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李耳② 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fù)陰而抱陽,盅氣③以為和。 強(qiáng)梁者不得其死④,吾將以為教父⑤。 二 天下至柔,馳騁天下至堅(jiān)。無有入于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 三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渴枪噬鯋郾卮筚M(fèi),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四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靜勝動,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五 天下有道,卻糞漚于池;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罪莫大于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六 不逾戶,窺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七 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八 圣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九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帛綢護(hù)卵,死之徒,十有七;人之生,經(jīng)由死地出入,亦生亦死莫分。 十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物莫能逞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yǎng)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十一 見微曰明,守柔曰強(qiáng)。光之強(qiáng)者,其輝自翕,謂之襲明。 十二 大道甚夷,民不由徑;朝甚芟,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踐粱粟;其貨乏,其民貧,非道哉! 十三 善犍者不拔,善抱者不絆,子孫不輟者是際訟之聳⑥。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十四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jù),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qiáng)。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十五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紡,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不得親,不得疏;不得利,不得害;不得貴,不得賤。故為天下貴。 十六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十七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邪?正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十八 治人、事天,莫若嗇。 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十九 治大國,若烹小鮮。 以道蒞天下,其神不鬼;非其神不鬼,其鬼不祟。非其鬼不祟,圣人亦不作法。夫不祟,不與祟。 二十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澤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二一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亦寶之,欲為己。 美言可以市尊,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駟馬,不如坐進(jìn)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之得,罪愛同免⑦。 二二 為無為,事無事,行無行,是無是。 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xì)。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處難之,故終無難。 二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 民之從事,常于既成而敗。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xué)不學(xué),不復(fù)眾人之所過,循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二四 古之善為道者,不在明民,更甚賢之。賢者厚之,明者狡之。 知此兩者,亦楷式。知楷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yuǎn)矣,與物反矣!乃至于大順。 二五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 是以圣人欲導(dǎo)民,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以其身后之。是以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二六 天下皆謂道,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長不可時(shí)日計(jì)。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為;儉,故能悅;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二七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人者為之下。 二八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jìn)寸而退尺。” 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二九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知我者希,則我貴矣!是以圣人披褐懷玉。 三十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三一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矣!無爽其所居,無饜其所生;夫唯不饜,是以不饜。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三二 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 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三三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人常畏死,吾得執(zhí)而殺之,孰敢? 常有司殺者殺。而代司殺者殺,是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者矣! 三四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也,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也,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厚生之衍也,是以輕死。 三五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jiān)強(qiáng)。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jiān)強(qiáng)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qiáng)則不勝,木強(qiáng)則共折。 三六 天之道,猶張弓: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損之,不足者補(bǔ)之。 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三七 天下莫柔弱水,而攻堅(jiān)強(qiáng)者莫之能勝。 三八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為善?圣人執(zhí)左契,而不責(zé)于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三九 小國之民使有什伯之器不用,重死而不遠(yuǎn)徙。雖有舟車,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民之不徙,徒因異于溝壑,相生相長,途路跋涉;相隈相就,蹉途難返。 四十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言不辯,辯言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四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四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四三 圣人之治,虛其心,實(shí)其腹;堅(jiān)其志,強(qiáng)其骨;常使無欲,知者不敢為也。 四四 道盅而用之,或不盅;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紡;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似湛非湛,似存非存,眾妙之門。 