弇茲氏| |大鵹氏à連山氏
|à|少鵹氏à仇夷氏(雷澤氏)
燧人氏| |青鳥氏à華胥氏(素女部落的常羲氏和羲和氏的姓氏有常、尚、和、華等)
盤瓠氏(盤古氏)à共工氏、后土氏(吐蕃bō氏先祖,后裔分為句、土、勾、旬、吉、古姓等)
3)伏羲氏族
連山氏|
仇夷氏|à有媧氏à 有硚氏à| 任姒 |à魁隗氏
| | 女登 |à烈山氏
雷澤氏| | 附寶 |à有熊氏
| |少典氏|
華胥氏|à伏羲氏à|有典氏à|
| |大典氏
|九夷氏(畎夷、于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fēng)夷、陰夷,后裔有李、羅、利、黎姓等)
4)神農(nóng)氏族
(魁隗氏)夸父氏(后裔分為鄧、桃、夏、蘷kuí、鬼姓等)
|共工氏(后裔分為洪、龔、江、恭、康、鴻、邛、張姓等)
(烈山氏)神農(nóng)氏à|
|祝融氏(后裔分為八姓,即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
(有熊氏)天黿氏(軒轅氏姓有姬、雷、方、風(fēng),氏族包括雷澤氏、防風(fēng)氏、天黿氏、巨靈氏、西陵氏、西嫫氏)
(九夷氏)蚩尤氏(后裔分為戴、尤、婁、楊、闞kàn、嚴、鄒、屠姓等)
四、區(qū)域
1)有巢氏族(吳越、兩湖、江淮、海岱)
2)燧人氏族(遼西、燕云、河套、三晉)
3)伏羲氏族(河西、隴南、關(guān)中、河洛)
4)神農(nóng)氏族(關(guān)中、河洛、江淮、海岱、三晉、燕云)
五帝時代
炎帝、(倉頡)、蚩尤、(夸父)、黃帝、少昊(帝摯)、顓頊(高陽氏)、(祝融)、(共工)、帝嚳(高辛氏)、摯、堯、有巢氏(巢父)、丹朱、舜、(商均)、禹、(伯益)
一、時代
1)前期(4000 B.C.-- 3500 B.C.)距今6000年—5500年;炎帝·蚩尤·黃帝時代
先是仰韶文化與紅山文化即北方與中原之間的關(guān)系,后是大汶口文化與紅山文化即東方與北方的關(guān)系。而《史記·五帝本紀》中所記先是黃帝與炎帝之爭,后是黃帝與蚩尤之戰(zhàn),可以與此相互印證。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源于陜西關(guān)中地區(qū),后崗一期文化(后岡下層)來自豫北冀南地區(qū)。黃帝部族源于西北高原,后東遷至燕山涿鹿一帶,發(fā)展壯大,成為紅山文化(在燕山以北、大凌河與西遼河上游流域,或雪山一期文化,分布范圍包括大興安嶺南緣和燕山北麓地帶的西遼河流域,位于東經(jīng)117°—123°、北緯41°—45°之間)的代表。炎帝部族、蚩尤部族分別與(仰韶文化分布在整個黃河中游,從今天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或廟底溝類型文化,分布范圍包括陜西關(guān)中、山西南部以及河南西部的廣大地區(qū))和大汶口文化(以泰山地區(qū)為中心,東起黃海之濱,西到魯西平原東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安徽的淮北一帶,河南省也有少部分這類遺存的發(fā)現(xiàn),或后崗一期文化,分布范圍包括豫北冀南地區(qū),自太行山地帶以東的黃河下游地區(qū))相對應(yīng)。涿鹿境內(nèi)兩次驚天地、泣鬼神的戰(zhàn)爭,是南北方不同部族及其文化交往、碰撞的表現(xiàn);其勝利者黃帝吸收、容納了炎帝、蚩尤部族的優(yōu)長,成為更加強大、更具活力的部族,進而形成華夏民族的雛形、中華文化的根。
2)中期(3500 B.C.-- 2500 B.C.)距今5500年—4500年;少昊·顓頊·帝嚳·帝摯時代
