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郭氏溯源

 諸城郭氏圖書館 2013-12-05

郭氏溯源

                                                   作者:郭世科        

   郭氏家族淵源于黃帝,得姓于虢叔,揚名于子儀,發(fā)祥于汾陽。漢林宗、唐子儀、金企忠、 元郭讓、清世隆……名士賢達輩出汾州,實乃郭氏之德,汾州之幸也!
“功蓋天下,再造唐室”的汾陽郡王封地,乃含蓋汾陽、平遙、介休、孝義四縣(市)在內(nèi) 的古老汾州;汾陽郭氏,也為汾州郭氏。

得姓

    吾華夏先民之興,均 有來歷
    考我汾陽郭氏,尚須從周虢叔說起。北虢滅亡三年后,即公元前655年,晉獻公又復假虞 國,克上陽,南虢亡。晉獻公軍回途中,又滅虞。至此,虢、虞皆亡?!短藉居钣洝愤@樣
寫道:“汾州虞、虢二城,相傳晉滅虞、虢,遷其民于此,筑城以居之?!薄斗陉柨h志》載 :“晉滅虞、虢,遷其人于此,置瓜衍縣?!苯穹陉栯匠谴甯啐g老人文孟華曾于1933年村中 見一碑記:“晉獻公假途滅虢遷其族人于此,筑土城。”《孝義縣志》載:“晉滅北虢,遷 其民于此,置瓜衍縣治此,取名虢城?!爆F(xiàn)虢城村多存古跡,村貌為典型古城堡格局,有夯 土城墻圍村,辟有鳳儀門、映旭門、鴻文門等四門,城門均為拱式磚石結構,鴻文門城樓供 有周文王神位。
    臺灣省學者汾陽王后裔郭時禮先生在《稀世國寶:“虢季子白”盤》一文中寫道:“周平 王封虢叔裔孫‘序’于陽曲稱郭公,后來虢姓就姓郭了。此一說是牽強附會的。著者認為虢 姓改郭姓是和西周滅亡,春秋開始,東周衰敗,各虢國相繼被強國并吞有關。先是公元前76 7年東虢被鄭國吞滅;公元前687年西虢被秦國吞滅;公元前655年南、北虢被晉國吞滅。這 此強暴之國在侵吞爭戰(zhàn)中必然會遇到虢國的抵抗,侵吞后虢國遺族也免不了反抗。并吞者為 了強化其統(tǒng)治,以殘酷的殺戮手段進行鎮(zhèn)壓,虢姓氏族為了躲避災禍而改隨郭姓是意中之事 ,這在中國姓氏演變中是不乏其例的?!?br>    我贊同時禮先生觀點,虢叔裔孫序受封陽曲(今山西平陸縣古夏陽,非今陽曲)時期是不存在改姓可能的。周王朝從公元前1122年立國到公元前256年衰亡,凡34主,歷經(jīng)西周352年, 東周514年,總共866年?!董h(huán)球郭氏宗譜》等史料記載虢叔公至子儀公世系,一為60世,一 為71世。以60世考,序為虢叔公二世,處在周王朝剛剛立國,虢叔公剛剛封王封姓興盛時期 ,是絕對不會改姓的。以71世考,序為虢叔公14世孫,處在平王東遷的公元前770年,此時 周王朝立國只312年,在漫長的866年中還在中前期;以東周計還屬初期,即使周王朝有些衰 弱,總歸還是一統(tǒng)天下,何況楚莊王伐周,只是責平王將虢國地給予鄭國,抑或可稱楚莊王 是為虢國“抱打不平”,平王用封虢叔裔孫序于陽曲予以補償。無論皇族皇姓,還是皇帝封 姓,此時的的周王朝本族,誰肯改姓?又誰敢改姓?還有,無論以60世還是以71世考,序之后 虢姓還繼續(xù)存在有很長年代,諸虢國被滅的公元前655年距序封陽曲的公元前770年又持續(xù)存 在100余年。反過來說,如果虢姓由序封陽曲而改姓,那么序之后的虢姓就不復存在,就該 通通改為郭姓;序之后就不會再有虢國,起碼不應該再叫虢國。因此惟《左傳》、《史證· 晉世家》記載可信:虢改為郭,只能在晉滅虞、虢,毀其宗廟,遷其族人,將虢氏、虞氏舉 族遷徙至今汾陽虢城、虞城的公元前655年之后,虢叔裔族在流放之地、流放之時為避禍而 不得已才改姓。
    山西省文史研究館出版《郭子儀與汾陽》研究專號,對此也有考證:晉滅虞,虢之后,“ 為了將驍勇善戰(zhàn)的虢國徹底滅絕,便采取千里流放其氏族的辦法,將虢貴族和族民遷到遠離 晉都曲沃數(shù)百里外汾水之陽的廣袤平原上。……汾陽縣的虢城、虞城,就成了虢虞遺民的集 聚流放地,而且從那時起,虢國遺民改虢為郭,這便是汾陽郭氏之祖?!碑斀穹陉栔匠?, 既然是晉獻公滅虢、虞之后虢叔裔族集中遷徙改姓之地,當屬郭氏得姓根之所在。

