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通行版)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 難易相成 長短相形 高下相傾 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 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
為而弗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原文(帛書版):
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
音聲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隨,恒也。
是以圣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恃也,
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原始的老子是不分章的;前后文之間往往有各種思維上和邏輯上的聯(lián)系。很多解讀老子的人,孤立地看待各章內(nèi)容,結(jié)果無法通暢地理解。造成解釋的前后文句之間經(jīng)常自相矛盾,變成老子解讀中一個很大的困難。這也是傳統(tǒng)注家普遍對于第一二章感到棘手,視為畏途的原因。
第一二章是老子獨特思維方式的總綱,非常靈活和博大;與我們?nèi)粘A晳T了的固化和呆板的思維模式完全不同。如果不了解這點,解釋起來就極為困難,甚至錯誤矛盾百出。所以,看一個學者解讀的老子[道德經(jīng)]是否可取,關(guān)鍵看他對第一,二章如何解讀;如果這兩章解得讓人“渾不可解”,無法讓讀者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則整本書的解讀,都不會有太大的價值。因為從一開始出發(fā)就走錯了;即使后面的解說有一些觀點看起來還不錯,也很難想象是老子一以貫之的思想。
可惜,能夠達到這一要求的“專家學者”們極少,目前市面流行的幾十個[老子道德經(jīng)]的解讀版本,第一二章的解說,基本上都是“看原文看不懂,看翻譯過來的白話文更糊涂了”;這些解讀老子的版本,文意互相矛盾,前后不一,甚至同一作者在同一章的解讀里,都會出現(xiàn)自相矛盾的解說,不能不讓人嘆息;老子所言“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早在兩千年前就預(yù)料到了這種局面。在這里,我就以第二章作為一個范例來加以比較詳細的解讀分析,看看我們流行的版本是如何嚴重誤讀老子思想原意的。
本章要點:看待一個事物會產(chǎn)生無數(shù)個“一分為二”的判斷
老子道經(jīng)第一章是全書的總綱,闡述了老子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奇妙的智慧。余下的八十章,無非是第一章思想的延伸,和針對某一具體事物的闡述,本質(zhì)上是統(tǒng)一的。
第二章就是老子首次對第一章中的思維原則,作一個具體的呈現(xiàn)和詳細的解釋。更準確地說:第二章是對第一章中“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的具體說明和進一步的闡述。
下面的第三章,其實就是對老子這種思維原則在政治和管理上的運用。
了解了這個邏輯,解讀起來就一點都不難了。本章試圖告訴人們:名相只是人為附加的概念,不是恒定不變的事實,更不代表事物本身。一切名相,只是我們對于宇宙萬物關(guān)系認知的一個極為有限的角度而已;當認知的角度改變,原有的名相也隨之消失;同時又產(chǎn)生新的名相,需要建立新的關(guān)系認知。如執(zhí)著于固有的名相不變,是常人的思維慣性,如此將無法真正了解變化的萬物和變化的關(guān)系,也脫離了對事物真實關(guān)系的把握,停留在固有的思維中,就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和認識。
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分為二”的思想,是說看待一個事物不要只有一種看法,應(yīng)該把它分為兩個完全相反的方面來認識,這其實就是道家的思維原則。道家把對世間萬物的認識,都分成了“陰陽”;即兩個互相對立的方面,所謂“陰陽之變,萬物之統(tǒng)攝也”。
與“一分為二”不同的是:老子并不認為把一個事物看成一分為二就夠了;而是認為任何一個事物,都可以從無數(shù)的角度來理解。而任何一個角度,都有兩個互相對立的方面。所以看一個事物,就有無數(shù)個角度產(chǎn)生的無數(shù)個“一分為二”的判斷,這也就是道家所說的“不絕如陰陽”。道家平等地認為每一個角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每一個角度都不是唯一的,永恒的。都是相對的,暫時的。這就是“名可名,非恒名”的真正含義。
可是普通人的思維方式,看事物往往很單純的只從一個角度出發(fā),而且更喜歡從這唯一角度中本來應(yīng)有的陰陽兩面,只抓住其中的一面,并頑固地堅守不放;老子在本章中,就是了解到我們常人的這個思維特點,并用幾個例子,把結(jié)論引申到荒謬的地步,讓人們反過來覺察自己思維的盲區(qū)!
本章前后文的邏輯聯(lián)系也極為緊密,主要分為三個層次:
先從美惡,善與不善的概念,來破除人們固定的判斷習慣;
接下來用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后的概念,來說明人們使用的名 詞和概念意義的相對性;
最后把這種多角度的認知方法,破除了固定僵化思維的高度智慧,轉(zhuǎn)用于“圣人”對于國家治理原則的方法論演繹:也就是老子著名的“無為”和“無言”的道家至高無上的管理境界。
這三者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氣貫通的。可惜由于不了解老子在第二章中的邏輯,對于“無言”和“無為”的真正含義,大多數(shù)人都是誤讀的。怪不得老子自嘆:“吾道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只需轉(zhuǎn)換一下思維模式,老子的東西就變得非常簡單,但是如果堅持固定的名相,不變的含義,單一的思維角度,與老子的智慧就一定無緣。因此,可能這就是越是專注學問文字的“飽學之仕”,對于老子的理解就越加困難的原因!
