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清明大話黃帝陵4黃帝像考

 山鄉(xiāng)武俠 2014-04-05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清明大話黃帝陵4黃帝像考  


 


編者按:

  為了在中國“中部”——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陵寢所在地陜西省黃陵縣——這塊圣地上豎立起一尊通天徹地的黃帝巨幅塑像,供人拜謁、瞻仰,黃陵國家森林公園有限公司何中升、姜恩凱二人肩負使命,踩著黃帝的足跡,走遍了大江南北,黃河上下——“東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崆峒,登雞頭;南至于江,登熊、湘;北至于幽燕,登釜山?!?/FONT>

  通過對大量歷史遺跡的探尋、大量歷史資料的查閱,通過對國內(nèi)眾多黃帝像的考察、眾多相關(guān)人士的采訪,二人對黃帝的形象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并在此基礎(chǔ)上經(jīng)過認真研討,撰寫出了《黃帝與黃帝像》一文。今予發(fā)表,以期拋磚引玉。

  

  上篇

  黃帝

  

  一,解讀

 ?。ㄒ浴妒酚洝窞橐罁?jù),對黃帝進行解讀。)

  “黃帝者”: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人物,以土德而王之,土色黃,故稱黃帝。《坤靈圖》:“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曰帝”。

  “少典之子”:少典之子,即為少典氏的后裔。少典者,諸侯國號,非人名也。

  《國語》:“少典娶有蟜氏女而生炎帝”。然則炎帝亦少典之子,炎黃二帝雖則乘帝王代紀,中間凡隔八帝五百余年,若以少典是其父名,二人為兄弟,可信乎?又按《秦本紀》:“顓頊氏之苗裔孫曰女修,吞玄鳥之卵而生大業(yè),大業(yè)娶少典氏而生柏翳”。再一次說明少典是國號,是氏,而非人名也?!蹲髠鳌分袑⒏哧柺虾蟠訉O亦稱“子”。

  ……

  以上自“黃帝者,少典之子”至“長而敦敏,成而聰明”為第一段,本部分記述了黃帝“出身高貴、血統(tǒng)非凡;生而神靈、得天獨厚”的先天稟賦。

  “軒轅之時,神農(nóng)氏世衰”:軒轅氏興起之時,正值神農(nóng)氏衰落之日。

  神農(nóng)氏是個氏族的稱號,而并非炎帝本人。將神農(nóng)氏中當了天子的人稱作炎帝,而炎帝也并非一人,前后共有八位炎帝,歷時五百余年。也就是說,當炎帝尚未產(chǎn)生時,就有神農(nóng)氏存在,而當神農(nóng)氏炎帝的天子之位被軒轅氏黃帝取代后,神農(nóng)氏仍依然長期存在。《易》云:“庖羲氏沒,神農(nóng)氏作”。

  神農(nóng)氏世衰,謂神農(nóng)氏后代子孫衰落,非指取代庖犧氏當天子的那個炎帝。皇甫謐所謂“帝榆罔”是也?!盾庌@黃帝傳》:“黃帝與榆罔爭天下,榆罔恃神農(nóng)氏之后,故爭之?!毖椎蹅鲾?shù)世至末帝榆罔而亡。

  ……

  “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nóng)氏,是為黃帝”:至此為止,軒轅氏才正式取代了神農(nóng)氏的統(tǒng)治地位,實現(xiàn)了朝代的更替。人們將軒轅氏中這位登上“天子”寶座的人稱為“黃帝”。

  “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以有道伐無道,逐步統(tǒng)一了各諸侯部族,在天下建立起了第一個大一統(tǒng)的“共主”國家。

  以上自“軒轅之時,神農(nóng)氏世衰”至“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為第二段,本部分記述了黃帝“臨危受命、修德振兵;征逆撫平,創(chuàng)設大統(tǒng);聯(lián)盟炎帝,肇造華夏”的豐功偉績。

  “披山通道,未嘗寧居”:披荊斬棘,開疆拓土,巡視四方,未嘗寧居。

  ……

  以上自“披山通道,未嘗寧居”至“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為第三段,本部分記述黃帝“克難攻堅、勵精圖治;建章立制、選賢任能;政績卓著,萬邦來朝”的偉大作為。

