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我國是文明之國,禮儀之邦?!抖Y記·曲禮》中講道:“親死則丁憂。丁,當(dāng)也,言當(dāng)憂傷父母之時也?!鼻f子說孔子說過這樣的話:“死生亦大矣!”孟子曰:“親喪因所自盡也,唯送死,可以當(dāng)大事?!笨磥砜酌现缹识Y都十分重視,然則因貧富不等又差異極大。新中國成立以后,工薪階層又有新的喪禮儀式,即開“追掉會”,后又改為“向遺體告別”,不過大都新舊結(jié)合,按照各自的經(jīng)濟(jì)狀況和當(dāng)?shù)孛袼祝e辦各種形式的喪禮。改革開放以來由于社會經(jīng)濟(jì)的飛速發(fā)展,富裕之家為了講排場,顯闊氣,又恢復(fù)了傳統(tǒng)的喪葬儀式,并且規(guī)模越做越大。 臨縣的喪葬禮俗與全國有相似之處,但“十里鄉(xiāng)俗不一般”,就臨縣而言也各有差異。喪葬禮儀作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我們認(rèn)為還是有整理的必要,可使后人知道前人之習(xí)俗。 現(xiàn)按初終諸事,送終事宴,三年守制,禮歌與祭文范例四部分?jǐn)⑹鋈缦隆?br/> 第一部分 初終諸事 初 終 民俗認(rèn)為凡六十歲以上病死者,都稱壽終,故可以說是“白喜事”。對這種正常的死亡,家人早有準(zhǔn)備,即制棺木,縫制老衣(壽衣)。有的人選擇有閏月的年頭,提前給自己準(zhǔn)備棺木、壽衣,希冀也能延年增壽。人死了壽衣一般穿三至五件,富裕人家穿七至九件,穿單不穿雙,穿藍(lán)不穿青。更忌毛類,以防“尸炸”。(起電變形)老人臨終時,兒女都要在病榻前日夜守候,謂之“送終”。斷氣后給予盥洗、理發(fā)、剪指甲、穿壽衣。穿好壽衣后不讓有毛的動物近前,也恐“尸炸”。同時,采用麻皮縛住手腳,覆蓋面紙,停放在七星板上,斜置坑沿。一切準(zhǔn)備就緒,就給死者燒“倒頭紙”亦叫“回頭紙”,這時家人才可大哭,表示哀悼。 入 殮 入殮,俗稱裝裹,也叫成含,即把死者放入棺木。入殮必須在壽終當(dāng)日雞叫之前,否則就在第三日。入殮時棺木空隙處插香把和谷草,謂之“臥香坐草,福澤子孫”,有的富豪人家還要放入許多陪葬品,諸如金銀寶玉。首飾珍品,并放入五谷、雄黃、木炭、生鐵等鎮(zhèn)物。臂膀上還要掛一串用白面捏成的小面餅,(俗稱打狗餅餅)和打狗棍,還有紙錢。餅是去黃泉路上給攔路的狗吃,錢是發(fā)散給強(qiáng)神惡鬼。入殮的時候,孝男孝女們都要守在旁邊,稱“親視含殮”。接下來就是“開光”,就是孝子為親人揩拭面頰,親友最后一次瞻仰遺容??玫臅r候用筷子夾一塊蘸酒的棉球,依次擦拭眼圈、耳朵、口鼻、再為死者擦臉、最后蓋棺、裱糊棺縫、入殮結(jié)束。如果有的親人不在,以后還要開棺相見,放鎮(zhèn)物,開臉等放在以后。 翌日,設(shè)置靈堂(磧口一帶在室內(nèi)陸上,上川在院子里。)擺供桌香案,桌上點“水燈”(倒進(jìn)水的麻油燈),也叫長明燈。還擺一碗“倒頭飯”。靈堂設(shè)起之后,早晚哭奠,吃飯時先要供食于柩前桌上。這一天,喪主家用白布縫制不同的孝服,內(nèi)親在服之人,各依輩分高低遠(yuǎn)近親疏分別給不同的孝服。孝子穿重孝,戴號帽,手持喪棒,腰系麻辮,守靈志哀,接待前來吊唁的親朋好友。并請陰陽先生選擇吉日。通知親友,堪輿打墓,籌備埋葬一切事宜。 報 喪 入殮以后,喪家首先在大門上挑出 “通天紙”,有的地方叫“告天紙”或“門幡”。門幡是用麻紙制作,張數(shù)與死者歲數(shù)相等,另天加一張,地加一張,所以也叫“歲紙”。歲紙頂端系死者帽子,據(jù)說死者的亡魂歸于門幡,所以在門幡下點香哭靈。歲紙掛在院子大門口,男左女右。是此院有病故者的標(biāo)志。另外,報喪的形式有口頭的,也有訃文的。主要親友,如舅家等,由長子披麻戴孝登門磕頭,告知送殯日期。沿途碰到熟人,都要先磕頭,后敘言,磕頭之意據(jù)說是為死者減罪。如果是一般親友則捎個口信或打個電話即可。嫁出去的女兒接到訃音,隨即回娘家,其時沿途號哭稱“哭路”。由家人接回家中,隨之大哭。 現(xiàn)在居住在城鎮(zhèn)的人病故,時興寫“訃告”。訃告必須寫清死者姓名,供職單位,死因與時間,何時何地召開追悼會或遺體告別,以及承辦單位或個人姓名。 喪 服 喪服(俗稱成孝、成服、破白)是我國古代喪禮中根據(jù)與死者的輩份高低、親疏關(guān)系而穿的服飾,所以叫“遵禮成服”。 成服是基本的“禮”,也就是民間傳統(tǒng)所謂的五服制度。就喪禮而言,它規(guī)定了何種關(guān)系應(yīng)該屬哪一服,備服應(yīng)該穿什么樣的喪服,喪服穿多長時間,從喪服即可分清與死者的親緣關(guān)系。 喪服一般是在死者入殮次日開始著用,至喪葬禮結(jié)束。另外為死者進(jìn)行的一系列祭悼活動中,如“覆三”“過齋七”“過百日”“頭周年”“二周年”“三周年”等,也要穿喪服。三周年稱“脫服”,屆時才可把孝服脫去,可以穿紅掛綠,表示守制三年已完。 古代喪服分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等。今早失傳,但敘述如下,可領(lǐng)略我們的祖先是何等重視喪葬禮儀的。 斬衰,五服中最重的一種。用粗麻布做成不縫邊、使斷處外露,以示無飾。其子女(未嫁女)、媳婦、皆服斬衰,服期三年。 齊衰,用粗麻布做成,因其邊縫齊而得名。服期有三年的,如對繼母。有一年的,如對祖父母,對妻。有五月的,如對曾祖父母。有三月的,如對高祖父母。 大功,用熟麻布做成,較粗麻布稍細(xì),服期九個月。如對堂兄弟、未婚堂姊妹、已婚姑母、姊妹服大功,已婚女為伯叔、兄弟、侄也服大功。 小功,用較粗熟麻布做成。服期五個月。祖之兄弟、父之堂兄弟、自己的堂兄弟服小功。 緦麻,用細(xì)麻布做成。服期三個月。對本宗高祖父母、曾伯叔父母、族兄弟及未嫁族姊妹、外姓中的外祖父母、岳父母、表兄弟都服緦麻。 現(xiàn)代孝服也有不同的區(qū)別,死者的子女,要從頭到腳一片白,如果雙親中有一人健在,則鞋后跟處不用白布包嚴(yán)。平輩腰系白布,不戴孝帽謂之腰孝,有的只戴孝帽卻無孝服。曾孫除孝服外還有紅孝帽,小外孫戴綠孝帽,玄孫戴黃孝帽。另外磧口一帶,老人死后,兒女媳婦以及堂侄男女等,在孝衫上還背一塊小麻紙,謂“哀單”,用不同的字句,表白孝子的身份。