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13、黃××,男,36歲。 初診:1991年2月28日。 主訴:胸悶半年加劇半月,伴有隱痛,患者半年來,體重明顯增加,伴有胸悶不暢,近半月胸悶加劇,伴有隱痛,至市胸科醫(yī)院檢查,心動圖為“主動脈內經(jīng)增寬”,血脂增高,臨床診斷為“大血管硬化”。今來門診,癥見形體肥胖,口粘津少,總膽固醇8.5mmol/L,脈弦細,苔薄膩,痰濁中阻,陰乘陽位,胸陽不展,心絡瘀滯,方予祛痰理氣,宣痹行瘀。 瓜蔞皮10g 瓜蔞仁10g 薤白頭10g 半夏10g 枳殼10g 丹參15g 桂枝5g 郁金5g 當歸15g 炙遠志5g 陳皮10g 桃仁10g 香附子10g 炙甘草5g 醫(yī)囑:適當運動,少脂清淡飲食。 二診:1991年3月15日。胸悶胸痛大減,勞后仍有,囑切忌過勞,再宗前法。 麥冬20g 丹參15g 當歸15g 山楂20g 薤白頭10g 全瓜蔞20g 半夏10g 菖蒲10g 白術10g 白芍10g 五味子5g 茯苓15g 蓽撥10g 桃仁10g 上藥加減連續(xù)服用至91年10月7日。隨訪諸恙消失,頸椎病亦多時不發(fā),即使過勞或氣候變化亦無甚不舒,胸科醫(yī)院復查:心動圖:“心臟各辨膜均在正常值內,主動脈轉動佳,重轉波明顯,主動脈為啟閉正常”,體重由原來84公斤降到68公斤,血脂正常。 按:《金匱要略心典》“胸痹不得臥是肺氣上而不下也,心痛徹背,是心氣塞而不和也,其脾為尤其矣,所以然者,有痰飲以為援也,故于胸痹藥中加半夏以逐痰飲?!被颊咝误w豐盛,口粘津少乃痰濁之體,陰乘陽位,胸陽不展,心絡瘀滯,故仿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藉瓜蔞、枳殼寬胸散結,桂枝、薤白溫經(jīng)還陽,陳皮、半夏、茯苓祛痰除濕,遠志化痰寧心,香附、郁金散氣暢中,痰積痹逆必有瘀血著于包絡,故增丹參、桃仁、川芎、當歸調營化瘀,痰濁化而瘀壅逐開。 案14、楊××,男,56歲。 初診:1991年8月29日。 主訴:胸悶胸痛,伴有心悸氣短三四個月,加劇一周?;颊咝貝灮蛐赝?,伴心悸氣短三四個月,因心律失常頻頻早搏住中心醫(yī)院,診斷為“冠心病”,出院后門診隨訪。近周在無誘因下癥狀加劇來何老處就診。今日心動圖示:左室內徑明顯增大,左房增大,脈結代,舌薄膩,舌偏淡,此乃營氣虛弱,心絡瘀滯,癥為胸痹,當予補氣溫陽,調營逐痹。 瓜蔞15g 枳殼10g 半夏10g 淡干姜5g 黨參20g 桂枝5g 炙甘草5g 丹參15g 五味子5g 桔紅10g 郁金10g 當歸15g 二診:1991年9月8日。藥后胸悶胸痛好轉,睡眠多夢,脈弦細,代意消失,苔薄膩,再宗上法。 黨參10g 干姜5g 茯苓15g 制首烏15g 遠志5g 牡蠣20g 麥冬15g 丹參15g 炙甘草5g 生山楂15g 按:《金匱要略》“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胸痹病,氣結在胸,胸滿連脅下,氣逆撞心者實也,應破氣降逆,若心下痞氣悶而不通者,虛也,應補氣溫陽。