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潰瘍的治療_百度文庫 直腸潰瘍中藥方劑-三九養(yǎng)生堂 中藥灌腸 ,擬方 :黃芩、葛根、白芷、地榆、地錦草、黃芪、米仁等煎湯 ,取汁 100毫升 ,每晚臨睡前作保留灌腸 ,每劑可用2天 ,1月后改善 ,2月后大便無膿液 ,3月后大便成形 ,每日一解。半年后隨訪 ,病未反復。一年后直腸鏡檢查腸粘膜稍有輕度充血 ,形態(tài)大致正常。此法曾治多例 ,療效滿意。(來源:777健康網(wǎng)) 直腸潰瘍方劑一【組成】地榆炭10克 全當歸10克 秦皮10克 炒槐花15克 石榴果皮15克 黃連3克。 慢性腸炎臨床很多,主要表現(xiàn)為脾腎陽虛者居多,據(jù)此而制“止瀉丸”,臨床應用療效滿意。組方:附子干姜白術(shù)人參山藥陳皮補骨脂肉寇各等分打粉制丸,每服九克日三次自:龍鳳岡 > 《藥物方劑》 直腸潰瘍的體育療法 據(jù)臨床統(tǒng)計,直腸潰瘍在中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治療不及時還容易發(fā)展成為直腸癌。目前發(fā)病原因沒有明確一致的意見,治療沒有更好的辦法。藥物治療以鎮(zhèn)靜藥為臨床常用藥,平時注意休息,不可勞累,飲食以易消化的食物為主。 前兩年我得了這種病,每天大便數(shù)次,伴有膿血,身體消瘦,全身無力,經(jīng)腸鏡檢查,醫(yī)生診斷為直腸潰瘍。在醫(yī)院住院治療兩個月,病情好轉(zhuǎn)。但是患這種病需治療半年至一年,如不堅持治療還會復發(fā),每天不是灌腸就是栓塞,十分痛苦。我想,凡得病單純用藥不行,需配合鍛煉。于是我選了幾個運動動作鍛煉,經(jīng)歸納總結(jié),提煉出一個動作,這個動作我取名為“提肛法”,經(jīng)過三個月的鍛煉,再次到醫(yī)院去做腸鏡復查,直腸潰瘍已完全愈合,一年多來再也沒有復發(fā)?,F(xiàn)把這個動作介紹如下 :時間地點不限,最好在空氣清新、環(huán)境安靜的地方。預備式 :全身放松,兩手臂下垂,兩腿自然站立,兩腳略微分開,分開度以能站穩(wěn)為準,注意力集中在直腸部位 (肛門往上 15至 20公分一段)。做時吸氣,吸氣時想著氣從肛門往上吸,同時臀部往里夾往上提,這時感覺肛門、直腸往上收縮。呼氣時再放松全身。一吸一呼為一次,共做 81次,每天早晚各做一遍。 這個運動的好處是 :一使肛門、直腸伸縮運動,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快潰瘍面的愈合 ;二是防止肛門及直腸下墜,使?jié)兠鏀U大 ;三是加強腎功能,按中醫(yī)理論,凡泄瀉都是由于脾腎功能虛弱所至。這一運動可改善脾腎功能,防治直腸炎、直腸潰瘍。四是防治痔瘡的發(fā)生、發(fā)展。
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 09-08-14 10:08:00 ] 放射性直腸炎是指直腸或骨盆內(nèi)臟器進行放射線治療時或在放療后引起的直腸炎,腸黏膜可發(fā)生糜爛、潰瘍或出血。急性期多在放療后1~2周,可見腹瀉、里急后重、便血等癥狀;晚期多在放療的6個月至數(shù)年,可出現(xiàn)便血,甚至合并直腸宮頸瘺或直腸陰道瘺,給患者生活造成很大痛苦與不便。 