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翁為一語,意思是當家作主的人,我們現(xiàn)在用的最多的是主人翁意識一詞。
其實主人翁的由來與現(xiàn)在人們莞爾一笑后意味深長所說的“綠帽子”一詞同出一處,你驚呆了吧!
典故來自館陶公主,漢唐時期,人們經(jīng)常以公主的封邑所在地來稱呼公主,歷史上被稱為“館陶公主”的,皆是食邑封在館陶縣而得名的。歷史上有四位封號為館陶的公主,一是漢文帝女館陶長公主劉嫖,二是漢宣帝女劉施,三是漢光武帝女劉紅夫,四是唐高祖十七女(名不詳)。重點要說的是劉嫖,西漢皇室的館陶長公主,是漢文帝有史料記載的兩個女兒之一,竇皇后的唯一的親生女兒,漢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同時也是漢武帝的姑母兼岳母,其女就是那個“金屋藏嬌”的女主角阿嬌。而且她還差點殺死了那么我們七出匈奴無敗績,橫掃大漠,為西漢皇朝乃至漢民族挺立千年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民族大英雄——大將軍衛(wèi)青,建元三年,衛(wèi)子夫有了身孕,引起了陳皇后的嫉妒。館陶大長公主為了給女兒出氣,意圖謀害衛(wèi)子夫的弟弟、未來的抗匈名將衛(wèi)青。好在衛(wèi)青的好友騎郎公孫敖聯(lián)合一幫壯士去把衛(wèi)青救了出來。衛(wèi)青被救回來后,衛(wèi)子夫及衛(wèi)青全家都得到了武帝劉徹的賞賜,衛(wèi)家開始顯貴。 (漢·班固《漢書·衛(wèi)青霍去病傳》:大長公主聞衛(wèi)子夫幸,有身,妒之,乃使人捕青。青時給事建章,未知名。大長公主執(zhí)囚青,欲殺之。其友騎郎公孫敖與壯士往篡之,故得不死。上聞,乃召青為建章監(jiān),侍中。及母昆弟貴,賞賜數(shù)日間累千金。君孺為太仆公孫賀妻。少兒故與陳掌通,上召貴掌。公孫敖由此益顯。子夫為夫人。青為太中大夫。)
陳皇后(阿嬌)越來越受到冷落,最后求助于巫蠱。并將女巫楚服請到宮中。 所謂巫蠱,是古代一種信仰民俗。即用以加害仇敵的巫術(shù)。起源于遠古,包括詛咒、射偶人(偶人厭勝)和毒蠱等。詛咒在原始社會已很盛行,古人認為以言語詛咒能使仇敵個人或敵國受到禍害?!蹲髠?隱公十一年》記載,鄭伯伐許,潁考叔被本國大夫公孫閼(子都)用暗箭射死。戰(zhàn)爭結(jié)束后,鄭伯為懲治射潁考叔的兇手,命軍隊出貑(公豬)及犬、雞,詛而射之。傳世之《祖楚文》,據(jù)考為秦惠王詛咒楚懷王的告神之辭。漢代,詛咒術(shù)十分盛行,故法律規(guī)定對詛咒者處以死刑。射偶人是用木、土或紙做成仇家偶像,暗藏于某處,每日詛咒之,或用箭射之,用針刺之,認為如此可使仇人得病身亡。
古人迷信,對巫蠱的威力深信不疑,施行巫蠱是很惡毒的罪,漢書稱女巫楚服等“坐為皇后巫蠱祠祭祝詛,大逆無道”。陳后行巫蠱的事情敗露后,武帝大怒,將楚服梟首于市,連誅者三百余人,廢了陳后,并將其趕出長安,讓她住在館陶為了討好武帝送給他的長門宮,完全掃回娘家。(司馬遷《史記·外戚世家》:上之得為嗣,大長公主有力焉,以故陳皇后驕貴。聞衛(wèi)子夫大幸,恚,幾死者數(shù)矣。上愈怒。陳皇后挾婦人媚道,其事頗覺,于是廢陳皇后,而立衛(wèi)子夫為皇后。
班固《漢書·外戚傳》:初,武帝得立為太子,長主有力,取主女為妃。及帝即位,立為皇后,擅寵驕貴,十余年而無子,聞衛(wèi)子夫得幸,幾死者數(shù)焉。上愈怒。后又挾婦人媚道,頗覺。元光五年,上遂窮治之,女子楚服等坐為皇后巫蠱祠祭祝詛,大逆無道,相連及誅者三百余人,楚服梟首于市。使有司賜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 趙翼《二十二史札記》卷三46漢公主不諱私夫條:武帝姊館陶公主寡居,寵董偃十余年。主欲使偃見帝,乃獻長門園地,帝喜,過主家。主親引偃出,偃奏:“館陶公主庖人偃,昧死拜謁?!钡鄞髿g樂,呼為主人翁。
為究其源,現(xiàn)將原文摘錄如下:
