶脹、噯氣、胃部灼熱等,與潰瘍病或慢性闌尾炎近似;有時因結石梗阻膽囊管,可呈急性發(fā)作,但當結石移動、梗阻解除,即迅速好轉。體查,膽囊區(qū)可有輕度壓痛或叩擊痛;若膽囊積水,常能捫及圓形、光滑的囊性腫塊。

臨床診斷

依據(jù)

  急性膽囊炎患者偶需做CT檢查。它除可發(fā)現(xiàn)膽囊管或膽囊結石外,診斷主要依據(jù):①膽囊擴大;②膽囊壁普遍性增厚,且增強掃描時可見膽囊明顯強化。這兩種現(xiàn)象對確立診斷缺一不可。因膽囊擴大也可見于膽道梗阻,或正常膽囊炎因增厚的膽囊壁而呈結節(jié)狀,可給人以膽囊癌的現(xiàn)象。故其鑒別診斷需結合臨床癥狀?!』撔阅懩已?A target=_blank>膽汁CT值可大于20HU。膽囊周圍炎,膽囊壁與肝實質界面不清或于膽囊周圍顯示為低密度環(huán),系由肝組織繼發(fā)性水腫所致。若系膽囊穿孔,膽囊窩部可出現(xiàn)有液平的膿腫。氣腫性膽囊炎則于膽囊內(nèi)或壁內(nèi)出現(xiàn)氣影。慢性膽囊炎常與膽石并存。CT除膽囊壁普遍增厚和增強掃描顯示為壁強化外,膽囊大多擴張不良或縮小。若周圍粘連,則可見膽囊皺褶變形。應該指出的是,如無膽石
  

膽囊圖示

存在,CT難以肯定膽囊縮小是生理性抑或病理性收縮。如膽汁鈣化或膽囊壁鈣化而形成所謂“瓷器膽囊”,則CT易于診斷。若造影顯示壁厚且擴張不良的膽囊不顯影,而膽管卻良好顯影,可肯定為慢性膽囊炎。CT在膽道造影不常用。

措施

  臨床上懷疑急性膽囊炎時,可通過肝膽閃爍掃描和超聲波檢查確診。靜脈注射標有99m锝的亞氨乙酰乙酸化合物可迅速被肝臟攝取并排泄,應用同位素掃描技術可依次顯示肝臟,肝外膽管,膽囊和十二指腸。若肝臟和膽管顯影正常而膽囊未顯影,往往支持急性膽囊炎的臨床診斷,其敏感性可達97%,特異性達90%。假陽性可發(fā)生于全胃腸道外營養(yǎng)(TPN),胰腺炎,危重病或禁食。雖然超聲波是診斷膽囊炎較好的方法,但對急性膽囊炎診斷不夠精確,證實超聲波下的Murphy征,膽囊壁增厚以及膽囊周圍積液對診斷有幫助。
  當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時,急性膽囊炎的診斷比較困難,必須與膽管炎,胰腺炎,闌尾炎,消化性潰瘍胸膜炎等鑒別。這些疾病都有各自的臨床特點,而且肝膽掃描和超聲波檢查可為急性膽囊炎的診斷提供可靠的證據(jù)。

CT檢查

  膽囊炎一般臨床多能作出診斷, 只有出現(xiàn)并發(fā)癥時才作CT檢查,如膽囊穿孔,CT掃描示膽囊窩部位出現(xiàn)有液平面的膿腫。一般膽囊炎均示有膽囊壁增厚,急性期膽囊多增大。膽囊內(nèi)或壁內(nèi)如見有氣泡,可診斷為"氣腫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常合并結石,CT能清楚地顯示陽性結石,陰性結石仍需要行造影CT掃描(靜脈注射膽影葡胺或口服碘番酸)。

要點

  1.發(fā)病急驟,右上腹疼痛,惡心,嘔吐,可有高熱或寒戰(zhàn)。
  2.急性病容,可見黃疸,右上腹明顯壓痛,腹肌緊張,Murphy 征陽性,或可觸及腫大的膽囊。
  3.血白細胞數(shù)和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核左移或見中毒顆粒。
  

B超檢查

4.B 超是診斷的主要依據(jù),可顯示膽囊腫大程度、積液、積膿、膽囊周圍滲出性改變。
  急性診斷要點: (一)在病史中常有因食油膩食物后誘發(fā)史,和過去有經(jīng)常反復發(fā)作史?!?二)腹痛:位于右上腹,突然發(fā)作,為劇烈絞痛,或持續(xù)疼痛陣發(fā)性加劇,可放射至右肩背部。同時伴有發(fā)熱、惡心、嘔吐等。
  (三)右上腹部膽囊區(qū)有程度不同的壓痛,叩擊痛和肌緊張。有時可捫到腫大的膽囊??砂橛休p度黃疸。
  (四)白細胞計數(shù)常增高,中性白細胞也增高。如總數(shù)超過每立方毫米20000時,應考慮總膽管內(nèi)感染嚴重或有積膿,甚至膽囊有壞死或穿孔的可能。
  (五)若同時出現(xiàn)寒戰(zhàn)、高熱、黃疸,應考慮膽管炎。急性梗阻性化膿膽管炎,必須早期認識,爭取及早手術治療,因為它可能引起危重的中毒性休克??偰懝芡耆W钑r,大便可呈白陶土色。