  “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說,存亡之難”:黃帝依照自然運行之規(guī)律,陰陽之占卜,生死存亡難易之學說,多所該作,利益眾生。

  ……

  “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呂氏春秋》:“黃帝之時,天先見大螾。土精,大五六圍,長十余丈。黃帝曰:‘土氣勝,土氣勝!’其色尚黃,其事則土”。以土德王,故曰黃帝。土有好生之德,黃帝利益眾生,故“有土德之瑞,號黃帝”。

  以上自“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說,存亡之難”至“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為第四段,本部分記述黃帝“聰明睿知,多所改作;破除蠻荒、開啟文明;利益眾生,光被遐荒”的歷史貢獻。

  “黃帝居軒轅之丘”:皇甫謐曰:“帝受國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

  ……

  “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軒轅黃帝傳》:“黃帝子孫各得姓于事,帝推律定姓者十二,九子各封一國,總?cè)铣鳇S帝”。

  據(jù)《史記》記載,黃帝為五帝之首,而且其他四帝也都是他的子孫。對黃帝而言,顓頊是孫子,帝嚳是曾孫,堯是玄孫,舜是八世孫。

  不僅如此,司馬遷在《史記》中,將夏、殷、周之血統(tǒng)也往上追溯至黃帝。也還不僅如此,建立大秦王朝的秦人仍出于軒轅黃帝?!妒酚洝罚骸扒刂龋垲呿溨缫釋O曰女脩?!?/FONT>

  總之,在司馬遷編織的血脈網(wǎng)絡上,黃帝高踞在頂端,既是顓頊、帝嚳、堯、舜四帝的祖先,又是夏、商、周三代諸王以及眾諸侯的祖先;不僅如此,他還被推廣成為后世帝王及諸侯的祖先,乃至庶民百姓的祖先。

  以上自“黃帝居軒轅之丘”至“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為第五段,本部分記述黃帝后裔“人丁興旺、胄衍祀綿”;普天之下,莫非其出的家族盛況。

  “黃帝崩,葬橋山”:皇甫謐曰:“帝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一歲”。

  橋山位于陜西省黃陵縣,“山上有黃帝?!?。黃帝有土德之瑞,五行唯土居中,故黃帝創(chuàng)業(yè)、立國、治世莫不于此,葉落歸根,亦葬于此。黃陵縣古名為中部縣,取中國“中部”之意,1944年更名為黃陵縣。

  總之,司馬遷將軒轅黃帝塑造成一位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之集大成式的偉大歷史人物,這位完美無缺的偶像集“親者、尊者、師者、神人、仙人”諸多品格于一身,他建有“肇造吾華”的不世之功。作為親者,他是民族始祖、全體華人皆同他血脈相連;作為尊者,他締造了泱泱大中國,為神州大地第一位“共主”,他德配天地,為歷代帝王之楷模;作為師者,他聰明睿智,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華夏文明,為人文初祖;作為神人,他生而神異,神通廣大,為人所不能及;作為仙人,他瑞祥天然,飄逸自如,樂生會生長生。

  

  二,辨析:

  黃帝并非一個人的名字,這位“黃帝”的名字也不叫軒轅。

  

  其一,黃帝并非一個人的名字。

  黃帝并非一個人的名字,而是軒轅氏中做天子與承襲天子大位者的共同帝號,正如炎帝并非一個人的名字,而是神農(nóng)氏中做天子與承襲天子大位者的共同帝號一樣。

  《史記·秦本紀》:“秦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以水德之始,故尚黑”。

  夏得木德,尚青,其帝為青帝;商得金德,尚白,其帝為白帝;周得火德,尚赤,其帝為赤帝;秦得水德,尚黑,其帝為黑帝;漢得土德,尚黃,其帝為黃帝。青帝為夏代17位天子的共同帝號,白帝為商代31位天子的共同帝號,而絕非專指夏啟個人或商湯個人。