今胸悶而時或隱痛,短氣疲憊,顯屬宗氣虛弱,心脾兩虛,鼓動乏力,血澀不能周流,故仿人參湯及炙甘草湯加減出入,即古人所謂痛有補法,亦塞因塞用之義耳。 案15、倪××,女,73歲。 初診:1991年11月28日。 主訴:發(fā)熱50余天,伴輕咳?;颊甙l(fā)熱10余天,體溫持續(xù)38℃~39℃之間,輕咳,曾在外院作血培養(yǎng),胸片、肝腎功能、AFP等多項檢查,均未見異常,血沉128單位。11月21日在金山中心醫(yī)院攝片示:“右下肺炎”,因家在青浦,就近治療,今在家屬伴同下來本院門診。現(xiàn)體溫38℃,血沉104單位,干咳不暢,自汗盜汗,脈弦滑,苔薄膩根厚。素體陰虧,風溫犯肺,再連日久,耗傷津液,當予清氣透營,滋陰清熱,清骨散加減。 炙鱉甲10g 銀柴胡5g 白薇10g 地骨皮10g 炒黃芩10g 天冬15g 麥冬15g 橘紅10g 魚腥草20g 川貝母10g 象貝母10g 黃芪15g 生地20g 炙甘草5g 赤芍10g 二診:1991年12月2日。藥后身熱即退,腹脹亦減,胸悶不舒,納欲欠香,脈弦細,苔薄根膩,前法已效,再宗上法出入。 銀柴胡5g 白薇10g 花粉20g 南沙參15g 北沙參15g 白術10g 白芍10g 地骨皮10g 化橘紅10g 半夏10g 炒枳殼10g 川厚樸5g 黃芪20g 茯苓15g 五味子5g 三診:1991年12月6日。諸癥好轉,自汗未凈,脈細,苔已轉薄,前法出入。 黃芪20g 白術10g 白芍10g 防風10g 茯苓15g 半夏10g 丹參10g 南沙參15g 北沙參10g 枳殼10g 五味子5g 炙甘草5g 桂枝5g 制南星5g 隨訪:1992年1月20日。胸片隨訪,肺部陰影消失,炎癥吸收,血沉24單位。 按:桑菊飲乃辛涼輕劑,主治風溫初起,邪襲肺衛(wèi)之證,但若熱邪內傳,營陰受傷,則鞭長莫及,本案即屬溫邪不解,留連日久,入于陰分之證,非桑菊飲所能奏效。吳鞠通曾立青蒿鱉甲湯,并指出“邪氣深伏血分,混處血絡之中,不能純用養(yǎng)陰,又非壯火更不得任用苦燥”,要言不繁,闡明治則,案中所用清骨散加減即有其意。 案16、胡××,男,24歲。 初診:1992年8月5日。 主訴:發(fā)熱惡寒一周,身重酸楚,患者7月下旬曾因飲食不潔而引起發(fā)熱體溫高達40℃,在中心醫(yī)院按“上感”治療無效,刻下發(fā)熱不揚,無汗,身重,口干不飲,惡心難過,納遲,便溏,日行2~3次,脈濡略數(shù),苔白膩舌紅,濕熱中阻,復感外邪,當予清熱化濕,兼以疏解為法,仿連樸飲加減。 香薷5 豆豉10g 陳皮10g 厚樸5g 山梔10g 黃連5g 生米仁30g 砂仁5g 茯苓15g 六一散(包)20g 連翹15g 銀花15g 半夏10g 鴨跖草15g 3帖 二診:1992年8月8日。服上藥,微汗出,熱稍退,畏寒已除,大便日行3-4次,腹隱痛,胃納呆遲,脈濡數(shù),苔薄白略膩,熱勢已斂,溫邪仍盛,胃納失和,原法加減出入。 藿梗10g 蘇梗10g 半夏10g 陳皮10g 山梔10g 木香10g 蒲公英20g 豆豉10g 連翹15g 益元散(包)20g 米仁20g 砂石5g 茯苓15g 姜黃連5g 炙甘草5g 藥后諸癥好轉,以異功散加減善后。 按:患者7月下旬患病,正值夏暑多濕之季,易感暑濕熱之邪,加以飲食不潔,損傷脾胃,濕熱疫毒乘虛內侵中焦,濕熱中阻而發(fā)病。