封王

    虢叔公為我郭氏得姓始祖,而子儀公又為我一支郭氏先祖。正因如此,對子儀公之封王與祖 籍必須有個準確的認定。先說子儀公封王,有一考文這樣寫道:“凡所封邑,必取得姓之地 ?!薄肮觾x封汾陽郡王,就是根據(jù)郭子儀的得姓之地而封的,所謂的汾陽,就是今山西陽 曲。”此段考證所述考因是正確的,封地汾陽也是無疑的,而將汾陽定位到陽曲卻是錯誤的 。要知道陽曲稱汾陽,一是隋開皇十六年至大業(yè)初年,即公元596年至605年,只有9年;二 是唐武德三年至七年,即公元620年至624年,只有4年。史實說明,陽曲改稱汾陽雖有出現(xiàn) ,而與汾陽王掛聯(lián),既稱名汾陽時間非常短暫,又距子儀公封汾陽王的公元762年,早了近1 50年,不要說子儀公封王,就是子儀公本人連同其父還尚未來到人世。再者,所謂郭氏得姓 的序公封地定襄,既非今陽曲,又未稱汾陽。
    今之汾陽,得名久矣。史籍最早見于《史記·晉世家》。書載:春秋時晉國公子夷吾欲復 辟,曾對大夫里克允諾,一旦里克幫其復國成功,即封汾陽之邑與里克。其后,里克家族為 避不測,遷相城(今汾陽小相、大相),改姓相里,是相里之祖?!秶Z》一書也有“夷吾封 中大夫里克汾陽之田”,“誠得立,封子汾陽田百萬”之表述。相里后裔,就居住在今汾陽 大、小相(里)村,小相村至今還存有太師墓“建國軍節(jié)度使、贈太子太師、西河郡開國侯相 里金”《相里金神道碑》。清·乾隆《汾州府志》載:“宋初……而汾州兼西河郡軍事,后 又改汾陽軍事?!薄榜愣?,貞佑二年五月,宣宗將南度,留為汾陽軍節(jié)度使,兼汾州管內(nèi)觀 察使?!薄盀醣菊摰律瘧c軍節(jié)度使改為汾陽軍節(jié)度使”。另有完顏訛出虎、石抹元毅 等,均為金代汾陽軍節(jié)度使。明·萬歷《汾州府志》中這樣記載:“介休縣靖康(宋,公元1 126年)后沒入于金,置汾陽郡管介休”。孝義縣“金天會4年(公元1139年),婁室入汾州, 后定汾陽軍節(jié)度孝義縣?!狈陉柕妹凭?,還有諸多史證。民國年間曾兩度出任汾陽縣長 王王育昌所編《汾陽縣金石類編》, 書中碑、鐘文內(nèi)汾陽名記載,從宋代至明代有十七處之多。
    在所稱汾陽始名明萬歷廿三年之前汾陽名記載,更有2000年9月25日,汾陽市博物館在汾 陽城西南7華里處石家莊村,征集到一村民建房挖根基時發(fā)現(xiàn)的一塊唐代石刻《大唐宋府君 墓志銘并序》,該《墓志銘》刻有“君諱胤字承祖西河孝義人也”,“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 36年)八月二十三日葬于汾陽城西南七里平原”等字樣。在此之前,汾陽境內(nèi)還出土《唐故 天水趙夫人墓志銘并序》,內(nèi)中記載“夫人以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十一月廿九遘疾終于汾 陽私弟”。子儀公封王為公元762年,宋胤在此26年前過世,趙夫人在此90年后身亡,三人 同為唐代,子儀公封王正好居中,這能說汾陽當時不叫汾陽嗎?事實只能說明,當時的汾陽 ,是州、郡、縣置同設之地。
    說到汾陽稱謂,還須提到西河。西河自古多為郡稱。明·萬歷《汾州府志》這樣記載:“ 曹魏置西河郡”,“司馬晉更郡為國”,“后移治西河”,“隋初郡廢,大業(yè)中州廢,后為 西河郡”,“唐武德初改浩州,尋改汾州,天寶初改西河郡(距子儀公封王不到20年)”。在 記載汾州府領屬縣中有:平遙縣“東漢屬西河郡”,介休縣“后漢屬西河郡,司馬晉屬西河 國”,孝義縣“東漢三國魏始置中陽縣,屬西河郡,晉西河國”。清·乾隆《汾州府志》《 漢以來沿革表》記載,從漢、晉、北魏到隋、唐及五代,西河均為郡稱。
    史書、志書西河郡記載,舉不勝舉。而更引以為證的是子儀公封爵汾陽王年代,不論歷史 上汾陽怎樣稱名,而現(xiàn)今之汾陽當時就叫汾陽,這一史實是改變不了的。再者,子儀公平息 安史之亂,再造唐室,功蓋天下,肅宗皇帝誥封子儀公的是汾陽郡王,而不是汾陽縣王。唐 朝前后歷史上在稱叫汾陽的地方設郡、設州、設軍、設府的只有今之汾陽,別無他地。自古 汾陽是個好地方,封王是封食邑之地,而且按當時習慣,封爵名號多以本人祖先發(fā)源及得姓 之地名封之。無論從哪方面說起,子儀公封王于汾陽,順理成章。