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家調查與實驗數據 (一)教育部調查10個省市1.4萬學生,1000名教師,100名校長,得到下列結論: 1. 86%的學生不喜歡教師以講授為主的學習方式; 2. 86%的教師只會這種粗放型、低效率的教學方式:(教師不愿意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不愿意參加培訓,即便是國家出錢到外地學習培訓,有相當部分教師也不愿意參加) 3. 69%的學生關注知識的同時又關心自己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 4. 72%的學生沒有機會或從沒有參加過系統的持續(xù)的實踐操作活動; 5. 62%的學生從沒在學校學過選修課; 6. 84%的學生作業(yè)都為練習性的書面作業(yè); 7. 97%的校長與75%的教師都認為紙筆測試是最主要的評價方式;(高考是建立在對70%的學生不公平的公平) 8. 85%的學生認為分數不能反映自己的發(fā)展狀況,認為學校評價不公平;(舉姚明例子) 9. 86%的教師認為現行的評價方式相比較而然是比較公平的; 10.69%的學生對學校公布成績感到緊張害怕: 11.93%的學校在體制、管理、分配制度上比較落后。 (二) 1.課堂45分鐘,有15分鐘學生昏昏入睡而形成低效或無效學習狀況;(在農村學校可以看到一片一片的學生在睡覺) 2.有15分鐘70%的學生一直不能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學習特征而處于被動學習狀況;(課堂上主要照顧了哪些不善于聽的大部分學生,而善于聽的學生只占1/5的學生) 3.課堂綜合效率普遍不到30%; 4.課堂教學的個性特征的關注度普遍低于30%; 5.綜合復習課效率普遍低于20%。 (三) 一是我們要學會在兩條線上長期作戰(zhàn),即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兩條線(搞應試教育還要20-30年); 二是立足國家和國際視野做大眾教育。 (四) 1.認真聽,學生高度注意力能保持的時間:小學生7-8分鐘,中學生8-9分鐘,成人8-13分鐘。 2.將純文字符號呈現的知識轉化為線條圖呈現,教學效率提高30-60%;轉化為圖呈現,教學效率提高60-120%;轉化為故事呈現,教學效率提高200%。 3.空講的學習效率不到20%; 4.上課7-13分鐘就應開始動靜轉換; 5.一個關鍵知識點和要點一般要強化12-17次才能完全掌握(現狀是5-7次),而外語學科(沒有語言環(huán)境)的則需要32-35次才能完全掌握; 6.同一種學習方式重復3次就開始低效,6次后就無效。若方式不斷的換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7.要素組合的效果統計圖 聰 聽 看 講 想 做 動 靜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看 講 聽 講 聽 看 講聽看想 動靜 講 聽 看 想 做 靜 動 |
|
來自: 紅一點 > 《改革與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