濕熱中阻,升降失常,上逆而為惡心嘔吐,胸悶納呆;脾失運化,濕邪因脾津不上承而口干不欲飲;濕熱蘊結腸道,傳導失司,灼傷脈絡而大便稀薄;暑濕束表則惡寒無汗,身重酸楚,故治療以化濕清熱,濕去熱退,濕凈胃腸自和而病告愈。 案17、王××,男,23歲。 初診:1990年5月12日。 主訴:低熱三月,加重一個月,低熱體溫37.5~38℃,近月來自覺胸中灼熱,上沖咽喉,以至口腔??诳仕硷?,掌心熱灼,易出汗,胃納尚可,T37.5C,脈細數(shù),舌尖鮮紅,膈火上盛,灼及心肺,當予清火涼膈法,以涼膈散去硝黃加減。 炒山梔10g 黃芩10g 連翹15g 生地20g 玄參15g 麥冬15g 竹葉10g 薄荷5g 甘草5g 鴨跖草15g 上藥服6帖,低熱已退,體溫降至36.8℃,胸中灼熱愈,諸癥均減,再以上方加減以清余熱。 按:火熱上炎,《內經(jīng)》論“諸逆沖上,皆屬于火”。本例患者胸中灼熱,上沖咽喉、口腔,口渴思飲,故為膈上有熱,胸在膈上為心,肺所居,火熱擾及心肺,肺主皮毛屬衛(wèi),心主血屬營故低熱,治法以涼膈散加減,能清膈上和心肺之火,故其有效。 案18、周××,男,65歲。 初診:1991年5月13日。 主訴:咳嗽咯血一周,患者二月前曾有咳血史,經(jīng)外院胸片已排除肺癌及肺結核,一周前因情緒變化又出現(xiàn)咳嗽痰血,色鮮紅,與痰相混,入夜少寐多夢紛紛,胸脅脹滿,脈弦苔薄舌稍紅,肝火犯肺,肺絡受傷,當予清肺平肝,化瘀和絡,瀉白散合黛蛤散加減。 黛蛤散20g 杏仁10g 黃芩10g 丹皮10g 象貝母10g 桑白皮10g 地骨皮10g 生地20g 赤芍10g 蘇子10g 制大黃10g 炙甘草5g 桃仁10g 7帖 二診:1991年5月30日。上藥連服二周,咳血已止,脅滿亦減,舌苔薄,脈弦緩,仍以清肺平肝,滋陰守絡之法。 上方加麥冬15g,減桃仁10g 上方連服14帖,諸恙消失,癥狀告愈。 按:本案肝火犯肺,傷及肺絡而咳血,肝火偏旺,陰虛,灼傷肺絡而見咳血,肺脈布于兩脅,脈絡瘀滯癥見脅痛,治擬平肝清肺化痰和絡,方用黛蛤散清熱化痰,瀉白散瀉肺清熱,桃仁、赤芍等活血化瘀,大黃化瘀清熱,推陳致新,肝火得平,肺氣肅降,瘀熱下行而癥狀告愈,證治較為合拍。 案19、瞿××,男,62歲。 初診:1991年5月13日。 主訴:喘息痰鳴,動輒尤甚2月,伴腰背酸痛,哮喘病史20余年,每至秋冬即作,平時氣短,動則即喘息不已,腰背酸痛,畏寒易感,近因起居不慎,感受風邪,致以喘息又起,不耐多動,痰多呈沫,腰背酸痛,精神疲軟,脈弦細,苔薄略膩,病久體虛,衛(wèi)外無權,藩籬失固,易為外邪所客,腎失固攝,肺脾俱虛,氣化失常,納氣無權,當予溫腎納氣,化痰降逆。 桂枝5g 白術10g 白芍10g 生地30g 熟地30g 茯苓15g 五味子5g 麥冬15g 旋覆梗10g 制首烏20g 桔紅10g 半夏10g 川貝母10g 膽星5g 桑白皮10g 杏仁10g 二診:1991年5月20日。藥后氣逆漸平,動輒仍有喘息,胃納尚可,脈細數(shù),苔薄,藥既有效,再予前方加減。 