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汝官窯青瓷釉工藝研究

 南山五彥 2014-08-11

原作者:許文駿,王萍

【摘要】:中國有“瓷國”之稱,而宋代是中國陶瓷史上的“黃金時代”。精美絕倫的宋瓷開創(chuàng)了陶瓷美學的新境界,其中又以汝官窯青瓷最負盛名,是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結合。首先闡述了宋代汝官窯青瓷的價值及其釉的藝術特色,然后從釉的成分、開片和燒制工藝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究,并提出一些獨特的心得見解,力求為汝官窯青瓷的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

 

1、 汝官窯青瓷釉的藝術特色和價值

    宋代是中國陶瓷史上的鼎盛時期,“汝、鈞、官、哥、定”當時并稱五大名窯,其中以汝窯的成就最為突出,聲名最為卓著,被譽為“宋時窯器第一”。汝窯遺址主要分布在現(xiàn)今河南省平頂山市所轄的汝州、寶豐、魯山、郟縣及洛陽的汝陽南北150多公里的范圍內(nèi)。汝窯在北宋初期即開始燒造,斷斷續(xù)續(xù)一直維持到元末。為了區(qū)分汝官窯與汝窯的概念,特把專為宮廷燒制的御用瓷稱為“汝官窯”。關于汝官窯的迄止時間,陳萬里先生根據(jù)成書于宣和五年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jīng)》等有關文獻分析,推斷是在北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至徽宗崇寧五年(1106年)間,前后大約只有20年(1)。其間專為宮廷燒造貢器,是汝瓷藝術的頂峰,也是現(xiàn)今汝瓷研究的核心內(nèi)容。后來北宋滅亡,社會動蕩,汝官窯的輝煌很快便湮滅于戰(zhàn)火之中,很多關鍵工藝從此失傳。

    據(jù)元代陶宗儀的《輟耕錄》卷29“窯器”條引南宋葉寘的《垣齋筆衡》記載:“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燒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窯為魁?!保?)陸游的《老學庵筆記》也說“古都時,定窯不入禁中,惟用汝器”(3)。北宋出現(xiàn)棄定用汝,可能與宋徽宗趙佶信奉道教有關。青是“天”的本色,也是“道”的本色?!独献印さ谌耪隆吩唬骸疤斓靡灰郧??!彼^“得一”即“得道”。宋徽宗自稱“教主道君皇帝”,青色的玄幽以“一色純凈”取勝,正合他的心意。作為皇帝和藝術家,他對汝官瓷的審美要求是非常嚴格的,這也決定了汝官窯瓷器必須符合“青如天,面如玉,蟹爪紋,晨星稀,芝麻掙釘釉滿足”的藝術標準。汝官窯瓷器扣聲如,視之如玉,那古樸端莊、高逸恬淡的藝術豐韻,簡直如神工相助。汝官窯瓷器是宋瓷中傳世最少的,目前全世界不足百件,每一件都堪稱稀世珍寶。據(jù)宋人記載,汝官瓷在南宋初就已“近尤難得”。南宋權貴張俊把汝官瓷作為稀珍異寶貢奉給宋高宗,南宋的周密在《武林舊事》中專門記載了此事。在《汝州志》里,還刊載著孫灝的一首詩:“青磁上選無雕飾,不是元家始磚埴。名王作貢紹興年,瓶盞爐毬動顏色。官哥配汝非汝儔,聲價當時壓定州。(4)

    汝官窯青瓷通體施釉,釉料清瑩澄凈,色澤溫潤,明而不艷,柔而不暗,如春水般柔靜典雅。汝瓷釉色最難模仿,我國從明代到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間仿燒宋瓷,官、哥、定、鈞四大名窯都重放光彩,唯獨汝瓷沒有成功,因而發(fā)出“造青天釉難,難于上青天”之嘆息。正如原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長馮先銘先生所說:“汝窯釉色最難仿,比定、鈞、耀等窯難度大的多,不易仿制,因此傳世制品根本無亂真之作?!?/FONT>