膽囊炎與其他腹部疾病的鑒別

  (1)急性胰腺炎:該病可繼發(fā)于急性膽囊炎和膽管炎,腹痛較急性膽囊炎劇烈,呈持續(xù)性,范圍較廣并偏向腹部左側,壓痛范圍也較為廣泛,血與尿淀粉酶一般均升高。
  (2)急性闌尾炎:高位急性闌尾炎與急性膽囊炎的不同點主要在于詳細分析病史和體征。
  (3)膽道蛔蟲?。喊l(fā)病突然,腹痛在劍突下呈陣發(fā)性絞痛,嘔吐頻繁,常有吐蛔蟲史,腹痛可自行緩解。早期上腹部壓痛不明顯,無腹肌緊張。
  (4)潰瘍病穿孔:病人多有胃、十二指腸潰瘍史,腹痛發(fā)作突然,呈持續(xù)性,較急性膽囊炎劇烈,并很快波及整個腹部,腹肌強直,但很少有嘔吐現(xiàn)象。因較小的十二指腸穿孔,或穿孔后很快形成一個局限的炎性病灶時,容易與急性膽囊炎混淆。
  (5)肝膿腫:位于肝右葉前下方的膿腫,觸診時易把腫大的肝臟誤認為膽囊炎性包塊。

病理改變

  根據(jù)膽囊感染、梗阻程度和病程的不同階段,可分為兩種。
  1.急性膽囊炎的病理變化 依炎癥程度分為:
  1.單純性膽囊炎可見膽囊壁充血,粘膜水腫,上皮脫落,白細胞浸潤,膽囊與周圍并無粘連,解剖關系清楚,易于手術操作。屬炎癥早期,可吸收痊愈。
  2.化膿性膽囊炎膽囊明顯腫大、充血水腫、肥厚,表面可附有纖維素性膿性分泌物,炎癥已波及膽囊各層,多量中性多核細胞浸潤,有片狀出血灶,粘膜發(fā)生潰瘍,膽囊腔內(nèi)充滿膿液,并可隨膽汁流入膽總管,引起Oddi括約肌痙攣,造成膽管炎、膽源性胰腺炎等并發(fā)癥。此時膽囊與周圍粘連嚴重,解剖關系不清,手術難度較大,出血亦多。
  3.壞疽性膽囊炎膽囊過分腫大,導致膽囊血運障礙,膽囊壁有散在出血、灶性壞死,小膿腫形成,或全層壞死,呈壞疽改變。
  4.膽囊穿孔在(3)的基礎上,膽囊底或頸部出現(xiàn)穿孔,常在發(fā)病后三天發(fā)生,其發(fā)生率約6~12%,穿孔后可形成彌漫性腹膜炎、膈下感染、內(nèi)或外膽瘺、肝膿腫等,但多被大網(wǎng)膜及周圍臟器包裹,形成膽囊周圍膿腫,呈現(xiàn)局限性腹膜炎征象。此時手術甚為困難,不得不行膽囊造瘺術。
  2.慢性膽囊炎的病理變化常由急性膽囊炎發(fā)展而來,或起病即是慢性過程。經(jīng)多次發(fā)作、或長期慢性炎癥,粘膜遭到破壞,呈息肉樣改變,膽囊壁增厚,纖維化、慢性炎細胞浸潤、肌纖維萎縮、膽囊功能喪失,嚴重者膽囊萎縮變小,膽囊腔縮小、或充滿結石,形成所謂萎縮性膽囊炎。常與周圍組織器官致密粘連,病程長者90%的病例含有結石。若膽囊頸(管)為結石或炎性粘連壓迫引起梗阻,膽汁持久潴留,膽汁原有的膽色素被吸收,代之以膽囊所分泌的粘液,為無色透明的液體,稱為“白膽汁”,膽囊脹大稱為膽囊積液。

治療

一般療法

  急、慢性膽囊炎,目前可以采用的手術方式為保膽取石或膽囊切除,如果術前檢查發(fā)現(xiàn)膽囊有功能,宜保留膽囊。近來研究報道是肝臟的成石性膽汁形成了膽囊結石(如膽固醇過飽和),所以從2007年開始,國內(nèi)開展了微創(chuàng)保膽取石手術,主要是應用膽道鏡在術中徹底取出膽囊內(nèi)的結石。2
  

相關書籍

009年,北大醫(yī)院的張寶善教授對隨訪結果進行了總結,報道此方法術后并發(fā)癥很少,結石復發(fā)率低,不同醫(yī)院的復發(fā)率在2-10%之間,和泌尿系結石治療后的復發(fā)率相當(2)。2007和2009年已開了2次微創(chuàng)保膽取石的全國性會議。裘法祖教授大力支持這項新術式,寫了“重視膽囊功能、發(fā)揮膽囊作用和保護膽囊存在”的題詞。此術式的優(yōu)點在于:保存了膽囊參與消化的功能、預防因切除膽囊所致的結腸癌并避免了切除膽囊操作所導致的膽管損傷。
  1、非手術療法:
  亦可作為術前準備,包括:a.臥床休息、禁食 、腹脹者胃管減壓;b.補液,糾正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失調(diào);c.解痙止痛;d.靜脈聯(lián)用有效抗生素,如慶大霉素、氨芐青霉素、氯霉 素、先鋒霉素等;對80%~85%的早期病例有效。
  2、手術療法
 ?、?、急性膽囊炎:一般主張經(jīng)12~24小時積極的內(nèi)科治療,待癥狀緩解再擇期手術。目前,一些醫(yī)院已經(jīng)開展急癥保膽手術
 ?、?、慢性膽囊炎:微創(chuàng)保膽手術是首選,極少數(shù)患者膽囊已經(jīng)萎縮和癌變,應切除膽囊。
  3、飲食療法
  膽囊炎膽石癥除用藥物和外科手術治療外,營養(yǎng)治療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尤其在疼
  

