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正己 1. 【白話】曾子說:“敢問什么是七教?”孔子說:“君上尊敬老人,臣民就更加孝親;君上尊敬年長者,臣民就更加友愛兄長;君上樂善好施,臣民就更加寬厚;君上親近賢士,臣民就重視擇友;君上注重道德修養(yǎng),臣民就不會做不可告人的事;君上厭惡貪婪,臣民就恥于相爭;君上清廉謙讓,臣民就知道堅守節(jié)操。這就是七教。七教是治理人民的根本。政治教化的原則確定了,那么根本就端正了。凡是在上位者,皆是人民的表率,表率端正,還有什么事物不端正!” 2. 【白話】孔子說:“當(dāng)政者本身言行端正,能做出表率模范,不用發(fā)號施令,人民自然起身效法,那么政令將會暢行無阻;如果當(dāng)政者本身言行不正,雖下命令,人民也不會服從遵守?!?/SPAN> 3. 【注釋】①教禁:教化和禁令。 【白話】君子治理政務(wù),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其次才是推行教育和禁令。 4. 【白話】孔子說:“下級為上級辦事,并非只是機(jī)械地服從他的命令,而是看著上級的行為而效法他。上級愛好某一事物,下級一定有比他更加愛好的。所以上位者所喜好、厭惡的態(tài)度,不能不謹(jǐn)慎,因為這都是民眾的表率。” 5. 【白話】上位者有公正之心,下屬百姓就不敢有謀私的念頭;在上位者能有平等之心,下屬百姓就不敢行險,心存僥幸;上位者有節(jié)儉之心,下屬百姓就不敢放縱享受、奢侈浪費(fèi)。這是在上位者以身作則所起的作用。 6. 【白話】太公說:“將帥有‘三禮’必須親身力行來做表率。冬天不穿皮衣,夏天不執(zhí)扇子,下雨天不張傘蓋,這才能與士卒同甘共苦,以上稱為遵守三種禮法。”因為將帥不行禮法,就無法體會到士卒的冷暖。 7. 【白話】孔子說:“君子有三個方面要心存推己及人的恕道。有君主不能忠心奉事,卻要求部屬供他使喚,這就不是恕道;對父母不能力盡孝道,卻要求孩子回報恩德,這就不是恕道;有兄長不能夠尊敬,卻要求弟弟順從自己,這也不是恕道。讀書人能明白忠于君、孝于親、悌于兄,這些是恕道的根本,那就可以說是端正自己了?!?/SPAN> 8. 【注釋】①諸:之于。 【白話】因此有德行的領(lǐng)導(dǎo)人,一定是自己先有了善行,然后再帶動別人行善;一定是先要求自己沒有惡行,然后再禁止別人作惡。 9. 【注釋】①見:用在動詞前,表示被動。相當(dāng)于被,受到。 ②率:遵行;遵循。 ③傾側(cè):偏側(cè)不正?!?/SPAN>④誠:真正;確實。 【白話】君子能做到值得人尊重,但不能讓別人必定尊重自己;能夠做到值得人信任,但不能讓別人必定信任自己;能夠做到值得任用,但不能讓別人必定任用自己。所以君子以不修養(yǎng)品德為恥,不以被污辱為恥;以不守信用為恥,不以不被信任為恥;以沒有才能為恥,不以不被任用為恥。因此不被虛有美譽(yù)所引誘,不被誹謗而恐懼,遵循正道而行,端正自身,不被外物所動搖,這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10. 【白話】招致光榮或侮辱的責(zé)任,全在自己,不在別人。 11. 【注釋】①物:事物的內(nèi)容、實質(zhì)。 【白話】家人卦。《象傳》說:……為人領(lǐng)導(dǎo)、父母或老師,時時保持言語真實誠懇,而且力行要有始有終。 12. 【注釋】①阿黨:逢迎上意,徇私枉法;比附于下,結(jié)黨營私。 【白話】國君的衣冠中規(guī)中矩,因此朝廷內(nèi)就不會出現(xiàn)奇裝異服;所說的話符合道義,因此臣下就不會謊報下情;自身行為遵循道義,處事公正,那么國家就不會有阿諛奉承、結(jié)黨營私的現(xiàn)象。以上這三點,乃國君日常的行為規(guī)范。 13. 【白話】聲音不因為小,而沒有人聽到;德行不因為隱藏,而不被發(fā)現(xiàn)。寶玉蘊(yùn)藏在山中,山上的草木都得到滋潤;深潭里有了珍珠,連潭岸都不會干枯。由此可知,行善貴在日積月累,哪有不為人知的道理呢? 六、度量 14. 【白話】漢朝光武帝說:“建立偉大功業(yè)的人,為大局著想,不會記恨小的仇怨?!?/SPAN> 15. 【白話】老子說:“不記仇恨,反而用恩德去回報傷害我們的人?!?/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