(見后) 靈前設(shè)置 從古到今,貧富不等,喪葬事宴,千差萬別。今按殷實人家為例,簡述如下: 靈棚:民國年間至解放初期,因染坊甚多,借用白土布“擰彩子”,即用土布裝飾的牌樓。近代有租賃木制牌樓者,也有自行裝璜布置。規(guī)模越來越大,上有放大了的遺像、挽聯(lián)等。 紙扎:紙扎一般提前訂購,除喪主購置外,還有親朋好友贈送的,有金銀斗、蜜樓、串院、搖錢樹、金山、銀山、香幡、懸塔、引路菩薩、童男童女、打道猴神等,現(xiàn)時又有小轎車、電視機(jī)、電腦等新時代的用品,其更多的是花圈。 銘旌:是公布死者的告示,將其姓名及生年卒日寫在紅布上,再撐在木架上,平時置于靈前,出祭時捧著走在前邊。其書內(nèi)容中間一行字?jǐn)?shù)寫單不寫雙,豎寫如下: 公元19△△年農(nóng)歷△月△日△時健生 新逝先考△公諱△△壽△△歲靈柩之位 公元二○○△年農(nóng)歷△月△日△時壽終 挽幛:是親朋好友贈送的帳子。在過去困難時期,用6-7尺黑、藍(lán)布料,上貼用麻紙書寫的“音容宛在”,“德譯千秋”之類的悼詞,現(xiàn)在多用電腦刻字機(jī)刻的白字貼在黑布上,懸掛墻壁,醒目莊重。如劉某一生當(dāng)會計,又愛好文藝,卒后樂藝學(xué)會贈聯(lián)云: 拉拉唱唱幾十年紅紅火火 核核算算一輩子清清白白 哀單:是張貼在亡者的子、媳、女、孫及甚侄男女等孝衣背上的方形麻紙塊,上書: 哀哀吾父(母、祖母等) 生我劬勞(教我、育我) 欲報親恩(深恩) 昊天罔極 這十六個字,其中改幾個字,就代表了自己的身份。 挽聯(lián):喪窯門、大門、靈棚等處,都要貼挽聯(lián),一般都是抄來的常用聯(lián),如果根據(jù)死者的特點編撰,那就更好,如晉劇團(tuán)金團(tuán)長與其妻(唱紅的)合葬時,王洪廷為其撰聯(lián): 嚴(yán)父領(lǐng)班成戲闖天下 慈母稱相呼臣當(dāng)?shù)弁?br/> 挽吊:是吊在靈棚內(nèi)的八條吊聯(lián),故也叫八幅吊聯(lián)。挽吊寫成七律詩最好,簡明地表明亡者的生平,如李某病故后,王某為其作詩云: 家父一生苦作舟 臨州耕耘五十秋, 英年縣委當(dāng)公仆, 暮歲人大解民憂, 一生正氣英容在, 兩袖清風(fēng)美名留, 遺產(chǎn)“廉明”兩個字, 勝過金銀堆滿樓。 這里要說明一點,靈前所有文字,都應(yīng)以孝子的口氣表達(dá)為好。 懸塔:塔為何物?懸塔何意?據(jù)考,塔由古印度傳入中國,亦叫佛塔,全國到處皆有。塔也譯為“浮屠“,人辦了好事常說“如造七級浮屠”。因此,懸塔與佛教有關(guān),昔日喪事請和尚轉(zhuǎn)道,走金橋、過銀橋,懸塔超度,讓亡靈登塔駕鶴西游到極樂世界。 榜示:是張貼公布的告示。意思是所有參加喪事服務(wù)的人員,都按職責(zé)寫于榜上,讓大家互相了解,并各執(zhí)其事。這里要說明的是縣城一帶是將主喪、總理寫于前,磧口一帶卻打了個顛倒,讓人們不必爭先后。昔日執(zhí)事者姓名用紅、黃、綠三色紙簽書寫,表示親疏關(guān)系,現(xiàn)在大都直接書寫。具體內(nèi)容見后。 以上八項,在起事宴前的一兩天,請來陰陽先生和禮生等幫助承辦和書寫。 第二部分 喪葬事宴 事宴是因事設(shè)宴邀請親朋。開吊事宴是因吊唁死者,酬謝親朋而舉行的聚會。這類事宴因貧富不等而懸殊極大。這里介紹的是懸塔拜榜尋先生的大事宴,大事宴過去農(nóng)村兩天到三天,現(xiàn)在縣城一般為一天。然而其項目與程序基本相同,下面依次介紹。 (一)開皮:大事宴必須雇響工助興。響工必須在起事宴當(dāng)日清早趕到,夏天在院子里安放桌椅板凳坐吹,冬天在院子里壘個“塔塔火”圍著坐吹。響工到來首先吹打一會,謂之開皮,表示事宴已起。 (二)招魂:父母雙親中一人已亡,一人又病故,如果準(zhǔn)備合葬,就得將早亡者的靈魂招回。招魂是在起事宴當(dāng)日,首先用黃紙或紅紙牌位,上寫:“奉請故逝先考(妣)某公諱某某之靈位?!鄙蠅炛耙谂莆簧吓嗯?,束紅繩,吹吹打打到墳前焚香化紙祭奠后,禮生讀招魂文: 嗚乎!吾父魂歸兮,如在其上。兒等迎引兮,仍歸家堂。酒漿一滴兮,望其來嘗。謹(jǐn)告。 招魂返回時解紅繩,去青帕,再披紅綾、束紅繩。回家后將牌位放置在靈桌前,解紅繩、起紅綾,重披青帕,束紅繩。禮生讀安主文: 痛惟尊靈,晏返至庭,今捧靈床,疾首痛心,望其衣履,如見音容,神其妥適,從此安寧。謹(jǐn)告。 (三)、迎祭:主喪人手提酒壺,引領(lǐng)孝子,在嗩吶樂曲聲中,到村口迎接前來吊唁的親朋好友和所帶的祭、幛、花圈等紙作禮品。(來一家迎一家) (四)成孝:(亦稱破白、成服)主喪人先給總理成孝,而后總理協(xié)同主喪人給前來吊唁的親朋好友送孝,其次序是:家族、娘家、老舅家、先生、親朋、幫辦者。孝布分大、中、小三等。 (五)開沙省靈 喪家開吊(開奠)之始,先行“開沙省靈禮。”就是在夏天死去的人,用沙土將棺材掩埋起束行此項禮時,將沙打開,讓死者的靈魂省悟,接受兒孫的禮拜。如不沙者,只行“省靈禮”其開沙省靈文: 維 公元××××年×月×日,不孝男××等謹(jǐn)以家食常飯,致祭于先考大人之柩前,吊之以文而哀曰: 痛哉父親 ,忽而辭塵 ,葬期未卜, 掩柩在庭 ,倏于數(shù)日, 敬擇良辰, 開沙見棺, 疾首痛心, 呼天搶地 ,渺渺夢昏,焚楮獻(xiàn)爵, 聊表寸心 ,親為有靈 ,庶其來臨。 嗚乎哀哉! (六)開吊(亦曰開奠): 1、開奠:顧名思義是正式開始祭奠。孝男手持哭杖孝女等都到等靈前序立,禮生喊禮歌(內(nèi)容見后)。意思是喪主,護(hù)喪者就位后,即行捺杖盥洗禮。上香焚紙后,即行鞠躬四興四拜禮。三獻(xiàn)爵之后,禮生讀開吊文。范例如下: 維 公元一九××年歲次××,×月×日,不孝男××××,兒媳××××不孝女××等謹(jǐn)以家食常飯致祭于新逝先妣大人之柩前,故逝先考大人之靈魂前而哀曰: 父逝多年母今亡,哭罷爹爹再哭娘。 嚴(yán)父勤勞家基建,慈母栽培蘭桂昌。 九轉(zhuǎn)哀腸雙灑淚,兩重大事一日當(dāng)。 招回父魂庭前祭,略報深思再表彰。 (唱): 1開言把響工叫, 吹起“三三七五調(diào)”, 而今咱開吊。 2、天昏昏,地濛濛, 披麻戴孝跪靈棚, 祭奠老母親。 3、對遺像,三鞠躬, 燒錢化紙斟滿盅, 你老家請來飲。 4、水還流,山還青 誰知老母命歸陰, 孩兒好傷心。 5、媽活了,七十八, 耳不聾來眼不花, 甚病也沒啦。 6、回家來,才一天, 黎明你就合了眼, 實在太突然。 