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機揭諦——“拈花微笑”解義
圓智行者
公案原文: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jīng)》載:靈山會上,佛告大眾:我不久當般涅槃,諸大眾意有欲問法,自恣為問。爾時梵王以金光明大波羅花獻佛,舍身成座,請佛開演未曾說最上大法。如來坐此寶座,但拈蓮華,無說無言。與會大眾,皆止默然。唯長老摩訶迦葉,廓然破顏微笑。佛即告言,是也,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屬摩訶迦葉。
白話翻譯:
據(jù)《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jīng)》所記載:靈山會上,佛陀告訴大眾說:我不久行將入滅,諸位大眾,意下若有需要開示的問題,可以隨意詢問。這時,大梵天王以金光明大波羅花供獻佛陀,并用身體變成法座,恭請佛陀開演以前未曾宣說的最上乘大法。佛陀坐上這個寶座后,只是手拈蓮華,無說無言。這時,與會大眾全都默然,沒有動靜。唯有長老摩訶迦葉,廓然破顏微笑。佛陀如是宣告說:就是如此,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的、經(jīng)教之外的特別傳承,交授給摩訶迦葉了。
圓智行者解說:
拈花微笑,乃是與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起源與發(fā)端相關的一段公案。這段公案,一方面揭示了佛教最上乘教法的不可思議,由此彰顯出大乘覺悟道與小乘聲聞道以及知識學問的差別;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禪宗的明心見性與大徹大悟并非那么容易和簡單。
一、先說佛法不可思議的原理
說佛教最上乘教法不可思議,許多人對此會感到不可理解,甚至有人認為佛教故弄玄虛蒙蔽眾生。實際上,這都是過于執(zhí)迷和相信自己的感知經(jīng)驗所構成的認知障礙。如果大家對于自身的感知機能與相關感知經(jīng)驗有所認識并且有所反省的話,想要明白一點其中的原理并非絕對困難。
在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人都應該有過這樣的兩種經(jīng)驗:
第一種經(jīng)驗,就是自己的眼睛突然遭遇光明與黑暗的突變時,視覺上都會感到一時不太適應,需要經(jīng)過一陣子之后,視覺才能對新環(huán)境有所感知;耳朵的聽覺,對于寂靜與喧鬧的突變,感覺上也是如此。
第二種經(jīng)驗,就是當自己特別快樂開心的時候,往往會覺得自己的色聲香味觸法等任何感覺都特別好;而在當自己特別煩惱郁悶的時候,則會覺得色聲香味觸法等任何感覺都讓自己特別反感。
以上兩種經(jīng)驗,實際上都揭示出我們的感知中所存在的問題。其中,第一種與生理反應相關,第二種與心理情緒相關。這種問題,很多人都應該經(jīng)歷過。但是,真正能夠?qū)ζ溆兴词 ⒂兴芯?,由此而超越自心感知誤區(qū)的,恐怕只有少數(shù)真正深入佛法實踐的修行者才能做到。
因此,佛教的某些內(nèi)容之所以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其原因并非是佛教在故弄玄虛,而是由于眾生內(nèi)心的習慣性認知障礙,讓眾生難以了知更深層次的微妙因緣之故。而某些佛法修行者之所以能對某些微妙因緣有所了知,其原因也在于他們不斷運用智慧深入調(diào)整心身內(nèi)外因緣,由此超越心理和生理兩種認知障礙的結(jié)果。
二、再論知識學問與佛教修行的差別
能夠認識到佛教的不可思議之處,也就不難理解世間學問與佛教修行的差別所在。知識學問通常是依靠他人的經(jīng)驗,通過自己的思維推理而得出結(jié)論。而佛教修行則是通過不斷調(diào)節(jié)自我心身,以此超越心身兩種認知障礙的影響,而獲得對事物深層因緣的真切認知和省悟。這兩者,一個來自他人的表面認識經(jīng)驗,一個來自內(nèi)心的深層觀察認知。為此,對于當事人的心身行為來說,這兩者的決定性意義是絕然有所不同的。
俗話說,說食不飽,畫餅不能充饑。禪宗說,數(shù)別人的家珍,背別人的道理,對自己的安樂毫無用處。如果缺少對某些深層因緣的切身認識,要想把別人的經(jīng)驗變成自己的受用,那將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佛教雖然有許多經(jīng)典,但是佛教卻從未教導眾生從理論上尋求心身安樂,佛教特別強調(diào)的是內(nèi)心認知障礙的超越,并且認為只有如此,才是真正解決心身煩惱感覺困擾、達成究竟安樂的正確之道。