  可見,“五行之德”,乃一個朝代自始至終之“公德”,而并非該朝代中某一天子之“私德”。如夏啟為青帝,夏桀亦為青帝;商湯為白帝,商紂亦為白帝。

  所不同的是,三代以后每一朝代均有自己的國號,如“夏”朝、“商”朝,而三代以前則沒有,則以“德”相別,如“炎帝”時代、“黃帝”時代。我們今天所說的“黃帝”,實際上就是率領(lǐng)軒轅氏并眾諸侯推翻神農(nóng)氏炎帝統(tǒng)治,第一個登上天子寶座的那個人,締造了黃帝時代的那個人,他確實是黃帝,但他絕不等于黃帝,他身后還有眾多的黃帝。正像夏啟是夏王但不等于夏王,商湯是商王,但不等于商王一樣,夏啟身后還有16位夏王,商湯身后還有30位商王。無怪乎“榮伊言黃帝三百年”,實際黃帝還遠不止300年,而是1520年。

  中國“夏商周斷代工程”研究結(jié)果,提出了五帝時代的框架:

  時代帝世積年歷史年代

  黃帝101520約公元前4420—前2900年

  顓頊9350約公元前2900—前2550年

  帝嚳、堯10400約公元前2550—前2150年

  帝舜150約公元前2150—前2100年

  《春秋命歷敘》:“黃帝傳十世,一千五百二十歲”。

  以上黃帝“帝世”10世與“黃帝傳十世”均疑有誤,應為40世左右。

  另據(jù)考古研究成果表明,“裴李崗文化”為新石器早期文化,距今約7000—8000年,約為少典時代;“仰韶文化”為新石器中期文化,距今約6000—5000年,約為炎帝、黃帝時代;“龍山文化”為新石器晚期文化,距今約4000年,約為顓頊、帝嚳、堯、舜時代。

  

  其二,軒轅也不是一個人的名字,而是一個氏族稱號。

  《通志氏族略序》:三代之前,姓氏分而為二,姓所以別婚姻,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姓有氏,而賤者有姓無氏;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左傳》:“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即因封土而命氏,氏為姓的支系,用以別貴族子孫之所出生及其世職世業(yè)。

  三代之后,姓氏合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秦漢以后,姓氏不別,或言姓或言氏或兼而言之。

  三代以前,氏不僅具有一定“地域”的內(nèi)涵,而且還具有一定“職業(yè)”的內(nèi)涵。如庖犧氏,就是居住在一定區(qū)域擅長馴養(yǎng)畜生以供庖廚的氏族?!妒酚洝と时炯o》:“庖犧氏,養(yǎng)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神農(nóng)氏,就是居住在一定區(qū)域擅長稼穡的氏族;燧人氏,就是居住在一定區(qū)域而擅長取火用火的氏族。同理,軒轅氏就是居住在一定區(qū)域內(nèi)善于制造與使用舟車的氏族。

  《古史考》:“黃帝做車,引重致遠”?!妒斑z記》:“軒轅變乘桴以造舟車”。《漢書》:“黃帝作舟車以濟不通,旁行天下?!彼^軒轅,大小車輛之統(tǒng)稱也。車單杠,曲而高拱者謂之“軒”;車雙杠,直而平者謂之“轅”。

  伏羲氏、神農(nóng)氏、軒轅氏之所以被尊為“始祖”,就在于他們解決了華夏民族最根本、最初始的生計問題。庖犧氏、神農(nóng)氏分別將人們從毫無保障的漁獵時代、采集野果時代帶向略有保障的畜牧時代與種植時代,而軒轅氏則是在庖犧氏、神農(nóng)氏解決“吃”問題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解決了“穿、行、住、用”等一系列物質(zhì)生活問題以及部分精神生活問題。

  庖犧氏、神農(nóng)氏、軒轅氏不僅是生活在一定區(qū)域、從事一定“職業(yè)”氏族的稱號,而且還是一定時代的標志。

  總之,軒轅黃帝是黃帝時代與同時代華夏族群之時代智慧與群體智慧的結(jié)晶,是時代形象與群體形象的化身。

  

  下篇

  黃帝像

  

  一,點評

  千百年來,人們總是想方設法為黃帝造型畫像,為了讓世人一睹其風采。然而,黃帝像誰?誰像黃帝呢?可以肯定地說,目前存世的任何一種黃帝像都是有缺憾的,因為任何具象都無法再現(xiàn)他的光輝形象,都無法承載他偉大的歷史內(nèi)涵。