    汝官窯的釉色細分有天藍、天青、粉青、卵青、艾青、豆青、蝦青、梅子青、蟹青、蔥綠、月白、卵白、紫紅、棕紅等十多種。青色(包括相近的藍色和綠色)是汝官瓷釉的主色系,90%的傳世以及出土的文物都屬青釉系。汝窯之所以被推為五大名窯之首,正是因為它把青瓷的燒造工藝水平推向極致。其中,“天青為貴,粉青為尚,天藍彌足珍貴”。釉色較深似蔚藍色天空者為“天藍”,較淡似雨后初晴的萬里碧空者稱“天青”,更淡的似夏夜的一輪皓月者叫“月白”。粉青則有如倒映在清澈湖水中的蒼穹,在淡青中微閃綠色,呈現(xiàn)出一種青綠粉翠交融的迷人光澤。蝦青中往往還略帶黃色。同時,汝官窯青瓷釉還是一種復色釉,這種釉對光極為敏感,在不同的光線下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釉色會隨光變幻。在暗光下出現(xiàn)清澈湖水般的翠綠色,在明亮時則會看到如雨過放晴的湛藍天空,并泛著點點星光,顯得流光四溢。

2、汝官窯青瓷釉的成分

    汝官窯青瓷釉是一種極其獨特的結晶釉,其釉質(zhì)稠如凝脂,溶而不流,含水欲滴,器表有玉石般的質(zhì)感,被譽為“似玉、非玉、而勝玉”。根據(jù)研究,汝官窯青瓷的燒成溫度為1200℃左右,偏于熔融范圍的下限溫度,釉在此溫度下處于正燒狀態(tài),而胎卻屬于生燒,氣孔率處于10%~20%,胎中的氣泡和釉中鈣長石析出的微晶體結合形成主要散射源,使汝官窯青瓷具有很強的玉質(zhì)感。(5)由于釉面呈色是由于它對不同波長的可見光的吸收和散射作用的結果,因此在釉配方確定的情況下,釉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釉層的厚度。就像單塊玻璃呈白色或無色,多層玻璃疊放時呈現(xiàn)綠色一樣。從呈色講,釉層越厚越好,至佳者甚至超過胎體的厚度。但限于工藝諸多因素的制約,這并非易事。

    汝官窯為了滿足皇室需要,在生產(chǎn)時精雕細琢,不惜工本。南宋周輝的《清波雜志》卷五中寫道:“汝窯宮中禁燒,內(nèi)有瑪瑙末為釉。”卷八“水晶”條云:“京畿轉運司奏:‘……汝州產(chǎn)瑪瑙二萬五千斤,一塊重二十一斤五兩?!⑿妒佛^。時政和四年也?!薄端问贰な池浿尽は缕摺ぴ阂薄芬灿杏涊d:“蓋自政和初(政和七年),……提轄京西院冶王景文奏,汝州青嶺鎮(zhèn)(今河南省臨汝市寶豐縣大營鎮(zhèn),即寶豐縣汝窯窯址所在地)界產(chǎn)瑪瑙?!薄对屏质V》亦云:“汝州瑪瑙石出沙土或水中,色多青白粉紅瑩澈,少有紋理如刷絲。其質(zhì)頗大,堪治為盤、盒、酒器等,十余年來方用之?!笨脊艑W家果然在大營鎮(zhèn)清涼寺窯址附近發(fā)現(xiàn)了蘊藏豐富的瑪瑙礦,并留有古代人工開掘的遺跡,這就印證了文獻記載的可靠性。

    瑪瑙是一種隱晶質(zhì)石英,屬于硅質(zhì)化學沉積巖,常呈結核狀或?qū)訝?,硬度高。釉料中加入瑪瑙,增加了游離態(tài)的石英,可以提高液相高溫黏度,增加釉的機械強度、硬度、耐磨性和耐化學侵蝕性,其中含有的鐵等著色元素,能使釉面瑩潤,光色多變。在30倍顯微鏡下觀察汝官窯青瓷的釉,可見其中如油滴狀的稀疏氣泡。氣泡周圍則布有瑪瑙結晶體的光點,在陽光的照射下,猶如晨日出海,有似彩虹懸掛,有如春光大地,又像夕陽晚霞。汝官窯瓷的釉色不同,其釉下氣泡分布的狀況也不同。這些氣泡分布不均勻,是瑪瑙釉的典型特征。早期的汝官窯青瓷器,如粉青、蝦青、月白等色,其釉下氣泡似銀星閃爍,用寥若晨星來形容較為確切。而后期純正的天青色釉和天藍色釉,其釉下氣泡較大,也相對密集。從總體上來看,汝官窯釉的氣泡是稀疏的,明朗如珠,而氣泡密集的多是后世仿品,特別是清代官窯所仿的,但清官窯的仿品釉更透明,呈玻璃態(tài),現(xiàn)代仿品的氣泡則如“繁星密布”。

