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的建筑等級:
1、唐朝的《營繕令》中規(guī)定:
都城每座城門可以開三個門洞,
大州的城正門開兩個門洞,
縣城的門只能開一個門洞。
帝王的宮殿可用有鴟尾裝飾的廡殿式屋頂,
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只能用歇山式屋頂,
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懸山式屋頂。
2、明朝在建國之初即對親王以下的各級官民的宅第規(guī)模、形制、裝飾都有明確的制度?!睹鲿洹分幸?guī)定:
公侯,前廳七間或五間,中堂七間,后堂七間;
一品、二品官,廳堂五間九架;
三品至五品官,后堂五間七架;
六品至九品官,廳堂三間七架。
清朝與明朝相似。
二、間與架的含義:
“間”指房屋的寬度,兩根立柱中間算一間,間數(shù)越多,面寬越大。
“架”是指房屋的深度,架數(shù)越多,房屋越深。
因此,五間九架,理解為屋寬五間,九重堂即八進。
三、屋頂?shù)牡燃?
“廡殿”“歇山”“懸山”都是中國古代建筑的屋頂形式,根據(jù)它們不同的構(gòu)造和形式,按廡殿、歇山、懸山、硬山分別代表房屋由高級到低級的不同等級。
所以,等級制在建筑上通過房屋的寬度、深度,屋頂形式,裝飾的不同式樣等被表現(xiàn)出來,建筑往往成了傳統(tǒng)禮制的一種象征與標(biāo)志。與其他類型的建筑相比,宮殿建筑的象征與標(biāo)志作用自然會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和突出,所以我們首先從禮制的秩序與等級來探討紫禁城的規(guī)劃與建筑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