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5月21日 09:25乾隆帝繼承了其皇祖父喜歡騎射的傳統(tǒng)。乾隆自幼喜歡巡游打獵,史稱乾隆帝“善射”,九矢九中,體魄健壯,活了89歲。乾隆帝常在夏日接見武官后在宮門外較射,秋天出塞時亦復如此。射時均以三番為率,每番三矢,每發(fā)多中圓的,九矢可六七。已巳年十月,偶在大西門前射,九矢九中,錢麓驚為異事,乃作《圣射記》進呈,感嘆“圣藝優(yōu)嫻”云云。 除了加強體育鍛煉,乾隆帝還愛好多樣,精神生活豐富,這也正符合中醫(yī)所強調(diào)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之病也,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于服藥者”的道理。據(jù)史書記載,乾隆帝喜歡聽音樂,經(jīng)常要求樂工為其更換新曲,所謂“盼晴則月殿云開之曲”云云,可見他深諳音樂與健康的關(guān)系。 乾隆帝還喜歡寫詩,酷愛書法。乾隆帝一生遍游名山大川,到處寫詩題詞,一生共寫詩43,630首,其數(shù)量之多,在中國歷史上無人望其項背。詩能言志放懷,陶冶人的性情,這也是“養(yǎng)生重在養(yǎng)性”的一種體驗吧;乾隆走到哪里寫到哪里,到處都留下了他的墨跡。這大概也是他健康長壽的一個原因。因為寫字時要求“不思聲色,不思得失,不思榮辱,寧神靜氣,氣貫于一”,不意間達到了靜心、養(yǎng)性、舒氣、健腦、通脈、活血、壯骨、安神的目的,可謂一舉數(shù)得的養(yǎng)生之道。 乾隆帝在總結(jié)自己的養(yǎng)生經(jīng)驗時認為:“節(jié)飲食,慎起居,實卻病之良方也”。“凡人飲食之類,當各擇其宜于身者,所好之物不可多食。”又說“老年人飲食宜淡薄,每兼蔬菜食之則少病,于身有益。所以農(nóng)夫身體強壯,至老猶健者,皆此故也?!边@些觀點都值得今天的人們重視。 此外,自古帝王多好酒色,致使命門火衰,腎精虧損,下元不固,故衰老之征常早見。乾隆帝壽達89歲,與節(jié)制酒色無不有關(guān)。 研究清宮醫(yī)案的專家們認為,乾隆帝的長壽和其日常所用的抗衰老醫(yī)方也有很大關(guān)系。 乾隆經(jīng)常服用的補益藥方有:龜齡集、龜齡湯、松齡太平春酒方、椿齡益壽藥酒方、健脾滋腎壯元方、秘傳固本仙方等。 這6個長壽仙方多屬于脾腎雙補之品。如龜齡集方,就由人參、鹿茸、雀腦、枸杞、肉蓯蓉、熟地、牛膝、杜仲等大量補腎藥組成,主治筋骨乏力、頭暈眼花、盜汗、遺精、陽痿,以及陰寒腹痛等癥。秘傳固本仙方,由41味藥物組成,大都是強腎補益之品,以丸劑方式緩調(diào),方中由補骨脂、魚鰾、馬驢腎、鹿茸、黃狗腎、益智仁等大量補腎強壯藥組成,故名“固本”,“固本”者即“固腎”也。這是因為,中醫(y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先天之本既充,體質(zhì)自當健康矣。 健脾滋腎壯元方,由九香蟲、杜仲、車前子、鹿茸、淫羊藿、枸杞、懷山藥等組成。方中配有香附、木香等利氣之藥,使本方在達到補益作用的同時,避免有脘膈脹悶的副作用。九香蟲為蝽科昆蟲,《本草綱目》稱此藥可治“脾腎虧損,壯元陽”,配以補腎之藥,其益腎壯陽的效果更加明顯。 除上述方劑外,乾隆帝常用的還有具補腎作用之長壽廣嗣丹、三一腎氣丸等;具補脾作用之八珍膏、補益資生丸等;具雙補脾腎作用之補益蒺藜丸、瓊玉膏、五芝地仙金髓丹等;具補氣血作用之噙化人參、黃芪膏、百齡丸、保元益壽丹等。但有些藥在闡述其療效時用所謂“其妙不能盡述”等語,則應該進行系統(tǒng)的醫(yī)學研究,并進行一定數(shù)量的動物壽命實驗研究,加以證實,不可盲目輕信。 乾隆帝一生沒有患過嚴重疾病,其臨終脈案證明了這一點。嘉慶四年大年初一乾隆脈案記載:“皇上圣脈安和,惟氣弱脾虛,議用參蓮飲。人參一錢五分,建蓮三錢,老米一錢炒,水煎服?!睍r隔兩天,即大年初三,乾隆安然駕崩。這說明,他基本上是盡其天年,壽終正寢。 通過對乾隆帝長壽原因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包括清宮醫(yī)案在內(nèi)的祖國醫(yī)學是長壽研究之寶庫。在清宮醫(yī)案中,記載著不少有一定延年益壽作用的藥方,諸如還少丹、瓊玉膏、青蛾丸、斑龍丸、七寶美髯丹、資生丸和首烏延壽丹,等等。其中多數(shù)具有補腎健脾、益氣活血之功用,既壯先天又補后天,既補元氣又補中氣。這些都值得今人進一步研究和挖掘。 總之,清朝的皇帝和后妃都十分重視養(yǎng)生、益壽,尤其是年臻“古稀”的康熙、乾隆和慈禧太后最為突出。他們大多深諳“圣人以勞為福、以逸為禍”的養(yǎng)生之道,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筆者認為,清初“康乾盛世”的出現(xiàn),固然是他們高瞻遠矚、勵精圖治的結(jié)果,但也與康熙、乾隆兩位皇帝的健康長壽有很大關(guān)系。在清入關(guān)后的267年中,“康乾盛世”就占一半,僅康熙、乾隆兩朝就維持了121年。如果他們兩位沒有健康的體質(zhì)和旺盛的精力,如果他們都像順治、同治那樣短命,那么大清的歷史恐怕就是另外一番模樣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