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方 摘要:道家的心理自衛(wèi)思想與當代心理治療學的相關性可從四個方面來看:1.自知自勝,提高自我意識;2.洞明世事,認識規(guī)律;3.知足知止,調整期望值;4.寧靜、恬淡,調整心態(tài)。 關鍵詞:道家思想 心理自衛(wèi) 人格調整 盛行一個世紀的當代心理治療理論,大致上有三大流派:精神分析、行為主義與人本主義。精神分析治療學派是本世紀初由弗洛伊德(S. Freud,1856-1936)創(chuàng)立的;行為主義是20年代開始盛行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與代表是華生(J. B. Watson, 1878-1958);人本主義崛起較晚,是二戰(zhàn)以后西方心理學革新運動的產物,是由許多心理學家共同發(fā)起的。60年代起這一運動有較大的發(fā)展。他們既反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把意識經驗還原為基本驅力或防御機制,又反對行為主義把意識看作是行為的副現象,主張心理學應著重研究人的價值和人格發(fā)展。因而,人本主義被稱為心理學的“第三勢力”,它強調治療的前提是每個人都有自主權和發(fā)展自身人格的能力,認為心理障礙與適應不良是個人內心沖突未獲解決所致,只要幫助他們接受自身存在的意義,能夠以積極的方式體驗自我,修正自己的目標或改變自己的行為,不為別人意見所左右,建立起生活的信心,使生活饒有興味,就能以適宜的方式處理問題,度過危機。這就是存在主義——人本主義心理治療學的基本理論,也就是當今最先進的提倡進行良好的人格調整的心理治療學理論。這與我國流傳二千多年的道家學說,不謀而合,極其相似。淵博的道家先賢們一直在教導人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國人民世世代代正是依靠著這種強有力的思想武器,深信“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深信“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深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華民族掌握了道家的心理自衛(wèi)技術,進行自我人格的調整,走出困境,換來成就,走出黑暗,換來光明。道家思想是中國人世世代代用以心理自衛(wèi)的最良好的武器之一。 自我意識是人類獨有的最高級的心理活動,是個體社會化的結果。然而,不是每個成年人都具有同樣成熟水平的自我意識,尤其在心理不夠健康的人群中,自我意識不強,個性有缺陷的是大有人在。作為心理治療學常用的領悟療法,說到底就是通過談話,進行精神分析,幫助患者意識到自己的一些行為產生的原因,把原來處于無意識(或叫“下意識”、“潛意識”)狀態(tài)支配下的一些古怪行為,提高到意識領域中來,讓其本人明白何以產生這些不正常的心理與行為,并認識到其無益性與危害性,找到問題的癥結,提高自我意識的水平,許多非器質性的精神障礙,就自然解除了。這種領悟療法,如果不由專業(yè)的心理醫(yī)生來啟發(fā)、分析、誘導、講解,患者自我能否依靠自己的力量來達到自愈呢?答案是肯定的,這就是提高其自知自控的能力來治愈由于自我意識水平不高而引起的一些心理疾病,如焦慮癥、抑郁癥、強迫性癔癥等功能性神經癥。這是值得提倡和普及的心理自衛(wèi)技術。 《道德經》策33章是這樣寫的:
這38個字,包含的哲理是十分深邃的?!白灾?、“自勝”比“知人”、“勝人”還重要,還難以做到?!爸苏摺笨皹嗣髦?,但真正明智的還是要認識自我,正確地評價自我,既不能過高地認為自已如何如何偉大,又不能過低地認為自己處處不如人。既不亢也不卑的處世態(tài)度,就來自于正確地評價自我。這是自我意識的第一步,即自我認知與自我評價。而自我評價免不了要對自己人生的價值,即生存的意義作出評價,要明確地認識到自己活在世上的意義,也就是“不失其所”的意思?!懊總€人必須建立自己的生活意義”,樹立生活的目標。否則,就“如同生活在真空之中”,即使“完全沒有任何行為問題或情緒紊亂,但仍是個沒有目的的軀殼”(4),失其“所在”(即“存在”)的意義,不死也等于“亡”了。道家的這種關于自我意識的解釋,正是當今流行的存在主義——人本主義心理治療學要闡釋的根本原理。良好的人格調整,首先要有自己的生活意義,一旦失去意義,就會產生焦慮。只有認識自己的生存意義,才能對自己的行為與發(fā)展的方向負起責任。