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叔世系,源于陽曲 究竟郭氏起源何地?得姓何處?近年來,又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歸納起來,主要有:一說得姓今汾陽;二說得姓平陸;三說得姓陽曲(古汾陽);四說今汾陽、平陸、陽曲都得姓。而我仍然堅(jiān)持郭氏之源在陽曲。其理由是: 一、汾陽市博物館收藏的一幅唐碑證明郭氏之源在陽曲 現(xiàn)收藏在汾陽市博物館一幅唐碑《唐故上大都督騎都尉 文中姜嫄,即周人始祖母,王季即季歷,為周文王和虢仲、虢叔之父。虢叔后裔郭序,被周定王封于陽曲,褒稱郭氏,望著太原,而建宗廟社稷于陽曲。 這幅唐碑刻于唐代初年,比《新唐書》問世早397年,印證了《新唐書》關(guān)于郭氏起源于陽曲的歷史記載,尤其是它發(fā)現(xiàn)于郭氏后裔較多的汾陽,說明早在汾陽王郭子儀出生之前,郭氏之源在陽曲已有定論,毋庸置疑。 二、陽曲縣(古汾陽)的歷史和地理位置決定了郭氏之源在陽曲 臧勵龢編的《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1931年由商務(wù)印書館出版,1982年11月由商務(wù)印書館香港分館重印的957頁載『陽曲縣』釋義為:漢置,……應(yīng)劭曰:河千里一曲,當(dāng)其陽,故曰陽曲?!驖h末移置在今山西太原縣北四十五里。后魏又移于今縣南四里。隋改為陽直,又移于今縣東北四十里。改名汾陽縣。煬帝復(fù)妀為陽曲。移置木井城。東魏孝靜帝筑,城中有井。(木井城,以木為甃。因名。)唐改為陽曲縣仍移治陽曲鎮(zhèn)。宋太宗滅北漢,墮太原城,移陽曲治?!禾泼麈?zhèn)』。為太原府治。即今所。元以后因之。明清並為山西省治。民國為府。省長及冀寧道皆駐之。正太鐵路自直隸獲鹿縣達(dá)此?!宏柷?zhèn)』金置,今缺。當(dāng)在山西舊太原府境,。在山西陽曲縣北。瀕洛陰水為市,陽曲縣故治也?!?/span> 據(jù)《漢書·地理志》載:“太原郡,秦置??h二十一:……狼孟……汾陽……陽曲……。”(可見陽曲并非在漢朝才有,而在秦朝就存在) 又《隋書·地理志》卷三十載:“太原郡,統(tǒng)縣十五,戶十七萬五千三,晉陽、太原、交城、汾陽、……”,在汾陽下加注釋:“舊名陽曲,開皇六年改為陽直,十六年又改名焉,復(fù)分置盂縣?!?/span> 《新唐書·地理志》卷三十九載:“畿本陽直,武德三年析置汾陽縣,七年省陽直,改汾陽為陽曲……有赤唐關(guān)、天門關(guān)”。 明萬歷年版《太原府志·古跡篇》載:“汾陽城在府城北七十里,漢為汾陽縣,隋初改陽直,唐又改今名?!?/span> 清道光二十三年《陽曲縣志》第一卷正文第二頁載:“陽曲之得名始于漢……隋隸太原郡,開皇六年文帝自以姓楊惡其曲之名,改曰陽直。十六年改曰汾陽,因漢故名。又分置盂縣,大業(yè)初省,入汾陽,末年復(fù)曰陽直,移至木井城。唐屬并州,武德三年于隋之故城西四十五里又析置汾陽縣,七年省復(fù)曰陽曲?!?/span> 在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編輯出版原版的基礎(chǔ)上,由商務(wù)印書館重印編輯出版的《辭源》汾陽條目載:“縣名:1、春秋晉地,西漢初,漢高祖封荊疆于此,號汾陽候。后置縣。東漢廢。隋開皇六年時移陽直縣于此,十六年更名汾陽縣。大業(yè)初廢。故地在今山西陽曲縣西北。”又陽曲條目載:“縣名。屬山西。秦狼孟縣地,漢置陽曲縣,屬太原郡。,…………東漢末移治太原縣北。隋文帝以楊姓惡陽曲之名,改曰陽直,后又改汾陽。唐復(fù)改為陽曲。參閱《太平寰宇記》四十并州陽曲、《讀史方輿紀(jì)要》四十太原府?!?/span> 1997年版縮印本《辭?!逢柷鷹l目載:“縣名,在山西省太原市北部,同蒲鐵路縱貫??h革命委員會駐黃寨。西漢為盂、汾陽、狼孟三縣地,東漢移置陽曲縣……”又汾陽條目載:“古邑名。春秋晉地。在今山西靜樂西。晉惠公未立時,許封里克于汾陽,即此。古縣名。西漢初封靳疆為侯國于此,后置縣。治所在今山西靜樂西。東漢廢。隋文帝時移陽直縣于此,改名汾陽縣。不久廢。唐初復(fù)置,后并入陽直縣。” 1999年上海辭書出版社《辭?!?/span>503頁載:“陽曲:縣名:在山西省太原市北部,同蒲鐵路縱貫。因當(dāng)汾曲(今汾河)之陽,故名??h人民政府駐黃寨鎮(zhèn)。西漢為盂、汾陽、狼孟三縣地,東漢移置陽曲縣……” 以上各個朝代各種史籍和地理志書記載都是一致的,并可看出在秦、漢、隋、唐四朝曾四次稱汾陽,二次稱陽直,但最后都?xì)w并于陽曲?,F(xiàn)在陽曲縣境內(nèi)的大盂鎮(zhèn)的古城村,東黃水鎮(zhèn)的故縣村,侯村鄉(xiāng)的石城村,均為陽曲、陽直、汾陽縣城的所在地?!吨袊鴼v史地圖集》第五冊17-18頁,隋大業(yè)八年的河?xùn)|都郡圖上所標(biāo)的“汾陽”正好在今陽曲縣的東黃水鎮(zhèn)的故縣村。 雖然陽曲在秦、漢、隋、唐四朝,有時一縣改數(shù)名,有時一地分?jǐn)?shù)縣,但有一條始終不變,那就是當(dāng)時的陽曲、陽直、汾陽同在今陽曲縣這一地盤上。還有前面《新唐書·地理志》記載中提到的赤唐關(guān)、天門關(guān),無論是古時還是今時也均在陽曲縣境內(nèi)。,這充分說明,古時陽曲與今時陽曲大體上是一致的。 三、從地理形態(tài)上看“陽曲乃汾曲之陽” 從地理形態(tài)上說:“水北山南曰陽,水南山北曰陰”汾河是山西省的主要河流,從山西北部管涔山發(fā)源,基本上是南北走向,沒有“水北水南”之說,但汾河從源頭到流入黃河卻有兩處大的彎曲處,一處從婁煩縣的靜游鎮(zhèn)向東流去,經(jīng)古交、上、下蘭村到太原市城西后向南流去,在這一段就有“水北水南”之說,所以在漢、隋、唐三朝此處東西流向的汾河北岸一帶就叫汾陽縣;另一處從候馬西折,經(jīng)新絳、稷山、河津后流入黃河,這一段因河流東西流向也有“水北水南”之說,歷史上有汾陰縣出現(xiàn)。陽曲之名來源于東漢應(yīng)劭所說:“河千里一曲,當(dāng)其陽,故曰陽曲也。”清道光二十三年的《陽曲縣志》直書“陽曲乃汾曲之陽”,陽曲處于汾河的彎曲處,包括現(xiàn)在的古交、上、下蘭村均在明、清兩朝以前之陽曲縣范圍內(nèi),宋朝時陽曲已遷入太原城內(nèi),古時陽曲面積很大,分布在汾河彎曲處叫陽曲是有道理的,叫汾陽也是有根據(jù)的。(見下右圖) 四、今汾陽市、平陸縣的歷史地理位置決定不是郭氏得姓地 而今日的汾陽縣,據(jù)在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編輯出版,在原版的基礎(chǔ)上由商務(wù)印書館重印編輯出版的《辭源》汾陽條目載:“縣名。2屬山西省。漢茲氏縣,屬太原郡。晉改隰城縣,唐改名西河,明改今名。參閱《讀史方輿紀(jì)要》四二汾州府?!庇址谥輻l目載:“州府名。春秋晉地。秦為太原郡,漢為太原西河郡。北魏置汾州。治所在蒲子城。孝昌時移治于西河。北齊改為南朔州。唐初又改汾州。明清為府,附郭首縣汾陽縣。公元1912年裁府留縣。參閱《文獻(xiàn)通考》三一六輿地二汾州?!?/span> 1997年版縮印本《辭?!贩陉枟l目載:“縣名。在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南緣、汾河支流文峪河流貫。秦置茲氏縣,晉改隰城縣,唐改西河縣,明改汾陽縣?!庇址谥輻l目載:“州府名。北魏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置州。治所在蒲子城(今山西隰縣)。孝昌時移治西河(明改汾陽縣)。北齊改為南朔州,后屢有改置,唐初又改浩州為汾州。轄境相當(dāng)今山西汾陽、介休、平遙、孝義、靈石等縣地。明萬歷中升為府。轄境擴(kuò)大至今臨縣、中陽、離石、石樓等縣。1912年廢。 《汾陽縣志·建置沿革》記載更詳細(xì):“春秋屬晉,為瓜衍縣地。戰(zhàn)國屬趙,為茲氏縣地。秦、漢、三國、魏因之。晉、十六國、南北朝、隋屬隰城縣。唐肅宗上元元年,設(shè)西河郡,改為西河縣地,屬汾州。明洪武初省,西河縣置汾州。明萬歷二十三年改汾州置汾州府。依廓設(shè)汾陽縣至今?!苯穹陉柨h在文峪河的西邊,所以唐時叫它西河縣。 臧勵龢編的《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1931年由商務(wù)印書館出版,1982年11月由商務(wù)印書館香港分館重印本214頁載:『平陸縣』漢置,后漢因之。今缺。當(dāng)在山西省境。戰(zhàn)國時齊邑。孟子之平陸即此?!妒酚洝R世家》:康公十五年,‘魯敗齊師于平陸’,漢置東平陸縣,南朝宋去東字曰平陸。故城在今山東汶上縣北。元嘉中移樂平縣,寄治于此。隋復(fù)改樂平縣于平陸。唐改名中都。即今汶上縣治?!蛑艹跤輫4呵飼x太陽邑。北周攺縣曰河北。唐改名平陸故城在今山西平陸縣東北十五里。五代時移今治。清屬山西解州。今屬山西河?xùn)|道。。 五、郭序封于陽曲各種史籍和文物也有大量記載 《古今姓氏書辨證·十九鐸》(節(jié)錄):“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責(zé)王滅虢,于是求虢叔裔孫序,封于陽曲?!?/span> 《氏族典·五二八至五三三》載:“《新 唐書·宰相世系表》‘郭,姬姓?!酵酰ㄆ酵跽`,應(yīng)為定王)求虢叔裔孫序,封于陽曲,號曰郭公,因以為氏?!?/span> 許多史書都記虢叔裔序封于陽曲,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更為詳細(xì):“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應(yīng)改為東虢),封虢仲于東虢(應(yīng)改為西虢)。西虢(應(yīng)改為東虢)地在虞鄭之間。平王東遷,奪了虢叔之地與鄭武公,楚莊王起陸渾之師以伐周,責(zé)王滅虢。于是平王(應(yīng)改為定王)求虢叔裔孫序,封于陽曲,號曰郭公。虢謂之郭,聲之轉(zhuǎn)也,因以為氏。后漢末,大司農(nóng)郭全代居陽曲,生蘊(yùn)。蘊(yùn)生準(zhǔn)、配、鎮(zhèn)。鎮(zhèn),謁者仆射,昌平候。裔孫徙潁川?!?/span> 陽曲縣政協(xié)主席郭氏研究會會長姜國民在其專著《郭氏之源在陽曲》一書中指出:“《新唐書》這段關(guān)于郭氏起源與得姓于何處的記載,至少講清了五個問題,一是郭氏的來源,郭氏來自姬姓,由虢叔之虢轉(zhuǎn)聲為郭;二是陽曲是郭氏得姓開宗之地,因‘虢叔裔孫序封于陽曲,號曰郭公’;三是陽曲是郭氏居住延續(xù)接代之地,因‘郭全代居陽曲’,還生下了幾代人;四是陽曲是郭氏的祖籍地,因‘裔孫徙潁川’,郭氏之裔孫離陽曲而遷往他地;五是虢叔為郭氏鼻祖,序是虢叔的裔孫,序作為虢叔后裔的代表者,是經(jīng)過周王朝正式承認(rèn)的,從序開始號為郭公,成為虢轉(zhuǎn)為郭的第一代人?!?/span> 唐代宗廣德二年(公元764年)十二月,郭子儀為其父郭敬之建立家廟,刑部尚書上柱國開國公顏真卿親筆撰書《郭公廟碑銘》,《郭公廟碑銘》載:“其先蓋出周之虢叔,虢或?yàn)楣?,因而氏焉,代為太原著姓。漢有光祿大夫廣意,生孟儒,為馮翊太守,子孫徙自太原家焉。后轉(zhuǎn)徙于華山之下,故一族今為華州鄭縣人。”郭子儀為華陰(即華州)郭氏,《新唐書》載“華陰郭氏亦出自太原”可見郭子儀的祖籍在太原。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后,把全國劃分為三十六郡,太原的郡治位于陽曲縣。虢序封于陽曲,論郡望,所以稱為太原郭氏。古陽曲隸屬于太原,而太原又位于陽曲,所以說太原就是說陽曲(太原成了陽曲的代名詞)??梢姽觾x的祖籍在陽曲。序封陽曲,此說一般來自《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其實(shí)宋代歐陽修不是第一個持此說的人。據(jù)專家研究,歐陽修《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來源于唐憲宗元和年間人林寶的《元和姓纂》,也就是說,“序封陽曲”在唐朝就有此說。 六、唐代封郭子儀為汾陽郡王是以古汾陽名命名的 從各個朝代的各種史籍和地理志書記載,不僅歷史上有“汾陽”存在,而且確實(shí)是因?yàn)樘拼夤觾x為汾陽郡王是以古汾陽名命名的。這也就是郭氏“汾陽堂”的歷史淵源。 郭子儀被唐肅宗封為汾陽郡王是在公元762年,今日的汾陽縣是明萬歷23年即公元1595年才改為汾陽縣,也就是郭子儀被封為汾陽郡王后的833年才出現(xiàn)今日的汾陽縣(市)。唐朝皇帝只知道唐朝的汾陽,怎么能夠預(yù)料到明朝會有個汾陽呢!唐時爵位共分九等即親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縣候、縣伯、縣子、縣男。根據(jù)這個規(guī)定,只有皇子才能封為一等親王,而郭子儀封為二等郡王是皇族以外文武大臣的最高榮譽(yù)。按照當(dāng)時的習(xí)慣,封爵名號多以本人祖先得姓的祖籍地而命名,所以郭子儀封為汾陽郡王就是以陽曲古汾陽的名稱冠名的。從地理位置上看,唐時汾陽在太原北,汾河北邊的彎曲處;明時汾陽在太原南,文峪河西邊,兩地相距三百多里。從時間上看,陽曲在唐武德三年析置汾陽是公元620年;今汾陽是明萬歷二十三年改為汾陽的,是公元1595年,兩縣歷史年代,相距975年,如果從漢、隋兩朝陽曲叫汾陽算起,時間相距有一、二千年。 有人在山西《文史研究》總第25期發(fā)表題為“汾陽王爵封地在今汾陽縣”的文章說,從來沒有看見歷史上有古“汾陽”,為了證明汾陽王爵封地在今汾陽縣,他卻自相矛盾引用《史記·晉世家》載:“晉惠公遺書里克曰:‘誠得立,請遂封子于汾陽之邑’”說史記上的汾陽就是今天的汾陽縣。