注意飲食

痛緩解和手術后健康恢復階段更不容忽視營養(yǎng)治療的要求及飲食治療原則如下:
  (1) 營養(yǎng)治療的總目的,是通過控制脂肪的攝入量,減輕或解除患者的疼痛和預防結石的發(fā)生。急性發(fā)作期的重癥患者應禁食,
  可靜脈補給各種營養(yǎng)素;當能進食時,應禁食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短期可食用含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質飲食。隨病情逐漸緩解可給予低脂半流質或低脂少渣軟飯。每日應少食多餐,仍須限制肉及含脂肪多的食物。慢性膽囊炎應給予充足熱量的高蛋白質、高碳水化合物和適量限制脂肪的飲食,同時要有豐富的維生素。
  (2) 要有足夠熱能,方能保證患者的需要。如果患者體重過重,應給予低熱能飲食,使患者體重減輕。低熱能飲食中含脂肪量也要少,以適合對膽囊病患者限制脂肪的要求。一般每日供給熱量7531.2~8368焦耳(1800~2000千卡)。
  (3) 對慢性膽囊炎患者,為了保持身體健康、增進食欲、促進膽囊收縮利于膽囊排空,應盡可能提高飲食中蛋白質比例。每日蛋白質供給量以每公斤體重l~1.2克為宜,但要避免隨著蛋白質攝入過量的膽固醇。
  (4) 由于脂肪能促使病變的膽囊收縮而引起劇烈疼痛,故在發(fā)作期應對其嚴加限制。每日脂肪供給量應低于40克或禁食,病情好轉后可適量進食。
  (5) 在食用碳水化合物的流質飲食時,主要的營養(yǎng)物質是糖??山o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每日供給300~350克,特別是在發(fā)作期應予靜脈補給。
  (6) 要供給豐富的多種維生素,特別要注意補充維生素B、C。
  (7) 忌用刺激性食物和酒類。

急性膽囊炎

  ⒈ 一般治療:臥床休息,給易消化的流質飲食,忌油膩食物,嚴重者禁食、胃腸減壓,靜脈補充營養(yǎng)、水及電解質。
  ⒉ 解痙、鎮(zhèn)痛藥物治療:阿托品0.5mg或654-25mg肌注;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維生素K38-16mg,肌注;度冷丁或等美散痛等鎮(zhèn)痛,不宜用嗎啡。
  ⒊ 抗菌治療:氨芐青霉素、環(huán)丙沙星、甲硝唑;還可選用氨基糖甙類或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最好根據(jù)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抗生素。
  ⒋ 利膽:舒膽通、消炎利膽片或清肝利膽口服液口服,發(fā)作緩解后方可應用。
  ⒌護肝利膽治療:膽清強磁貼貼劑,對結石性膽囊炎有特效,另外配合合理飲食結構,飲食習慣,加強體育鍛煉,可無復發(fā)可能。
6. 外科治療:發(fā)生壞死、化膿、穿孔、嵌頓結石者,應及時外科手術治療,行保膽手術或膽囊切除。
  急性膽囊炎的中醫(yī)外治法
  1.解痙止痛膏1貼,敷中脘穴處,1小時后疼痛消失,治療膽絞痛?!?、取天樞、氣海、中極、關元穴位拔罐治療。主治上腹部疼痛。嘔吐者,可先在鳩尾、巨闕行針刺拔罐治療,也可配用中藥貼敷穴位。中藥為:白術10g,川樸10g,木香10g,烏藥10g,郁金10g,白芍10g,玄胡10g,研末調(diào)膏敷用。
  3.取白蔻適量,打爛,敷于手腕上,待起泡時刺破,除去黃水,具有退黃之功效。
  4.取鮮毛茛適量,搗爛,團成丸如黃豆大縛臂上,夜即起泡,用針刺破,放出黃水。

慢性膽囊炎

  ⒈ 手術治療:慢性膽囊炎伴有膽石者,微創(chuàng)保膽手術是首選,極少數(shù)患者膽囊已經(jīng)萎縮和癌變,應切除膽囊。
  ⒉ 綜合治療:低脂飲食,口服利膽藥,如硫酸鎂、消炎利膽片、清肝利膽口服液、保膽健素等;應用熊去氧膽酸、鵝去氧膽酸、消石素等溶石;有寄生蟲感染者應當驅蟲治療。
  

羅浮山消炎利膽片

3.中醫(yī)療法:中醫(yī)認為,慢性膽囊炎多為肝膽郁熱、疏泄失常所致。當以清利肝膽、疏肝行氣、調(diào)理氣機為治。中醫(yī)辨證食治,一般分為以下幾型:
  飲食停滯型 :主要表現(xiàn)為脅肋疼痛、胃脘脹滿,或惡心欲嘔、大便不爽、苔厚膩、脈滑。當以理氣消食、和胃導滯為治,可選用下列飲食治療方。
  1.山楂山藥餅:山楂、山藥、白糖各適量。將山楂去核,同山藥共蒸熟,冷后加白糖攪勻,壓為薄餅服食,1日1劑。2,干姜胡椒砂仁肚:干姜、胡椒、砂仁各6克,肉桂、陳皮各3克,豬肚1個,調(diào)料適量。將豬肚洗凈,諸藥布包,加水同煮至豬肚爛熟后,去渣取汁飲服,豬肚取出切片,調(diào)味服食,2日1劑。
  肝氣犯胃型 :主要表現(xiàn)為脅
  