還有,封王之后廣德二年 (公元764年)二月十日,子儀公即親率大軍征戰(zhàn)汾陽,平息仆固懷恩之亂,事后屯兵耕種 ,“野無曠土,軍有余糧”,成為唐王朝最重要的糧食基地。汾陽王英名橫貫汾州天穹,他 的后裔以及朔方軍的后裔就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存,汾州借汾陽王威儀更聲名遠播。北宋置 汾陽軍于汾州;金置汾陽軍節(jié)度使。金代節(jié)度使王鑄有詩云:“汾陽遺美跡,千古話芳規(guī)。 ”金代大定年間汾州守將子儀公后裔郭企忠,面對入犯賊寇鎮(zhèn)定自若,言稱“先世子儀公有 德于汾,汾人必不叛我,愿與汾人共命運?!碧峒傲罟?,言之鏗鏘。他率軍民守城,團結奮 戰(zhàn),擊潰敵犯。
    汾陽志書對子儀公封爵汾陽王也有明確記載。明·萬歷《汾州府志》建置類蕃封中列舉“ 汾城建兩王府:一慶成,一永和”,后又舉:“漢高祖封夏侯嬰邑食茲氏,魏文帝封中郎司 馬斌為西河恭王,唐封郭子儀為汾陽郡王?!鼻濉で 斗谥莞尽沸蛑休d:“西河魏土, 文侯所興,有段干木,田子方遺風。他如漢博陸侯,唐汾陽王……”。同在清·乾隆《汾州 府志》“宦績上”中:“右,唐二十人?!杜f志》于名宦祠,列唐汾陽王郭子儀。”另有唐 史記載:子儀公六子郭曖“襲封地三百戶”,妻封虢國夫人,郭曖四子取順宗四女又封西河 公主,都與汾陽關聯(lián)。更有郭曜次子、子儀公之孫郭鋒,官佐官祿少卿、爵封汾陽郡公?!?華縣志》中還載有一位人物郭寶玉:“唐代名將郭子儀的后裔,他通兵法,善騎射,原是金 朝將領,受封為汾陽郡公?!?br>    汾陽古稱與汾陽王封地,古詩也多有佐證。唐代詩人岑參游汾州有“卻投晉老山,愁看汾 陽花”的詩句?!瘏⒂诖髿v四年即公元769年歲末,子儀公封王七年之后去世,時年55 歲。晚唐著名詩人杜牧在一首《云夢澤》為題的絕句中寫道:“日旗龍旆想飄揚,一索功高 縛楚王。 直是超然五湖客,未知始終郭汾陽?!睆脑娭锌吹?,在杜牧心目中,子儀公比助越王成就霸 業(yè)的范蠡要高大得多。此前杜牧還有一首《長句四韻》的律詩與此呼應:“九金神鼎重丘山 ,五玉諸侯雜佩環(huán)。星座通宵狼獵暗,戌樓吹笛虎牙閑。斗間紫氣龍埋獄,天上洪爐帝鑄顏 。若念西河舊交友,魚父應許出函關?!贝嗽娦⌒蛟唬骸澳林щx窮悴竊于一麾,書美歌詩, 兼自言志?!痹娭小岸烽g紫氣龍埋獄”和“戌樓吹笛虎牙閑”,就是詩人對當時汾陽的真實 寫照?!熬沤鹕穸χ厍鹕健钡臋嗔Γ拔逵裰T侯雜佩環(huán)”的富貴,“星座通宵狼獵暗”的名 望,“天上洪爐帝鑄顏”的才干與成就,如此“西河舊友”,非汾陽王世家,還有何人?杜 牧詩將汾陽王與西河郡緊密地聯(lián)在一起,當作汾陽為汾陽王封地的又一史證。辛顯祖的三首 組詩:《謁汾陽王廟》、《過向陽峽》、《汾陽宮懷古》及詩中汾上句,既言證汾陽宮之存 在(《汾州府志》在介紹《介女祠辨》中,就有“《唐史》載則天后幸汾陽宮”說),又書指 汾陽、汾上皆汾州所在同一地名。汾陽稱汾上,更有“帝謂子儀曰:‘懷恩父子負朕實深, 聞朔方將士思公如枯旱望雨,公為朕鎮(zhèn)撫河東,汾上之師必不為變。’”(見《汾州府志》) ,以及仆固懷恩“臣息軍汾上……”的奏章印證。金代許安人,也作一首《送二道者歸汾州 》:“介休山下兩閑人,來訪汾陽舊使君。明日卻歸城外去,一雙白鶴上青云。”
    還有兩位子儀公后裔的歷史人物,既證實封王食邑,又證實祖籍世居?!斗陉柨h志》載有 北師大汾陽籍教授趙敬寰提供,北京圖書館館長汾陽籍馮彬文先生惠贈,來自汾陽的《元· 郭讓神道碑》拓片《大元故贈亞中大夫東平路總管輕車都尉追封太原郡侯郭公神道碑銘》: “公郭姓,諱讓,字周臣。汾州西河人也。其先出自有周王季之穆,文王季弟虢叔,以其懿 德,受封□□建國,或謂之郭,即其后也。公之顯祖曰子儀,是唐為中書令,歷考二十四, 以功封汾陽王,食邑于此,厥后子孫遂著籍焉。自王而下,歲遠譜之,不可世也?!娣?州元帥公也?!谰臃陉枴!边@位遠在元朝至正十年(公元1351年)距子儀公離世僅570年 身亡的子儀公后人,既認定自身及其先祖子儀公是“汾州西河人”,又證實西河、汾陽是其 先祖子儀公封王食邑之地,子儀公先輩及子孫皆汾陽籍,“世居汾陽”。這是多么清楚的記 載啊!
    另一位是官封司寇、政績顯赫、品學出眾、書法超凡的清代人物郭世隆,也為子儀公世孫 。清·乾隆《孝義縣志》載有《郭司寇傳》,其中寫道:“上世山西汾州府孝義縣人”,“ 先生真汾陽王曠世一遇者耶!”