7、媽你是,什么病, 一黑間工夫就要命, 甚也沒說甚。 8、挽住手,把你吼, 你老為甚不開口, 不由淚水流。 9、娘把兒,恩養(yǎng)大, 合眼時誰也見不上, 心里很悲傷。 10、眾兒女,心里氣, 通宵達(dá)旦難入睡, 把你來回憶。 11、回想起,娘生前, 艱難困苦幾十年, 媽媽真可憐。 12、媽媽你,兒女多, 生養(yǎng)我們共八個, 重?fù)?dān)壓肩上。 13、八個孩,八張咀, 要吃飯來要穿衣, 全靠媽媽你。 14、一家人,十口子, 一圪噠被子來回抉, 硬溜簟片子。 15、兒也親,汝也親, 一個身上一條心, 有病更擔(dān)驚。 16、親大兒,親大汝(女), 孫子外孫一伙伙, 給你又添罪過。 17、照孫子,看外舍(外孫), 誰身上也要牽掛, 一會也閑不下。 18、我爹爹,走得早, 撂下孩兒們歲數(shù)小, 媽媽受操勞。 19、一輩子,沒好活, 熬占得有穿又有吃, 媽媽你失跡。 20、媽媽的,養(yǎng)育恩, 比山高來比海深, 還未報恩情。 21、到如今,別沒法, 只有事宴貪大些, 送行好你老家。 22、買紙作,搭靈棚, 殺豬懸塔尋響工, 先生唱祭文。 23、擺油祭,獻(xiàn)點心, 如果爹媽有陰靈, 不吃也聞一聞。 24、今開吊,天不早, 明天午奠把紙燒, 咱再細(xì)告訴。 2、祭風(fēng)雨神:脫孝衣,著素裝,點香燒表(表為黃紙,有“神燒表,鬼燒紙”之說)獻(xiàn)爵后,讀祭文: 惟神騰云駕霧兮,宇宙風(fēng)雨大王仙。 今吾送行苦母兮,乞求停風(fēng)停雨保晴天。 謹(jǐn)告 3、祭炮文:大事既舉,炮號當(dāng)先,感祈將軍,永保平安。 4、祭菩薩文: 手執(zhí)旗幡影蹁躚,金臉菩薩在上邊。 接送亡人歸陰地,一路平安到九泉。 5、懸塔祭文: 大塔一座豎門前,亡人從此上青天。 愿教道士扶持去,不居佛位也成仙。 以上四項到指定地點叩拜完,再回靈前,更衣著孝服,而后拜榜。以上先生司儀唱的禮歌請見后。 (七)拜榜:(后附:人前禮歌) 1、首先總管講話,簡敘亡者死因及辦喪事之規(guī)模和籌備情況,宣布幫助人員及所負(fù)職務(wù),強(qiáng)調(diào)各司其職,各負(fù)其責(zé)。 2、宣讀榜示: 發(fā)引榜示:(如合葬,即發(fā)引合厝榜示) 時維冬至,一陽復(fù)生,父靈沙掩,尚在中庭。越月而葬,禮有章程。今展吉日,合厝佳城,內(nèi)勞家族外煩鄉(xiāng)鄰,勞神之德,孰敢忘情,稽首報德,標(biāo)榜垂名。視事: 主喪/ 總理/ 禮孝房/ 開穴/ 迎賓/看客/廚飯房/管食庫/酒壚茶爐/捧盤/頂桌/應(yīng)奠/洗凈/引祭/管花帳/擔(dān)水/雜辦/侍娘親/侍禮生 侍堪輿/管燈火/待響工/待貧友。 孤哀子 х х 泣血稽顙 期服孫 х х泣淚稽首 功服侄 х х拭淚稽首 小功服侄孫 х х汶淚稽首 公元二00年х х 月 х х日懸 拜榜結(jié)束后,禮生喊一聲“俯伏”,孝子向在榜人員磕一頭表示感謝。而后孝子返回靈前,依禮生唱禮,為死者供饌、供茶,至此開吊方為結(jié)束。 (八)打尖(亦稱打腰飯):出祭前用簡短時間為娘家、間家,(老舅家)先生、響工、以及在榜的幫辦人等簡單進(jìn)餐。 (九)出祭 過去富豪人家做三四天事宴,出祭有五祭、七祭、九祭不等,然出單不出雙。 第一祭稱孝祭,即死者直系子孫祭,表明死者嫡系子孫的大小和多少。 第二祭稱家祭,即死者所有的家族人員,表示家族興旺。 第三祭稱娘家祭,即女死者的娘家祭,顯示娘家人多勢重。 第四祭稱間家祭 即死者的舅家祭。 第五祭稱姑姑姨姨祭(父母的姊妹) 第六祭稱外甥祭,即叫死者舅父(母)姨父(母)的外甥祭。 第七祭稱女婿、侄女婿祭。 第八祭稱孫女婿祭。 第九祭稱外孫、小外孫祭。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喪葬禮俗也由繁到簡,出祭也合并為一祭,俗稱一條龍祭。出祭方向以反時針方向繞村,其次序是: 1、幡子打頭,(現(xiàn)為銘旌、遺像、香幡)2、香桌3、響工4、菜食桌(四桌)5、娘家、間親,外甥、女婿、外孫女、親友及方樓、牌樓等油蜜大祭。6、串院、花圈及其它紙作。7、孝子先小后大,頭戴麻冠,手持哭杖,跟隨收尾。(出祭香桌共五支:頭桌作金銀斗,二桌獻(xiàn)菜共五碗,三桌供獻(xiàn)大饃饃,四桌麻葉棍頭,五桌各色鮮水果。) 出祭完畢,稍歇片刻,即行午奠。 (十)午奠:午奠是喪葬禮儀中最隆重的祭奠儀式。先請娘家、間家在靈前兩旁落座,再請先生依靈前禮歌司儀。參加葬禮的家族、親戚朋友都親臨柩前祭祀哀悼,其次序是: 1、主喪人/2、配偶/3、孝子/4、家族/5、娘家/6、老舅家(男方的舅父家)/7、姑父母(男方的姊妹姐妹夫)/8、姨父母(孝子的姨夫姨母)/9、大外甥(叫死者舅父母的外甥)/10、姨外甥(叫死者姨父母的外甥)/11、老親家(即死者的親家)/12、女婿/13、侄女婿/14、孫女婿/15、外孫(叫外公外婆的外孫)/16、小娘家(即老親家的子女)/17、小親家(即孝子的親家)/18、小連襟(即孝子的連襟)/19、小外甥(即叫死者老外公、老舅、老姨父的)/20、老朋友(即父母親之朋友)/21、小朋友(即孝子的朋友)/22、幫辦人員/23、鄰居。 在午奠祭祀中,通常有祭文的是主喪人的祭文、配偶的祭文、孝子的主祭文、娘家文、女婿文(還有笑文)。特殊情況也有侄兒文、孫子文、朋友祭父等(其祭文范例附后。)凡有先亡配偶,均設(shè)牌位,墳前招魂。奉請其回歸靈堂落坐,共享香煙祭品,因而供饌時,要供兩份祭品,“詣主位前,詣靈柩前”。男配偶祭妻時,手持齊眉杖,“以樂合門侑食時”,響工打戲,總管備辦酒菜,禮生食之。現(xiàn)多改為“四色水禮”代之。(煙、酒、飲料、食品)娘舅家祭奠完畢,禮生喊“禮畢謝客”,孝子向舅家磕一頭。主喪人手執(zhí)酒壺,引領(lǐng)響工、孝子把舅家送回下榻處后,返回靈前繼續(xù)午奠。 (十一)午飯:(舊稱喪禮食俗) 宴席上的座次也有講究,一般娘舅親、老舅家和禮生坐頭席,坐位迎門為上座,輩份高地位高的人坐此席,兩旁為陪座,與上座相對的為下座(或稱末座)。宴席開始后,先上酒后進(jìn)餐,上座人開吃,其他人才能動筷子。飲酒吃菜之余,主喪人引領(lǐng)孝子為所有親朋好友敬酒,也是從上座敬起,先左后右,最后才敬末座,并下跪磕一頭(稱看盅叩)以示謝意。席間有鼓樂助興,以樂侑食。 (十二)打戲:午飯后,吹鼓手到娘家和禮生下榻處唱小戲“討賞”。