山楂

肋疼痛,胃脘脹滿,攻撐作痛,曖氣頻繁,大便不暢,每因情志因素而疼痛發(fā)作,舌苔薄白,脈弦。當以疏肝理氣為治,可選用下列飲食治療方。
  1.陳皮檳榔:陳皮20克,檳榔200克,丁香、豆蔻、砂仁各10克。將諸藥洗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轉文火慢煮;煮至藥液干后,停火候冷。待藥液冷后,將檳榔取出,用刀剁為黃豆大小的碎塊備用。每次飯后含服少許。
  2.丹參田雞湯:丹參30克,大棗10克,田雞250克。將丹參布包,大棗去核,田雞去皮洗凈。加水同燉至田雞熟后,去藥包,加入食鹽、味精等調(diào)服,每日1劑。
  肝胃郁熱型:主要表現(xiàn)脅肋疼痛、胃脘脹滿灼痛,煩躁易怒、泛酸嘈雜、口干口苦、舌質紅苔黃、脈弦或數(shù)。當以疏肝泄熱,行氣止痛為治,可選用下列飲食治療方。
  1.牛蒡炒肉絲:牛蒡子10克,豬瘦肉150克,胡蘿卜絲100克,調(diào)味品適量。將牛蒡子水煎取汁備用。豬肉洗凈切絲,用牛蒡子煎液加淀粉等調(diào)味。鍋中放素油燒熱后,下肉絲爆炒,而后下胡蘿h及調(diào)味品等,炒熟即成,每日1劑。
  2.金幣竹葉粥:金幣草30克,竹葉10克,大米50克,白糖適量。將金幣草、竹葉擇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diào)入白糖,再煮兩沸即成。每日1劑。
  瘀血停滯型:主要表現(xiàn)為脅肋疼痛、痛有定處而拒按、胃脘脹滿疼痛、舌質紫暗、脈澀。當以活血化淤,理氣止痛為治,可選用下列飲食治療方。
  1.山楂三七粥:山楂10克,三七3克,大米50克,蜂蜜適量。將三七研為細末,先取山楂、大米煮粥,待沸時調(diào)入三七、蜂蜜,煮至粥熟服食,每日1劑,早餐服食。
  2.無花果木耳紅棗煲瘦肉:豬瘦肉250克,無花果60克,紅棗5枚,黑木耳15克,調(diào)料適量。將豬肉洗凈、切片;大棗去核;黑木耳發(fā)開洗凈,與無花果等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沸后,調(diào)入蔥、姜、椒、鹽等。待熟后,味精調(diào)服,每日1劑。
  3.桃仁墨魚:桃仁6克,當歸10克,墨魚1條,調(diào)味品適量。將墨魚去頭、骨,洗凈,切絲,桃仁、當歸布包,加水同煮沸后去浮沫。文火煮至墨魚熟透,去藥包,調(diào)味服食。

中醫(yī)論證方劑

  〖辨證〗肝膽氣滯,濕熱蘊結。
  〖治法〗疏肝利膽,理氣除濕。
  〖方名〗疏肝利膽湯。
  〖組成〗柴胡12克,白芍20克,枳殼10克,木香10克,元胡12克,川楝子15克,茵陳30克,大黃6克(后下),金錢草30克,麥芽3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劑,日服2次。

飲食治療

  1、一般措施
  (1)急性發(fā)作膽絞痛時應予禁食,可由靜脈補充營養(yǎng)。
  (2)慢性或急性發(fā)作緩解后,可食清淡流質飲食或低脂、低膽固醇、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每日脂肪攝入量應限制在45克以內(nèi),主要限制動物性脂肪,可補充適量植物油(具有利膽作用)。膽固醇應限制在每日300毫克以下。碳水化合物每日應保證300~30克。蛋白質應適量,過多可刺激膽汁分泌,過少不利于組織修復。
  
  

飲食療法

(3)提供豐富的水溶性維生素C及B族維生素,但脂溶性維生素A、E、K、類胡蘿卜素蝦青素等需要膽汁分泌參與吸收,所以要根據(jù)患者恢復情況適量進補,以免造成患者病情惡化。確實需要補充脂溶性維生素A、E、K、類胡蘿卜素等則采取靜脈注射的方式適量補充。
  (4)適量膳食纖維,可刺激腸蠕動,預防膽囊炎發(fā)作。
  (5)大量進飲料有利膽汁稀釋,每日可飲入1500~2000毫升。
  (6)少量多餐,可反復刺激膽囊收縮,促進膽汁排出,達到引流目的。
  (7)忌用刺激性食物和酒類。
  (8)合理烹調(diào),宜采用煮、軟燒、鹵、蒸、余、燴、燉、燜等烹調(diào)方法,忌用熘、炸、煎等。高溫油脂中,含有丙烯醛等裂解產(chǎn)物,可刺激膽道,引起膽道痙攣急性發(fā)作。
  (9)食物溫度適當,過冷過熱食物,都不利于膽汁排出。
  2.膽囊炎的食物選擇
  (1)選擇魚、瘦肉、奶類、豆制品等含優(yōu)質蛋白質且膽固醇含量相對不太高的食物,控制動物肝、腎、腦或魚子等食品攝入。
  (2)保證新鮮蔬菜、水果的供給。綠葉蔬菜,可提供必要的維生素和適量纖維素,更應保證。酸奶、山植、糙米等食物也對病人有利。
  (3)減少動物性脂肪攝入,如肥肉及動物油脂,適量增加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攝入比例。
  (4)忌食辣椒、咖喱、等具有強烈刺激性的食物,忌咖啡、濃茶。