桂枝5g 白術10g 白芍10g 生地20g 熟地20g 山藥15g 黨參15g 茯苓15g 五味子5g 蘇子10g 橘紅10g 旋覆梗10g 半夏10g 砂仁5g 按:哮喘一證,歷代醫(yī)家有不少精辟的論述,對臨床實踐有重要指導意義。明·張景岳提出:“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未發(fā)作時以扶正為主,既發(fā)時以攻邪為主,在上治肺胃,在下治脾腎,發(fā)時治上,平時治下,本例以喘為主,伴有脅背酸痛,頭暈乏力,以肺脾腎俱虛,故以治脾腎用溫腎納氣、健脾化痰之品而取效,病程雖長,收效則快。 案20、沈××,男,48歲。 初診:1991年3月21日。 主訴:右下肢酸痛,行走不利半年,加劇一周。患者右下肢酸痛、步履艱難半年余。近周下田勞動酸痛加劇,活動不利,腰酸膝軟,血沉24,抗“O”750,脈弦細,苔薄,癥為寒濕客于經(jīng)絡,氣血凝滯不通,營衛(wèi)(痹阻,肝腎虧虛,方予溫經(jīng)散寒,蠲痹痛益肝腎。 桂枝5g 白芍10g 獨活10g 桑寄生15g 當歸15g 澤瀉10g 防風10g 淮牛膝10g 威靈仙10g 川續(xù)斷15g 細辛3g 炙甘草5g 4帖 二診:1991年3月25日。上藥服4帖,髀痛稍稍見輕,頭暈乏力腰背酸軟,脈弦苔薄,再予和營通絡,蠲痹痛益肝腎。 黃芪30g 杜仲15g 寄生15g 當歸15g 桂枝5g 白術10g 白芍10g (豕希)薟草15g 狗脊15g 熟地15g 防風10g 威靈仙10g 獨活10g 7帖 三診:1991年4月4日。諸癥已除其半,守原意,繼續(xù)服用。 按:《內經(jīng)》云:“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又言“所謂痹者,各以其重,已于風寒濕三氣也”?;颊喵峦雌?,痛有定點,顯為“痛痹”,然“病久而不去者,內舍于其合也”。經(jīng)絡受邪,營衛(wèi)不和,羈延發(fā)展,由淺入深,內合于臟,久之必損肝腎,故之腰膝酸軟、頭暈等肝腎不足之癥,細擢論了,肝腎不足為虛,寒濕屬實,兩相掣時,實難用一方而效之,故何老在溫經(jīng)和營通絡之中,佐補腎,虛實同治,可見“病不辨無以治,治不辨無以愈”實為重要。 案21、陳××,男,36歲。 初診:1991年3月21日。 主訴:兩下肢萎軟,步履艱難2年余,患者兩下肢萎軟,進行性乏力半年余,于89.3.28-89.4.27住仁濟醫(yī)院診斷為“肌營養(yǎng)不良癥”,癥見右上瞼稍下垂,口角輕度歪向左側,雙下肢小腿右<左0.2cm,雙腿肌張力對稱,肌力4°,脈沉細苔薄,舌潤。證為精血虧耗,筋脈失養(yǎng),病在肝脾腎,療程頗長,治擬補肝腎,煎精髓壯筋骨養(yǎng)肌肉。 黃芪30g 當歸15g 蓯蓉10g 鹿角片10g 川續(xù)斷10g 大熟地30g 杜仲15g 仙靈脾10g 白術10g 白芍10g 桂枝5g 炙甘草5g 二診:1991年6月27日。上藥連續(xù)服用,癥見好轉,步履逐漸正常,下肢漸感有力,脈細數(shù)苔薄,再守上法出入。 黨參15g 黃芪20g 熟附子10g 當歸15g 茯苓15g 山藥15g 川續(xù)斷15g 白術10g 白芍10g 千年健10g 川芎5g 雞血藤15g 杜仲5g 五茄皮10g 患者藥既對癥,效不更方,囑其續(xù)用至冬季,服膏方一料,以使腎堅骨強肝健筋舒。 