祖籍

    子儀公出生于陜西省華縣,然其先祖原在汾陽。唐代顏真卿為子儀公父郭敬之所撰并書現(xiàn)陳 列在西安市碑林博物館三室的《郭公廟碑》記:“其先蓋出周之虢叔,虢或為郭,因而氏焉 ,代為太原著姓,漢有光祿大夫廣意,生孟儒為馮翊太守,子孫始自太原家焉。后轉徙華山 之下,故一族今為華州鄭縣人。”這明確指出子儀公先祖源自太原,時間約在北周、隋之際 。至于太原與汾陽之關系,自秦設郡以來,汾陽幾番歸屬太原,當時稱汾陽也為太原不足為 奇。
漢蔡邕撰《郭有道先生墓碑》記:“先生諱泰,字林宗,太原界(介,下同)休人也?!苯鹛?會《重建郭林宗碑陰記》:“汾州東郭大中寺,本東漢郭有道故宅也?!爆F(xiàn)汾陽網(wǎng)架公司所 在就是其舊址。郭泰既為汾州人,又住汾陽城,居家教授,弟子數(shù)千,由汾而揚名。而郭泰 逝世后,蔡邕撰寫碑文就稱其為“太原界休人”。這一史實正好印證:“太原介休”也可“ 太原汾陽”;還可將介休、汾陽省略,簡稱“太原人”。更有一個未曾發(fā)現(xiàn)或未曾重視的重 要事實:史書記載郭氏由虢叔得姓之后世系排列,郭泰是50世,子儀公是60世,還有一位郭 進是54世,是子儀公認可的前6世先祖,而郭泰又是郭進的直系高祖,當然是子儀公前10世 直系先祖。這充分說明子儀公先祖及其陜西華縣郭氏家族都是來自汾陽。
    汾陽市博物館館藏,2000年于城西南五里大向善村出土,《唐故上大都督上騎都尉郭府君 之碑碣并序》載:“君諱解愁,太原西河人也。自姜女原履跡,乃誕隆周,王季君臨,爰生虢叔,褒稱郭氏,命翼宗周,表望太 原,建社陽曲,既而隗為燕相,禽作漢侯,封爵西河,乃居汾隰(汾陽)?!边@里表明,汾州 大地,在子儀公之前,除郭泰之外,還有一位封爵西河的漢侯,再將這位唐武德伊始擊潰武 周,解困浩州(汾州),官封上大都督上騎都尉的碑主人郭解愁,以及同在武德年間助唐立國 ,“獲勛第一,授上大將軍”的汾陽郭君聯(lián)在一起,加上“門崇以隗,望峻由禽,君承其胤 ,芳猷更深”的碑詞所證,子儀公祖籍汾陽更加明確。
    作為郭氏之裔、子儀公世孫,對考證子儀公祖籍,完全尊重史實,絕無一點偏見。考證中 曾經(jīng)想過,虢叔公至子儀公世系中有一位序先祖,如同郭泰與子儀公一樣,序既然是世系中 的先祖,就是子儀公的先祖,序的封地就是子儀公及其后裔的先祖祖籍。這樣推斷有一定道 理,可是再深究下去,就覺得站不住腳。因為以此推斷法推斷,子儀公及其后裔的先祖祖籍 ,只能是郭氏得姓始祖虢叔公始封之地,到不了他鄉(xiāng)。因此,對子儀公祖籍的認定,要全方 位考證:一是虢改郭的得姓之地;二是稱名汾陽歷史最久之地;三是子儀公封王及其兒孫封 爵食邑之地;四是子儀公先祖所在之地;五是郭氏家族特別是子儀公后裔賢才輩出之地;六 是郭氏家族生息繁衍歷史史跡、史證最多之地;七是從古至今海內(nèi)外郭氏家族公認的遷徙之 地??甲C結果,只有古汾州能夠完全對號。