流行和權(quán)威版本的比較與辨析:
為了讓大家更清晰地了解我對于老子第二章的解讀,我們需要知道傳統(tǒng)的解讀方式,用來做一個比較;這里選取了幾個有代表性的版本來對照:
一:中國大陸的權(quán)威版本,當屬任繼愈老先生,這位國家圖書館的館長,應(yīng)該是老子這個周代“國圖館長”的職業(yè)繼任者;在大陸,任先生是當然的權(quán)威,他的著作也是各大學哲學系師生的必讀書。
二:國外或者說世界級有關(guān)道家和老子研究的權(quán)威,就是臺灣的陳鼓應(yīng)先生。因此我采用進行解讀對照的,就是任先生的[老子譯讀]2006北圖版,與陳先生的[老子今注今譯]2007商務(wù)版,都是在學術(shù)界流傳最廣,讀者最多,也是最有權(quán)威的著作。其他很多市面出版的普及版本,基本上都是采用他們的解讀和翻譯,所以有足夠的代表性。
三:另外還選取了目前在普通大眾中比較流行,新書發(fā)行量很大的新派“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專家”,耶魯大學哲學博士,臺灣大學哲學教授傅佩榮的[解讀老子]為另外一個解讀比較的對象,以期有所得。
下面就是三位學者的第二章解讀(部分)
n 任繼愈: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樣才算美,這就有了丑了。都知道怎樣才算善,這就有了惡了;所以,有和無互相對立而產(chǎn)生,難和易互相對立而成,長短互相對立而體現(xiàn)--------。
n 傅佩榮: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樣算是美,這樣就有了丑;都知道什么樣算是善,這樣就有了不善。所以,有和無相互產(chǎn)生,難于易互相形成,長與短互相襯托,音與聲互相配合,前與后互相跟隨,因此之故,圣人以無為的態(tài)度來處事,以不言的方法來教導,任由萬物成長而不加以干涉,生養(yǎng)萬物而不據(jù)為己有,養(yǎng)育萬物而不仗恃己力,成就萬物而不自居有功正是因為不居功,所以功績不會離開他
n 陳鼓應(yīng):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丑的觀念也就產(chǎn)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不善的觀念也就產(chǎn)生了;有和無互相生成,難和易互相促就,長和短互為顯示,高和下互為顯現(xiàn),音和聲彼此應(yīng)和,前和后連接相隨。
上面這些解讀,基本意思都差別不大,思維角度也差不多;我個人認為與老子的思維和邏輯均不符合;當然,從學術(shù)研究的角度來看,不能因為別人的理解與自己的理解不符合,就批評別人不對:一種主張是不能說明另一種主張正誤的;要判定他們的這些解讀是否正確合理,可以先看他們自己的解讀里面有沒有思維和邏輯悖論,有沒有“硬傷”;
我在這里先得為要下面要開始的思維邏輯推演及其結(jié)論定一個“公理”和前提條件,即相信老子本人應(yīng)該不會思維錯亂,亂寫文字,應(yīng)該有自己流暢的邏輯思維模式,不會出現(xiàn)簡單的邏輯悖論。
我個人不認同上面幾位權(quán)威專家的解讀,就是因為他們的解讀有內(nèi)在的邏輯矛盾,無法自圓其說。當然,這里我需要特別申明一下:把幾位大師的解讀放到一起來比較,不是為了批判。而是因為:這樣做讀者就能夠很方便地了解我的解讀與傳統(tǒng)的解讀的區(qū)別,有助于進行比較和分析。我的解讀不一定是對的,這可以讓讀者來自行評價,會有人看完之后認為大師們的解釋才對,那么我作為反面教材也作了應(yīng)有貢獻。我相信真理是越辯越明的,有比較才有鑒別。
如果我在后文中批評了幾位前輩專家的論點,也嚴格限于學術(shù)范圍內(nèi)爭鳴的不同意見,絕非對大師們個人有意見。我還學不會“反杜林論”那樣凌厲的筆鋒;學術(shù)的傳統(tǒng),就是在爭論和辨析中進步的!
辨析一:老子真的是在講“美丑”,“善惡”嗎?
令人遺憾和不解的是:上面幾個名家的解讀,在基本的學術(shù)手段----文字訓詁上就已經(jīng)出了問題:
任先生說:老子的這一章“論述了辯證法思想,提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如美丑,善惡----這是老子哲學中極具特色的可貴部分?!笨墒?STRONG>老子真是在講“美丑善惡”嗎?
