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文化探究 近來,在國內(nèi)掀起了去西楚霸王墓地旅游的熱潮,憑吊在中國文學(xué)史和世界軍事史上一個頗有爭議的人物——項羽。
和縣烏江鎮(zhèn)東南約一公里的鳳凰山上,埋葬著項羽的“分裂之余”的殘骸和血衣。唐初建祠,上元三年(762),書法家李陽冰篆額曰:“西楚霸王靈祠”。唐會昌元年(841),大唐宰相李德裕撰寫《項王亭賦并序》并立碑于墓地。項羽雖終未成帝業(yè),但是他的一生,引發(fā)了人們的思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特別是中東、以巴戰(zhàn)火不斷,人們在重新審視戰(zhàn)爭,尋覓古戰(zhàn)場的故道和硝煙,發(fā)出了各種不同的見解和取舍。形成了一種西楚霸王文化現(xiàn)象。
英雄光明磊落說
我國向來有“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偏見。司馬遷在《史記》中能不以成敗論英雄,肯定這位西楚霸王的歷史功績并寫入本紀(jì)中,足見其眼光之高和對項羽英雄氣概的由衷敬佩。短短一萬多字的《項羽本紀(jì)》,描寫了項羽起兵反秦、楚漢相爭的七年風(fēng)云際會。值得注意的是,惜墨如金的司馬遷在傳記的最后,竟用濃墨鋪陳渲染描述這位霸王英雄末路悲歌的慷慨激昂。確實,作為單純的歷史記載,寫項羽自刎毫無必要花上近千字的篇幅。但作為文學(xué)作品,這近千字卻是該傳記的點睛之處,最終讓項羽光明磊落的英雄氣概躍然紙上。司馬遷松弛有度地分三個部分,形象地再現(xiàn)這位西楚霸王的末路悲歌,催人淚下
項羽在鴻門宴上,要與劉邦決斗,不搞陰謀詭計,不搞暗射冷箭。這與劉邦“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抔羹”的無賴和不惜一切手段,甚至鉆無賴褲襠的韓信,相形成鮮明對比。不怕千軍萬馬的項羽,卻害怕愧對江東父老;面對絕境絲毫不膽怯的項羽,竟然忍受不了自己良心的拷問。項羽的自刎不是逃避、不是懦弱,而是基于內(nèi)心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和榮譽感,同樣是“烈丈夫”所為。司馬遷是贊賞其生死抉擇的,不惜詩化其最后的自刎行為;因為生時轟轟烈烈、死得光明磊落的楚霸王項羽,是古代浪漫英雄主義的化身,更是司馬遷心中理想人格的一個典范。大才女李清照吟唱到“生當(dāng)做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她贊揚為人要做人中的豪杰,活在世上不要窩囊!也抒發(fā)了作者自己極力抗金的主張和壯闊胸懷。
戒驕戒躁慎行說
毛澤東在《將革命進行到底》中運用霸王的典故來告誡全黨全軍全國人民,不要報有幻想,要發(fā)揚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并吟詩“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xué)霸王”。
回首當(dāng)年,項羽占有絕對優(yōu)勢,何況秦軍主力是項羽消滅的,項羽又是楚王后裔,一個“市井小人”居然“欲王關(guān)中”,項羽沒有把劉邦放在眼里,項羽最大的失誤就是迷信武力。他認(rèn)為,兵力單薄的劉邦不足為患,固執(zhí)不用范增之計,而范增則深知放虎歸山,后患無窮,同時也為自己的意見未被采納,精心策劃的陰謀——破產(chǎn)而惱怒。不僅把玉斗“置之地”,而且“拔劍撞而破之”,更大罵“豎子不足與之謀,”終于讓劉邦借故脫逃,放虎歸山,鑄成大錯。項羽始終沒有認(rèn)識自己敗亡的原因。他把一切歸結(jié)于“天意”,是“時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長嘆:“此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
缺乏政治遠見,一味沽名釣譽、驕橫跋扈是項羽的致命弱點。項伯說,“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他就立即改變了“擊沛公軍”的主張,樊噲指責(zé)他“欲誅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續(xù)也”,雖然語言尖銳,他卻“未有以應(yīng)”??梢娝m然武力上是絕對優(yōu)勢,心理上卻不堪一擊。他欲得天下,又圖虛名,既準(zhǔn)備推翻懷王之約,又害怕世人指責(zé)。他不用范增之計,反映了他的剛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則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后來在軍事上有句術(shù)語,驕兵必敗!給千秋的兵家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
民間自有桿秤說
項羽在歷史上的主要歷史功績:擊潰秦軍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但是,項羽起兵反秦動機不純,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試圖以武力統(tǒng)治天下。
根據(jù)西安出土的兵馬俑來看,的確證實了當(dāng)時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人民厭惡無止盡的戰(zhàn)爭。
項王的軍隊駐扎在垓下,兵疲糧盡,被漢軍重重包圍的時候。項王夜聞漢軍四面楚歌,難以成眠,不禁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睂嶋H上,楚歌是很好聽的,為什么項羽聽了害怕?民心已失!