  

  一),山東省嘉祥縣武梁祠東漢石刻的黃帝像

  武梁祠是東漢末期嘉祥縣武氏家族祠堂與墓室里鑲嵌、擺放的石構(gòu)建筑與裝飾,共四十多塊漢畫像石。

  畫像石多采用“平面淺浮雕”手法制像。

  畫像石其題材內(nèi)容為三類,即當時社會現(xiàn)實生活類、歷史人物類、神話故事及奇禽異獸類。

  歷史人物類三皇五帝像一欄共刻畫了11位人物,即伏羲、女媧、神農(nóng)、祝融、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帝禹與夏桀。

  畫像石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效果。

  其一,畫面大膽、夸張、富有想象。將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表現(xiàn)手法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界限,使古往今來、東西南北、天上人間的人物都共同和諧相處一室、一石。

  其二,運動感強烈。武梁祠畫像從人物的姿態(tài)上做文章,強調(diào)人與物的活動姿勢與速度,以使生動活潑,以展現(xiàn)人物的精神風貌。

  武梁祠黃帝像:

  頭戴天子冠冕,身著褒衣博帶,右手抬至腰部,左手上揚,雙腳向前邁進,側(cè)身回望。左邊隔欄題榜曰:“黃帝多所改作,造兵井田,垂衣裳,立宮宅”。

  詮釋:

  褒衣博帶,漢家風尚。天子冠冕,禮儀相當。雙手高揚,有為之相。

  多所改作,立宅垂裳。環(huán)顧左右,共主共王。前參后參,心系四方。

  不私一物,德配天壤。披山通道,寧居未嘗。兩足邁進,大業(yè)永昌。

  端恭危坐,非彼模樣。肇造吾華,人神共仰。畫圖難足,日月同光。

  然而,可惜武梁祠黃帝像是為廟堂供奉而作,并非露天生動之像;供人朝拜祭祀價值足而教育、認識、審美價值較為缺乏;把黃帝具象化,具象化為漢代的一位皇帝。并且五帝像有程式化、雷同化傾向?!秷D版說明》:“帝堯的姿態(tài)和黃帝差不多,帝舜的姿勢和帝堯基本相同”、“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均頭戴旒冕”。

  

  二),當代人所設計雕塑的黃帝像。

  目前大陸所能看到的且較有影響的黃帝塑像多達十余處,如河北省涿鹿縣三祖堂里的黃帝像、河北省涿鹿縣政務廣場的“三祖像”(炎帝、黃帝、蚩尤)、河南省新鄭市人民路的黃帝像、河南省新鄭市炎黃廣場的黃帝像、河南省新鄭市黃帝故里拜祖廣場上的黃帝像、河南省黃河游覽區(qū)的炎黃二帝像、浙江省縉云縣的黃帝像、陜西省黃陵縣軒轅廟、軒轅殿里的黃帝像。

  除過陜西黃陵縣黃帝廟、軒轅殿里的黃帝像是以山東武梁祠東漢時期黃帝像為藍本進行設計外,其余多為當代人原創(chuàng)。

  當代人原創(chuàng)的黃帝像雖然他們各自所處環(huán)境不同、衣著不同、相貌不同、大小不同、姿態(tài)不同,但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將黃帝具象化并都“不像黃帝”!

  為什么同一個黃帝卻有著完全不同的面孔與形象呢?不是千人一面,而是一人一面呢?為什么塑像下面非寫“黃帝像”三字不可呢?

  因為那些黃帝像既不像黃帝本人,也不是廣大中華兒女心目中的黃帝,它們只是當代雕塑家們“研發(fā)”出來的東西,既缺乏一定歷史依據(jù)與客觀標準,又不反映炎黃子孫對祖先的群體心理認同。

  這些雕塑設計家的不足之處,就在于沒能把握住遠古時期的時代特征,對黃帝的“人格”尤其“神格”缺乏認識,把黃帝具象化,具象化為一個特定的、具體的人物。

  殊不知黃帝是遠古時期,生活在一個廣大區(qū)域里,歷經(jīng)了一個漫長時代的人們其群體形象的化身;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的文化符號;是海內(nèi)外炎黃子孫的共同始祖,他身上寄托著偉大中華民族的思想、感情與信仰,他是孕育蘊藏萬物的巍巍昆侖,而那些具象化了的黃帝至多也不過是山上的一草一木。

  

  二,構(gòu)想

  那么,怎樣才能尋找到黃帝的“真身”呢?

