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知止而后有定”與“止觀” 吳老師2014年2月25日 在這期的中級班上聽盧老師講課,感悟頗多。最后講到了入定的問題,想到《大學》講“知止而后有定”與我們真氣運行學中的“止觀”“入定”感覺很有意思,和我們的真法的修煉有很大關(guān)系。大家知道所謂知為知道也,就是知道“道的發(fā)展規(guī)律”,也就是世間萬物、大自然的發(fā)展規(guī)律。而止呢,便是知行合一,是行的一部分,要把握好,知道了“道”的理,就要一路行下去,不要動搖,回歸到我們中心的圓點。知道自己起于哪里而止于哪里,凡事皆有度,過之反無益。 李老在《真氣運行學》中說“真法無為卻有為,有為是為化無為;有為無為為因果,無為之中無不為”。用有為的方法鍛煉是最終要進入真正的無為之中無不為的境界,到了一定的階段把有為法都忘記,把忘記都忘記,守看那感覺,那份空那個虛來練習,知道自己該做什么,特別是什么時候該做什么,行于哪里,止于哪里。這便是知止而后有定,也就是有欲觀竅無欲觀妙的練功方法。 當我們在修煉真氣向時候,大家都知道開始是用注意呼氣的方法來培養(yǎng)真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煉精化氣,隨著真氣的旺盛運行,打通大小周天,形成大小周天的循環(huán)。知道練功的方法,知道氣機的變化,知道經(jīng)絡的走向,這便是我們所謂的知,入靜不是一開始就可以的,一開始要用有為的方法來使身體安靜下來,入靜不是鍛煉方法,而是鍛練的結(jié)果,而隨著功夫的精進,練至入靜很深的時候,也就是恍恍惚惚,窈窈冥冥,也就歸根于靜這便是入靜。出現(xiàn)體呼吸,丹田開闔,鼻息微微,若有若無。便要“止”,由有為轉(zhuǎn)無為,由元神的本能力量來撐控,不管呼吸,沒有人為意識的參與,有為的方法止于那里,讓元神的本能力量在那里無為之中無不為的操控。只是去觀,去感受丹田開闔、感受體呼吸丶胎息、三丹田合一在身體中的氣機變化。去觀,止于觀。入靜的過程便是有為至無為的過程,也就是知與止了,入靜的結(jié)果便是為了入定,有的入定是慢々進入,有的是一瞬間的事情,而入定了便要止于觀了。把意念由粗變細,使自己的意念變細,呼吸亦如此,那溫養(yǎng)沐浴,用這樣的“止觀”來溫養(yǎng)沐浴,細致的、耐心的、專心的、恒心為體悟,那么“定”便來了,身心不動神氣合,久坐不累,久坐不昏沉恍若進入了一個美妙的世界,溫暖光明和諧,感覺身心愉悅,更主要的是當你真正的定下來了,我們元神的本能力量才能真正的顯現(xiàn)出來,身體的生理機能才能更有效的進行調(diào)理和恢復,體內(nèi)的真氣才能得以提純升華,由后天的“精、氣、神”提純?yōu)椤霸?、元氣、元神,也就是我們說的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了。也就達到了我們鍛煉的目的了。 而有的的鏘練者不知自己該止于哪里該定于哪里,錯失了諸多良機,也為自己的修練帶來了不安定因素,極為可惜!在這里我用“大學”里面的話與大家共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與大家共勉,祝大家學有所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