老子的“美”難道是美麗的美,與丑相對立,而老子的“善”難道是善良,與“善惡”相對應(yīng)的嗎?用這樣的邏輯來看,老子第二章似乎就是講審美的情調(diào)和道德仁義的說教。但是,我們從老子的后續(xù)文字中,發(fā)現(xiàn)老子最反對的就是這些仁義說教;老子實質(zhì)上只關(guān)心最高的事實真理和智慧,非常反對人類的自作多情和文飾。所以,專家們在美,惡,善,不善的解讀上,已經(jīng)違背了老子的原意;
不僅如此,還在無法理解老子原意的情況下,只好有意歪曲和違背基本的古文字匯含義,以求符合他們自己的理解模式。這是典型的“以經(jīng)注我”,違背了學術(shù)真誠原則。
實質(zhì)上,關(guān)于“美”和“善”的真正定義,我們并不需要特別的學術(shù)能力,也不需要繁瑣的考證研究和回溯古代的原意:在老子的道德經(jīng)五千言中,已經(jīng)多處重復出現(xiàn),已足夠幫助人們認識老子時代對于“美”和“善”的真正定義;只要我們不自作主張,非要用我們現(xiàn)代對這兩個字眼的理解,來強行歪曲老子的原意,我們就能很容易地理解到老子的思想:
在本章中,老子明明就用“惡”來與“美”對應(yīng),而不是“丑”;這里的“惡”并非善惡的惡,而是指人的主觀和感情不接受的意思,也就是“討厭”和“不喜歡”的意思;讀音也不是“厄”,而是“務(wù)”,與現(xiàn)代“厭惡”的說法含義相同;“美”自然就是“喜歡”“愛好”的意思了,而不能解釋為“漂亮”“美麗”含義。(不能同意)這種文字考證的功夫,并非高深的學問,只需要高中的文言文水平就能夠理解;
在老子的后續(xù)各章中收集關(guān)于“美,惡”的字句來看,基本上與上述的含義是一致的,可以證實并非臆斷!
如關(guān)于“美”:
恬淡為上 勝而不美 而美之者 是樂殺人
美言可以市尊 美行可以加人
甘其食 美其服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關(guān)于“惡”:
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于道
唯之與阿 相去幾何 美之與惡 相去若何
馀食贅行 物或惡之
兵者 不祥之器 物或惡之
天之所惡 孰知其故
從老子在后文中不同章節(jié)里應(yīng)用這些詞句的表述來看,“美”與我們現(xiàn)代人所講“漂亮”“美麗”并無直接關(guān)系,都是指我們?nèi)祟惽楦猩稀跋矚g”和“愛好”的意思(不能同意)。雖然“漂亮的東西”也的確會讓人“喜歡”,但畢竟不是一回事;老子在這里并沒有興趣來討論美學問題。至于相對應(yīng)的“惡”,也絕非道德倫理上的說教和評判,也僅僅是情感上的“討厭,不喜歡”而已;上文中幾個專家,解讀中把硬把“惡”翻譯為“丑”,不知有何依據(jù)。當然,對于“丑”的東西,人們心理上情感上會產(chǎn)生“不喜歡”的感覺,我們就算勉強同意吧!雖然這已經(jīng)明顯“轉(zhuǎn)義”了。
同樣,“善”的含義,也不是上面任先生所講的,是與“惡”相對應(yīng)的道德行為上的“善良”,而是指“擅長”“特長”“優(yōu)勝”“高明”的含義,如古人說“養(yǎng)由基善射”,不能被解釋為“養(yǎng)由基很善良,所以去射箭”一樣。這也只需高中的文言文水平就能理解。古語中,也極少把“善”的含義,定義為道德上于今天講的人格的“善良”相同。老子后文中對“善”的使用,也證實了這一點,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舉了。至于對老子“不善”的理解,如果要把它強行解讀為現(xiàn)代“惡”的含義,就的確需要巨大的“學術(shù)勇氣”了;因為古代找不到這種用法!因此,感到困惑的專家們,多數(shù)小心翼翼地繞過去,干脆不解讀,直接搬用(如陳,傅二先生),讓讀者自己理解去。這雖然不太負責,但是也給自己留下了余地;他們兩位雖然在前后文的含義中,依然是把它理解為“惡”的,但有難言之隱,不便明說。這里只有任先生鮮明地,也是大無畏地把“不善”古義直接解讀為“惡”,而沒有作任何解釋,開中國古文字訓詁學之先河!