娘家、禮生均送錢或送煙。因為系民俗,事先都有準(zhǔn)備。 (十三)送魂:下午晚飯之前,將招回的魂送出村口。其送魂文如下: 維,公元200х年х月х日,不孝男хх謹(jǐn)以香表供獻(xiàn)之儀致祭于故逝先妣大人之魂位前曰:設(shè)奠之禮,事至此畢,合厝之期,卜吉明日,今奉靈魂,肅扶柩槨,旋返冥府,安厝窀穸。 謹(jǐn)告。 (十四)收祭:(俗稱收夜祭、擺路燈)出祭和收祭,路線相同,就是方向相反。舊時一般用麻秸火照路,麻油紙團(tuán)擺路燈,現(xiàn)時用玻璃瓶中裝有柴油點烯點明,用飽吸柴油的粉筆塊擺路燈。據(jù)說這是為死者去冥府路上照明。 (十五)晚奠:祭奠儀式基本與午奠相同。不同的是不供肴饌只供羹。羹者,糊狀食物也。即米湯、蛋羹等。由孝女或孝婦獻(xiàn)羹。晚奠有晚奠祭文、午奠未完的祭文、答謝文、告遷文等。(祭文范例附后)。 (十六)送孤魂:晚奠結(jié)束后,響工吹打鬧靈至深夜,即送孤魂,據(jù)說孤魂是沒人主的亡魂野鬼,也來赴宴乞討。而后孝子開棺開光,最后瞻仰遺客,蓋棺裱縫。配偶燒分離紙,再后孝子守靈。當(dāng)晚,靈堂燈火徹夜通明,香幡燃放,煙霧繚繞。 送孤魂文: 維!公元二00х年х月х日,祭主ххх,謹(jǐn)以香紙供獻(xiàn)之儀致祭于眾位孤魂位前曰:設(shè)奠之禮,事至此畢,自來自去,順乎禮節(jié),今送靈魂,安宿窀穸。值此遣送,無影無跡。 謹(jǐn)告 (十六)送殯(亦稱發(fā)引、送葬) 1、哭明路(也叫哭冥路)在悼唁祭奠的第二天凌晨啟靈前,由孝女孝婦在靈前嚎哭。 2、吃紅飯 凡送葬者都要吃幾口用小米、豇豆煮成的粥,也叫紅飯。 3、早奠,其祭文如下: 維!公元хх年х月х日,不孝男хх女××謹(jǐn)以家食常飯致祭于先考大人之柩前曰: 星斗稀,晨鐘鳴,兒等思親為何情。今朝餐,來奉行,兒孫問,全無聲,張口常涕泣,閉目淚雙生。 謹(jǐn)告 4、遷柩 (亦叫啟靈) 早奠完畢,發(fā)引遷柩的時刻即將到來,送葬的隊伍要做好一切準(zhǔn)備。孝子們手持裹著白紙穗的哭棒、身著號衣、準(zhǔn)備起靈。這時把死者生前所用的枕頭拆開,將里面裝的秕谷燒掉之后,孝女孝婦手拿靈前鋪過的干草,哭著繞靈三回,然后到大門外。一切準(zhǔn)備就緒,禮生主持禮儀,讀遷柩文,文曰:永遷之禮,臨晨不留,謹(jǐn)囑柩夫,式遵祖道。 謹(jǐn)告!扶柩送殯 緊接著將死者生前用過的遺飯碗一摔,禮生喊“禮畢遷柩”,土工和抬桿的人迅速起棺,駕靈到大門外,綁靈桿,套棺罩,將銘旌鋪在棺材蓋上,主人與親友,各就各位,孝子用白布拉靈。 5、柩行。其祭文如下: 維!公元20хх年х月х日,不孝男хх等,謹(jǐn)以香紙供獻(xiàn)之儀,致祭于先妣大人之柩前曰:靈柩程,往即幽宅,扶柩遠(yuǎn)遣,永訣終天。謹(jǐn)告。 關(guān)于具體的出殯行列,貧富差別極為懸殊,一般香幡、香桌、鼓樂在前,接著男孝子用白布拉靈柩,女孝子緊跟靈柩號淘大哭,最后是油祭、紙作、花圈、執(zhí)紼親友等。 6、路祭。 出殯的路上,還有幾項儀式,比如揚(yáng)紙錢(俗稱撒買道錢)、路祭。據(jù)說揚(yáng)紙錢之俗始于晚清年代,紙錢即用白紙砸成銅錢形狀,出殯時由專人在孝子前面揚(yáng)撒。樞行中遇有十字路口、河沿、橋梁、井臺、祠廟、城門以及下葬時,都要把紙錢高高揚(yáng)起,意思是打發(fā)邪神惡鬼,乞求一路暢通。另外還有出殯路過鄉(xiāng)鄰大門外,家家放火以示驅(qū)邪。還有喪家的親朋故舊和受恩于故人的村鄰里舍為感謝其生前恩德而表示哀悼,通常是得知喪家出殯日期和所經(jīng)之路,屆時擺出供桌和祭品,等靈柩走近時祭奠亡靈,孝子們都要跪下叩謝。有禮生主持禮儀的,要讀路祭文。范例如下: 拂面竟風(fēng)寒,爐內(nèi)香殘,神前不把淚珠彈,好送亡人歸吉地,一路平安。謹(jǐn)告 7、下葬:靈柩送出村口,一孝子引著響工返回,請娘家、先生一同到達(dá)墳地以后,靈柩停放于墓坑口上,設(shè)供桌,擺祭品。再行下葬之禮。其祭文如下: 維!公元20хх年х月х日,不孝男хх女хх謹(jǐn)以香紙供品之儀,致祭于先考大人之柩前曰:哀哀吾父,音容杳然,扶柩想像,心目俱懸。須臾入壙,欲挽無緣,臨穴痛哭,搶地呼天。 謹(jǐn)告,禮畢下葬。 8、掩墓。 先將墓坑再行整理,將隨葬品、長明燈放在墓穴壁上的龕內(nèi),掃去腳印,然后將棺木徐徐放下,用滾木推入墓穴內(nèi)。再由陰陽先生用羅盤坐字。再擺放各種各樣鎮(zhèn)物,然后先封墓門后填土,孝子排成一行合抱雙臂,踩墓坑。墓坑填滿后,再拍墓圪堆 。引魂幡一部分插入墓中,另一部分插在墳頂上。與此同時,禮生主持禮儀致掩墓文,如下: 維!公元20хх年х月х日,不孝男хх女хх,謹(jǐn)以香紙供品之儀致祭于先考大人之墓前曰:窀穸將掩、萬古長眠,兒心彷徨,如狂似顛、撫膺捶胸,欲挽無緣,生死永訣,恩德長傳。 9、辭墓。 封穴蓋頂園墳后,設(shè)供桌擺祭品,所有親友在墳?zāi)骨凹赖?,稱辭墓禮。其祭文如下: 維!公元20хх年х月х日不孝男хх等,謹(jǐn)以香紙供品之禮致祭于先考大人之墓前曰:“日月永照,晝夜長眠,諸事告成,入土為安”。接下來就將帶到墳地來的紙作等燒掉。然后劃地為圈,表示已經(jīng)讓死者都帶走了。 10、謝后土。 辭墓后,再謝皇天后土,其祭文如下: 維!公元20хх年х月х日,祭主хх等,謹(jǐn)以香表供品之儀,致祭于皇天后土之神前曰:惟神職司載物,厚德無疆,不吝廣輿,豈惜寸壤。嗟我堂兄,卜吉斯鄉(xiāng),仰賴神佑,窀穸安康,俾其后嗣,長發(fā)其祥。 謹(jǐn)祝 謝后土之后,要給送殯的所有大人小孩們散發(fā)祭奠過的油蜜祭片、餅干或饃頭塊,并要吃掉。意思是吃了晚上不害怕,夜里睡覺不咬牙。 送殯歸來時,響工再不吹打,回到院子里陰陽先生在喪窯等處拋撒鎮(zhèn)物,響工在喪窯等處掌大號驅(qū)邪鎮(zhèn)宅。 送殯歸來的人,均要在喪院揭碗,就是揭事先扣有小食品的碗,有的說吃了小食品是享受死者余福;有的說碗內(nèi)扣有不同食物,看誰揭得好,這樣能解除悲痛氣氛。 此日早飯后,喪葬禮儀全部結(jié)束,所有參與人員大都各奔各府。 第三部分 守孝禮制 按照封建禮教,父母病故之后必須守制三年,就是遵循封建禮制在三年內(nèi)按規(guī)定時間祭奠,其孝子也有許多清規(guī)戒律,現(xiàn)略述如下: ① 復(fù)三 在埋葬的第三天凌晨,先由孝子到墓前壘墓門,安飯桌(飯床),燒紙化錢,擺放祭品。