膽囊炎病人的飲食禁忌

  人在進餐后,脂肪及胃酸刺激小腸粘膜產(chǎn)生膽囊收縮素引起膽囊收縮,把膽汁排進小腸,參與脂肪的消化與吸收。若膽囊膽管粘膜發(fā)炎,膽管阻塞,膽汁排出不暢,脂肪、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就會受影響。同時,膽汁中膽固醇與膽酸鹽的比例發(fā)生改變,膽固醇濃度升高,因而容易發(fā)生膽囊膽管結石。

  進食脂肪后,膽囊收縮,右上腹出現(xiàn)疼痛,甚至劇痛、惡心等。因此,膽囊炎病人要限制食油量,急性期每日限20~30克內(nèi),好轉時限50~60克內(nèi),忌吃肥肉。

  飲食以清淡少渣易消化為宜,忌食辣椒、洋蔥、蘿卜等刺激性強,含粗纖維的食物;忌少餐多量,應少量多餐,并多飲湯水,以利膽汗的分泌和排出;忌食產(chǎn)氣和帶氣味的果菜豆類,以免加重腹脹。

  膽囊炎及膽石癥患者忌食下列食物:

  雞蛋:性平,味甘,雖有滋陰潤燥,養(yǎng)血補益作用,但膽囊疾病之人應當忌食。唐代食醫(yī)孟詵曾說:“雞子動風氣,不可多食?!薄峨S息居飲食譜》亦云:“多食動風阻氣,……疸、痞滿、肝郁,皆不可食?!爆F(xiàn)代醫(yī)學認為,雞蛋(尤其是雞蛋黃)含膽固醇量極高,而膽結石形成的因素之一包括膽固醇代謝失調(diào),故應忌食含高膽固醇食品。除雞蛋外,其他禽蛋,包括鴨蛋、鵝蛋、鵪鶉蛋等,皆不宜多食。

  肥豬肉:性平,味甘咸,能滋陰補虛,但膽囊炎、膽石癥之人忌食之。中醫(yī)認為,膽囊疾患多緣于濕熱壅結肝膽?!侗静輦湟分姓f:“豬肉,多食則助熱生痰,助風作濕”。尤其是肥豬肉,更是油膩纏黏,肥濃厚味,膽囊疾病者更應忌食?,F(xiàn)代研究認為,肥豬肉屬高脂肪食品,而膽囊炎、膽結石患者忌口的關鍵,就是要控制脂肪食物,否則過量脂肪食物會引起膽囊收縮而產(chǎn)生疼痛。

  胡椒:性熱,味辛。明·李時珍曾說:“胡椒,大辛熱、純陽之物,辛走氣,熱助火,此物氣味俱厚?!蹦懩已?、膽結石多屬中醫(yī)的實證熱證,故辛熱助火之物皆當忌食,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等,概不宜服?,F(xiàn)代醫(yī)學認為,胡椒之類辛辣燥熱刺激性食物,最易引起膽囊強烈收縮而誘發(fā)膽絞痛。

  羊肉:為溫補性食物。漢代名醫(yī)張仲景曾說:“有宿熱者不可食之。”《醫(yī)學入門》中也認為“素有痰火之人”不宜服食。膽囊炎膽結石之人多為膽經(jīng)濕熱偏盛,羊肉溫補,故不宜食。

  雞肉:性溫,味甘,為肥膩壅滯之物,患有膽囊炎、膽石癥的人忌食之,以免刺激膽囊,引起膽絞痛發(fā)作。

慢性膽囊炎吃什么好:

  一 患者應多吃各種新鮮水果、蔬菜,盡量食用低脂肪、低膽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類食品、海帶、藕、魚肉、兔肉、雞肉、鮮豆類等。

  二 患者炒菜宜選用植物油,不用動物油。采用煮、蒸、燴、炒、拌、氽、燉的烹調(diào)方法,而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調(diào)方法。

  三 患者應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四 多喝水,并適當?shù)膮⒓右恍w育鍛煉,增強體質,避免過度勞累及經(jīng)常熬夜,

  五 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煩躁易怒。盡量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