初,帝姑館陶公主號竇太主,堂邑侯陳午尚之。午死,主寡居,年五十余矣,近幸董偃。始偃與母以賣珠為事,偃年十三,隨母出入主家。左右言其姣好,主召見,曰;"吾為母養(yǎng)之。"因留第中,教書計相馬御射,頗讀傳記。至年十八而冠,出則執(zhí)轡,入則侍內(nèi)。為人溫柔愛人,以主故,諸公接之,名稱城中,號曰董君。主因推令散財交士,令中府曰:"董君所發(fā),一日金滿百斤,錢滿百萬,帛滿千匹,乃白之。"安陵爰叔者,爰盎兄子也,與偃善,謂偃曰:"足下私侍漢主,挾不測之罪,將欲安處乎?"偃懼曰:"憂之久矣,不知所以。"爰叔曰:"顧城廟遠無宿宮,又有萩竹籍田,足下何不白主獻長門園?此上所欲也。如是,上知計出于足下也,則安枕而臥,長無慘怛之憂。久之不然,上且請之,于足下何如?"偃頓首曰:"敬奉教。"入言之主,主立奏書獻之。上大說,更名竇大主園為長門宮。主大喜,使偃以黃金百斤為爰叔壽。
叔因是為董君畫求見上之策,令主稱疾不朝。上往臨疾,問所欲,主辭謝曰:"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遺德,奉朝請之禮,備臣妾之儀,列為公主,賞賜邑入,隆天重地,死無以塞責。一日卒有不勝灑掃之職,先狗馬填溝壑,竊有所恨,不勝大愿,愿陛下時忘萬事,養(yǎng)精游神,從中掖庭回輿,枉路臨妾山林,得獻觴上壽,娛樂左右。如是而死,何恨之有!"上曰:"主何憂?幸得愈??秩撼紡墓俣?,大為主費。"上還,有頃,主疾愈,起謁,上以錢千萬從主飲。后數(shù)日,上臨山林,主自執(zhí)宰敝膝,道入登階就坐。坐未定,上曰:"愿謁主人翁。"主乃下殿,去簪珥,徒跣頓首謝曰:"妾無狀,負陛下,身當伏誅。陛下不致之法,頓首死罪。"有詔謝。主簪履起,之東廂自引董君。董君綠幘傅韝,隨主前,伏殿下。主乃贊:"館陶公主胞人臣偃昧死再拜謁。"因叩頭謝,上為之起。有詔賜衣冠上。偃起,走就衣冠。主自奉食進觴。當是時,董君見尊不名,稱為"主人翁",飲大歡樂。主乃請賜將軍、列侯、從官金錢雜繒各有數(shù)。于是董君貴寵,天下莫不聞??否R蹴鞠劍客輻湊董氏。常從游戲北宮,馳逐平樂,觀雞鞠之會,角狗馬之足,上大歡樂之。于是上為竇太主置酒宣室,使謁者引內(nèi)董君。
為方便大家閱讀,摘要譯文如下:
漢武帝的姑母館陶公主號為竇太主,早年許配給堂邑侯陳午。陳午早死,館陶公主寡居,已經(jīng)五十多歲了,與一個叫董偃的人私自同居。董偃是長安城里一個小商人家的孩子。在他十三歲的時候,和母親以賣佩珠為生。董偃隨母親到公主家賣珠,公主府上的人都說這個孩子長的清秀。公主聽說后,召見董偃,對他說:“我把你當自己的孩子養(yǎng)著?!睆拇?,董偃就留在公主府,公主派人教他讀書、識字。董偃養(yǎng)到十八歲,出去的時候坐的是高頭大馬,晚上與公主同寢。董偃相貌英俊,為人瀟灑,性格溫和。貴族、王公、大臣因為公主的原因,都愿意和他結(jié)交。稱呼他為“董君”,在長安城中名聲很大。
董偃與公主的事,最終傳到了漢武帝的耳朵里。有一次,公主稱病不朝。漢武帝就親自到公主府中去探望她。公主拜謝,寒暄已畢。還沒有坐定,漢武帝就問姑母:“我想拜見一下主人翁。”公主聽了,趕緊下殿,去掉耳環(huán)首飾,伏地請罪。她說:“我行為無狀,辜負了陛下的厚望,該當死罪。陛下沒有把我抓起來交給有司審問,已經(jīng)很寬大了。死罪!死罪!”漢武帝讓她起來。公主趕緊收拾好簪環(huán),到東廂房把董偃找出來。董偃頭戴綠頭巾(綠色為賤色,表示地位低下,是“綠帽子”最早的出處),手持皮筒,磕頭請罪。漢武帝幷沒有怪罪董偃,還賞賜給董偃衣服、帽子。公主擺筵,請漢武帝入席,親自為皇帝奉食進觴。當時,董偃見皇帝不自呼己名,而自稱為“主人翁”。漢武帝聽了大笑,飲宴甚歡。宴罷,董偃貴寵之名,天下皆知。
上文所說:“。。。于是上為竇太主置酒宣室,使謁者引內(nèi)董君。。。”還有下文:當他們要進入宣室時,東方朔執(zhí)戟上前阻攔,對武帝說:“董偃有三個罪名可殺:他以臣下的身份,私侍公主,這是第一條死罪。敗壞男女風化,搞亂婚姻禮制,有傷先王的制度,這是罪二;陛下正當壯盛之年,須積思放六經(jīng),留心于王事,追慕唐虞的政治,仰敬三代的教化,而董偃卻不知依經(jīng)書勸學,反而以靡麗為重,奢侈為稱,盡狗馬之樂,極耳目之欲,行邪枉之道,徑淫辟之路,這是國家之大賊,社會之大害,這是他第三條死罪?!?