其實(shí)汾陽之邑下面有個注解:“汾水名汾陽,晉地也”。這分明是指汾河北岸彎曲處的汾陽,無論是今天還是古時汾水(汾河)都流經(jīng)陽曲縣,而不流經(jīng)今天的汾陽縣,這說明汾水(汾河)與陽曲縣有緣,而與今汾陽縣無緣。還有人借東漢應(yīng)劭“河千里一曲,當(dāng)其陽,故曰陽曲也”的解釋,說陽曲是泛指,新唐書所說的陽曲并非今之陽曲,釆用移花接木之法,企圖將郭氏之得姓地從陽曲移至今日的汾陽縣或其他地方。歐陽修是宋初人,他寫《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時的用詞和地名是給當(dāng)代人和后代人看的,難道他不用古老的地名而用身后的地名嗎?不難想象他能考慮到把不叫陽曲的平陸等地寫成陽曲嗎?試問,在今天,會有人將今日的汾陽市叫做山西省太原市汾陽縣嗎?也就是說新唐書所說的陽曲,只能是歐陽修當(dāng)時寫表時陽曲在那里,那里就是郭序的封地,重要的是,定王封序時,盡管距歐陽修寫表時已幾千年了,但它早已形成了太原、馮翊、華陰、潁川等都多郡望,而且還歷代出了許多名人。 今天汾陽有人所包藏的禍心就在于:華陰(華州)出了一個郭子儀,被封為汾陽郡王,而明萬歷二十三年把當(dāng)時的西河改稱汾陽。時至今日,世界各地的郭氏后裔,不管是不是郭子儀的后代,多數(shù)都自稱為“汾陽郭氏”,今汾陽市出了個省級高官在十幾年前牽頭,要把汾陽說成是郭子儀的出生地,而有人則做了槍手,他想否定歐陽修表中寫定王封虢叔裔孫序封于陽曲,但又有點(diǎn)不敢,于是舞文弄墨,把陽曲說成在太原北,又說在太原南,是山西的平陸縣。我沒有讀過《路史》所謂“夏陽序之封,晉滅之。”首先是見今汾陽有人這樣說的。我想就這個問題試分析一下。 公元前767年,犬戎打破西周都城鎬京,周幽王被殺。鄭桓公保衛(wèi)鎬京時戰(zhàn)死。于是其子鄭武公保護(hù)公子宜臼在東遷洛陽,是為平王,史稱東周。武公在保平王東遷時,乘亂滅了緊挨著鄭國的東虢劃歸自己的版圖,平王默認(rèn),史家稱平王東遷。奪虢叔之地與鄭武公,東虢亡。 地在寶雞市東的西虢,見平王東遷了,他也跟隨東遷到了山西的平陸,河南的陜州即今天的三門陜市,因中間隔著一條黃河,所以史家把平陸稱為北虢,三門峽稱為南虢。這樣經(jīng)營一百多年后,已進(jìn)入了戰(zhàn)國時代。諸侯強(qiáng)盛,王室衰弱。到了公元前658年,晉獻(xiàn)公假道虞滅了北虢,過三年,又假道虞滅了南虢,回軍途中滅虞,至此虞虢皆亡。到了公元前606年楚莊王起陸渾之師以伐周, ‘責(zé)王滅虢’于是周定王求虢叔裔孫序封于陽曲,號曰“郭公”,虢謂之郭,聲之轉(zhuǎn)也,后為郭氏。我們不妨想一下,在這種背景下,定王會有可能把夏陽作為序之封地嗎?他隨后也說晉滅之。晉既滅之,,有可能讓序之后裔,形成太原、馮翊、華陰、潁川諸多郡望嗎?真是純屬欺人之談。我們沒有讀過《路史》,所謂“夏陽序之封,晉滅之”是否今汾陽有人自己創(chuàng)造的?很懷疑。他這樣做的目的,寄《太平寰宇記》有載晉滅虞虢之后,遷其族人于大小虢城,好為他把郭氏得姓之地篡改成今天的汾陽縣的目的。這樣好讓全球的愛祖郭氏,到汾陽來投資,興旺汾陽。所以今天的汾陽不惜斥巨資建了一個郭子儀衣冠冢、今年又再建一個郭子儀汾陽王府。其實(shí)歷史上的郭子儀衣冠冢(見《兩種說法一個墓是朱是郭待研究》)、汾陽王府都不在今天的汾陽而在郭子儀出生地陜西華縣,所以今天汾陽縣的郭子儀的衣冠冢、汾陽王府,純屬欺人之舉!盡管多年來,今汾陽有人打著山西省郭氏文化研究會的旗號,大出槍手,尤其是今年四月中旬編印出版的《汾陽王與汾陽縣》一書,提出打造“文化汾陽”的戰(zhàn)略目標(biāo),窮其伎倆,歪曲史實(shí),制造假象,欺騙宗親,比如說什么郭子儀是今天汾陽市郭家村人,出生汾陽,封地汾陽,食邑汾陽,書中還有許多所謂的民間故事和傳說等等,這純屬欺人之談!誰不知道,郭子儀是華陰(華州)郭氏,出生在唐朝京域今陜西華縣西馬村沒有封地,食邑地也不在汾陽!他們欲以此取代陽曲的目的是永遠(yuǎn)達(dá)不到的。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虢叔世系,源于陽曲,這是歷史,早有定論。誰也否定不了。 七、郭子儀的兒子的祖籍地也是陽曲 郭子儀祖籍地是陽曲(太原),無疑郭子儀的兒子的祖籍地也是陽曲(太原), 所以郭子儀長子郭曜封太原郡開國公;四子郭昢封為清源縣開國公;五子郭晤封為樂平開國男;七子郭曙追封為祁國公;八子郭映封為壽陽縣開國男。以上被封的五個地方都在唐時太原郡范圍內(nèi),而唐時的西河郡的隰城(又為西河縣)、介休、、平遙、靈石、孝義,一個也沒有被郭子儀后代所封上。唐朝皇帝是清楚的,郭子儀封為汾陽郡王,汾陽即陽曲,在陽曲東南,即五子、八子的封地;南邊是太原、清源、祁,為長子、四子、七子的封地。為什么封爵不到西河郡呢?因?yàn)槲骱涌げ皇枪觾x的祖籍地和得姓地。郭子儀被封為汾陽郡王后,本族便以“汾陽”為堂號。郭子儀的子孫便以“汾陽”為榮,以“汾陽”為標(biāo)志,一直到今天。只要提起“汾陽郭氏”,誰都知道這是郭子儀的子孫,自然而然地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我國當(dāng)代文史學(xué)家郭沫若雖然祖居四川樂山,可是故居門庭上醒目書懸“汾陽世第”。這無疑是在向子孫和外姓表明郭氏之血脈源流。 八、今汾陽郭氏、平陸郭氏都是虢仲的后裔;而郭序、郭子儀卻是虢叔后裔 各種辭書和史籍記載:虢有五:即東虢、西虢、南虢、北虢、小虢。虢仲始封于雍(今陜西寶雞市東),史稱西虢。周平王東遷時,這個國家隨王室遷都上陽(今河南陜縣李家窯),攺稱南虢。東遷后,留在陜西小部分子孫未遷的稱小虢。另一別支封在今山西平陸的下陽稱北虢。虢仲這些后裔的封國被滅后,這些亡國遺民都被遣送到了平陸和今之汾陽縣,所以《太平御覽·郡國志》載:“遷其族人于此,筑城以居之”?!坝莩恰?、“虢城”就在今的汾陽縣的南端。大約在這批亡國遺民被遣送到這里六十年后(594),晉國在這里創(chuàng)建了瓜衍縣。郭子儀是東虢叔后裔郭序的裔孫。郭子儀被封為汾陽郡王833年后,即明萬歷23年攺西河為汾陽。所以說,平陸也好,今汾陽也好,其他地方也好,都與“汾陽堂”無緣,與郭子儀也無關(guān)。唯有陽曲是郭子儀的祖籍地,陜西華縣是郭子儀的出生地。才有緣,也有關(guān) 綜上所述,由于古代陽曲是隸屬于太原郡,而太原又位于陽曲,這個漢隋唐三稱汾陽的陽曲縣,是山西第一大縣,史稱“三晉首邑”,面積很大,太原就在陽曲這塊土地上。所以,說太原就是說陽曲。于是乎,太原成了陽曲的代名詞。故陽曲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郭公”為封號的侯封國,陽曲也就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塊郭氏得姓地發(fā)源地。或者說,太原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郭公”為封號的候封國,太原也就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塊郭氏得姓地,發(fā)源地。(郭世和寫于2011年10月) 郭氏源流考之一 我編纂《中華郭氏大典》,研究郭氏源流,歷經(jīng)十幾個嚴(yán)寒酷暑,看過許多資料,對于郭氐起源何地?郭氏得姓何處?形成了一個比較成熟的認(rèn)識。我認(rèn)為真正郭氏起源地,郭氏得姓地,應(yīng)該是山西太原陽曲縣,而不是今天的汾陽縣,更不是平陸縣太陽渡附近。只要我們翻一翻史籍,看一看中國的歷史地圖,查一查郭氏宗譜,這個問題就清楚明白了。 為了便于考證郭氏的起源何地?郭氏得姓在何處?我們先了解一下陽曲和古汾陽以及今汾陽的歷史和地理位置。 據(jù)《漢書·地理志》載:“太原郡,秦置?!h二十一……狼孟……汾陽……陽曲……?!?span lang="EN-US"> 又《隋書·地理志》卷三十載:“太原郡,統(tǒng)縣十五,戶十七萬五千三,晉陽、太原、交城、汾陽、……”,在汾陽下加注釋:“舊名陽曲,開皇六年改為陽直,十六年又改名焉,復(fù)分置盂縣?!?span lang="EN-US"> 《新唐書·地理志》卷三十九載:“畿本陽直,武德三年析置汾陽縣,七年省陽直,改汾陽為陽曲……有赤唐關(guān)、天門關(guān)”。 明萬歷年版《太原府志·古跡篇》載:“汾陽城在府城北七十里,漢為汾陽縣,隋初改陽直,唐又改今名。” 清道光二十三年《陽曲縣志》第一卷正文第二頁載:“陽曲之得名始于漢……隋隸太原郡,開皇六年文帝自以姓楊惡其曲之名,改曰陽直。十六年改曰汾陽,因漢故名。又分置盂縣,大業(yè)初省,入汾陽,末年復(fù)曰陽直,移至木井城。唐屬并州,武德三年于隋之故城西四十五里又析置汾陽縣,七年省復(fù)曰陽曲?!?span lang="EN-US"> 在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編輯出版,在原版的基礎(chǔ)上由商務(wù)印書館重印編輯出版的《辭源》汾陽條目載“縣名:1、春秋晉地,西漢初,漢高祖封荊疆于此,號汾陽候。后置縣。東漢廢。隋開皇六年時移陽直縣于此,十六年更名汾陽縣。大業(yè)初廢。故地在今山西陽曲縣西北?!庇株柷鷹l目載:“縣名。屬山西。秦狼孟縣地,漢置陽曲縣,屬太原郡。故城在定襄縣境。黃河千里一曲,縣當(dāng)其陽,故名陽曲。東漢末移治太原縣北。隋文帝以楊姓惡陽曲之名,改曰陽直,后又改汾陽。唐復(fù)改為陽曲。參閱《太平寰宇記》四十并州陽曲、《讀史方輿紀(jì)要》四十太原府?!?span lang="EN-US"> 1997年版縮印本《辭?!逢柷鷹l目載:“縣名,在山西省太原市北部,同蒲鐵路縱貫??h革命委員會駐黃寨。西漢為盂、汾陽、狼孟三縣地,東漢移置陽曲縣(故址在今定襄縣,西漢置)?!庇址陉枟l目載:“古邑名。春秋晉地。在今山西靜樂西。晉惠公未立時,許封里克于汾陽,即此。古縣名。西漢初封靳疆為侯國于此,后置縣。治所在今山西靜樂西。東漢廢。隋文帝時移陽直縣于此,改名汾陽縣。不久廢。唐初復(fù)置,后并入陽直縣?!?span lang="EN-US"> 1999年上海辭書出版社《辭海》503頁載:“陽曲:縣名:在山西省太原市北部,同蒲鐵路縱貫。因當(dāng)汾曲(今汾河)之陽,故名??h人民政府駐黃寨鎮(zhèn)。西漢為盂、汾陽、狼孟三縣地,東漢移置陽曲縣(故址在定襄縣,西漢置)古跡有大王廟、不二寺。” 以上各個朝代各種史籍和地理志書記載都是一致的,并可看出在漢、隋、唐三朝曾三次稱汾陽,二次稱陽直,但最后都?xì)w并于陽曲。現(xiàn)在陽曲縣境內(nèi)的大盂鎮(zhèn)的古城村,東黃水鎮(zhèn)的故縣村,侯村鄉(xiāng)的石城村,均為陽曲、陽直、汾陽縣城的所在地?!吨袊鴼v史地圖集》第五冊17-18頁,隋大業(yè)八年的河?xùn)|諸郡圖上所標(biāo)的“汾陽”正好在今陽曲縣的東黃水鎮(zhèn)的故縣村。 雖然陽曲在漢、隋、唐三朝,有時一縣改數(shù)名,有時一地分?jǐn)?shù)縣,但有一條始終不變,那就是當(dāng)時的陽曲、陽直、汾陽同在今陽曲縣這一地盤上。還有前面《新唐書·地理志》記載中提到的赤唐關(guān)、天門關(guān),無論是古時還是今時也均在陽曲縣境內(nèi),這充分說明,古時陽曲與今時陽曲大體上是一致的。 從地理形態(tài)上說:“水北山南曰陽,水南山北曰陰”汾河是山西省的主要河流,從山西北部管涔山發(fā)源,基本上是南北走向,沒有“水北水南”之說,但汾河從源頭到流入黃河卻有兩處大的彎曲處,一處從婁煩縣的靜游鎮(zhèn)向東流去,經(jīng)古交、上下蘭村到太原市城西后向南流去,在這一段就有“水北水南”之說,所以在漢、隋、唐三朝此處東西流向的汾河北岸一帶就叫汾陽縣;另一處從侯馬西折,經(jīng)新絳、稷山、河津后流入黃河,這一段因河流東西流向也有“水北水南”之說,歷史上有汾陰縣出現(xiàn)。陽曲之名來源東漢應(yīng)劭說:“河千里一曲,當(dāng)其陽,故曰陽曲也?!鼻宓拦舛甑摹蛾柷h志》直書“陽曲乃汾曲之陽”,陽曲處于汾河的彎曲處,包括現(xiàn)在的古交、上下蘭村均在明、清兩朝以前之陽曲縣范圍內(nèi),宋朝時陽曲已遷入太原城內(nèi),古時陽曲面積很大,分布在汾河彎曲處叫陽曲是有道理的,叫汾陽也是有根據(jù)的。(見上圖) 而今日的汾陽縣,據(jù)在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編輯出版,在原版的基礎(chǔ)上由商務(wù)印書館重印編輯出版的《辭源》汾陽條目載:“縣名。2、屬山西省。漢茲氏縣,屬太原郡。晉改隰城縣,唐改名西河,明改今名。參閱《讀史方輿紀(jì)要》四二汾州府。”又汾州條目載:“州府名。春秋晉地。秦為太原郡,漢為西河郡。北魏置汾州。治所在蒲子城。孝昌時移治于西河。北齊改為南朔州。唐初又改汾州。明清為府,附郭首縣汾陽縣。公元1912年裁府留縣。參閱《文獻(xiàn)通考》三一六輿地二汾州?!?span lang="EN-US"> 1997年版縮印本《辭海》汾陽條目載:“縣名。在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南緣、汾河支流文峪河流貫。秦置茲氏縣,晉改隰城縣,唐改西河縣,明改汾陽縣。”又汾州條目載:“州府名。北魏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置州。治所在蒲子城(今山西隰縣)。孝昌時移治西河(明改汾陽,今縣)。北齊改為南朔州,后屢有改置,唐初又改浩州為汾州。轄境相當(dāng)今山西汾陽、介休、平遙、孝義、靈石等縣地。明萬歷中升為府。轄境擴(kuò)大至今臨縣、中陽、離石、石樓等縣。1912年廢。 《汾陽縣志·建置沿革》記載更詳細(xì):“春秋屬晉,為瓜衍縣地。