預防

  (1)有規(guī)律的進食(一日三餐)是預防結石的最好方法:因為未進食時膽囊中充滿了膽汁,膽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膽汁變濃,此時膽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膽汁的粘稠度亦增加,終于形成膽泥。如果進食,當食物進入十二指腸時反應性地分泌膽囊收縮激素,使膽囊收縮,這時大量粘稠的和含有膽泥的膽汁被排出到達腸道內(nèi),因此可以防止結石的形成。
  (2)適度營養(yǎng)并適當限制飲食中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膽固醇結石的形成和膽汁中含有較多量的膽固醇有關。吃得過多,特別是食物中有較多的脂肪和膽固醇,就會使膽汁中膽固醇的濃度增高,會促使膽固醇結石的形成。近年,中國人民的生活得到較大的改善,人們的飲食由以前的“溫飽”型逐漸向吃好、吃精轉變,魚、肉、禽、蛋等食品的消耗量正在逐年增加。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了一些因吃得過好、過多而引起的“富貴病”,如肥胖癥、冠心病和膽結石。要預防這些“富貴病”,就要注意營養(yǎng)適度,特別要注意不食用過多的膽固醇和動物脂肪。所謂適度的營養(yǎng),就是要對人們的飲食的質和量都加以一定的限制,要求飲食的質量全面地提供各種比例合適的營養(yǎng)物質,而食物的量則以能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為度。根據(jù)適度營養(yǎng)的原則,并參照中國人民目前的飲食習慣和消費水平,中國的營養(yǎng)學家提出了以下的每人每月較為合理的食物組成:谷類14kg,薯類3kg,豆類1kg,肉1.5kg,魚0.5kg和水果1kg。當然,以上標準只是適用于從事一般活動的普通成年人。此外,參加適當?shù)捏w力勞動和體育鍛煉,對防止營養(yǎng)過度也有一定的幫助。
  (3)保證攝入足夠量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維持我們身體健康所必需的一種營養(yǎng)物質。據(jù)研究,蛋白質攝入量的長期不足,與膽色素結石的形成有關。因此,保證飲食中有足夠的蛋白質,就會有助于預防膽色素結石的發(fā)生。事實上,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膳食中蛋白質量已有明顯增高,因此中國患膽色素結石的人數(shù)已有減少的傾向。但在中國有些地區(qū),特別是農(nóng)村,膽色素結石仍很常見。
  (4)講究衛(wèi)生,防止腸道蛔蟲的感染: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飯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必須洗凈,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等,是預防蛔蟲病的有效措施,因而對預防膽色素結石也很有幫助。
  (5)積極治療腸蛔蟲癥和膽道蛔蟲癥:發(fā)現(xiàn)腸蛔蟲癥后,應及時服用驅蟲藥,以免蛔蟲鉆入膽道,萬一得了膽道蛔蟲癥,更應積極治療,以防日久發(fā)生膽色素結石。
  (6)保持膽囊的收縮功能,防止膽汁長期淤滯:對長期禁食使用靜脈內(nèi)營養(yǎng)的病人,應定期使用膽囊收縮藥物,如膽囊收縮素等。

好發(fā)人群

  膽囊炎多發(fā)生于中年人,尤其是中年肥胖女性,這是什么原因呢?讓我們從膽囊炎的發(fā)病原因說起,膽囊就是我們常常提到的苦膽,形狀像梨,它是貯存和濃縮膽汁的臟器。
  人們在吃進食物以后,通過神經(jīng)反射,使膽囊收縮,使膽汁通過膽道流入十二指腸,促進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如果身體過于肥胖,或是有代謝紊亂、神經(jīng)內(nèi)分泌調(diào)節(jié)障礙、膽結石等,膽汁就不容易從膽囊流出而滯留在膽囊里,膽汁里的水分逐漸被吸收,使膽鹽濃度增高,而膽鹽會刺激膽囊黏膜發(fā)炎。一開始還是無菌的,隨著細菌乘機侵入,便由無菌性膽囊炎開始轉變?yōu)楦腥拘阅懩已住?
  40歲左右的中年人,由于工作的壓力、生活方式的改變,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和代謝障礙,影響膽囊的正常收縮和舒張,使膽汁的排泄不通暢。慢慢發(fā)胖的中年人,由于脂肪代謝紊亂,更容易刺激膽囊強烈收縮。如果同時有感染、消化不良、結石形成就更容易誘發(fā)膽囊炎發(fā)作了。絕經(jīng)期前的中年婦女,因為內(nèi)分泌改變的關系,常常影響膽汁的分泌和調(diào)節(jié),所以得膽囊炎的機會要比同年齡的男子更多一些。

保健

飲食

  1、膽囊炎病人的飲食禁忌
  人在進餐后,脂肪及胃酸刺激小腸粘膜產(chǎn)生膽囊收縮素引起膽囊收縮,把膽汁排進小腸,參與脂肪的消化與吸收。若膽囊膽管粘膜發(fā)炎,膽管阻塞,膽汁排出不暢,脂肪、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就會受影響。同時,膽汁中膽固醇與膽酸鹽的比例發(fā)生改變,膽固醇濃度升高,因而容易發(fā)生膽囊膽管結石
  進食脂肪后,膽囊收縮,右上腹出現(xiàn)疼痛,甚至劇痛、惡心等。因此,膽囊炎病人要限制食油量,急性期每日限20~30克內(nèi),好轉時限50~60克內(nèi),忌吃肥肉。
  飲食以清淡少渣易消化為宜,忌食辣椒、洋蔥、蘿卜等刺激性強,含粗纖維的食物;忌少餐多量,應少量多餐,并多飲湯水,以利膽汗的分泌和排出;忌食產(chǎn)氣和帶氣味的果菜豆類,以免加重腹脹。
  膽囊炎及膽石癥患者忌食下列食物:
  雞蛋:性平,味甘,雖有滋陰潤燥,養(yǎng)血補益作用,但膽囊疾病之人應當忌食。唐代食醫(yī)孟詵曾說:“雞子動風氣,不可多食?!薄?A target=_blank>隨息居飲食譜》亦云:“多食動風阻氣,……疸
  