如果專家們參考一下古人的解讀,比如說最常見的通行本王弼的[注],相信就不會出這種學術(shù)上的“硬傷”了。王弼注“美者,人心之所進樂也;惡者,人心之所惡疾也;美惡猶喜怒也,善不善猶是非也”。這里說得很明白:美就是人心中所喜歡并追求的感覺;惡就是人心中不喜歡并逃避的感覺,美惡就好像“喜歡”和“不喜歡”的情緒,善不善就如同說“好”還是“不好”的評價一樣;可見古人還是很清楚的,王弼的老子注,因其歷史上一貫的“權(quán)威性”,學者專家們不至于沒有讀過吧?。
可惜,這幾個并不復雜的文字,在專家們對于老子的解讀中,竟然全被誤讀了,實在讓人不可思議??梢?,我們的學者專家,在現(xiàn)代解讀的時候,其實是創(chuàng)造了一套新的“古人解讀語言體系”。
不幸的是:也正因為在這幾個關(guān)鍵文字上的錯誤理解,導致專家學者們在本章后文中的解釋中自相矛盾和錯漏百出,讓學習者莫名其妙!并且這種錯誤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解讀老子的“常識”,流弊極深遠,其影響所及,恐怕今后我們無論怎樣努力,再花上一千年時間,都無法拔除干凈。這都是在學術(shù)上錯誤地先入為主,先預(yù)定了一個理解的框架,強行把老子的思想往里面套,導致出現(xiàn)這樣的滑稽和悲慘的局面。
辨析二:老子真的會自相矛盾和胡言亂語嗎?
除了上面的基本詞義誤讀外,專家學者們對于整個句子的解讀,基本上是按照字面意思直接“翻譯”,初初看還不覺有異,如果連起來理解的話,可以說是“慘不忍睹”,違背了基本的語言思維邏輯,讓讀者完全無法理解;
如“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任先生等翻譯為:“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樣才算美,這就有了丑了。都知道怎樣才算善,這就有了惡了”。這種譯讀的語句,在語法上倒沒有錯,可是在語言邏輯思維上,是無法理解的詞句,近乎于一個笑話:因為在歷史和現(xiàn)實中,我們還不知道有哪一個時期的人們,已經(jīng)達到了“都知道什么是美,都懂得什么是善”的至高境界;而且看來今后也沒有希望達到這個“審美和道德”的至高水平。因此按照任先生們的解釋,此時“丑”和“不善”就應(yīng)該還沒有出現(xiàn)。(不知所云)
所以我們現(xiàn)在生活在一個還沒有出現(xiàn)“丑”和“不善”的“完美”世界,是因為這個世界還未達到“皆知善,”也沒有“皆知美”的不完美的世界!而且這個世界還很奇怪,一旦達到“盡善盡美”(皆知美之為美,善之為善)的時刻,就反而冒出了“丑”和“不善”;這種荒誕的邏輯,明顯的語言錯亂,居然會出現(xiàn)真是不可思議。怪不得人們常說老子的原文看不懂,看了翻譯就更不懂,的確如此。
悖論二:上述這種解釋,明顯是把“美和丑”“善與不善”對立起來,彼此毫無相干,沒有在邏輯上給它們同一存在的時空;這違背了他們自己確定的解讀邏輯:“失去了對立的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所以是自相矛盾。
而且,這種理解也無法連接老子的下一句“故有無相生”等句,譯文上又如何能通過“所以”這樣的語句進行意義和思維邏輯上的關(guān)聯(lián)呢;實質(zhì)上,在傅先生的翻譯中?!八浴焙汀耙虼酥省保ㄈ蜗壬鷮懗伞八浴薄耙虼恕保┑群笫稣Z句,邏輯上就缺乏前后文意義上的關(guān)聯(lián),只是一種孤立的存在,很難想象老子通過第一句的重點強調(diào)后,引出的后述結(jié)論居然沒有思維和意義關(guān)聯(lián)。在這一點上,只有陳鼓應(yīng)先生的解說,照顧到了這一邏輯,但是在具體的含義上,也沒有解釋清楚!
悖論三:用專家們解讀方式同樣的思維邏輯,我們還可以合理地推導出: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樣算是丑,這樣就有了美;都知道什么樣算是不善,這樣就有了善。雖然這種話同樣的讓人莫名其妙!
悖論四:專家學者們自己也意識到上面的這種解釋方式非常勉強,在后文解說的時候,又說老子這些互相對立的概念之間的關(guān)系是“彼此互相對立又互相補充,互相以對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前提”。也就是說:否定了自己本句的解說,承認對立的兩者同時存在,而不是一個存在充分存在后,“這樣才有了”另一個。
可是,這樣來理解老子,不僅大大淺化了老子的深刻思想,讓人以為老子只會說一些不疼不癢的大實話;同時又造成了新的矛盾:果如此,在語言表達上,老子完全可以簡單地說:“知美斯惡,知善斯不善”,為何要在這里說得很復雜,不僅要“知”,還要“皆知”,更要“天下皆知”,如果解釋呢?學者們又無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