戰(zhàn)國屬趙,為茲氏縣地。秦、漢、三國、魏因之。晉、十六國、南北朝、隋屬隰城縣。唐肅宗上元元年,設(shè)西河郡,改為西河縣地,屬汾州。明洪武初省,西河縣置汾州。明萬歷二十三年改汾州置汾州府。依廓設(shè)汾陽縣至今?!苯穹陉柨h在文峪河的西邊,所以唐時叫它西河縣。 明確了陽曲縣和古汾陽以及今汾陽縣的來由、歷史和它們所處的地理位置。我們再來考證一下郭氏起源何地?郭氏得姓來自何處? 《古今姓氏書辨證·十九鐸》(節(jié)錄):“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責(zé)王滅虢,于是求虢叔裔孫序,封于陽曲?!?span lang="EN-US"> 《氏族典·五二八至五三三》載:“《新 唐書·宰相世系表》‘郭,姬姓。……平王(平王誤,應(yīng)為定王)求虢叔裔孫序,封于陽曲,號曰郭公,因以為氏?!?span lang="EN-US"> 許多史書都記虢叔裔序封于陽曲,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更為詳細(xì):“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應(yīng)改為東虢),封虢仲于東虢(應(yīng)改為西虢)。西虢(應(yīng)改為東虢)地在虞鄭之間。平王東遷,奪虢叔之地與鄭武公,楚莊王起陸渾之師伐周,責(zé)王滅虢。于是平王(應(yīng)改為定王)求虢叔裔孫序,封于陽曲,號曰郭公。虢謂之郭,聲之轉(zhuǎn)也,因以為氏。后漢末,大司農(nóng)郭全代居陽曲,生蘊(yùn)。蘊(yùn)生準(zhǔn)、配、鎮(zhèn)。鎮(zhèn),謁者仆射、昌平候。裔孫徙潁川?!?span lang="EN-US"> 陽曲縣郭氏研究會會長姜國民在其專著《郭氏之源在陽曲》一書中指出:“《新唐書》這段關(guān)于郭氏起源與得姓于何處的記載,至少講清了五個問題,一是郭氏的來源,郭氏來自姬姓,由虢叔之虢轉(zhuǎn)聲為郭;二、陽曲是郭氏得姓開宗之地,因‘虢叔裔孫序封于陽曲,號曰郭公’;三、陽曲是郭氏居住延續(xù)接代之地,因‘郭全代居陽曲’,還生下了幾代人;四、陽曲是郭氏的祖籍地,因‘裔孫徙潁川’,郭氏之裔孫離陽曲而遷往他地;五、虢叔為郭氏鼻祖,序是虢叔的裔孫,序作為虢叔后裔的代表者,是經(jīng)過周王朝正式承認(rèn)的,從序開始號為郭公,成為虢轉(zhuǎn)為郭的第一代人?!?span lang="EN-US"> 唐代宗廣德二年(公元764年)十二月,郭子儀為其父郭敬之建立家廟,刑部尚書、上柱國、魯郡開國公顏真卿親筆撰書《郭公廟碑銘》,《郭公廟碑銘》載:“其先蓋出周之虢叔,虢或?yàn)楣?,因而氏焉,代為太原著姓。漢有光祿大夫廣意,生孟儒,為馮翊太守,子孫始自太原家焉。后轉(zhuǎn)徙于華山之下,故一族今為華州鄭縣人?!惫觾x為華陰郭氏,《新唐書》載“華陰郭氏亦出自太原”可見郭子儀的祖籍在太原。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后,把全國劃分為三十六郡,太原的郡治位于陽曲縣。虢序封于陽曲,論郡望,所以稱為太原郭氏。古陽曲隸屬于太原,而太原又位于陽曲,所以說太原就是說陽曲(太原成了陽曲的代名詞),??梢姽觾x的祖籍在陽曲。 陽曲在唐代叫汾陽。郭子儀是唐代名將,唐朝皇帝就因郭子儀功勛卓著,功蓋天下,以古汾陽這個名字而命名封他為汾陽郡王的。 有人在山西《文史研究》總第25期發(fā)表題為“汾陽王爵封地在今汾陽縣”的文章說,從來沒有看見歷史上有古“汾陽”,為了證明汾陽王爵封地在今汾陽縣,他卻自相矛盾引用《史記·晉世家》卷三十九載:“晉惠公遺書里克曰:‘誠得立,請遂封子于汾陽之邑’”說史記上的汾陽就是今天的汾陽縣。其實(shí)汾陽之邑下面有個注解:“汾水名汾陽,晉地也”。這分明是指汾河北岸彎曲處的汾陽,無論是今天還是古時汾水(汾河)都流經(jīng)陽曲縣,而不流經(jīng)今天的汾陽縣,這說明汾水(汾河)與陽曲縣有緣,而與今汾陽縣無緣。還有人借東漢應(yīng)劭“河千里一曲,當(dāng)其陽,故曰陽曲也”的解釋,說陽曲是泛指,因而說陽曲是山西平陸縣太陽渡附近,釆用移花接木之法,企圖將郭氏之得姓地從陽曲移至今日的汾陽縣來。歐陽修是宋初人,他寫《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時的用詞和地名是給當(dāng)代人和后代人看的,難道他不用古老的地名而用身后的地名嗎?不難想象他能考慮到把不叫陽曲的平陸太陽渡附近寫成陽曲嗎?試問,在今天,會有人將今日的汾陽市叫做山西省太原市汾陽縣嗎? 從前面各個朝代的各種史籍和地理志書記載,不僅歷史上有汾陽存在,而且確實(shí)是因?yàn)樘拼欧陉柮夤觾x為汾陽郡王的。從地理位置上看,唐時汾陽在太原北,汾河北邊的彎曲處;明時汾陽在太原南,文峪河西邊,兩地相距三百多里。從時間上看,陽曲在唐武德三年析置汾陽是公元620年;今汾陽是明萬歷二十三年改為汾陽的,是公元1595年,兩縣歷史年代,相距975年,如果從漢、隋兩朝陽曲叫汾陽算起,時間相距有一、二千年。郭子儀被唐肅宗封為汾陽郡王是在公元762年,今日的汾陽縣是明萬歷23年即公元1595年才改為汾陽縣,也就是郭子儀被封為汾陽郡王后的833年才出現(xiàn)今日的汾陽縣。唐朝皇帝只知道唐朝的汾陽,怎么能夠預(yù)料到明朝會有個汾陽呢!唐時爵位共分九等即親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縣候、縣伯、縣子、縣男。根據(jù)這個規(guī)定,只有皇子才能封為一等親王,而郭子儀封為二等郡王是皇族以外文武大臣的最高榮譽(yù)。按照當(dāng)時的習(xí)慣,封爵名號多以本人祖先得姓的祖籍地而命名,所以郭子儀封為汾陽郡王就是以陽曲古汾陽的名稱冠名的。 郭子儀祖籍地是陽曲(太原),無疑郭子儀的兒子的祖籍地也是陽曲(太原),所以郭子儀長子郭曜封太原郡開國公;四子郭昢封為清源縣開國公;五子郭晤刲為樂平開國男;七子郭曙追封為祁國公;八子郭映封為壽陽縣開國男。以上被封的五個地方都在唐時太原郡范圍內(nèi),而唐時的西河郡的隰城、介休、永安、平遙、靈石、綿上,一個也沒有被郭子儀后代所封上。唐朝皇帝是清楚的,郭子儀封為汾陽郡王,汾陽即陽曲,在陽曲東南,即五子、八子的封地;南邊是太原、清源、祁,為長子、四子、七子的封地。為什么封爵不到西河郡呢?因?yàn)槲骱涌げ皇枪觾x的祖籍地和得姓地。郭子儀被封為汾陽王后,本族便以“汾陽”為堂號。郭子儀的子孫便以“汾陽”為榮,以“汾陽”為標(biāo)志,一直到今天。只要提起“汾陽郭氏”,誰都知道這是郭子儀的子孫,自然而然地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我國當(dāng)代文史學(xué)家郭沫若雖然祖居四川樂山,可是故居門庭上醒目書懸“汾陽世第”。這無疑是在向子孫和外姓表明郭氏之血脈源流。 綜上所述,由于古代陽曲是隸屬于太原郡,而太原又位于陽曲,這個漢隋唐三稱汾陽的陽曲縣,是山西第一大縣,史稱“三晉首邑”,面積很大,太原就在陽曲這塊土地上。所以,說太原就是說陽曲。(太原成了陽曲的代名詞)。故陽曲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郭公”為封號的侯封國,陽曲也就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塊郭氏得姓地發(fā)源地?;蛘哒f,太原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郭公”為封號的侯封國,太原也就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塊郭氏得姓地發(fā)源地。 其實(shí)現(xiàn)收藏在汾陽市博物館的一幅《唐故上大都督騎都尉 (本文作者系華夏姓氏文化研究交流中心主任、《中華郭氏大典》主編、中國管理科學(xué)院人文科學(xué)研究所特約研究員郭世和)。 郭氏源流考之二 1994年編印小園《汾陽郭氏族譜》時,在其前頭寫了一篇“郭氏溯源”,當(dāng)時僅從本支上溯4594年,由傳字輩到軒轅黃帝。在查閱資料時,就見到郭氏起源有二種說法:一說齊地有郭氏之墟,蓋古國,齊滅之,因以為氏,齊有郭榮;一說文王季弟封于虢,或曰郭公,因以為氏。此后時常想起,如果緊扣“郭氏溯源”這個題目而論,應(yīng)該包括本支以外的所有郭氏在內(nèi)。 從編印族譜開始,先后和全國十幾個省市(縣),以及海外的臺灣、新加坡、泰國等地區(qū)和國家的郭氏組織取得聯(lián)系交流資料,互通信息,有幸看過許多郭氏家譜和郭氏源流的專著,因之對郭氏起源有了一個比較成熟的認(rèn)識。許多譜牒,由于作者所讀資料的多寡,加上自身水平的限制,總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我尋思以后,有人讀譜,不一定都能統(tǒng)覽諸多譜志,所以很想把我所看過的,經(jīng)過研究之后的見解,寫成一篇綜合性的郭氏溯源,供后人參考。 郭氏起源,綜合起來有三種說法:一、以所居之地為姓,如居于城郭者,是為郭氏,古代有東郭、西郭、南郭、北郭等姓氏,皆以所居地域之方位為姓,后省文減筆,統(tǒng)稱為郭氏。 據(jù)黑水郭氏世德錄記載:黑水郭氏,舊作“郭博勒氏”,本達(dá)乎爾(達(dá)斡爾族)之支族,系出大賀氏,契丹國族也。遠(yuǎn)祖徙黑龍江之郭博勒屯,因以為姓。共和(辛亥革命)后,弛冠姓之禁,族人仿古人復(fù)姓從簡之例,以郭為姓,系黑水郡望,所以別太原郭也。 上述舉例,不唯是以所居之地為姓的實(shí)例,還可以作為少數(shù)民族改為漢姓的理論依據(jù)。 二、少數(shù)民族改為漢姓,即所謂“胡姓漢化”,改為郭氏。歷史上,北方少數(shù)民族曾多次入主中原,歷時既久,和漢族同化,改為漢姓,即所謂“胡姓漢化”,其中有的改為郭氏?!昂諠h化”,除前面例舉的黑水郭氏外,《古今書辯證
郭氏》載:“后魏郭崇播、本黨氏,改焉”。后晉天福年間之郭金海,其先世為突厥族;宋太師太保郭從義,其先世為沙陀部族,因破契丹有功,屢受封賞,也改為郭姓。 1982年,浙江平陽郭壽郁,拜訪過泉州海外交流歷史研究所,他們稱:明代很多外國僑民居住泉州,后按明朝皇帝的要求,都改漢姓,中有改為郭氏者。 三、黃帝苗裔,虢轉(zhuǎn)為郭,是為郭氏。 古代虢與郭同音,且可以互相借用,如左傳寫晉獻(xiàn)公“假虞滅虢”這件事,左傳寫“假虞滅虢”,而公羊傳則寫作“假虞滅郭”,足以證明。虢轉(zhuǎn)為郭,又因所處的地理位置,分為東西兩支,地處山東及河北北部,遼東半島的郭氏稱為東支;處于黃河中上游陜甘一帶的郭氏稱為西支。 東支郭氏,由黃帝少子禺陽(又稱禺虢),在山東聊城建立古郭國,夏代即有侯伯郭哀、郭支,為夏禹之御。商有郭崇,春秋時,古郭國為齊所滅,其國人以郭為姓,齊有郭榮、郭最、郭周父即其族人。 《路史·國名記·巳卷》,在夏世侯伯中,有一段關(guān)于郭哀的記載:“郭哀,夏后御,時之聊城有郭水出東南郭,,商有郭崇子”,并引用“三一經(jīng)”注釋云:“郭崇子,商代人,彭真人弟子”。 1937年商務(wù)印書館出版的辭源虢字條載:“漢史游《急就篇》顏師古注曰”,“齊有郭氏之墟,蓋古國,齊滅之,后亦為郭氏,齊有郭榮,即其族也”。 《路史·國名記·雜國》,明確列有“虢國”之名,并引《左傳》昭公七年傳注曰:“虢,燕地,與齊境”。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列出唐代郭氏的四個郡望:華陰、潁川、昌樂都指明是出自太原為虢叔之后,唯中山郭氏沒有。他說:“中山郭氏,世居鼓城(今河北晉縣),唐有正一,相高宗,生忠,通事舍人”。沒有點(diǎn)明他是屬于何派,這也可以間接證明他是屬于東支之古郭國之后?!豆鲜仿浴氛f中山,館陶郭氏即古郭國衍派,我覺得是可信的。 西友郭氏,是指黃帝裔孫周文王的兩個胞弟虢仲、虢叔之后,虢仲、虢叔為文王卿士,功在王室,藏于盟府,封于虢,時稱虢公,因虢郭同音,由虢轉(zhuǎn)郭遂為郭氏。其實(shí)這支出自周王室宗支的郭氏,是當(dāng)今華夏郭氏的主要姓源,尤其是虢叔七十一代裔孫郭子儀,因佐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亂有功,被唐肅宗封為汾陽郡王,其后代子孫,以汾陽為燈號,即稱“汾陽郭氏”。 《環(huán)球郭氏宗譜》開列出的77支郭氏衍派中,不但多自稱為虢叔之后,且還多認(rèn)為是汾陽王后裔,由此可見一斑。從黃帝到商紂王止,在我國《歷代紀(jì)元表》中,記載的時間約在公元前2600—1100年之間,歷經(jīng)堯、舜、夏、商四朝,計(jì)52個皇帝,而這同期從黃帝到周文王究竟傳了幾代?由于史無明載,難以確考。 由 周武王即位后,封二叔虢仲于雍,地在今寶雞市東的虢鎮(zhèn),史稱西虢.封三叔虢叔于制,地在今河南滎陽虢亭,史稱東虢。 當(dāng)時以國定姓,因虢郭音近,故虢公稱郭公,遂以郭為姓,此郭氏得姓之始也。 這篇郭氏源流簡述,雖然僅舉五代名字,但粗略地勾勒出了這段歷史的輪廓,作者后來在 文王兩弟封于虢,許多古籍雖說從此就由虢轉(zhuǎn)郭,但從現(xiàn)有譜牒中看,鮮有見到虢仲后裔的郭氏宗支。而絕大多數(shù)的郭氏都自稱虢叔之后。環(huán)球郭氏宗譜則把虢叔稱為“郭氏得姓始祖”。但這支虢叔后裔,井非從虢叔本身就轉(zhuǎn)為郭氏,而還須歷盡坎坷,而后才演變成郭氏的。 公元前767年,因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鎬京,幽王被殺,西周京城再也不能堅(jiān)守,平王這才東遷洛陽,史稱東周。 鄭國桓公因在保衛(wèi)鎬京的戰(zhàn)斗中殉國,其子武公又因護(hù)送平王東遷有功,所以平王默許武公把緊挨著東京洛陽的東虢吞滅,劃歸鄭國版圖,因平王是天子,所以史家把這一事件寫作“平王東遷奪東虢之地與鄭武公”,把罪責(zé)歸在周天子頭上。 