雞蛋

、痞滿、肝郁,皆不可食?!?A target=_blank>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雞蛋(尤其是雞蛋黃)含膽固醇量極高,而膽結石形成的因素之一包括膽固醇代謝失調(diào),故應忌食含高膽固醇食品。除雞蛋外,其他禽蛋,包括鴨蛋、鵝蛋、鵪鶉蛋等,皆不宜多食。
  肥豬肉:性平,味甘咸,能滋陰補虛,但膽囊炎、膽石癥之人忌食之。中醫(yī)認為,膽囊疾患多緣于濕熱壅結肝膽?!侗静輦湟分姓f:“豬肉,多食則助熱生痰,助風作濕”。尤其是肥豬肉,更是油膩纏黏,肥濃厚味,膽囊疾病者更應忌食?,F(xiàn)代研究認為,肥豬肉屬高脂肪食品,而膽囊炎、膽結石患者忌口的關鍵,就是要控制脂肪食物,否則過量脂肪食物會引起膽囊收縮而產(chǎn)生疼痛。
  胡椒:性熱,味辛。明·李時珍曾說:“胡椒,大辛熱、純陽之物,辛走氣,熱助火,此物氣味俱厚。”膽囊炎、膽結石多屬中醫(yī)的實證熱證,故辛熱助火之物皆當忌食,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等,概不宜服?,F(xiàn)代醫(yī)學認為,胡椒之類辛辣燥熱刺激性食物,最易引起膽囊強烈收縮而誘發(fā)膽絞痛。
  羊肉:為溫補性食物。漢代名醫(yī)張仲景曾說:“有宿熱者不可食之。”《醫(yī)學入門》中也認為“素有痰火之人”不宜服食。膽囊炎膽結石之人多為膽經(jīng)濕熱偏盛,羊肉溫補,故不宜食。
  雞肉:性溫,味甘,為肥膩壅滯之物,患有膽囊炎、膽石癥的人忌食之,以免刺激膽囊,引起膽絞痛發(fā)作。
  2、膽囊炎與肝膽清洗的聯(lián)系
  膽囊炎多數(shù)為慢性, 急性膽囊炎多是慢性膽囊炎的急性發(fā)作。慢性膽囊炎的患者常飯后感覺上腹悶脹或隱痛,與吃油膩和生冷食物有關,常有右肩胛下、右季肋或右腰等處隱痛,右上腹肋緣下輕度壓痛,或壓之有不適感。
  對于慢性膽囊炎, 目前只能用消炎利膽藥控制癥狀。但即使用消炎利膽藥,癥狀改善也未必理想,急性發(fā)作也不可避免。
  膽囊炎發(fā)現(xiàn)伴有膽結石實屬常見,往往被建議手術摘除膽囊??墒中g卻不是理想的治療方案。膽囊摘除手術并不復雜,但是沒了膽囊對你來說卻是一個隱患。膽囊并不象闌尾一樣可有可無。膽囊摘除后,脂肪的消化能力受到很大影響,很多人由于腹瀉等反應不敢吃生冷和有脂肪的食物,生活質量受到很大影響。
  另外,大多數(shù)膽囊炎患者會合并肝膽結石。切除膽囊后,肝內(nèi)結石依然存在,會引起手術殘端結石的復發(fā)。如果繼發(fā)膽總管結石,還可引發(fā)急性胰腺炎。
  肝膽本身具有很強的自我清洗能力,能按照生理節(jié)律將每天的代謝廢棄物排出體外。但是, 由于大氣和水污染、農(nóng)藥殘留、長期服藥、快節(jié)奏生活、飲酒、應酬、高蛋白高脂肪攝如入過多,加上熬夜、工作和生活壓力等因素,影響肝臟自我清洗的能力,現(xiàn)代社會90% 以上成年人的肝膽內(nèi)殘留大量的代謝廢棄物。膽囊炎患者由于膽囊收縮能力下降,就更加重了廢棄物的殘留。