于是,項羽帶著八百馀騎兵突出重圍。天明到了東城,項王只剩下二十八從騎?!绊椡踝远炔荒苊?。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馀戰(zhàn),所當(dāng)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DIV>
最后,項羽烏江自刎。
民間有一個流傳,項羽率敗兵逃到和州,突見江邊沙灘上的螞蟻在地上爬成了“楚霸王死”四個大字,于是仰天長嘆,斷定此乃“天要亡我”,于是,拔刀自刎。那么,這奇怪的字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是項羽的將官投誠到劉邦那兒出的主意。在他敗兵的必經(jīng)之地,用蜜糖寫下這幾個字,螞蟻爬上去下不來,就成了“天書”。至今和州烏江的老百姓還流傳著“霸王”太虧了,太輕信了,天真得像個孩子。
不管是官方的志書,還是民間的傳說怎么記載和怎么傳播,都反映了人民的愿意,早一點結(jié)束戰(zhàn)爭,對戰(zhàn)爭的厭惡。清代詩人蔣仕銓來烏江游玩作詩為證:
亂摘山花滿戴頭,
三朝新婦亦嬌羞。
農(nóng)夫那及虞家婿,
不跨烏騅只跨牛。
這首詩可以看出人民安貧樂道的思想,爭權(quán)奪利的人民痛恨之極。。俗話說得好,得人心者得天下。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
知人識人用人說
在霸王祠的大殿門口有這樣一副對聯(lián):拔山舉鼎竟氣煞范增豈天亡項;過市貪杯能封拜韓信而人附劉。項羽雖然臂力過人,但是,剛愎自用,用人之道差也,連忠心耿耿的范增都離他而去;他看不起韓信,沒有重用他,切切打敗他的就是韓信,重臣謀士反而為敵人來打倒自己,真是血的教訓(xùn)。劉邦,小人、無賴,過市貪杯,但是他會用人,天下是他的。劉邦當(dāng)了皇帝后,在洛陽召開慶功會上對群臣所說:“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羽之所以失天下者何?”眾人答得都不在點子上。劉邦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而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史記·項羽本紀(jì)》)。這說明劉邦之所以得天下之原因,在于用人。至于用什么樣的人,當(dāng)然是用能人。如張良、蕭何、韓信懂政治、懂軍事、懂經(jīng)濟,是漢初三杰,皆能忠心耿耿為劉邦所用。正如《史記·淮陽侯列傳》所云,劉邦問韓信自己能領(lǐng)多少兵,韓信曰:“陛下不過能將10萬”。劉邦說:“于君何如?”答曰:“臣多多而益善耳”。劉邦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擒?”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擒也?!边@說明劉邦善能用人,能集中能人的聰明才智,為己所用,實在了不起。這一點,的確是當(dāng)今全世界的當(dāng)權(quán)者和人民的共識。
和州地名中庸說
和州,原名歷陽縣和烏江縣的合稱。這兒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水陸交通便捷,景美物豐。地依長江,東鄰馬鞍山市,南靠近蕪湖,西依巢湖,北融南京。滔滔不絕的江水將和州土地洗滌得清靈雋秀。詩人李白有詩“天門中斷楚江開”,證明了和州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吳頭楚尾,和州兼容了兩地的文化和民俗。北齊天保六年(555年),北齊與南梁戰(zhàn)爭不可開交,雙方郡主達成共識,以西楚霸王為鑒,在歷陽議和,議和成功,以示紀(jì)念,將歷陽更名為和州。全國有識之士都說和州文化底蘊豐厚,原因就是這里曾經(jīng)歷了重大的歷史變革。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還從這里走出了張籍、劉禹錫、張孝祥、牛皋、林散之、許海峰等一代又一代的人杰才俊,這些平凡而又偉大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憨厚、純樸、愛和平,忍辱負(fù)重,事業(yè)輝煌,名垂千古,彪炳千秋。在和州土地上,“和文化”到處可見,地名以“和”字開頭,文化以“和”字當(dāng)先,“和為貴”、“和事老”之說,甚至“和”用到了商業(yè)上,地方的名牌就有“和酒王”、“和州老字號”、“和州猿人”等。中庸文化使和州融入了大都市圈,一個小小的和州,有橫跨長江的三座大橋,這片熱土吸引了無數(shù)目光的關(guān)注。和州美麗的風(fēng)光、燦爛的文化和勤勞智慧的人民,使和州享譽神州、聞名中外。人們來和州旅游觀光,是研究國學(xué)“中庸之道”之精髓,是尋找桃花源的源頭,尋找真理,尋找和平,尋找大自然的真諦。
其實,全世界的專家、學(xué)者,還有許多見解,這里不枚勝舉。 不管怎么說,無論是什么文化、什么觀點、什么思想、什么主義,霸王就是霸王,事實上,霸王沒有稱上王。和州人民有個風(fēng)俗,向來不給任何演出單位上演有《霸王別姬》的戲,以紀(jì)念這位剛強的人。那只是同情。有位詩人說得好:"集莎士比亞所有悲劇的總和,也趕不上中國的一部《霸王別姬》?!痹S多歷史的昨天就是現(xiàn)實的今天,那些喜歡稱王稱霸的人,應(yīng)該到我們中國和州來看看,親眼看看古戰(zhàn)場,親自體驗?zāi)莾汗潘碌匿P斑,親聲感悟那兒的民風(fēng)民俗。你就知道,霸王的一生就是悲劇的一生,熱愛人生、熱愛生活的人們,應(yīng)該吸取這千古沉痛的教訓(xùn)。你若不信,到時和州的人民將你送往“世界吉尼斯記錄”中,到時,你們那兒有機會也會更名為“和州”,到時,大家結(jié)為兄弟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