公元前606年,周定王元年,楚莊王起兵伐陸渾之戎,得勝提兵越雒水揚(yáng)兵周境,問九鼎之大小輕重,陰有滅周之意,借口責(zé)平王滅虢之罪,于是定王只好又去尋求虢叔的裔孫序,封于陽曲,號曰郭公,因以為氏,這才是最初的郭氏起源。也在這時同期,地處鎬京西南的西虢的虢仲后裔,跟隨平王東遷上陽,即今河南之三門峽市(舊稱河南陜縣東南之李家窯),史稱南虢;還有一個別支封于下陽,地在山西平陸縣境,因與南虢隔河相對,史家稱為北虢,西虢東遷后仍有部份虢仲后裔留在原地不遷的,史稱小虢,公元前687年,為秦武公所滅。 這些事件,在《左傳》、《通典》、《讀史方輿紀(jì)要》、《路史》、《辭源》等典籍都有明確記載,但由于北宋歐陽修在領(lǐng)銜主撰新唐書時,在《宰相世系表》中,把虢仲虢叔的封地,以及平王和定王的名字混淆了一下,后代譜牒家在修撰族譜時,鑒于歐是皇帝老師的威望,新唐書又放在24史之列,不加思索,以訛傳訛,弄得不能自圓其說。 宰相世系表寫:“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於西虢,封虢仲於東虢,西虢地在虞鄭之間,平王東遷,奪虢叔之地與鄭武公,楚莊王起陸渾之師伐周,責(zé)王滅虢,於是平王求虢叔裔孫序,封于陽曲,號曰郭公,虢謂之郭,聲之轉(zhuǎn)也,因以為氏”。 這篇宰相世系表,只要結(jié)合歷史和地理兩門常識,即可以看出是一篇存在矛盾的文章.周時西虢在陜西寶雞市東的虢鎮(zhèn),東虢在河南滎陽虢亭;虞在山西平陸縣,鄭在河南新鄭;虞鄭之間怎么會是西虢?可知它是寫反了。 平王在位是公元前770—720年,楚莊王伐周是在公元前606年,這時去尋求虢叔裔孫序的,怎么會是平王?也可以知道這是把兩位周王的名字寫反了。 這在當(dāng)時,吳慎針對該書所出現(xiàn)的謬誤,曾寫出新唐書糾謬20卷,專駁新唐書,曾公亮奏稱:“吳慎所駁雖有是處,但過常之處亦不少?!?span lang="EN-US"> 由于《新唐書》寫成之后并沒有進(jìn)行修正再版,后世閱讀《新唐書》之人并不一定都能看到糾謬20卷,以致把虢仲虢叔的封地說得時東時西,這就影響了我們虢叔后裔對發(fā)源地點(diǎn)的認(rèn)定。如《左傳》在敘述群臣向鄭武公推薦將制邑封紿其愛子共叔段時,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這段意思是說;制邑地形險要,易守難攻,虢叔的末代君主恃險無備,所以死在這里,把共叔段封在這里,恐蹈復(fù)轍,所以說別的地方可以。左傳還說虢亭有虢叔臺冢至今尚在,但虢叔的后裔尋根時,并沒有人到這里尋找過,足以證明。有人說:仲叔之封,誰東虢,誰西虢無關(guān)宏旨,導(dǎo)致這段歷史愈傳愈亂。 比如有的作者誤信虢叔首封西虢,而西虢地在寶雞市東的虢鎮(zhèn),接著下面說“西虢地處虞鄭之間”,怎么解釋都不能自圓其說。周時虞在山西平陸,鄭在河南新鄭,任憑怎樣附會,西虢都無法放在虞和鄭國之間,于是只好把平王東遷時剛剛建立的北虢,南虢說成是虞鄭之間,殊不知平王這時已經(jīng)奪虞鄭之間這塊虢叔之地了,在這同時剛剛建立的南北虢國怎么能夠同時又建又奪,《新唐書》說的“之間”,作者把他拉成三角形了,令人啼笑皆非! 有的作者誤信虢仲首封東虢,平王東遷時,默許鄭武公把這塊“虢叔”封地吞拼了,如果虢仲封地真在東虢,這時宰相表怎么又把它寫作“虢叔”之地了?所有典籍都載明這時西虢隨王室遷都上陽和封別支于下陽,上陽即今之三門峽市, 1990年在修建黃河水庫時,掘出了140000平方米的虢國墓地,并認(rèn)定其中一個九鼎大墓為虢仲公墓。有的作者就是看不到這些現(xiàn)實(shí),肆意把這里寫成“東虢大本營河南三門峽市”。 有的作者誤信尋求虢叔裔孫序的是平王,而否定了定王。至于楚莊王這位名列春秋五霸之一的霸主,有的采取不承認(rèn)封虢叔裔孫序,是楚莊王伐周之因;有的則主張另有一位同名的楚莊王和平王同時存在,殊不知表中提到的楚莊王如果不是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的話,有什么能量能迫使平王改正錯誤,延續(xù)虢叔后裔?真是異想天開! 綜合上列種種說法,如果鄭武公吞滅的東虢若真為虢仲封地的話,那末平王求的為什么不是虢仲的裔孫序,而是虢叔的裔孫序?這些作者就不管了。 再如,真如前列作者認(rèn)為西虢是虢叔封地的話,那末史載西虢隨平王東遷今天的三門峽市,1990年在這里掘出的虢國墓地為什么是虢仲而不是虢叔墓?這些作者就都閉口不談了。 本來各寫各的,今天用不著去揭示別人的老底,但由于這些版本流行起來比任何族譜都廣,誤人誤已,所以不得不作此數(shù)語,以正視聽。 中央電視臺攝制的《百家姓》,有關(guān)郭氏起源也主張出自周之虢叔。我認(rèn)為如果郭氏起源僅從虢叔開始,它首先出現(xiàn)的“唇亡齒寒”這個典故用的就不夠貼切。 公元前658年(左傳寫的是魯僖公三年,史記晉世家寫的則是晉獻(xiàn)公十九年),晉獻(xiàn)公以“屈產(chǎn)之乘,垂棘之壁”送給虞君要“假道伐虢”,宮之奇諫曰:“虞虢乃唇齒之邦,唇亡則齒寒”,
虢叔首封東虢,地在河南滎陽虢亭,即古稱制邑的地方;左傳說它的臺冢尚在,由于其位置緊挨著東京洛陽和鄭都新鄭,公元前767年平王東遷時被鄭武公所滅,后來因楚莊王的問罪,定王求虢叔裔孫序封于陽曲,號曰郭公,因以為姓.由于古代的陽曲隸屬于以后建立的太原郡,太原建郡后郡治又設(shè)在陽曲境內(nèi),所以唐朝宰相顏真卿撰寫的郭氏家廟碑即曰,“其先蓋出周之虢叔,虢或?yàn)楣?,因而氏焉,代為太原著姓。漢有光祿大夫廣意,生孟儒,為馮翊太守,子孫始自大原家焉,后轉(zhuǎn)徙于華山之下,故一族今為華州鄭縣人”。這就是郭子儀先祖的來龍去脈。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除了敘述這支華陰郭氏之外,還說:“后漢大司農(nóng)郭全,代居陽曲,生蘊(yùn),蘊(yùn)生準(zhǔn)、配、鎮(zhèn)。鎮(zhèn),謁者仆射、昌平侯,裔孫徙穎川?!备咦谠紫啻e即其后。 又說:“昌樂郭氏,亦出自太原,后漢郭泰,字林宗,世居介休,司徒黃瓊辟大常,趙典舉有道,皆不應(yīng),世稱為郭有道,裔孫居魏州昌樂。唐有濟(jì)州刺史善愛,生元振,相睿宗”。 由此可見,唐代郭氏,即有太原,華陰、潁川、昌樂、中山等五個郡望,郭子儀晉封為汾陽郡王后,后代子孫以汾陽為燈號,以示別于華陰郭氏,即后來的汾陽郭氏。 寫到這里,我覺得這篇郭氏溯源可以結(jié)束了,這篇溯源不唯溯明了郭氏起源的三個出處,且又著重?cái)⑹隽巳A夏郭氏重要姓源乃周王室宗支,從黃帝到郭子儀出生時,歷時3300年,再下去,就應(yīng)歸于各個郡望的子孫歷史了(作者:郭義福) 郭氏源流考之三 ——汾陽郭氏朔源 1964年出版的臺灣《郭氏族譜》考證:郭氏源出黃帝是所有郭姓的共同遠(yuǎn)祖。黃帝二十七世傳周文王,編有《郭氏世系通考》。 周文王的三弟虢叔也叫郭氏得姓始祖。虢叔六十世傳郭子儀,編有《郭氏得姓世系通考》。但在這個通考,沒有顏真卿寫的“郭公廟銘”中提及的漢光祿大夫廣意父子名字,覺得從時間上推斷,漏洞更多,故不作為首序排在譜前,僅作為附錄刋于譜后,供后人參考。 一說其先虢國,周文王三弟封東虢,地在河南省滎陽縣的虢亭,后人稱為虢叔。公元前767年,平王東遷時奪了這塊虢叔的封地與鄭武公,東虢亡。由于平王這次是無故滅虢,,犯了眾怒,于是楚莊王起了陸渾之師以伐周,責(zé)周王滅虢,周定王只好又去找到虢叔的裔孫序,封于陽曲,號為“郭公”。 由于古代的陽曲是隸屬于太原郡,故太原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郭公”為封號的侯封國,太原也就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塊郭氏發(fā)源地。 由于這個歷史年代太遠(yuǎn),距今巳有二千七百六十一年,歷代史籍,多有訛記,比如既記“虢叔封于西虢”,又括號注“一說東虢”。既說虢叔封于西虢,地在“寶雞市東方”,又說西虢地處虞鄭之間(其實(shí)處在虞鄭之間是滎陽虢亭)。既說西虢是虢敊的封國,當(dāng)介紹西虢隨平王東遷河南上陽時,又說留下的子孫是虢仲的子孫。前后自相矛盾,莫衷一是。 更有甚者,最近山西文史研究館出版的一份“郭子儀與汾陽”研究專號,全部文章都把今天的汾陽縣說成是“郭氏之根”,“郭氏之源”,“郭氏正宗”之所在。把郭子儀出生地華陰郭氏,也說成是源出今日的汾陽縣,把今日名為汾陽縣的“汾陽”,與郭子儀被封為“汾陽郡王”的“汾陽”相提并論,魚目混珠,指鹿為馬,以假充真,竟然把建立在新加坡的“世界汾陽郭氏宗親團(tuán)體聯(lián)誼會”的尋根日程引到偏離郭子儀的祖籍地。名為尋根日程共八天,到第六天車才過華縣而又沒有安排瞻仰這位始祖的誕生地——華縣西馬村。只有第七天到建陵拜祖才是子儀公的陵墓所在。所以現(xiàn)在應(yīng)該深入探討一下郭氏的源與流了。 山西文史研究館八月份出版的一本《郭子儀與汾陽》研究專號,其中上從省委書記胡富國,下到汾陽縣政府辦公室干事張?jiān)?,共十二人,發(fā)表了十四篇文題、詩題探討文章,引證了大量古籍,證明周文王兩個同母兄弟虢仲、虢叔的始封地,發(fā)展和滅亡,以及后裔的去向。強(qiáng)調(diào)所有郭氏都出于今天山西省的汾陽縣。其實(shí)今天的汾陽縣唐叫西河縣,是在郭子儀被封為汾陽郡王833年后,明萬歷23年才改為汾陽至今,與郭子儀無關(guān)。 我不能茍同他們的意見,姑就他們引證的資料,注明頁數(shù)予以摘編探討。 P10:《新唐書》載“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于西虢(一說東虢),封虢仲于東虢。西虢地在虞鄭之間,平王東遷奪虢敊之地與鄭武公,楚莊王起陸渾之師以伐周,責(zé)周王滅虢,于是周平王求虢叔裔孫序,封于陽曲,號曰‘郭公’”。專號作者之一王希良先生說:“后太原(隸于古陽曲)成為郭氏又一得姓之地”。 我認(rèn)為:這件發(fā)生在公元前767年平王東遷后封于陽曲的“陽曲”,由于后太原位于古陽曲,后陽曲又隸于今太原,故太原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郭公”為封號的侯封國。同時也成了中國歷史第一塊郭氏的發(fā)源地。而不是“又一得姓之地”。 此文說虢叔封于西虢,又括號注:“一說東虢”,究竟是東虢還是西虢?持不肯定態(tài)度。同時也沒有指明具體位置。 《唐山過臺灣》載:西虢是虢叔的封地,故城在今陜西省寶雞市東方,后來平王東遷,這個國家隨王室遷都上陽,也就是河南省的陜縣東南,史稱南虢,春秋時為晉所滅。當(dāng)西虢東遷時,有一部份虢仲子孫留在陜西未遷,稱為小虢,后來被秦所滅。東虢是虢仲的封地,其故地就是現(xiàn)在河南省滎陽縣的虢亭,后來被滅于鄭。北虢是西虢的別支,故地在今山西省的平陸縣境,“春秋”上記載的“晉假道虞以滅虢”, 指的就是這個北虢。這本書倒是指明了各個虢國的具體位置,以及后來的演變和消亡,但也沒有說出具體消亡時間。其中間雖說到西虢是虢叔的封地,當(dāng)西虢東遷時,卻又說留下的部份子孫是“虢仲”的子孫,稱小虢。這和《新唐書》說的虢叔既封西虢,又一說東虢,又說西虢地在虞鄭之間一樣自相矛盾。 福建師大 P19:明末清初學(xué)者王夫之說“虢有三:滎陽的虢亭為東虢;山西平陸的下陽,因?yàn)I河之北,是為北虢;河南陜州的上陽為南虢?!边@可以說明,西虢東遷是確有其事的。所以王夫之不說西虢而卻說有南虢。至于沒有說小虢,而是因?yàn)樾‰教〉木壒省?/span> 從上列四種摘錄看,雖然說清了虢仲、虢叔的封號與封地的具體位置,但記載本身與自已闡述的內(nèi)容有矛盾,書與書之間在敘述同一事件時,用詞也不相同,因此需要加以磨合。《新唐書》對自己說的“虢叔封西虢”持不肯定態(tài)度。說虢叔封于西虢,又括號注(一說東虢)。既說虢仲封于東虢,又說西虢地在虞鄭之間,具體地點(diǎn)不明確,也有淆混。