3)后期(2500 B.C.-- 2000 B.C.)距今4500年—4000年;帝堯·帝舜·帝禹時代
4)夏元年(2070 B.C.)夏啟守孝三年,于2070 B.C.即帝位,為夏朝(代)開始
二、人物
1)姜榆罔/神農(nóng)氏(炎帝)。炎帝神農(nóng)氏第八代名榆罔(參廬),都河南盧氏縣祁村灣、陳留、曲阜。蚩尤氏與共工氏據(jù)晉、冀、魯。蚩尤氏為了進一步發(fā)展自己的勢力,又聯(lián)合東夷伏羲少昊族和炎帝魁隗氏族,共同討伐神農(nóng)氏。姜榆罔在強大的攻勢下接連失敗,被迫向占據(jù)玉邦河(今桑干河)流域的軒轅氏求救。
2)夸父氏?!渡胶=?jīng)》載有炎帝九世的族譜,第九世為夸父,時居潼關(guān)至靈寶三百里桃林塞夸父八大社(營)。東夷少昊族的大酋長風(fēng)清與魁隗氏九世孫夸父再次聯(lián)合起來,出兵攻打帝都空桑,結(jié)果又被姜榆罔擊敗??涓副鴶『笄笾谮嫒坑仁?。
3)倉頡氏 。倉頡從小聰明機智,成人后被族人推選為大酋長。當(dāng)時正是炎帝神農(nóng)氏帝明執(zhí)政時期,倉頡認為自己獨霸一方,沒必要遵從別人為帝,于是拒絕朝拜炎帝,并且率族人東征,占據(jù)了太行山以東黃河以北的大片土地,旋即自立為帝,號倉頡氏,立都于陽武(今河南新鄉(xiāng)市原陽縣東南)。史皇倉頡氏政權(quán)歷五任帝,傳國一百一十年(公元前4637——前4528年)。軒轅氏大酋長姬邦卉征服了史皇倉頡氏政權(quán),倉頡五世去帝號,歸順了軒轅氏。軒轅氏的勢力擴展到今河南北部的濮陽、安陽、鶴壁、新鄉(xiāng)等地,對炎帝神農(nóng)氏和九黎蚩尤氏都構(gòu)成了很大威脅。
4)蚩尤氏。磁山·斐李崗·龍虬莊·北辛文化是蚩尤氏文化,或后崗類型為蚩尤裔、九黎族文化。蚩尤姜姓、牛首人身為炎帝之裔,蚩尤氏與共工氏據(jù)晉、冀、魯,蚩尤和蚩尤文化當(dāng)與渭水流域的史前文化有關(guān),具體地說,蚩尤當(dāng)來自于渭水流域的半坡類型,豫北冀南先后為后崗類型蚩尤裔文化。黃帝殺蚩尤在中冀(今山西南端) ,蚩尤在臨潼驪山、華縣元君廟一帶被擒獲或械殺,然后被勝利的黃帝部落押解回到其大本營今山西運城一帶再行肢解,其后蚩尤尸骨又被蚩尤族人所搶走,掩埋于河南西水坡。巴人稱其祖先、首領(lǐng)為“君”,同于三苗、九黎稱蚩尤為“君”。
5)天黿氏/軒轅氏(黃帝) 。晉南、豫西廟底溝類型為黃帝文化。《逸周書·嘗麥篇》說:“蚩尤乃逐帝,爭于涿鹿之阿,九隅無遺。赤帝大懾,乃說于黃帝,執(zhí)蚩尤,殺之于中冀,以甲兵釋怒。”《山海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說:“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yīng)龍攻之冀州之野。應(yīng)龍畜水,蚩尤請風(fēng)伯、雨師,縱大風(fēng)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禹貢》“冀州”所指乃是渭水流域與河內(nèi),“炎黃大戰(zhàn)” 在渭水流域。
紅山文化出土的陶制人象、牛河梁的女神,都證實牛河梁女神廟這一文化遺址是(炎帝)神農(nóng)氏族文化,因為(炎帝)神農(nóng)氏部落戰(zhàn)敗,其中一部分逃亡東北,所以紅山文化中出現(xiàn)(炎帝)神農(nóng)氏文化;當(dāng)然紅山文化中有(炎帝)神農(nóng)氏族文化并不意味著(炎帝)神農(nóng)氏就起源于東北或者(炎帝)神農(nóng)氏文化就等于紅山文化或者之前的本土文化如趙寶溝文化、興隆洼文化等。