敬祀

    子儀公封王汾陽、恩澤汾陽,子子孫孫繁衍汾陽,加之子儀公的品德才華,汾陽人民對其十 分推崇,十分敬仰。明神宗萬歷十三年(公元1585年),汾州知州知府白夏(穎州人,萬歷十 年任),在汾陽城北20里之大相村一佛寺旁建汾陽王廟,塑金身像于壇臺之上。由于幾經(jīng)戰(zhàn) 亂,年久失修,只留遺跡,此遺跡即大相村崇勝寺汾陽王廟。又一座汾陽王廟在汾陽縣城南 關。該廟是由汾州府同知楊伯柯倡議并主持修建。
    楊伯柯為南直淮安人。萬歷十四年(公元1586年)丙戌進士,三十一年癸卯(公元1603年)出 任汾州府同知。同年冬,策馬謁汾陽王廟,以為廟貌必有規(guī)制,至則見一廢寺之中,旁有隙 地一區(qū),圍墻一堵,內(nèi)破屋三楹,中設一神桌,一木主,前有一磁爐而已。俯身一拜,潸然 嘆息。嗟呼!此何等功業(yè),而今廟貌竟卑隘殘毀至此。非守土者之愧而誰愧!非守土者之責而 誰之責耶!乃建議創(chuàng)廟,請于撫臺李奇,上建大殿五間,塑王像于上,及官將像于兩旁。爽 塏高竣,金碧輝煌,瞻者肅然起敬,不復視昔之玩視矣!前有大門、儀門二道,旁有廊房各 三間,規(guī)制截然,庶足以稱報崇之典,蓋盛舉也。經(jīng)始萬歷三十三年于乙已七月,萬歷三十 七年秋月大殿告完,廟貌整備。因此地山寒,冬季不便修筑。所有門廊物料皆俱,俟開春后 繼續(xù)修建。其時已完成十之八、九,伯柯以遷職將行,未畢之工付之汾陽知縣尹覺民。這位 楊伯柯虔心為令公修廟,在離汾前撰寫《新建汾陽忠武王郭公廟碑記》,除表明“伯柯以遷 秩將行不可一言以紀之也,故紀其始末如此。而未畢工,則付之汾陽尹尹君以畢之云?!边€ 在碑文中真實地記述了汾陽王對汾陽的恩澤及汾陽王封地與汾陽人對汾陽王情有獨鐘的敬仰 報祀情節(jié):“王受封于汾陽,則汾陽乃王食報之地,以故朝代雖更,報祀不替。是王之神靈 在海宇,雖所共仰,在汾陽獨切。今日汾陽人所以崇報王者,當何如耶?”楊公言之切切, 真實地道出汾陽人崇敬、懷念、報祀汾陽王之情,實乃歷史人證。
    楊公繼者尹覺民北直冀州人,萬歷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甲辰進士,三十三年出任汾陽知 縣。出任汾陽知縣之年,正值楊伯柯主持修建汾陽王廟開工之時,萬歷三十七年楊伯柯離任 后,他主持了汾陽王廟續(xù)建工程。碑之題額為篆字,由萬歷三十七年己酉舉人九高書。該廟 落成后汾陽人虔誠祭祀,清·乾隆《汾州府志》錄有辛顯祖《謁汾陽王廟》七律一首:
維唐七葉山逢鬼,天子蒙塵狼zhi(音至)尾。
令公手扶半壁天,克復兩京績可偉。
吐蕃突爾質(zhì)氛起,倉皇賜公一幅紙。
奪海內(nèi)于群盜區(qū),大河南北復姓李。
驀地酉兵驚若雷,都訝令公天上來。
羅拜歡呼還起舞,靈臺單騎捷音回。
補天浴日功如此,血食千秋應不死。
下馬擎觴酹斷碑,廟貌嵯峨嚴仰企。