翻開中國地圖,西虢的封地“寶雞市”在陜西的西南部。東虢的封地“滎陽虢亭”才真正是“虞鄭之間”。西周都城在陜西西安。平王東遷是由西安東遷到河南洛陽,這時去奪虢叔之地與鄭武公,奪的只能是滎陽虢亭這塊地方,因?yàn)橹軙r鄭國在洛陽東南方向。 《新唐書》說到平王奪虢叔之地與鄭武公后,受到楚莊王起陸渾之師的討伐,于是只好又去找到虢叔裔孫序,封于陽曲,號為“郭公”。這次“封于陽曲”是做為對奪了“滎陽虢亭”這塊土地的補(bǔ)賞,說明“滎陽虢亭”這塊土地的國名就是“東虢”,主人就是“虢叔”,所以周平王才去“求虢叔裔孫序”,而不是“求虢仲裔孫序”。這和《唐山過臺灣》中間說的西虢就是虢叔封地,西虢東遷時,留下的卻又是“虢仲子孫”,而不是“虢叔子孫”相一致,都是自相矛盾。歷史的真實(shí)面貌應(yīng)該是“虢仲封西虢,地在寶雞東”,“虢叔封東虢,地在滎陽北”。只有這樣結(jié)論, 綜合以上分析,《新唐書》載的“封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東虢”,應(yīng)該反過來寫成“封虢仲于西虢,封虢叔于東虢”才符合他本身載的事實(shí)。那么以后我們該怎么確認(rèn)呢?以后就要改變一些史籍對虢叔的稱為“西虢叔”的稱謂,而改稱為“東虢叔”,你們說呢? 我這樣做,僅只是把上列古籍自相矛盾的說法理順而已,否則之話即使讓那些作者自己都無法自圓其說。我作出這樣的結(jié)論在山西文史研究專號還可以找到根據(jù): P7作者王希良、韓守林、張?jiān)吹取豆纤菰础份d:“虢國為周初封侯國,虢仲始封于雍(今陜西寶雞市東),稱西虢。虢叔始封于制(今河南省滎陽縣北虎牢關(guān)附近),稱東虢”。這不說得一清二楚嗎?如果還有什么不放心之話,充其量再去問問王希良先生,這則來源是摘自什么典籍的就夠了。 其實(shí)唐杜佑著《通典》,清顧祖禹著《讀史方輿紀(jì)要》,《左傳》與《新辭源》都載虢叔封東虢,(地在河南滎陽虢亭)?,F(xiàn)在,虢仲封西虢,虢叔封東虢,既已探討清楚了,且依其順序先敘述虢仲: 虢仲始封于雍(今陜西寶雞市東),史稱西虢。平王東遷時,這個國家隨王室遷都上陽,地在今河南陜縣東南李家窯,改稱南虢。東遷后留在陜西部分子孫未遷,稱小虢。另一個別支封在平陸縣的下陽,稱北虢。 P19《左傳載:“僖公二年夏(前658),晉獻(xiàn)公假道虞以伐虢克下陽。北虢亡后三年,(前655年)晉獻(xiàn)公又假道虞以伐虢,克上陽,南虢亡?;剀娡局杏譁缬?,至此虞虢皆亡”。郭舜平先生說的公元前767年,東虢為鄭所滅,確切地說是為周王所奪。公元前687年西虢為秦所滅,確切地說,應(yīng)該是小虢為秦所滅。公元前655年北虢為晉所滅,應(yīng)改為前658年北虢為晉所滅。前655年則是南虢最后為晉所滅,這樣對虢仲西虢的始封地,發(fā)展以及消亡都作了交待。且虢仲這些后裔的封國被滅后,其遺民又在何處呢? P12《太平御覽·郡部·城》《郡國志》載:、“虞城、虢城,相傳既滅虞、虢,遷其族人于此,筑城以居之”?!坝莩恰薄ⅰ半匠恰蔽挥诮裆轿魇》陉柨h的南端,大約在這批亡國遺民被遣送到這里后六十年(前594年),晉國在這里創(chuàng)建了瓜衍縣。 P12《左傳·宣十五年》載:“晉候賞恒子狄臣千室,賞仕伯以瓜衍縣”?!暗页肌?,大約指就是這批亡國遺民,虢仲的后裔。 P9《汾陽縣志·建置沿革》載:“今汾陽縣,春秋屬晉,為瓜衍縣地。戰(zhàn)國屬趙,為茲氏縣地。秦、漢、三國、魏因之。晉、十六國、南北朝、隋屬隰城縣地。唐肅宗上元元年改為西河縣地,屬汾州。明洪武初省西河縣地置汾州。明萬歷二十三年改汾州置汾州府,依廓設(shè)汾陽縣至今?!?/span> 從上述摘錄看,西虢虢仲的后裔除在陜西的小虢外,其余在豫晉邊境的南虢、北虢遺民都被遣送到今天的汾陽縣應(yīng)該是可信的。至于虢仲這些后裔是否也“虢轉(zhuǎn)為郭”,沒有見到記載。山西文史研究館編印的“郭子儀與汾陽”研究專號,1994年4期總第25期,全部文章強(qiáng)調(diào)說,由于是南北兩虢的群體所在,所以把郭氏之根,郭氏之源,連郭子儀之根祖都說成是植根在這里。把今天“汾陽縣”的“汾陽”與郭子儀被封為“汾陽王”的“汾陽” 相提并論,混為一談,其實(shí)今天這個山西省的汾陽縣,是在郭子儀被封為 “汾陽王”后833年時才被明朝萬歷皇帝改稱“汾陽”的,說只有今天的“汾陽縣”才是郭姓正宗之所在,實(shí)是指鹿為馬。我不能茍同這種觀點(diǎn),如果必須堅(jiān)持這種觀點(diǎn)的話,那也只能說是虢仲的后裔,如果也“虢轉(zhuǎn)為郭”,那他們的根、源、正宗才是今天的汾陽縣。 東虢虢叔的源流我們還沒有進(jìn)行敘述呢,下面敘述一下東虢虢叔的源流,看看能否符合“研究專號”的觀點(diǎn)。 虢叔始封于制(今河南省滎陽縣北的虢亭)史稱東虢。要改變許多古籍中西虢叔的稱呼,改為“東虢叔”。這樣才能和古籍自己的記載相吻合。 公元前767年(周平王四年),平王東遷奪虢叔的地與鄭武公,東虢亡。平王這次是由于無故滅虢,犯了眾怒,楚莊王起陸渾的師以伐周,責(zé)周王滅虢,于是周定王只好又去尋求虢叔裔孫序,封于陽曲,號曰“郭公”。 這個“陽曲”,由于后來的太原位于古陽曲,再后來則陽曲又隸于今太原,所以太原(成了陽曲的代名詞)就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郭公”為封號的諸侯國。太原也就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塊郭氏發(fā)源地。 那么這個以東虢虢叔裔孫序分封于“陽曲”的諸侯國,到什么時候結(jié)束了呢?古籍中沒有找到答案,倒是顏真卿在公元764年寫的一篇“郭公廟碑銘”中對此作了注釋。 “郭公廟碑銘”載:“其先蓋出周之虢叔,虢或?yàn)楣?,因而氏焉。代為太原著姓,漢有光祿大夫廣意,生孟儒,為馮翊太守,子孫始自太原家焉,后轉(zhuǎn)徙于華山之下,故一族今為華州鄭縣人?!瘪T翊是今天的陜西省大茘縣。鄭縣是今天的陜西省華縣。郭子儀就是出生在華縣西馬村。如果用圖解來表示:“滎陽虢叔—太原(陽曲)郭公—馮翊孟儒—華縣郭子儀,郭子儀封為“汾陽王”。 P20明代羅倫寫的“郭氏族譜序”云“郭得姓自周虢叔,林宗振漢,子儀鳴唐,太原、汾陽著望天下,上下幾千年,由二人郭氏大焉?!边@本來已經(jīng)說的夠明白的了,可就是這樣一段文字,王先生把林宗、子儀都解釋成根植于今天的汾陽縣。其主要論據(jù)是說今天的汾陽縣古為瓜衍縣地,這里是晉獻(xiàn)公滅虢后,把南北兩虢的遺民都趕到這里,這一群人就是郭氏之祖先,所以這是有力的證據(jù),殊不知王先生自己引證的這段文字,開宗明義就說“郭得姓自周虢叔”。他既沒有說“說郭得姓自周虢仲”,也沒有說“郭得姓自周虢國”。即使林宗的籍貫是介休,介休與茲氏縣(今天的汾陽縣在郭林宗的東漢時稱茲氏縣),也沒有隸屬關(guān)系,羅倫為什么不說“太原、介休”或“太原、茲氏”呢?而偏說“汾陽”,這明明是指郭子儀被封為“汾陽王”的汾陽,而不是指郭子儀身后833年才命名汾陽縣的汾陽,如果把它說成是今天的汾陽縣,我不知別的作者有何感想。 (作者:郭義福) 郭氏源流考之四 山西陽曲是郭氏家族的發(fā)祥地,是海內(nèi)外郭氏家族公認(rèn)的根之所在,是郭氏家族由虢姓改為郭姓繁衍、生息、輾轉(zhuǎn)遷徙的具有根祖意義的源頭。 郭氏始祖是誰?郭氏在何處得姓?全世界1500余萬郭姓后裔都十分關(guān)注?!缎绿茣ぴ紫嗍老当怼访鞔_地回答了這個問題,那就是——郭氏始祖是“郭公”,天下郭氏源陽曲。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應(yīng)改為東虢),封虢仲于東虢(應(yīng)改為西虢)。西虢(應(yīng)改為東虢)地在虞、鄭之間。平王東遷,奪虢叔之地與鄭武公,楚莊王起陸渾之師伐周,責(zé)王滅虢。于是平王(應(yīng)改為定王)求虢叔裔孫序,封于陽曲,號曰“郭公”。虢謂之郭,聲之轉(zhuǎn)也,因以為氏。后漢末,大司農(nóng)郭全代居陽曲,生蘊(yùn)。蘊(yùn)生淮、配、鎮(zhèn)。鎮(zhèn),謁者仆射、昌平侯。裔孫徙潁川?!?/span> 這段關(guān)于郭氏起源的經(jīng)典論述,說明“虢序”受封于陽曲,由“虢”轉(zhuǎn)聲為“郭”。這是關(guān)于郭氏始祖和郭姓起源的經(jīng)典論述,不容置疑。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的這段記載,講清了五個問題:一是郭氏來源,郭氏來自姬姓,由虢叔之虢,按聲轉(zhuǎn)為郭;二是陽曲是郭姓開宗之地,因虢叔裔孫序封于陽曲,號曰郭公;三是陽曲是郭氏居住延續(xù)接代之地,因郭全“代居陽曲”,還生下了數(shù)代人;四是陽曲是郭氏祖籍地,因?yàn)椤耙釋O徙潁川”,郭氏之后代離開祖籍地陽曲而遷往他地;五是虢叔為郭氏鼻祖,序是虢叔的裔孫,序做為虢叔后裔的代表者,是經(jīng)周王朝正式承認(rèn)的,從序開始號為郭公,成為虢轉(zhuǎn)為郭的第一代人。 在臺灣編印的《山西文獻(xiàn)》,其社長兼總編郭榮生在《文獻(xiàn)》第43期上發(fā)表了“太原郭氏源流”的文章,也同樣認(rèn)定:“郭氏是中華民族古老姓氏之一,其肇始于西周,自東周定王求虢叔后裔序,封于山西太原陽曲后,郭氏一族遂世居太原,繁衍生息,歷世不衰、枝繁葉茂、族遠(yuǎn)宗大?!?/span> 郭氏根祖在陽曲,得到了郭姓后人和海內(nèi)外華人中郭氏后裔的廣泛認(rèn)可。史籍浩瀚,僅選有典型意義的若干史實(shí)為證: 早在唐朝,郭氏根祖在陽曲,就得到了汾陽王郭子儀的肯定。 唐代宗廣德二年(公元764年)十一月,郭子儀為其父郭敬之修建家廟,刑部尚書、書法家顏真卿(公元709年-785年)親筆撰寫了《郭公廟碑銘》?!豆珡R碑銘》講:“其先蓋出周之虢叔,虢或?yàn)楣?,因而氏焉。代為太原著姓?!北浡淇顬椋航鹱瞎獾摯蠓蛐滩可袝现鶉斂ら_國公顏真卿撰并書,男從武及第授左衛(wèi)長上封汾陽王太尉中書令子儀立。 刑部尚書顏真卿為當(dāng)朝中書令(宰相)郭子儀之父撰寫《郭公廟碑銘》時,每一句話都是經(jīng)過再三推敲的。其中關(guān)于追溯郭氏起源的記述,無疑是按郭子儀及其家族的意見書寫、審閱并同意的?!豆珡R碑銘》是當(dāng)朝人記述當(dāng)朝事,屬于第一手史料,是最可信、最權(quán)威的。 郭子儀被舊史臣譽(yù)為 “權(quán)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的“完人”。用史臣的話說,就是所謂“人臣之道無缺”。一出《打金枝》戲,使得汾陽王郭子儀的大名如雷貫耳、傳遍海內(nèi)外。郭子儀請顏真卿撰寫的《郭公廟碑銘》關(guān)于郭氏起源的記述,也就成了郭氏后人奉行的經(jīng)典之作。 北宋時,歐陽修和宋祁在《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關(guān)于郭氏起源的記載,實(shí)際上印證了唐代顏真卿撰寫的《郭公廟碑銘》關(guān)于郭氏起源的記載,只不過更加具體化而已。正因?yàn)槿绱耍缎绿茣ぴ紫嗍老当怼逢P(guān)于郭氏起源的記載,才能夠在郭氏族人中世代相傳,并得到郭氏后人特別是郭子儀后裔的普遍認(rèn)可,以至成為歷代編修郭氏族譜的基本依據(jù)。 據(jù)1911年隨父從福州郭宅鄉(xiāng)徙居馬來西亞當(dāng)代富豪郭鶴年家譜記載:徙居馬來西亞的郭氏家族,其得姓始祖就是受封于陽曲的郭序,他們都是汾陽王郭子儀的后裔。 臺灣科技首富郭臺銘的家譜記載:山西晉城南嶺鄉(xiāng)郭臺銘家族的得姓始祖,是受封于陽曲的郭序,他們也是汾陽王郭子儀的后裔。 當(dāng)郭臺銘成為臺灣大富豪排名第一后,2003年10月,回到故鄉(xiāng)山西,在太原投資創(chuàng)辦了富士康科技工業(yè)園暨鴻富精密工業(yè)有限公司;2005年5月又決定在故鄉(xiāng)晉城投資,創(chuàng)建富士康晉城科技工業(yè)園。據(jù)晉城南嶺鄉(xiāng)郭臺銘的家譜記載,郭臺銘先輩中的“德”字輩,就能與陽曲縣保存的《郭氏族譜》中的“德”字輩相互對應(yīng)上。這種狀況,極大地拉近了郭臺銘與陽曲縣的距離,增進(jìn)了郭臺銘與陽曲縣的感情。 據(jù)史籍載:郭氏在發(fā)展過程中形成許多郡望,主要有太原郭氏,馮翊郭氏,華陰郭氏,潁川郭氏,昌樂郭氏等等,這些郭氏在各地不斷發(fā)展壯大起來。 郭氏是當(dāng)今中國常見的第十九大姓氏之一,按全國人口總數(shù)計(jì)算,排名十六位。它的分布也很廣, 從虢叔之后裔分布看,最初主要集中于今河南、山西和陜西一帶,并以山西為主要聚集地。虢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滅亡后,除在上述三地留居者外,另有一部分東移、南遷、西徙或北上,陸續(xù)分布于整個中國大陸,接著又東渡臺灣,延伸至南洋群島以至世界各地。 至秦、漢時,郭氏有部分人徙居江南,并有一部分移居內(nèi)蒙古、甘肅、四川、安徽。漢代及其以后的較長時期內(nèi),山西太原仍一直是郭氏的發(fā)展繁衍中心。 到了三國時期,吳國有富春人 (今屬浙江)郭成、晉代有武昌人(今屬湖北)郭翻和聞喜人(今屬山西)郭璞于西晉末避亂徙居建康(今江蘇南京)。 唐初與唐末,河南郭氏曾兩次向福建遷徙:一次是唐高宗總章年間至武則天垂拱年間,河南省固始縣人郭淑翁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辟漳州,在龍溪郭埭鄉(xiāng)安家落戶,又有將佐郭益亦隨陳氏父子入閩;另一次是唐懿宗咸通年間,郭子儀之孫郭嵩與其叔帶著先祖郭子儀的香火,自光州固始隨節(jié)度使王審知的弟弟王想避戰(zhàn)亂入閩,定居長樂新寧(今稱芝山),地名郭坑(此即郭氏入閩始居之地),子孫傳衍于仙游、莆田及南安之蓬島鄉(xiāng)。 五代十國時期,郭子儀后裔大批南遷,福建、臺灣、廣東、香港的郭姓,多為郭子儀的后代。今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等國的郭姓,很多都是郭子儀的后裔。 到南宋時期,有一部分郭姓開始進(jìn)入廣東。其中,入瓊始祖為郭氏始祖第七十六世孫郭元音、郭元吉兩兄弟(原籍福建莆田。南宋末年,元吉任廣東瓊州評事,與兄元音渡瓊,落籍文昌縣)。 元末明初,一場大規(guī)模的、歷時50余年的官方移民高潮開始,又有大批郭姓人從山西移向各地。 明末清初,福建郭嵩一支又從長樂分遷至閩東、閩中、閩南及閩西等地,后東渡臺灣,散居彰化、嘉義、高雄等縣,發(fā)展為臺灣十大姓之一,并有部分人遠(yuǎn)徙歐美及東南亞。(本文作者系太原市委黨校學(xué)者范富山西省陽曲縣郭氏宗親會會長郭紅拴) 郭氏源流考之五 ——郭氏之源在陽曲 郭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源遠(yuǎn)流長的古老姓氏,也是當(dāng)今人口眾多的第十八大姓,人口總數(shù)達(dá)一千五百余萬。山西作為郭氏的發(fā)祥地,郭氏人口達(dá)九十一萬,位居全省第七,在寶島臺灣的二千三百萬同胞中,郭氏達(dá)二十六萬,排名十四,是入臺最早的大姓之一。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弊犯吩?,中華郭氏祖根就在山西太原陽曲縣。 一、郭氏始祖初封陽曲,“以國為氏” 轉(zhuǎn)虢為本郭。 