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祠特有的人文地理優(yōu)勢,使其擁有了內(nèi)涵豐富的地域文化。這些地域文化除散見于各種歷史典故之外,主要體現(xiàn)于晉祠現(xiàn)存的文物和祠區(qū)內(nèi)外的碑碣。 粗略統(tǒng)計,保存于晉祠內(nèi)外的碑碣約有400余通,除少量刻于唐、宋兩代之外,大多是元明清各個朝代所刻,形成了晉祠碑碣的序列,不乏豐碑巨碣。隨著歷史的滄桑變遷和歲月的流逝,有的已經(jīng)文存石亡或者剝蝕漫漶,有的已經(jīng)成了斷碑殘碣,但仍有不少碑碣依舊燦爛輝煌,令人嘆賞。保存在晉祠“貞觀寶翰亭”內(nèi)兩通完整的大碑,就是晉陽燦爛文化的真實見證。 東面為唐太宗貞觀二十年(646年),系李世民親自撰書的原碑,稱《晉祠之銘并序》,簡稱《晉祠銘》。清乾隆掛匾時稱為“貞觀寶翰”,今人稱之為僅次王羲之《蘭亭序》帖的行書珍品,模拓流傳,從古至今其風不衰;西面則是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由楊育根據(jù)舊拓片摹鉤上石,刻成的復制碑。《晉祠銘》碑身高1.95米,寬1.20米,厚0.27米,行書,28行,每行44至50字不等,全文1203字,額書“貞觀二十年正月二十六日”9字為飛白體,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塊行書碑。 半個世紀以來,有關介紹《晉祠銘》的文章和論文林林總總,層出不窮。本文試圖就唐太宗李世民何時何種情況下立碑于晉祠、其書法藝術究竟如何兩方面作簡單闡述。 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書于晉祠,有一定的政治背景和社會原因。 李世民的父親李淵作為隋朝皇帝楊堅的外戚,被封為太原留守,而李世民作為太原公子,其年輕時代都是在晉陽度過的,所以和太原有著特殊的感情。隋朝末年,李淵、李世民父子以晉陽為根據(jù)地,高舉義旗滅隋建唐,李世民認為晉陽是 “王業(yè)所基,國之根本”之地,后世曾先后置晉陽為北都、北京,其地位與京師長安、東都洛陽并列,唐代詩人李白有詩曰:“天王三京,北都居一”,當時的晉陽規(guī)模已經(jīng)是可想而知了。 貞觀十八年(644年),李世民親率六軍,浩浩蕩蕩東征高麗,經(jīng)過一年多的征戰(zhàn),卻以失敗而告終。貞觀十九年(645年)十月,回到了發(fā)基之地太原。貞觀二十年(646年)唐太宗李世民帶領群臣游覽晉祠。李世民在輔佐其父李淵從太原起兵反隋之前,曾經(jīng)跪拜在唐叔虞的腳下,祈求神靈保佑他們旗開得勝,平定中原,成就帝王之業(yè)。如今,他已功成名就,大權在握,來到了晉祠,便觸景生情,感慨萬分,既有往日祈禱成功的還愿之思,又有對滄海桑田變化的無限感慨,便欣然“樹碑制文、親書之石”(見《冊府元龜》巡幸),完成了一篇千古流芳的翰墨。在《晉祠之銘并序》碑額上標明寫作時間,“貞觀二十年正月二十六日”,即公元646年。 那么,《晉祠銘》的書法藝術又如何呢? 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同時還是具有較高成就的文學家、書法家和詩人。李世民對書法的特殊興趣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第一,特別喜歡王羲之的書法,他“嘗以金帛購王羲之書跡牞天下爭赍古書牞詣闕以獻;第二,親自為房玄齡撰的《晉書》作王羲之傳,作為皇帝他的這一舉作是歷史上惟一的;第三,把書法列入科舉取士的內(nèi)容之一。 李世民非常喜歡書法墨寶,尤其是東晉書圣王羲之的筆墨,他吩咐下人在天下廣為收集。每得一真跡,便視若珍寶,經(jīng)常臨摹,體會其中筆法興意,領略其中天然韻味,不但珍藏在身邊,而且經(jīng)常與大臣如虞世南、魏征等嗟商研討。