上午,先由配偶到墳里認(rèn)親,后孝男孝女穿著孝衣也去祭奠,并焚燒串院(紙制住宅院落)以及紙幣、錢箱等。 這天中午還要酬謝親友,就是喪事辦完后,喪主家要備辦酒席,請事宴上勞累過的人。同時宴請死者生前看望過的好友,還有路祭過的人。 ② 做齋七(俗稱過七) 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和道教的興盛,喪葬禮儀中還普遍增加了做“齋七”的追薦儀式。即人死后每逢一個七日哭祭一次,有的還請僧人和道士誦經(jīng)、共經(jīng)過七次(即七七四十九天)追薦。據(jù)說是為了超度亡靈,擺脫苦難?!褒S七”禮儀還要求備辦不同的祭食。比如有的地方是“頭七”饃饃,“二七”糕,“三七”餡餅,“四七”火燒(干餅類),“五七”扁豆餡水餃,“六七”“盡七”無定食。 ③ 過百日(俗稱過百) 做“齋七”以后,又有百日的追祭儀式,再到墓前穿白行奠,并將“齋七單”焚燒,謂火化大吉。另外,百日內(nèi),還有禁忌,即孝子禁理發(fā)、夫妻不同房,禁與賓友赴宴不參與歌舞看戲,不參拜寺廟等。此類守制之俗,今已不再遵守。 ④ 過周年 居喪的基礎(chǔ)是孝與親情,即孝子們在其親人去世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節(jié)制其生活的許多方面,以表示對亡人的哀悼、思念居喪,有的地方叫服喪,有的地方叫守孝,一般是守制三年。 其實,從去世以后一直到三年守制期間,按古禮還有“虞祭”“卒哭”“入祠堂”的儀注。喪后一周年(亦稱小祥),二周年(亦稱大祥),三周年(亦稱譚禮、除服、脫服)孝子、執(zhí)拂親友都要到墳前祭奠,特別是對“斬衰”一服的孝子,更有嚴(yán)格的要求。居喪期間,不喝酒,不吃肉,不與妻妾同房,不聽絲弦音樂,不穿皮鞋華服,不能外出做官應(yīng)酬等。據(jù)說服喪期間出來做官,不僅官做不成,還要受到別人的恥笑,輿論的譴責(zé)。違禮者會自覺不安、內(nèi)疚、自責(zé)。此外,守制三年期間,春聯(lián)不用紅紙。第一個春節(jié)用黃紙,第二個春節(jié)用綠或蘭紙,第三個春節(jié)用粉紅色紙。三周年脫服,就是在過三周年那天,孝男到墳前脫去孝服,換上艷裝。有的地方孝女在二周年就脫服。另外,屆時不能到墳前者,或有特殊喜事需要提前脫者,即到開花樹下脫去孝服。從此,喪葬禮儀全部結(jié)束。 第四部分 禮歌與祭文范例 (一)禮生職責(zé) 禮生俗稱先生,是主持祭奠的司儀。禮生應(yīng)為四人。 通贊:禮儀的總指揮?!巴ā本褪峭I(lǐng)、啟導(dǎo)的意思。禮儀是由通贊發(fā)端。例如每祭奠開始,通贊就吼:“執(zhí)事者各執(zhí)其事,護(hù)喪者就位,喪主就位”,接著吼捺杖、盥洗、上香、獻(xiàn)爵、供饌、供茶,每項祭禮活動,都由通贊開啟。 引贊:主要引內(nèi)引外。通贊吼什么禮,引贊就吼什么禮。例如通贊吼:“祭主就位”,引贊就吼“就位”。通贊吼“行獻(xiàn)禮獻(xiàn)爵”,引贊即吼“詣爵尊所,施爵者奉爵”,一直按次序吼完禮歌。 文贊:主要負(fù)有讀祭文的責(zé)任。 啞贊:除了同引贊一起引孝子赴里返外,還在祭禮過程中吼禮,但只吼三句:“迎神”“辭神”“禮畢”,俗稱禮畢先生。辦喪事一般請四位禮生,現(xiàn)在大都是請兩位。 (二)傳統(tǒng)禮歌 民間喪葬一般請四位禮生,即:通贊、引贊、文贊、啞贊,以下簡稱:通、引、文、啞。 ① 靈前禮歌(家奠禮儀) 通:執(zhí)事者,各執(zhí)其事。 引:各執(zhí)其事。 通:護(hù)喪者就位,喪主就位。 引:就位。 通:序立、捺杖、盥洗。 引:詣盥洗所執(zhí)水沐浴凈巾,詣香案前。 通:上香(奏樂),復(fù)位。 啞:迎神。 通:起杖,鞠躬,拜,興,拜,興,拜,興,拜,興,平身,行獻(xiàn)禮,獻(xiàn)爵。 引:詣爵樽所,司爵者奉爵,詣靈柩前,跪。 統(tǒng):皆跪。 引:獻(xiàn)爵,再獻(xiàn)爵,三獻(xiàn)爵,俯伏。 統(tǒng):皆俯伏。 引:興,平身。 統(tǒng):皆興,皆平身。 引:復(fù)位。 統(tǒng):喪主跪,以下皆跪,讀哀章。興,平身,盥洗,供饌(供饌時供幾饌皆可,但供單不供雙) 引:詣盥洗所,執(zhí)水沐浴凈巾(在調(diào)換孝子供饌時,引贊應(yīng)多喊一聲“詣盥洗所,執(zhí)水沐浴凈巾”,如不換孝子,則不必再重復(fù))詣供饌所,司饌者奉饌,詣靈柩前,跪。 通:皆跪。 引:獻(xiàn)饌,俯伏。 統(tǒng):皆俯伏。 引:興。 通:皆興。 引:平身。 通:皆平身。 引:復(fù)位。 通:喪主以下皆跪,合門以樂侑食(響工打戲,先生暫歇。)樂止,啟門撤饌。供茶。 引:詣供茶所,司茶者奉茶,詣靈柩前,獻(xiàn)茶,跪。 統(tǒng):皆跪。 行:俯伏。 通:皆俯伏。 引:興,平身。 統(tǒng):皆興,皆平身。 引:復(fù)位。 通:喪主以下皆跪,焚文舉哀(奏樂,孝子哭)哀止,俯伏(四拜禮)平身。 ?。憾Y畢,持杖,舉哀入幃(或入堂)。(如娘舅家祭奠完之后,應(yīng)喊“禮畢謝客”孝子向娘舅家磕一頭) ② 神前禮歌 通:祭主(承祀生)就位。 引:就位。 通:上香(奏樂)復(fù)位,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興,平身,行獻(xiàn)禮,獻(xiàn)爵,跪,讀祝文,叩首,再叩首,六叩首,興,平身,跪,焚文參獻(xiàn)(奏樂)叩首,再叩首,九叩首,興,平身。 ?。憾Y畢,除壇(鳴炮) 注:1、祭菩薩,祭塔喝禮皆同,但塔(溪海大士)與菩薩皆為善佛,不供酒,要供清 茶。 2、祭風(fēng)伯、雨師神,在靈前拜禮后,要脫孝衣,更換素服。 ③ 人前禮歌 通:在榜者請升。 引:已升。 通:喪主就位。 引:就位。 通:捺杖,詣上位前,左酙盅(奏樂)右酙盅(奏樂)左安箸(筷子),右安箸(奏樂),請飲饌(奏樂),復(fù)位。喪主跪,以下皆跪。 啞:宣榜。 ④ 請主禮歌(招魂) 1、招魂起程時禮歌: 通:喪主就位,更衣,披青帕(奏樂) 引:青帕披(奏樂) 通:束朱繩(奏樂) 引:朱繩束(奏樂) 通:請主登程,詣墳?zāi)骨啊?br/> 2、墳前招魂禮歌: 通:祭主就位。 引:就位。 通:祭主跪,上香。 