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是所有人每天必須的活動之一。吃飽吃好,是這種活動的最基本要求,大概沒有人不知道怎么吃飽和吃好。在“吃飽吃好”之上,如何吃得得體甚至優(yōu)雅,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西人有一句諺語:看一個人的修養(yǎng),觀察他如何進(jìn)餐。這話有點道理,就像“吃”這種行為,越是通及人類本性,越能反映一個人的教養(yǎng)。 每種文化都有自己獨特的餐桌禮儀。比較世界各國的餐桌禮儀,西餐尤其講究。中國的餐桌將就熱鬧,酒酣耳熱,推杯換盞,這才是吃得過癮;而西餐的餐桌禮儀剛好相反,主客有序、彬彬有禮、輕言輕語,談笑自若,這才是被認(rèn)可的“吃相”。 主頁君是中國人,并不習(xí)慣西餐那套“裝”文化。不過,我還是愿意為大家介紹下吃西餐的總總規(guī)矩,以備在將來在一些場合“裝”出“紳士淑女”范兒來。 餐前:收到邀請,敬請賜回復(fù) 如果你收到的是非常正式的邀請,請一定要在24小時以內(nèi)回復(fù)。如有特殊情況,最晚不得超過72小時。在西餐禮儀中有一個專門的詞來描述這一禮儀,即R.S.V.P.(法語,全拼為repondez s’il vous plait,意為“敬請賜復(fù)”)。 無論是否赴宴,都要盡早給予主人答復(fù),否則會很失禮。如果確定赴宴且自己有忌口一定要在答復(fù)時提及,就餐時再說會很不禮貌。相反,如果已經(jīng)回絕了邀請,但事后發(fā)現(xiàn)自己又有時間了,還是不要厚著臉皮再去問,因為會給主人帶去麻煩,很不受待見。此外,如果答應(yīng)了之后又真的有急事發(fā)生,不能赴宴,那就盡早告訴主人,省得對方為你遲遲不來而操心。 餐前:合適的禮物 如果想對主人的盛情邀請聊表心意,那最好不要空手去赴宴。一束花、一瓶紅酒、一些甜品都是不錯的選擇。但需要記得,禮物一定要雙手奉上,下面墊上買禮物時的包裝紙盒更顯隆重。不過,如果你是看中了哪瓶紅酒而送過去想要一起分享,那你就想多了。客人送的禮品一般不會當(dāng)場享用。 餐前:適當(dāng)了解,不鬧笑話 赴宴前,一定要搞清楚宴會在哪里舉行,主人是什么樣的人物,這樣才能搞得清楚穿什么去最為得體。對于非正式的宴會,春天可以穿牛仔之類,夏天可以穿泡泡紗,秋天的話,去掉領(lǐng)帶的西服就是不錯的休閑裝。 還有一點一定要注意:不要理所當(dāng)然地認(rèn)為你的家人或孩子也在邀請之內(nèi),除非寫在了邀請函上。貿(mào)然帶著孩子前往,不論自己還是主人都會受罪。 最后,多花點小心思看看賓客單。雖然刻意去問會很不禮貌,但是如果邀請郵件里有賓客單,掃兩眼,心里提前判斷一下到底是朋友聚會還是商業(yè)活動。心里有數(shù),有備無患。 不想失禮,請關(guān)閉手機(jī) 這一點,無論是何種宴會都需謹(jǐn)記。如果你一邊和朋友吃飯,一邊玩手機(jī),無論你的事情多么緊急,都會顯得特別失禮,因為這意味著你們的對話遠(yuǎn)不如手機(jī)里的短信重要。 如果事情實在緊急,電話不得不接,那么請?zhí)崆案嬷魅?,并到另外的房間去接電話。 吃飯的時候不要看玩手機(jī)。 就餐:無固定座位類 有些非正式宴會是自助餐類,但同樣有餐桌禮儀需要注意。在這些場合,部分食物是可以直接用手拿的,比如橄欖、堅果、小塊蛋糕、肉類、冷盤、手拿甜品等。但一定要隨手拿張餐巾紙,并切忌直接舔手指。 如果現(xiàn)場有餐具提供,那么即使是可以直接用手拿的食物也要用餐具,因為你隨時可能會遇到新朋友或者好久不見的老朋友,握手是基本禮儀,而伸出沾滿肉汁或奶油的手就太失態(tài)了。 除了需要注意吃的禮儀,這樣的場合,恰當(dāng)與人交流也很重要。因為人們可以自由活動、隨意交談,所以盡量和更多人聊天,不要過分占用一個人太久的時間,也不要大聲喧嘩。而且,離席前一定要當(dāng)面感謝宴會主人。 就餐:有固定座位時如何就座 超過6個人就餐的場合,部分情況下會有座位卡,客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名字對號入座。