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蕁麻疹:麻黃草4.5克 蟲退4.5克 黃連2.4克甘草2.4克,水煎兩次,兩煎和勻,分2次1日服完。用于急慢性蕁麻疹10余例,療效顯著。慢性蕁麻疹可連服20劑,無副作用,但高血壓患者慎用。 2,遺尿:生麻黃草6克,冷水浸泡1小時,然后煎2次,合并藥液,睡前頓服。治療遺尿50例,痊愈42例,有效5例,無效3例。一般有效病例服藥1-3次即見療效。 3,低血壓:桂枝、肉桂各40克,甘草20克,混合煎煮,分3次當(dāng)茶飲服。治療117例低血壓患者均獲效。一般服藥3日血壓即上升,最快2日恢復(fù)正常。 4,面神經(jīng)麻痹:桂枝30克 防風(fēng)20克赤芍15克,煎水趁熱擦洗患部,每次20分鐘,每日2次,以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治療面神經(jīng)麻痹30例,治愈26例,好轉(zhuǎn)3例,無效1例。治愈時間為6-15日。 5,面神經(jīng)麻痹:用防風(fēng)煎湯送服蜈蚣末,每日1劑,晚飯后服。治療周圍性面神經(jīng)麻痹26例,痊愈16例,顯效6例,好轉(zhuǎn)3例。總有效率96.16%。 6: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白芷30-60克,甘草15-3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和慢性胃炎所致的胃痛57例,顯效、好轉(zhuǎn)35例。 7:冬青白芷等分水煎服,治療潰瘍病70例,治愈62例,好轉(zhuǎn)6例,無效2例。其中有龕影的62例,治療后龕影消失者58例,平均35日消失。 8,中風(fēng)偏癱:制馬錢子300克,水蛭、蜈蚣、白花蛇、川芎各30克,共研細(xì)末,裝入膠囊,每粒含藥粉0.3克,每晚睡前服1-5粒,服后臥床休息,不能走動。治療100例,治愈31例,顯效38例,好轉(zhuǎn)24例,無效7例。 9,三叉神經(jīng)疼:白芍50克 炙甘草30克 酸棗仁20克木瓜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治療42例,服藥7-25劑,疼痛全部緩解,隨訪一年未復(fù)發(fā)者30例,半年后復(fù)發(fā),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疼痛明顯減輕者12例。 10,腓腸肌痙攣(腿抽筋):生白芍24克 炙甘草12克生龍骨3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煎兩次服。治療10例,均取得滿意療效。服藥2-3劑后,小腿痙攣及手足抽搐均先后停止發(fā)作而痊愈。3例低血鈣者,藥后血鈣恢復(fù)正常,且缺鈣束臂實驗為陰性。 11,白發(fā):制首烏、熟地各30克當(dāng)歸15克,浸泡于1000毫升糧食白酒中,10-15日開始飲用,每日15-30毫升,連續(xù)服用。治療36例,痊愈24例,好轉(zhuǎn)8例,無效4例。 12,白發(fā):(南燭烏發(fā)丸):南燭子1000克(生用)搗碎入白豆蔻仁 120克、山藥末500克、茯苓120克、芡實250克、以上共為餅,火焙干為末;再入枸杞子500克、山萸肉500克、嫩桑葉末500克、巨勝子250克,共為末,蜜丸,每晨酒下15克。治療18例,一料白發(fā)轉(zhuǎn)黑者13例,有效3例,無效2例。 13,慢性咽炎:生甘草10克水泡做茶飲。治療43例,痊愈36例,好轉(zhuǎn)5例,無明顯療效2例。 14,燒燙傷:生石灰溶于水中,澄清取液,注入盛有適量芝麻油的碗中,邊注邊用竹筷攪,直至成白蜜狀膏時,藥成。用時涂傷處,解毒止痛,生肌無斑痕。本藥儲存時間越長越好。治療1398名患者,皆獲良效。 15,肥胖癥:枸杞子30克,開水泡服,早晚各一次。治療5例。連用三個月,有效。 16,減肥:經(jīng)霜白冬瓜切片干燥,打成粉,日一次,次5克。