由于真切認識到知識學問的局限性,以及超越認知障礙的重要性,所以,與一般其他不同的宗教相比,佛教特別提倡修心離惑和覺悟,并且創(chuàng)造性地推出了佛教的止觀禪修方法體系。其中,止,就是理智對待淺表感受的迷惑,有效止息內(nèi)在心理活動的影響;觀,就是深入洞澈習慣性認知障礙所掩蓋的實相,達成對心身事物深層微妙因緣的覺悟。禪,就是完全超越認知障礙的迷惑,隨順覺悟智慧行于無為。
在止、觀、禪這三大修行方式中,除了修止時必須部分借助思維來安心之外,通過修觀而逐步超越眾生的習慣性認知障礙之后,其所獲得的深層認識,便已經(jīng)非世間學問所能及、開始變得令人難以思議了。而完全超越一切認知障礙的究竟覺悟智慧,對于缺乏同樣認識的眾生來說,那就是真正不可思議了。
所以,佛陀在靈山會上,直接將超越一切文字、不可思議的智慧心法,以拈花示眾、無言無說的方式傳授給摩訶迦葉,這種示現(xiàn),對于那些執(zhí)迷知識學問、不能真正超越內(nèi)心認知障礙的迷人來說,無疑是堪以促令猛醒的一記響亮的棒喝。
三、更說達成禪宗無上覺悟的難度
在拈花微笑這段公案中,大梵天王請佛說法,佛陀拈花而示,為何萬眾默然、唯摩訶迦葉一人獨悟而破顏微笑呢?
須知佛陀在將臨入滅之前,說法度生四十九年,座下弟子中,已入圣流乃至證得滅心阿羅漢的圣者無數(shù),包括該法會的請法者大梵天王,更是娑婆世界之主,具足大神通、大能力者,為什么佛陀拈花示眾時,這些眾多的弟子,都未能獲得同摩訶迦葉一樣的領悟呢?
為此,拈花微笑這段公案里面,實際上隱藏著一個非常嚴肅的道理:
——真正覺悟禪宗所說的實相無相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并非象某些口頭禪信口亂說的開悟那么容易和簡單,而必須善根福德因緣成熟才行。
因為,摩訶迦葉所以能夠因佛陀拈花示眾而開悟,乃是與其長年精進修行佛法的善根積累相關的。據(jù)相關經(jīng)典資料介紹,摩訶迦葉早在佛陀拈花之前,就一向苦修禪定,堅持在種種逆境中不斷滅心,早已做到“意根坐斷”,而被佛陀贊嘆為“頭陀行第一”。
佛陀在《楞嚴經(jīng)》中曾有介紹:“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倍U宗經(jīng)典《楞伽經(jīng)》中說,“如是意識滅,種種識不生”。只有完全“意識滅盡”,才能實現(xiàn)“意根坐斷”,由此完全超越心理和生理兩種認知障礙的影響,回到自心深層的本來清凈正覺。
在靈山會上,摩訶迦葉所以能夠因佛陀拈花示眾而有所領悟,得到佛陀于經(jīng)教之外特別傳授的實相無相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原因就在摩訶迦葉對心身認知障礙的超越程度以及事先對于自性清凈正覺的開顯。
禪宗有云:“偷心不死,道心不成”。所謂偷心,就是執(zhí)迷于心身認知障礙的錯覺印象、對心身感受與名聞利養(yǎng)的貪求之心,以及企圖通過錯覺經(jīng)驗的推理和揣測不可思議境界的賊心。這些心態(tài),實際上都是超越心身認知障礙與回歸本來清凈正覺的障道因緣。
長期以來,常有迷人向文字道理學禪,妄對永嘉玄覺《證道歌》“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一類的說法錯生俗解,盲目忽視其中“絕學無為”的根本要求,而謬將“不除妄想”當作禪行,由此墮入為所欲為的狂禪,以至步入最終被王法所禁的邪路。
《楞伽經(jīng)》說:“心生即種種法生,心滅即種種法滅”。佛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只有真正“心行寂滅”,才能絕對超越心身認知障礙,由此達成對自性無上清凈正覺的圓滿證悟。
為此,佛陀雖然在初成正覺之時,便已宣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為妄想所覆不能顯了”。但是,鑒于眾生超越妄想與發(fā)露正覺的因緣不同,佛陀在《金剛經(jīng)》中又進一步指出:“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種差別,也就是靈山會上萬眾默然、唯“久滅意根”的摩訶迦葉一人獨悟的關鍵所在。
所以,真正禪宗的開悟,乃是以眾生放下妄想、降伏自心、超越迷執(zhí)的真實修行為基礎的,并非如某些口頭禪隨意宣說的某某有悟那么簡單。
四、略談佛法修行超越認知障礙的因緣差別
拈花微笑這段公案,從梵王求法、佛陀拈花、大眾默然,到迦葉微笑,其與會者的行為明顯表現(xiàn)出四種態(tài)勢,這里面隱藏著什么樣的因緣差別呢?