如果沒有座位卡,那么主人一般會提前告訴客人坐在哪里,或者讓客人自己選擇座位。 西餐座位卡 就餐:何時進(jìn)餐 就座之后,何時進(jìn)餐也有講究。一般來說,女主人拿起自己的叉子之后,客人才可以正式進(jìn)餐,除非她提前告訴大家不用等她。 如果主人餐前禱告,客人最好隨著禱告。對于什么教也不信的客人,保持沉默就是最好的禮儀。 就餐:餐巾的使用 一般情況下,就座后就將餐巾展開放在大腿上。除非餐桌上有圍嘴,不要將它圍在脖子上,因為餐巾紙本來就是用來擦拭嘴上殘留食物的。擦拭時,要將餐巾繞在食指上慢慢擦拭,不要一大片抹上去將整張紙巾弄臟。 如果就餐中途要離開,說聲“Excuse me”,將餐巾紙放在自己的座椅上或者盤子左側(cè)即可。 就餐完畢,將餐巾紙在桌子上擺好,切忌放在盤子上。 就餐——餐具的使用 非正式的宴會場合有時可能只需要一副刀叉,但是女主人還是會將全套餐具擺放到你面前。這是你只需要記住一句話:餐具使用時,從外到內(nèi),依次進(jìn)行。如果實在不知道該用哪個,就慢半拍,觀察一下別人特別是主人如何使用餐具再動手。 西餐餐具中,左手邊是用來吃的餐具,右手邊是用來喝的餐具。此外,位于主菜盤左上方的盤子和右上方的杯子都是你的餐具。 從最右邊起,依次為湯匙、茶匙、餐刀、主菜盤、餐叉、色拉餐叉。甜點叉一般位于離主菜盤最近的位置,或左上方的甜點盤上,或上甜點時再拿上。 任何餐具,一旦拿起,就再也不能放在桌子上。不要拿著餐具比劃,餐具不慎掉落時,也不要立刻去撿,向服務(wù)員或者女主人要個新的,吃完飯后甜點后再撿起。如果是中途離開餐桌,刀叉需要像下圖左邊兩幅那樣放置;如果是就餐完畢,刀叉如下圖右邊所示,一起指示4點或者5點的方向。 暫時離席時刀叉的擺放 用餐完畢之后,刀叉的擺放。 需謹(jǐn)記,就餐時,真正的需要關(guān)注的是身邊的人,而非眼前的食物。所以,不要菜一端上來時就急著開動,要環(huán)顧四周,看看是不是每個人都拿到了食物。而且,一定不要吃得太快或者太慢,要時刻與宴會主人保持一致。 就餐:吃的藝術(shù) 一言以蔽之,西餐中關(guān)于吃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小塊切,小口吃,一次一口莫貪心。 小塊切,是為了防止某些食物不對胃口而浪費或?qū)擂?;小口吃、莫貪心是為了自己吃得?yōu)雅,別人看著舒心。對此,喬治·華盛頓謙恭處世準(zhǔn)則第97條這樣寫道:“咽下前一口,再吃下一口,口口不能大,以防吃相不雅。” 此外,不要急著給菜上佐料,先嘗嘗味道。這既是對女主人精心準(zhǔn)備佳肴的尊敬,也是為自己好,因為很有可能端上來的菜品已經(jīng)甜咸酸辣正好,再多只會讓你吃不消。 就餐時,刀叉要同時使用,不管別人怎樣做。不要附身在盤子上,也不要用手去碰盤子上的食物。 吃東西時,不要大口咀嚼,不要說話,否則會相當(dāng)不雅,引人不悅。喝湯、吃飯都不要發(fā)出嘖嘖聲,打飽嗝也會相當(dāng)失禮。 胳膊肘不能碰桌子,不然不僅可能會影響到旁邊的客人,還會弄臟自己的衣服。 就餐完畢,不要隨意將盤子推開,自有服務(wù)人員上前端走。如果是在主人家,禮貌地詢問女主人需不需要幫忙清理盤子。 餐桌上不要用牙簽,也不能擦鼻涕,咳嗽時一定要用餐巾紙擋住嘴巴。 想要去洗手間時,說句“不好意思(Excuse me)”或“我去去就回(I’ll be right back)”就行了。 有女士離席時,不要專門起立——這已經(jīng)是老掉牙的禮儀了。 就餐:飲酒 從左到右依次為:香檳杯、水杯、勃艮第酒杯、波爾多酒杯、白葡萄酒杯 西餐中,所有的酒杯都只需握住杯柱。面前有兩種不同的酒時,你可以只選一杯喝。酒喝完,可以要求續(xù)杯,但是一定要先禮貌地問別人。續(xù)杯時不可貪多。飲酒和吃飯一樣,不要貪多,要和大家共享。 如果不小心將酒灑在了桌布上,要立馬告知女主人,并在餐后主動提出賠償或清洗。 如果你不喝酒,只需簡單告知主人即可,不用解釋太多。 離席 最好不要提前離席,而且離席時一定要親自感謝主人的盛情款待。宴會第二天,請務(wù)必親手寫張卡片再次向主人表示感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