四五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四六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謂之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四七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四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幾于道。 四九 持而盈之,不知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五十 載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地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dá),能無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五一 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五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聵;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五三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能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可以托天下。 五四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fù)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jì)。 五五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qiáng)之為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冰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五六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fù)。 夫物蕓蕓,各歸其根;歸根曰靜,謂之復(fù)命。復(fù)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乃容,容乃大公;公而無求,此乃大昌。 五七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之譽(yù)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有不信;猶兮其以言,不以心誠,徒勞之。 五八 大道廢,有仁義;圣賢出,有大偽;六親亂,有孝慈;國滋昏,有忠臣。 五九 棄絕圣治,民性樸淳;棄絕仁義,民無大偽。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六十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 俗人昭昭,我獨(dú)昏昏;俗人察察,我獨(dú)悶悶;冥兮若晦,寂兮所止。 眾人皆有以,我獨(dú)頑似鄙;我獨(dú)似狂人,終日頑之睹。 六一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其明若谷;谷之岫兮,其情之真。 六二 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六三 希言自然。 飚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但使飚風(fēng)長,河道壓頭上。河道寬又長,飚風(fēng)塵土揚(yáng)。 六四 企者不立,躋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六五 有物混成,先天而生。寂兮寥兮,獨(dú)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遠(yuǎn),遠(yuǎn)曰反。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六六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六七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翳;善計(jì)無籌墩;善閉無楗條;善結(jié)無繩索。 六八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fù)歸于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fù)歸于樸。 六九 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去求、去我⑧、去心。 七十 物亡返生,生生再生,不知其已。 七一 佳兵不詳之器,或惡之。道者不處,亦不執(zhí)。 兵貴神速,世皆知此;我道不崇,即起即滅。 七二 天地合以降甘露⑨,人勿令自均。 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七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qiáng);知足者足,自詡者貧;自抗者寡,人抗者眾;不抗者行,抗抗者殘。 七四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不辭不有,萬物謹(jǐn)守;若辭若有,似若芻狗。 七五 持念相,化作盲;歸于無極,始道場;無極無不及,世間萬事息。 七六 將欲盍之,必予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qiáng)之;將欲廢之,必自興之。 大道予人,似正似反,正反同一。 七七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無為謂樸,亦謂不欲。不欲以靜,天下自正。 七八 上德謂不德,下德不失德;上德無為無不為,下德為之無所為。 七九 昔之有德者無得,無得無不得:得之于天以清,得之于地以靜,得之于人以靈,得之于神敬誠,得之于一無分。 八十 反者道之動,虛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于無,有無不分為道樞。 八一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道,眾妙之門。 注解 ①《老子》為李老聃生前著述,刊印傳世,秦始皇暴虐,焚書坑儒,將此書列為首禁之書,此書遂絕。后傳之《道德經(jīng)》為漢代董仲舒搜集詮記。由于傳承中多舛,董氏又按后人口述作記,難復(fù)原狀,致有多處疑竇不解。此載《老子》,為入○得知,連同《〈道德經(jīng)〉心要》、《〈道德經(jīng)〉語意淺解》一并傳記,請同時(shí)參閱研讀,以釋契機(jī)。 ②作者李耳,生平見《史記》。 ③盅氣:盅,杯形容器;氣,人之真氣。盅氣,人之真氣集于中脈之“皇庭”穴,猶水之注入杯中。 ④強(qiáng)梁者不得其死:強(qiáng)盜頭必然死于非命。 ⑤教父:宗旨。 ⑥犍:牛欄之門栓。際訟之聳:際訟,古時(shí)社交文書的總稱,也即應(yīng)酬文;聳,危言聳聽。此句文意為,善作牛欄門栓者不需打孔,順其自然在門柱上斜撇一塊為栓;善抱持者不需緊箍,就勢托著事物重心就能輕易啟動;出于私愛去撫育子孫以為繼者,猶如做表面的應(yīng)酬文章以聳人視聽,教子應(yīng)身體力行、善言美行、心良意行。 ⑦罪愛同免:罪愛分別,為俗世所識;罪愛同一,覺者了達(dá)。罪與愛都不執(zhí)著、不分別,不就契合于道。 ⑧去我:我,道語阿,梵語亦稱阿,英語為首字A,藏語為元音O,此為嬰兒入世識物之首音、首念、首相,這標(biāo)志從無分別進(jìn)入有分別而導(dǎo)致習(xí)染塵垢的分水嶺。有我有分別,私欲、貪心、罪愛、爭斗、殺伐、生死,接踵而至;私我為萬惡之源、眾罪之首。求道練丹,根本是自我埋掉這個(gè)私我,返回先天的“無分別智”。 ⑨甘露:源于道藏佛典,本意為元尊所賜一切。 《老子》之經(jīng),宏論天地人世之根源及其演變,示諸心要法門以及道、象、術(shù)、數(shù)、圖、論,宏偉精湛,字字璣珠;高屋建瓴,導(dǎo)化眾生,示之大道,躍然于門。大道其隱,遍于事物;其用極明,不昏不潰。道雖其隱,惟心可體;求道于心,修丹要領(lǐng)。練丹在持心,持心在純意;純意在無我,無我在埋心。天地之間事,埋心最艱難;埋尸靠別人,埋心靠自己。山河與大地,難埋這個(gè)心;千百億萬劫,未能把心埋。來時(shí)兩基石,念頭與眾生;回歸大道路,亦此兩基石。念良是正道,念邪是魔途;于念而無念,頓悟眼前兀。一切為眾生,毫無私我存;不就埋了我,學(xué)道難且易?!独献印肥镜?,教人于世于物,與民無爭;終日應(yīng)物事,不作念相存。也就是說,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就像照鏡子,照了就算了,既不留影,也不留痕。與民無爭,消除物欲;愛而不私,消除情欲;死生自然,消除生欲。三欲消除,大道坦途;物情生念,攔路之虎。有的人修道,雖遍觀經(jīng)典,諸理了達(dá),知來知去,而靈犀一點(diǎn)未通,尚在大道門外,然不知攔路之虎,原在自己之心。心存一絲私念,難跨大道之門;覺者深諳自家病根,靈魂坦露,蕩滌無存,見自清凈本性,即與大道合一。你以為求道很難嗎?說難也難,說易也易。難在私念一絲勿存,易在心緣放下即成?!独献印肥镜?,教人諧和,謂“強(qiáng)梁者不得其死”,貪欲之輩必爭名逐利,巧取豪奪;這樣的強(qiáng)盜頭就必然死于非命。眾生都有靈明本性,只是為無明習(xí)染遮障,未見智慧本根?!独献印烽_化眾生,是基于尊重眾生本根而言,示意眾生靠自己解脫自己。心不自解脫,九牛也無力;不在力氣大,而在純其意。“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杯h(huán)境寬松,民就富庶;勒索過多,民不聊生。諧和的環(huán)境,于民生計(jì)、尋求大道,十分有利;否則就助長了“強(qiáng)梁者”,就失去了諧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