    另外,汝官瓷釉與我國北方主要窯口瓷土的主要化學成分最大的區(qū)別就是高硅(SiO2)低鋁(Al2O3),SiO2的含量一般在64%左右,Al2O3的含量只有14%左右。而且釉中氧化鉀(K2O)、氧化鈉(Na2O)的含量大大提高,總含量多在5%以上。在汝官窯之前的釉中,主要是有含有氧化鈣(CaO)的石灰釉作為助溶劑,含量一般在15%左右,最高可達20%以上。它可以降低高溫時釉的黏度和熔融溫度,但易垂流,故只能施得較薄,這種釉一般因氣泡的逸出而顯得較透明,玻璃感強。而汝官窯采用石灰堿釉作為助溶劑,氧化鈣的含量多低于10%。從而使釉具有較高的高溫黏度,使釉面不易流動,因此可施得很厚。當然也會使氣泡被密封后,在高溫下破裂而出現(xiàn)棕眼。青瓷釉的助溶劑從石灰釉演變?yōu)槭覊A釉,是一種質(zhì)的變化。

3、汝官窯青瓷釉的開片

    在高倍放大鏡下可發(fā)現(xiàn),汝官窯青瓷的釉面有斜開片,并且在光照下似蟬翼或蒼蠅翅般閃現(xiàn)白色。這種斜開片層次豐富,錯落有致,立體感很強。這是汝官瓷開片的獨特之處,也是后人難以仿制的。正如前文所述,汝官窯釉中氧化鈣的含量減少,氧化鉀、氧化鈉的含量增多。由于氧化鉀、氧化鈉的膨脹系數(shù)比氧化鈣大,并會降低釉面抗張強度,故汝官窯青瓷釉往往形成密密的開片。汝官窯青瓷的開片主要是釉體本身的成分造成的,研磨調(diào)和再精細也難免開裂,這和哥窯那種利用胎釉膨脹系數(shù)差異而有意產(chǎn)生開片的情況有很大的不同。

    汝官窯青瓷釉以細小開片為主,但同一器物上常常大小開片皆有。釉層被開片一分為二,一半形成銳角,另一半形成鈍角,當光線以合適的角度照射到斜開片上時,這種色調(diào)反差會產(chǎn)生一種奇妙的視覺效果,時現(xiàn)時隱,變化無窮。斜開片的形成是一系列工藝因素和外部條件綜合影響的結果,例如釉層中存在的氣泡和內(nèi)部應力會干擾裂紋的前進方向,使其發(fā)生偏離。釉層厚度直接影響裂紋的分布情況。釉薄時,裂紋縱橫交錯,裂片小而密;釉厚時,裂片大而方整,稀疏規(guī)則。要想改變裂紋的分布狀況,可從胎釉配方和釉層厚度等方面掌握,不過前者因受到制約因素太多,一般是不能輕易改變的。(6)