67例使用者,用兩個月,結(jié)果66例都有不同程度的體重減輕,一例無變化。 17,急性腰痛:視腿彎處(委中或委陽穴皆可)青筋刺出血,再在痛處針刺出血,若加拔罐,一次即愈。 18,坐骨神經(jīng)疼:全蝎、蜈蚣、蘄蛇等分研末,日3克,分1-3次服用,10日一療程。治療32例,治愈27例,好轉(zhuǎn)2例,無效3例。治愈的27例中,1療程治愈13例,2療程10例,3療程4例。 19,三叉神經(jīng)痛:馬錢子30克,川烏、草烏、乳香、沒藥各15克,共為末,香油、清涼油各適量調(diào)成糊狀,帖服患側(cè)太陽、下關(guān)等穴或阿是穴,每次用一到兩個穴位,2日更換一次。治療29例,21例痊愈,8例好轉(zhuǎn)。一般用藥3-4次。 20,痤瘡(痘痘):普通膏劑化妝品,蘆薈取汁,比例100:5或7.制成膏劑,按一般化妝品用法涂擦,用量宜多。視輕重決定涂擦次數(shù)。治療119例,皮疹全部消退82例,明顯消退30例,無變化7例。 21,前列腺炎:琥珀粉1-2克,大黃5克。用大黃泡茶送服琥珀粉,日一次,10日一療程。治療98例,痊愈83例,顯效15例。注意:個別患者初服時,有輕微腹痛,無妨。服本方時,只要每日大便次數(shù)不超過兩次就行,超過兩次暫時停服。 22,乳房腫瘤:全蝎160克,全瓜蔞25個,將全蝎分裝于瓜蔞內(nèi),瓦上焙干,打末,每服3克,日3次。治療5例,愈4例。 23,頸椎?。焊鸶?00克,根據(jù)辨證佐使其他藥物,治療137例,皆愈,隨訪兩年,無一例復(fù)發(fā)。 24,凍傷:白干狗糞燒存性(切莫成灰,成灰則失其藥性,大約燒成茶褐色,內(nèi)外如一)。香油調(diào)搽患處。治療150人,皆愈,來年僅5例復(fù)發(fā)。 25,類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細(xì)辛30克,制附子10克,莃簽草30克為基本方,先煎細(xì)辛、附子1-2小時,再放入其他藥物煎煮2次,合并煎液約200毫升,分4次服。治療47例,服藥1-2個月。結(jié)果痊愈35例,顯效10例。無心臟病史者,服至半年,未見明顯副作用。 26,鼻炎:斑蝥去足翅,研細(xì)末,以水、醋調(diào)成糊狀備用。將印堂穴(兩眉頭之正中點)擦洗干凈,貼一中開黃豆大小孔的膠布,藥糊涂于孔中,膠布蓋貼,24小時去掉,一次不愈者,一周后再貼一次。注意:貼本藥后,穴位處將起一水泡,不用管它,此藥物使然,3-4天后,自會脫落,并不留疤痕。治療各種鼻炎73例,痊愈52例,顯效17例,無效2例。用藥次數(shù)最少者2次,最多者7次,平均4次。 27,類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干地黃90克,水700毫升,煮沸約1小時,濾出藥液約300毫升,一日分兩次服,兒童減半,除個別病例連續(xù)服藥外,一般每周服三天藥,停四天;一個月后,每服三天藥休息七天。治療15例,12例與服藥后3日,3例與服藥后6日,關(guān)節(jié)疼痛減輕,關(guān)節(jié)腫脹開始消退。經(jīng)15-60日治療,治愈10例,顯著進(jìn)步5例。 28,肩周炎:山茱萸肉40克,水煎2次,合并藥液,分兩次服,日一劑。癥狀好轉(zhuǎn)后劑量減至15克泡水作茶飲。治療13例,痊愈7例,顯效4例,好轉(zhuǎn)2例.一般服藥6劑開始見效。 29,支氣管哮喘:甘草粉5克,口服,日三次。治療頑固性支氣管哮喘5例,哮喘癥狀均在三日內(nèi)消失或改善,肺部鳴音于是一日內(nèi)完全消失應(yīng)為肺部鳴音于十一日內(nèi)消失。肺活量顯著增加。 30,消化道癌:蜈蚣1條,為末,口服,日三次。治療胃癌8例,治愈1例,顯效3例,惡化轉(zhuǎn)院1例,3例因效果不明顯未堅持用藥;食管癌7例,顯效2例,有效4例,無效1例。 31,痔瘡:嫩槐角2-5克泡茶飲,一日量。治療初期痔瘡38例,皆獲顯著療效。 32,痔瘡:茯苓30克,白芍30克,地榆9克,山藥30克,薏米仁30克,穿山甲片(土炒研末)1片水煎服,日一劑,連服10劑;治療47例,痊愈42例,顯效4例,有效1例。