引:詣墳?zāi)骨吧舷恪?br/> 通:行獻(xiàn)禮,獻(xiàn)爵,再獻(xiàn)爵,三獻(xiàn)爵,讀請主文。焚文化吉。供饌,俯伏,再俯伏,三俯伏,四俯伏。興,平身。解紅繩。 引:紅繩解。 通:起青帕。 引:青帕起。 通:披紅綾。 通:束紅繩。 引:紅繩束。 通:抱主登程,詣靈柩前。 3、回到喪院安主禮歌: 通:抱主就位,起朱繩(奏樂)。 引:就位。 通:撤壇位塵。解紅繩。 引:紅繩解(奏樂)。 通:起紅綾(奏樂)。 引:紅綾起(奏樂)。 通:披青帕。 引:青帕披。 通:束紅繩。 引:紅繩束。 通:安主,復(fù)位,盥洗。 引:詣盥洗所,執(zhí)水沐浴凈巾,詣香案前。 通:上香(奏樂),復(fù)位,鞠躬,拜(凡四拜禮)平身。行獻(xiàn)禮。。(捧兩盅酒,到主前和柩前)。 引:詣爵尊所,司爵者奉爵,詣靈位前(去兩個孝子,一個跪主前,一個跪柩前)獻(xiàn)爵,跪。 通:皆跪,讀告文(安主文)。 引:俯伏。 通:皆俯伏。 引:興。 通:皆興。 引:平身,復(fù)位。 通:喪主跪,以下皆跪,讀安主文。 供饌。 引:詣供饌所,司饌者奉饌,詣靈位前,獻(xiàn)饌,跪。 通:皆跪,以樂侑食(奏樂)樂止撤饌。 引:俯伏。 通:皆俯伏。 引:興。 通:皆興。 引:平身,復(fù)位。 通:供茶。 引:詣供茶所,司茶者奉茶,詣柩位前,獻(xiàn)茶,跪。 通:皆跪。 引:俯伏。 通:皆俯伏, 引:興, 通:皆興。 引:平身,復(fù)位。 通:喪主以下皆跪,焚文化錢(奏樂)俯伏,興(凡四拜禮)平身。 ?。憾Y畢安主,持杖入堂(入幃)。 ⑤ 親奠、客奠禮歌 通:祭主就位。 引:就位。 通:上香。 引:詣香案前,上香。 通:鞠躬,拜,興(凡二拜禮)行獻(xiàn)禮。 引:詣爵尊所,司爵者進(jìn)爵,詣靈柩前,跪,獻(xiàn)爵,再南爵,三獻(xiàn)爵,讀祭文。俯伏,興,平身。 通:鞠躬,拜,興(凡二拜禮)興,平身,焚文化錢。 ⑥ 謝后土禮歌。 通:執(zhí)事者,各執(zhí)其事。 引:各執(zhí)其事。 通:謝土官(現(xiàn)為土工)就位。 引:就位(告者立北向,執(zhí)事二人其后) 通:鞠躬,拜,興(凡四拜禮,告者與執(zhí)事者皆拜)上香。 引:詣香案前,上香,斟酒(執(zhí)事者一人執(zhí)酒西向,一人執(zhí)盞東向,跪告者,注酒于盞,反注取盞) 通:斟酒。 引:獻(xiàn)酒(傾酒于地)讀祝文。跪,叩首,再叩首,三啊首。(行三跪九叩首禮),興,平身,復(fù)位。 ?。憾Y畢。 (三)祭文范例 人們寫祭文,習(xí)慣以“維”字開頭?!熬S”是助詞,作發(fā)語詞用。緊接著言明吊祭文時間及祭誰,誰來祭。祭文內(nèi)容要簡短,語言要精煉,要以簡明扼要之詞,表達(dá)悲哀沉痛之情。過去的祭文,多以韻文,現(xiàn)在盡量通俗易懂,有的先有一段導(dǎo)語,后編唱詞,用民歌調(diào)演唱,很受群眾喜歡。 祭文結(jié)尾用“尚饗”。尚,希望也;饗,設(shè)牲醴以品嘗也。 下面略舉幾例,供參考。 (1) 古祭文范例 1、祭祖父文(例一) 維 公元一九△△年△月△日,孝孫△△△等,謹(jǐn)以薄酒時肴致祭于 顯祖孝△△太府君之靈曰:鳴呼,我祖之德,忠厚賢良,我祖之功,恩澤無量。方期托我,百歲稱觴。胡天不祜,遽爾魂亡。哀哀孫子,號泣徬徨。爰陳牲醴,奠獻(xiàn)于堂。帷希祖靈,鑒不可忘。是歆是享,來格來嘗。嗚呼哀哉! 尚饗! 祭祖父文(例二) 維 公元一九△△年△月△日,劑期孫△△△等,虔具清酌庶饈之奠,致祭于 先祖父△△老大人之靈前而哀曰:祖父去世,年僅七旬。奔波勞碌,終生耕耘。風(fēng)雨無阻,不避艱辛。勤儉持家,生活平穩(wěn)。教育吾輩,克已恭人。對待敵友,愛憎分明。維護(hù)集體,不講私情。祖父之德,足啟后人。老當(dāng)益壯,宜壽長春。無奈不測,急病纏身。一臥不起,迅速辭塵。嗚呼祖父,百喊不聞。肝腸斷絕,血淚沾巾。哀號祭奠,悲痛難陳。黃泉有覺,來品來嘗。嗚呼哀哉! 尚饗! 2、祭祖母文 維 公元一九△△年△月△日,不孝孫△△△虔具清酌時饈,致祭于 先祖母△△老孺人之靈前而哀曰:天蒼蒼,地茫茫,我哭祖母別家堂,千呼萬呼不聞應(yīng),捶胸頓足斷肝腸。我伶丁弧苦、幼失爹娘。饑寒交逼,艱難成長。祖母苦心,含淚扶養(yǎng)。相依為命,甘苦共嘗,形影相吊,寒暑相望。希我成人,山高永長。孫無祖母,骨早拋霜。祖母無孫,自絕路旁。今我長大,配偶成雙。云開日出,初見陽光。童子撲懷,天倫剛享。敬奉馀年,晨昏周祥。唯愿祖母,長壽無疆。無奈黃天不祜,一病臥床。氣息奄奄,速歸帝鄉(xiāng)。喊地地不應(yīng),呼天天不響。祖母恩祖母,你死得太早,走得太忙。你勞苦一生,晚福未享。我深恩未報,只有悲傷。悲傷!號泣祭奠,怎表衷腸!愿祖母地下有靈,來品來嘗。祖母,祖母,你安息吧!嗚呼哀哉! 尚饗! 3、祭父文 維 公元一九△△年△月△日,不孝男△△等,謹(jǐn)以清酌時饈祭于 顯考△△府君之靈前曰:嗚呼,痛維吾父,年僅六旬。偶染微恙,一病亡身。嗟余不孝,禍延嚴(yán)君。號天泣血,淚灑沾塵。深知吾父,畢世艱辛。勤耕苦種,日夜忙奔,創(chuàng)家立業(yè),儉樸忠信。處世有道,克已恭人。至生吾輩,愛護(hù)如珍。撫養(yǎng)教育,嚴(yán)格認(rèn)真。如斯人德,宜壽百旬。俾為吾女,定省晨昏。侍奉敬養(yǎng),略報深恩。胡天棄我,一別吾分?;暧乌じ?,百喊不聞,瞻望不及,音容莫親??迶喔文c,情何以伸,茲當(dāng)祭奠,聊表孝心。化悲為儉,化痛為勤。繼承遺志,成家立身。先父九泉有靈,來嘗來品,嗚呼哀哉! 4、祭母文 維 公元一九△△年△月△日,不孝男△△等虔具素酒醴之奠,致祭于 先慈之靈前,吊之以文曰:生死永訣,最足傷神。不幸吾母,一別辭塵。魂迷屺嶺,風(fēng)日之曛。憶思吾母,克儉克勤。奉待翁姑,恭敬孝順,娌妯共處,相愛相親。迨生永輩,苦育成長?;I謀婿娶,萬苦千辛苦。職盡內(nèi)助,居賤食貧。勞勞碌碌,以度長春。具斯淑德,宜壽百旬。菽水承歡。略報深思。胡天不祜,過早亡身。哀哀兒女,百喊不聞。薄酒祭奠,聊表微忱。愿母九泉有覺,來賞來品。嗚呼哀哉! 尚饗! 5、祭伯(叔)母文 維 歲次甲子,△月△日,侄兒△△△、△△△等,虔具清酌時饈之奧,致祭于 先伯—(叔)母△△△老孺人靈前,吊以文曰。噫嘻伯(叔)母,扶我猶子。養(yǎng)育提攜,親如慈母。伯(叔)母一生清貧,居賤食苦。晝耕夜織,不避寒暑?;I謀家業(yè),內(nèi)外馳驅(qū)。