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關探幽 訪古踏春——張家口大境門風光
附注:張家口大境門旅游景點簡介(張家口大境門的門票20元 )—— 位于張家口市區(qū)以北,是長城的重要關隘,以地勢險峻而聞名。大境門始建于清順治元年(1644年),城樓建在東西太平山之間的峽谷內,正中門額上高懸“大好河山”四個顏體大字,筆力蒼勁有力?! ∪f里長城所有的關口名字都叫做什么什么“關”,只有張家口這里稱為“大境門”,意味著這里是邊境之門。“關”字與“門”字在文化上的含義截然不同,“門”字有開放迎客的味道在其中,而“關”字則多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拒絕態(tài)度。大境門這段長城始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是在北魏和北齊長城的基礎上修建的,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清順治元年(1644年)在這段長城開豁建門,名日“大境門”。大境門墻高12米,底長13米,寬9米。券洞外側高5.4米,寬6米;內側高9.5米,寬6.8米,是一座以條石為基礎的磚筑拱門。大境門門楣上有用顏體書寫的四個大字“大好河山”出自察哈爾都統(tǒng)高維岳之手,寫于1927年。登上大境門,可以一覽張家口的城市風貌。 大境門長城大境門是萬里長城各個關口中唯一以“門”命名的關隘。清代時又在門上加筑城樓,使之成為扼守京都的北大門。門楣有察哈爾都統(tǒng)高惟岳于1927年書寫的“大好河山”四個顏體大字,蒼勁壯觀。張家口市區(qū)北端,有一座聞名遐邇的長城關隘——大境門。大境門位于高聳人云的東、西太平山之間,據(jù)長城之要隘,扼邊關之鎖鑰,形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大境門始建于清順治元年(1644),至今已有350多年。門以條石為基,青磚為體,高12米。頂部有一寬大平臺,可供游人登臨觀賞。大境門向西的磚砌長城約百米,長城頂部3米多寬的馬遵,直抵西太平山,順山勢攀援,可參觀保存較好的毛石長城。毛石長城由就地開采的毛石壘砌,并用白灰勾縫,非常堅固。 沿大境門東西依次蜿蜒展開、首尾相接的長城為明代所筑的外長城。明王朝建立后,為防御韃靼、瓦剌的侵擾,從永樂初年至成化末年的80多年內,將秦、北魏、北齊舊長城修繕利用,又新筑若干段,形成堅固完備、雄偉壯觀的外長城。這里的外長城與八達嶺一帶的內長城,一起成為拱衛(wèi)京師的重要屏障。大境門長城內側,每隔二三百米,就有一個氣勢雄渾的烽火臺,讓人聯(lián)想起古代烽煙滾滾的戰(zhàn)斗情景。 康熙三十六年(16 97)二月,康熙帝第3次親征噶爾丹,就是由大境門向北迸發(fā)的。當清軍大獲全勝的消息傳來時,張家口的百姓請讀書人張自忠揮毫寫下“內外一統(tǒng)”4個大字,并請工匠刻于大境門外一處平坦的石崖上。但康熙帝凱旋時沒有走鐫刻“內外一統(tǒng)”的正溝,而是夜間輕車簡從由西溝來到大境門下。此時大境門已閉關,傳說康熙帝被拒人城,只得夜宿關外,后建“臥龍亭”紀之。 與大境門外“內外一統(tǒng)”摩崖石刻相映成趣的是大境門上“大好河山”匾額。這4個顏體大字,為察哈爾都統(tǒng)高維岳1927年所書,筆力蒼勁,為雄關大境門平添幾分文化神韻。 大境門歷盡滄桑,是張家口的歷史見證,它目睹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強盛和貧弱,見證了塞外山城的歷史變遷。張家口人以大境門為榮,大境門成為張家口的象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