欲求根治者,本方加10倍量,做蜜丸,每日晨起白開水送服15克。治療11例,其中9例已跟蹤3年以上未見復(fù)發(fā)。 32,痔瘡:茯苓30克,白芍30克,地榆9克,山藥30克,薏米仁30克,穿山甲片(土炒研末)1片水煎服,日一劑,連服10劑;治療47例,痊愈42例,顯效4例,有效1例。欲求根治者,本方加10倍量,做蜜丸,每日晨起白藥液送服15克。治療11例,其中9例已跟蹤3年以上未見復(fù)發(fā) 33,痔瘡:黃連9克(服三劑后減去) 茯苓15克 白芍15克 葛根6克 白芷1克 槐花9克 地榆9克 人參9克 穿山甲土炒為末3克白術(shù)15克 車前子6克 三七末9克煎水調(diào)末服,日一劑,三劑后,去黃連,再三劑,終生忌酒,并忌女色三月。(此治因酒過度者)治療9例,愈6例,顯著療效1例,有效1例,無效1例。治愈的6例中,一年后復(fù)發(fā)2例,繼續(xù)用藥,仍獲療效。 34,本人曾以《傷寒論》之抵擋丸為主藥治愈於阻型腦血管瘤一例:抵擋丸(原方):水蛭20個(炒) 虻蟲20個(去足翅 炒)桃仁25個(去皮尖) 大黃三兩(注意:漢朝時計量) 35,脫發(fā)(斑禿):生秦椒 生白芷 生蔓荊子 生零陵香 生香附子 各15克 毛姜5克 粉碎絲布包浸入白芝麻油中20天,用油擦患處,日三次。 治療2例,皆經(jīng)30-60天長出毛發(fā)。 36,糖尿?。旱毓瞧?0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過濾取液,頻飲代茶。治療糖尿病49例,多飲、多尿、多食、疲乏等癥狀均在10日內(nèi)得到基本控制,血糖恢復(fù)正常。其中30例隨訪一年,未見復(fù)發(fā)。 37,關(guān)節(jié)炎(各種證型):川芎 打粉裝紗布袋內(nèi),熱敷患處,治療23例,(包含跟骨刺、骨質(zhì)增生、肩周炎、肘膝關(guān)節(jié)痛、類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結(jié)果癥狀消失未復(fù)發(fā)者9例,癥狀基本消失7例,癥狀明顯減輕7例。 38,早泄:(水陸丹)芡實 金櫻子 各等分為丸,每服5克,另根據(jù)證型開具湯藥,以藥液送服。治療21例,皆愈。證型舉例:心腎兩虛’人參6 黃芪15 巴戟天15 五味子6 黃連2 肉桂4 當(dāng)歸6 白術(shù)10 煅龍骨2 山茱萸肉8 山藥8 柏子仁4 遠(yuǎn)志4 煅牡蠣2 水煎送水陸丹服。 39,闌尾炎:《金匱要略》中之‘大黃牡丹湯’打粉為丸,每丸10克,日一丸。治療32例,皆愈。其中,一丸治愈者18例,二丸治愈14例。(注意:服藥后泄瀉無度者,可稍服止瀉藥,但若服解藥后,卻不能根治;須過一些時日,加服一丸,方可治愈。) 40,蕁麻疹:新鮮金銀花60克,水煎服,日三次。治療5例,均于服藥4劑后痊愈。 41,類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早中期):桂枝20克 白芍15克 甘草10克 麻黃草10克 生姜25克 白術(shù)25克 知母20克 防風(fēng)20克制附子15克 穿山龍30克 徐長卿20克 日一劑,水煎服。治療關(guān)節(jié)尚未變形的患者6例,治愈5例,獲顯著療效1例。 42,失眠(煩躁不眠):人參15克 熟地黃30克 白術(shù)15克 山茱萸10克 肉桂5克 黃連5克水煎服,日一劑。治療4例,一劑治愈1例,兩劑治愈3例。 43,失眠(終日憂愁困倦至夜不眠):白芍30克 當(dāng)歸30克 熟地黃30克 玄參30克 菖蒲5克 柴胡5克日一劑,水煎服。治療9例,用藥四劑治愈3例,五劑治愈2例,共用藥六劑,皆愈。 44,失眠:白芍30克 遠(yuǎn)志15克 炒棗仁30克 水煎服,日一劑。治療因驚失眠1例,三劑獲愈。 45,汗斑:浮萍 漢防己 等分,煎水洗或泡水洗。治療3例,一個月后,皆有療效。 46,高血脂:紅曲米 20份 干大蒜1份打粉,裝膠囊,粒重0.3克,每服2-4粒,日三次。治療34例,結(jié)果臨床治愈21例,獲顯著療效9例,有效1例,療效不明顯2例。 