服待姑嫜,尊敬愛護(hù)。和于娌妯,不驕不妒。左鄰右舍,皆稱賢婦。胡天不祜,過早作古。慈容渺渺,不可再睹。猶子悲傷,無法彌補(bǔ)。反哺之情,向誰傾訴。聊具祭筵,旨酒為魯。一滴入泉,表我心腑。伯(叔)母,伯(叔)母,你地下有靈,速來吞吐。嗚呼哀哉! 尚饗! 6、祭兄(弟)文 維 公元一九△△年△月△日、不恭弟△△△、△△△等,時以同羞之奠,致祭于 吾兄△△之靈前前曰:惟弟與兄,同氣情深。少小共被,長大同衾。兄友弟恭,患難同心。支撐門戶,興旺可欽。晴天霹靂,訣別于今。往事已矣,雁群散分。門庭蕭索,痛切同根。棣萼凋射,兄意別親。浮土一堆,野冢藏身,黃沙白草,寥落英魂。悲風(fēng)哀號,蓬繞弧墳。杜鵑啼血,慘不忍聞。吾兄何在,睹物思人。陰陽相隔,尋覓天津。悼念吾兄,情何以伸。愛奠椒漿,酒灑言陳。吾兄有覺,鑒此香薰。嗚呼哀哉! 尚饗! 7、祭夫文 維 公元一九△△年△月△日,賤妻△△△聞夫不幸去世△日,遠(yuǎn)具庶羞之奠,謹(jǐn)向 先失△△△之亡靈吊以文曰:嗚呼我夫,恩愛同宿。白發(fā)齊眉,猶嫌短速。胡天不祜,中年分途。同林好鳥,你歸冥府。悲痛欲絕,昏迷于路。心緒茫茫,只有號哭。欲見無緣,凄涼寂寞。吊以斯文,遠(yuǎn)方祝托。臨天祭拜,心何徬徨。先夫地下有靈,來品來嘗。嗚呼哀哉! 尚饗! 8、祭妻文 維 歲次丙寅△年△月△日,不德夫△△△特以時饈果品,致祭于 亡妻△△△之靈前曰:嗚呼我妻,一生艱辛。日耕夜織,苦度長春。服待翁姑,謙讓恭溫。夫妻恩愛,相敬如賓。養(yǎng)兒育女,誨訓(xùn)成人。操持家務(wù),百事殷勤。宜家宜室,德淑品順。如斯賢良,應(yīng)壽百旬。胡為門衰運(yùn)卮,挽留天津。一病歸天,魂散魄分。速去冥府,棄世辭塵。生死訣別,百喊不聞。同林寂寞,淚濕衣巾。陰陽間隔,怎把言陳。靈前吊祭,義盡情分。奠酒一杯,微表愛恩。九泉有知,來嘗來嘗。哀哉! 尚饗! (2)今祭文選載 例一 祭夫文 維 公元2005年農(nóng)歷×月×日,賤妻×××謹(jǐn)以時肴美味致,祭于亡夫之柩前曰: 紙絮紛紛如淚淋, 昏昏沉沉跪靈棚。 心思遺容憶往事, 手托舊物想親人。 半百夫妻恩似海 古稀鴛鴦情如松。 今日頓失撐天柱, 撕心裂肺哭夫君。 (唱)①響工家 直耳聽, 打起鑼鼓定起音, 淚水哭干渾身疼, 還想在靈前哭幾聲。 (唱)②新年新月迎新春, 家家戶戶掛紅燈, 唯有我家遭不幸, 孩們哭得淚淚淋。 ③天昏昏來地沉沉, 那里再去找親人, 看見舊物想舊情, 越思越想好傷心。 ④看現(xiàn)在 想從前, 天配咱一對好姻緣。 恩恩愛愛幾十年, 誰也沒啦來高言。 ⑤想起過去真苦難, 咱家窮得響丁旦。 你到招賢去販炭, 腿上破爛好幾綻。 ⑥我在家里把孩子看, 常常想你腦畔上站。 等也等來盼也盼, 就是不見我的漢。 ⑦天昏昏 路漫漫, 終于等你回家轉(zhuǎn)。 擔(dān)得一百二十斤炭, 渾身造成黑圪旦。 ⑧過去雖然受可憐, 不愿地來不愿天。 夫妻恩愛苦也甜, 不覺過去了幾十年。 (以下20段省略) 例二 祭妻文 維 公元一九△△年△月△日,不德夫△△謹(jǐn)以家食常飯致祭于賢妻之柩前,吊之以文而哀曰: 賢妻伴我?guī)资辏?br/> 恩恩愛愛心相連。 日耕夜織苦熬掙, 起早摸黑無怨言。 尊老愛幼待翁姑, 鄰里相處講和諧。 三男兩女苦培育, 孫子外孫繞膝前。 家大業(yè)大世務(wù)大, 誰不夸你好人緣。 如此賢良當(dāng)長壽, 合家歡樂度晚年。 可恨黃天不保佑, 誰知疾病把身纏。 數(shù)月醫(yī)療不見效, 一命嗚乎歸西天。 為夫不由眼落淚, 悲悲泣泣憶往年。 你在居舍忙家務(wù), 我在地里務(wù)莊田。 起雞叫來睡半夜, 同心同德建家園。 再看今天多寂寞, 叫我空房守孤單。 誰來和我把話敘, 誰來夜間共我眠。 哭天喊地?zé)o人應(yīng), 思緒綿綿哭靈前。 賢妻如若有往緣, 聽我細(xì)細(xì)話當(dāng)年。 唱《董氏女調(diào)》 1、老漢我靈前來祭奠, 朝前看了朝后看。 孩們白朗朗地跪一院, 不由我淚珠連成串, 心里亂。 2、人生在世要有伴侶, 夫唱婦隨才和美, 如今不幸兩分離, 誰也不能再見誰, 真?zhèn)?br/> 3、左盤算 右盤算, 越想心里越發(fā)亂, 雖然有來又有回, 誰來等候我死老漢(xie) 你照見。 4、一輩子沒穿又沒吃, 緊緊困困過日子, 我又好強(qiáng)由我著, 如今后悔也來不及, 肚里厥。 5、幾十年叫你受勞累, 給咱扶育大五個戲(孩), 跟上我受了不少制, 我還對你常生氣, 對不起。 6、我浪蕩 沒心垂, 從來不問你有甚?。╞i), 初七我也在坑上睡, 曉不得你甚時要下命(mi), 不著意。 7、對不起 對不起, 一輩子沒啦關(guān)心你, 如今我雙膝跪靈底, 知心話兒在心里, 說幾句。 8、我從小 喪母親, 居舍沒啦個持家人, 你十四歲進(jìn)了門, 家務(wù)全靠你硬頂, 苦不輕。 9、動不動我就把氣生, 吹胡子來瞪眼睛, 你總是不言不語也不頂, 原諒我是個直圪筒, 多寬容。 10、年輕時我脾氣真不小, 一輩子想改也改不了, 你一貫善良對我好, 從不尋事跟我吵, 我知道。 11、黑間睡不著來回想, 越想越覺你有涵養(yǎng), 照料我爹更周祥, 素子比我兒還強(qiáng), 都夸獎。 12、孩們從小上學(xué)校, 不曠課來不遲到, 人家說你的好傳教, 尊老愛幼有禮貌, 都知道。 13、受苦受累還好說, 最怕精神受打擊, 前年沒啦了咱大小子, 心錘如同刀子割, 傷剔骨。 14、我浪粗 你心細(xì), 怕你苦悶惹下病, 大女接你到天水, 廣州深圳旅游去, 圖安慰。 15、千好萬好說不盡, 老天對你不公正, 沒啦得病就要命, 這樣的“回首”也難掙, 也幸運(yùn)。 16、論你歲數(shù)也不小, 那也你太走得早, 我氣噘癆嗽病不少, 能些我把你頂了, 天不交。 17、我的褲 我的襖, 你打垛得一包又包, 如今突然你走了, 翻箱搗柜到處找, 找不著。 18、家里的事情你未倚托, 兩眼一閉話不說, 我也今年七十七, 黃泉底下且等著, 先安息。 例三、主祭文(祭母文) 維 公元一九九二年九月十六日不孝男△△,不孝女△△、△△等,謹(jǐn)以家食常飯致祭于先妣大人之靈前,吊之以文曰: 天昏地沉,風(fēng)凄雨冷。 生死永訣,黯然傷神。 母親不幸,駕返瑤城。 魂迷鳳嶺,哭叫無聲。 追憶老母,賢淑一生。 善良處世,克儉克勤。 奉待公婆,孝敬溫淳。 