黃帝殺蚩尤在中冀(今山西南端) ,蚩尤在臨潼驪山、華縣元君廟一帶被擒獲或械殺,然后被勝利的黃帝部落押解回到其大本營今山西運城一帶再行肢解,其后蚩尤尸骨又被蚩尤族人所搶走,掩埋于河南西水坡。
6)金天氏(少皞/少昊)帝摯。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區(qū)的考古學(xué)文化分為兩系,主要分布在泰山以南汶、泗流域(兼及魯北濟、淄流域),自早至晚依次為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商代文化,其中從北辛文化到岳石文化“已被學(xué)術(shù)界公認為屬于同一譜系” ,即泰山南北地區(qū)的大汶口文化為少昊文化,少昊主要是指前4300年至前3500年即大汶口文化早期這一段,或者年代可以再早一點,從賈湖類型晚期因素在北辛文化中出現(xiàn)時開始,少昊的年代跨越北辛文化至岳石文化。
7)高陽氏(顓頊)。顓頊文化為大河村類型中期,其年代下限約前3500年,閻村類型或大河村類型中期的年代為前4000年-前3500年,洪山廟的多人二次葬很可能與閻村、與鸛魚石斧圖有關(guān),鸛兜實源于顓頊,此證閻村類型(大河村類型中期)為顓頊文化。從年代上看,顓頊應(yīng)略晚于黃帝和少昊;從親緣關(guān)系上看,顓頊繼承了黃帝的血統(tǒng),但是他又受到少昊的撫養(yǎng),而后又繼少昊而“登帝位”產(chǎn)生影響。我們視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為黃帝文化,大汶口文化前段為少昊文化,而在年代上略晚于二者、在文化關(guān)系乃至地理位置上介于兩者之間的正是大河村類型中期,即顓頊文化。
8)祝融氏(重黎)。大河村類型晚期即秦王寨類型(前3500年—前3000年)為祝融部落文化,鄭州西山古城(始建于5300年前,約5000年前廢棄,或說4800年前廢棄)為祝融之墟。秦王寨類型(祝融文化)的出現(xiàn)對大河村類型中期(顓頊文化)而言帶有一定的征服性質(zhì),祝融為炎帝之后,這一“征服”正好說明“顓頊死”之后炎帝后裔重獲新生(祝融“黎”既來自于東方,也存在于顓頊內(nèi)部即顓頊之火正,兩股勢力匯合便成就了“顓頊死”,而炎帝裔祝融得以“復(fù)蘇”)
9)共工氏。蚩尤氏與共工氏據(jù)晉、冀、魯。仰韶時代豫北冀南主要存續(xù)過兩種考古學(xué)文化后崗類型和大司空類型,而后崗類型為蚩尤族文化,故大司空類型當(dāng)為共工族文化,大司空類型共工的年代當(dāng)在顓頊與高辛之間,大司空類型的年代約為前3500年—前3000年。共工氏的居地,在今河南輝縣西北的共北山至安陽的江水一帶,是古黃河河道出太行山以后向北折的流經(jīng)地,處在黃河沖擊扇上,因此河淖密布,水處十之七,陸處十之三。貴州安順關(guān)嶺紅崖丹書是炎帝族自六盤山南下四川—貴州—云南的共工支所留族譜。
10)蚩尤氏(九黎、三苗)。蚩尤族、炎帝族及其后裔自渭水流域至豫北冀南(東夷),邊畈類型遺存與豫北冀南后崗一期文化相關(guān),吻合蚩尤族裔的南遷;蚩尤族自黃河流域南下長江流域而形成苗蠻文化屈家?guī)X一石家河文化,在考古學(xué)及文獻方面都有頗為明晰的發(fā)展線索和路徑,苗族傳說蚩尤族也是自黃河邊而南下江漢平原,再往湘西、貴州方向遷徙去。