據(jù)《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郭氏出自姫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西虢誤,應(yīng)為東虢),封虢仲于東虢(東虢誤,應(yīng)為西虢)。西虢(西虢誤,應(yīng)為東虢)地在虞鄭之間。平王東遷,奪虢叔之地與鄭武公,楚莊王起陸渾之師以伐周,責(zé)王滅虢。于是平王(平王誤,應(yīng)為定王)求虢叔裔孫序,封于陽曲,號曰郭公。虢謂之郭,聲之轉(zhuǎn)也,因以為氏。后漢末,大司農(nóng)郭全代居陽曲,生蘊(yùn)。蘊(yùn)生準(zhǔn)、配、鎮(zhèn)。鎮(zhèn),謁者仆射、昌平候。裔孫徙潁川” 這是正史中有關(guān)郭氏起源的權(quán)威記載,后世眾多的姓氏學(xué)專著,以及存世的近百部郭氏族譜,均認(rèn)同和沿用了這一說法,郭氏之源在陽曲巳成定論。近年來,我們在考察郭氏淵源的過程中,于2000年在大向善村,發(fā)現(xiàn)了一幢唐高宗麟德元年(664)的石碑—《唐故上大都督騎都尉 文中姜嫄,即周人始祖母,王季即季歷,為周文王、虢仲、虢叔之父。虢叔后裔郭序,被周平王(平王誤,應(yīng)為定王)封于陽曲,褒稱郭氏,望著太原,而建宗廟社稷于陽曲。 這幢石碑刻于唐代初年,比《新唐書》問世早397年,印證了《新唐書》關(guān)于郭氏起源于陽曲歷史的記載,尤其是它發(fā)現(xiàn)于郭氏后裔較多的汾陽,說明早在汾陽王郭子儀出生之前,郭氏之源在陽曲巳有定論,太原陽曲是毋庸置疑的郭氏祖庭。雖然由于年代久遠(yuǎn),最早的郭氏宗祠建于陽曲何時何地,尚須進(jìn)一步考察確認(rèn),但據(jù)郭氏族人,故老相傳,在今陽曲郭家堡村,曾建有郭氏宗祠,至今尚存唐代遺跡和明、清祭祖的戲臺,可為郭氏之源在陽曲之佐證。 二、先有郭氏,后有陽曲,陽曲建縣緣于郭氏。 先秦時期,郡縣制度尚未普遍推行,春秋時郭序所封陽曲,只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歷史地域名稱,陽曲正式建縣,當(dāng)在漢代,是依據(jù)郭序后裔聚集之地的陽曲,而建縣命名的。據(jù)《山西通志·沿革譜》陽曲條目下載:東漢末年,“魏武(即曹操)始遷陽曲之民于太原郡北四十里狼孟南境,筑城居之,陽曲之名始此。”曹操此次徙陽曲之民,即郭氏后裔的群體,狼孟南境所筑之城,即今陽曲縣南十五里石城村都舊址。由此可見,陽曲縣之建置緣于郭氏,先有郭氏后有陽曲,沒有郭氏的群體聚族而居,繁衍創(chuàng)業(yè)就沒有陽曲縣的行政建置。
隋唐以后,陽曲縣的行政建置和區(qū)域范圍,雖屢有變更,但大多在今陽曲境內(nèi)。據(jù)史書所載隋開皇三年(583),陽曲改名陽直,十六年(596)改汾陽,隋煬帝時移治木井鎮(zhèn),即陽曲縣黃寨,唐武德七年(624)又改汾陽為陽曲。也就是說,陽曲在隋唐時又名汾陽,這也就是唐代郭子儀“郭氏汾陽堂”的歷史淵源。 總而言之,沒有陽曲就沒有郭氏;沒有郭氏就沒有陽曲。陽曲是郭氏發(fā)祥、發(fā)展的祖根所在,郭氏是陽曲文明進(jìn)化的主脈。 三、天下郭氏出陽曲,郭氏祖根在陽曲 自東周初年,郭序受封陽曲之后,陽曲就是郭氏族人的世襲封邑,郭氏之根深深扎在陽曲。秦漢以來,郭氏族人因做官出仕,避亂播遷,或經(jīng)營謀生,開枝散葉,遷居異地,宗枝衍派遍布全國各地。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制度十分盛行,依“九品正中制”薦拔人才,選用官吏,將全國分為上、中、下三等九級,朝迋設(shè)有“姓氏譜局”, 州郡派有“中正”之官,專門評定轉(zhuǎn)錄各州郡姓氏的門第等級。據(jù)晉代賈執(zhí)編撰、官方審定的“姓氏譜”所載,太原陽曲郭氏被定為太原郡五大姓氏之一,被列為全國郭氏之首。隋唐時,雖然實(shí)行科舉制度,開科取士,但門第等級觀念仍根深蒂固。據(jù)敦煌石窟發(fā)現(xiàn)的唐代《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譜》所載,太原陽曲郭氏仍列為“山東(此處山東指函谷關(guān)以東廣大區(qū)域)八大姓之一”,為太原郡之名門望族。 據(jù)唐代林寶《元和姓纂》所載,自魏晉以來,中華郭氏依據(jù)其地域分布,傳承關(guān)系,共形成十二個郡望(即郭氏十二大支派),太原陽曲郭氏位列榜首,諸郡郭氏中的馮翊郭氏、京兆郭氏、華陰郭氏(屬陜西)、館陶郭氏(屬山東)、潁川郭氏(屬河南)、晉昌郭氏(屬甘肅)、河?xùn)|聞喜郭氏、曲沃郭氏(屬山西)等八大主流支派,均出自太原陽曲郭氏,也就是說,。全國五分之四的郭氏均出自太原陽曲。如馮翊郭氏始祖為陽曲侯郭淮之孫,河?xùn)|郭氏始祖為郭淮三弟郭鎮(zhèn).,潁川郭氏始祖為郭淮四弟郭亮。以汾陽王郭子儀著稱的華陰郭氏,則為太原郭氏衍派,馮翊郭氏之分支。 由此可以看出,太原陽曲郭氏是眾多郭氏支派衍生發(fā)展的祖根所在,在某種程度上,可說天下郭氏出自陽曲。 四、天下郭氏同根共祖,攜手共建陽曲祖庭 “百川匯海,萬岳朝宗,樹高千丈,落葉歸根?!边@是中華民族所固有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郭氏后裔對陽曲祖庭的赤子情懷。從郭序于公元前767年受封陽曲,距今已有2700余年的歷史,歷代郭氏族人,無論是功業(yè)顯赫的王侯將相,還是默默無聞的庶民百姓,都在以不同方式抒寫著郭氏的史詩華章。有的是以文治武功的業(yè)績榮耀鄉(xiāng)里,有的是則以辛勤耕耘故土建設(shè)添磚加瓦。 在中華郭氏的發(fā)展史上,有兩段最為鼎盛的時期,并由此而孕育了兩個著名的郭氏家族:一是魏晉時期世襲陽曲侯郭淮世家;一是“再造唐室”汾陽郡王郭子儀家族。追根朔源,“陽曲侯”與“汾陽王”乃是同根共祖,一脈相承,都是陽曲郭氏后裔,其祖籍故里都是陽曲。 郭淮,字伯済,其祖籍郭全為東漢大司農(nóng),世居太原陽曲。郭淮本人歷任三國曹魏大將雍州刺史,因長期在雍州、漢中等地主持對蜀的攻防守御,與諸葛亮相持多年,為鞏固曹魏政權(quán)立下了不朽的功勛。嘉平二年(252)封車騎將軍,儀同三司,陽曲縣侯。其子郭統(tǒng)、孫郭正相繼襲封,因陽曲在漢代為汾陽,咸熙二年(266)改封郭正為汾陽縣子。 唐汾陽郡王郭子儀為華州鄭縣(今陜西華縣)人,是太原陽曲郭氏分支,華陰郭氏后裔,因平定“安史之亂”封為“汾陽郡王”、太尉、中書令(相當(dāng)為宰相)。按唐代官制,郡王是僅次于宗室親王的二等封爵,是一個寵榮的榮譽(yù)爵位,並無實(shí)際的封國領(lǐng)地,郭子儀稱為“汾陽郡王”,是因?yàn)槿A陰郭氏出自太原陽曲,郭子儀的祖籍在陽曲。在漢隋唐時,陽曲一度時期改稱汾陽。按唐代修史、立傳、賞爵、封候的慣例,多以祖籍地冠名,故封郭子儀為“汾陽郡王”,表明了華陰郭氏出自太原陽曲的歷史淵源,是郭氏族人獻(xiàn)給陽曲祖地最豐厚的榮譽(yù)。郭子儀不僅功高蓋世,名垂青史,,是“多福、多壽、多子”,“八子七婿皆朝廷重臣,諸孫數(shù)十人,每群孫問安,不盡辨識,頷之而已”,族人總計(jì)達(dá)三千余口,是唐代中葉第一大家族。宋元以后,其子孫后裔遍布全國各地,明清之際,又渡海遷臺,創(chuàng)業(yè)海外,以至當(dāng)今海外郭氏僑胞90%以上都自認(rèn)是汾陽王郭子儀的后裔,郭子儀成為中華郭氏中最具號召力,凝聚力的歷史人物。 近代以來,郭氏子孫遍全球,成為海外華裔僑胞中精英薈萃的旺族大姓。據(jù)初步統(tǒng)計(jì)全球現(xiàn)有各類郭氏宗親組織34個(含港澳臺地區(qū)),形成一個以血緣姓氏為紐帶的“華人社會”。在全球十二大億萬富翁排行榜中,郭氏佔(zhàn)有三席,為中華民族的振興作出了巨大貢獻(xiàn)。他們創(chuàng)業(yè)海外,心系故國,自二十世紀(jì)八十年代以來旅居海外郭氏子孫紛紛歸國尋根。汾陽王郭子儀后裔,馬來西亞糖王華人首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中華郭氏原于陽曲,天下郭氏出自陽曲。如此豐厚的人文積淀,如此廣博的人氣網(wǎng)脈,確是難能可貴的人文資源,亟待整理發(fā)掘,開發(fā)利用,。抓住發(fā)展際迂,打好郭氏品牌,發(fā)展文化產(chǎn)業(yè),構(gòu)建和諧社會,必將對陽曲、太原乃至整個山西省的經(jīng)濟(jì)發(fā)展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本文錄自山西社會科學(xué)院研究員 郭氏源流考之六 ——“汾陽堂”考 中華民族有四千多個姓氏,每個姓氏大都有自己的堂號。有的一姓一個堂號,有的多姓一個堂號,有的一姓多個堂號。郭氏是中國百家大姓中的一個古老姓氏,根深葉茂,分枝很多,堂號也很多。 上古郭氏族徽(圖騰略),象征郭氏分居四方,勇武剛強(qiáng),無往而不貞(貞,正也),用以區(qū)別其他不同姓氏。郭氏族人,繁衍昌盛,發(fā)展到唐代已有二、三十個流派。其中影響較大的族望(即郡望,一族祖先受封之地,或者顯赫祖先世代居住過的地方,為郡國所仰望),有太原郭氏(知運(yùn)),馮翊郭氏(崇禮),華州郭氏(子儀),潁川郭氏(待舉),中山郭氏(正一),昌樂郭氏(元振)等。此外尚有京兆、萬年、扶風(fēng)、洛陽、河內(nèi)、河?xùn)|、聞喜、邯鄲、魏州、河南、固始、陽翟、浚儀、太和、櫟陽、武昌、廣漢、張掖、敦煌、西河、云中等諸郡(縣)郭氏。(見《大唐氏族志》和《元和姓纂》)每郡郭氏,多有自己的堂號,用來區(qū)別于其他不同的宗支。 “汾陽堂”是郭氏眾多堂號中的一個著名堂號。 什么是汾陽堂?汾陽堂起源于唐代中興名將郭令公子儀,于肅宗寶應(yīng)元年(762)建辰月(3月)由代國公進(jìn)爵為汾陽郡王。唐時汾陽即今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不是現(xiàn)今呂梁地區(qū)的汾陽縣。太原汾陽是郭氏的郡望所在地。唐時功臣受封大都被封于其祖先的舊望地所在(也有例外)。汾陽是所受封爵的地名,不是籍貫所在地。郭令公祖籍陽曲(古汾陽),是新望。所稱汾陽堂是在長安親仁里汾陽王府院內(nèi)。“汾陽堂”,本是廳堂的名稱,是汾陽王處理政務(wù)的地方,后來用作汾陽王的族屬和后裔的代稱,即堂號。《唐書》本傳稱汾陽王“宅居親仁里(坊)四分之一,中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不知其居。”《譚賓錄》說:“親仁里,大啟其門,里巷負(fù)販之人,上至公子簪纓之士,出入不問”?!短苾删┏欠豢肌罚?/span>“朱雀門東第三街親仁坊有尚父汾陽郡王郭子儀宅”。姚合、劉禹錫等皆有詩歌詠,足以證明:汾陽堂在長安親仁里汾陽王府院內(nèi),不在當(dāng)今的山西汾陽縣某地。 有人說:當(dāng)今“汾陽也成為郭氏華裔尋根問祖之地”,我國“最早的一座‘汾陽王廟’就建在汾陽(縣)”等等,言多失真。按:當(dāng)今汾陽縣,漢代為茲氏縣,晉改隰城縣,唐初改名汾州西河縣,明代改名汾陽。它與太原之汾陽重名,而且晚出,似有冒稱之嫌。唐代汾陽王廟,始建于唐貞元二年(787)九月,不可能建廟于明代新設(shè)的汾陽縣,或者說唐代的汾州西河縣。因?yàn)樽钤绲囊蛔陉柾鯊R,創(chuàng)建者是韓游瓌,不是韓游環(huán)。他是靈武人,郭令公的裨將,以破安祿山有功,拜邠寧節(jié)度使。不是“汾寧節(jié)度使”。(唐代沒有“汾寧節(jié)度使”,明代也沒有。)邠寧節(jié)度使治所在邠州,領(lǐng)有邠、寧、慶三州,轄境相當(dāng)于現(xiàn)今陜西的彬縣、長武、旬邑、永壽和甘肅的寧縣、正寧、慶陽、環(huán)陽、合水、華池等,不包括山西的汾州西河縣。北宋歐陽斐《集古錄目》記述得明白:“唐汾陽王廟碑,……邠寧節(jié)度使韓游瓌?wù)垶楣觾x立廟于邠州”。(見《四庫全書·寶刻從編》)邠州去汾州千八百里,不應(yīng)張冠李戴,混為一談。“唐中書舍人高參撰、右威衛(wèi)倉曹參軍張誼書唐汾陽王廟碑”,傳到明代也不可能搬運(yùn)到汾陽縣重立!譜牒研究者,應(yīng)當(dāng)尊重歷史。 國內(nèi)外郭氏以“汾陽堂”為堂號者頗多,說明他們是唐代汾陽王后裔,不是明代汾陽縣人;表明他們對祖先的崇敬,不是對世人的炫耀,而是對自身的一種約束和鞭策。如河南大梁(開封)郭氏,江蘇徐州(彭城)郭氏、如皋郭氏、常熟郭氏,江西吉州、宜春、萬載郭氏,浙江桐廬、東陽郭氏,湖北浠水郭氏,湖南武陵、湘潭、湘鄉(xiāng)郭氏,福建福州、泉州、漳州、南安郭氏,廣東潮安郭氏,臺灣、泰國、柬埔寨、新加坡郭氏,大都稱汾陽堂。汾陽堂又稱滿笏堂,是由于汾陽王“八子七婿,皆貴顯朝廷”,每逢退朝時,笏(圭)版滿堂,琳瑯滿目,說明他們效忠國家者多,故稱滿笏堂。汾陽堂亦稱點(diǎn)頷堂,由于郭令公“諸孫數(shù)十,不能盡識,至問安,但頷之(點(diǎn)頭)而已。”(見《唐書》本傳)如湖南中湘沙頭郭氏便稱點(diǎn)頷堂。汾陽堂又稱忠武堂,由于汾陽王“謚曰忠武”,如浙江諸暨、暨陽、浣東郭氏皆稱忠武堂。所有汾陽堂、忠武堂、滿笏堂、點(diǎn)頷堂,大都表明他們是汾陽王后裔,冒稱者例外。至于江蘇毗陵(武進(jìn))郭氏則稱“源汾堂”,不知源汾之汾,是汾陽王爵位之汾,還是汾陽縣之汾,湖南湘陰郭氏則稱太原堂。山西崞縣郭氏稱崞陽堂,河南新鄉(xiāng)郭氏稱孝思堂,京江郭氏稱續(xù)古堂,潤東郭氏稱詒政堂,金壇郭氏稱篤敘堂,江陰郭氏稱仁德堂,泰縣郭氏稱七鳳堂,亳縣郭氏稱由義堂,宿松郭氏稱忠孝堂,湯溪郭氏稱余慶堂,蘭溪郭氏稱翠蘭堂,靈湖郭氏稱繁祉堂,云山郭氏稱滋德堂,安化郭氏稱全福堂,醴陵郭氏稱雍豫堂,莆田郭氏稱世慶堂,惠安郭氏稱貽榖堂,中山郭氏稱治本堂,良都郭氏稱保順堂。其宗支何屬?當(dāng)細(xì)讀其譜牒始知。他如崇明郭氏稱敦睦堂,中湘(高橋)郭氏稱敦本堂,剡西郭氏稱崇本堂,蕭山郭氏稱敬愛堂,是和其他諸姓共用一個堂號,難于考證其宗支、派系。