妯娌共處,相愛相親。 生養(yǎng)我等,苦育成人。 籌謀婚嫁,萬苦千辛。 職盡內(nèi)助,居賤食貧。 和睦鄰里,厚待親朋。 如此淑德,宜壽百旬。 胡天不佑,疾患纏身。 哀哀兒女,求醫(yī)問診。 無奈回天,壽終內(nèi)寢。 哭天喊地,難留母存。 茲當(dāng)午奠,聊表孝心。 化悲為忠,化育為誠。 化哀為儉,化傷為勤。 繼承遺愿,耀祖光宗。 慈母有靈,保佑子孫。 家業(yè)興旺,萬事享通。 響工打調(diào)定起音, 吹起“孟氏哭長誠”。 1、不孝兒跪靈前兩眼淚淋淋, 哭一聲老媽媽西惶苦命人, 多少年受苦受罪沒過好光景, 這二年正好活你疾病纏一身。 2、媽媽你今年才六十幾歲, 不著意正月里得了重?。╞i), 又吃藥又輸液法法耍濟(jì)(盡), 盼媽媽?;钤谖覀兏?。 3、總以為如今的醫(yī)藥發(fā)達(dá), 總以為吃藥輸液媽媽能差, 總以為能再享天倫之樂, 不著意救不下你老人家。 4、媽媽你看門照孩謹(jǐn)謹(jǐn)慎慎, 家里頭你收拾得干干凈凈, 我們上班走了呀放放心心, 以后誰再給兒我照照應(yīng)應(yīng)。 5、孩兒們跪靈前叫聲老媽媽, 不由得淚顆顆潑啦啦啦啦, 心里頭有很多對你說的話, 咱母子們一起再啦沓啦沓。 6、回想起媽媽你一輩子可憐, 一幕一幕象電影呈現(xiàn)兒眼前, 人間的酸甜苦辣媽媽全嘗遍, 提起來不由得兩眼淚漣漣。 7、我李家在城里幾代貧窮, 沒房住沒地種打忙蹭工, 你十四就進(jìn)了咱的家門, 洗鍋做飯擔(dān)水擔(dān)炭一天沒停。 8、苦命的我爹爹三歲失了娘, 兄弟們五六個爺爺難扶養(yǎng), 十二歲上當(dāng)學(xué)徒到了縫紉廠, 提茶壺倒夜壺學(xué)得縫衣裳。 9、出師后買機(jī)子城里自經(jīng)營, 鋪子多顧客少生意也不紅, 背上機(jī)子跑興縣一年常出門, 開支大掙錢少顧不了咱家庭。 10、家里頭沒吃沒喝兒女又很多, 大的叫小的哭父母難撫養(yǎng), 一家人家七八口子少吃沒衣裳, 我爹乃撫養(yǎng)不了全憑我的娘。 11、媽媽你經(jīng)歷的苦處說不完, 一年四季打忙工甚么事都干, 又裝窯又出窯經(jīng)常去背磚, 灰土野馬脊背磨爛造成黑圪旦。 12、城里的機(jī)關(guān)上要把地房修, 那里有工程馬道就往那里走, 引上我提泥榨灰背磚扛石頭, 有一回受了傷母子淚水流。 13、白天價打忙工媽媽不在家, 到黑了縫紉社衣裳要摟一卡, 縫邊邊鎖眼眼還要綴圪垯, 一直要熬煉到雞叫臨明價。 14、燒在前吃在后沒炭做不熟飯, 常記得新窯院燎坑里揀藍(lán)炭, 跌下一塊紅燎炭把脊背也燒爛, 疼得咱母子倆跑也跑不辦。 15、我爹爹每月最多能掙二十塊, 一家人家供應(yīng)糧根本不夠買, 有上頓沒下頓鍋也揭不開, 逼得媽媽搡樹葉山上挖苦菜。 16、城里頭蔬菜攤子你也是???, 人家是挑挑揀揀花錢買好的, 媽媽是人家扔下往回亂拾掇, 拈回來洗刷干凈煮得交我們吃。 17、為掙兩個零花錢媽媽常喂豬, 擔(dān)泔水煮豬食一天價常操謀(忙), 掙得錢供我們上學(xué)去讀書, 當(dāng)時候在城里咱家最西和(惶)。 18、為我們爹爹乃逼得下煤礦, 二年后回家來遇上“六二壓”, 我爹爹少本沒事人前說不上話, 全憑媽媽跑前跑后戶口才安下。 21、住在那小地房還人家往起斷(趕), 搬到東搬到西搬了好幾遍, 本來窮瞎折騰花了不少錢, 最后才安落下住在這個院。 22、剛搬到這個院咱傻傻巴巴, 人窮了總覺得誰也看不起咱, 有上頓沒下頓經(jīng)常向人借, 一家人家度難關(guān)全憑好鄰家。 23、媽媽你沒文化一輩子受抉制, 一心一意供墊得出些好子弟, 為供我們姊妹們買書交學(xué)費(fèi), 逼得媽媽婆姨人拉了大鋸。 24、好不容易我姐姐長到十七八, 好心人招護(hù)得給她找工作, 到太原當(dāng)工人離開咱居舍, 從此后咱家里稍微有活法。 25、媽媽你拉大鋸受過不少罪, 到酷暑太陽下曬爛赤脊背, 到隆冬鋸末渣里把腳也凍壞, 拉了六年大鋸你沒啦說辭退。 26、可憐的我爹爹太原打忙工, 有一天不著意電報來家中, 說爹爹中了毒危急十萬分, 媽媽你婆姨人連夜就起身。 27、到太原我爹爹搶救無效果, 死在外地舉目無親難住我的母, 好不容易拉回臨縣回到咱住處, 爹爹才五十歲死得實在苦。 28、好不容易把爹爹拉回咱家來, 拉回來窮得咱實在沒法埋, 尋得幾個打墓的很快往出抬, 老天爺爺對咱家就是這安排? 29、簡簡單單把爹爹總算埋出去, 撂下我的兩個妹妹都是才幾歲, 我姐姐擒著淚對爹來回憶, 提起來一件事全家心里氣。 30、我爹爹常穿得補(bǔ)底納補(bǔ)底(丁), 五十年沒啦穿過一件好內(nèi)衣, 打忙工水泥袋子口線全攢起, 織得個線背心爹爹心歡喜。 31、當(dāng)時候老媽媽你才四十六, 要守守不住,要走不能走, 孩兒我人雖小有志有骨頭, 收拾起來當(dāng)兵去為娘分憂愁。 32、當(dāng)了兵四年多經(jīng)常心里想, 總覺得窮人子弟和人不一樣, 在部隊刻苦攻讀立功受嘉獎, 學(xué)得一套好本領(lǐng)報答我的娘。 33、在部隊省吃儉用不忘老母親, 津貼費(fèi)三塊五塊常捎咱家中, 自己知道爹死后再靠不上人, 往后的家庭重?fù)?dān)還得我來撐。 34、兒復(fù)原分配工作經(jīng)濟(jì)翻了身, 媽媽你持扯得給兒結(jié)過婚, 媽高興兒高興全家都高興, 快到享福媽媽你突然得了病。 35、醫(yī)院檢查媽媽你得了肝硬化, 孩兒我一聽說心里著了怕, 要輸血血型不對花錢買不下, 我身上抽得血搶救老媽媽。 36、經(jīng)搶救媽媽你且活了五六年, 這回舊病又復(fù)發(fā)花了好幾千, 花錢再多也值得媳婦也不嫌, 治著治著初十黑間媽媽合了眼。 37、媽媽你臨咽氣心里還明精, 抱住兒眼流淚叫兒快救你, 可是我再沒法把你來醫(yī)治, 只有貪大事宴表表兒心意。 38、買紙作懸彩搭搭起靈棚, 殺豬宰羊祭奠你尋來響工, 擺下瓜果擺下祭擺下點心, 媽媽你不吃也聞上一聞。 39、到如今老媽媽一命歸陰程, 孩兒們再怎么也難報你的恩, 想來想去咱臨縣喪葬請禮生, 編了這段祭文媽媽你來聽。 40、為兒我單人獨馬力量薄弱, 全憑咱家族朋友眾位親戚, 孩兒們心里頭萬分感激, 老媽媽在天有靈你也曉得。 41、這幾天孩兒們心里亂如麻, 想夸我的好媽媽再也不會夸, 我舅舅和女婿們還有說的話, 客奠時和人家再來啦一啦。 安息吧,親愛的媽媽! |
|