11)高辛氏(帝嚳)(帝俊即帝舜?)。高辛、帝嚳、帝俊當(dāng)指同一人(神或族群),有關(guān)神話傳說不僅有真實的歷史文化背景,而且其活動的時空范圍是比較明確的,即大致對應(yīng)于大汶口文化后期,而且只有后者才能與之吻合。界定帝嚳的年代范圍,大體也應(yīng)在前3300——前2500年間。豫東、魯西南、皖北、魯東南大汶口文化為帝俊、帝嚳、高辛氏文化。推測皖北、魯東南大汶口文化應(yīng)是帝俊神話的來源,而河南境內(nèi)與之相關(guān)的大汶口文化及那個時代即為古史體系中的帝嚳高辛氏,因為后者在正統(tǒng)歷史中居"帝位",當(dāng)踞于中原地區(qū)。帝嚳"邑于高辛"、"居亳"即能說明問題。帝嚳冢在東郡濮陽頓丘城南臺陰野中。"今濮陽確有留傳下來的帝嚳陵。所以帝嚳活動地域當(dāng)在豫西和豫北。
12)青陽氏(帝鷙)。帝鷙十二年(甲辰,前2357),唐堯聯(lián)合全國各大氏族聯(lián)盟集團的大酋長向姜匡二發(fā)難,逼迫他退位。姜匡二雖然不甘心退位,但是,面對強大的氏族聯(lián)盟陣營和年富力強咄咄逼人的弟弟,自知無力抗?fàn)?,不得不走下天子的寶座,將帝位禪讓給唐堯。好在唐堯念在兄弟情分上,并沒有為難他,仍舊將他封在莘邑(今山東聊城市莘縣),是為莘侯(莘也作辛sen)。
13)陶唐氏(帝堯)。堯的考古學(xué)文化學(xué)者多認為與龍山文化陶寺類型有關(guān),其年代上限約前2500年,山西南部的陶寺類型(堯)年代與大汶口文化晚期相接,同時也受到后者的深刻影響。堯部落、堯都系從山東西部定陶遷移至山西南部,但陶寺類型受到東夷文化的影響是無疑的。
14)有巢氏(巢父)。從凌家灘已經(jīng)發(fā)掘的所有墓葬的隨葬品中可以看出,凌家灘先民正具備著血緣氏族特征。從年代上看,其年代距今約5500~5300年之間,他們處于有巢氏時代的晚期。凌家灘文化的存在不是一個偶然的現(xiàn)象。從“和縣猿人”到“巢縣智人”,從“有巢氏”到“凌家灘”,是有內(nèi)在脈絡(luò)的。巢湖流域是中華人類起源發(fā)祥地的重點區(qū)位。中華人文始祖有巢氏的生籍地即在今巢湖地區(qū)。以有巢氏族為中心的部落聯(lián)盟,其活動區(qū)域廣袤,大約包括今巢湖、合肥、六安三市和安慶、滁州市部分縣區(qū),及南京市江北地區(qū)在內(nèi)的方圓幾千里,而凌家灘這一帶正處有巢氏族部落核心地帶。凌家灘的玉鷹圖騰與有巢氏族的鳥崇拜觀念一致。
15)陶唐氏(帝丹朱)。堯的兒子。傳說堯娶散宜氏女,生丹朱。丹朱受封于丹水。當(dāng)堯之時,部落之間的戰(zhàn)爭仍不斷,且很激烈。堯時曾對南方的三苗進行討伐。堯本在北方,但堯的兒子丹朱封于丹水,到了南方的漢水流域去了。所以有堯子丹朱伐三苗到丹水的傳說。一說丹朱是堯之嗣子,堯說他“心既頑囂,又好爭訟”,深知其子丹朱之不肖,所以不用他,而讓位于舜。這是后人推崇堯舜禪讓說之思想的反映。丹朱是否果真不肖已無可考證?!?SPAN>山海經(jīng)》一書記載古代首領(lǐng)有帝號的不多,而丹朱卻有了帝號,稱作帝丹朱。鄭玄說:“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曰帝”。這說明丹朱在漢代人眼里是古代很有德望、聲名很顯赫的人。但《竹書紀年》記載:“舜囚堯,復(fù)偃塞丹朱,不與父相見”??梢妶虿粋髯佣屛挥谒此撇⒎菆蛑疽?,而是迫于舜的威力?;蛘f是舜排斥了堯子丹朱而篡奪了堯位,說明堯并非不想傳子,堯子也不一定不肖。這說明當(dāng)堯之時,位傳子還是傳賢,家天下還是公天下,正處于激烈斗爭當(dāng)中。