    這座聞名天下,受人敬仰的汾陽王廟,毀于1942年日本侵略者之手。健在的老人,還能描 繪出廟宇之威嚴和子儀公形象。更難得的是,南關一家郭氏后裔珍藏著一幅子儀公畫像,這 幅畫像長94公分,寬42.5公分,是全身站立像,像的左側書有“汾陽王子儀公像”七個字。 子儀公身穿唐服,手持笏板,儼然一派忠武風采,功勛氣慨。另據(jù)北宋歐陽裴《集古錄目》 載:“汾陽王廟第一座建于唐貞元二年(公元786年),在山西今之汾陽縣?!币簿褪钦f,子 儀公逝世第五年,汾陽人民即為令公建廟祭祀。
    在汾陽這片郭氏家族繁衍生存的古老土地上,不僅有汾陽王廟,還有汾陽王衣冠冢。位于 汾陽城東北18公里處,有一愛子村,該村現(xiàn)有人口600余人,世傳為汾陽王六子郭曖官邸所 在。明碑載:“愛子村,人盈千戶,地及千頃”。經(jīng)探掘,村周圍五里內(nèi)五米深處始見古村 莊遺址。據(jù)郭姓家譜記載,明末山崩(洪水)村毀,郭氏后裔多遠走他鄉(xiāng)。今之愛子村為災后 重建。原村境內(nèi),田園地多,以郭家祠堂、郭家花園、郭家茶臺、郭家糧倉等命名,由出土 的“愛子村郭”字樣印章和斧鉞等文物鑒定,可知愛子村郭氏當年確屬名門望族。村民郭德 起所藏家譜表明,他們確是子儀公后裔。郭德起、郭守忠兩位老人說,民國年間,這里原建 有規(guī)模宏大的郭氏族墓,子儀公的衣冠冢就在這里。他們說,內(nèi)原有13座四明牌樓,第一座 最大,是子儀公碑,上面記載汾陽王生平豐功偉績,墓丘、夾塏高峻,碑石、牌樓而下,兩 邊排列諸多的翁仲、石獸。這片占地數(shù)十公頃的墓地,松柏參天,草木青翠,其間隨處可見 殘遺的翁仲、石獸以及牌樓殘片,多是明代遺物。
    1994年10月,經(jīng)由汾陽縣政府、汾陽縣郭氏宗親及地方人士發(fā)起,重新立碑建墓,碑高兩 米有余,寬1米,用黑大理石質(zhì)材,黑底白字。正中書寫“唐汾陽王子儀公之墓”,右排書 寫“世界郭氏后裔恭立”,最右一排書寫“公元一九九四年吉旦”,氣勢非凡,宏偉壯觀。 1994年10月31日,世界郭氏宗親代表一行80余人和當?shù)毓献谟H等齊集子儀公衣冠冢前,舉 行隆重的立碑儀式,依古例祭供五牲,由古樂伴奏之下進行祭拜,現(xiàn)場擠滿謨拜及歡迎之人 潮。世界郭氏宗親,紛紛樂捐,郭氏后裔齊集“文武高莊”,舉族共祭。族長先給族人講述 先祖令公偉業(yè),然后依輩份行跪拜大禮,祭祀儀式極為隆重。民國年間,每逢清明時節(jié),四 鄉(xiāng)八里郭氏后裔,都要回來上墳祭祖。現(xiàn)今汾陽王衣冠冢已重建立碑,汾陽郭氏后人及海內(nèi) 外郭氏宗親,每年均有來尋根、掃墓祭祖活動。同年,汾陽縣政府還將城內(nèi)關帝廟修復為氣 勢宏偉的汾陽王紀念堂。
    郭氏家族由虢叔公得姓,至今120代,子儀公正好居中,承前60代,啟后60代。在這120代 家族中,屬子儀公直系的,也遍及天下,海內(nèi)外子儀公后裔還成立世界郭氏宗親會進行聯(lián)誼 研究。自1994年世界各地郭氏宗親組團回汾祭祖以來,1997年海內(nèi)外郭氏宗親又回到汾陽, 舉行了隆重的子儀公誕辰1300周年紀念活動。從此,回汾祭祖郭氏宗親一年比一年增多。