47,痛經(jīng):炙甘草20克 肉桂10克 白芍30克 當(dāng)歸10克 熟地黃10克 川芎5克水煎服,日一劑。治療寒性腹痛29例,皆獲滿意療效。 48,神經(jīng)官能癥:牡蠣 桂枝甘草 龍骨 各等分,水煎服,日一劑。治療8例,結(jié)果治愈5例,獲顯著療效2例,無效1例。 49,功能性子宮出血:生地黃60克,黃酒500毫升,水煎濃縮2次,加紅糖服,日服2次,日一劑。治療8例,皆愈。服藥最多者4劑。 50,赤、白帶:炒白芍60克,炒干姜15克,打粉,每服3克,日3次。治療17例患者,痊愈13例,有效2例,效果不明顯1例,無效1例。 51,鼻炎(因酒得者):辛夷花6克 當(dāng)歸30克 柴胡3克 炒梔子9克 玄參30克 貝母3克日一劑,水煎服。治療7例,用藥3-5劑,皆愈。后因飲酒復(fù)發(fā)2例,使用本方,仍獲療效。 52,鼻炎(肺氣虛寒):訶子4克 甘草4克 桔梗12克 煅石首魚腦骨(為末)20克 荊芥2克 細(xì)辛2克 人參2克水煎送末服,治療鼻流清涕、經(jīng)年不愈者11例,治愈8例,有效1例,無效2例。 53,鼻炎(肺郁化火):柴胡8克 當(dāng)歸12克 白術(shù)8克 陳皮2克 甘草4克 黃芩4克 茯苓8克 白芍12克 白芷4克 桔梗12克半夏4克 水煎服,日一劑。治療鼻塞不通,濁涕粘稠者13例。治愈10例,獲顯著療效3例。大多服藥8-10劑。 54,急性乳腺炎:貝母60克 金銀花60克 甘草6克 陳皮6克 通草3克水煎服,日一劑。治療27例患者,經(jīng)1-4劑治療后,皆愈。 55,血尿:琥珀粉0.6克 開水送服,日三次。治療1例,5天痊愈。 56,偏頭痛:全蝎 鉤藤 紫河車各等份,打粉,裝膠囊,粒重0.3克,每服3粒,日3次,疼痛緩解后,每服1粒,日3次。治療11例,均愈。其中有一例在兩年后復(fù)發(fā),仍用本方治療,亦愈。 57,疲憊:黨參 蜜炙黃芪各等份,冰糖兩份。先煎熬黨參、黃芪3次,去渣取汁,濃縮,入冰糖,收膏。每開水送服10克,日兩次。治療因體弱氣虛引起的神疲乏力者12例,皆在服藥2周后得到改善。 58,妊娠嘔吐:將半夏10克浸入水中,漂洗至無味,再入砂鍋內(nèi)煎煮50分鐘,去渣取汁約100毫升,再入山藥粉30克,煮3-4沸,成糊狀加入少量白糖,頻食之,每次有少量漸增。日一劑。證見煩躁口渴舌紅者,加鮮蘆根60克入半夏內(nèi)同煮;證見嘔吐清水,喜熱飲,舌質(zhì)淡屬脾胃虛寒者,加砂仁6克,打粉,與山藥同入湯煎煮。治療31例,皆愈。 59,過敏性紫癜:生甘草30克,水煎2次,合并藥液,分兩次服用,日一劑。治療3例。皆愈。平均8天愈。 60,淋巴結(jié)核:龜板 打粉,加入芝麻油(或凡士林)調(diào)成膏,敷患處。治療2例,皆愈。(潰破者,用生理鹽水清洗后再敷)。 61,慢性結(jié)腸炎(寒盛者):五味子100克 吳茱萸25克 粳米10克 同炒香熟 打粉粳米湯服下7克,日三次。治療26例,治愈17例,顯效3例,有效5例,無效1例。 62,凍傷:大黃50克 甘草50克水4000毫升,煎30分鐘,去渣留液,待溫,浸患處約20分鐘,每晚一次。治療21例,取得較好療效。(本方無上方效果好) 63,慢性乙型肝炎:黃芪柴胡復(fù)方注射液2毫升,肌內(nèi)注射,每日兩次,60日為一療程。ALT復(fù)常時間為35---45日。 64,扁平疣:柴胡注射液肌內(nèi)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一次,治療19例,治愈16例,顯著療效3例。 65,魚鱗?。ㄉ咂げ。喊总?0克 白術(shù)60克 蒼術(shù)30克 車前子30克 水煎服,待皮膚斑軟后,用:人參10克 蒼術(shù)30克 雄黃30克煎湯沐浴,癥狀消失后,用加味四君子湯調(diào)理。加味四君子湯:人參10克 白術(shù)30克 生甘草5克 茯苓10克 麥冬30克 天門冬15克百合30克 沙參15克 水煎服,連服一月。 注:此治肺不生津,皮失所養(yǎng),皮膚燥裂如斑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