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過一眼看到頭的人生,沒有一個完美模式能把自己套進去,成年人都得為自己的每個決定負責,想人前笑得比別人好,就得人后吃他們吃不了的苦。不管在往哪個方向走,都要給自己一個不后悔的生活,一個自食其力的未來。 回國呆了一段時間,即將畢業(yè)的我被問到最多的問題當然就是“以后打算怎么發(fā)展???”“出去這么多年肯定不回來了吧?”“還是在國內過得更習慣、更舒服是哇?” 這時候一般我就禮貌的笑,說些“澳洲還是清靜一點啊”,“看看情況再選擇”,“國內機會也很多”,不再像幾年前一樣抒發(fā)宏偉大志“沒本事的才回國”,也不會順著對方的導向“對對對,畢竟是祖國好”或者“哎呀費勁巴拉出去了誰還傻乎乎想回國”。 其實心里大致也是想好了的,只是不知道什么時候起,不愿意再把心里的想法全攤給對方看,更是因為不想給自己定上了以后,就不能改了的計劃。 前幾年在澳洲一起的一個朋友,一路是極其的優(yōu)秀的學生,從全省最好的高中保送上了名牌大學,本科畢業(yè)又去澳洲讀了碩士。畢業(yè)后這個乖女兒聽從爸媽的指示回國考上了文科博士,順利嫁了個家人相中的老公?,F(xiàn)在她不用上課或者工作,每天淘寶上逛逛,QQ斗斗地主,每月有千把塊錢拿,準備要小寶寶。 另一個家境沒有她優(yōu)越的朋友,也是在澳洲讀完研后回了國,不靠那個小城里父母的關系,毅然決然要在北上廣闖出一片天地。跑招聘會,投簡歷,穿著僅有的一套職業(yè)裝,滿頭大汗擠公交去面試各種機會。前幾天說是已經找到個月薪兩千多的工作,工作環(huán)境還不錯,雖然大家都知道這個收入,在上海能過怎樣的生活,但當事人對這個自己掙來的小開始非常滿意。 朋友3,幾年前就堅定“爹媽傾盡全力送出國了就不能輕易回去”,在國外什么辛苦的工也打,做著完全與所學專業(yè)不相干的體力活,起早貪黑,不計辛勞,說是要趁著年輕,用奮斗來為未來的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不用靠拼爹也能幸福的生活環(huán)境。雖然現(xiàn)在住的房子很小,每日省吃儉用,但收入若換算成人民幣也足以讓國內普通的同齡人羨慕。雖然父母有時希望孩子還是回國發(fā)展,但是不是官一代也不是富一代的他們,確實不能給孩子提供任何的人脈和物質幫助,所以只好一邊心疼一邊支持。 要你說,他們三個誰最快樂呢?我覺得他們都不應該遺憾后悔,因為他們都在過著自己選擇的生活。作為旁觀者的你我,無法去評判別人的生活方式,更不能找到一個完美模式把自己套進去。或許這就是那句文藝青年掛在嘴上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出國這幾年,我覺得最大的收獲不是把口語練得倍兒棒,也不是知道了莫蘇里拉奶酪和帕米森奶酪有什么區(qū)別,更不是去了好多別人想去的地方暢游那些藍天白云綠樹碧海的美景,而是懂得了成年人都得為自己的每個決定負責,想人前笑得比別人好,就得人后吃他們吃不了的苦。 寫到這里感覺自己有點兒跑題。前邊的路還有很長很長,有好多決定等著我去做。祝愿幾年后的自己,能欣喜的回頭看到一點點的進步。不管在往哪個方向走,我只是想給自己一個不后悔的生活,一個自食其力的未來。等將來我抱著小孫子在椅子上慢慢搖,我可以說:“說起來,奶奶那時候還真是個挺敢想能干的姑娘?!保?A >來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