遷徙

    由于虢叔之裔被集體遷徙于汾陽虢城,避難中虢改為郭,子儀公又封為汾陽郡王,古汾州大 地,便成為郭氏家族集聚繁衍遷徙之鄉(xiāng)。至今郭氏在汾陽仍為大族,據(jù)1990年人口普查,在 全市480個姓氏中,郭姓排列第九。特別是圍繞虢城一帶,汾陽、孝義兩市邊沿,以郭氏家 族為主的村莊有五、六個之多,而且這些古老汾州的郭氏家族,大多為子儀公后裔。
明代之前,在古汾州大地,郭氏家族更為廣泛。汾陽孝臣村,村名就是由子儀公而起,蓋 指其先祖子儀公是忠孝節(jié)義、文韜武略的護國名臣。清代該村有一位官居陜西漢中府知府的 郭氏名士,乾隆皇帝知其祖先與祖籍后,就賜名郭繼儀,勉其繼承子儀公先志,報效國家。
    由汾陽遷徙的郭氏家族,遍及海內(nèi)外?!陡V莨现ёV》稱:“郭氏派衍汾陽”?!秾幉?鄞縣郭氏宗譜》稱:“其貫蓋為汾陽”。從山西省社科院珍藏的家譜資料查明:“子儀公的 子孫向全國各地遷徙,經(jīng)歷一千多年,遍布河南、安徽、浙江、江蘇、江西、湖南、福建、 廣東、廣西等地,然后又從福建、廣東等地陸續(xù)遷往海外。然而,子儀公的后裔,不論是從 哪里遷去的,他們都公認汾陽是其始遷地,是他們的旗幟和堂號。”
    當代文豪郭沫若也為汾陽王后裔,他自稱“汾陽主人”。其先祖郭有元于清代乾隆年間從 福建寧化遷居四川樂山。四川樂山沙灣鎮(zhèn)郭沫若舊居門上至今懸掛著一塊金匾,黑底金字, 上書“汾陽世第”四個大字。1965年12月4日,郭沫若回汾陽參觀,剛入汾陽縣境,就對陪 同前來的山西省領導說:“我這是回故鄉(xiāng)來了!”他還興致勃勃地講了晉劇《打金枝》與汾 陽王郭子儀,陪同人員倍感親切。郭老在汾酒廠還對勸酒人說:“回到家鄉(xiāng),不喝家鄉(xiāng)酒, 真枉此一行!”
    孝義市呂居堡、花寨郭姓老家譜記載:明朝成化二十三年,汾州府三泉鎮(zhèn)西南鄉(xiāng)郭村,有 汾陽王34世孫郭士維妻劉氏及承永、承尊、承元三個兒子遷居孝義縣呂居堡。遷居起因于承 元為進士,在呂居堡教書十余年,買下10余坰地,便舉家遷移。到崇禎元年,郭三計、三信 、三禮三兄弟,遇大旱荒年,無法生存,又從呂居堡遷往娘舅范純?nèi)仕诨ㄕ幼?。兄弟歸 終后,由三計之子如績經(jīng)管在花寨魚灣則新請墳塋,由子儀公41世孫郭登昌立祖?,F(xiàn)呂居堡 1000余人口的一半以上,花寨500余人口的六成皆為郭氏家族。子儀公世孫已傳59代。在遷 徙呂居堡、花寨郭氏家族中,到清朝年間,子儀公50世孫郭光祥兄弟二人,由花寨遷回汾陽 ,一落戶義豐村,一落戶路家莊。落戶義豐村的郭氏家族興旺發(fā)達,兒孫滿堂,現(xiàn)傳到子儀 公世孫第55代。
    根據(jù)山西省社科院家譜研究中心珍藏的家譜資料(詳見史證)考證,子儀公六子郭曖后裔由 汾陽遷出最多。記載中有湖南麻陽分支,無論從所提明代嘉靖、萬歷朝代與年份上,還是以 九世、十世、十一世所記世系上(以始遷者為一世計),以及登、大、士(世)起字排序上,都 與我郭村一支遷呂居堡后之先祖相似甚至相合,又同屬郭曖后裔,極可能是同遷徙自汾州郭 村的同支郭氏。