1 發(fā)病機制及中醫(yī)病機 2 預 防 放射性直腸炎因放射線照射引起,故為減少放射性直腸炎的發(fā)病率,在進行治療時應注意:全盆腔照射時,應避免射野過大,出現(xiàn)嚴重腹瀉需調(diào)整放療計劃,單純盆腔外照射應將直腸劑量控制在5 Gy以內(nèi);腔內(nèi)治療時,通過調(diào)整腔內(nèi)治療分割次數(shù)、單次劑量、增加治療次數(shù)及改善后裝施源器放臵技術(shù)等以減少放射性直腸炎發(fā)病率;一旦出現(xiàn)放射性直腸炎表現(xiàn),應立即停止放療。 硫糖鋁可激發(fā)內(nèi)膜血管生成,減少微血管損傷。有報道顯示,將硫糖鋁作為灌腸劑直接作用于直腸黏膜可預防急性直腸損傷。但一項前瞻性、隨機、安慰劑對照的試驗顯示,硫糖鋁不能預防急性放射性直腸炎,甚至可能會加重病情,導致腹瀉;同時Meta分析也提示,預防性應用硫糖鋁不能使急性放射性直腸炎的癥狀得到改善。前列腺癌患者使用一種放臵于直腸內(nèi)的充氣球囊可增加作用于前列腺局部的射線劑量,并減少由此導致的放射性直腸炎的可能性。氨磷汀是一種腫瘤放射治療的輔助藥物,能保護機體正常組織不受放射線輻射,但對腫瘤組織無保護作用,不會妨礙腫瘤對放射治療的療效。研究表明,在放射治療的前15 d內(nèi),每次治療前30 min于直腸內(nèi)局部灌注氨磷汀溶液,可有效減輕直腸的射性損傷,并因為是局部用藥,未發(fā)現(xiàn)與氨磷汀相關(guān)的毒性反應。但這仍需進一步臨床研究來證實。 3 治 療 根據(jù)放射性直腸炎的臨床表現(xiàn)及發(fā)病機制,治療上應以收斂、解痙、消炎、保護腸黏膜、促進損傷修復和止血為主。 3.1 食療 應用腸內(nèi)營養(yǎng)的患者,其精神狀態(tài)及體力明顯強于常規(guī)流質(zhì)治療的對照組患者,治療后體質(zhì)量、血前白蛋白、白蛋白及視黃醇結(jié)合蛋白濃度等均高于對照組,C反應蛋白濃度顯著低于對照組,療效好于對照組。 3.2 藥物治療 外用4%福爾馬林溶液(甲醛)治療放射性直腸炎引起的出血已有20年歷史,被認為是一種較理想的藥物。甲醛通過使蛋白質(zhì)凝固,在黏膜層新生血管內(nèi)產(chǎn)生血栓等起到止血作用,且作用表淺,不超過黏膜層。有學者通過改變甲醛濃度治療放射性腸炎也取得一定效果。Haas等用10%福爾馬林溶液局部外涂放射性直腸炎的出血點,93%的患者出血停止,復發(fā)8例患者經(jīng)再次治療仍有效,認為10%福爾馬林溶液是一種可耐受,廉價,無需麻醉、腸道準備及特殊手術(shù)器械,可在診所開展的方法。Raman等用2%福爾馬林溶液保留灌腸治療24例患者,78.2%的患者出血停止或明顯減輕,且副作用較少且輕微。 盡管如此,較多報道仍提示應用福爾馬林存在較大風險,安全性不容忽視。用福爾馬林溶液治療放射性腸炎,可引起肛門狹窄,肛門失禁情況加重,這種情況在治療肛門癌合并放射性直腸炎時更需注意。甚至有一項動物實驗得出以下觀點,福爾馬林溶液處理的放射性腸炎大鼠,其直腸黏膜、腺體以及黏膜固有層的組織病理學積分高于用生理鹽水處理的大鼠,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因福爾馬林的炎癥性作用,不能使用福爾馬林溶液治療放射性直腸炎。但臨床上,對于重度難治性放射性直腸炎的出血,福爾馬林溶液仍是療效確切的一線用藥。 5氨基水楊酸早已應用于治療放射性直腸炎。巴柳氮是新一代的5氨基水楊酸藥物,其獨有的藥物代謝系統(tǒng),使99%的口服攝入藥物量在末端結(jié)腸活化,從而在此處積聚更高濃度的有效成分,在局部發(fā)揮療效,是目前治療潰瘍性結(jié)腸炎的首選藥物。同樣基于此特性,它也被認為是治療放射性直腸炎的理想藥物。Jahraus等研究表明,與安慰劑組相比,巴柳氮能明顯預防和減少進行放射治療的前列腺癌患者的直腸炎相關(guān)癥狀,且毒性作用低,可增加患者體質(zhì)量,但其療效仍有待多中心的研究評估確定。 