熟地200g 杜仲150g 炙黃芪150g 當歸150g 白術100g 白芍100g 川續(xù)斷150g 茯苓150g 黃芪100g 淮牛膝100g 菟絲子150g 秦艽100g 鹿角霜100g 桂枝50g 麥冬150g 黨參200g 黃柏100g 鎖陽150g 羌活100g 獨活100g 防風100g 防己100g 澤瀉100g 補骨脂150g 骨碎補100g 陳皮100g 甘草50g 阿膠250g 龜版膠150g 鹿角膠150g 冰糖1000g 上藥浸一宿,濃煎三四次,取濃汁加阿膠、龜版膠、鹿角膠、冰糖溶化,以膏存放,每日2次,早夜各一匙,溫開水送下,傷風停食暫緩。 按:痿癥首見載于《內經(jīng)》痿論曰“五臟因肺熱葉焦發(fā)為痿(辟足)”,《生氣通天論》亦曰:“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杜K氣法時論》又曰:“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認為痿證主癥是由于肺熱、濕熱、脾虛所致,后世醫(yī)家在此基礎上不斷有所發(fā)展。本例兩下肢萎軟,步履艱難,肌肉萎縮,是為精血虧損,筋脈失養(yǎng),脾虛不養(yǎng)四肢肌肉所致。治療當以大劑填補肝腎精血,溫陽通脈,兼顧健脾養(yǎng)肌,舒筋活血,方中熟地、當歸填精補血,“善補陰者,必求之于陽”,投以杜仲、仙靈脾、蓯蓉、葫蘆巴、巴戟肉等溫補腎陽之品,黃芪、白術、白芍健脾助運,桂枝、附子溫陽通絡,又加千年健、牛膝等增強舒筋活絡之功,綜觀全方之義,重在補運二字,既有以補藥為主,也不忽視疏通之輔,最后以膏方鞏固治療以收全功。 案22、孫××,男,44歲。 初診:1991年3月16日。 主訴:不寐驚怵五六個月,伴沉默少言,患者半年來,自覺恐懼,多思多慮,認為住家樓上有人窺視,不能一人獨處,長海醫(yī)院診斷為“精神憂郁癥”, “更年期綜合癥”。刻下,消瘦雙目呆滯,沉默少言,精神抑郁不歡,多思多慮,驚怵不寐,甚則通霄達旦不能入睡。脈細數(shù),苔薄舌稍光,氣陰不足,心脾兩虛,癥屬郁癥,治擬調養(yǎng)心脾,寧志安神,歸脾法出入。 炙黃芪20g 當歸15g 炙遠志5g 白術10g 白芍10g 棗仁15g 茯苓15g 木香10g 膽星5g 淮山藥15g 炙甘草5g 制首烏20g 生地30g 丹參15g 黨參15g 大棗7枚 二診:1991年3月31日。藥后癥見緩和,漸能安睡,多夢紛紛,大便時或一日二次,脈細數(shù),苔薄舌稍光,再擬調益心脾法增減。 生地30g 熟地30g 制首烏20g 桂枝5g 淮小麥30g 麥冬15g 茯苓15g 當歸15g 五味子5g 炙遠志5g 黨參20g 枸杞子15g 白芍10g 菖蒲10g 炙甘草5g 上藥加減連續(xù)服用2個月,諸癥均減,自覺心情舒暢,善言多語,再以上方鞏固治療。 按:“更年期綜合癥”、“精神憂郁癥”屬祖國醫(yī)學“郁癥”范疇,患者情緒抑郁,思慮過度,耗傷正氣,心失所養(yǎng),神失所藏,氣血不足,心脾二虛。