武帝聽后,默不作聲,過一會說:“我已經(jīng)擺好酒宴,下次再改吧!”
東方朔說:“不可以。宣室是先王的正殿,不是議論正當?shù)膰?,不能進去!正是這樣,淫亂的事情才漸漸消除下去。不要弄到這樣的境地:豎貂教桓公淫亂,后來終究和易牙一同為患;慶父縊死于莒國,魯國方得安寧;管蔡誅滅了,同室方得治安?!?
武帝聽罷便下詔停擺酒宴于宣室,改擺在北宮。讓董偃從東司馬門進去,后又把它改稱東交門。賞賜給東方朔黃金三十斤。從此,董偃逐漸失去了寵愛,三十歲就去世了。過了幾年,館陶也去世,董偃與她一起合葬在霸陵。館陶和董偃也被認為是往后公主貴人做越禮之事的開始。
《漢書·東方朔傳》:公主貴人多逾禮制,自董偃始。
董偃后又得漢武帝寵幸,及后失寵,郁郁而終。死后,與竇太主合葬于霸陵。(霸陵,漢文帝陵寢,又作灞陵。灞,即灞河。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西戎,將滋水改為灞水,并修了橋,故稱“灞橋”。因霸陵靠近灞河,因此得名。位于西安東郊白鹿原東北角,即今霸橋區(qū)席王街辦毛西村西,當?shù)厝朔Q為“鳳凰嘴”。
唐代西安的霸陵橋,到唐朝時,灞橋上設立驛站,凡送別親人好友東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橋后才分手,并折下橋頭柳枝相贈。久而久之,“灞橋折柳贈別”便成了特有的習俗。這里是當時人們到全國各地去時離別長安的必經(jīng)之地,而霸陵橋兩邊又是楊柳掩映,這兒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別的著名的地方。著名詩篇有:
憶秦娥 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灞陵行送別 李白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問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連綿走西京,紫闕落日浮云生。
正當今夕斷腸處,黃鸝愁絕不忍聽。
灞橋,這座久負盛名的古橋,曾引起多少文人的詠嘆;那橋邊的垂柳,又讓多少遷客為之斷腸;那橋下日夜東流的灞水,又讓多少離情別緒,變得綿綿無絕期。詩意得經(jīng)不起任何物化東西的碰撞。哪怕一次小小的撞擊,都會讓心中美麗的倩影灰飛煙滅。 李白嘆道:“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岑參寫道:“初程莫早發(fā),且宿灞橋頭”,劉禹錫唱道:“征徒出灞涘,回首傷如何”,李賀詠道:“灞水樓船渡,營門細柳開”,李商隱吟道:“灞水橋邊倚華表,平時二月有東巡”,等等,不一而足。最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僅《全唐詩》中直接描寫或提及灞橋(灞水、灞陵)的詩篇就達114首之多。其后經(jīng)過歷代墨客騷人妙筆的潤飾,日久天長,灞橋竟被人們改稱為“情盡橋”、“斷腸橋”、“銷魂橋”。據(jù)《唐詩紀事》記載:“雍陶一次送別故舊,行至灞橋,問隨從曰:‘此橋為何稱情盡橋?’隨從道:‘因送別到此為止點,故稱之情盡橋?!禾崭邢e之情:‘從來只有情難盡,何事名為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它離恨一條條?!边@就是膾炙人口的《折柳橋》。
多了去了,不再一一例舉。。。) |
|
來自: 優(yōu)雅的雷凱 > 《講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