古人說,千百年前同姓是一家;今人說,環(huán)球同志是一家,或者也有道理。(本文來源淮海郭氏網(wǎng)安徽徐州作者:郭廣偉) 郭氏源流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一、“邠州”變“汾州”,第一座汾陽王廟就“落戶”汾陽縣 山西省文史研究館《文史研究》1994年第四期(又稱《郭子儀與汾陽專號》)上,張海瀛的《郭子儀與山西汾陽》一文(下簡稱張文)說:“德宗建中二年(781)夏,汾陽王郭子儀謝世后第五年,即德宗貞元二年(786)七月,汾陽王廟首先在山西汾州府落成。”他的根據(jù)是《山西通志》中的一段:“汾陽王廟碑,貞元二年七月,舊在汾州府。……《集古錄目》:‘中書舍人高參撰。右威衛(wèi)倉曹參軍張誼書。汾寧節(jié)度使韓游環(huán)為請子儀立廟于汾州。碑以貞元二年七月立?!?/span> 文中提到的《集古錄目》,為北宋文學(xué)家歐陽修之子歐陽棐所著,是我國現(xiàn)存較早的研究金石文字的書籍。筆者千方百計(jì)找來此書一閱,發(fā)現(xiàn)不對?!都配浤俊返南嚓P(guān)文字是:“唐汾陽王廟碑:唐中書舍人高參撰,右威衛(wèi)倉曹參軍張誼書,邠寧節(jié)度使韓游瓌?wù)垶樽觾x立廟于邠州。碑以貞元二年七月立。”張文中的“韓游環(huán)”應(yīng)是“韓游瓌”之誤?!碍劇币?/span>guī,作者可能認(rèn)作“環(huán)”字,進(jìn)而錄成簡化字“環(huán)”,這個暫且不表。最大的問題是,張文將《集古錄目》中的“邠寧”、“ 邠州”都變成了“汾寧”、“ 汾州”。 查《舊唐書》、《新唐書》中的韓游瓌傳,他是郭子儀的部將,后任邠寧節(jié)度使。查《新唐書·方鎮(zhèn)表》,邠寧節(jié)度使領(lǐng)邠州、寧州、慶州、涇州、原州等,也就是今天的陜西彬縣、長武、旬邑,甘肅的寧縣、慶陽、鎮(zhèn)原、涇川、平?jīng)?、固原一帶,駐節(jié)在邠州,即今天的陜西彬縣。翻遍《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唐紀(jì)》,唐朝也沒有“汾寧節(jié)度使”,歷歷在目的都是“邠寧節(jié)度使”。 邠寧節(jié)度使的“邠寧”二字,指這一地區(qū)的兩個主要州——邠州和寧州。邠州的治所在今陜西彬縣,寧州的治所在今甘肅寧縣,兩州在地理上緊緊相連,設(shè)節(jié)度使,再囊括周圍地區(qū),符合軍事要求。而“汾州”和“寧州”,一個在今山西汾陽,一個在今甘肅寧縣,相隔千里,一個將軍率軍駐扎,有何可能性? 韓游瓌是郭子儀的部下,郭子儀晚年曾率軍駐扎在邠州達(dá)十年之久。韓游瓌作為邠寧節(jié)度使,在邠州建汾陽王廟是合情合理的,決不會跑到千里之外的汾州建廟,這不符合邏輯。 “邠”與“汾”二字相仿,許多人不識“邠”(音bīn)字,將其念成“汾”的音,因此把“邠州”念成,甚至寫成“汾州”是常見的事。民國初,“邠州”改成“邠縣”,念錯、寫錯的事仍然存在。有鑒于此,解放后,國務(wù)院將“邠縣” 改成“彬縣”,用同音字代替了生僻字。上述張文中把“邠州”變成“汾州”,把“邠寧”變成“汾寧”,也可能是誤認(rèn)、誤讀、誤錄造成的。但處理史料不甄別,不考究,不慎重,將邠州汾陽王廟“落戶”到汾州,進(jìn)而說成是“汾陽王廟首先在山西汾州府落成”,就是學(xué)術(shù)研究是否嚴(yán)謹(jǐn)?shù)膯栴}了。 (作者 閻廣勤) 二、汾陽王郭子儀沒有封地,食邑地也不在汾陽 郭子儀因功勛卓著,被唐王朝封為汾陽王,許多人就認(rèn)為他的封地、食邑地在山西汾陽。這其實(shí)是錯誤的。 人們通稱郭子儀為“汾陽王”,而正式名稱應(yīng)是“汾陽郡王”。 郡王是一種爵位,爵位是享有某種特權(quán)的稱號。唐時,爵位共分親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縣侯、縣伯、縣子、縣男九等??ね跏嵌染粑唬蛞坏染粑挥H王只有皇子才能授予,因而郡王是皇族之外文武大臣的最高榮譽(yù)。為加區(qū)分,每個被授予爵位的人,其爵位之前要冠以名號,如汾陽郡王、代國公、太原郡公、壽陽縣男等,這里的汾陽、代、太原、壽陽都是地名。至于取什么地名作名號,情況比較復(fù)雜,但不管什么情況,這個作為爵位名號的地名,并不是其本人的封地。歷史學(xué)家王仲犖曾指出:“唐制,王、公等沒有實(shí)際的封地”(王仲犖《隋唐五代史(上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版148頁)。唐朝實(shí)行中央集權(quán)制,并不實(shí)行商周時期的分土封侯制度。當(dāng)時,連皇室封王者都不準(zhǔn)出京城一步,何況郭子儀這樣的異姓王,更不可能有封地。所以,汾陽王郭子儀有封地一說是不符合歷史事實(shí)的。 那么,郭子儀的食邑地是否在汾陽縣呢?答案是否定的。 歷史學(xué)家王仲犖說:“受封的功臣和貴族,雖然都沒有實(shí)際的封土,但加食實(shí)封的,可以根據(jù)所食實(shí)封的戶數(shù),征收租庸?!保ā端逄莆宕罚ㄉ蟽裕罚虾H嗣癯霭嫔?/span>1988年6月版480頁)。就是說,唐代對封爵者雖不給封地,卻有食邑若干戶的名義,但實(shí)際上也是徒有其名,稱為虛封,。只有加上“食實(shí)封”若干戶之類的名號,才能撥出若干民戶的賦稅歸食邑者享用(參見楊志玖、張國剛《中國歷代官制講座》,載《文史知識》1985年12期)。郭子儀去世前,食實(shí)封二千戶,就是實(shí)際享用二千民戶的賦稅。食邑地點(diǎn),并不以封爵名號的地點(diǎn)確定。撰于唐朝的《唐六典》一書說,封爵“皆以鄉(xiāng)亭,多假空名,不食本邑”,《新唐書·百官志一》記:“食實(shí)封者,得真戶,分食諸州。”這就是說,給食實(shí)封者繳納賦稅的民戶,分散在各州,并不專在一地。而且,食實(shí)封的地區(qū),也往往由受封者自由選擇,他們大都“專擇雄奧”,“莫居墝瘠”(《唐會要》卷九十引宋務(wù)光語)。 由以上史料可以看出:⑴汾陽郡王的“汾陽”與郭子儀的食邑地沒有必然聯(lián)系,作為食邑地來說,它只是“空名”;⑵ 郭子儀的食邑地不專在一處,而是分散在相關(guān)各州;⑶ 他的食邑地不會在貧瘠凋敝之處,必是經(jīng)濟(jì)相對發(fā)達(dá)地區(qū)。所以,今汾陽縣是郭子儀食邑地的可能性很小。 郭子儀的食邑地到底在哪里呢?新舊唐書的郭子儀傳和《資治通鑒》等都未明書。但有一條記載,值得注意。《新唐書·郭子儀傳》:“李靈曜據(jù)汴州,公私財(cái)物一皆遏絕。子儀封幣道其境,莫敢留,令持兵衛(wèi)送?!逼渲械摹胺鈳拧币辉~,指封戶向郭子儀繳納的財(cái)物(參見《中國古代軍事家傳記選注》,岳麓書社1985年1月版)。這里說的是,駐在汴州(今河南開封)的軍閥李靈曜擁兵割據(jù)(約為大歷十一年),從這里路過的朝廷和食邑者的賦稅財(cái)物一概被李靈曜劫取,只有郭子儀食邑地向郭子儀繳納的賦稅,李靈曜卻不敢扣留,還派兵護(hù)送。當(dāng)時郭子儀家在京城長安(今西安),他本人駐防在邠州(今陜西彬縣),都在今陜西中部。從郭子儀的食邑地向陜西中部運(yùn)送財(cái)賦,要路過今開封,一查地圖就會明白,其食邑地只有在開封以南或以東才合理。從當(dāng)時的軍事、經(jīng)濟(jì)形勢分析,北方受到戰(zhàn)爭嚴(yán)重摧殘,經(jīng)濟(jì)凋敝,財(cái)源枯竭。而南方江淮一帶戰(zhàn)爭較少,經(jīng)濟(jì)相對繁榮,是當(dāng)時唐朝的主要財(cái)賦之區(qū)。從江淮向長安一帶輸送財(cái)賦,汴州(今河南開封)是必經(jīng)之地。因此,郭子儀食邑之地可能就在江淮,但肯定不在今山西汾陽,因?yàn)閺纳轿鞣陉柕疥兾髦胁浚挥美@道開封。(閻廣勤) 三、出土文物與古籍記載 有關(guān)“西虢”與“東虢”的史料 “郭坊信息”96年第2期轉(zhuǎn)載 《左傳》載虢仲封西虢,虢叔封東虢。 西虢地在今陜西寶雞虢鎮(zhèn),東虢地在河南滎陽虢亭。北虢在山西平陸下陽,南虢在河南陜州上陽(史載南虢系由西虢隨平王東遷后改稱,留岐不遷者稱小虢)?!锻ǖ洹肥翘瞥庞铀?,其論點(diǎn)與“左傳”同。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是北宋歐陽修所著,其論點(diǎn)與《左傳》、《通典》相反,謂“武王封文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東虢”,但又說西虢地處虞鄭之間。 周時虞國在山西平陸縣北部,鄭國在河南新鄭縣境內(nèi),虞鄭之間只能是東虢虢亭,絕不會是西虢虢鎮(zhèn)。 《讀史方輿紀(jì)要》是明末清初顧亭林(炎武)先生所著,其論點(diǎn)又與《左傳》、《通典》同. 《佩文韻府》是張玉書在康熙五十年寫成的,其見解又與《左傳》、《通典》/《讀史方輿紀(jì)要》相反。 張獻(xiàn)瓊寫的《中國姓氏集》,郭經(jīng)南等編寫的《環(huán)球郭氏宗譜》又持《佩文韻府》的觀點(diǎn),因?yàn)樗歉鶕?jù)該書寫出來的。 《郭子儀與陜西華縣》、《郭子儀與汾陽》其論點(diǎn)又與《左傳》、《通典》、《讀史方輿紀(jì)要》同。 1908年出版的《詞源》、《詞?!菲湔擖c(diǎn)正是從《左傳》、《通典》、《讀史方輿紀(jì)要》等書引伸出來的,我認(rèn)為這不是顛倒引述,而是言之有據(jù)。 從以上排列的資料看,說虢叔封于西虢,首見于《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由于“宰相表”列在二十四史之內(nèi),具有很高權(quán)威,所以寫族譜的作者沒有人對其自相矛盾的敘述提出懷疑,也沒有人與地圖對照,以訛傳訛,愈傳愈廣,貽害不淺。 即使以“宰相表”論,不僅只有“虞鄭之間”不是寶雞虢鎮(zhèn)這一點(diǎn),還有“平王東遷奪虢叔之地與鄭武公”這一點(diǎn),平王東遷是由于鎬京守不住了才東遷的,處在鎬京西邊的西虢,還用奪嗎?公元前767年還沒有飛機(jī),處在陜西西部的虢鎮(zhèn),即使送給鄭武公我諒他也不會要的。由于滎陽虢亭與鄭國比鄰,所以奪的只能是東虢,開頭寫封虢叔于西虢是歐陽修錯了。 史載平王東遷時西虢隨王室遷都上陽,改稱南虢,1991年以來在河南三門峽市發(fā)掘出的虢國墓群中,九號墓一座證明果然是虢仲公墓。由寶雞博物館 四、淺談《郡望》與《堂號》 “郡望”,是指郡中顯貴的姓氏。 “堂號”,是指祖先的名號或爵號。 郡是古代的一種行政區(qū)劃。秦以前郡小於縣。秦統(tǒng)一六國后,分全國為36郡,這時郡大于縣,相當(dāng)于現(xiàn)時市管縣的市級行政區(qū)。 郭氏得姓陽曲。秦昭襄王三年設(shè)置太原郡時,郡治位于陽曲。建郡后陽曲又隸于太原郡,稱為晉陽首邑。周定王元年(前606年,乙卯歲),定王封虢叔裔孫序于陽曲(新唐書作平王,誤)。古時講郡望,人們在提起陽曲郭氏時,即以太原代之,稱為“太原郡郭氏”。 這個“太原郡郭氏”,由于用地域名稱,當(dāng)然是指所有住在太原郡的郭氏宗親。這就是“郡望太原郭氏”的內(nèi)容。宋嘉佑五年(1060,庚子歲),歐陽修寫出的“宰相世系表”,記載中國郭氏有五個郡望,即太原以外,有馮翊、華陰、潁川、昌樂、鼓城。 唐開元間,郭知運(yùn)因軍功封“太原郡公”;其子孫以“太原”為標(biāo)志,也稱“太原郭氏”。但這個稱謂已經(jīng)是“堂號”,不是,“郡望”。與“郡望”的“太原郡郭氏”有著內(nèi)容上的巨大區(qū)別。郭知運(yùn)是潁川人,講郡望屬“潁川郭氏”,但他不唯不包括住在穎川的郭氏宗親,也不包括住在太原的郭氏宗親,嚴(yán)格地說,即使是兄弟叔伯的后代都不包括,這個“太原郭氏”只代表“太原郡公郭知運(yùn)”的后代。 唐代宗寶應(yīng)元年(762年,壬寅歲),郭子儀因軍功封“汾陽郡王”,其子孫以汾陽為標(biāo)志,即稱“汾陽郭氏”,這個稱謂也是堂號,不是郡望。講郡望郭子儀屬“華陰郭氏”。郭子儀世居華州,封王時已經(jīng)離開陽曲七百余年,祖上歷遷至馮翊,最后到達(dá)華州(華陰),汾陽的封號雖因郭氏得姓之地陽曲古稱汾陽而來,但這個“堂號”不但不包括住在汾陽縣的郭氏宗親,也不包括住在馮翊、華陰的郭氏宗親,嚴(yán)格地說,即使是子儀公十個兄弟的后代,都不包括在內(nèi)。 汾陽歷史上沒有設(shè)郡,現(xiàn)在有些人在稱“汾陽郭氏”時,加了一個“郡”字,變成“汾陽郡郭氏”無形中增加了地域的內(nèi)容,是否妥當(dāng),有待商榷。 山西省陽曲縣,漢、隋、唐三代均叫過汾陽縣,唐武德七年(624),并入陽曲至今。陽曲在太原市北。太原南面的西河縣,明萬歷23年(1595)改名汾陽,這時距子儀公封汾陽王已經(jīng)833年。“汾陽郭氏”的后裔,由于不了解歷史的原因,為了尋根,往往闖進(jìn)今天的汾陽縣,鬧了不少誤會。有人看到這種偶合的誤會,不但不去提醒,反而想將錯就錯,把郭氏的后人都引入這個迷魂陣中。諸如提出今天山西汾陽縣是“郭氏之根”、“郭氏之源”、“郭氏之祖地”等等。山西文史研究館編印的研究專號,名為《郭子儀與汾陽》,就是這樣做的,其作者雖然大部分是別姓,但也有個別本姓名人卻充當(dāng)了這個角色。 1994年11月,在這些文章誤導(dǎo)下,世界各地郭氏宗親一行80多人,走進(jìn)了今天的汾陽縣,并在子夏山下名為八里墳的亂墳堆前,重新建立了一座汾陽王的衣冠冢,供人憑吊,做為郭氏起源汾陽的憑證。 1990年10月,陽曲縣政協(xié)主席、郭氏研究會會長姜國民先生,寫了一本《郭氏之源在陽曲》的專著,第五十頁中題為“兩種說法一個墓,是朱是郭待研究”的專題,對這事做了精辟的分析。姜國民先生在文中指出,八里墳中的衣冠冢,是明代永和王朱濟(jì)烺之子朱美塢的,有理有據(jù),令人信服。