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是,很多父母都會溺愛孩子。一旦父母對孩子采取溺愛、遷就的教育方式,就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不良影響。我們來看看到底如何防止溺愛孩子吧! 古語說,“慈母多敗兒”。聯(lián)想到我們身邊的許多案例,就會發(fā)現(xiàn),這句話還真的有幾分道理。 《后漢書。仇覽傳》中,有一個“孤犢觸乳,驕子罵母”的故事,講的就是古代有一個人因為是獨子,一直受到母親的嬌慣,但他由撒嬌而頂嘴,由頂嘴而罵母親,最后竟發(fā)展為打母親。一天他見一只母牛的奶子鮮血淋淋,原來是被小牛犄角觸傷了,聽見別人說“牛是畜生,可是有的人連畜生都不如?!卑l(fā)現(xiàn)大伙是在說他,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最后才改正了自己的行為。 還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就是《紅樓夢》中的薛蟠,由于他幼年喪父,寡母看他是孤根獨種,從小對他百般溺愛、縱容,從而導致他游手好閑,成為敗家子。 這些,都說明了溺愛對孩子造成的巨大危害。那么,什么是溺愛呢? 所謂溺愛,即不管對錯,都由著孩子的性子來,一味慣著孩子。那么,有哪些行為比較明顯地反映出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呢? 首先,包辦負責孩子所有事情。這里的包辦負責,主要表現(xiàn)為:父母把孩子的衣食住行完全安排好,不需要孩子自己動手,養(yǎng)成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同時,完全阻斷孩子的選擇權,由父母決定孩子的去向意愿。 第二,對孩子袒護過度,也是溺愛孩子的表現(xiàn)。父母呵護孩子,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如果錯誤是孩子自身造成的,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都應該由孩子自己來負責,但有好多父母偏偏不這樣。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李天一強奸案,夢鴿女士的做法,就是典型的袒護孩子的表現(xiàn)。 另外,溺愛孩子還體現(xiàn)在孩子的特殊待遇上。不管什么好吃的,首先都給孩子吃;家里有好玩的,也是先給孩子玩。長期下來,會讓孩子習以為常,從而養(yǎng)成自我中心的壞毛病。 溺愛有毒,溺愛不是有形的物質,為何說它有毒呢?其實指的就是溺愛這種行為如同毒品一般,給孩子帶來的只有無窮盡的壞處而沒有好處。而美國父母,在寵愛孩子上,就有自己的原則。 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在踢足球的過程中不小心摔倒了,劃破了皮。一位中國媽媽走過來心疼地說:“孩子我們回家,媽媽給你敷藥,這個足球,把寶貝弄傷了,真是個壞足球!”孩子乖巧地點了點頭。而旁邊的美國媽媽,則表示不同意中國媽媽的看法,她告訴中國媽媽說:“應該關心他并且告訴他防守的方法,讓他下回不再犯同樣的錯誤,而不是責怪足球!”很顯然,美國媽媽的做法更加科學;而中國媽媽的做法,將孩子自己的過錯,怪罪到足球的身上,顯然屬于一種推卸責任的做法,這樣只會讓孩子形成不正確的責任觀。 溺愛最突出的危害,可以說是造成了孩子們嚴重的自我中心意識。從小就在父母庇護中成長的孩子,嘗到的永遠是生活中的甜,而不知道生活中的苦。受傷了,有父母的悉心呵護;犯錯了,有父母的不責怪;想要某樣物品,父母立刻滿足,最終導致的就是他們期望不勞而獲的想法。 日復一日,只會造成孩子們濃厚的自我中心觀念,凡是都只希望滿足自己的愿望,要求人人為己,卻置別人的需求于度外,不愿為別人做半點犧牲,往往容易走向個人主義思想嚴重的極端。 溺愛的另一種危害,是導致孩子的能力低下。學習知識是為了用于生活上。父母一味的溺愛,其實不是對孩子的關懷,更多的是阻礙了孩子們的學習能力與思維發(fā)展能力。當孩子在獨立面對社會時,往往會不知所措。不能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環(huán)境而被淘汰。 溺愛的危害如此之大,家長要避免對孩子過分的關心。家長可以參考以下的一些做法: 1、不有求必應 圍繞孩子轉,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這樣只會讓孩子進尺得寸。當孩子提出各種要求時,父母一定要慎重考慮,合理的就滿足,不合理的要硬起心腸拒絕他。 2、不過分保護 孩子只有脫離了大人的庇護,才能夠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去勇敢的探索。在《爸爸去哪兒》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當爸爸們在孩子身邊的時候,孩子就會依賴爸爸,很多能夠自己做的事情,都不愿意自己去做,相反,當他們離開了爸爸的庇護,反而變得飛信那個勇敢好學,Cindy前后的轉變就是最好的明證。 因此,家長要勇于把孩子推出去,讓他們走出家門,多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尤其是夏令營之類的,能夠鍛煉孩子的生活能力和意志。同時,父母應該鼓勵寶寶自由地探索和研究,比如在家里為寶寶單獨開辟一塊場地,里面有安全標號的柜櫥和抽屜,可以讓寶寶隨意去探索。 3、不包辦代替 父母應該放心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用事事都包辦代替,這樣才能促進孩子們的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提高,養(yǎng)成獨立的好習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