16)皋陶氏(堯與皋陶是同一人?)。皋陶, 山西人洪洞縣士師村人,皋陶是東夷少昊之后,生于公元前21世紀,古六安國始祖,相傳為東夷族首領(lǐng),偃姓。傳說舜時被任為掌管刑法的官。禹繼位后按禪讓制舉薦皋陶為他的繼承人,“且授政”(即叫他處理政務(wù)),但皋陶先于禹而亡故,未繼位。后來禹又舉薦益為繼承人。今六安城東有皋陶墓,春秋時期的英、六等國是皋陶的后人。皋陶部落與堯舜禹等部落聯(lián)盟,是華夏族的核心。堯舜禹時期的重大政治措施大多是皋陶謀劃的。皋陶從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個領(lǐng)域的全部活動中所體現(xiàn)的光輝思想和偉大業(yè)績,形成了中國上古時期的文化體系,即皋陶文化。皋陶文化主導(dǎo)著華夏民族文化的發(fā)展,推動了社會文明的進步,奠定起國家產(chǎn)生的基礎(chǔ)。
17)有虞氏(帝舜)。中國上古時代,有一位庶民,無姓無氏,自幼聰明過人,長大后多才多藝,能平聽協(xié)風(fēng),以成樂而生物,且善于制樂器,引鳳凰翔集,以此功德,黃帝就封此人于虞(今山西虞鄉(xiāng)縣),從此,此人以國為姓,故叫虞幕,又稱有虞氏,虞幕是有虞氏虞姓部落的始祖,距今約五千余年。這個部落以貘為圖騰,貘又名騶虞,古書上說騶虞為仁獸,到漢代時已絕跡。
虞幕的七世孫虞舜,被古今尊為三皇五帝中之一帝,名重華,字都君,[陰歷8月12 ]生于諸馮姚墟(山西恒曲縣東),今山東諸城市萬家莊鄉(xiāng)諸馮村人,故姚姓,遷于負復(fù),耕種于歷山,繼帝位于蒲板,卒于鳴條,以受堯的“禪讓”而稱帝于天下,其國號為“有虞”,故號為“有虞氏帝舜”。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之帝王號,故后世以舜簡稱之。舜家境清貧,他在歷山(濟南南郊的千佛山,古稱歷山,又稱舜山、舜耕山)耕耘種植,在雷澤(在今山東荷澤東北)打魚,在黃河之濱制作陶器,經(jīng)歷坎坷,到處奔波,但他卻毫不動搖地以仁愛與誠信對待這個世界,相傳他在位的三十九年間,這就是備受后世推崇的虞舜盛世。舜主要活動于豫東、皖北、魯西南,大體上對應(yīng)于這一地區(qū)的龍山文化,虞氏主源是東夷文化。
18)有虞氏(帝商均)。傳說到舜帝時,舜有個兒子叫商均,舜帝給帝均起這個名字是希望他聰明些,什么都能搞,什么犀象圍棋呀、圍獵呀、耕種呀、治水呀、處理好各方面人際關(guān)系呀,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希望他成一個“萬金油”式的綜合型人才,為的是他能順利地承襲自己的帝位。由于受“丹朱讓賢”的這重恩情,舜帝和丹朱一直保持著很好的關(guān)系,所以商均到丹朱叔叔家里玩的機會也很多,時間一長,和丹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丹朱把商均當(dāng)自己的兒子看待,教會了他下犀象圍棋、造船、射箭等技藝。稍大一點,商均知道了丹朱讓帝位給爸爸的事情,非常敬重凡朱,對帝位等一些名譽性的東西也不屑一顧,倒是熱衷于動腦筋搞創(chuàng)造。
19)有夏氏(帝禹)。舜死后,禹守孝三年,仍按傳統(tǒng)的禪讓制把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但“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夏朝的建立者禹在建立政權(quán)以后,為便利于政治統(tǒng)治,將天下分為九州,洛陽就是當(dāng)時的豫州。禹將都城定在陽城(今河南登封),與洛陽相距不過百里,所以洛陽也屬于夏朝統(tǒng)治的中心。在夏朝的第三個帝王太康(啟的兒子)統(tǒng)治時期將都城遷到了洛陽。關(guān)于這一點史書里記載,“太康居斟郡,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斟鄩,據(jù)歷史學(xué)家考證,就在今洛陽市偃師的二里頭村附近。二里頭遺址應(yīng)為夏王朝的一處都邑、二里頭文化的主體為夏人遺存的觀點逐漸為大多數(shù)學(xué)者所接受。