何老認為“五臟主神,肝魂肺魄,心神脾胃意,若人躁競則神出,亂魄散,精逐潰耗”,此郁癥中氣血不足之郁也,故投以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寧志安神的歸脾法,隨證加五味子、淮小麥,以增強其養(yǎng)心氣益心神之功,在健脾寧心,安神中加菖蒲,膽星,化痰濕能增強療效,藥后三月患者情緒開朗,夜能安寐,飲食正常而全愈。 案23、邱××,男,3歲。 初診:1991年4月26日。 主訴:間歇性抽搐二月,伴步履蹣跚。患兒二月前有不規(guī)則高熱,38~40℃之間,之后出現(xiàn)抽搐四五次,經(jīng)兒科醫(yī)院診斷為癲癇(腦電圖示異常電波),刻下見視物較呆遲,行走欠穩(wěn)妥,自汗盜汗,脈弦細,苔薄舌紅。腎陰虧損,肝陽上亢,痰熱交阻,上擾清竅,當予平肝熄風,清心化痰。 菖蒲6g 僵蠶6g 礞石10g 生地10g 膽星5g 炙甘草5g 半夏6g 鉤藤10g 地龍10g 炙遠志5g 全蝎6g 麥冬10 二診:1991年5月4日。抽搐不已,動輒跌仆,脈弦數(shù),苔薄舌稍紅,再擬上法出入。 龍骨15g 牡蠣15g 礞石10g 生地15g 半夏6g 僵蠶6g 天竺黃6g 菖蒲6g 炙地龍10g 膽星5g 全蝎3g 麥冬10g 炙甘草3g 三診:1991年5月14日。藥后抽搐次數(shù)明顯減少,小便頻數(shù),步履蹣跚,脈數(shù)苔薄舌光,正氣受損,腎氣虧虛,當予益氣補腎,化痰鎮(zhèn)癇。 淮山藥10g 龍骨15g 牡蠣15g 僵蠶10g 全蝎6g 麥冬15g 菖蒲10g 礞石10g 黨參10g 炙甘草5g 覆盆子10g 蒺藜10g 上藥加減服用2月余。92年12月5日隨訪,自停藥以后,癇證未作,睛珠活動靈活,活動聰明,食飲正常,行走穩(wěn)妥,腦電波復查示正常波形。 按:患兒高熱之后,出現(xiàn)間歇性抽搐,經(jīng)腦電波提示為癲癇,屬中醫(yī)“癇”癥。本病由于肝風擾動、肝失濡養(yǎng)、痰涎內結,肝風挾痰,隨氣上逆,蒙蔽清竅而致抽搐,急則治其標,故以先于平肝熄風,清心化痰。方用陳皮、半夏、膽星,行氣導痰;僵蠶、全蝎搜風破結鎮(zhèn)癇;鉤藤清熱平肝,息風鎮(zhèn)痙;生地清熱養(yǎng)陰;菖蒲開竅通心助遠志通腎,氣上達于心,二診后抽搐次數(shù)減而出現(xiàn)小便頻數(shù),乃正氣受損,腎虛肝失濡養(yǎng),故在前方鎮(zhèn)痙熄風化痰,清熱之劑,酌加益氣補腎,以柔養(yǎng)經(jīng)脈,扶正祛邪兼顧逐使風漸止,痰漸消,癥狀漸趨消失、一年后隨訪癇癥未發(fā)作,腦電圖正常而告全愈。 案24、李××,男,44歲。 初診:1991年8月26日。 主訴:口舌潰爛一周,伴有發(fā)熱輕咳,患者多發(fā)性口腔潰瘍數(shù)年,每遇勞累后即作,生則口舌內四五處,大則如黃豆樣,潰爛疼痛,不能進食,近五六日受外邪,又兼勞累過度,以致發(fā)熱咳嗽,誘發(fā)口腔潰瘍,疼痛不能進食,口水時流,說話咀嚼受礙,刻下見舌面及舌兩側潰瘍三個,大唇內側潰瘍有綠豆大三處,在下牙糟及右側咽峽部有黃豆樣大潰瘍。脈浮數(shù),苔薄黃,聞及口臭味,風邪外襲,寒熱互蘊肺胃受病,當予內服宣肺祛邪,以和肺胃,外用敷貼療潰瘍。 