其他常用治療放射性直腸炎的藥物還有硫糖鋁、氫化可的松、倍氯米松和甲硝唑等。Cochrane Database檢索大量研究報道分析后顯示,硫糖鋁的療效要優(yōu)于抗炎藥物,而抗炎藥中加用甲硝唑可提高治療有效率,直腸局部應用氫化可的松臨床表現(xiàn)要比倍氯米松改善明顯,但內(nèi)鏡下表現(xiàn)卻無明顯差異。最近有報道顯示反應停對難治性放射性直腸炎也有一定療效。 3.3 內(nèi)鏡與氬離子凝固術(shù)治療 頑固性便血是放射性直腸炎治療的一個難題,藥物治療放射性腸炎僅能取得短期效果,長期出血造成的貧血需長期服用鐵劑,部分患者甚至要依靠輸血維持生命。內(nèi)窺鏡下治療是一個很有前途的方法,包括內(nèi)鏡下使用福爾馬林溶液、釔鋁石榴石激光、鈦氧磷酸鉀激光和氬離子凝固術(shù)(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其中APC是臨床應用較多的方法,它是一種新型可控制的非接觸性電凝技術(shù),用一枚探針通過內(nèi)窺鏡把氬氣送至病變直腸黏膜附近,利用高壓線圈使氬氣離子化,產(chǎn)生的能量傳遞至黏膜表面,使表面加熱,選擇性地被血紅蛋白吸收,能有效凝固黏膜層損傷的血管,從而起到止血和治療黏膜病變的作用,卻不傷及黏膜下層或腸壁,是一種有效、高效、廉價、安全的一線治療方法。Tjandra 等應用APC治療12例頑固出血患者,隨訪11個月,83%的患者出血癥狀明顯改善,一半 發(fā)酵產(chǎn)生大量氣體 ,引起腹脹腹痛 ,增加患者痛苦。另外 ,牛奶中含有較多的脂肪 ,脂肪有潤滑腸道、增強腸蠕動的作用 ,可加重腸道負擔 ,對病情不利。 腸炎恢復期 :由于胃腸道尤其是腸道病理生理的改變 ,此時腸道對食物非常敏感 ,因此 ,要特別注意節(jié)制飲食 ,飲食上宜吃些清淡、軟爛、溫熱的食物 ,避免過早地進食肥肉、油(油食品)炸、生冷堅硬的食品以及多纖維食物 ,如芹菜、韭菜、蒜苔等。恢復期后 2~ 3天左右 ,即可按正常飲食進餐。 補脾益腸丸口服配直腸點滴 治療潰瘍性結(jié)腸炎的體會 發(fā)布時間:2010-10-9 14:51:17 潰瘍性結(jié)腸炎又叫做非特異性潰瘍性結(jié)腸炎,目前發(fā)病原因不明,可能與免疫和遺傳等因素有關(guān)。其病變的結(jié)腸粘膜以潰瘍?yōu)橹?,可累及直腸和遠端的結(jié)腸。有時向近端擴展,甚至遍及全結(jié)腸。臨床病程較長,病情可呈發(fā)作和緩解相交替,或呈持續(xù)性。以腹瀉、腹痛、里急后重和膿血便為主要臨床特征。類似于中醫(yī)的“泄瀉”、“痢疾”、“腸風”等病的范疇。筆者幾年來,采用廣州陳李濟藥廠生產(chǎn)的補脾益腸丸口服加直腸點滴法治療療效顯著,現(xiàn)總結(jié)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 1.1 治療組 100例患者中,男78例,女22例;年齡23~68歲,平均43歲;病程1~8年,平均3年;輕度者28例,中度者62例,重度者10例。 1.2 對照組 50例患者中,男39例,女11例;年齡25~66歲,平均40歲;病程1~7年,平均3年;輕度者14例,中度者31例,重度者5例。 治療組和對照組所有病例的診斷均符合《中西醫(yī)臨床消化病學》的診斷標準。 2.治療方法 2.1 治療組 2.1.1 口服法:補脾益腸丸,每次6g,每日3次,開水沖服。1個月一療程,服用3個療程。 2.1.2 直腸點滴法:補脾益腸丸6g,加0.9%的生理鹽水50ml,充分融化后,取濾液,直腸點滴。每日一次,10日為一療程,療程與療程之間間隔3日。直腸點滴3個療程后停藥。 