20)伯益。我國最早的唯一記述東方帝俊神系的《山海經(jīng)》據(jù)傳是伯益所作。西漢劉歆《山海經(jīng)表》:“已定《山海經(jīng)》者,出于唐虞之際……禹別九州,任上作貢,而益等類物善惡,著《山海經(jīng)》”。東漢王充《論衡?別通篇》:“禹主行水,益主記異物,海外山表,無所不至,以所記聞作《山海經(jīng)》” 。東漢趙曄《越王無余外傳》:“(禹)與益、夔共謀,行到名山大澤,召其神而問之,山川脈理、金玉所有、鳥獸昆蟲之類,及八方之民俗、殊國異域、土地里數(shù):使益疏而記之,故名之曰《山海經(jīng)》”。
伯益的勢力范圍位于山東省日照地區(qū)。《春秋左傳正義》隱公二年下注曰:“《譜》云:“莒嬴姓,少昊之后。周武王封茲於期于莒,初都計,后徙莒,今城陽莒縣是也”。在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時代,堯王城遺址前期有可能是少昊都城,后期有可能是伯益的都城。都城之南3公里處的日照湯谷太陽文化源旅游風(fēng)景區(qū)內(nèi)的天臺山上有伯益挖的井,人稱“益井”。以及伯益的墳?zāi)?,人稱“大 王陵”。
大禹去世之后,伯益和夏啟進行部落聯(lián)盟首腦之爭。伯益失敗被殺,被族人葬于天臺山上。此次夷夏之爭甚為慘烈。東夷地區(qū)延續(xù)了幾千年的規(guī)模巨大的堯王城,兩城,凌陽河和段家河古城都毀于一旦,蕩然無存。另一結(jié)果就是導(dǎo)致該地區(qū)人口銳減,秦國遠祖就是在這一時期由日照地區(qū)萬里遷移來到西北地區(qū)的。秦人遠在西北,不忘故土,墓葬的頭向都朝著東方,這也是秦始皇登基后數(shù)次東巡瑯砑的原因之一。
地下考古表明,伯益的失利使繁榮了數(shù)千年的日照地區(qū)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幾乎變成了無人區(qū),直到幾百年后的夏朝末期才有所恢復(fù)。日照天臺山因《山海經(jīng)》中的記載而得名?!渡胶=?jīng)》記載:“大荒之中有山曰天臺(高)山,海水入焉。東南海之外,泔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淵”。天臺山位于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qū)濤雒鎮(zhèn)南,離國家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堯王城遺址月3公里。堯王城遺址出土的墓葬的頭像都朝著天臺山的方向。據(jù)考證,天臺山中有湯谷,是東夷人祖先羲和祭祀太陽神的圣地,是東方太陽崇拜和太陽文化的發(fā)源地,也是東夷人祭祀先祖的圣地。
三、部族
1)前期(4000B.C.-- 3500B.C.)。神農(nóng)部族(炎帝-姜榆罔), 九黎部族(蚩尤), 有熊部族(黃帝-姬軒轅), 史皇部族(倉帝-風(fēng)頡), 天虞部族(水伯)
2)中期(3500B.C.-- 2500B.C.)。少昊部族(玄囂-己摯,帝嚳-己俊、己羿),有熊部族(姬顓頊),共工部族(帝江、句龍),苗蠻部族(句芒, 盤瓠),有虞部族(迥、幕、句望),戎吳部族(房王)
3)后期(2500B.C.-- 2000B.C.)。陶唐部族(唐堯-伊放勛, 伊丹朱),三苗部族(驩頭),有虞部族(瞽叟、虞舜-姚重華、姚商均), 東夷部族(偃皋陶、贏伯益),有崇部族(姒鯀),有夏部族(夏禹-姒文命、夏啟)