護理

  (一)一般護理
  術后第1天:腸蠕動恢復后,可飲水,飲水后無腹脹不適,可進流食。忌牛奶、豆?jié){
  術后第2天:進流食后如無不適,可進清淡半流食兩天。
  術后第4天:進清淡半流食后如無不適主訴,可進普食(但以低脂肪、低膽固醇、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適量的優(yōu)質蛋白,多吃利膽食物和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忌辛辣食物(因可刺激胃腸道分泌膽囊收縮素,引起術后并發(fā)膽瘺)。忌動物脂肪。如:肥肉、豬油、豬頭肉、豬蹄、奶油蛋糕。忌油煎、油炸食物。如:炸油條、炸雞蛋、炸雞腿。忌含膽固醇高的食物:蛋黃、肥肉、動物的內(nèi)臟、魚子。
  術后第8天食物中可逐漸怎加脂肪、蛋白含量。
  術后1個月飲食可恢復至正常水平。
  流食米湯、藕粉、杏仁霜等。優(yōu)質蛋白如牛奶、瘦肉、蛋青、大豆制品。利膽食物如菠菜、青筍、洋蔥、番茄。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易消化、含膽固醇少的植物油如豆油、菜子油、花生油。
  清淡半流食如米粥、菜粥、片湯、疙瘩湯等。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如雞肉、帶魚、淡水魚(鯽魚、鰱魚、草魚、鯉魚)、黃魚、瘦豬肉、瘦羊肉、瘦牛肉、脫脂奶粉。
  (二)護理常識
  在飲食方面,膽囊炎急性發(fā)作時,在消炎治療的同時,還應采取禁食的措施。當癥狀緩解后應食豆?jié){、果子汁、素菜湯、濃米湯等高糖流質食物。慢性期膽囊炎可食瘦肉、雞肉、魚肉及蔬菜、水果泥等低脂肪、低膽固醇半流質食物。同時應多飲水,促進膽汁的排出。
  在工作活動方面,急性發(fā)作期臥床休息是必要的。慢性期可考試,大收集整理根據(jù)病情的輕重適當參加一點體育活動或工作,但不可過量。因為大量活動造成的疲勞是臨床上膽囊炎發(fā)作的常見誘因,且活動量大,消耗多,需補充高能的食物,這樣會大大增加膽囊的負擔。
  對于恢復期病情較輕的膽囊炎患者來說,進行一些簡單、輕松的工作或活動量小的體育活動,如太極拳、太極劍、散步、做廣播體操等是可以的,而且這樣還可增強膽囊肌肉的收縮力,防止膽汁在膽囊內(nèi)的淤積。

有關資料

妊娠期的急性膽囊炎和膽石病的發(fā)病原因

  妊娠期在孕激素作用下,膽囊及膽道平滑肌松弛致使膽囊排空緩慢及膽汁淤積;雌激素降低膽囊粘膜對鈉的調(diào)節(jié),使膽囊粘膜吸收水分能力下降而影響膽囊濃縮功能;加之膽汁中膽固醇成分增多,膽汁酸鹽及磷脂分泌減少,有利于形成膽結石。妊娠是膽囊炎和膽囊結石的重要誘因。臨床上妊娠合并急性膽囊炎并不多見,是因為極少發(fā)生感染的緣故。
  膽囊炎和膽石病可發(fā)生在妊娠期任何階段,以妊娠晚期更多見。妊娠期在孕激素作用下,膽囊及膽道平滑肌松弛致使膽囊排空緩慢及膽汁淤積;雌激素降低膽囊粘膜對鈉的調(diào)節(jié),使膽囊粘膜吸收水分能力下降而影響膽囊濃縮功能;加之膽汁中膽固醇成分增多,膽汁酸鹽及磷脂分泌減少,有利于形成膽結石。
  妊娠是膽囊炎和膽囊結石的重要誘因。臨床上妊娠合并急性膽囊炎并不多見,是因為極少發(fā)生感染的緣故。膽囊炎和膽石病可發(fā)生在妊娠期任何階段,以妊娠晚期更多見。
  診斷檢查 B型超聲檢查見膽囊體積增大,膽囊壁增厚,多數(shù)膽囊內(nèi)有積液和膽石光團影?;灆z查示自細胞計數(shù)升高伴核左移。

老年人防治膽囊炎

  由于老年人的反應能力低,因此在患膽囊炎時,癥狀并不典型。老年人患膽囊炎的臨床最明顯癥狀是疼痛,由于膽囊發(fā)炎充血刺激腹膜,引起右上腹疼痛,并向右肩放射。呼吸和活動時加重,伴有惡心、嘔吐、發(fā)燒、腹脹,疼痛減輕后,腫塊。
  老年人膽囊炎的防治主要采取飲食,藥物和手術三種方法。
  1.一般沒有癥狀的老年膽囊炎患者,平時要注意飲食,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宜吃生冷、油膩的食物,不吃乳及乳制品。避免刺激膽囊收縮。
  2.老年人膽囊炎發(fā)作時,除注意飲食外。還須進行藥物治療,可選擇一些廣譜抗生素。因老年人膽囊炎很容易發(fā)生膽囊穿孔。故應注意觀察病情,有穿孔征兆時盡快手術。
  3.急性膽囊炎患者如果可以耐受手術,可以在早期做膽囊切除術,術后施加強護理。
  使用抗生素至基本恢復正常。

膽囊炎不能吃什么食物

  飲食以清淡少渣易消化為宜,忌食辣椒、洋蔥、蘿卜等刺激性強,含粗纖維的食物;忌少餐多量,應少量多餐,并多飲湯水,以利膽汗的分泌和排出;忌食產(chǎn)氣和帶氣味的果菜豆類,以免加重腹脹。
  豬肉:肥豬肉屬高脂肪食品,而膽囊炎、膽結石患者忌口的關鍵,就是要控制脂肪食物,否則過量脂肪食物會引起膽囊收縮而產(chǎn)生疼痛。
  羊肉:為溫補性食物。漢代名醫(yī)張仲景曾說:“有宿熱者不可食之?!薄夺t(yī)學入門》中也認為“素有痰火之人”不宜服食。膽囊炎膽結石之人多為膽經(jīng)濕熱偏盛,羊肉溫補,故不宜食。
  雞肉:性溫,味甘,為肥膩壅滯之物,患有膽囊炎、膽石癥的人忌食之,以免刺激膽囊,引起膽絞痛發(fā)作。
  雞蛋:性平,味甘,雖有滋陰潤燥,養(yǎng)血補益作用,但膽囊疾病之人應當忌食。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