以朱代郭,愚弄了各地宗親,成為我們郭氏的恥辱。 更可悲的是今年汾陽王1300周年誕辰,世界各地的汾陽王裔孫去年在泰國決定,今年慶典在汾陽縣舉行,這將是天大的誤會,為了使宗親有一個共同的認(rèn)識,特撰寫此文,供參考。(作者:郭義福)錄自《郭坊信息》 五、兩種說法一個墓——是朱是郭待研究 郭氏發(fā)展數(shù)千年,好多情況還需繼續(xù)研究。對今汾陽縣的郭子儀衣冠冢就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郭子儀的衣冠冢。山西《文史研究》1994年第四期三十六頁,《愛子村郭氏遺跡調(diào)查》一文中說, “村外有郭氏族墳,從一里墳到八里墳共八組,子儀公的衣冠冢就在八里墳內(nèi)?!溟g隨處可見殘遺的翁仲、石獸,以及牌樓殘片,我們漫步其中,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一楹書有‘口本水源儀型宛在’的石聯(lián),這兒就是子儀公的衣冠冢。而且在這期的封三處還印發(fā)了照片。證明這里確有郭子儀的衣冠冢。另一種說法,就是明朝晉王朱、六子朱濟(jì)烺子孫墓地,其中有朱濟(jì)烺之子朱美塢的衣冠冢。其理由有三:其一,按照中國葬俗,死地非祖籍才有衣冠冢。郭子儀并沒有死在汾陽,怎能設(shè)衣冠冢?如孫中山病死北京,歸葬南京中山陵,北京才有其衣冠冢,況且,從唐到明,郭子儀傳宗何止八代?朱濟(jì)烺先封永和為永和王,后遷孝義,又遷汾陽,朱濟(jì)烺之子為美塢到朱敏洼,共九代,其中,朱美塢因非分講排場,鬧三宮六院,“以罪取京,卒”,后蒙恩赦歸太原守祖墳(朱),故今太原有塢城,其葬于東太堡邊山,這樣,汾陽縣愛子村族墳只有八組,而朱美塢只有衣冠冢。其二,山西《文史研究》1994年第四期封三處的“愛子村令公衣冠冢四明碑樓遺存之楹石聯(lián)”上有字為“口本水源儀型宛在”這里的 “儀”并非郭子儀的“儀”,因?yàn)殪胱媛?lián)是不許將祖先名諱直接嵌入聯(lián)中的。這里的“儀”是準(zhǔn)則、表率,型是法式、楷模。聯(lián)中尚缺一字,按文理應(yīng)為木,“木本水源,儀型宛在”,木指朱的木旁,水指朱濟(jì)烺名中濟(jì)之水旁。意思是他們的木和源(祖先)是朱和朱濟(jì)烺。其三,山西《文史研究》1994年第四期封三處印的“衣冠冢遺存之蟠龍碑額”,按照中國封建社會之規(guī)定,非帝裔,異姓王(公)侯均不能用,否則為僭越,是要?dú)㈩^抄家的,郭子儀與唐朝皇帝李是異姓,他封的是郡王,不能用蟠龍碑額,而朱濟(jì)烺與明朝皇是同姓,他封的是親王,故能用之。筆者沒有到過愛子村看過,故不能斷言,但認(rèn)為朱美塢的衣冠冢理由服人。對郭氏的研究要尊重歷史,要對后人負(fù)責(zé)尤其要對郭氏后人負(fù)責(zé),把祖宗都搞錯了,那就是笑話,本著“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之方針,談了上述幾個問題,供他人指正。(本文錄自 六、陽曲歷代是封王封侯的地方——再議郭氏研究中的造假風(fēng) 郭子儀封為汾陽郡王,因?yàn)楣觾x祖籍在陽曲,陽曲古代曾叫汾陽,這是一般歷史常識,這個汾陽就指的是陽曲。 有兩篇文章卻任意造假,一篇是郭世科寫的《古老汾州是郭氏文化的發(fā)祥地》,在其文中第十自然段中說:“何況還有‘畿內(nèi)之地,皆不以封’的唐代戒律和地域條件不宜封的緣故。因此,陽曲縣為汾陽王封地應(yīng)屬無稽之談?!绷硪黄恼率巧轿鲙煼洞髮W(xué)城環(huán)學(xué)院研究生呂世宏寫的:“郭子儀封爵汾陽王的‘汾陽’含義及封地考”在該文第四部份又說:“陽曲為畿縣,正由此因,這些地方是絕對不會封給功臣的?!辩?,畿輔,指的是京都一千里范圍內(nèi)為畿輔之地。唐朝建立,以長安為京都,長安現(xiàn)稱西安,在陜西省南部,從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主辦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冊集》第五冊第40-41頁京畿道,關(guān)內(nèi)道一圖可看出:京畿道范圍還在陜西省南部,東面沒有超過黃河,而同冊第46-47頁河?xùn)|道即今山西省卻無畿道一說。兩人文章卻說陽曲是畿輔之地,只要學(xué)過歷史的人都知道這一點(diǎn),何況大學(xué)文憑的人卻要胡說。唐皇帝封王時也是清楚的,陜西省華縣是郭子儀的出生地,該縣郭子儀研究會著書《郭子儀與陜西華縣》,該書第7頁寫到:“序的后裔,遂以郭為姓,因陽曲在古代屬太原郡,郭氏遂為太原著姓。又因陽曲一帶曾稱汾陽,故郭子儀在封為郡王時,以其得姓之地冠以名號,而稱汾陽郡王” 。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由山西大學(xué) 從上述可看出:唐朝皇帝封汾陽郡王指的是陽曲的古稱汾陽,郭子儀的出生地的宗親也是指為汾陽即陽曲這個地方,專家論著講的更清楚不過,造假是不行的。陽曲在漢、隋、唐三個朝代時曾有一段時間叫汾陽,歷代封王封侯有好多位,漢朝的靳疆封為汾陽侯,三國時的郭淮封為陽曲侯,其孫子郭正封為汾陽子,唐朝的郭子儀封為汾陽郡王,元朝的斛斯椿封為陽曲縣公,明朝的朱美先封為陽曲王。這些是對絕對不封之說的徹底否定。許多歷史證明陽曲是歷代封王封侯的地方。(作者:姜國民2008年9月18日) 七、正說“汾陽”——三議郭氏研究中的造假風(fēng) 唐代名將郭子儀被唐肅宗封為汾陽郡王,人們習(xí)慣把郭子儀稱為“郭汾陽”,在市場經(jīng)濟(jì)不斷發(fā)展的情況下,在旅游業(yè)不斷發(fā)展壯大的情況下,人們對“汾陽”二字日益感興趣,為了把“汾陽”加到自己的方面來,就胡說起來,有的干脆邪說起來,我們必須實(shí)事求是。還歷史公道,要正說,不邪說,歷史是真實(shí)的,歷史是公道的,最終證明正說是對的。 (一)古地理學(xué)中的汾陽。水北山南為陽,水南山北為陰,在地名與山峰的命名中常見。汾河是山西省的主要河流,從管涔山發(fā)源,到入黃河,基本走向是南北流向,分不出水北水南,就無陰陽之區(qū)別,但汾河兩端都是東西流向,就有陰陽之區(qū)別。一處從婁煩縣靜游鎮(zhèn)向東流去,經(jīng)古交,上下蘭村到太原城西向南流去,在這段有水北水南之說,所以漢、隋、唐時此處西東流向的汾河北岸一帶就有汾陽,同時這段彎曲的北部就叫陽曲,二者同處汾河上游的北部,陽曲汾陽同為一地。另一曲折之處是從侯馬西折,經(jīng)新絳,稷山,河津流入黃河,這段因河流東西流向也有水北水南之說,歷史上有汾陰縣的出現(xiàn)。汾陽、汾陰兩縣可見中國地圖出版社的《中國歷史地圖》第五冊第17-18頁,隋大業(yè)八年的河?xùn)|諸郡圖。今汾陽位于文峪河的西邊,所以歷史上曾叫西河郡、西河縣,其同汾河無緣。陽曲縣有兩個村,叫洛陽和洛陰,因有一河叫洛水,把兩村分開,河南的叫洛陽,河北的叫洛陰,老古相傳,黃帝在陽曲縣的阪泉山將蚩尤打敗,用了陰陽二寶,實(shí)際上是從洛陰,洛陽兩地發(fā)兵,夾攻于阪泉山,將蚩尤打敗的。從上述例子說明以水南水北命名的地方是多的。 (二)《史記》一書中汾陽之邑,說的是汾河北面的土地。郭世科寫的《古老汾州是郭氏文化的發(fā)祥地》,該文第10自然段寫到:“有一誤傳,說汾陽始名于明代萬歷二十三年。其實(shí),早在26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汾陽就叫汾陽?!妒酚洝x世家》載:夷吾遺里克書曰:“誠得立,請遂封子于汾陽之邑。”郭世科想用史記中的話,說明今汾陽在春秋時期就叫汾陽,而在引用時,郭世科有意刪掉史記中該段話下還有個注解:“汾水曰汾陽,晉地也”“命里克汾陽之田百萬,命邳鄭以負(fù)蔡之田七十萬”通觀之意是要汾河北部土地封給他。邑,除縣古稱之外,還有國都,人民聚居的地方,封地,愁悶不安等多種解釋,郭世科引用史記中的話,有意刪掉注解,怕暴露出今汾陽與史記中的汾陽無緣。史記中汾陽之邑的真實(shí)意義是指汾河北面的土地,汾河北部指的是陽曲的土地。郭世科說的誤傳,實(shí)際上是正傳,因《汾陽縣志》就載,今汾陽“春秋屬晉,為瓜衍縣地。戰(zhàn)國屬趙,為茲氏縣地。秦、漢、三國、魏因之。晉、南北朝、隋屬隰城縣,唐肅宗上元元年,改為西河縣,屬汾州。明洪武初省西河縣置汾州。萬歷二十三年改汾州置汾州府。依廓設(shè)汾陽縣至今?!狈陉柨h志講的清楚,既然春秋屬瓜衍縣地,就不能同時成汾陽縣。而且是萬歷二十三年依廓設(shè)汾陽縣至今。這怎能成為誤傳。本人現(xiàn)藏有一本由汾陽市人民政府,1994年8月編印的《汾陽》之書,書中寫道:“汾陽縣歷史悠久,春秋屬晉,戰(zhàn)國屬趙,秦為茲氏縣,明置汾陽縣至今?!边@是汾陽市人民政府編印的,明置汾陽縣至今,這是正傳,郭世科卻說誤傳,應(yīng)該改正。 (三)陽曲在漢、隋、唐時的汾陽。陽曲位于汾河上游彎曲的北面,所以叫陽曲?!蛾柷h志》(清朝道光年版)在敘說陽曲地名變化時寫道:“隋隸太原郡,開皇六年文帝自姓楊惡其曲之名,改曰陽直。十六年改曰汾陽,因漢故名。又分置盂縣,大業(yè)初省,入汾陽,末年復(fù)曰陽直,移至木井城,唐屬并州。武德三年于隋之故城四十五里又置汾陽縣?!睆摹爸袊鴼v史年代簡表”查知,隋開皇十六年是公元596年,武德三年是公元620年,因漢故名,就講陽曲在漢朝時叫汾陽,故隋朝時也叫汾陽。歷史清楚表明陽曲在漢隋唐三個朝代曾有一時間叫汾陽。 (四)今汾陽與陽曲的古汾陽之區(qū)別。今汾陽位于太原市南,是呂梁市的一個縣級市,是明朝萬歷二十三年即1595年才叫汾陽縣,是郭子儀于762年封為汾陽郡王后833年才出現(xiàn)的汾陽縣。陽曲縣在漢隋唐三朝時叫汾陽,以唐朝計(jì)算是武德三年即620年稱汾陽的,距郭子儀封王還有142年。唐朝皇帝只能知道在唐朝武德三年有縣叫汾陽,知道以前的事是對。而唐朝皇帝絕對不會預(yù)計(jì)到833年后又出現(xiàn)汾陽。所以唐朝皇帝只能把郭子儀封在唐朝的汾陽即今陽曲,唐朝皇帝不會預(yù)算到明朝又有個汾陽出現(xiàn),把郭子儀封在唐朝西河縣即今汾陽是絕不可能的。(作者:系山西省陽曲縣郭氏研究會會長姜國民于2008年10月5日) 八、致世和宗長的一封信 尊敬的世和宗長: 有幸拜讀您編著的《中華郭氏源流考略》一書,令人欽仰的是您繼主編《中華郭氏大典》之后仍然為郭氏源流追根究底而傾注了無數(shù)的心血。此書大有力挽狂瀾之氣慨,對目前學(xué)術(shù)界關(guān)于郭氏源流的爭論不休,提出了非常正確的結(jié)論,真正做到正本清源。貢獻(xiàn)是巨大的,意義是深遠(yuǎn)的,在郭氏源流問題的學(xué)術(shù)研討上具有空前的、劃時代的意義!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郭義福宗長《淺談郡望與堂號》一文的精辟見解,文中指出:“唐肅宗寶應(yīng)元年(762年壬寅歲)郭子儀因軍功封‘汾陽郡王’。其子孫以汾陽為標(biāo)志,即稱‘汾陽郭氏’。這個稱謂也是堂號,不是郡望。講郡望郭子儀屬‘華陰郭氏’,郭子儀世居華州,封王時已離開陽曲七百余年,祖上歷遷至馮翊,最后到達(dá)華州(華陰)。汾陽封號雖因郭氏得姓之地陽曲(古稱汾陽)而來,但這個堂號不但不包括住在汾陽縣的郭氏宗親,也不包括住在馮翊、華陰的郭氏宗親,嚴(yán)格地說即使子儀公十個兄弟的后代都不包括在內(nèi)?!?/span> 文章最后指出:“更可悲的是今年汾陽王1300周年誕辰,世界各地的汾陽王裔孫去年在泰國決定:今年慶典在汾陽縣舉行,這將是天大的誤會?!保ㄗ觾x出生是697年,原文應(yīng)該是寫于1996年) 本人之所以引出上述偉論,目的是要指出這不僅僅是汾陽王族裔的悲哀,而且是全世界郭氏的另一種悲哀。眾所周知,郭氏有‘太原郭氏’、‘ 潁川郭氏’、‘ 馮翊郭氏’、‘西平郭氏’、‘河?xùn)|郭氏’、‘敦煌郭氏’、‘中山郭氏’、‘昌樂郭氏’等等。郭氏族人遍布海內(nèi)外,有1500萬人眾。是中華民族源遠(yuǎn)流長,英賢薈萃的著名姓氏。自上古夏、商、周以來,郭氏族人的發(fā)祥、發(fā)展、繁衍、播遷,可以說是非常興旺,也非常復(fù)雜。郭氏這棵巨樹之興旺,是有著上述千枝萬柯,千流萬派。奇怪的是現(xiàn)在根巳正,卻枝巳枯。這棵巨樹只剩下‘汾陽郭氏’一枝獨(dú)秀。目前全世界可能有百分之八、九十郭氏后人都承認(rèn)是郭子儀的后裔,除了歷來被研究郭氏源流的學(xué)術(shù)界忽視遺忘的包括福建中南部與臺灣中南部幾十萬榴陽王十二使公族裔(此支自稱太原郭氏)。難道上述其他郭氏支派都絕后了?難道郭子儀十兄弟沒有后代流傳嗎?這是不可思議的,絕對不可能的事。這就是中華郭氏的另一種悲哀??v覽當(dāng)代名家對郭氏源流的諸多論述,無一對此有所質(zhì)疑,這證明無數(shù)郭氏族群弄不清自己的祖宗源流,紛紛攀龍附鳳。此行徑巳令‘崇韜拜墓’的笑話響徹中華大地。這種誣祖混宗的怪現(xiàn)象,禍延各地宗祠、族譜。 自宋迄清以至當(dāng)今,數(shù)不清的族譜世源存有疑問,甚至錯誤,有抄襲的,有移花接木的,有刻意抬高門第而投靠皇室、王公、將相、卿候的。不可否認(rèn),郭子儀的不朽功勛是中華郭氏的驕傲。其影響之大遠(yuǎn)遠(yuǎn)超出“林宗振漢,子儀鳴唐”。尤其當(dāng)代這股人為的颶風(fēng),己將中華郭氏后人引入盲目崇拜的迷途,這是最嚴(yán)重的造假,不能不引起所有研究郭氏問題的專家、學(xué)者的注意。否則研究族源就失去了意義,認(rèn)祖歸宗就成了一句空話。以上管見臆說之處,望批評指正。(福建旅港鈔岱同鄉(xiāng)會秘書長、旅港鈔岱宗親會秘書長、香港金井鎮(zhèn)同鄉(xiāng)聯(lián)誼會宣傳部副主任郭青萍上2010年5月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