時 |
域 |
謚 |
氏 |
族 |
姓 |
名 |
(4000 B.C.-- 3500 B.C.) |
距今6000年—5500年 |
五帝前期 |
關(guān)中地區(qū) |
炎帝 |
神農(nóng) |
華 |
姜 |
榆罔 |
五帝前期 |
燕云地區(qū) |
|
共工 |
華 |
張 |
|
五帝前期 |
海岱地區(qū) |
蚩尤帝 |
九黎 |
黎 |
己 |
蚩尤 |
五帝前期 |
河套地區(qū) |
|
夸父 |
華 |
姜 |
|
五帝前期 |
燕云地區(qū) |
黃帝 |
有熊 |
黃 |
姬 |
軒轅 |
五帝前期 |
三晉地區(qū) |
帝倉 |
史皇 |
燧 |
風(fēng) |
頡 |
五帝前期 |
海岱地區(qū) |
帝俊 |
東夷 |
夷 |
己 |
夔 |
五帝前期 |
燕云地區(qū) |
|
天虞 |
虞 |
虞 |
水伯 |
(3500 B.C.-- 2500 B.C.) |
距今5500年—4500年 |
五帝中期 |
海岱地區(qū) |
少昊 |
金天 |
夷 |
己 |
摯 |
五帝中期 |
燕云地區(qū) |
帝顓頊 |
高陽 |
黃 |
姬 |
顓頊 |
五帝中期 |
三晉地區(qū) |
|
有虞 |
虞 |
虞 |
迥 |
五帝中期 |
海岱地區(qū) |
帝嚳 |
高辛 |
夷 |
己 |
嚳 |
五帝中期 |
海岱地區(qū) |
|
十日 |
夷 |
己 |
羿 |
五帝中期 |
河套地區(qū) |
帝江 |
共工 |
華 |
張 |
共工 |
五帝中期 |
燕云地區(qū) |
|
共工 |
華 |
張 |
句龍 |
五帝中期 |
江淮地區(qū) |
|
有虞 |
虞 |
虞 |
幕 |
五帝中期 |
兩湖地區(qū) |
祝融 |
苗蠻 |
苗 |
風(fēng) |
重黎 |
五帝中期 |
兩湖地區(qū) |
|
苗蠻 |
苗 |
風(fēng) |
盤瓠 |
五帝中期 |
吳越地區(qū) |
|
戎吳 |
夏 |
姒 |
房王 |
五帝中期 |
海岱地區(qū) |
帝鷙 |
青陽 |
夷 |
己 |
鷙 |
(2500 B.C.-- 2000 B.C.) |
距今4500年—4000年 |
五帝后期 |
三晉地區(qū) |
帝堯 |
陶唐 |
唐 |
伊 |
放勛 |
五帝后期 |
江淮地區(qū) |
巢父 |
有巢 |
巢 |
巢 |
|
五帝后期 |
兩湖地區(qū) |
帝丹朱 |
陶唐 |
唐 |
伊 |
丹朱 |
五帝后期 |
兩湖地區(qū) |
|
三苗 |
苗 |
風(fēng) |
驩兜 |
五帝后期 |
三晉地區(qū) |
瞽叟 |
有虞 |
虞 |
媯 |
槔 |
五帝后期 |
江淮地區(qū) |
帝舜 |
有虞 |
虞 |
媯 |
重華 |
五帝后期 |
江淮地區(qū) |
|
有虞 |
虞 |
媯 |
商均 |
五帝后期 |
三晉地區(qū) |
|
有崇 |
夏 |
姒 |
鯀 |
五帝后期 |
江淮地區(qū) |
帝禹 |
有夏 |
夏 |
姒 |
文命 |
五帝后期 |
三晉地區(qū) |
皋陶 |
陶唐 |
唐 |
偃 |
繇 |
五帝后期 |
海岱地區(qū) |
大費 |
東夷 |
夷 |
贏 |
伯益 |
四、區(qū)域
1)西北--鬲圈:
遼西地區(qū)(指位于遼河平原以西與內(nèi)蒙河北接壤的地區(qū)。內(nèi)蒙赤峰、河北承德、秦皇島也可以從地理概念上屬于遼西)
燕云地區(qū)(今以北京為中心的地區(qū)、河北東北部地區(qū)、宣化地區(qū)和以大同為中心的地區(qū))