他十分珍愛王羲之《蘭亭序》的墨寶,每日臨摹,長期不懈,據(jù)說,太宗死后,把《蘭亭序》真跡殉葬于他的墓中。傳說,有人盜昭陵時,曾見墓中有 “鐘王(王羲之)墨跡,紙字如新”。大概這就是《蘭亭序》的真跡,難怪詩人陸游有詩曰:“繭紙藏昭陵,千載不復見”。正因為李世民有如此雅好,所以,盛唐時書法翰墨盛行一時,唐代書法家人才輩出,朝中大臣也出了幾位墨寶大師,如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等,他們的字作為后代學子學習的楷模,幾乎是家喻戶曉。 李世民在書法藝術上造詣頗深。他在其書法藝術實踐中還總結出自己的理論,主張“虛拳直腕,指實掌虛”;他在《論書》中寫道:“吾臨古人書,殊不學其形勢,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勢自生”。由于李世民喜歡東晉書圣王羲之的墨寶,又師事唐代名書法家虞世南,所以他的書法遒勁雄奇,有一種飛逸自然的神韻,獨成一格,深得王、虞的精髓?!洞净w帖》中他那灑脫飄逸而有大家的行草信札,令人百看不倦;在敦煌石窟中發(fā)現(xiàn)的唐太宗《溫泉銘》拓片,再現(xiàn)了他的精彩書法藝術;在嵩山少林寺《賜少林寺主教碑》中,他親筆簽書“世民”二字。清人王佑作詩評價李世民的書法:“平生書法王右軍,鸞翔鳳翥龍蛇繞,一時學士滿瀛洲,虞褚歐柳俱拜倒”。 《晉祠銘》和《溫泉銘》是李世民臨摹王羲之墨寶最得意的兩篇力作,只可惜《溫泉銘》早已佚失,只留拓片流傳于海外,故《晉祠銘》碑拓尤為珍貴,其書法遒勁有力,神氣渾淪,變化多端。其中“之”字就有38個寫法,千姿百態(tài),形體各異;筆勢流逸灑脫,加之刻工精細,筆鋒盡見,保存了原書的神韻。飛白體九字,確乎筆走龍蛇,骨骼雄奇,氣勢宏大,結字用筆正是《書小隸》所謂的“隸書飛白”,隸書的筆法,用飛白寫成,又有奇妙的變化,有飛仙鶴舞之態(tài),顯示出唐太宗李世民在書法上的較高造詣。清人齊羽中評論:“其書氣象涵蓋,骨格雄奇蓋儼然開創(chuàng)規(guī)模也。其書結字用筆,頗似懷仁圣教序”(三晉見聞錄)?!稌x祠銘》與當時的僧懷仁集王右軍書 《圣教序》,在書法藝術上可以說是難分伯仲。唐朝將其拓片作為國寶,視為珍奇,贈送外國賓客作為禮物。(見《舊唐書》東夷傳) 經(jīng)過千年之后,到了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唐碑石質剝落極為嚴重,文跡模糊,庸工刻鑿,字失其形。為了保存這一文化遺產(chǎn),使之流傳后世,太原知縣周寬與楊二酉請長于書法的楊育募鉤舊拓片上石刻成新的復制碑,字跡宛然,歷歷在目,雖然難以完全反映原碑的神韻,但原形未失牞字跡清楚,神形逼真。楊二酉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專門記載了這次復制碑的過程,并將其文字刻在了復制碑的左側。楊二酉(1705-1780年)字學山,晚年號悔翁,晉祠鎮(zhèn)南堡人,雍正甲寅年中進士授庶吉士,乾隆時任翰林院編修,臺灣學政。他 “工書善畫,長吟詠”,“長于古文辭章”?;貧w故里后,潛心致力于家鄉(xiāng)的文化建設,對晉祠的名勝古跡進行了保護修復工作,為晉祠留下了許多名匾,對晉祠名勝頗有建樹。募鉤者楊育,字大田,號損齋。《晉祠志》記載:“書法超群者、悔翁而外,厥惟者亭先生——”說明楊育是晉祠一帶書藝超群、才華橫溢的著名書法家。 清代復制碑出現(xiàn)之后,很多文人學者認為,原碑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原作,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往往忽視了清代復制碑。其實,就其歷史價值而言,原碑作為文物古跡而存在;而清代的復制碑,對于我們研究唐太宗李世民的文章內(nèi)容、書法全貌,更是不可多得的歷史實物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