圓智在前面,已經(jīng)解說了眾生心理和生理的兩種認知障礙問題。我們已經(jīng)知道,佛陀是大覺悟者,是心身兩種認知障礙的完全超越者。那么,佛陀以及梵王、大眾、迦葉,他們對于心身兩種認知障礙各有什么不同呢?
根據(jù)佛教有關經(jīng)典的分類,眾生心身認知障礙主要可以分為三種,這就是:見惑、思惑、無明惑。其相關具體內(nèi)容的定義如下:
1、見惑——即執(zhí)迷于各種由淺表認識經(jīng)驗形成的觀念和成見,內(nèi)心因理論上的偏執(zhí)錯誤而導致的認知障礙。這種障礙,源自內(nèi)心對妄想概念的把持,所以又叫做理障。
2、思惑——即由往昔淺表認知行為經(jīng)驗所形成的、內(nèi)心不自覺的條件反射式的習慣性錯誤行為所導致的認知障礙。這種因在外在條件激發(fā)而顯現(xiàn)的、由內(nèi)心中隱藏的習慣性錯誤行為所導致的認知障礙,因為與事相上的理智把持力不足有關,為此,又稱事障。
3、無明惑——即與生命肌體的感知器官的機能相關的、內(nèi)心對肉身機能難以如實知見的實相缺乏深刻明察的認知障礙。這種障礙,與生俱來,又叫根本無明,從根本上障蔽心性,所以又稱心障。
以上諸惑,見惑屬意識取向問題,思惑屬心意決斷問題,無明惑屬知覺明察問題。其中,見思二惑與心理因素相關,無明惑與生理因素相關。若超見惑,便可洞見真理,成為智者;若超思惑,即能證得阿羅漢果,出離三界系縛;若超無明,即為菩薩;無明斷盡,覺行圓滿,即是成佛。
如果能對上述“三惑”的內(nèi)涵有所了知,我們也就不難明白,佛法修行,本質(zhì)上也就是見惑、思惑、無明惑的斷除,其具體內(nèi)容也就是錯誤的意識觀念、意想行為、知覺明察的修正和超越。佛教《楞伽經(jīng)》指出:“云何菩薩摩訶薩得自覺圣智善樂?謂得無生法忍,住第八菩薩地,得離心意意識”。 “離心意意識,說名涅盤。”
在拈花微笑這段公案中,大梵天王,其由清凈廣大善德在初禪天最先出生,故自念我無父母、自然而生、為娑婆世界之主。其乃色界初禪天之王,統(tǒng)領大千世界,富貴尊豪最得自在,且能造物,具大威德神通力,無能勝者。
摩訶迦葉,乃仙人之后,其在佛陀成道后第三年成為佛陀弟子,八日后即發(fā)正智,證入滅心阿羅漢境地,隨后又長期勤修苦行,不斷超越生理認知障礙,實際上早已成為正覺菩薩。據(jù)《增壹阿含經(jīng)》記載,迦葉曾經(jīng)坦然告知佛陀說:“若如來不成無上正真道者,我則成辟支佛?!狈鹪凇独銍澜?jīng)》中介紹摩訶迦葉“圓明了知,不因心念”,實際上也就是對其已經(jīng)證入離念清凈正覺的肯定。
這里,大梵天王,代表有為法中第一意識的覺知;眾阿羅漢,代表超意識的心識的覺知;摩訶迦葉,代表超心識的自性覺知。——這些,實際上都是超越心身認知障礙過程中,眾生不同的認知能力顯現(xiàn),只有不斷超越這些,眾生才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
——好啦!拈花微笑這個公案,總算基本解說完畢。讀者讀過此文,若能通過這個圓智對不可思議問題的解釋,而有所了知自己心身的兩種認知障礙,并且決定想要超越這些認知障礙的話,那么,你這種內(nèi)心中的轉(zhuǎn)變也就是圓智的最大安慰。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愿一切眾生皆成無上正等正覺!
(圓智行者撰于2008年7月15日)
博文鏈接:
圓智禪落 http://blog.sina.com.cn/chan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