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自 http://z.book118.com/008yiyao/006/
任脈經穴篇
2 任脈:24個穴道——起于會陰穴、曲骨穴(腹下部恥骨聯(lián)合上緣上方凹陷處)、中極穴、關元穴、石門穴、氣海穴、陰交穴、神闕穴(肚臍)、水分穴、下脘穴、建里穴、中脘穴、上脘穴、巨闕穴、鳩尾穴、中庭穴、膻中穴、玉堂穴、紫宮穴、華蓋穴、璇璣穴、天突穴、廉泉穴、承漿穴。
2
2
神闕穴:位置在肚臍,禁針(傳說下針不能大便),常用隔鹽灸,中風,腸道問題。
2
中脘穴(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胃的募穴,胃的病、惡心嘔吐都針灸中脘穴,下針一寸即可。
2
下脘穴(中脘穴與神闕穴的中點):太陰任脈之會,治療潰瘍。
2
建里穴(中脘穴與下脘穴的中點)。
2
水分穴(下脘穴與神闕穴的中點):治療水腫的穴道,針灸均可,
2
喝的水到胃里(水分穴)被汽化,變成汗或小便,吃得食物的水才有辦法進入小腸。
2
糖尿病(中醫(yī)稱消渴)——上消:喝飲百杯不解渴;中消:吃百碗飯不能解饑;下消:陽不舉。
2
小兒14歲以下,流鼻血是正常(會流鼻血的小孩不會高燒,流鼻血是釋放壓力的現(xiàn)象),大人流鼻血需要治療。
2
痛的觀念:根本來自壓力不是發(fā)炎。
2
會郗治療法:八會穴:是指臟、腑、氣、血、筋、脈、骨、髓等精氣所會聚的腧穴。——腑(消化系統(tǒng):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會中脘、藏(心、肝,脾、肺、腎)會章門、筋會陽陵泉、髓會絕骨、骨會大杼、血會膈俞、脈會太淵、氣會膻中。
2
上脘穴(巨闕穴與中脘的中點)。
2
巨闕穴(胸骨下端與中脘的中點):心之募穴,治療心病,下針一寸即可。
2
梅花灸:以中脘穴為中心,上下左右各一寸的位置加中脘穴用生姜進行灸稱為梅花灸——治療一切胃病,有出血現(xiàn)象不灸。
2
補泄手法:扎針留豆許,氣到往下推一點為補,往上提一點為泄。
2
鳩尾穴:不能灸但是能針。
2
氣管:中醫(yī)稱重樓。
2
玉堂穴:鳩尾穴與天突穴中點
2
膻中穴(玉堂穴下一寸半):氣會膻中,呼吸等疾病、乳汁變少、咳嗽等治療,強肺氣。
2
華蓋穴:玉堂穴與天突穴的中點。
2
紫宮穴:華蓋穴與玉堂穴的中點。
2
璇璣穴:華蓋穴與天突穴的中點。
2
心臟三針:下針天突穴、巨闕穴、關元穴——治療心痛。
2
廉泉穴和承漿穴常用于中風或面部中風,聲音講不出來等。
諸陽之海——督脈
2 督脈穴道(28個穴道):長強穴、腰俞穴、陽關穴、命門穴、懸樞穴、脊中中樞穴、筋縮穴、至陽穴、靈臺穴、神道穴、身柱穴、陶道穴、大椎穴、啞門穴、風府穴、腦戶穴、強間穴、后頂穴、囟會穴、上星穴、神庭穴、素髎穴、水溝穴、兌端穴、齦交穴。
2
長強穴:
在尾骨端下,當尾骨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主治痔瘡的根本,常用穴。
2
痔瘡:內痔——先血后便,不痛;外痔先便后血,很痛。
2
腰俞穴:第二十一椎,治療月經不來,不常用。
2
命門穴(生命之門):肚臍正對面的位置,第十四椎下,針灸均可,治療劇烈的頭疼
2
陽關穴:
第十六椎下,治療腰痛,
針灸均可,不常用。
2
懸樞穴:第十三椎下,
治療腰痛,三焦經過的地方。
2
脊中穴:第十一椎下,在脾的正后方,下針不灸,治療黃疸,便血。
2
第七椎位于:兩個肩胛骨下方線與脊椎的交點。
2
筋縮穴:第九椎下,位于肝(肝主筋)的正后方,治療抽筋、癲癇,針灸均可。
2
癲癇狂(均有便秘)眼診斷法:眼睛上方的眼白有三條猶如雞爪般血絲連接瞳孔(易治),瞳孔上下均有三條血絲(難治),眼睛下方的眼白有三條猶如雞爪般血絲連接瞳孔(不治)。
2
消渴穴:第九椎和第七椎的中間,診斷治療糖尿病,壓有痛可能有糖尿病,針灸均可。
2
至陽穴:第七椎下。
2
十四椎一下的病屬于滯,十四椎到第七椎橫著痛屬于陽維脈的病——治療近取穴。
2
靈臺穴:第六椎下,
血會的位置,診斷壓有痛,與血癌有關。
2
神道穴:第五椎下,有心臟病在神道穴壓有痛。
2
身柱穴:第三椎下,灸身柱穴能長高并強壯。
2
陶道穴:第一椎下,輔助大椎穴。
2
大椎穴:第一椎上,治療解熱退燒。
2
后腦勺發(fā)際越低的是忠臣,
2
啞門穴:風府穴下半寸位置,對著舌根位置下針,不灸。
2
風府穴:后腦勺下方,不灸,治療中風。
2
腦戶穴:下針不灸。
2
強間穴:下針不灸。
2
后頂穴:百會一寸半位置,輔助百會,治療頭痛。
2
孩子的頭上發(fā)旋是順時針,下一胎是他的同性,孩子的頭上發(fā)旋是逆時針,下一胎是異性。
2
百會穴:頭頂正中心,百脈之會,百病所主,故百會穴的治癥頗多,為臨床常用穴之一。
2
額頭比較短比較笨,眉毛長在發(fā)際和眼睛中間容易做官,眉毛短容易做師爺。
2
上星穴:米粒灸(7、9、11壯),治療鼻竇炎
2
頭上沒有陰經,陰經只到脖子。
2
神庭穴:不針常灸。
2
頭部穴道常治療精神類疾病——近取穴。
2
素髎穴:鼻子正中央,不針不灸,一般放血。
2
水溝穴:人中,治療面部疾病。水溝穴平無子,水溝穴深有子之相。
2
兌端穴:上唇的中間。
2
齦交穴:兩門牙之間,治療牙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