三晉地區(qū)(今天的“三晉地區(qū)”,指的是晉南、晉中、晉北(燕北),即山西?。?/SPAN>
河套地區(qū)(是指黃河‘幾’字彎和其周邊流域)
關(guān)中地區(qū)(黃河支流渭河的下游沖積平原,位于今陜西中部,包括西安、銅川、寶雞、咸陽、渭南五個省轄地級市)
隴南地區(qū)(東連陜西,南接四川,北靠天水,西連甘南)
河西地區(qū)(從蘭州往西,包括武威古涼州、張掖古甘州、酒泉古肅州、敦煌 古沙州 等地甚至更西區(qū)域在內(nèi)的廣大地區(qū))
2)東南--鼎圈:
河洛地區(qū)(以洛陽為中心,西至潼關(guān)、華陰,東至滎陽、鄭州,南至汝穎,北跨黃河至?xí)x南、濟源一帶)
海岱地區(qū)(以渤海、黃海、泰山岱、淮河下游故道為標志的地區(qū))
江淮地區(qū)(指長江以北、淮河以南、大別山以東、黃海以西的廣大地區(qū)。主要就是指江蘇與安徽兩省的中部地區(qū))
吳越地區(qū)(從蘇南的蘇錫常到浙北的杭嘉湖、寧紹地區(qū)等地)
兩湖地區(qū)(湖北的江漢平原、湖南的洞庭湖平原的總稱,位于中國湖北省的中部和湖南省北部)
巴楚地區(qū)(分布于川、陜、鄂、湘、黔五省交界區(qū)域)
巴蜀地區(qū)(今重慶和四川古稱巴蜀。大致說來,盆地西部和中部地區(qū)稱為蜀,盆地東部(即習(xí)稱的川東)地區(qū)稱為巴)
3)東夷: 東北、庫頁、日本、朝鮮、山東、江蘇地區(qū)
4)南蠻:
海峽地區(qū)(曇石山文化)
珠江地區(qū)(前石峽文化)
南寧地區(qū)(頂獅山文化)
云貴地區(qū)(石寨前文化)
5)西戎:甘肅、青海、西蔵、新疆、寧夏地區(qū)
6)北狄:內(nèi)外蒙古地區(qū)
五、文化
1)鬲文化圈:遼西地區(qū)(紅山文化),燕云地區(qū)(廟底溝文化),三晉地區(qū)(陶寺文化),關(guān)中地區(qū)(仰韶中期文化),河套地區(qū)(海生不浪文化),河西地區(qū)(馬家窖文化),隴南地區(qū)(師趙村文化)
2)鼎文化圈:河洛地區(qū)(龍山文化),海岱地區(qū)(大汶口早期文化),江淮地區(qū)(凌家灘文化),吳越地區(qū)(良渚早期文化), 兩湖地區(qū)(關(guān)廟山文化),巴楚地區(qū)(大溪文化),巴蜀地區(qū)(寶墩前文化)
3)夷文化圈:東北、庫頁、日本、朝鮮、山東、江蘇地區(qū)
4)蠻文化圈:海峽地區(qū)(曇石山文化),珠江地區(qū)(前石峽文化),南寧地區(qū)(頂獅山文化),云貴地區(qū)(石寨前文化)
5)戎文化圈:甘肅、青海、西蔵、新疆、寧夏地區(qū)
6)狄文化圈:內(nèi)外蒙古地區(qū)
六、事件
1)前期(4000 B.C.-- 3500 B.C.)。黃帝與炎帝的阪泉之戰(zhàn)(燕南);黃帝與蚩尤的涿鹿之戰(zhàn)(燕南);黃帝合符釜山(燕南)
2)中期(3500 B.C.-- 2500 B.C.)。玄囂攝政少昊:少昊孺帝顓頊;顓頊與共工之戰(zhàn)(怒撞不周山);顓頊實行“絕地通天”;帝嚳平定戎吳作亂(太湖);帝嚳賜大羿彤弓羿射九日(海岱);帝嚳戰(zhàn)句芒(江漢);帝摯登帝位九年禪位于唐堯
3)后期(2500 B.C.-- 2000 B.C.)。唐堯初都太原后遷平陽;唐堯任命鯀治理水患;唐堯子丹朱伐三苗到丹水;虞舜囚唐堯復(fù)偃塞丹朱不與父相見;丹朱率三苗伐虞舜稱帝三年;虞舜伐三苗封丹朱于房邑為房侯;虞舜流放共工到幽州;虞舜流放歡兜到崇山;虞舜驅(qū)逐三苗到三危;虞舜流放姒鯀到羽山;夏禹治水;夏禹伐三苗分九州;夏禹涂山會諸侯;伯益與夏啟爭位被殺;夏啟繼位成世襲制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