在這樣的自我認知的基礎上,不間斷不麻木地體驗人生的酸甜苦辣,學會面對焦慮;而不是消極地躲避焦慮,更不是掩耳盜鈴式地掩蓋客觀生活中的種種難題。承認生活本來就充滿著緊張的刺激,隨時準備拿出各種各樣解決問題的方法來,并在實踐嘗試中總結哪一種解決方法最為有效,在戰(zhàn)勝客觀困難的同時,戰(zhàn)勝自己的軟弱,這就是“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的深刻含義,更是“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的深刻含義。只有具備了完美的人格,自我意識水平極高的人才能“直面人生”,奮力搏擊,在創(chuàng)造奇跡的同時,成為最堅強最偉大的受人崇敬的人。即使因為力量不足或時機不成熟而戰(zhàn)勝不了敵人,也不至于精神崩潰。無數革命志士前赴后繼、視死如歸,在敵人的淫威面前鎮(zhèn)定自若,“臉不改色心不跳”,成為永垂青史的人格的典范,不正是“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了嗎? 二、強調洞明世事,認識規(guī)律 道家思想在指導人們確立目標方面,有過十分明確的警示。請看《道德經》第44章:
老子主張生命貴于財富,追名逐利是十分危險的?!暗溎笥诓恢悖棠笥谟?。故知足之足,常足矣!”(9)知足的人才能經常體驗到滿足的歡樂。所以人只有節(jié)制自己的物欲,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與平衡。貪得無厭與縱情聲色是引起心理疾病的根源。
道家主要是勸告統(tǒng)治者要節(jié)制物欲,“虛其心,弱其志”、“無知無欲”,實行“無為而治”?!盁o為”的意思是不要政令苛繁,不要橫征暴斂,更不要連年征戰(zhàn)?!氨?,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span>(11)“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sup>(12)“不尚賢,使民之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span>(13)“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span>(14)世事萬物,自然有其必然的發(fā)展規(guī)律,主觀的意志不能脫離客觀的現實。期望的目標也須不斷從理想化向現實化加以調整。否則,挫折與失敗是難免的。心理健康的人,是時常體驗到成功喜悅的人。“桃子”要掛在合適的高度,“跳一跳”,能夠摘得著,嘗到“桃子”的美味,才能激勵人們去繼續(xù)努力奮斗?!爸阏吒弧薄ⅰ爸愠贰币簿褪切睦碜晕艺{適的最好方法之一。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15) 道家主張守靜、致虛,并且要達到極篤的境地,是相信人類有理性思維的能力。然而,理性思維需要冷靜平穩(wěn)的心理狀態(tài)作保證。任何急躁、過熱的情緒都會擾亂正確的思維活動。 當代心理治療技術中,有不少沉思療法、放松療法、領悟療法、系統(tǒng)療法、脫敏……等,在道家思想的實際應用中,往往也能尋到蹤影,有待于進一步挖掘、研究。當代最大流派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馬斯洛在《人性能達的境界》一書中說道:“有機體更傾向于選擇健康、成長。生物學上的成功,它已不是我們一個世紀前所設想的那樣了。這一般地說是反專制的、反控制的。這使我復歸往昔,并認真考慮全部道家的觀點。”讓我們隨著馬斯洛的指引去認真考慮道家思想,從古老的道家文化中汲取養(yǎng)料,使我國的心理治療學有一個新的騰飛與發(fā)展。 注釋: (1)(2)林語堂.中國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40、98 (3)(4)(5)(6)(7)(8)(9)(10)(11)(12)(13)(14)(15)(16)(17)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介.北京:中華書局,1984,第198、289、64、154、342、244、106、342、64、71、334、335、124、241、248頁 摘自《上饒師專學報》1997-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