其方法為:先讓患者排空大小便,左側(cè)臥位,稍屈雙膝,精神放松。充分暴露肛門,局部消毒。事先將點滴液裝入高溫瓶中,加溫至40℃。用輸液管去掉針頭部分,接上橡皮導尿管,導尿管頭部涂上適量紅霉素軟膏。同輸液的方法,排凈管內(nèi)空氣,關(guān)閉控制閥,將導尿管緩緩插入肛門內(nèi)14~16cm,膠布固定。打開開關(guān),以每分鐘30~40滴的速度點滴。點滴完畢后,拔出導尿管,讓患者平臥30分鐘。2小時內(nèi)盡量不解大便,使藥液充分吸收。 2.2 對照組 2.2.1 柳氮磺胺吡啶,0.75g,3次/日口服。1個月一療程,服用3個療程。 2.2.2 甲硝唑肛栓0.4g,每日1次納肛,10日為一療程,療程與療程之間間隔3日,3個療程后停藥。 2.3 療程:治療組口服補脾益腸丸3個療程,直腸點滴補脾益腸丸3個療程停藥。對照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3個療程,甲硝唑肛栓納肛3個療程停藥,12個月后觀察療效。 3.療效觀察 3.1 療效評定標準:《臨床疾病診斷依據(jù)治愈好轉(zhuǎn)標準》 治愈標準:臨床癥狀消失,纖維結(jié)腸鏡檢查及(或)鋇劑灌腸顯示粘膜病變基本恢復正常,觀察6~12個月無復發(fā)。 好轉(zhuǎn)標準:癥狀消失或明顯減輕,腸鏡或(及)鋇劑灌腸顯示病變減輕。 3.2 治療結(jié)果 3.2.1 治療組 患者100例,臨床治愈89例,好轉(zhuǎn)11例。治愈率為89%。 3.2.2 對照組 患者50例,臨床治愈15例,好轉(zhuǎn)35例。治愈率為30%。 4.臨床體會 中醫(yī)認為潰瘍性結(jié)腸炎多由于飲食不節(jié),脾運失司,濕濁內(nèi)生?;蛞驗樗伢w脾虛,脾虛生濕,聚濕生熱,濕熱留滯大腸,導致腑氣不利,氣血凝滯,壅而為膿,灼傷血絡(luò)而成。日久濕濁不化,瘀血停滯,而致反復發(fā)作的慢性過程。久而久之,脾胃虛弱,脾陽不振,以至于形成脾腎兩虛之證。臨床以久瀉不愈,瀉下粘液或膿血,無明顯臭穢,面色蒼白,腰膝酸軟,或五更泄瀉,完谷不化,臍腹冷痛,喜溫喜按,舌淡胖,或有齒痕,苔薄白,脈沉細為主要表現(xiàn)。其治療原則為健脾益氣,調(diào)和氣血,溫補脾腎,澀腸止血,收斂生肌。而補脾益腸丸由黃芪、黨參、元胡、赤石脂、白芍、當歸、木香等15味中藥組成。其功效為調(diào)和胃腸,補中益氣,健脾和胃,補血生血,澀腸止瀉,止痛止血,生肌消腫。與慢性潰瘍性結(jié)腸炎的病機相應,更何況補脾益腸丸生產(chǎn)時,把15味中藥分為組。第一組為外層治本之藥,在胃中溶解吸收。補中益氣,健脾溫陽,以使脾氣健運,氣血生化有源,達到體質(zhì)增強的目的。第二組為內(nèi)層治標之藥,服后不在胃中溶解,到小腸才溶解,以增加藥物在腸中的濃度,以更好地起到澀腸止瀉、止血止痛、消腫生肌的作用,故服之神效。在口服的同時,又結(jié)合直腸點滴,可使藥物直達病所,見效甚速。直腸點滴讓藥物由直腸粘膜吸收。一則通過直腸的中靜脈、下靜脈和肛管靜脈,繞過肝臟,直接進入大循環(huán)。既防止和減少藥物在肝臟中發(fā)生變化,又避免了胃和小腸對藥物的影響。二則通過直腸上靜脈經(jīng)門靜脈進入肺臟代謝后,再循環(huán)全身。三則通過直腸淋巴系統(tǒng)吸收后,通過乳糜池胸導管進入血液循環(huán)。明顯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口服治其本,點滴治其標。實乃緩急并用,標本同治之法。臨床用之,無不效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