  東方智者老子一語點破了迷津——“大象無形”、“大制不割”。

  黃帝是“樸”而不是“器”,“樸散則為器,故大制不割”。黃帝是一塊無字碑,任何特定的碑文都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黃帝是人,同時也是神、也是仙。黃帝是三位一體的,是人、神、仙的合三而一,他具有人的體貌特征,神的能量功績,仙的風采氣度。他是神話人物與歷史人物的結(jié)合體,他是“親、尊、師、神、仙”的集大成者。

  魏曹丕曾對黃帝的形象作過頗有見地的勾勒。曰:“軒轅應元期,功能總百神。體煉百靈妙,氣含云露津。摻石曾城岫,鑄鼎荊山濱。豁焉天扉辟,飄然跨騰麟。儀轡灑長風,攐裳躡紫宸?!?/FONT>

  我們認為黃帝像的設計應把握“六大元素”與“兩大特色”。

  “六大元素”,即一曰“祥云”,二曰“神龍”,三曰“龍顏”,四曰“四面”,五曰“高大”,六曰“動感”。

  “兩大特色”,即“亦真亦幻”與“自然而然”。

  

  一),六大元素

  1,祥云

  應劭曰:“黃帝有景云之瑞,故以云紀事也”?!蹲髠鳌罚骸包S帝氏以云紀,故為云師而云名”?!抖攀献ⅰ罚骸包S帝受命有云瑞,故百官師長皆以云為名號”。《春秋演孔圖》:“黃帝之將興,黃云升于堂”。真可謂“無云即無黃帝可言”。

  2,神龍

  龍是傳說中一種有麟角須爪,能興云作雨的神異動物。

  其一,黃帝即龍,龍即黃帝。“古老的中華一條龍”,“我們是龍的傳人,我們是黃帝的子孫”?!岸露?zhí)ь^”,同時農(nóng)歷二月二又是黃帝的生日。

  其二,黃帝以龍為圖騰。自古軒轅氏就以龍為圖騰,“合符釜山”定都涿鹿后黃帝不僅繼續(xù)以龍為圖騰,而且又以龍為“國徽”。

  其三,黃帝以龍為坐騎,無龍而不行。

  《大戴禮記》:“黃帝黼衣黻裳,大帶,乘龍扆云”?!兑琢帧罚骸包S帝出游,駕龍乘鳳”?!痘视[》:“黃帝乘龍升云,登朝霞,上至列闕,倒影,經(jīng)過天宮”?!斗舛U書》:“黃帝采首山之銅,鑄鼎于荊山之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余人,龍乃上去”。

  河南新鄭黃帝故里壁畫有“黃帝乘龍圖”、“黃帝擎旗圖”、“炎黃結(jié)盟圖”,黃帝皆乘龍而行。

  又見,與黃帝同時代的“祝融”、“應龍”等人物出行也無不乘龍。如《中國神話傳說詞典》中的“祝融乘龍圖”,《離騷圖》中的“應龍畫河圖”。

  3,龍顏

  《史記》:黃帝“生而神靈”?!缎⒕淬^命訣》:“附寶出,降大靈,生帝軒”?!暗廴战驱堫?,有影云之瑞?!薄逗訄D握拒》:“北斗黃神之精,胸文曰‘黃帝子’”。

  《白虎通》:“黃帝龍顏,得天匡陽,上法中宿,取象文昌”。《路史疏仡紀》:“生而紫氣充房,身愈九尺,符涵庭朵,修髯花瘤,河目隆顙?!倍鸥σ嗾f過,天生龍種固龍顏。

  4,“四面”。

  《呂氏春秋》:“黃帝四面”?!妒印罚骸白迂晢柨鬃釉?,‘古者黃帝四面,信乎?’”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佚書》:“昔者黃宗質(zhì)始好信,作自為像。方四面,傅一心。四達自中,前參后參,左參右參,踐立履參,是以能為天下宗?!?/FONT>