    汝官窯青瓷開片的名稱多種多樣,如“魚鱗紋”、“冰裂紋”、“蟹爪紋”、“蟬翼紋”和“魚子紋”等,即使專家學者也難以統(tǒng)一。在筆者看來,所謂“魚鱗紋”、“冰裂紋”是指紋片間的斷面為一個斜面,首尾相疊。紋痕比較清晰,并有亮斑,明顯有外突感、立體感,惟有厚釉才有。這種開片多出現(xiàn)在后期的豆青釉汝瓷上,這種釉色是青中發(fā)綠,僅占汝官窯瓷的5%左右。所謂“蟹爪紋”是形容開片猶如螃蟹爬過后留下的纖細痕跡,比“魚鱗紋”或“冰裂紋”更細碎,是汝窯青瓷所特有的。關于這一點,目前尚有爭論。一種說法是指開片呈不規(guī)則狀交錯,長短無序,線條較直,折角較多。這類似于中國畫中創(chuàng)始于宋初的一種枯樹畫法,即蟹爪技法。另一種說法是源于明代高謙的《遵生八箋》、清代許之衡的《飲流齋說瓷》、谷應泰的《博物要覽》(7)以及《清秘藏》(8)等書中“汁中棕眼隱若蟹爪”的記載。螃蟹是立行而不是趴行,在松軟的沙灘上走過,會留下一個個若隱若現(xiàn)的小洞。汝官窯青瓷釉中或多或少都有棕眼存在,這是氣泡破裂后留下的痕跡。其實這兩種現(xiàn)象同時存在于汝官窯青瓷的開片上,只談任何一點都是片面的。而“蟬翼紋”相對來說更淺、更淡、更細小,用來命名淺色釉十分適合,對于深色釉就不確切了。

“魚子紋”歷來爭議最多,很多文獻認為是在釉面上泛起的塊狀紅、黃色斑而非開片,好像魚子漂浮在水面上。其實這是釉內(nèi)珍珠狀的瑪瑙結晶體的細密開片,有的文獻也稱之為“珍珠沫”。魚子紋多見于天青、天藍釉色的汝瓷,這種現(xiàn)象在其它各窯很少存在?!棒~子紋”最大的特點是外形較圓,常以團狀、片狀呈現(xiàn),分布并不均勻,因為與棕眼有些相似,所以容易混淆。因此有些人就把兩者混為一談了。其實棕眼是氣泡破裂后,顯現(xiàn)出的淺胎色的點,而“魚子紋”是釉的特殊成分所產(chǎn)生的,二者有明顯區(qū)別。

4、汝官窯青瓷釉的燒制工藝

    汝官窯的燒制工藝師是非常難的,素有“十窯九不成”之說。汝官窯采用兩次燒成,釉色既與氣氛有關,又與溫度有關。同一種釉料,由于燒成條件不同而呈現(xiàn)不同的釉色。天青釉是在重還原氣氛中和高溫條件下燒成的;粉青釉是在中等還原氣氛和稍低溫度下燒成的;豆綠釉是在輕還原氣氛和較低溫度下燒成的。當燒成溫度在1050℃~1100℃時,釉處于玻化初始階段,釉料中的含鐵礦物未能充分溶解于釉層的玻璃態(tài)物質(zhì)中,而形成大量鈣長石晶簇,所以釉層高度失透,釉色呈月白色。當燒成溫度提高到1150℃~1200℃時,釉料進一步熔融,釉色就從月白逐步變成淡粉青、粉青和卵青色。當燒成溫度進一步提高到1220℃左右時,釉料已經(jīng)完全融化或接近完全?;?,此時的釉色有天青、豆青、蝦青等好幾種,最終效果主要決定于燒成氣氛。如果還原恰到好處,就得到天青色;如果還原不足,釉中青中帶黃,就得到豆青色;如果還原過度,釉中有游離碳存在,就得到灰青或蝦青。(9)由上可知,汝窯青瓷的燒成溫度普遍較低,汝官窯釉燒成溫度不能超過1220℃,如超過這個溫度,就不會得到玉質(zhì)感,同時還要流釉。(10)倘若將火候提高到1230℃以上,那不但其釉面透明度會提高,而且釉色也將會由青中閃藍轉成青中閃灰,變成灰青或油青諸色調(diào),一如火候較高的越窯等常見之青黃色(即艾青色)。