注:
    1、唐代爵位有親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縣侯、縣伯、縣子、縣男等。親王為一 等爵位,只有皇子才能授予;郡王為二等爵位,是皇族以外文武大臣最高封位。
    2、《隋書》卷29《地理上》載明,隋初地方上分州、郡、縣三級。楊堅即位時有州201個 ,郡508個,縣1124個。州郡縣皆分為上上至下下九等。
    3、子儀公于公元762年即寶應元年二月進封汾陽郡王,四月加封七百戶,十年后又加封三 百戶,共在汾陽實封兩千戶。據(jù)《通典》卷七記載,公元755年全國人口總計5291萬人,由 此可見實封兩千戶的內(nèi)含。子儀公去世后,“汾陽舊邑,盍有丕承”,兩千戶食邑,一半兒 孫襲封。郭曖“襲封三百戶”,為襲封最多,因而郭曖后裔在汾陽最眾,后來從汾陽遷出也 最廣。

 

附:《汾陽縣金石類編》宋代到明代萬歷二十三年前汾陽名記載

1、宋太宗十年(公元986年)《重建祖塋記》:“惟田氏之居汾陽,遠有世序”。“汾城之 民?!薄笆谰臃陉枴薄?br>2、宋嘉佑二年歲次丁酉(公元1058年)《汾州大中寺太子神院墳塔圍葬定光佛舍利塔記》 :“曰汾之陽,厥名惟一,厥姓惟張”。
3、金天會十三年(公元1135年)《重建郭林宗碑陰記》:“汾陽張莘刊”。
4、金皇統(tǒng)七年歲次丁卯(公元1148年)《金顯慶寺鐵鐘》:“振威將軍汾陽軍定義軍都 指揮周清”。
5、金承安二年(公元1198年)《大金汾陽六師院寶公禪師碑銘》:“請師住持韶山之門禪 院,復住汾陽天寧萬壽禪寺”。
6、宋理宗保佑五年(公元1258年)《汾南淵公禪師碑銘》:“汾陽節(jié)副請開堂于古魏之梵 天及翠山普照?!?br>7、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8年)《創(chuàng)建長春觀碑并序》:“汾陽郭秀弟郭潤刊”。
8、元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8年)《古宣秘大師潮公塔記》:“汾陽郭潤、任英刊”。 9、元延佑三年(公元1317年)《重修仙姑廟記》:“夫汾陽之西乃慶云鄉(xiāng)者,名曰魏家莊 ”。
10、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元皇甫氏貞節(jié)記》:“汾陽西河人姜公鳳舉”。
11、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3年)《故總管呂承事墓道碑銘并序》:“皆初學于汾陽君祥王 材山數(shù)門”?!霸嵊?汾郡之西洪折里”。
12、元至正廿八年(公元1369年)《元孫靜齋先生詩記》:汾陽邦宗坊刊”。
13、元至正廿八年(公元1369年)《狄武襄公祠記(一)》:“汾陽□□□郭□義、成克中鐫 ”。
14、明景泰二年辛未(公元1452年,較萬歷廿三年即1595年早143年)《御祭永澤廟 文并序》:“汾陽驛驛丞程浩”。
15、明弘治九年歲在丙辰(公元1497年,較萬歷廿三年早102年)《處士呂公墓銘碑》:“ 呂氏之先世為汾陽之望族”。
16、明正德四年歲次己已春(公元1510年,較萬歷廿三年早85年)《李公弘濟墓表》:“李 公弘濟,諱子浩,汾陽望族”。
17、明嘉靖改元歲次壬午仲秋(公元1522年,較萬歷廿三年早73年)《重修清涼寺記》:“ 汾陽白云寺后學抄門妙用書篆”?!八略诜陉桇薹?,約城三十里許大夏之鄉(xiāng)、大比郭里”。

--轉自《汾陽郭氏郭村支譜》

                         2013.12.05   轉載自《中華汾陽郭氏文化網(wǎng)》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