  黃帝為什么要“作自為像”,為什么又要“方四面”呢?向天下昭告宣示,作為天下之共主,心系天下四方之民,一視同仁,毫無向背之意,如日月之大明,普照之而不私一草;如大地之廣裕,普載之而不遺一木。

  先秦古籍諱書上亦有記載,“三皇無文,五帝畫像”及“三皇設言民不諱,五帝畫像世順機”。

  《國語》:黃帝作自為像,“合群叟比較民之有道者,設像以為民紀”?!霸O像教之”。

  1984年青海湟源縣出土了“黃帝四面銅像”的實物。此器為一銅鑄杖首,人像留法而無冠,隆鼻大眼,神態(tài)各異。據(jù)考證距今約3600余年。

  常言道,奇人必有異像。“堯眉八彩,舜目重瞳,禹耳參漏,文王四乳?!睆墓糯媪粝聛淼娜郧叭宋锂嬒駚砜?,也多有奇異之處。女媧與伏羲多為人面蛇身像,神農(nóng)頭長牛角。

  5,高大

  黃帝父天而母地,如皇天之深邃高遠,若后土之博大深沉。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具其一也”。

  黃帝通天徹地,以其111米高的偉岸身軀屹立于中國“中部”——子午嶺之巔,讓人難以望其項背,給人以巨大的心理震撼,使人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有詩曰:“莫可近身瞻尊容,極目仰望僅及胸。靈光耀眼人眩暈,白云北上帝南行”。

  6,動感

  軒轅黃帝是位大有作為的人物,而絕非尸位素餐的平庸之主,他的一生是“多所改作”的一生,是開拓進取的一生,是不斷巡視云游的一生,是“遷徙往來無常處”、“未嘗寧居”的一生。云在飄,龍在游,黃帝在前行。即要在人物的動態(tài)上做文章,強調(diào)人和物的活動姿勢與速度,給人一種“活力美”、“動態(tài)美”與“力量美”。一切景象都是生動活潑的、有血有肉的,“正在進行”的,而不是僵死刻板的、供奉在廟堂之上供人祭祀的偶像。

  

  二),兩大特色

  1,亦真亦幻

  采取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相結(jié)合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把兩種似乎矛盾的事物很好地有機結(jié)合起來。亦真亦幻,真時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幻時虛無縹緲,恍惚若仙界。整個畫面要把神仙與凡人,歷史人物與現(xiàn)實生活,天上與人間,神話與現(xiàn)實巧妙地融為一體,使得總體形象既有普通的事物,又有神奇的景象;既有真實的美,即達到極致的真,又有虛幻的美,能給人留有無限遐思與想象的余地。

  2,自然而然

  就塑像而言,為廟堂之作與為曠野之作應有較大的差異,如人物的服飾、姿態(tài)、大小等。塑像的整個狀態(tài)應與所處的具體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即大環(huán)境決定塑像狀態(tài),而不是相反。塑像與大環(huán)境渾然一體,是環(huán)境的“生成物”,而不是機械的“構(gòu)筑物”,如同山上的大樹,而不是路旁的電桿。黃帝像上通天,下接地,形成天、地、人“三合一”的美妙景象。

  但見中國黃陵縣西部子午嶺之巔冉冉升騰起一縷云煙,藏頭露尾的神龍浮游于其上,人神仙三位一體的軒轅黃帝乘龍戴云,在行進中俯視環(huán)顧著廣袤的中華大地。

  總而言之,傲然聳立于黃帝曾經(jīng)長期生活戰(zhàn)斗過的地方——中國“中部”的軒轅黃帝像,其形象是極其高大生動的,其內(nèi)涵是十分豐富多彩的,不僅能滿足人們頂禮膜拜的心理需求,而且尚具有非常之高的“認識價值與教育價值”,尤其“審美價值”,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參觀者“求新、求奇、求特、求美”的心理期許。

 ?。ū疚陌l(fā)表時有刪節(jié))

  何中升姜恩凱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