    汝青瓷和所有青瓷一樣,呈色的主要原理是三價鐵在還原過程中變成二價鐵。同樣厚的釉層,釉色的深淺決定于鐵含量的多少,汝官窯青瓷釉含鐵量一般在1.5%~2.5%之間,過多則變成黑色。當然其它輔助原料和燒制工藝對釉色也是有影響的。因此,汝官窯青瓷釉能否燒制成功,除了釉料配方、燒成溫度、窯內(nèi)氣氛等方面外,冷卻階段的工藝是特別重要的。汝官瓷美麗的天青色和溫潤如玉的質(zhì)感與冷卻速度關系密切。緩慢降溫可以使短針狀的鈣長石晶體有時間大量析出,而且晶粒的大小及數(shù)量也與降溫速度有關。由于釉層的顏色主要源自析晶對光線的作用,因此,控制降溫速度比控制燒制氣氛更為重要。降溫過快,釉層因來不及結晶而過冷卻為玻璃釉,既不能形成乳濁感,也不能產(chǎn)生天藍色;倘若降溫過慢,析晶因個體太大,就會降低乳濁感,玉石感又會受到影響。理想的過程是:先將熔融態(tài)的釉溫降至晶體的析出溫度,在保溫狀態(tài)下產(chǎn)生眾多的結晶中心(晶核和雛晶),再快速降溫將熔體全部固化,使得雛晶無法再繼續(xù)長大。這樣,既能生成與光線作用的微粒,又能控制住微粒的尺寸,使釉層產(chǎn)生溫潤感極強的天藍色。但是由于還原氣氛只能控制到止火以前,進入冷卻階段窯內(nèi)則變?yōu)檠趸瘹夥?,被還原的呈色金屬離子有可能重新氧化成原始的存在狀態(tài),因此在釉面硬化之前,冷卻速度越快越好。至1100℃以下時,可以適當加快冷卻速度。燒制時,當最后一個火照挑出后,急速冷卻,觀察火照釉面,如果光滑就可以止火了。但是這個火照不是天青色,而是豆青色。窯爐內(nèi)的產(chǎn)品在慢冷卻后取出時才是天青色。

    汝窯瓷是在北方常用的馬蹄形倒焰式饅頭窯中燒成的,燒制過程中會有上下溫差與水平溫差,溫度分布不均勻,一般上部溫度較高,底部溫度較低。用倒焰窯燒制時,操作過程中的溫度、壓力、氣氛變化很難控制到理想的程度,同一窯中不同位置上的產(chǎn)品所處的高溫環(huán)境不盡相同,有時差別很明顯,不同窯次的差別就更大了。但是,古代對于這種現(xiàn)象一貫很重視,窯工們經(jīng)常會借用窯室不同部位所形成的遞次溫差,見縫插針,使一個窯爐內(nèi)可同時燒成不相同溫度和氣氛要求的瓷器。這不僅是因為一個窯內(nèi)的不同溫差、火候和多種氣氛區(qū)域各有各的妙用,更因為利用好各部位的溫差和氣氛,不僅可節(jié)省燃料、提高效率,還可以燒制出一些美輪美奐的瓷品。瓷器燒制是一門“泥與火”的藝術,不存在一個永恒的或絕對的固定模式。倘若都像當今那些用氣窯燒成的瓷品,盡管爐內(nèi)的溫度能用電腦精確控制,可出窯的器物幾乎都千遍一律,雖然不至于讓人挑出太大毛病,卻個個都沒了特性,很難再現(xiàn)汝官窯青瓷的翩翩風采了。汝官窯之所以能燒出天青釉色,關鍵就是因為靈活地降低了燒成溫度,由此才獲得了夢寐以求的藝術效果。

 

 

參考文獻(10條)

(1)陳萬里   陳萬里陶瓷考古文集·汝窯的我見(1997)

(2)   垣齋筆衡 (1988)

(3)唐宋史料筆記叢刊 (1979)

(4)陳萬里   陳萬里陶瓷考古文集·汝窯的我見(1997)

(5)李國楨﹒郭演儀   中國名瓷工藝基礎(1988)

(6)張??旦q陶光儀﹒袁海清   汝官窯的釉色、質(zhì)感及魚鱗紋 (2001)

(7)叢書集成初編

(8)張應文   清秘藏﹒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1986)

(9)張??旦q陶光儀﹒袁海清   汝官窯的釉色、質(zhì)感及魚鱗紋 (2001)

(10)張??旦q陶光儀﹒阮美玲﹒袁海清   汝官窯的釉色、質(zhì)感、斜開片及蝕斑的形成原因 (2002)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