內服:杏仁10g 半夏10g 廣藿香10g 花粉20g 蘇子10g 蘇梗10g 橘紅10g 葶藶子10g 益元散20g 連翹15g 蒲公英20g 銀花15g 枇杷葉10g 7貼 外用:細辛30g,研細末用麻油調和分7次,每次1包敷貼臍部。 二診:1991年9月2日。用藥外敷三天后,潰瘍疼痛消失,潰瘍面明顯好轉,已能進食,內服完后,咳嗽已除,精神亦佳,再予原意進出。 以后門診隨訪未見口腔潰瘍復發(fā)。 按:“口糜者,口瘡糜爛也”,其病機有心熱、肺熱、膀胱移熱于小腸,陰虧火熱和中氣不足、虛火上泛等多種。治療上有清熱利濕、滋陰益氣等各法,本例口瘡反復發(fā)作,本次因外感而誘發(fā),何老未用上述各法,除內服通肺祛邪治其表為外,針對口瘡運用細辛外敷,取得了明顯效果。《本草備要》曰:“細辛,辛散治熱,故口瘡喉痹,鼻淵齒匿者宜之”。本品有局部麻醉作用,對于粘膜浸潤及傳導麻醉仍有效,故臨床上對口腔潰瘍,何老基本上均用外治法取效。 案25、周××,男,38歲,干部。 初診:1991年6月22日。 主訴:右脅脹痛年余,隨情緒波動或勞累而改變?;颊咭荒昵案杏疑细共皇?,經(jīng)江蘇省興化、南B超、CT等檢查為肝右前葉上緣血管瘤,經(jīng)用保肝及維生素類治療,癥狀無改善,。病者今從外地慕名前來何老處就診,刻下自覺脅脹,睡眠欠安,今日B超“肝右前葉上緣4.2×4.1cm血管瘤”,脈來雙弦苔薄舌質紅,肝郁氣滯,血瘀肝脈,另予疏肝理氣,化痰通絡,參以柔養(yǎng)。 當歸15g 丹參15g 紅花10g 黃芩10g 茯苓15g 柴胡10g 延胡索10g 赤芍10g 白芍10g 生地30g 木香10g 炙鱉甲10g 青皮20g 黃芪20g 威靈仙10g 桃仁10g 二診:1991年7月25日。據(jù)書信所述7月16日在興化人民醫(yī)院B超隨訪“肝右前葉上緣3.1×3.6 C血管瘤”,肝區(qū)仍有隱痛,回信處理。 丹參15g 炙黃芪30g 白術10g 白芍10g 柴胡10g 延胡索10g 茯苓15g 郁金10g 莪術10g 三棱10g 五靈脂10g 當歸15g 紅花10g 鹿角片10g 石見穿10g 炙鱉甲10g 1992年4月3日隨訪。血管瘤消失,無自覺不舒。 按:肝內血管瘤根據(jù)其臨床特點,多歸于“脅痛”、“積聚”范疇,《金匱要略》:“積者,臟病也,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fā)作有時……”,“邪在肝則兩脅痛”。此病多因情志郁結,飲食不節(jié),致肝脾受損,臟腑失和,氣機阻滯,瘀血內停,日久不除,漸積而成,故選用血府逐瘀湯加減,參以柔養(yǎng)之劑,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青皮、木香、香附理氣化瘀;紅花、桃仁、丹參、五靈脂、三棱、莪術等活血化瘀;當歸、白芍養(yǎng)血柔肝;鱉甲、牡蠣軟堅,黨參、黃芪、白術、茯苓健脾益氣,全方合用,使疏導不耗其氣,祛瘀而不傷陰血,使其絡脈氣血暢通,故脅痛可愈,其積漸消而肝內血管瘤縮小到消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